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法治化

師德法治化

發布時間: 2021-02-20 23:39:53

㈠ 你認為師德師風屬於法治層級還是道德層級

個人覺得應該是道德層面的。

㈡ 新時期師德教育的要求是什麼

教師職業道德是從事教育職業的人從思想到行為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為了培養造就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的教師隊伍而開展的師德教育活動,這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保證。教師隊伍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不僅涉及教師個人道德修養,也不僅是教育系統內部師德師風好壞的反映,而且還是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折射和晴雨表。因此,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直接關繫到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長期以來,在黨的領導下,廣大教師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以身作則、嚴於利己,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對教師職業的榮譽感和責任感不斷增強,良好的師德師風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贏得了黨和人民的信任和全社會的尊重。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社會經濟成份、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日益多樣化,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受影響的因素多樣化、社會利益主體和價值取向多樣化,社會上出現了道德失范,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的現象,教師團隊中少數教師也出現了以教謀私、言行不一、敷衍塞責、體罰或變相體罰等現象。這些現象有損於人民教師的形象,也危害著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當前,在大力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施實綱要》和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進程中,師德建設必須發揮表率示範作用,教師應成為全社會先進、文明的表率,這也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共同奮斗的目標。 一、用全新的視角認識師德建設的重要性 l、以黨的大政方針為方向,加強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加強師德建設,形成良好的師德師風范是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先進文化,把依法治教與以德治教結合起來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著力點之一。《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師德建設既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全社會道德建設的重要力量。黨的十六大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中指出,教育的發展目標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體在教師,關鍵在師德。因此加強師德建設不僅關繫到教師自身的修養,更重要的是關繫到黨、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2、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為根本,增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使命感 加強師德建設,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特殊使命對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也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響者、美德的體現者。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是未來的國家公民,是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而持久的影響。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求廣大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和師生觀,要求不斷改善師生關系和教學行為,要求把思想品德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學之中,從而形成尊重理解、平等交流的教育氛圍。所以,要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先決條件,作為加強教師隊伍全面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抓緊、抓實、抓好。 3、以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目標,加深對師德建設重要性的理解 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者要深刻認識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正朝著深層次推進,學校的布局調整不斷深入,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社會、家長對教育的期望也越來越高,關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諸多因素和情況給每一位教師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教育要想率先實現現代化,重要的標志是樹立社會認可、群眾滿意的教育整體形象,教育整體形象的形成,不可或缺的是教師的師德形象,因此,加強師德建設是教育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前提之一,這已經成為一項刻不容緩的迫切任務。 二、用以人為本的觀點明確師德建設的針對性 以人為本是師德建設的核心。教師是教育者,教師的職業是以人育人的工作,尊重教師的職業勞動,充分調動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積極性,提高服務於社會、家長和學生的自覺性是加強師德建設的落腳點。以人為本,加強師德建設必須面對教師團隊的具體思想和行為,進行有針對性的行業化、職業化的運作,把握好原則。 1、共同願景和個人目標相結合的原則。在師德建設中,不僅要講社會的共同願景,而且要講個人的願景目標,以利於調動教師實現社會目標的積極性,這也是師德建設適應轉型期人們的價值從集體取向向個人取向轉化的一個方略。 2、宣傳教育與制度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師德建設,教育是基礎,制度是保證。堅持不懈地進行理論灌輸、開展教育活動是加強師德建設的有效載體。要緊緊抓住影響師德形成的各個環節,通過學習、教育使師德內容入腦、入耳、入心,耳熟能詳,並逐漸轉化為自覺行為。使每位教師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提倡的,什麼是堅決反對的。同時要把輿論引導與建章立制結合起來,把宣傳提倡與約束管理結合起來,保證師德建設的科學化、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 3、先進性與廣泛性相結合的原則。要廣泛宣傳和樹立教師團隊中愛崗敬業、師德高尚的先進模範人物,發揮典型示範作用,為廣大教師樹立學習榜樣。同時,要從廣泛的現實基礎出發,從社會關注的事情入手,從師德的底線抓起,保證教師隊伍全體人員的基本師德水準,認真貫徹、落實《綱要》和《規范》的要求,採取有力措施杜絕社會反映強烈的一些失德行為,從而一步一個台階地切實推進師德水平的穩步提高。 4、個體要求與集體要求相結合的原則。師德建設首先要向教師個體提出要求,對教師個體做出評價;其次,要對一所學校教師的整體師德提出基本要求,對學校做出評價。因此,必須把對師德建設的個體要求和集體要求結合起來,把對教師個體的師德評價與對集體的師德評價結合起來,相互促進,整體提高。 三、用發展的眼光尋求師德建設的創新性 師德建設是當今實施教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所在,是學校軟體建設的重要內容。師德是教育發展的永恆話題,個體規范、群體創建、社會評價、整體推進是創新師德建設的必由之路,是以法治教的有機組成部分。師德建設「創新」要在堅持傳統做法的同時,在實踐中出新,探索新途徑,挖掘新招法,總結新經驗,實現新提高。要實現政策導向與教育理念和諧統一,傳統和先進管理和諧統一,民主公開與依法治校的和諧統一。 l、健全和落實評價機制是師德建設創新的切入點。正確的師德評價,可以增強教師工作和學習的積極性,規定教師道德修養的指向,促使教師沿著正確的修養道路前進,從而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現在社會上人們對教師期望越來越高,對師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進一步探索完善教師評價制度,逐步建立學校、家長、學生、社會四位一體的全員參與、全員監督的教師評價機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學校要在加強內部評價的同時,特別要增加外部(家長、社會)評價的比重,這是師德建設的突破點。要通過對問卷、意見箱、一票否決等形式的外部制約力與教師考核、評定職稱、獎懲等形式的內部約束力進行有機整合,逐步形成科學、規范的師德建設評價體系,提升師德建設的整體水平。 2、深化創建活動是師德建設創新的有效途徑。師德創建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開展教師樂於參與,有思想深度的創建活動是師德創新,取得扎實成效的有效形式。實踐證明,創建文明組、創建師德風范校、贏得了教師積極地響應,增強了師德建設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學習型社會的建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積極推進學習型學校的創建,要求師德建設必須與時俱進,進行創新,努力為學習型學校的創建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3、德法並重,是高層次師德的體現。當今,人們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身權益的觀念也深入人心。因此,高層次的師德建設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保證,納入到法治軌道中來,依法治教和師德建設密不可分。以德治國的方略和依法治國的戰略是實現新時期師德建設向高層次發展的根本指針,教師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在依法執教的過程中,努力實現思想道德新的提升。 師德建設確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將師德建設提升到新的水平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光榮使命和歷史責任。只要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師德建設必將實現新的跨越發展。

