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寫師生之間的作文

寫師生之間的作文

發布時間: 2021-02-24 10:21:11

『壹』 師生之間的作文

師生之間

星期一的第二節課是自然。我上完英語課後,伸手想從書包里拿自然課本准備上課。可是把書包翻了個N遍,也沒找到自然課本的蹤影。啊,糟了,這回可要挨批評了----我可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這下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可要大打折扣了。我害怕地想。

「叮零零」,上課鈴響了,自然老師走進了教室。我只好從書包里翻出一本英語書來濫竽充數,還裝模做樣地看著。老師走到講台上,開始講課。他在講台上嘰里呱啦地講著,我在下面一句也沒聽進去:我的心始終懸掛著,生怕被老師發現。好不容易挨到下課了,我暗暗慶幸沒被逮住。正當我鬆了口氣,准備走過講台出去玩兒時,沒想到傳來老師的話:「你,去辦公室等我。」聲音不大,可足以令我心中一顫。

哎呀,老師知道我沒帶課本了,這下好了,萬一老師來個「惡人先告狀」,那麼,等著吧!等著回家吃「竹筍炒肉絲」吧!我忐忑不安地想,但師命難違,只好拖著沉重的步子緩緩地向辦公室挪移。一路上,我想起了上次,一個同學沒帶課本,老師叫他去辦公室。他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進去的,卻是哭喪著臉出來的。想到這里,我不由地又打了個寒顫。

不知什麼時候,我已經走到了辦公室門口。走進辦公室,辦公室里的老師都不約而同地抬起頭來,審視著我這個新來的「囚犯」。自然老師進來了,問我:「你今天為什麼沒帶自然課本?太不像話了!」我聽了,心裡害怕極了,支支吾吾地說:「我……我……」還沒等我說出來,就被自然老師高八度地大喊打斷了:「你怎麼了?你,說!」我支吾著說:「我……我昨……昨天整……整理書、書包時忘、忘、忘帶了。」但我心裡卻生氣極了,想:沒帶課本就沒帶,你難道就沒有過這樣的失誤?用得著這么小題大作嗎?老師聽了我說的話,鼻子「哼」了一聲,粗暴地對我說:「如果你下次再不帶,我就不讓你上課了!」我點點頭,說:「知道了,知道了。」我心裡卻氣憤地想:你敢因為我忘帶書就不讓我上課,我就敢告你剝奪了我上課的權利。大概是因為我認錯態度好的緣故吧。不一會兒,老師的氣消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是好學生,應該起帶頭作用,如果你都不能做好課前准備,那麼同學們呢?你的表率作用呢?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才對。」他停了停,接著說:「一個人,必須要有責任心,不做好課前准備,就等於戰士上戰場前沒帶槍枝,那就只有挨打的份兒。」老師想了想,又說:「沒帶課本雖然是小事,卻體現了一個人責任感,你知道嗎?」我終於醒悟了:做人最重要的是有責任心,老師並不是小題大做。

從此,我吸取了這次的教訓,再沒犯過同樣的錯誤。因為我牢牢地記住了自己的「責任」。

『貳』 關於寫師生關系的作文

哦,你是學生,你看看,我覺得第一篇適合你,第二篇也不錯,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修改一下

