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接待
1、態度真誠
友好熱情禮貌地將老師請進家,倒上一杯茶,輕輕鬆鬆地交談,熱情地送出門。這些讓孩子看在眼裡,會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朋友,所以心裡就減輕了對老師的陌生感,增加了親近感。之後再告訴孩子老師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喜歡他,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
2、言談得體
不要婆婆媽媽地嘮叨,也不要打聽老師的個人問題。
3、詳細說明
向老師介紹孩子優點的同時也應向老師介紹孩子的缺點,但此時最好將孩子引開。不要當孩子的面來講,以免他產生懼怕老師的心理而不願去幼兒園。讓孩子和老師多接近交談,讓孩子告訴老師自己叫什麼,多大了等,把自己最喜歡的圖書和玩具給老師看看,和父母一起送老師出門等。
4、最好將孩子的具體情況以書面形式記錄,交給老師存檔。
如果幼兒園在入學前沒有安排家訪,這份關於孩子的書面報告則是父母必須完成的「功課」,不妨主動交給老師,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
在德國進行訪問的時候,我發現德國的幼兒園為每個小朋友都設立了一個「孩子信箱」,家長工作忙,可以把問題寫下來放在自己孩子的信箱里,老師會在放學之前解答好問題,放在信箱內等家長來取。這樣為那些沒有達到家訪目的的家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便利。中國的幼兒園也可以嘗試這種方法。
總之,家訪是一種很好的父母和老師溝通的方式,它能讓父母更真切的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所做所為,父母一定要重視。
Ⅱ 明天領導來家裡家訪我該怎麼接待
家裡打掃下
然後買點菜看要不要在你家吃飯,反正先准備著
還有如果是南方人
可以准備泡茶
Ⅲ 班主任家訪該怎樣接待
這個要看班主任是個什麼樣性格的人。
如果班主任比較隨和熱情,其實就坦誠相待是最版好的了,學權生也不要感到懼怕,像對待朋友一樣交流最好了,父母也不要責備孩子,只需要認真和班主任交流,以表同意就行。准備一些水果、飲品等是最好不過了。因為能夠去家訪的班主任應該還是比較負責熱心的,而且也希望得到家長的協助,並希望能和家長成為朋友。這樣的老師只需要你的真誠,不需要太客氣。可以適當的留班主任吃飯,當然一般老師是不會留下的。
如果班主任是個非常苛刻的人,專門去家裡批評抱怨孩子,那麼其實不需要太聽從,反而是需要適當的表揚維護孩子,給孩子以自尊心,當然也要表現的客氣熱情。以平息班主任的氣憤心情。
Ⅳ 父母應當如何接待家訪
我好想老師快點來,看看她是不是像花仙子一樣可以那麼厲害!小胖(中班):新老師下午來看我了,她眼睛好大,好漂亮。她問了媽媽關於我的好多事情,問我喜歡吃什麼,對什麼過敏……還說開學了... 相關:◇ 園長家訪好處多 >>詳細◇ 教孩子學會接待客人 >>詳細◇ 如何穩定新入園幼兒情緒 >>詳細◇ 現代通訊手段不能代替家訪 >>詳細 家長說—— 重視孩子才來家訪 陳媽媽(孩子4歲,就讀於海珠區藝星幼兒園):作為家長,我們是非常歡迎老師來家訪的,這表明老師重視孩子,家訪時,我們也能更多地了解到幼兒園的生活,畢竟每天接送和開放日也只能了解到幼兒園生活的很小一部分。 提供專業意見 梁媽媽(孩子4歲,就讀於廣紙幼兒園):今年孩子升中班,老師說要來家訪,起初我還以為孩子不聽話老師才來的。老師來了才知道是為了更好地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作為家長畢竟不是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專業人士,對孩子的情況了解也僅限於表面的行為,所以老師來家訪告訴我們一些專業的意見對我們非常有幫助。 寶說—— 丫丫(小班):媽媽說老師要來家裡,老師是什麼?媽媽說是教本領的人,可以和我一起游戲,會唱歌跳舞,介紹很多小朋友給我。我好想老師快點來,看看她是不是像花仙子一樣可以那麼厲害! 小胖(中班):新老師下午來看我了,她眼睛好大,好漂亮。她問了媽媽關於我的好多事情,問我喜歡吃什麼,對什麼過敏……還說開學了會來一些新朋友,幼兒園給我們買了新玩具。老師走的時候摸了我的臉,真期待開學啊! 