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具備哪些師德
我認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應該是幽默風趣,善解人意,負責任,對待每個學生版都很關心,對調皮搗權蛋的學生嚴格中帶著開玩笑,對安安靜靜的學生有時做錯什麼事要給她留點面子,私下單獨說。我就是一個學生,我也曾經遇見過這種老師,我就特別喜歡那種老師。不限男女,只要是這種老師就很好。
Ⅱ 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21世紀的教育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師德,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學習能力,而且應具有探索研究掌握現代教育理念,把握教學規律,具有較強的熟練的業務能力,還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自我調節,完善的能力。
新時期教師應具備以下素質:
1、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在向學生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有理想的人。教師要具有遠大的理想,宏偉的志向,高尚的情操。
2、教師要具有較淵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教師是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所以,教師必須具有較淵博的科學知識,在文化修養上逐漸達到較高的水平。
3、教師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
為了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確保人才質量,教師必須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和運用教育規律,教師要學習普通心理學、教育學,通過學習掌握教育規律,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按照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改革,不斷研究新問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規律,使教育改革結出豐碩的成果。
4、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素質
新的教育觀念要求教育從傳統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創建適應信息時代、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也是當今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每個教師都有責任探索授課的新模式,設計好每一堂課。努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創新的表達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使學生能充分利用短暫的課堂學習,到知識,學到方法,開啟思維。
5、教師要有良好的師生關系素質
學生尊敬教師,教師尊重學生這是教育規律的體現。因此,只有教師與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教師要具有吸收科學信息和更新知識的能力
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實際上就是向學生傳遞信息,通過傳遞信息,使學生認識自然界和社會規律,再按照規律改造世界。教師要有創新的能力,實際上就是獲得新知識,擴充新知識的能力,包括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善於提出尚未和多種答案的探索性能力;演算和闡述的能力;善於運用口頭和筆頭形式有效地交流和研究的能力;善於組織學生,使學生迅速地增長才乾的能力,總之,具有這種綜合能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創造型人才。
7、教師應向「創造型」的方向發展
為了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為了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人才的要求,我們必須培養出一大批具創造性的人才,這需要有創造型的教育,即熱愛創造活動,在課堂中,表現出創造性、靈活性、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Ⅲ 教師應該具備的師德修養
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公道正派,助人為樂,尊老愛幼:爭做文明公民。依法履行職責,贍養父母、撫育子女。
尊重、關心、理解同志,誠心實意幫助同志解決困難。要相互學習,不搞同行嫉妒,不談論別人隱私,不誹謗他人。不擠壓青年教師,不排斥新來教師,青年教師應尊重老教師,主動向老教師學習。
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人格,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自覺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規范自己,用良好師表形象熏陶引導學生,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
Ⅳ 教師應具備哪些師德
一、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二、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三、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四、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五、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六、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Ⅳ 新時期良好師德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素養
師德,一個亘古常新的話題,師德修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師德是教師人生的根本標志,師德修養更是貫穿教師專業發展的全過程,是走向教師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有人說,老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人說,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澆灌著祖國的花朵;還有人說,老師是渡人的小船,把一批批學生送往知識的彼岸……這一聲聲贊譽,飽含著對人民教師師德的莫大崇敬。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是關鍵。教師這個職業看似簡單輕松,肩上的責任卻是很大。一個合格的教師一定是注重加強師德修養的,確實,「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大部分教師都能恪守陶行知先生的教誨默默耕耘在教育戰線的最前沿。然而,在新的歷史時期,面對社會的一些不正之風,也有些意志薄弱的老師沒有經受住考驗,產生了這樣那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都直接或間接損害了「教師」在學生、家長和社會中的形象,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使我們愧對「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也使我們意識到再鑄師魂乃當務之急。要真正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就應具備以下素質:
一、要了解當前師德修養的基本問題
師德休養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教師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自己在職業生活中如何巧妙的面對教育職業、教育對象、教育行為以及人生發展問題,培養敬業精神,培養師愛,追求教育創新等,構成了當前師德修養的基本問題。
二、教師師愛的培養
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可是其中確蘊含著很多道理。記得教育家羅素曾說過,「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自由的發展」。是啊!師愛對於學生來說是多麼重要。我身邊有這樣一位老師,她以前教過的學生都很敬重她,他說什麼話學生都願意聽,都願意做,當我問學生為什麼喜歡這位老師的時候,她們都異口同聲的說,因為老師對我們好,關心我們。老師關心學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我相信每個老師都很愛自己的學生,但是學生很少能夠感受得到。
三、無私奉獻的師魂
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既是偉大崇高的事業,又是平凡、瑣碎的事業;既是為祖國和人民謀幸福的事業,也是需要付出艱苦勞動的事業。這里,沒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也沒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更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甘於清貧、樂於奉獻;甘為人梯,為教清廉,以園丁的品格和「孺子牛」的精神去感動學生,教育學生。
四、教書育人的師藝
教書容易育人難,尤其是育文明人、愛國人、現代人更難。作為教師,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所以,教師除了對自己的教學業務要精益求精、練就過硬的教學基本功之外,還要博覽群書,博古通今,多才多藝,你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智慧的化身」`「知識的偶像」,才能不負使命,培育出祖國需要的新一代人才。
五、嚴謹求實的師風
無論是哪一科教師,都應成為學生尊敬的長者。在平時的教學中,應一絲不苟、因材施教,作風朴實、工作踏實,為人正派、處事公道,平等待人、與人為善。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應充分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能以平等民主的態度處理學生問題,敢於負責、敢於承認錯誤,富於同情心和正義感,才能以心動人,以情育人,要用「信任」這把鑰匙,打開學生「真情」的大門。
六、身正為范的師德
人們常說:知識就是力量。我想說: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感情都可以產生力量。因為教師不僅是學生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品行的培育者、塑造者,同時又是學生心理的保健醫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時處處都對正處成長期的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依法從教、愛崗敬業、無私奉獻、誠實正直、兢兢業業,都是教師贏得學生的尊重的砝碼;以人為本、學生為重,對真善美的由衷景仰、對假丑惡的無情鞭笪,都可折射出人格美的光輝,給學生以強烈的感染,使學生能以教師為榜樣,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總之,我們應做到熱愛教育、熱愛自己的學校;熱愛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身正為范,塑造人格魅力。應把「愛崗敬業鑄師魂」作為加強師德修養的一個重要主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適應時代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要以人民教師應有的道德規范錘煉自己、要求自己,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