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暑期教育
做好十項內容:
1、做一件家務——做一件固定的家務活,每天做一件家務活。培養家庭責任感。
2、探望一次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培養孝心,親情。
3、做一件好人好事。為社區、村鎮、鄰里、同伴做一件好事,培養助人為樂思想,為社會倡導文明風尚添一道風景。
因為,在成功的決定因素里智商只佔22%,其餘的78%都是情商,這是猶太人給出的研究結果,完全符合所謂的「二八定律」。
4、每天一至二小時功課學習。學習是學生的主業,沒有理由不學習。套用西點軍校的一句話,就是「沒有任何借口」!知識的積累是循序漸進的過程,要堅持細水長流,避免暑期作業搞突擊。
5、看一本有益的課外書——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積累知識。課程標准要求:在七年級至九年級三年時間里要「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暑期是初中生閱讀的好時節。中學生讀書速度平均要達到每分鍾500字以上,按照這個速度讀書,每天堅持1小時,就能讀3萬字。暑假兩個月就能讀18萬。而學生們只要稍稍努力一下,讀書的速度就會超過每分鍾500字的速度。而且效果也不會錯。所以貴在堅持。
6、參加一項興趣培訓——培養興趣特長如美術、音樂、電腦技術、體育、游泳等。機遇從來就是為准備的人開放的。生存的道路從來也是給有準備的人暢通的。
7、制定一項游戲規則——針對孩子不能自控的活動項目。如玩電腦游戲等。培養自控能力。
8、參加父母單位(農田)一樣勞動實踐。體驗勞動、體驗生活。(父母切忌:平時沒鼓勵孩子去勞動服務鍛煉,到了暑假結束時幫助孩子到單位打勞動實踐的假證明。
9、參加一項體育活動項目。(堅持鍛煉。目前有一種普遍現象。學生一個暑假下來,人變白了,變胖了。體質卻下降。開學頭幾天軍訓,就出現身體不適,甚至暈倒在訓練場地上。還有的學生出現暑期綜合症。到開學了就出現沒心思上課,成績下降等情況。)
10、進行一次短長途旅遊——父母要有與孩子同游、同樂的意識。或與孩子一起外出旅遊,或與孩子一起走一趟親戚,甚至上一趟街,都不失為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培養孩子樂觀生活態度的良策。
制定管理規則:
1、制定好一份實施計劃。鼓勵孩子獨立制定,父母認可;也可以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制定;個別如需要,還可聽取老師的具體輔導。
2、實施好過程管理。父母要堅持三個捨得一個不放鬆:捨得花一定的錢的成本,捨得讓孩子吃一定的苦,捨得讓孩子有一定的時間去不務「正業」(指學習以外的有益活動)。一個不放鬆:就是對制定好的實施計劃,在過程管理中不能放鬆。
3、評估指標與辦法;學生暑期活動十個一進行評估。按一個指標為10分計算,滿分為100分。完成好6項以上為合格,8項以上為良好,9項以上為優秀。其中第(5)項指標為「良好」與「優秀」的必備條件。這項評估適合家庭暑期生活評估。同樣也適合學校、班級對學生暑期生活的評估。
『貳』 學生「暑期集中教育活動」 學習筆記
為確保抄此次培訓順利進行,每個培訓點有一名局領導負責,並配備了20名工作人員,分管培訓點各項事宜。採取由學員擔任班主任、副班主任,教育局工作人員跟班制,為學員提供切實所需的幫助。培訓邀請了一批優秀的疆內外行業專家為學員進行面對面授課,內容涵蓋了「去極端化」教育、法律法規知識、師德師風教育、學校管理及德育工作、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等5大板塊,培訓還設有軍事訓練、理論講座、專題課、討論課、素質拓展等7項內容,並將觀影活動、文體活動、感恩教育等多項內容融入到培訓中。同時,為進一步深化民族團結教育,增進各族學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將所有參訓學員按照民漢比例進行交叉分配,確保了每個班級、每個宿舍、每次活動民漢教職工學在一起、住在一起、活動在一起,為各族學員創造了互學語言、互學文化,加強交流、增進感情的良好氛圍。
與此同時,伊寧縣還針對2015年寒假期間因故未能參加集中培訓的600餘名教師在此次培訓中編班集中開展了為期12天的專題補課學習。
『叄』 怎麼在暑假讓自己的教育機構招生容易
剛剛在暑假招生大戰中搶佔到了200多名學生。來講一講我是如何做暑假招生的。
很多機構的老師,做暑假招生,都是想著直接把自己的暑假班推出去,對於一些大型機構來說,這個當然是可以的。畢竟知名度高。對於中小型的機構,比如我們機構,我們採取的是「緩沖招生法」,在前一年暑假招生的時候吃過虧,直接招了暑假班,但是發現報名的人總是達不到想要的人數。分析了好久,才制定了這個方案。我們是在4月底的時候,就開始做預定暑假班活動(6月才招暑假班學生的,你們遲了)。38塊錢,預定暑假班,送5月、6月課程免費學,送一個銀飾打造的福袋!(會虧嗎?做活動沒有活動經費投入這個覺悟,還做什麼活動?)這么做是看到我們這里珠寶店做的底價砍銀飾很火爆,調研了一下,家長們都喜歡這樣的東西。 為了讓活動更方便去傳播裂變,我們選了一個線上招生的活動軟體做了活動鏈接。然後利用機構里已經有的這些老學員把活動發到各自的群里去了。最終7天招收了500多個家長報名,因為機構容納的問題,停止了本次活動。我們把50多個上課的人先轉化到了年卡里去了,然後剩下50%的人都轉化到了暑假班裡去了。其他沒有轉化到暑假班的人,我們額外開了一個暑假集訓營,針對性的做培訓。也有幾十個家長付費了。整個活動坐下來感觸最深的就是:一環扣一環非常重要,抓住喜歡佔便宜的心理,用一個方便在微信傳播的活動鏈接。 加我一起聊招生的思路,集思廣益。givemepower27
