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有關於茶葉暑期社會實踐的論文1500字

有關於茶葉暑期社會實踐的論文1500字

發布時間: 2021-02-09 08:34:33

⑴ 社會實踐報告1500字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報告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說意氣風發,我們年少輕狂,經受不住暴雨的洗禮?誰說象牙塔里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能否不辜負他人的期望,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高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寒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大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乾的有效途徑,更是大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
大學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就等於步入半個社會。我們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風吹雨打的花朵,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社會是一所更能鍛煉人的綜合性大學,只有正確的引導我們深入社會,了解社會,服務於社會,投身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使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為今後走出校門,踏進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才能使我們學有所用,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並有效的為社會服務,體現大學生的自身價值。今後的工作中,是在過去社會實踐活動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拓展社會實踐活動范圍,挖掘實踐活動培養人才的潛力,堅持社會實踐與了解國情,服務社會相結合,為國家與社會的全面發展出謀劃策。堅持社會實踐與專業特點相結合,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為社會創造了新的財富。
這個假期我沒有選擇自己所學的專業去實踐,而是在一個親戚開的電腦配件櫃台幫忙賣貨,過的十分充實。在此次實踐過程中我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回味無窮。也對自己一直十分想了解的電腦知識有了更進一步的深入。社會實踐作為廣大青年學生接觸社會、了解國情、服務大眾的重要形式,對於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這次假期實踐我以「善用知識,增加社會經驗,提高實踐能力,豐富假期生活」為宗旨,利用假期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社會實踐收獲不少。我認為以下四點是在實踐中缺少的。
一.在社會上要善於與別人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讓我認識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技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工作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與同事的溝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二.在社會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誇,而是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觸顧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沒有關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別人差。社會工作經驗也是積累出來的,沒有第一次又何來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會中要克服自己膽怯的心態。開始放假的時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時考試吧,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覺得困難挺多的,自己的社會經驗缺乏,學歷不足等種種原因使自己覺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這樣表露出來。幾次的嘗試就是為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如哥哥所說的「在社會中你要學會厚臉皮,不怕別人的態度如何的惡劣,也要輕松應付,大膽與人對話,工作時間長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實有誰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會的,小時候天不怕地不怕,嘗試過吃了虧就害怕,當你克服心理的障礙,那一切都變得容易解決了。戰勝自我,只有徵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氣面對是關鍵,如某個名人所說:「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獄。」
以上是我自己覺得在這次假期社會實踐學到了自己覺得在社會立足必不可少的項目。
大學是一個教育我、培養我、磨練我的聖地,我為我能在此生活而倍感榮幸。社會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基地,能將學校學的知識聯系於社會。 實踐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運用所學知識實踐自我的最好途徑。親身實踐,而不是閉門造車。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飛躍。增強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認識社會,了解社會,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⑵ 急需一篇 關於在茶葉公司實踐的社會實踐報告1500字左右,盡量原創,[email protected] 好的加分

1233

⑶ 如何寫大一關於茶葉的社會實踐報告

沒有那麼難的問題啊,只要你用心,就能找到答案。哈哈,你懂的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500字左右

其實很簡單。
今天你做咧沒?
明天你做什麼?
有什麼感想,有什麼規劃,你就盡情的寫上去!
末了寫上你對此次實踐的總結術語!

