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創新活動
Ⅰ 社會實踐活動到底是干什麼的
社會實踐活動是青年學生按照學校培養目標的要求,利用節假日等課余時間參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動,到社會中進行點活動,體驗社會,從而獲得社會歷練經驗。
社會實踐的磨練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培養學生們的合作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對祖國及家鄉的熱愛,使他們在活動中磨練意志、鍛煉品格,培養他們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
(1)暑期社會實踐創新活動擴展閱讀:
社會實踐活動的主要特點是:
1、它是一種教育活動,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2、它在組織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達到教育的目的,是以學生親身參與為主要教育途徑的特殊教育形式。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目的是使學生在實踐中受到教育,增長知識和才幹。
3、它是在課余時間進行的特殊教育活動,是教育實踐環節的必要補充。同教學實習不同,社會實踐活動主要在教學計劃外的課余時間進行。
Ⅱ 社會實踐活動有哪些。
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廣大青少年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增長知識、增加才乾的有效載體。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寓教於樂的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增強他們愛祖國、愛家鄉的美好情感,使他們在活動中磨煉意志、鍛煉品格,從小培養他們艱苦奮斗、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他們今後走上社會奠定基礎。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大力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穆棱市團市委利用暑期動員和組織廣大團員(學生)參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
1、市實驗小學組織開展以「城鄉少先隊員肩並肩,共促穆棱新發展」為主題的「六個一」少先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即開展一次「城鄉少先隊員手拉手贈書」 活動、開展一次「節約能源從我做起」活動、開展一次「人人爭當小小志願者」行動、開展「一次體驗教育行動日」活動、開展一項「少先隊員手抄報」、開展一次「法制宣傳教育日」活動。
2、市逸夫學校緊密結合建設「平安穆棱」、「生態穆棱」,開展「共創和諧,快樂成長」的「四個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選讀一本好書、開展一次自護教育、做一名小小宣傳員、開展一次文體活動。
3、市第三中學遵循學生成長的身心規律,切合學生認知的內在特點,為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廣泛整合資源,推出「體驗之旅,精彩夏天」 千人十項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提供菜單式的活動,供廣大青少年學生選擇,並定期向學生免費金城公園、避暑山園、武警中隊、消防大隊等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4、下城子鎮中心校為進一步推進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提高學生就業和創新能力,服務青年學生健康成長,以「回鄉學子喜看家鄉變化」為主題,組織志願小分隊開展素質訓練、法律宣傳、環境保護、志願服務、社會調查、倡導文明等一系列豐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動。在中學生中倡導「社會實踐、體驗生活,革除陋習、文明生活,健康生活,愛護環境、環保生活」的精神。
Ⅲ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哪些(具體的一些活動)。
第一學年的第一學期可以留校勤工儉學、家教、零工等更側重經濟利益。
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做義工、支教、支農,既鍛煉了能力,又奉獻了愛心。
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深入鄉村田間地頭學做農活,了解「三農」現狀。
第二學年的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就同學們感興趣的社會問題到社區、街道辦、居委會、鄉鎮、農村、企業進行專題調研。
第三學年的第一學期可以關注環保類,例如「植樹」「清掃公共設施」「社區宣傳」等。
第三學年的第二學期學習法律法規,例如學習如何指揮交通等。