文雪(大班):我要升大班了,葉老師晚上來我家,和我媽媽說下學期的計劃,媽媽擔心我跟不上,但是老師說我很聰明。我很喜歡葉老師,還給她唱了暑假新學的歌《北京歡迎你》。 俊文(大班):我最討厭副班主任了,她總是不讓我做這做那,上學期還給媽媽告狀。今天突然來我家,我以為又是向媽媽告狀,但是老師卻誇我畫畫畫得好看,得了獎。媽媽爸爸一直都是笑呵呵的,原來老師也不是那麼壞的人。 專家說—— 目的要明確,方法要得當 曾紅台(越秀區教育局關工委幼教專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到: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鞏固和發展;同時,使幼兒在家庭獲得的經驗能夠在幼兒園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應用。家園配合包括了很多方面(家長會、開放日、家園聯系手冊、親子活動及家訪),其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家訪,其目的是建立起教師、幼兒園與兒童及其家長之間的聯系。老師不是為了解決某個具體問題而進行家訪,而是為了在老師、家長和孩子之間培養親密關系,使家園聯系更加密切。具體來說:1,對於孩子,建立他們和老師的個人關系,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獨一無二的,鼓勵兒童成長為有主動性的人,通過老師分享個人心得和秘密,使他們了解到自我表達是可以被人接受的,是有趣和愉快的;2,對於家長,家訪沒有制度和權威的障礙,他們能放鬆地和老師交談,證實老師對孩子的看法,如果老師能友善傾聽,家長將來還會找老師談;3,對於老師,這是傾聽和觀察的機會,分享不同教育和家庭交流的機會。 大多數幼兒園都會派老師進行家庭訪問,作為父母,應當如何接待家訪呢? 態度真誠友好 熱情禮貌地將老師請進家,倒上一杯茶,輕輕鬆鬆地交談,熱情地送出門。這些讓孩子看在眼裡,會覺得老師是爸爸媽媽的朋友,所以心裡就減輕了對老師的陌生感,增加了親近感。之後再告訴孩子老師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喜歡他,孩子就比較容易接受。 言談得體 不要婆婆媽媽地嘮叨,也不要打聽老師的個人問題。 詳細說明 向老師介紹孩子優點的同時也應向老師介紹孩子的缺點,但此時最好將孩子引開。不要當孩子的面來講,以免他產生懼怕老師的心理而不願去幼兒園。讓孩子和老師多接近交談,讓孩子告訴老師自己叫什麼,多大了等,把自己最喜歡的圖書和玩具給老師看看,和父母一起送老師出門等。 最好將孩子的具體情況以書面形式記錄,交給老師存檔。如果幼兒園在入學前沒有安排家訪,這份關於孩子的書面報告則是父母必須完成的「功課」,不妨主動交給老師,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孩子。 在德國進行訪問的時候,我發現德國的幼兒園為每個小朋友都設立了一個「孩子信箱」,家長工作忙,可以把問題寫下來放在自己孩子的信箱里,老師會在放學之前解答好問題,放在信箱內等家長來取。這樣為那些沒有達到家訪目的的家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便利。中國的幼兒園也可以嘗試這種方法。 很多家長認為把孩子放在幼兒園,教育孩子的工作有老師就行了,但是據美國學者nieto1992年所做的研究表明,每一個成功兒童的背後都有著「參與的父母」,這些父母非常支持和重視學前教育,對學前教育抱有極高的期望,開放真誠地和孩子交往。 2000年上海做過一項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把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程度從強到弱依次分為「總是」、「經常」、「一般化」、「有時」、「很少」五個層次,把幼兒總體發展水平在班級中所處位置從高到低依次劃為「上層」、「上中層」、「中層」、「中下層」、「下層」五個檔次。結果發現,不論是父親還是母親,如果他們「總是」參與、援助、配合幼兒園的教育,那麼他們孩子的發展水平在班級大都處於「上層」。