如何進一步加強師德建設規范辦學行為,努力做到依法執教廉潔從政發言稿

一、宣傳教育要到位。我們要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通過教師會、專題學習會等形式,迅速組織教師學習規范辦學行為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真正讓師德師風建設的規定和要求入腦、入心,成為廣大教職工的自覺行動,形成人人重師德,個個講師德的良好氛圍,切實增強廣大教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我們還應加強對家長的正面宣傳,引導家長支持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的工作。通過家長學校、家長座談會、告家長書等多種形式,幫助家長形成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拒絕家教等違規行為的共識。
二、分析反思要到位。本次「雙高雙普」過程督導,暴露出了我們在規范辦學行為、落實常規管理上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們要舉一反三,認真剖析、深刻反思辦學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我認為以下八個方面值得我們深刻反思:一是政令暢通上要反思。近年來,各級關於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的規定先後出台了不少,會議開了不少,但有的學校、有的教師仍然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我行我素,自搞一套;二是依法執教上要反思。我們有的學校教師法紀意識淡薄,體罰學生等違法現象時有發生,這是嚴重侵害學生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三是日常細節上要反思。我們有的教師甚至校長是麻將館、娛樂場所的常客,嚴重損害了教師隊伍的形象。學校除八小時內要加強教師教育管理外,還應更加註重八小時之外教師生活方式的引導和監管,積極倡導健康、向上的業餘生活;四是教學常規管理落實上要反思。目前,我們部分學校在落實常規管理上存在嚴重的「亂、懶、散」現象,(亂:學校教學秩序混亂,分工不明、職責不清; 懶:學校行政不管理、不作為;散:學校行政之間、教師之間 沒有凝集力,缺乏戰鬥力),以致教師不備課進課堂、隨意調課、課堂上抽煙、接打手機、不按課程計劃開課等現象。五是在加強臨聘人員管理上要反思。目前全縣教育系統還存在一些臨時聘用教師、保安、食堂工友等臨聘人員,這批人員由於流動性大更要加強管理。然而我們有的學校代課教師可以不參加教師會,學校保安面對學生逗打現象坐視不管,食堂工作人員衛生安全意識淡薄,一旦這些人員出現問題我們同樣是要被問責的。學校一切工作人員,無論是有編、無編的,學校都有責任、有義務管理好、教育好。六是在加強支教人員的管理上要反思。派教師到邊遠薄弱學校支教是優化配置教師資源、推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但部分派出學校與邊遠薄弱學校都疏於管理,導致極個別支教教師不能安心支教,甚至長期請人代課,導致群眾意見紛紛。七是在加強家校溝通上要反思。我們有的教師不善於做家長工作,不願和家長溝通,以致家校關系緊張,造成家長、社會對教育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八是課堂教學改革上要反思。這幾年我們一直在搞課堂教學改革,打造高效課堂,但捫心自問,通過課改是不是真正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通過課改是不是真正讓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通過課改是不是實現了教育教學行為的優化,通過課改是不是助推了學校辦學水平的提升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深刻反思,舉一反三,認真研究分析,在今後的辦學中加以解決。
三、落實責任要到位。教體局所有的班子成員和機關幹部要包干負責各自聯點的片區和學校,要抽時間下到學校,督促、指導學校開展規范辦學行為整治工作;校長是學校規范辦學行為的第一責任人,要真抓敢管。校長要牢固樹立「抓師德就是抓教育,抓教育必先抓師德」、「抓好師德是本職,抓不好師德是不稱職,不抓師德是失職」的意識,讓師德好的教師有榮譽感,讓師德差的教師有危機感,努力帶出好的教風、校風。學校其他行政也要積極作為,分工負責。形成機關幹部、學校行政廣泛參與、分工負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制度建設和嚴格考核要到位。要構建科學有效的師德建設工作監督評估體系,結合學校實際,完善師德建設的規章制度,制定可操作的實施辦法,健全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同時要建立師德考評制度,把教師思想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素質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在教師評優、評職稱、晉職中,嚴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五、查處懲治要到位。要嚴肅查處整治,強化問責。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對師德建設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對照有關法律法規,對存在嚴重師德問題的教師要從快從嚴進行查處,並對相關學校及校長給予相應的處理。對發生嚴重違反師德規范事件,隱瞞不報、包庇袒護的學校,一經發現,從嚴追究學校主要領導的責任。