⑸ 茶文化與當代大學生素質培養的論文,1500字左右

茶文化與大學生的素質培養

在大學生中開設茶文化學課程很有必要。它有利於大學生的素質培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唐代至今,不少文人雅士對不同歷史時期的茶文化都進行了全面地搜集與整理,並使之系統化和科學化,已向世人展現了茶文化的歷史連續性、內容的廣泛性、思想內涵的深刻性。目前,國內外已掀起了學習和研究茶文化的熱潮,茶及茶文化不再僅僅是農學家的研究對象,不同領域的學者也紛紛涉人茶文化領域,並從不同角度發表了很多有價值的學術論文,有的在不斷地挖掘古代茶文化典籍,有的撰寫新的著作,使茶文化的內涵不斷豐富、深化,外延不斷擴大。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茶文化恰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繼承和弘揚古代傳統文化,當責無旁貸。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首先要了解茶文化,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茶樹起源於中國,茶文化及茶道亦源於中國。是東方傳統文化底蘊所釋放出的偉大融合力,是勤勞智慧的中國古人所具有的特別靈感,才能使飲茶上升為一種高層次的文化。茶樹的原產地如果不是在東方的文化圈裡,茶是不可能成為一種高層次的文化。大自然的安排往往就是如此的微妙!茶文化已被世人矚目,已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習,大學生對茶文化會有一個明確的認識,那種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會油然而生。

2.豐富知識結構,適應社會發展

茶文化根植於華夏文化,其系統內滲透了古代哲學、美學、倫理學、文學及文化藝術等理論,並與宗教思想、教義產生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幾千年的科學實驗、生產實踐、商業流通等活動中逐漸形成和發展了茶樹栽培、茶的製造技術、品飲規范、欣賞藝術、飲茶禮儀,並由此引發創作了茶學的各種經典著作,如《茶經》、茶的文學作品(詩詞、小說和散文等),進而形成了茶文化和茶道。茶文化已成為具有豐富的內容、深刻的思想內涵的動態文化體系。當今社會各領域科學前沿內容飛速發展,交叉區域也滋生了許多新科學的生長點--邊緣學科。社會上也需要復合型人才,所以,有關專業的大學生有必要將茶文化納入自己的知識結構中,以便走上社會,帶來豐富多彩的生活。

3.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樹立良好學風

茶文化學雖然已形成了一個綜合的理論體系,但在學習過程中應體會到它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整個茶葉科學和茶文化形成過程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理論體系的形成,任何一個科學家、專家在某一領域內要有所建樹,一定離不開實踐活動。茶聖陸羽與茶結緣後,隱居深山,潛心研究,每到春茶期間,白帶制茶、烹茶、品茶工具,跋山涉水,走遍江南各個茶區,虛心向茶農學習,親自製茶、烹茶、品茶。他把從實踐中得到的經驗予以認真地、系統地總結,年復一年,從不間斷,終於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第一部茶學專著《茶經》的編寫。《茶經》是一部理論聯系實際的結晶。在選修《茶文化學概論》這門課時,大學生們也紛紛走上社會,積極參加各類茶文化實踐活動,搜集各個方面的茶文化資料,如茶詩、茶畫、古茶具等,並寫出調查報告;教師要同學們結合實際布置各種類型的茶話會,如畢業茶話會、婚禮茶話會、節日茶話會等,使大學生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使他們養成了理論聯系實際這樣一個良好的學風。無論什麼專業的學生,這種學風在他們人生道路上均是十分重要的。

4.利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茶是健康之飲、文明之飲。茶樹雖無艷麗的花朵和高大魁梧的身軀,但是面對嚴寒酷暑,它不失本色,傲然屹立,默默地為人類作出無私奉獻。它的"淡泊、清純、朴實、自然"的品格與文明社會倡導的"艱苦樸素"、"廉潔奉公"、"助人為樂"等高尚精神是一致的。這種精神正是當今建設祖國所需要的。茶業工作者、茶文化研究人員歷來倡導這種精神,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更需要有這種精神。大學時代正是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校園生活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完善自我、改造自我的環境,而茶文化課是他們進行思想修養的重要課程之一。茶樹的自然屬性,它所象徵的精神、品格以及歷代茶事活動中具體的茶人品行都告訴我們怎樣去做人,怎樣去生活。大學生們從陸羽的一生中得到啟示:要勤於讀書,注重實踐,務真求實,執著追求,善於交友,團結協作,按自己的意願去選擇人生的目標。他們對陸羽的一生非常感興趣,有的同學還寫出心得體會,表示要像陸羽那樣,博覽群書,博學多才,以自己所學的專業作為人生目標,不斷努力,不斷攀登,把自己培養成有用的人才,為祖國、為人民做出自己的貢獻。從這里可以看出,茶文化課的學習對於當代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中國人學習祖國茶文化利於陶冶情操,同時,在弘揚民族文化,激發人們的愛國熱情及促進國際間茶文化交流諸方面均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它必將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⑹ 跪求一篇大學生暑期實踐報告(關於在茶葉店打工的),3000字,急!!!!!!!!!!!!!!!!!!!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西餐甜品店打工,你改改吧。
原文參考自:172校園活動網