(3)暑期社會實踐創新活動擴展閱讀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在校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步入社會進行社會接觸,提高個人能力,觸發創作靈感,完成課題研究,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求和社會有更大的接觸,對社會做出貢獻的活動。 用在大學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是每個大學生必須要上的一門課程。
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准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零花錢。
Ⅳ 社會實踐活動有哪些形式
社會實踐活動有以下形式:
1、環保類:「植樹」「清掃公共設施」「社區宣傳」等。
2、科普類:「參觀學習科研機構」「動手小發明」等。
3、愛心類:「幫扶老人」「義捐災區」「募集貧困兒童」等。
4、成長類:「義務勞動」「有償打工」「團隊協作活動」等。
5、立志類:「軍訓」「拓展訓練」等 。
拓展資料
廣義的社會實踐是講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或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准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私房錢。
Ⅳ 暑期社會實踐項目有哪幾種類別
(一)政策宣講類:到農村或城市社區開展送科技知識下鄉,文化知識宣講活動或者是法律咨詢等活動。
(二)公益服務類 :為留守兒童送去心靈的溫暖,為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類似環保、感恩、維權等主題知識進行宣講、協助居委會或村委會的日常工作;為當地政府的行政人員及相關教師進行計算機培訓;幫助缺少勞動力的軍烈屬、五保戶收割莊稼等。
(三)社會調查類:結合所學專業開展社會調查、對當今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的各種社會調查、或根據學校或項目提供方的要求展開社會調查。
(四)掛職鍛煉類:各類崗位實習,如假期專業實習、勤工儉學等。暑期兼職工作,例如課外創業活動。
(五)體驗教育類:參觀,如實地參觀考察企業、博物館、軍營等,切實體會,整體感知;重溫革命時期英雄人物的愛國事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5)暑期社會實踐創新活動擴展閱讀
社會實踐的工作原則:
(1)堅持育人為本,牢固樹立實踐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作為首要任務。
(2)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社會實踐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堅持課內與課外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確保每一個大學生都能參加社會實踐,確保思想政治教育貫穿於社會實踐的全過程。
(4)堅持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保證大學生社會實踐長期健康發展。
(5)堅持整合資源,調動校內外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社會支持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良好局面。
Ⅵ 創新社會實踐活動
活動以青少年的意志、興趣、創新實踐能力、耐挫折能力、生存能力的發展為培養目標,建立以參與、感受、體驗、磨礪為教學的教育模式,引導學生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
Ⅶ 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類別怎麼填蓋的公司的章
(一)政策宣講類
到農村或城市社區開展送科技知識下鄉,文化知識宣講活動或者是法律咨詢等活動。
(二)公益服務類
1、義務支教:a.大學生支教團隊進入定點聯系村,對中小學生特別是留守兒童進行學業輔導;b.針對鄉鎮農村地區中小學師資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狀況,對落後地區的教師進行專業化培訓;c.在落後地區推廣普通話;d.對於教學資源不足的中小學,通過各種募集形式,為其提供電腦、圖書等教育設備;e.在鄉村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學和心理健康知識,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f.在支教地組織各類素質班、人才班,幫助學生強化課堂文化知識的同時,積極拓展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交流表達能力、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
2、關愛弱勢群體:為留守兒童送去心靈的溫暖,為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3、對類似環保、感恩、維權等主題知識進行宣講。
