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舉報
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教體局,或者直接市長熱線--12345
⑵ 在班級里,學生犯錯老師罰款學生可以舉報嗎
師生關系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而如今也明確規定老師不得體罰學生,當然體罰現象越來越少,可是依然有老師變著法的懲罰學生。其實面對學生犯錯老師罰款的現象,學生可以舉報。
老師所在的位置越來越尷尬,而大眾對於老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學生犯錯老師罰款,這的確可以舉報。但是學生也要捫心自問,自己是否犯了錯,在舉報之前也要思考自己能否改變,我個人認為舉報可以但是這種行為本身也不是一個學生應該有的作為,老師希望你注重學習才會採取這樣的行動。
⑶ 班主任師生戀該不該舉報他
現在是自由戀愛。只要ta們雙方都沒問題。舉報有什麼用。現在的時代好像也沒有說老師和學生不能戀愛啊。
⑷ 老師打學生對嗎如何舉報他呢
第一 先去找校長告訴他這樣的事情,再找同學作證!
第二 如果找校長解決不了回,告訴家人!報到當地教育局答!自然會有人處理!
第三 不要猶豫你的舉報,現在這樣的教育是不行的!反而我會覺得這個老師有暴力傾向!必須阻止,讓有關部門調查!如果有暴力傾向的話,孩子你的舉報不單讓教育圈少了一份暴力,還少了一份家庭暴力!
第四 孩子,你要淡定處理。和校長說道此事或和教育局的人說話的時候要誠懇平靜,要堅定。
第五 學習要自己把握好,想當一個耀眼的人,就要好好珍惜自己成長的時間!想成為怎麼樣的人?明星?張藝興?還是鹿晗?還是女神?這都是一步一步腳踏實地來的!希望你能好好珍惜時間
第六 最後的忠告,如果那位老師誠懇地向你道歉,你不要意氣用事。先聽他怎麼說,如果真的是因為壓力而控制不住他自己,你可以試著原諒他。。。畢竟這個社會每個人都不容易!
孩子加油!希望可以幫到你
⑸ 舉報老師有什麼途徑大學
以江西為例,發現學校及教師違反師德行為可通過電話、微信和郵件舉報。
2018年5月23日電(時雨)23日,人民網從江西省教育廳獲悉,該廳對外公布了《關於公布全省師德建設長效機制貫徹落實情況學校及教師違反師德行為舉報方式的公告》,家長若發現學校及教師有違反師德行為的,可通過電話、微信和郵件進行舉報。
據悉,江西省教育廳將於5月23日至8月30日,組織開展師德建設長效機制貫徹落實情況專項督查。
督查期間,受理全省中小學校(含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職業高中、職業中專、中等專業學校、高校附屬中小學校)、高等學校(含獨立學院、成人高校)及學校在職教師(含民辦)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違反師德師風問題的反映和舉報。
(5)師生舉報擴展閱讀
從2013年開始,教育部在各種有關教師行為規范中就提出,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的禮品禮金等行為。
教育部再次下發通知,詳細列出6種嚴禁的行為,為教師行為劃出6條紅線。
一是嚴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學生及家長贈送的禮品禮金、有價證券和支付憑證等財物;
二是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的可能影響考試、考核評價的宴請;
三是嚴禁參加由學生及家長安排支付費用的旅遊、健身休閑等娛樂活動;
四是嚴禁讓學生及家長支付或報銷應由教師個人或親屬承擔的費用;
五是嚴禁通過向學生推銷圖書、報刊、生活用品、社會保險等商業服務獲取回扣;
六是嚴禁利用職務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的其他行為。
通知對違紀情況的懲罰也做出規定:對違規違紀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典型案件要點名道姓公開通報曝光。情節嚴重的,依法依規給予開除處分,並撤銷其教師資格;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⑹ 有哪些投訴老師的途徑
當今教育,老師、學生、家長成為尷尬的三角關系:
一、教師跪求學生。
老師雲:衣帶漸寬終不悔,為生消得人憔悴。
有人說,老師身心疲憊,那是被學生折騰的。
現在的師生就是「學生虐我千百遍,我待學生如初戀」。
師生就像彼此折磨的戀人。
老師即使滿腔熱情,暗送秋波,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來說,就是自作多情。
於是,學生就像不喝水的牛,老師使勁按牛頭,直到精疲力盡。
老師沒有批評權,沒有懲戒權。為了學生學好,老師就差點下跪叫祖宗了。
在這娛樂至死的時代,娛樂明星是孩子的偶像。
很多孩子厭學,沒有遠大的志向和學習目標。
孩子的「三觀」教育,單靠教師能行嗎?