『肆』 是小學生的暑期集中教育活動學習筆記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升起山裡的太陽 時間真的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大學學習就過了一年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暑假了,應學校和社會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這個鍛煉自我、提升自我的,我學到了許多,也感悟到了許多。以下是我個人對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得出的心得與體會。
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我們需要自立、自強;當今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不再是古代對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要求那樣,對我們的要求是理論要結合實踐,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是「謀臣」,還要是「將才」。
我們要了解社會經濟和形勢的發展趨勢,要不斷地鍛煉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讓我們立足於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而處於大學時代的我們,社會實踐就是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我的方向標,只有投身於社會實踐才能讓我們真正的認識社會,積累社會經驗;用我們的所學去服務於社會,並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去彌補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使我們自己在實踐中成長,為以後邁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進入大學之初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加入了愛心站,開始了我的大學愛心公益之旅。由於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於是作為一個愛心站人,一年來在學校及雅安周邊地區做過志願者工作,下過社區,也去過敬老院。但是在今年五月我們公益之路卻走出了雅安去到了一個偏僻的彝族村落——涼山州甘洛縣阿爾鄉眉山村,去到那裡帶給我們的是心靈上無比的震撼。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201X年的新年,我們愛心站的站長在省科協心理委年會上認識了一位何叔叔,並且和他交談了許多,從他那裡了解到涼山甘洛縣有一個偏僻的村子,只要有舊的衣物、文具、書本捐給他們都可以,他們就會很滿足很高興了。於是在新學期前幾個月我們愛心站就開始了在全校范圍內的募捐活動,終於在五一假期的時候我們的成員帶著激動與好奇的心情及全校師生的愛心踏上了去眉山村的路,去了之後他們對整個村子的情況驚呆了,眉山村距甘洛縣城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多為山路。村子共有300多戶人,每個家庭有3個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彝族人,全靠落後的農業為經濟來源,人均收入十分低下,有些村民需要同村的人救濟。今年正好國家新村建設,不少原住山上的農民能搬到山腰來聚集居住,但國家資助的錢不足建房,有些農民要借錢修房,還有不少農民一家人擠在很小的房子中。
教育方面,阿爾鄉眉山村有且僅有一個村小,只有一二年級共70多個學生,沒有學前教育,沒有老師的補習,村子裡入學率僅有65%,每天約10:00上課,下午3:00下課。小學畢業人數很少,初中畢業僅有幾個,全村的孩子都要在村小進行一二年級教育後到阿爾鄉中心校學習,村子到中心校只有步行,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村子現在最高學歷是村小現在唯一代課老師——格爾列加,也僅僅只是高中畢業,並不是專業老師。村小另一個代課老師因不能承受生活壓力而外出打工。整個村子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於是,他們做出了』一定還會回去」的承諾,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離開了眉山村。回來以後,他們把那邊的情況告訴了我們愛心站的所有成員,聽完之後我們都對那個彝族村寨的情況表示震撼。因此201X年暑期我們准備再次起航,我們深知大山裡需要太陽,當一個村子都認為知識不那麼重要,當一個村子的初中畢業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我們想他們的未來是迷茫的,所以總希望能幫助他們些什麼,縱然我們知道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源很深,但是我們覺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少問心無愧,我們希望能聯合更多的力量升起大山裡的第一個太陽,只要能有個開始未來會是光明的。於是我們又開始了進一步的計劃,下來討論了許多,也徵求了許多同學的意見,我們決定暑期社會實踐再去眉山村,我們愛心站人要用一種單純的方式去眉山村實施「塑夢計劃」,去塑造那邊的小朋友們的夢想,同時也塑造我們自己的夢想。 這次我們不僅要帶去衣物、文具、書本等資源外,我們還要把「外面的世界」帶給那裡的小朋友,同時也要把他們的詳細信息反饋給外面的社會,爭取得到社會上更多人的關注,獲得更多人的幫助。
