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家訪問人陳文茜
1. 陳文茜的個人經歷
陳文茜1976考入台灣大學法律系,20歲就已經開始參加黨外政治運動,屬於台灣民主化運動的第一批參與者。畢業後,陳文茜白天在《中國時報》副刊當主編,下班後做傳單,完全是義務的工作。1987年赴美留學,取得歷史社會學博士學位。1995年5月1日,陳文茜結束在美國10年的留學生活,回到台北成為民進黨文宣部主任,由於陳文茜作風大膽,思路敏捷,在政壇上獲得了成功,甚至出現了一個專門的詞語———「陳文茜現象」。李敖稱她為「我所見過的最聰明的女人」。1998年陳文茜被《亞洲周刊》英文版評選為全亞洲25位「創造趨勢人物」之一 。
因為陳文茜等人的社會和解、反「台獨」等主張被民進黨內的「台獨」勢力所不容。1999年3月,陳文茜退出民進黨。1996年,開始主持政論性節目《女人開講》。2000年又推出《文茜小妹大》,在節目中引經據典,抨擊民進黨。她的節目《文茜小妹大》曾換了三家電視台播出。
2001年,陳文茜又一次高調介入政壇。她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立法委員」,沒有舉行任何大規模造勢活動,卻以高票當選。2004年台灣選舉年,陳文茜再度大放異彩。從泛綠到泛藍,她又為連宋競選「總統」出謀劃策。陳文茜頭腦靈活,點子很多。但是,槍擊案和選舉的失敗,令陳文茜再一次離開台灣。2004年12月,陳文茜宣布離開政壇。2005年,陳文茜已經47歲,未婚,與五條狗為生,對愛情「不期待也不反對」。她說,文茜,47歲,留下五隻狗,爭議一生」。
簡歷
1976-1980台灣大學法律系法學組
1980 -「高雄事件」受難者家屬周清玉、許榮淑助選
1982 – 1983《中國時報》美洲版副刊主編
1983 -林義雄夫人「立法委員」方素敏選舉文宣負責人
1984 -「黨外」文選主編
1985 -台北縣長尤清選舉執行總幹事
1985 – 1986《新潮流月刊》總編輯
1987-1994紐約新社會研究學院歷史社會學博士班
1992 -台北縣第一屆中元普渡宗教藝術節召集人
1993 – 1994美國費城河流 死亡與冥婚藝術展演製作人
1994 -義大利國家廣播電視台(RAI)亞洲部門製作人
1993 – 1995聯合國少數族群聯盟亞洲代表
1995 -獲選為TVBS主辦年度十大風雲人物第四名
1996 -EEI唱片公司總經理
1996 -公共關系基金會全國第三屆傑出公關獎,獲選為年度最佳發言人獎
1998 -迄今飛碟電台「飛碟晚餐」節目主持人
1998 -TVBS民調,陳文茜被選為台灣地區「最具影響力、最有智慧的女人」
1998-獲《亞洲周刊》英文版一九九七年全亞洲二十五位 「創造趨勢的人物」之一,陳文茜是唯一上榜的台灣人
1997-國發會經濟小組召集人
1995 – 1998民進黨中央黨部文宣部主任
1996 – 1998TVBS電視台《女人開講》節目主持人
1999 – 2000年代產經台《財富新聞》新聞節目主持人
1999 - 迄今《商業周刊》首席顧問與專欄作家
1999 – 2003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專欄作家2000-廣電基金票選最佳廣播節目主持人及最具影響力廣播節目主持人
2000 – 2002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指導講師(專業領域特殊成就講師)
2000 - 迄今「國政」基金會(國民黨智庫)資深顧問
2001 – 2002《勁報》董事長
