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中秋活動小學

師生中秋活動小學

發布時間: 2021-02-11 15:22:18

1. 中秋節班級適合搞什麼樣的活動

一起組織去森林公園遊玩並露營,
可以自己帶東西去燒烤,晚上還可以搞篝火晚會。
或者大家座在一起講一些關於鬼的故事,我覺得應該
很好玩的啦!!

2. 小學生圍繞中秋節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一:
一、實施年級:四年級
二、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 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2) 了解中秋節的習俗
(3) 了解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4) 了解有關中秋節的詩歌
[能力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學會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經常觀察生活的習慣,提高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通過本次活動更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體精神,分享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3、通過展示、演講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活動班級:四(2)班
活動時間:3月~5月
活動過程:
●活動一:開題課 確定研究主題
師生談話
師: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對於中秋節的傳說也是各種各樣,你們想了解嗎?
生:(大聲:想)課件欣賞相關中秋節的圖片
師:看了剛才的圖片,大家有什麼話想說?
生:自由討論,交流。
師:對,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師:從今天起,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中秋節的文化,關於中秋節,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學生發言之後確定研究主題
如:a、中秋節的由來
b、中秋節的習俗。
c、有關中秋節的詩詞
d、中秋月餅的來源
……
●活動二:分組,落實任務
根據學生的愛好,分成六組。每組選出一名責任心強的同學任組長。各組選擇研究主題。分析討論定下研究計劃並完成表格。
●活動三、開展調查研究
1.習俗調查
中秋賞月、吃月餅是全國各地普遍的風俗習慣,但由於中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向長輩了解自己家鄉過中秋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把了解到的記錄下來,回到班裡進行交流。
2.月餅調查
教師可引導學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組合,組成若干調查小組,制訂一份簡單的調查計劃,深入學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貨商店、食品廠等地,針對月餅的品牌、產地、生產廠家、價格等方面進行調查采訪,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分別購買一些不同種類的月餅,品嘗口味,比較優劣,做好調查情況的匯總。
3.巧手作坊
(1)寫一寫
在了解了各地和家鄉過中秋的習俗後,請學生計劃一下「今年的中秋節你准備怎麼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制訂一份簡單的節日方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2)做一做
用自己喜歡的製作形式和材料,自製一張精美的賀卡,寫上一句的祝福的話語,寄給自己最親近的人。
4.攜手共享
(1)搜集與中秋節相關的詩詞,舉行一次詩詞朗誦會,要求能說出詩詞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體味其中的意境。
(2)「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闔家團聚的時刻,大家一定也會想到遠在台灣的小夥伴,期盼著祖國的早日統一。有條件的話,教師可帶領學生上網,通過發email的形式給遠方的小夥伴捎去節日的祝福。
●活動四、綜合成果展示
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為此我們以班隊活動的形式來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交流。
●活動五 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標准應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准,並突出學習過程的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綜合實踐活動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可以是學生的自我評價,也可以是小組評價或由輔導老師(包括校外輔導員)進行評價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二:
一、活動目的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最大意義與主旨是「團圓」。團圓與和諧緊密相連,團圓不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內心的和諧與相通。為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激發廣大師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領組、少先總隊決定在中秋節前後,開展「月圓人圓」主題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佳節讀月——主題閱讀