㈣ 現代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師德---對教師師德內涵的思考

內容提要:目前,提倡教師做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學生」,強調教師無限犧牲時間,精力、生活、健康乃至生命「敬業」的傳統師德觀還在盛行。殊不知,這種過分強調老師犧牲的師德觀與當今時代旋律已有諸多不符。本文就當今教師的師德內涵做了初步探討。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它包括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時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行為准則,以及他們在工作中將這些規范、准則逐步內化而形成的觀念、品德。通常,人們所說的「師德」是就後者而言。 說到師德,曾經我的腦子里會浮現並震撼於這樣的畫面:深夜,羸弱多病的身影伏在昏暗的燈光下備課、批改作業;在自己家人病重或痛失親人的情況下,依然堅守教育教學第一線…… 在經歷了二十多年風雨坎坷的教學生涯後,自己雖然早已成了這畫面中的一員。可回首往事,看看現在,心裡卻不免生出一絲涼意! 一、傳統師德觀的特質及其產生的社會背景、歷史根原。 傳統師德觀的特質是強調教師的「犧牲」精神,提倡教師做「燃燒自己,照亮學生」的蠟燭,從而忽視了教師個體生命價值的存在。 傳統師德觀產生的背景是我國歷史上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社會。這種社會實際上就是一種封建統治者改朝換代的輪回。不斷重復的「家天下」的統治模式使得教育長期淪為統治者統治人民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統治者培養奴役人民的工具(官員)和被奴役的對象(百姓)。教學及考試選拔的內容主要在「四書五經」里取材;教學方式是老師傳授學生接受;學生學習方式主要靠死記硬背;考試答題一般也只能承襲「古聖先賢」的觀點,不允許有個人創造性的見解。 為「家天下」服務的目的性決定了傳統教育的封閉性。正是這種為統治者服務的目的和封閉性特點決定了傳統師德觀的基本特質——將老師作為「犧牲」的對象。 1、「家天下」的統治時代,只有極少數的統治者才是國家的主人,他們才有做人的權力和資格,只有他們的利益才會得到保護,忽視甚至犧牲教師的個體生命價值,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 2、在輪回中緩慢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封閉的社會生活環境及教育教學目的、內容、方法的長期固定,使得教師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犧牲」來換取學生的「美好前程」。「燃燒自己,照亮學生」自然就成為社會對老師的要求和老師的自律行為。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只要老師孜孜不倦,學識淵博並嘔心瀝血用自己的「一桶水」倒滿學生的「一碗水」,學生就能憑著這「一碗水」考試晉級,陞官發財,風風光光或平平淡淡過上一輩子。於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成為古代先賢的訓導。於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成為社會對教師及教師們自身的自律要求。這些詩句也就常被人們用來描述、鞭策或贊美老師的形象。 二、傳統師德觀與現代社會的矛盾。 (一)現代社會已普遍進入民主法治時代,每個社會成員都成了國家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民主權利。教育的目的不再是為極少數人服務,而是為全體社會公民服務。教師作為社會公民的一部分,自然應享有同等的生存發展的權利。一味強調「犧牲」老師,與現代民主法治思想相沖突,顯得不公平,不合理。 (二)現代人文觀認為,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都應得到尊重和關懷。老師的生命理當應在被尊重和關懷之列。因此,老師的健康權及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權利應該得到保護。一味提倡老師「犧牲」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是不人道的。 (三)現代社會理念,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存在,每個個體都是社會的寶貴資源和財富。只有每個個體生命價值的最大化,才能構成社會整體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除非特殊情況,萬不得已需要老師挺身而出見義勇為,強調老師犧牲,這是社會資源的浪費,是不劃算的。 (四)現代社會背景下,老師「燃燒自己」,不可能「照亮學生」。 隨著現代社會普遍走向民主、法治化時代,社會發展不再是簡單遲緩的封建輪回,而是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加快。尤其隨著當今知識經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呈爆炸式增長。社會生活內容和背景的改變,使得傳統的師德觀——無限犧牲老師的時間、精力乃至健康、生命的敬業方式,即便老師很淵博,很犧牲,將自己「燒成灰燼」,用自己的「一桶水」倒滿學生的「一碗水」,也不可能真正「照亮學生」,滿足學生一生的知識需求。 (五)本人及許多老師的教育教學實踐,工作、生活經歷都證明如果注重老師個體的發展,保障了老師的身體健康,並給老師適當的學習、充電乃至享受生命的時間和機會,反而能保持教育教學的源頭活水,保障教育教學質量。 