2001 – 2004當選台北市南區「立法委員」
2002 - 迄今「立法院」次團「揭弊抓鬼小組」召集人
2002 -2009年12月28日中國電視公司《文茜小妹大》節目主持人
2002 – 2003廣電基金調查收視率第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
電視,電台節目主持人
2004 -解碼陳文茜(鳳凰衛視中文台播出)
2005 -文茜的世界周報 (中天新聞播出)
2008-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中天新聞播出)
2010- 陳文茜的財經故事 (原名:文茜的與我們的人生故事) (東森財經,東森亞洲播出,已停播)
2011.1-文茜的虛擬秀(壹電視,已停播)
2012-文茜大講堂 (壹電視播出,已停播)
2007-文茜的異想世界 (中廣流行網播出)
2016-文茜大姐大 (愛奇藝大頭頻道),在內地的首檔脫口秀節目。
2. 解碼陳文茜的主持人陳文茜是一個政治家嗎
不是。陳文茜,台復灣著名政治評論制員、節目主持人,是頗具影響力的風雲人物。2005年陳文茜客座鳳凰衛視,通過視像連線全球政要學者、新聞當事人,展開開誠布公的討論,內容涉及政治、文化、民生的社會熱點話題,為您提供與眾不同的觀察視角。
3. 時尚與開放中的中國 陳文茜
時尚與開放中的中國
◎陳文茜
很難說,她們的旅程是從哪一點開始的。
國民黨主席連戰與他的夫人連方瑀在今年的四月底訪問中國大陸,那一段旅程,像是人變老,也像是人變年輕。他們都變老了,回到隔閡五十多年的出生地,一切都變樣,包括自己、河山和時代;他們也都變年輕了,歲月輕輕一撥,原來跨越不了的距離與障礙,竟然不知不覺中,消失不見。
一趟旅程,好象只為了銜接曾經消失的過去,又好象正要鋪陳一段即將發生的未來。如同歷史的晃游者,他們在歷史的介面中,創造著各式各樣的想像;盡管這一切只發生在短短的八天。
或許是女人吧,也或許是對色彩的堅決迷戀吧,我在連戰登陸過程中,除了感動於他們創造的歷史意義外,經常驚艷於連方與瑀帶動的時尚符號。色彩是上天給我們眼睛中最寶貴的禮物;在西安,我看到連方瑀上身穿著紅色的套裝,下著橙紫花彩的裙子,站在灰濛蒙的兵馬俑前,她燦爛的笑容,伴隨一語不發的兵馬俑,好似一場時尚與歷史的最佳對話;西安當晚大唐芙蓉園的舞劇,連方瑀、男人們與演員合影;舞者的綠與黃,襯著舞台上的紅,只有連方瑀在合影者中像溶入其間的參與者;男人的黑色西裝成了多餘的道具。初抵南京的連方瑀,穿著白顏色的百褶裙,國民黨與共產黨廝殺百萬人的歷史悲劇放下了,一個有點年紀卻遮掩不住純真的女人,無意中撥開了太多隱藏於歷史折迭下的感覺,在她自己都未充分意識到的服裝語言中,她的時尚與顏色帶領觀看者跨越了腦海里存在已久的意識障礙。
連方瑀的衣裳顏色,在一個歷史性的訪問中,不再只是她一個人的顏色,也是眾人的幻覺。觀看者在歷史的鴻溝里,想像、模擬、主觀、客觀,不斷地一點一滴隨著訪問行程,滲入一般民眾的腦海里。 有那麼幾十年吧,中國曾活在一個沒有顏色的世界裡。在改革開放前,中國大陸關於時尚的概念,被框架於社會勞動等價交換的政治經濟學里。時尚與顏色,不是一種想像,而是意識形態,一個對消費主義未經反省的商品依賴。
因此除了紅,中國只活在灰色、深藍的世界中。顏色從一個曾經光彩絢麗的帝國文明淡化消失了。直到近幾年,中國年輕的一代,才漸漸恢復了時尚的追求。
連戰大陸行的到訪,在中國民間社會形成莫大的回響。這里頭有民族情感的、有自由民主價值的、有兩岸情緒的,有未來經濟的;幾個不同層面的回響,並未隨連戰一行離去後而離去。人們聚在一塊兒,總愛提起那短短的八天,試圖延續那場過分短暫的歷史驚奇,不想讓一切就此打住。