『伍』 我是在校大學生,想開個中小學生暑期教育培訓班
到教育局咨詢一下會比較合適。因為,國家對於孩子的教育是有很多規范的。比如,師資力量,教學環境等等,即使是私人辦的小型班,也是一樣的。
一班,這種班都會找某個學校租個班級用,環境上就好多了。
『陸』 對全體學生進行暑期學習生活的要求教育
初中學生暑假生活學習指導意見 為引導學生過一個安全、健康、有益的假期,豐富學生的暑假生活,提高學 生的身體素質、文化素養和特長發展,培養學生的自主發展能力,增強學生的實 踐能力,鍛造學生優良的學習品質。根據上級文件精神,結合學校教學工作實際 和學生實際生活情況,制訂本意見。 一、制定暑假期生活計劃 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 結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實際,學生制定一個切實可行 的暑假期生活計劃,計劃內容包括:包括作息時間安排、學科學習及進度安排、 實踐活動、讀書活動、書法練習、看電視電腦上網、家庭勞動、體育鍛煉、特長 發展、走親訪友等內容的安排,學習內容安排詳細,學習時間安排得當。 二、暑假作息時間安排 規劃大致如下(僅供參考):每天起床 6:30—7:00,午休:1 小時,晚上休 息時間 10:00 以前;每天學科學習(包括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不少於 4 小時;看電視、電腦上網時間每天不能超過 2 小時;實踐活動、讀書活動、書法 練習、家庭勞動、體育鍛煉特長發展、走親訪友等時間安排可以根據本校實際作 出恰當的約定,穿插其中,努力使每天的活動豐富多彩。 三、讀書成長 1.寫一份讀書計劃:包括所讀的書目、每天的閱讀時間(每天應不少於 1 小時)、閱讀的方法與內容、筆記的撰寫、讀後感悟等。 2.讀一本好書 在暑假中,要閱讀好語文主題學習叢書,除此之外,根據自己的閱讀愛好, 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 選擇一本自己喜愛的書,該書的內容與思想對自己的學 習與生活、思想與人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3.記一本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的字數不少於 10000 字,寫讀書筆記,不要一味抄寫原著,而要寫 出對精彩句子、片段的賞析與點評,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並隨 時記下自己的心得,每個同學建立一個新的暑假讀書筆記本,假期後開學上交。 4.寫一篇好文 文章文體不限,內容可以是讀書體會、收獲、名篇佳作、名家、名篇思想內 涵的挖掘和論述;也可以是暑假讀書活動中的故事等。 四、安排一定量的書法訓練 1 搞好硬筆書法訓練,學生每人購買一本《硬筆書法練習本》,每天訓練時間 不少於半小時。有興趣的同學開展毛筆書法練習,在培養興趣的基礎上,提高自 己的書法水平。 五、復習、預習課本知識 假期中,除了完成學校統一布置的暑假作業外,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 自主地、系統地復習學過的知識,預習下學期的需要學習的新知識,做好復習或 預習筆記;還可以閱讀與學科知識有關系的課外書籍,做一些課外練習題,閱讀 一些課外讀物,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為下一步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六、開展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活動 假期時間較長,要求學生廣泛開展基於興趣與愛好的學科拓展性學習活動和 豐富多彩的自然觀察、社會考察、科學探究等自主學習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活 動情況,撰寫一份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七、開展室外體育鍛煉活動 健康的體魄,是完美人生的保證,適當的室外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素質。假 期中,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興趣,選擇一種或幾種體育鍛煉活動方式,例如:打籃 球、乒乓球、羽毛球,踢足球、毽子,跳繩、跳舞、做游戲等,有危險性的體育 活動,如:游泳等活動。活動量要注意適度,由於天熱,活動時間白不要太長, 活動量不要過大, 注意身體健康。 建議同學們成立室外活動小組, 確定活動方式、 活動時間、活動地點,在活動中相互提醒,相互幫助,共同提高。杜絕迷戀於網 絡游戲、看電視連續劇、打撲克等游戲。 八、培養或發展一種特長愛好 根據自己的興趣與愛好,發展一種自己的特長。例如:打籃球、乒乓球、羽 毛球,踢足球、跳舞,彈奏一種樂器,學練一種武術,練習書法、繪畫,學習剪 紙、刺綉等民族藝術,學種花卉、蔬菜等等。 以上各種活動, 要求學生認真實施; 開學後, 學校要進行一系列的評選活動, 如:優秀讀書筆記、優秀作文、優秀讀書計劃、優秀暑假計劃、優秀社會實踐活 動報告、優秀書法、優秀繪畫、個人才藝展示等評選活動,評選優秀作品和優秀 個人,學校進行表彰獎勵。
『柒』 中小學生暑假如何教育
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報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業余班或者輔導班。
『捌』 學生暑期集中教育的意義――心得體會