1.搜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詩歌、書籍,各班開展有關的晨讀。
2.舉行一次中秋主題班隊會。搜集、誦讀有關中秋的經典詩詞,在品月餅、誦古詩的過程中感悟團圓、和諧的幸福,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主題班會時間:9月15日班隊會,少先總隊將進行檢查。
第二階段:佳節憶月——交流展示
1.組織學生搜集有關中秋節的節日起源、傳統民俗、逸聞趣事、詩詞佳句的資料,各班將資料、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照片等經過精心設計,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報中,少先總隊將進行檢查評比。
2.各班可以在班內設一面「寄情」牆,學生可以把對同學、親人、老師、長輩想說想表達的情義寫紙上並貼在牆上。
第三階段:佳節賞月——實踐活動
1.開展一次「小小月餅寄深情」親子互動活動。鼓勵學生為父母製作中秋賀卡,幫長輩做家務,與家人一起品月餅、賞明月,感悟舉家團圓的幸福。
2.開展「快樂體驗」志願者活動,少先總隊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送月餅,送溫暖。
3.將「品月餅賞明月」中發生的令你最難忘記的一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第四階段:佳節思月——交流匯報
1.回顧自己讀、憶、賞月的歷程,與親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偉大的祖國在未來更加繁榮、富強。
2.一至六年級各班上交繪畫2幅;三至六年級各班上交徵文2篇。9月28日前上交少先總隊,屆時將進行評獎並在國慶期間展出。
主題教育活動時間:9月23—25日交流匯報。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三:
一、活動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要通過中秋節來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中秋節也不失為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
教師要圍繞「獨具匠心的中秋節」為主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書店、走進計算機室、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走進社區……廣泛地開展閱讀交流、調查分析、實踐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維引向深處,從而進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動日期:中秋節,也就是夏歷八五月十五。
三、活動地點:教室、自己家裡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秋節的風俗和來歷
1、知道中秋節的日期,了解中秋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二 月餅
1、感受月餅的香甜。
2、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三 網上閱讀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和詩歌,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活動四協作交流
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相互協作,根據自己的愛好,組成相應的小組,來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收獲,一同來體驗共同的快樂。
五、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中秋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中秋節,並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中秋節詩歌的搜集,鼓勵學生培養善於搜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六、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後舉行「我的中秋節最快樂」主題展示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同時,教師適當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期待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四:
第一階段:前期准備工作
一、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二、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三、中秋故事演講。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一、 情境導入 文章轉載自:個人簡歷網 中秋節(八月十五)頻道 原文地址: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
播放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一種中秋的氛圍。 展示圓月的畫面,引出僅次於春節的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
師: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裡也會喜洋洋、甜滋滋的)
向全班同學介紹中秋節悠久的歷史和傳說。
中秋傳說嫦娥奔月。
中秋傳說吳剛折桂。
中秋傳說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教育過程: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

