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小研究

師生小研究

發布時間: 2021-02-23 03:08:16

什麼教師小課題研究

簡單的說,教育教學中的每一件小事,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成為一個小課題。這是我們縣的領導給我們這樣講的。比如小到:如何正確糾正低年級學生愛打小報告的現象,如何安排學生的座位等。

⑵ 小學教師如何做好小課題研究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之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我比較主張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我校的校本教研課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選題的基本原則
(1)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
(2)科學性原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
(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准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並且表述准確。
(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范
3、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在進一步歸化出具體的學科范圍,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積極參與活動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參與綜合實踐?」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裡因素地影響?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不喜歡參與活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慾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綜合實踐活動不想參與?為什麼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體參與能力的研究」
總之,量力而行。從專業特長、愛好興趣、研究能力出發,選體驗深、實踐多、研究透的課題。所以,綜合實踐活動立足於學生的經驗和生活,倡導課程向學生生活世界的回歸,基於整體論的視野而力圖超越原有的學科分割的局面,通過活動,把各種知識和技能綜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並促進其個性的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不管在課堂開展,還是在課外實施,都必須一個一個、一次一次地進行。每一個活動、每一次活動都需要對活動主題設計,每次的主題設計都要對活動要素進行思考,並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因物等的不同而作出必要的選擇,才能完成主題活動的方案設計。
課題的資源是生成性的,可流動性的,如:我校外面有幾個食品攤點,學生買小食品的現象時有發生,看到了一點,我和校領導商量確定了活動主題《班級地上的食品袋》讓學生在師生生成的課題中調查,活動的同時,接受了環衛教育。在學生學習過後,發現學生的興趣濃厚,在與其商量後,以此為活動主題,在書與生生成的主體中,學生再次感覺到了節約的必要性。環境的保護與節約教育的主題從而產生,遵循著師生生成,校生生成,生生生成,社會生成的原則,這樣的設計面向了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超越了嚴密的知識體系和分門別類的學科界限,立足於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健全、整體發展,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設計要有課程開發意識,重視和開發、可利用四種課程資源:從學生的活動需求實際出發,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從教師對活動提供指導的實際出發,發展教師的愛好和特長,開發教師的教學潛能;從學校對活動提供幫助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重視利用學校的傳統的優質資源和辦學特色資源,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強化和新增學校特色;從社區和當地社會環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利用社會性資源實踐。

⑶ 師生之間的小故事

師生關系的三個經典故事
一、釣魚
有一個博士生分到一家研究所,成為所里學歷最高的人。有一天他到單位後面的小池塘去釣魚,正好正副所長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釣魚。他只是微微點了點頭,心想與兩個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不一會兒,正所長放下漁竿,伸伸懶腰,蹭蹭蹭從水面上快步如飛的走到對面上廁所。博士眼睛瞪得都快要掉下來了。水上飄?不會吧?這可是一個池塘啊!正所長上完廁所回來的時候,同樣也是蹭蹭蹭地從水面上飄回來了。怎麼回事?博士生又不好意思去問,自己是博士生啊!過了一陣兒,副所長也站起身來,走幾步,蹭蹭蹭的飄過水面上廁所。這下子博士更是差點昏倒:「不會吧,到了一個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博士生也內急了。這個池塘兩邊有圍牆,要到對面廁所非得繞10分鍾的路,而回單位上廁所又太遠,怎麼辦?博士生也不願意去問兩位所長,憋了半天後,也起身往水裡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過的水面,我博士生就不能過。只聽「咚」的一聲,博士生栽到了水裡。兩位所長將他拉了出來,問他為什麼要下水,他問:「為什麼你們可以走過去呢?」兩所長相視一笑:「這池塘里有兩排木樁子,由於這兩天下雨漲水正好埋在水面下。我們都知道這木樁的位置,所以可以踩著樁子過去,你怎麼不問一聲呢?」
啟示:學歷代表過去,只有學習能力才能代表將來。尊重經驗的人才能少走彎路。一個好的團隊,也應該是學習性的團隊。