二、家長投訴老師。
有的家長是老師惹不起的大神。
開個家長會,有的家長對教育理論發表高見,滔滔不絕,真讓老師汗顏。
其實,家長也很矛盾,一方面瞧不起老師,另一方面,又想老師教好自己的孩子。
最讓老師頭疼的不是熊孩子,而是熊大人。
作業多了,投訴;作業少了,投訴。
批評孩子,投訴;不管孩子,投訴。
孩子摔了一跤,投訴;孩子成績退步,投訴。
投訴是家長最有殺傷力的秘密武器。
老師只要被投訴,輕者道歉處分,重者丟飯碗。
老師只能彎腰低眉,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沒有師道尊嚴,教育有何力量?
三、學生懲罰家長。
古人雲:養不教,父之過。
在學校調皮搗蛋的學生,出到社會照樣無法無天。
護犢子的家長,終究會被孩子啪啪打臉。
管教孩子不嚴厲,最後受懲罰的還是家長啊。
眼看孩子變成「啃老族」、「白眼狼」,家長只能悔不當初了。
即使事業再成功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失敗,也是人生的最大失敗。
有因必有果,苦果再苦,也得含淚咽下。
家校不能合理,教育談何成功?
可悲的是,教育怪圈正在不斷延伸。
老師、學生、家長的關系越來越微妙而復雜。
教育在追求分數的路上,走得太遠,已忘初心。
當今培養出的「巨嬰」和「精緻利己主義者」,不斷刷新社會道德底線。
如果不能跳出圈外,理智的處理,那麼,貽害的將是無數的家庭。
⑺ 求一封舉報信舉報老師的
我們以前是用匿名寫好,內容就是不滿之處,然後就貼在宣傳欄里,讓全體師生和領導都可以看見,這樣學校就會著手處理和核實內容的真實性並處分,
⑻ 如何舉報大學老師……
可以向學校領導或學校紀檢監察部門反映情況,也可以向當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版反映情況,涉嫌嚴重違權紀或違法犯罪的,可以向紀委、檢察、公安機關投訴。
除了在學校中教師的問題,可以跟學校反饋或者舉報。尤其是涉及教師收受錢財的,特別是教師節、學校開學、學生畢業等節點,對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問題開展高頻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檢查,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頂風違紀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
(8)師生舉報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七條規定:
教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學校、其他教育機構或者教育行政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給教育教學工作造成損失的;
(二)體罰學生,經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教師有前款第(二)項、第(三)項所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⑼ 老師亂罰學生錢可以向誰舉報
老師罰款是違反行政處罰法的。其理由是:一、老師無權設定行政處罰。罰款是行政處罰的一種,而行政處罰只能依據行政罰款法的規定,由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來設定。除此以外,其他規范性文件不得設定。即使在地方性規章制度中,罰款的限額也要由省、直轄市、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規定,老師根本無權設定、也無權行使罰款權。二、中小學生享受特殊的司法保護。作為未成年人,他們受到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行政處罰法第25條規定: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小學生和初中生即使有違法行為,也不允許對他們處以罰款。
其次,老師罰款與教育法相悖。我國教育法明確規定:「受教育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國家教委1994年9月已下發過《關於進一步做好學校收費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重申學校收費項目和標准要嚴格按照審批許可權進行,明令禁止對學生罰款。此外,教育法還規定了亂罰款者的法律責任:該法第78條規定,凡「違反國家規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費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門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責任人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學校罰款,加重了學生的經濟負擔,僵化了師生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這種以罰代管、僵硬的教育方式,並不能使學生心服口服,反而易引發拜金主義傾向,這同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應當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