3. 適合小學生的中秋節的廣播稿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遊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今天的《鶴顏生活》中,海波就邀您一起吟詩賞月聽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東坡的這首《水調歌頭》千古傳唱,在這合家歡樂之時,獨自一人飲酒賞月,感慨著人生的世態炎涼,心中懷有一絲淡淡的傷感,卻依舊期待著千里共嬋娟。這首詩在我們學生時代的課本里就已經出現過,其實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時小小的我們坐在教室里,用稚嫩的聲音朗誦這首詩,我想,那時候再憂傷的詩句都能讓孩子甜美的嗓音闡釋出一種期待與希望。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明月幾時有》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李白的這首《月下獨酌》中的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名句。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再由不孤獨到孤獨的一種復雜感情。在花叢中擺上一壺美酒,我自斟自飲,身邊沒有一個親友。舉杯向天,邀請明月,與我的影子相對,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開懷暢飲之樂,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隨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暫時伴著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時歡娛。我吟誦詩篇,月亮伴隨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隨我蹁躚。清醒時我與你一同分享歡樂,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們的蹤影。讓我們結成永恆的友誼,來日相聚在浩邈的雲天。播放的周艷泓《梨花滿天開》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是辛棄疾詩詞的基本思想內容。這首《滿江紅中秋寄遠》也不例外。面對如畫江山和英雄人物,在豪情壯志被激發的同時,他也大發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理想與現實的激烈沖突,為他的詞構成悲壯的基調。今天我們再一次欣賞這首詩,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08年的奧運會成功的舉辦,抗災的萬眾一心直到前天閱兵式的壯觀,無疑不顯示祖國的強大,提到祖國這個詞時,我們總是充滿驕傲和自豪,祝願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播放蔡琴的《月滿西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靜夜思應該是我們小時候最早會背的幾首唐詩之一吧,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出門在外的人對遠方故鄉的思念。 這首小詩,既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更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它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一個作客他鄉的人,大概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吧:白天倒還罷了,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何況是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明月如霜的秋夜!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播放《半個月亮爬上來》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詩人白居易,敗於中央的政爭,而被流放為江州司馬時,睹月思鄉、思人,寫下了《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這首詩。
在詩中往昔的歡樂之景與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鮮明對比,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向著西北怎麼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裡,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播放《彎彎的月亮》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國與月亮有關的神話中,恐怕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為膾炙人口,且又家喻戶曉。中國文學作品裡,也有很多文人以這個美麗動人的傳說做為寫作題材,其中尤以李商隱的〈嫦娥〉詩最具代表性。
就內容而論,這是一首詠嫦娥的詩。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為歌詠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為是直接歌詠主人公處境孤寂,有人以為是借詠嫦娥另外有所寄託,有人以為是歌詠女子學道求仙,有人以為應當作「無題」來看。我們姑且當作歌詠幽居寂處,終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論,著實寫得貼情貼理。語言含蘊,情調感傷。孤棲無伴的嫦娥,寂處道觀的女冠,清高而孤獨的詩人,盡管仙凡懸隔,同在人間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潔而寂寞這一點上卻靈犀暗通。
雲母屏風染上一層濃濃的燭影,銀河逐漸斜落啟明星也已下沉。嫦娥想必悔恨當初偷吃不死葯,如今獨處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播放《月半彎》 張九齡《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這是一首月夜懷念遠人的詩。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渾闊大,是千古佳句。它和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鮑照的「明月照積雪」,謝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鴻海上來」等名句一樣,看起來平淡無奇,沒有一個奇特的字眼,沒有一分點染的色彩,脫口而出,卻自然具有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這通宵的月色對一般人來說,可以說是漠不相關的,而遠隔天涯的一對情人,因為對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覺得長夜漫漫,怪誰呢?是屋裡燭光太耀眼嗎?於是滅燭,披衣步出門庭,光線還是那麼明亮。這天涯共對的一輪明月竟是這樣撩人心緒,使人見到它那姣好圓滿的光華,更難以入睡。夜已深了,氣候更涼一些了,露水也沾濕了身上的衣裳。相思不眠之際,有什麼可以相贈呢?一無所有,只有滿手的月光。這月光飽含我滿腔的心意,可是又怎麼贈送給你呢?還是睡罷!睡了也許能在夢中與你歡聚。詩至此戛然而止,只覺余韻裊裊,令人回味不已。播放《月朦朧鳥朦朧》