這些影響,並非僅限於一般人理解的政治層面;他和他的家人們所創造的某些新風格,更是連戰大陸行最深層的文化意涵。我最驚異的是連方瑀的服裝,她把時尚悄悄地帶入中國。如此不經意且純真地將時髦、色彩等概念,重新附著於中國政治舞台,她是許多年來第一個穿著「時尚」的政治女人。
女人的服飾在女人的心裡,是第二個自我認同。衣服一直是女人人生戲劇中的道具,表演著她們內心世界 中的言語。失去服裝與顏色的女人,如同失戲的演員,她無法在生命中不斷地更換人生情節;於是放棄了顏色,等同放棄了想像。沒有服裝的女人,有如失語的女人,只是在一式的衣服中,流逝她一天又一天的人生歲月。
連方瑀衣著顏色的奇妙,我在當時連戰訪陸的八天里,還不立即那麼明白。兩個月後,我再去上海,溫度比四月底的天氣熱一點,每天下午天空都會和上海人打個大招呼,下起傾盆大雨。這就使忙碌的上海人,不得不撥點時辰,每日聊個下午的天。我在上海的某一天,炙熱的正午後,來了一場狂風暴雨。一群女人躲在一塊兒,談連戰大陸行。一位活躍上海的山東籍女子流淚地敘述:「電視上看連戰在南京謁中山陵,好象不是真的,像夢一般,這么久了,鬧這么大了,一家人還能在一起,多好。」說話的音調低,且盡是感慨。
另一名當地的企業家夫人,將她的焦點集中於連方瑀的優雅與形象。她說不上來,時髦的女子,上海到處都有,名牌也四處可見,可是連方瑀身著粉白色、金黃、白短裙、灰色翻領、粉色長褲……走進人民大會堂、老舍茶館、官方認可的中央電視台框框里,像把一個好似已打破,又沒真正打破,一個已銜接,但沒真正復原的古老願望,重新確立起來了。這是一個曾經斷裂的、被壓抑的女性衣著與色彩的表演慾望,它比連戰在北京大學演講所提的「自由主義」,造成更強的感性蔓延;在中國女人的生活層面里、自我意識里,方瑀的衣著,打破五十多年來的顏色與形象禁忌,透過人民大會堂這個高度權力象徵的場域,與中央電視台轉播的官方正當性,她成了大陸許多女子膜拜的象徵。
文化研究者說到衣服的奇妙,常隱喻它負有神秘的任務。它不像言語,好象不那麼表白直接;可是它抓著人們感官的第一印象,又比言語更坦率且更令人無所逃避。中國人成語有一句「潛移默化」,衣服正具備這樣的功能。它完成你的意志,幫襯你輸出自我,甚而形塑你的角色定位,在不知不覺中。
法國思想家福柯解釋權力與衣著身體的關系時說過,他認為你我的身體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聽話的、服從的,受限於社會對個體的種種控制和塑造。整部人類服飾史,就是人的自我和社會控制的對話過程,人又想服從又想脫逃,這種矛盾使得女人衣著的發展,永遠在快樂與痛苦、展現與束縛、馴服與反叛之間擺動。
每個女人或多或少,都會在衣服里尋覓屬於她的美麗傳奇。衣服本身是一個復雜的題目,它永遠是奇觀。就算穿著灰暗套裝的女人,也是一種奇觀。她為何如此服從於體制的束縛?為何丟掉了女性獨特的衣著自由?在女人的角色扮演里,往往最大的演出就是服裝。因此CoCo Chanel在發明她的黑長褲裝時,給女性留下了柔媚又舒展的線條,這讓那個年代的道德家不舒服極了,CoCo說「服裝正是最大的政治」。Christian Dior也在三○年代的女權時代崛起,這些名牌都是資本主義,但也是第一波的女性主義。它們共同解放了歐洲女人的身體,也是初期幾大名牌崛起的意義。
我曾經詢問方瑀,是否意識到她的到訪對中國大陸的沖擊,當然也順便提了她的衣裳,方瑀如同她往常的風格,坦率地說:「都是舊衣服,不同時期、不同城市購置的;戰哥提醒我得注意穿著,我翻箱倒櫃地找出來……」她還很擔心過度討論服裝是否引發他人的誤會。