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家長要加強與幼兒園老師的聯系與合作,與幼兒園一起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以促使幼兒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開學了,很多幼兒園都在暑期進行家訪活動,而有些是在開學後進行。在家訪活動中,家長、老師、寶寶都各有收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究竟是怎麼看待家訪這件事的。 老師說—— 了解新舊生 凌主任(海珠區雅緻花園幼兒園小班班主任):我們通常是在開學前進行新舊生的家訪活動,對於新生,以縮短新生入園的適應期、了解每一位幼兒的習性以便日後實施個性化教育為目的,老師會盡可能多地了解幼兒的基本情況,如家庭情況,幼兒的習慣、性格、喜好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等。老師會將幼兒園的情況告訴家長,雙方交換意見,如發現問題則要指導、協助家長解決。在新生家訪中,老師還會很細心地向家長收集一些全家照、幼兒平時喜歡的玩具帶回幼兒園,布置到教室中去,這樣能讓剛入園的幼兒對新環境產生家的熟悉感,幫助幼兒更快地適應新環境。對於老生,除在暑假期間進行家訪外,平時教師還會對他們進行隨訪,一旦察覺孩子身體有異樣、心情有變或通過孩子了解到其家庭出現變故,老師會進行家訪,這樣帶著目的的家訪常常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互配合很重要 李主任(白雲區方圓第一幼兒園小班班主任):暑期家訪的時候,我們都會提前和家長預約好時間,對於全職媽媽我們一般選擇在白天,而對於父母都是上班族的幼兒家長,老師會等家長下班了再去。對於新生,大部分的家長對於幼兒的生活習慣、性格、身體狀態(用葯過敏等)會全面地告訴老師,但是也有個別家長對老師有部分保留,只說孩子好的行為,不說缺點,導致後來老師在班裡糾正了很久。這樣是對孩子發展很不利的。對於舊生,老師會告訴家長他以前的表現,升班後會有什麼樣的教學目標,會請家長一起配合。比如上周的中秋節,在之前家訪的時候提醒家長要製作親子燈籠,很多幼兒在開學的時候就帶到幼兒園了。記得還有一次某老師去家訪,家長滔滔不絕地講了3個小時關於幼兒的事,讓老師無處插嘴,家長不知道幼兒園的具體情況,這樣怎麼能對幼兒好呢?後來老師等家長講完才耐心地介紹了幼兒園的情況。
Ⅳ 公司領導家訪如何招待 不知道怎麼辦 不知道說些什麼 急用
第一,領導家訪一般有三類情況才開展:一類是你家或你遇到什麼問題(比如你生病)出於關心職工家訪;二類是公司的什麼問題需要得到你的大力支持(同意)來你家作你的思想工作、聽取你的意見建議;三類是你在公司表現不好,來你家與你父母交流的。
第二,提前備好水果、茶水,領導到來熱情請進客廳並指引就坐,待領導說明家訪來意後,根據情況給予回答,期間還得謙虛說什麼「多關照、多指教」之類的話。如果來者不是因工作上的事,就聊聊共同關注的話題(比如社會上的新鮮事例),但要更多地聽領導聊,不能打斷領導的話題或話語(無論聊什麼),多點頭以示贊同吧!
第三,領導結束家訪後,一定要將領導送到電梯口,幫助他按好樓層,目送電梯關門後才返回。
Ⅵ 老師來家訪該怎麼接待
當然先有最基本的禮貌問候,然後請老師喝茶,一般老師會先開口切入正題~ 最後見機行事啦~ 就這樣就可以了
Ⅶ 如果被公司領導家訪該如何招待需要注意什麼
准備好水果,茶來水。要自熱情的請進客廳並指引就坐。
Ⅷ 怎樣接待家訪
有些同學在心理復上總是有些怕制老師來家訪。在他們的心目中,老師進行家訪幾乎就等於「告狀」。其實不然,家庭訪問,是教師必須經常進行的工作。老師通過家訪,了解我們在家的情況,讓家長清楚我們在校的表現和行為,以便能與家長密切配合,爭取把我們培養成一個更優秀的學生。所以,對待老師比對待其他一般客人更應周到,更盡禮儀,切不可像一些同學那樣,一見老師上門家訪,就像耗子見了貓一樣溜得無影無蹤。 當老師上門家訪時,我們應在第一時間里,做到熱情招呼,恭敬地出門迎接。若老師是初次上門,應在第一時間里,給老師和家長做相互介紹。安排老師入座並敬茶。茶杯要用雙手端送給老師。 在一般情況下,為了便於老師和家長交談,學生應作禮貌性的迴避。如果老師請學生留下,則可以靜坐在一旁傾聽老師和家長的交談,並有禮貌地作出一些反應。 當告辭時,一定要送出大門,熱情道別
Ⅸ 老師來家訪,該怎樣接待
進門 倒杯水 (有的話吃點水果啥的,老師不要吃也不用強求) 聊會天 送到門口或樓下 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