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午餐會
① 配餐公司為某學校提供A、B、C三類午餐供師生選擇,三類午餐每份的價格分別是:A餐5元,B餐6元,C餐8元。
解:(1)6元; (2)3元; (3)1.5×1000+3×1700+3×400=1500+5100+1200=7800(元), 答:配餐公司上周在該校銷售午餐約盈利7800元。 |
② 某飲食公司為一學校提供午餐,有3元、4元和5元三種價格的飯菜供師生選擇(每人限定一 份),如圖,是五月
解:按百分比計算得這個月3元、4元和5元的飯菜分別銷售10400 ×20%=2080份,回10400×65%=6760份,10400×15%=1560 份, 所以師生購買午答餐費用的平均數是 ![]() 中位數和眾數都是4元。 |
③ 老師和學生一起吃飯的好處
3.教師與學生在一起進餐,有利於增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親善感情。
4.學生在學校吃同樣的飯菜,打消了一些富裕家庭學生吃昂貴飯菜的優越感,和一些貧困學生自帶廉價粗食的自卑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平等觀念與博愛之情。
5.營養午餐提供的食物種類多,一般家庭的日常餐難以做到。
6.學生在校集體進餐,受教師引導,彼此影響,有利於糾正學生存在的挑食偏食行為。
7.集體吃飯時輕松開朗的氣氛,有利於學生愉快進食,活躍了學校的集體生活。
8.學生輪流值日分發飯菜,能增強生活自理能力和培養團結協作的精神。
9.飯前洗手,飯後自己洗刷餐具和清理飯桌,能培養學生的衛生和勞動習慣。
10.製作營養午餐的部門有嚴格的生產與管理程序,營養午餐不僅設計科學,衛生與安全性也比普通飯店與街頭攤點出售的飯菜要更有保證。
11.學生在校接受食育教育,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學到營養知識,會使學生走向社會後,能獨立的獲取合理營養,終生受益。
12.學生在校適應了學校的平衡膳食,能促進家庭早晚餐的合理化。
13.父母放心地讓孩子在學校吃午餐,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
14.學生將學到的營養知識帶回家中,一個學生帶動一對父母和兩對祖父母,有利於家庭整體營養水平的提高。
④ 每個老師都必須陪餐嗎
陪出「舌尖上的安全」
從菜品種類到打飯時間,食堂每一個細微的改變都被看在眼裡。
在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貞白中學食堂,每到用餐時間,經常可以看到校長周守勤和學生一起用餐,師生邊吃邊聊,聊伙食、聊學習、聊生活,暢所欲言,氣氛輕松愉快。
周守勤介紹,該校形成了「食堂三餐,校長、家長和老師與你有約」的常態陪餐制度。學校膳委會明確規定,每日三餐,實行校長等行政人員、家長、值周教師輪流陪餐(餐費自理),做好陪餐記錄,及時發現和解決營養供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如何把食堂的大鍋飯做得安全又美味」是青島福州路小學校長趙妤在陪餐中常常思考的問題。為此,學校成立了「家長膳食委員會」,讓學校的食堂打開天窗說亮話。趙妤認為,保障校園師生用餐安全,「陪」和「監」必須同向而行、形成合力。該校在制度執行層面不打折扣,家長委員會、校長、分管校長及總務主任等在各個環節加強監督,從食品源頭、采購到加工製作等全過程建立真正有效的監管機制。
福州路小學還建立了學生用餐家校溝通機制。周一紅燒雞翅根、青椒土豆絲;周二孜然肉片、芹菜肉末粉條……學校微信公眾號、學校網站、各班家委會微信群、QQ群,會徵集家長們的意見建議,並於每周五下午定期公布第二周的午餐菜譜,方便家長及時了解。
同時,每周一到周五都有家長走進食堂陪餐,查看原材料進貨渠道是否正規、是否新鮮、糖鹽醬油等調味品是否在保質期內,清洗、切配、烹飪流程是否規范等,並對當天的菜品、服務進行評價,現場督促食堂改進各項服務。從菜品種類到打飯時間,食堂的每一個細微的改變都被家長們看在眼裡。