4. 有關中秋節都有哪些活動的作文小學三年級

為你提供兩篇,希望可以幫到你~~!!
第一篇:
[小學三年級作文:中秋節]中秋節,一個一家團聚、一起欣賞天空上的一輪晧月的節日,小學三年級作文:中秋節。我們過中秋節是與過春節一樣高興的。過春節是會收到一封封的大紅包和兩個桔子。可我一直有一個解不開的謎在心裡,每逢過春節,奶奶除了給紅包和桔子外,還會給我和哥哥每人一根木頭,好像是樹木的枝幹似的。她還讓我們把那根木頭放在書包里不要拿出來,說是可以保出入平安,雖然覺得奇怪,但還是按照奶奶說的去做。春節會有很多的禮節要遵守,如不能哭,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等。但中秋節就不同了,到了中秋節可以去玩,什麼家務也不用做,媽媽也不會管著你向你嘮叨,小學三年級作文《小學三年級作文:中秋節》。為什麼呢?因為媽媽她要在家裡准備東西拜神,巴不得我們都出去玩,不要煩著她。中秋節的時候,媽媽在晚上不是准備東西讓全家人一起賞月,而是准備水果、月餅、齋菜等供品來拜神。每年中秋街都會有人敲鑼打鼓地在每戶人的家門口舞獅,熱鬧極了。舞到我家門口的時候,媽媽會放鞭炮,然後等他們走後再繼續拜神。我每年都會拉著哥哥提早著燈籠一起去追著舞獅看,直到很晚了才會回家。媽媽見我們晚回家也不責怪我們,但是神台上的那些好吃的要等媽媽說能拿來吃才可以吃,不然媽媽就會發火。拿來拜神的東西在拜神前是一個也不能吃。我們看完舞獅後就在家裡一邊吃東西一邊看電視,直到媽媽催我們去睡覺才會依依不捨地回房間睡覺。美好的中秋節不一定要去賞月,但是就一定會玩得很高興。
第二篇:快樂的中秋節 通海秀山小學 師宇楠今天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是我最期待的節日。因為每年的這一天到處都充滿歡慶和團圓的氣氛,街上張燈結綵,人來人往,處處都籠罩在一片歡樂之中.而且還可以吃到美味的月餅。 爸爸媽媽早早地准備好了各種各樣好吃的月餅,有爺爺愛吃的酥皮月餅,奶奶愛吃的無糖月餅,而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蛋黃蓮蓉月餅,媽媽每年中秋節都要特意為我准備幾個蛋黃蓮蓉月餅,今年也不例外。 「吃飯啦」,隨著媽媽的喊聲,我來到飯桌旁,哇!好豐盛啊,我們一家人高興的吃著,說著,笑著,我還說著「中秋快樂」跟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乾杯。當然,我是小孩子,不能喝酒,所以我是用雪碧代替。 吃完晚飯,我好興奮,因為馬上就要到今天的主題了————爬山賞月。爸爸媽媽和我一人准備了一個小電筒,帶上月餅和很多好吃的就向秀山出發了,很快我們就來到了秀山腳下,人真多啊,人山人海,到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我們的目標是要爬到涌金寺去賞月,可是,今天天氣不太好,月亮一直躲在雲裡面。今天要是看不到月亮那真是太遺憾啦,我心想。一路上,我都是沖在最前面,媽媽說:「楠楠,跑慢點,別摔了」。我嘴裡答應著,可我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一直跑在最前面。 終於,涌金寺三個大字映如眼簾,「到啦,到啦」,我高興地大聲叫著,就在這時,又大又圓又亮的月亮從雲層里慢慢地鑽了出來,一下子把涌金寺都照亮了,媽媽說:「月亮都被你叫出來了」。我們找了個地方坐下,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著月。爸爸還給我講了很多關於中秋節的典故。 中秋的月亮是最美的,我愛中秋節,更愛中秋節的月亮。

5. 學校中秋節活動策劃

中秋節主題班會策劃書
一.:屬於02班的月亮
二.活動目的:讓XXX班共度一個別樣的中秋佳節
主題對象特徵:這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我們一班之家,歡聚一堂,享天倫,品佳餚
提出主題原因:中秋佳節即將來臨,so everybody ,let』s go now,high up!
三.活動任務:
1.活動物品道具
2.准備詩歌朗誦,小品表演,獨唱等節目
3.調動每一位同學的參與性
4.做好每個節目之間的連接,恰當的融入喜氣的氛圍
5.主持人做好一切就緒工作,准備台詞並脫稿
6.中秋節感恩,回憶,最後嘉賓老師點評
四.場景設置:
黑板上標明主題,畫上圖案,教室布置分為三組圍繞而成。
五.活動過程:
1).開幕詞
男: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在喜慶的同時,可以與各位師生同學共度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這是一件何以幸福美好的事情。
女:「迎中秋,慶佳節」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當我們翻開一頁頁金黃色的篇章,當我們共聚窗下觀賞明月時,心中一定會盪漾起陣陣漣漪,只因為我們心中有語,心中有願。
男:下面請大家用熱烈的掌聲歡迎XXX老師,XXX老師,XXX老師在百忙之中抽空來參加我們班此次慶中秋主題班會…(帶頭鼓掌)…
2).活動篇
游戲一
游戲二
〈以上兩個游戲是由分組的三戰,各抽一位組員參加,然後進行計分,分數高者為優勝隊,並附送小禮品,嘉賓老師也可參與其中。〉
游戲三
3).思想篇:
男:古人雲:「身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我們特別准備了象徵著圓滿,團圓的月餅。
女:讓我們吃月餅,思故友,念家鄉,用心來品味著美好的日子。月餅滋味不同,人的心情也自當不同。
男:讓我們來聽聽幾位遠離家鄉,到家鄉來求學的朋友,此時此刻心中的感受吧。

