新生代家訪
1、了解性訪問,主要任務是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包括家庭的結構、成員、經濟、生活方式、社會關系、家長的職業、文化素養、教育態度、教育能力,以及學生在家庭里的表現等。
2、宣傳性訪問,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律,傳達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社會對兒童、青少年的要求,介紹教育子女的科學知識和新經驗、新思想。
3、商討性訪問,主要任務是針對兒童、青少年的現實表現,和家長共同商討教育學生的方法、措施。
4、通報性訪問,主要任務是向家長傳遞家長應該了解的信息,介紹學生在學校、社會上的表現,以便使家長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5、警告性訪問,是兒童、青少年在學校或在社會上犯有嚴重的過失或有犯罪行為,而家長尚未了解或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通過家庭訪問向家長講明情況,指出危害,分析後果,或告訴家長學校將要採取的措施,以期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配合學校、社會進行教育。
在實地進行家訪時,往往是綜合性的,同時完成幾個任務,達到幾個目的。
㈡ 新生幼兒家訪時應該和家長在哪些方面做重點溝通
(一)關注電話預約的技巧1、預約電話可能是教師和家長的第一次溝通,一定要注意言語得體,在電話接通時,可先確認對方身份,然後自報家門,如:「您好!請問您是xxx小朋友的家長嗎?我是xx幼兒園小x班的班主任x老師!」在結束電話時,出於禮貌,請延遲幾秒掛電話。2.征詢家長家訪時間,周一到周五考慮家長工作的原因,盡量安排在晚上家訪,雙休天可在白天進行家訪,但應該避開用餐時間,盡量不打亂幼兒家庭的作息時間,以家長方便為主。3、跟家長預約,商量家訪的時間。另家訪的時間宜控制在半小時為宜,不妨礙家長工作、學習和生活。
(二)合理安排家訪時間 根據電話預約的家訪時間,事先可計劃好路線,統籌安排時間,確保准時出現在幼兒家中。如對幼兒的的家庭住址不熟悉,可在預約電話里先向家長詢問,以便更好地安排家訪路線。 (三)注重教師的禮儀形象 由於新生家訪是教師與家長、幼兒的首次會面,第一印象尤其重要,因此,新生家訪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禮儀,應大方得體、親切友善,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衣服:家訪時教師著裝應得體方便,忌露、透、緊,也不應奇裝異服,以免給家長留下不莊重的印象。 2、鞋子:穿易穿脫的鞋子,進門時可很方便地換鞋子。 3、化淡妝:化淡妝是基本禮儀,忌濃妝艷抹。 4、禮儀:注意舉止文明,做到態度親切謙遜,語言朴實誠懇,另外一般新小班家訪都是暑假,如穿裙子則要注意坐姿,以免走光,引起雙方尷尬。 (四)兩位教師的協調配合一般新生家訪要求兩位教師都到位,在具體家訪過程中,可具體作一些小小的分工配合,比如一位多以談話形式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另一位老師可及時作一些家訪筆錄,或者一位老師偏重於與家長的溝通,另一位老師偏向於多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情況,也更具團隊感。 二、巧妙構思家訪內容,做個有心人
1、清晰的記錄談話內容 幼兒是否是過敏性體質、特殊病例病史、獨立進餐、挑食情況、入廁是拉褲子還是蹲便器、及平時誰照顧孩子、孩子的喜好、動作發展等。將之製成表格說明,特殊情況記錄在備注 在決定家訪前,可事先與搭班老師一起整理一下需要了解的問題以及需要及時與家長溝通的內容,製作成一張表格,通過以上表格,教師可以較好地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當一位老師與家長進行談話時,另一位教師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及時記錄,一目瞭然,這張表格是我們了解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在開學前,教師應多翻閱這些表格,對便我們更好地針對孩子的不同特點與個性差異有效地制定教育策略。
㈢ 幼兒園新生家訪與老生家訪的目的有哪些不同之處
新生就是對於不了解的進行了解 老生 因為有過接觸以及了解 再家訪就是深入了解以及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 家長需要怎麼配合等
㈣ 新生家訪時要問些什麼問題
一般是問寶寶體溫正常嗎?排尿和大便正常沒有?寶寶吃奶正常沒有?大人感覺怎麼樣呀!等等小問題。
㈤ 幼兒園新生入園家訪需要問什麼問題
幼兒園的新生入園之後家訪應該多問一些孩子的學習性格以及一些存在的一些問題,幫助學校去引導孩子們良好的習慣。
㈥ 一年級新生入學前家訪些什麼內容
該生在家認真復來習功課,自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回家後能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作息時間准時,自己的事情能基本完成。
不足之處。。。。。。。。。。。。
這個在家表現是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來填寫,如果好面子的話可以寫好一點。我的是實事求是寫的,有助於老師更全面的了解學生。
㈦ 新生家訪如何准備
新生家訪如何准備?都聊什麼?