「陪」「監」同行,讓福州路小學食堂收獲了很多家長的贊揚:「太好吃了,我也來加菜了。」「今天的菜真好看,紅的、綠的、黃的都有。」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創新實驗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游浩方對學校制定的家長陪餐制度也贊賞有加:「看到外地發生校園食品安全事故的消息後,還是禁不住有些後怕和擔心,如今推出了陪餐制,讓校領導、家長等與孩子們一起共進午餐,這對供應商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陪出「媽媽的味道」
讓家長在學校餐廳務工,食堂里的飯菜多了份「媽媽味兒」。
中午11:50,下課鈴響過,河南省周口市文昌中學校長朱貴華和學生一起走進餐廳排隊用餐。「從我做起,從學校每一位班子成員做起,與學生共同用餐,守護好學生『舌尖上的安全』。」朱貴華說。
早在2013年學校成立之初,文昌中學便將教師陪餐製作為學校規范化管理的一部分全面推行。「老師和學生同吃『大鍋飯』,既讓家長放心,也拉近了師生距離。」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文昌中學教師王海慧頗有心得,在學生就餐的一言一行中,她總能為班級管理找到好方法。
在推行陪餐制度的同時,文昌中學還啟動了「喚媽媽回家」工程——餐廳所有服務崗均採用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家長在孩子身邊務工,食堂里的飯菜多了份「媽媽味兒」,餐廳管理實現了「家校共建共享」。
「我們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是有限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比什麼都重要。」學生家長張冬靜感慨地說。原來,迫於生計張冬靜不得不常年外出打工,到文昌中學餐廳工作後,每天都能陪伴孩子,讓她很欣慰。
為確保餐廳食品安全,學校制定了多項規章制度,從操作環境到個人衛生,從食堂管理到食品加工,從原料采購到食品處理,從普通員工到食堂區域負責人,每一項制度、每一個環節都責任到人。學校還成立了由家委會成員組成的餐廳管理委員會,對餐廳食材的選購和加工等進行全程監督。
「孩子以前吃飯很挑食,不按時吃飯,喜歡吃方便麵、辣條等垃圾食品。沒想到入學短短一個月,孩子回家後不僅自己很少吃零食,還督促弟弟按時就餐,飯後主動清洗碗筷。」高一(17)班學生劉萌的母親深有感觸地說。
餐桌文明是學校文明的重要體現形式,文昌中學把德育貫穿校園管理的始終,把餐廳拓展為學生的德育場所。學校全體師生簽署《文明餐桌公約》,把「光碟行動」納入班級德育考核體系,「取餐無聲排隊、就餐食之不語、餐後擦拭桌凳、餐盤擺放有序」等成為建校6年來師生的就餐自覺。
陪出教育好生態
把食堂當作育人的重要空間,引導學生養成生活好習慣。
「看這個大笑臉,是很難得的,有些學校只能得到中間這個不笑的表情。」在上海市嘉定一中附屬小學食堂里,副校長康佳指著牆上的監督檢查結果說。
記者看到,笑臉圖像是嘉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貼上去的標簽,意味著檢查結果為最高等級的「良好」。這里的食堂系社會承包,來自嘉定區教育局統一招標。
嘉一附小不但建立陪餐制度,還把食堂作為育人的重要空間,引導學生養成生活好習慣。在嘉一附小,做到「光碟」的學生可以找校長、副校長合影,然後領取「嘉童幣」。當「嘉童幣」攢到一定數量,能換取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獎勵。
記者發現,學生從領飯到用完午餐離開食堂的整個過程簡短有序,取餐、送盤等環節基本沒有排隊擁堵現象。
校長何蘭告訴記者,前些天她在食堂和學生交流時得知,高年級學生飯菜有時覺得不夠。她向食堂反饋這個情況,這樣阿姨們在備餐時,給三四年級的菜量會比一二年級略多一些。
校長陪餐的消息在學生和家長中傳播開來,他們不僅對飯菜衛生和口味更放心,而且覺得和校領導有了更多近距離溝通的機會。
⑤ 某校共有師生10000人,中午選擇在食堂進餐的概率為0.7,且每位師生的選擇是獨立的.使用中心極限定理確定
設X為中午在食堂進餐人數,n為食堂需准備食品的份數
由題意,X~b(內10000,0.7); E(X)=np=7000; D(X)=np(1-p)=2100
由中心極容限定理,X~N(7000,2100)
P(X≤n)≥99%
又P(X≤n)=P(
X?70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