因此,從現代民主法治思想及現代民主主義人文觀,當代社會生活形勢及自身體會等多角度看,過分強調教師犧牲的傳統師德觀都是有偏頗的,傳統師德觀已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 那麼,師德內涵應如何界定?或者說,現代社會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師德?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教師,師德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經長期思考,本人認為: 一、繼承和發揚傳統師德觀的合理因素,愛崗敬業,熱愛學生,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潛心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教師的職業是教書育人。尤其作為當代社會的教師,其勞動的知識性、專業性、藝術性、復雜性、長效性、示範性與創造性的特點,決定了作為教師必須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師德觀中的合理因素,愛崗敬業,「愛生如子」,並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不計名利,心無旁騖,致力於教育教學工作。 二、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自從人類進入了民主文明的法治時代,教育就不再作為統治者愚弄麻醉人民,維護自身統治的工具,而成為培養能夠適應並推動社會發展的人才的專門機構。傳承人類文明,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生存發展的合格公民,是現代教育,也是當代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在教書謀生的同時,是否存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是衡量一個現代教師是否擁有師德的重要標准。 三、實施現代民主教育,杜絕傳統專制教育對學生的戕害。 現代民主教育,即培養學生民主意識和能力的教育。民主意識主要指平等意識,每個社會成員都是平等的國家公民,享有平等的民主權利。民主意識還指主人翁意識,社會責任感。每個社會成員對國家和民族乃至整個人類都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回溯歷史,人類民主平等,做國家主人的願望由來已久。俯瞰今天,世界及我國都進入了民主法治社會,民主進程已不可阻擋。當今時代需要的不再是只知順從主子的奴僕,而是懂得人的尊嚴,具有獨立完整的人格,既能享受民主權利,又能承擔社會責任的具有民主意識和能力的社會公民。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施現代民主教育,還是沿襲傳統專製做法,這關繫到我們是否在旅行教師職責,是否在為祖國培養合格公民。 現實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至今還有許多教師有意無意地沿襲了傳統教育中的專制理念和習慣做法。缺乏民主平等觀念,放不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在學生面前擺出全知全能,神聖不可侵犯的樣子。採用傳統的「人治」模式,靠個人威信管理班級。忽視學生個體差異,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拔苗助長」。對學生簡單粗暴,甚至實施高壓,體罰、變相體罰手段,美其名曰「負責任」,出了問題還喊冤!殊不知,這種高壓下成長起來的學生,往往心態扭曲,形成奴性人格,不符合未來社會的要求。這種「負責任」的教師實際正在干著對學生,對未來社會「極不負責任」的事情! 四、堅持素質教育,抵制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的不合理已經被人們公認。素質教育是與應試教育相對的在飛速發展的現代民主、文明、開放的社會背景下形成的一種全新的理想的教育模式。它符合現代及未來社會的要求,體現了人們對社會生活的普遍願望,代表了未來教育的發展方向,是中國教育的希望。 應試教育在中國歷史悠久,根基牢固,在思想上難以肅清其餘毒。何況,近年來一些競爭激烈的大城市,尤其一些所謂的名校,已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應試教育操作體系。因此,「素質教育喊得轟轟烈烈,應試教育搞得扎扎實實。」曾經讓人感到驚訝,而今,素質教育音訊寥寥,偃旗息鼓,人們幾乎羞於提及!應試教育卷土重來,大張旗鼓,卻不再有人奇怪! 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良知的教師,當你承受應試教育的強大壓力,當你面對個人名利和社會使命、學生發展的抉擇的時候,選擇後者就是堅守師德!換言之,工作中把學生當人看(而不是自己利益的砝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著眼於學生的終身幸福和社會發展需要來施教,這就是師德! 綜上所述,現代教師的師德應該包括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關心、熱愛學生,潛心於教育教學工作實踐和理論研究;有現代人文觀和民主教育理念;有社會責任感,使命感;有淵博的學識並孜孜以求,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來適應和推進教育教學工作發展等內涵——這就是現代教師應具備的師德。