(男主持問女主持,何謂中秋,從杭州千里迢迢異地求學的經歷,讓其收獲了什麼,失去了什麼,體會了什麼,感悟了什麼…)
下台,尋問五縣二區的同學在家鄉怎樣度過這一年一度的佳節,故鄉有什麼風俗習性是最難忘的,對於月餅,有什麼獨特的想法,喜愛的口味,或者幼時曾於月餅產生的情緣…等等…
PS:詢問完同學後,可以簡單點評一下,然後邀請嘉賓也來談談人生匆匆幾十年中,自己經歷過的感慨和領悟,以及對於中秋這個美好的日子以及經過的漫漫人生路有何憧憬和嚮往。(邵國平老師參與)
4).節目
5).點評:
請嘉賓老師(XX老師參與)對我班此次中秋主題班會進行略微點評,最後由班主任來進行最後總結。
6).結束語
男:同學們的發言,表演讓我們感受頗深,相信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定會相處融洽,攜手共進。
女:「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請讓我們珍惜難得的中秋月夜,不要錯失了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男:讓我們相聚於滿輪銀輝之下,共酌琥珀美酒,同享天倫之樂;互道珍重美滿,勿嘆月有圓缺。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女:「迎中秋,慶佳節」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同學的參與,嘉賓老師的光臨!謝謝~

網上抄的看看能不能用

6. 中秋節在校園能舉辦哪些活動方案

籃球賽、足球賽、乒乓球賽、運動會、歌詠比賽、主持人大賽、法制宣傳周、校園版商品交易會、文權藝節晚會、學生會聯誼晚會、書法大賽、辯論賽、組織愛國教育電影的放映、書畫展、電影展、也可以組織人員在節假日做些社會公益活動(進社區、到敬老院、做調查)、宿舍文化節、廚藝大賽、演講比賽、 社團文化節(前兩天可以一天搞社團文化展覽,一天搞社團活動,再半天就晚會主要就是社團的展示啊,競爭啊什麼的,);班級聯誼交流會活動(為了豐富各班同學們的課餘生活,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加強班與班之間的交流與聯系.使我們的大學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7. 小學生圍繞中秋節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1、舉行關於中秋的古詩詞朗誦比賽。

2、舉行中秋詠月古詩詞的書法大賽。

3、讓學生內收集關於中秋容的由來、故事,然後挑選一些比較好的開展演講比賽。

4、可以組織以「中秋」為主題的黑板報、手抄報等比賽。

熱點內容
三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計劃 發布:2025-07-26 22:02:55 瀏覽:709
口紅歷史 發布:2025-07-26 18:12:03 瀏覽:263
老師漫畫邪漫大全 發布:2025-07-26 16:57:43 瀏覽:923
教師主要事跡簡介 發布:2025-07-26 16:48:28 瀏覽:892
小心翼翼的意思是什麼 發布:2025-07-26 15:12:16 瀏覽:26
怎麼看系統 發布:2025-07-26 15:09:10 瀏覽:112
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真題 發布:2025-07-26 14:29:03 瀏覽:626
我把高中班主任 發布:2025-07-26 09:52:15 瀏覽:489
教學評價的作用 發布:2025-07-26 09:42:07 瀏覽:40
言熙聞琛師生 發布:2025-07-26 09:42:06 瀏覽: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