社會實踐心得體會 ——升起山裡的太陽 時間真的如白駒過隙,不知不覺大學學習就過了一年了,隨之而來的就是暑假了,應學校和社會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我參加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通過這個鍛煉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我學到了許多,也感悟到了許多。以下是我個人對這次暑期社會實踐得出的心得與體會。
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要做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我們需要自立、自強;當今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不再是古代對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要求那樣,對我們的要求是理論要結合實踐,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是「謀臣」,還要是「將才」。
我們要了解社會經濟和形勢的發展趨勢,要不斷地鍛煉自我、改善自我,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讓我們立足於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而處於大學時代的我們,社會實踐就是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鍛煉自我的方向標,只有投身於社會實踐才能讓我們真正的認識社會,積累社會經驗;用我們的所學去服務於社會,並在實踐中檢驗自我,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去彌補自身的不足,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使我們自己在實踐中成長,為以後邁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進入大學之初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加入了愛心站,開始了我的大學愛心公益之旅。由於熱心公益事業,樂於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於是作為一個愛心站人,一年來在學校及雅安周邊地區做過志願者工作,下過社區,也去過敬老院。但是在今年五月我們公益之路卻走出了雅安去到了一個偏僻的彝族村落——涼山州甘洛縣阿爾鄉眉山村,去到那裡帶給我們的是心靈上無比的震撼。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201X年的新年,我們愛心站的站長在省科協心理委年會上認識了一位何叔叔,並且和他交談了許多,從他那裡了解到涼山甘洛縣有一個偏僻的村子,只要有舊的衣物、文具、書本捐給他們都可以,他們就會很滿足很高興了。於是在新學期前幾個月我們愛心站就開始了在全校范圍內的募捐活動,終於在五一假期的時候我們的成員帶著激動與好奇的心情及全校師生的愛心踏上了去眉山村的路,去了之後他們對整個村子的情況驚呆了,眉山村距甘洛縣城有兩個小時的車程,多為山路。村子共有300多戶人,每個家庭有3個以上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彝族人,全靠落後的農業為經濟來源,人均收入十分低下,有些村民需要同村的人救濟。今年正好國家新村建設,不少原住山上的農民能搬到山腰來聚集居住,但國家資助的錢不足建房,有些農民要借錢修房,還有不少農民一家人擠在很小的房子中。
教育方面,阿爾鄉眉山村有且僅有一個村小,只有一二年級共70多個學生,沒有學前教育,沒有老師的補習,村子裡入學率僅有65%,每天約10:00上課,下午3:00下課。小學畢業人數很少,初中畢業僅有幾個,全村的孩子都要在村小進行一二年級教育後到阿爾鄉中心校學習,村子到中心校只有步行,需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村子現在最高學歷是村小現在唯一代課老師——格爾列加,也僅僅只是高中畢業,並不是專業老師。村小另一個代課老師因不能承受生活壓力而外出打工。整個村子的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於是,他們做出了』一定還會回去」的承諾,帶著一種沉重的心情離開了眉山村。回來以後,他們把那邊的情況告訴了我們愛心站的所有成員,聽完之後我們都對那個彝族村寨的情況表示震撼。因此201X年暑期我們准備再次起航,我們深知大山裡需要太陽,當一個村子都認為知識不那麼重要,當一個村子的初中畢業生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我們想他們的未來是迷茫的,所以總希望能幫助他們些什麼,縱然我們知道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源很深,但是我們覺得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至少問心無愧,我們希望能聯合更多的力量升起大山裡的第一個太陽,只要能有個開始未來會是光明的。於是我們又開始了進一步的計劃,下來討論了許多,也徵求了許多同學的意見,我們決定暑期社會實踐再去眉山村,我們愛心站人要用一種單純的方式去眉山村實施「塑夢計劃」,去塑造那邊的小朋友們的夢想,同時也塑造我們自己的夢想。 這次我們不僅要帶去衣物、文具、書本等資源外,我們還要把「外面的世界」帶給那裡的小朋友,同時也要把他們的詳細信息反饋給外面的社會,爭取得到社會上更多人的關注,獲得更多人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