事實上,服裝的典範本來穿梭著各種可能性,它並非表面的「時尚」。張愛玲的信念之一,「生活就是一種戲劇」,服裝尤其如此。連方瑀的性格中蘊藏著令人難以置信的純真,她曾經歷那麼復雜的人生,見過那麼多殘酷的權力過程;可是一種天賦,讓她維持了少女的天真,於是,在她和她先生的歷史之旅中,這位快樂的大女孩,穿著白色的百褶裙、粉色長褲、金黃直條套裝、紅色大翻領外套,走進人民大會堂、紫禁城、西安古城……她沒有想太多,在完全無意識下,她把顏色又還給了中國,神秘單調了數十年的中國。
連戰夫婦等一行的歷史之旅,它的意義非凡,而且很難中斷;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那趟旅程不只是政治的、農產品的、兩岸的;還包括生活的、情感的、想像的、歷史的、時尚的。這趟旅程同時跳動著幻想與現實兩個脈搏;同時撞擊著傳統與現代;它不只是兩岸政治領袖的對談,個體性的自我在這之後,尚在鎔鑄。新舊、緬懷、回顧之間,永遠進行著一場未完成的生活實驗。
(本文作者為媒體文化人)
文章,白百合,佟大為,倪妮,張藝謀
5. 解碼陳文茜的主持人簡介
英文名:CHEN WEN-CHIEN
生日:3月25日
畢業院校:台灣大學法律系
陳文茜,台灣地區知名人士回,陳文茜1958年生於答宜蘭,在台中的外婆家長大。何家在台中富甲一方,外公何集璧曾參加過共產黨,也參加過「二·二八」事件。1980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自2005年起主持鳳凰衛視「解碼陳文茜」節目,與趙少康,李敖並稱台灣三大名嘴。
6. 求大小S上的我們一家訪問人下載地址
http://www.babady.net/fun/womenyijiafangwenren/
7. 我們一家訪問人的演出人員
王偉忠(大家長)、梁赫群、張兆志、徐佳瑩、吳怡霈、郭惠妮、小優、周靚、袁艾菲
8. 我們一家訪問人 s.h.e是哪一集 ella康熙來了說她們三上過 可是我沒什麼印象 麻煩各位三葉
我看完康熙說完也好想找來看
9. 誰知道陳文茜現在主持的節目叫什麼
現在在中天衛視文茜小妹、大文茜的世界周報。想看的話用tvuplayer.
10. 陳文茜的介紹
陳文茜,台來灣地區知名源人士,陳文茜1958年生於宜蘭,在台中的外婆家長大。何家在台中富甲一方,外公何集璧曾參加過共產黨,也參加過「二·二八」事件。1980年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自2005年起主持鳳凰衛視「解碼陳文茜」節目,與趙少康,李敖並稱台灣三大名嘴。 曾擔任民進黨前文宣部主任,後因理念不和而與該黨分道揚鑣。2001年當選台灣第五屆「立法委員」,在重大政治問題上參與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的運作。自1998年起先後在台灣多家電視台擔任節目主持人。現為商業周刊時評專欄作家的陳文茜橫跨台灣政治、商業與媒體界,是頗具影響力的風雲人物。在政界人脈深厚,常有獨家資料披露;她對兩岸關系、台灣政局與台海局勢、國際問題,特別是中美關系有敏銳的觀察力和獨到的見解。身處政治風口浪尖幾十年,陳幾經起落:29歲時加入民進黨,其間出任民進黨文宣部主任、民進黨主席特別助理等職,40歲時又與之決裂。從2002年開始,陳文茜高票當選無黨籍「立法委員」,並開始為連宋競選「總統」出謀劃策。2004年台灣「三一九」槍擊案後,陳文茜最先發出質疑,當年年底,自稱對民進黨感到失望的陳文茜宣布退出政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