㈤ 在師德師風建設上要堅持四自,不正確的是

劑濃別害凶求濕賤吸覽

㈥ 淺議教師應如何依法治教

一、樹立依法治教的理念
1.認清教師的法律地位。
依據《教師法》第3條規定:「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由此可見,教師不僅是普通的公民,而且在法律的規定下從事各種活動,享受相關權利,履行相關義務。
2.理清教師與學生的法律關系。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教育和被教育的關系。教師的最主要任務就是對學生進行教育,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引導學生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教師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做到松緊有度、寬嚴並濟,必須體現民主平等的精神,進行培養與疏導,禁止體罰、摧殘學生和侮辱學生人格,防止意外事件的發生。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在學校的受教育權,按教學安排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和考核。
二、主動踐行依法治教
1.加強法律學習,提高自身法律素養。
教師要做好依法治教,首先必須學法懂法,這是前提條件,沒有法規知識,就不可能有運用法規的能力,依法執教就是一句空話。目前我國在憲法的指引下,已建立了《教育法》、《教師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教育法律法規體系,為教育教學提供了法律依據,使教育教學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
2.提高自覺遵守法規的能力。
提高守法能力,指把法律意識轉化為守法行為,要具備這種能力,一是要熟悉法律。只有熟悉法律,才能嚴格遵守各種法律法規,在法律法規的要求下,從事各種活動,不做違法犯罪之事。二是守法積極主動。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帶頭執行法規,人人執行法規,能做到積極主動地執行,而不是消極被動地執行。同時,敢於揭露違法犯罪現象,同其做斗爭,也是積極主動守法的表現。
三、要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
師德是老師的立師之本,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育事業成功的保障,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師德不僅影響到一個人的前途和未來,而且影響他們的一生,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前途和命運。
教育法規僅是對教師基本規范和從業條件等方面的法律要求,對全面發展教育事業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還需要具有較高的道德修養,從而自覺營造和諧美好的教育環境和公共秩序,遵紀守法。

熱點內容
每當走過老師窗前伴奏 發布:2025-07-19 15:37:17 瀏覽:183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