4、義務服務:設立家電維修、電腦技術培訓等便民點;協助居委會或村委會的日常工作;為當地政府的行政人員及相關教師進行計算機培訓;幫助缺少勞動力的軍烈屬、五保戶收割莊稼等。
(三)社會調查類
1、結合所學專業開展社會調查。
2、對當今社會熱點問題進行的各種社會調查。
3、根據學校或項目提供方的要求展開社會調查。
(四)掛職鍛煉類
各類崗位實習,如假期專業實習、勤工儉學等。暑期兼職工作,例如課外創業活動。
(五)體驗教育類
1、參觀,如實地參觀考察企業、博物館、軍營等,切實體會,整體感知。
2、旅遊,通過到各地旅遊,了解當地人的風土人情和文化,開拓眼界,凈化心靈。
3、尋訪,可以到革命老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歷史紀念館參觀和走訪,重溫革命時期英雄人物的愛國事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4、學習,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社區實踐、工農業技術教育以及課外科技實踐活動等。
5、勞動,包括軍政訓練、工農業生產勞動、公益勞動、商業服務業活動等。
Ⅷ 社會實踐活動有哪些形式
社會實踐活動有以下形式:
1、環保類:「植樹」「清掃公共設施」「社區宣傳」等。
2、科普類:「參觀學習科研機構」「動手小發明」等。
3、愛心類:「幫扶老人」「義捐災區」「募集貧困兒童」等。
4、成長類:「義務勞動」「有償打工」「團隊協作活動」等。
5、立志類:「軍訓」「拓展訓練」等 。
(8)暑期社會實踐創新活動擴展閱讀:
廣義的社會實踐是講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或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
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於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過渡做准備、增強就業競爭優勢等多方面意義。也有些學生希望趁暑假打份零工,積攢一份私房錢。
留校勤工儉學、家教、零工等更側重經濟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難學生的首要選擇;具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學生選擇做義工、支教、支農,既鍛煉了能力,又奉獻了愛心;更多學生則出是傾向於選擇和專業相關的單位實習(包括有償和無償),在中小學也有在實踐基地或軍訓基地的活動,亦稱「社會實踐」,主要是對於陶藝、手工、電腦、戶外拓展等進行訓練。
參考資料:網路:社會實踐
Ⅸ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策劃書
「心手相牽,關注留守兒童」——暑期社會實踐策劃書2010-04-25 15:42一、實踐宗旨
發揮大學生自身特長,服務社會,提高自我。
二、實踐時間:
7月8日——7月16日
三、實踐地點:
常州溧陽市竹簀姜下村、戴埠鄭墅村、上興永和村、天目湖沙新村、別橋前黃村、上興東塘村
四、隊伍成員:
XXXXX大學學生
五、成員人數:
15人
六、實踐地簡介:
溧陽市是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她的天目湖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茶葉更是聞名遐邇。據了解,溧陽市外出打工的人比較多,他們的子女和老人一起過。政府見狀自2006年開始創辦「留守兒童溫馨家園」,通過近3年的努力,到2008年,全市9個鎮已創辦10個「留守兒童溫馨家園」。目前還有多個「留守兒童溫馨家園」正在建設之中。
七、實踐背景: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響應團中央「服務和諧社會建設,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的號召和中共福建省教育工作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有關要求,響應共青團福建省委。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樑,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將使大學生進一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體驗和發揚我校愛國主義精神和優良傳統,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培養社會交際能力、實踐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
近年來,國家十分關注農民工的生存問題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問題,當我們在引尋農村富餘勞動力合理有序的轉移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同時,一個新的群體出現,他們就是留守兒童。如果這一群體的問題不解決好,不僅關系著孩子們身心的有利成長,更關系著和諧社會的建立,現在解決這一問題,已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
八、實踐目的:
為組織學習、貫徹「十七大」重要思想,為深入學習和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既搞好課堂教育,又注重引導大學生廣泛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開展以走進社區、走進農村、了解省情、了解社情、了解民情,使在校大學生在實踐中發光發亮,展現自我。讓淮工學子積極參與到建設新農村中來,深入開展2010年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引導學生提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思想,增強適應社會能力,增強基層工作經驗,展現當代青年的良好形象和淮工學子的良好精神風貌,讓社會了解淮工,讓淮工回報社會,讓教與學、學與行再次得到充分的結合和體現,全面提高我校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九、實踐准備及人員安排:
(一)活動准備:
1.先派人員到溧陽實際考察情況,弄清各個目的地的方位,回來後排出具體行程。
2.社聯在活動開始前向淮工學生招收團隊人員。
(二)人員安排:
本活動隊伍設立總隊長一名,另設六個小分隊,分別負責相關工作。在執行活動過程中,每個隊員都必須參與同時要做好本小分隊的相關工作。
總隊長:負責本次活動的組織和執行,協調隊伍的工作有序進行,保證圓滿完成任務。
辦公小分隊:負責制定《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守則》交由全體隊員審議,負責文件的整理、傳達和通知相關事項,協調各組之間的工作。
外聯小分隊:負責與活動相關的單位聯絡,包括保持和學校的聯系,把相關信息匯總後及時上報組長。
道具及材料籌備小分隊:負責本次相關書籍的運輸、分發,各活動所需相關道具的提供或收集和配送,配合安保小分隊一起保護好相關工具,確保萬無一失。
宣傳報道小分隊:負責本次活動在當地的宣傳,同時為本次活動做好相關紀錄並拍下相關圖片供活動結束後的成果展示使用和組員留念。
衛生醫療小分隊:需帶好相關醫療用具,及時為成員的意外小傷做好處理,如出現較大意外及時上報總隊長,簡單處理後及時送醫。
安保小分隊:負責本隊隊員的安保工作,尤其是女生的安全保障工作,同時配合好道具材料小分隊,好各用具的看管工作。
(所有人員安排詳見附表)
十、實踐內容:
(一)活動時間及具體事項
7月8日:上午,出發抵達目的地,下午安排住宿,熟悉周邊環境。晚上,七點半召開會議,交代次日的任務及強調安全問題,服從集體。
7月9日:上午在常州溧陽市汽車站乘車去竹簀姜下村,到達留守兒童溫馨家園。通過一系列的活動給那裡的留守兒童送去溫暖和快樂。下午三點乘車離開。晚上七點半開例會,談談一天下來的感受及工作進展情況,並寫活動日記,交代次日工作安排 。
7月10日——7月14日:分別走訪戴埠鄭墅村、上興永和村、天目湖沙新村、別橋前黃村和上興東塘村關注留守兒童。
7月15日暑期社會實踐結束,大家乘車離開。
(二)活動具體內容及安排
1.給留守兒童發放書籍等文具用品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每一個留守兒童都渴望得到知識的灌溉,給他們一些書籍和文具用品激勵他們好好學習。
2.心理交流會
我隊成員用一些專門針對留守兒童成長問題所建立的豐富多彩的小活動,讓留守兒童感覺到家庭的溫暖,讓孩子們打開心靈的窗戶,不再自閉。
3. 繪畫或者唱歌
用繪畫或者唱歌引導兒童的興趣愛好,在活動中教育孩子。
十一、注意事項
1.注重隊伍的紀律性,服從集體,不得搞個人主義,團結友愛,有事要及時向隊長匯報和請假,眾人劃槳開大船。
2、活動期間注意安全,學會善於保護自己和隊友安全;萬一出現不可抗災害時,要及時果斷挺身而出為解救和幫助隊友和當地群眾而不惜一切代價。
3.注意保持好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形象,文明舉止要得體,統一著社會實踐文化衫,樹立學校良好形象,做一個積極,負責,熱情,務實的人。
3.帶好防暑葯品及生活用品,注意身體保護,錢包、數碼相機等貴重物品看好。
4.尊敬當地群眾、在調查過程中要有禮貌、活動結束後要致以謝意,讓淮工學子的良好形象深入群眾心中。
5.樹立環保意識,保護當地環境衛生,在任何活動結束後對該場所進行衛生打掃,做到離場不留一片紙屑,保持住宿地的衛生,並自身清潔,做好輪流衛生打掃工作。
6.關於購買活動必需用品,開發票時須注意發票的格式,單位要寫學校全名,物品數量,單價要寫明。
十二、預期成果:
今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本著「立足當地,就近就便,突出重點,雙向受益,注重實效」原則,堅持「三個結合」,即:結合學生自身、結合學生所在地域、結合社會熱點問題,緊緊圍繞暑期社會實踐主題開展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提高對社會的認識,不斷增強服務人民的意識,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實踐中熟悉基層、了解國情、磨練意志、砥勵品格、奉獻社會、拓展素質,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在暑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同時服務當地社會,服務社會教育,給當地的留守兒童帶去他們最需要的東西和最想了解的知識。通過本次活動豐富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當地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