二、選擇
有一個美國人、一個法國人和一個猶太人要被關進監獄3年。監獄長讓他們3個一個人提一個要求。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3箱雪茄。法國人最浪漫,要一個美麗的女子相伴。而猶太人說,他要一部能與外界溝通的電話。3年過後。第一個沖出來的是美國人,嘴裡鼻孔里塞滿了雪茄,大喊道:「給我火,給我火!」原來他忘了要火了。接著出來的是法國人。只見他手裡抱著一個小孩子,美麗女子手裡牽著一個小孩子,肚子里還懷著第三個小孩子。最後出來的是猶太人,他緊緊握住監獄長的手說:「這3年我每天與外界聯系,我的生意不但沒有停頓,反而增長了200%。為了表示感謝,我要送你一輛勞斯萊斯!」
啟示: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們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我們的選擇將決定我們3年後的生活。我們要選擇最新的信息,了解最新的趨勢,從而更好的創造自己的將來。

三、趕考
有位秀才第三次進京趕考,住在一個經常住的旅店裡。考試前兩天他做了2個夢:第一個夢是夢到自己在牆上種白菜;第二個夢是夢到下雨天,他帶了斗笠還打傘。這2個夢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趕緊去找算命的解夢。算命的一聽。連拍大腿說:「你還是回家吧,你想想,高牆上種菜不是白費勁嗎?戴斗笠打雨傘不是多此一舉嗎?」秀才一聽,心灰意冷,回旅店收拾包袱准備回家。店老闆非常奇怪,問:「不是明天才考試嗎?你怎麼今天就要回鄉了?」秀才如此這般說了一番。店老闆樂了:「喲,我也會解夢的。我倒覺得,你這次一定要留下來,你想想,牆上種菜不是高種(中)嗎?戴斗笠打傘不是說明你這次有備無患嗎?」秀才一聽,覺得此人說得更有道理。於是精神振奮的參加考試,居然中了個探花。
啟示: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

⑷ 師生小曖昧的人物簡介

楊韻夜:小說主角。一個高中混混學生,從小就和大伯在一起,後來大伯去世,依靠大伯留下的遺產生活,在想要退學的時候遇見了女主,並且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師生戀。
劉晨:小說女主。長著一雙大眼,高高的鼻樑,性感的嘴唇,像一個美麗的混血兒。身高1.68,修長的白腿,完美的S型身材。到主角的高中做實習生,於是她的人生改變了。
林段離:身份神秘,主角的同桌,一直幫助主角解決麻煩。有著帥氣冷酷的外表。實際上是主角的表弟。
蘇怡:主角眼中的小太妹,林段離的女朋友。
詩涵:一個表面溫柔,可愛,漂亮女孩。而據猜測有可能是故意接近主角,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吳雨靜:有著一副勁爆的好身材,主角的老師,因為主角的英雄救美而喜歡上主角。
小太妹:一直暗戀主角,除了劉晨以外唯一一個和主角發生關系的女人。喜歡偷偷的注視主角,上課喜歡照鏡子,打檯球一級棒。
楊桃:一個神秘的女孩,可能是男主的親人,有一個神秘的家族,但根據作者的內容,確定她是主角所在城市,第一楊家的大小姐。
陳家格:本地首富的女兒,大小姐性格,不諳世事,善良可愛!從小和別人定了娃娃親,因為從家裡偷跑出來而認識了韻夜,喜歡上了韻夜。(註:部分讀者說韻夜是她娃娃親的對象,但之前和劉晨聊天時就說了那個男生的母親難產死了。)

⑸ 如何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研究

課程標准指出「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自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把學生從傳統的被動的受教育地位轉變到主動的求知地位上來,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養成自覺地尋求知識,獲取知識的能力。為此,我們必須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地位。

⑹ 有沒有研究生師生戀的小說

嗯……BL的看不看?

⑺ 求《師生小曖昧》這部小說。

作者還沒寫完耶@@"

⑻ 論現代研究生的師生關系

現代研究生教育的師生關系最重要的就是導學關系。導師制最早源於英國.隨著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導師制的外延不斷擴大,從一師一徒發展為一師多徒,多師多徒(導師維制)及Group制(由一個大導師、多個副導師及群研究生組成)。

在導師制的發展過程中,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系多種多樣,在德國,導師與研究生是師徒關系;在美國,則表現為合作夥伴關系:而在我國既是師承關系,又是長輩與晚輩的關系但無論是哪種形式,導學關系作為師生關系的核心一直貫穿於研究生教育的始終,

導師對研究生的為人教育主要通過言傳身教實現,導師以其淵博的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真摯的情感、高尚的人格以及對社會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潛移默化地影響研究生,使研究生學會如何'做人」和「做事」。

熱點內容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
中西方歷史 發布:2025-07-17 21:55:02 瀏覽:867
師生倫理關系電影 發布:2025-07-17 21:35:16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