⑺ 大學生社會實踐 鑒定表 論文,在 茶葉公司實習,具體可寫哪些工作詳細些

你可以網路一下茶葉公司具體的工作都有哪些,有啥寫啥。
或者就寫一些很通用的工作內容唄,整理文件啦,通知下級人員開會啦,整理會議記錄啦,等等等。

⑻ 以茶葉為主題寫一篇1000字的論文

茶與中國文化
「茶」字的起源,最早見於我國的《神農本草》一書,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葯物書。據有關專家考證,該書為戰國時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國茶聖一-唐代陸羽於公元758年左右寫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專著《茶經》,系統而全面地論述了栽茶、制茶、飲茶、評茶的方法和經驗。根據陸羽《茶經》推論,我國發現茶樹和利用茶葉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茶葉在我國西周時期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時代茶鮮葉被人們作為菜食,而戰國時期茶葉作為治病葯品,西漢時期茶葉已成為主要商品之一了。從三國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時間內,特別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於是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普遍種茶。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又促進了茶灶的發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所謂「茶佛一味」的來源。到了唐代,茶葉才正式作為普及民間的大眾飲料。
茶自古以來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唐朝時,日本僧人最澄來我國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研究佛學,回國時帶回茶籽種植於日本賀滋縣(即現在的池上茶園),並由此傳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時,日本榮西禪師兩次來到中國,到過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贈他「千光法師」稱號。榮西撣師不僅對佛學造詣頗深,對中國茶葉也很有研究,並寫有《吃茶養生記》一書,被日本人民尊為茶祖。南宋開慶年問,日本佛教高僧禪師來到浙江徑山寺攻研佛學,回國時帶去了徑山寺的「茶道具」、「茶檯子」,井將徑山寺的「茶宴」和「抹茶」製法傳播到日本,啟發和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
我國宋代時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運銷茶葉;明代鄭和下西洋,茶葉也隨著銷售到東南亞和南部非洲各國。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蘭商船首先從澳門運茶到歐洲,打開了中國茶葉銷往兩方的大門。
我國關於茶館的最早記載,要算唐代開元年間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了,其中有「自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唐宋以後,不少地方都開設了以賣茶水為業的茶館。到了清朝,民間曲藝進入茶館,使茶館成為文化娛樂和休息的場所。
相傳我國最大的茶館是四川當年的「華華茶廳」,內有三廳四院。成都茶館設有大靠背椅,飲茶聊天或打盹都極為舒適。
我國人民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這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劉貞亮贊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皮日休、韋應物、溫庭筠、陸游、歐陽修、蘇東坡等,他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頌和描寫過茶葉。

熱點內容
地理學博士點 發布:2025-07-28 04:05:20 瀏覽:110
什麼是網路地址 發布:2025-07-28 02:48:59 瀏覽:217
a了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8 02:40:42 瀏覽:398
2012考研數學二答案 發布:2025-07-27 23:12:08 瀏覽:651
感統教育 發布:2025-07-27 20:39:39 瀏覽:21
天然氣燃燒化學方程式 發布:2025-07-27 19:47:48 瀏覽:900
江蘇教師資格證報名入口 發布:2025-07-27 18:07:32 瀏覽:939
穿越火線在哪裡下載 發布:2025-07-27 17:57:32 瀏覽:27
iu教學設計 發布:2025-07-27 17:49:09 瀏覽:146
鋼琴和弦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27 16:15:03 瀏覽: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