關於家訪,很多老師首次家訪比較迷茫不知道應該准備些什麼?到幼兒家中和爸爸媽媽們要說些什麼呢?

前期准備
對於新生家訪,我們要做好前期的准備工作:
1、電話溝通新生家長,約好家訪時間、地點,告知家長幾位老師去家訪(一般班級里的主、配班老師都要去,有時保育員也會去)。
2、將約好的時間告知園長、同班級其他老師。
3、准備好家訪的服裝,盡量簡潔大方體現老師穩重、有愛的一面。(或者統一穿園服)
4、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給幼兒帶份小禮物,拉近和幼兒的距離。
5、准備好家訪時需要談論的問題:
幼兒在家的情況
幼兒在家能否獨立吃飯?
幼兒有沒有對某種食物過敏?
喜歡吃什麼?
家裡誰和孩子比較親近?
有沒有喜歡的物品?
平常都是怎樣午睡的,睡多長時間、怎麼睡、幾點睡?
平常孩子喜歡做什麼?
備注:多了解幼兒的日常生活,才能抓住孩子在現階段成長發展的特點,就可以採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兒入園後可能發生的一些情況以及家長如何處理
介紹分離焦慮,老師們會採取的做法。告知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慌張,一定要堅持,請相信我們一定會處理好,孩子在幼兒園會很好的。如果不能堅持,那麼孩子很難融入幼兒園,分離焦慮的時間就會延長。請家長做好長期的准備。
孩子可能會經常性的生病。由於幼兒剛入園,面對新環境孩子和大人一樣很焦慮,免疫力自然就會低,這樣就很容易生病,比如發燒等等。其次,幼兒園里孩子比較多,增加了互相感染的機會。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這些現象隨著幼兒適應集體生活就會變好了。
幼兒入園需要准備的物品
牙刷
被褥、枕頭
更換的衣服
孩子比較有依賴的玩具
家訪過程
1、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2、在家訪過程中,兩位老師盡量分工,如:主班老師負責將問題和家長溝通,配班老師負責同孩子一起玩耍,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同時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緩解入園焦慮。
3、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
4、告知家長關於幼兒園里孩子都是如何進行活動的,一天的安排是怎樣的。
5、同家長溝通入園後,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有哪些,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意義。(從一開始就讓家長養成良好的習慣,後期家長工作就會簡單很多)
6、和家長溝通之前准備的問題。
家訪結束後
1、建立幼兒信息檔案
2、制定適合解決幼兒分離焦慮的方案
㈧ 家訪內容有哪些
首先是匯報一下學生近期在學校的表現,優秀的和不足的。
其次了解一下學生在家裡狀況如何。
最好和家長溝通一下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
㈨ 小學新生入學前有家訪嗎
該生在家認真復習功課,在學校學習的內容回家後能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作息時間准專時,自己屬的事情能基本完成。不足之處。。。。。。。。。。。。這個在家表現是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來填寫,如果好面子的話可以寫好一點。我的是實事求是寫的,有助於老師更全面的了解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