創建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校園是我們學生每天停留時間最多的地方,我們在這里像海綿一樣吸取著知識的養分;老師像園丁一樣辛勤地耕耘著。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都希望在一個和諧的氛圍內學習和教授知識。因此,構建和諧校園需要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同學尊敬老師,老師愛護同學,這樣才能構建和諧校園,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同樣也需要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才能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更需要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不能有作弊的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另一方面,構建和諧校園還需要建立良好的學風、良好的校風。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良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吸引個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拚搏,以此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一個和諧的校園需要師生們的共同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和諧師生關系
和諧是什麼呢?《說文》解釋:和,相應也;《小雅》解釋:諧,和也。從中可以看出,所謂和諧就是人與身邊的人或物公平友好的相處,人與人和平相處,人與物友好共存,沒有勢強凌若,沒有暴力與血腥。
從孟子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看出和諧的重要,從太平天國的「有錢同使,有田同耕……」可以看出和諧是人們的美好願望。然而,那也只是願望,也只是單單知道自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和諧社會」的提出,望「和」興嘆的人們終於找到了創建和諧的方法,如今和諧以成為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和諧」已成為新的流行時尚,的確,社會需要和諧,國家需要和諧,我們這些莘莘學子所在的高等學府也需要和諧,身為唐院學子的我們是否應為為唐院的和諧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為唐院新氣象的建立做出自己的一點貢獻呢。經過高考的拼搏,我們終於邁進了大學的校門,心情由最初的激動和興奮,慢慢地平靜下來,平靜之後我們是否想過大學只是我們有人生的開始,一個起始階段,是人生最美好,最絢麗多彩的一段時間。校園的一切都與我們緊密相關,生活和學習是我們校園活動的主體,我們的一切活動都影響著校園,校園的環境也與我們的活動、學習息息相關,而那美好環境的建立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所以讓我們應自覺行動起來,由身邊的事情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的校園更加和諧、長久和諧,讓我們為有一個更加好的學習和生活的校園環境而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當和諧一詞剛剛提出之際,無知的我們還在問為什麼要把和諧看的如此重要,難道只是因為它是黨提出的又一項指示嗎?前人沒有實現的願望我們能實現嗎?現在的我們終於明白:它能實現,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從一點一滴坐起,它就不在只是我們夢境中的海市蜃樓。
是和諧的存在讓我們可以精神飽滿的度過忙碌而充實的一天,隨著朝陽曙光的出現,我們在微笑中快樂的起床,伴著落日余輝的消失,我們在歡樂中酣然的進入夢鄉。
是和諧的存在讓我們的校園繁多的校園生活井然有序,無論多麼激烈的比賽,都會在「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吶喊中快樂的結束,賽場上的激烈角逐,甚至小小的摩擦換來的只是塞後的握手與歡笑。
是和諧的存在讓我們可以為了那藏於心底的世界而奮斗,才明白所謂的優美環境只不過是無用的虛殼,才知曉竟綉青春年華需要的只是知識與能力,面對我們那沒有綠陰小路的校園,我們依然熱愛。
領悟之後,心底那重重的抱怨之聲才一掃而空,和諧的重要以在心中得到詮釋。
我們不再抱怨學校對宿舍的限時限電的政策,因為那是為了我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不在抱怨學校的嚴格制度,因為那是為了我們不要虛度這最寶貴的青春年華。
我們不在抱怨校園舉辦的無聊的活動,那是在培養我們的交際,組織的能力。
作為一名普通的大學生讓全世界和諧是遙不可及的奢望,要國家和諧還是年幼的我們還承擔不了的重任,然而構建和諧校園卻是我們的舉手之勞,它只須你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只須你在做事之前考慮一下你的一言一行給校園帶來的影響是好是壞。
也許只需要我們少幾聲呼喊就可以消除校園內的「巴別塔」式的喧囂。
也許我們多走幾步路多彎幾下腰就可以消除校園內幾道異樣的風景。
也許只需我們多一點時間在書中,就可以為校園樹立良好的學習氣象。
也許只需我們注意一下自己的著裝、發型,就可以為校園樹立良好的風氣。
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就可以為和諧校園增添一點光彩,俗話說:「一人鼓掌聲不響,萬人鼓掌聲震天。」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需要我們攜手同行。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和諧的處理我們與校園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的關系,同學之間的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要建立我們與校園的和諧關系,作為接受高等教育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原則早已成為歷史,久困籠中的鳥兒不會知道天地的廣闊,這個時代,環境影響對人的成長已很重要。「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具黑」多麼明白的解釋啊!明白之後我們要做出選擇,是生於麻中,還是存於涅里?自然我們會選擇前者,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建立和諧的新唐院。一粥一飯當知來之不易,須知粒粒皆辛苦,成由勤儉破由奢,牢記勤儉是中華的美德,多走幾步路將手中的垃圾丟入垃圾桶就會讓校園多一些美麗。讓我們學會勤儉、學會自主自強、勇於進取的堅韌品格,面對困難不低頭,不僅為了唐院的美麗環境更為了唐院的良好風氣。
構建和諧校園還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是老師帶領我們遨遊於知識的海洋,更是我們人生路上的風向標。是老師帶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是老師讓我們區分道德與非道德,明白國家的法律神聖不可侵犯。這樣的人不只的我們去敬愛嗎?不得在見面時送上一句溫馨的問候嗎?也許只需在課上多幾聲應和,只需作業按時完成,足以令老師欣慰,相比老師的付出我們的回報只是滄海一粟,然而須知那不是無用功,不是白費力,須知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在下一次見到老師時一句「老師您好」就可以帶動其他人去問候,老師一如既往的點頭之時卻得到莫大的欣慰,因為老師會明這一句普通的問候飽含著我們對他們工作的信任與理解。至尊、至愛,不僅為了老師歡心更為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更為了和諧的新唐院,為了更好的校園氣象。
構建和諧校園也需要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莫愁天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不僅需要很強的交際能力,更需要一顆寬宏善良的心靈。如果只有前者,那終會發出朋友眾多,卻難得一知己的感慨。關心需要幫助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友情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靈,寬容待人,也許只是你的一抹微笑就可以化解一場干戈,善待每一個人,也許只是你的幾句鼓勵的就可以拯救一顆走向黑暗的心靈。也許你被輕輕的一撞真的不是別人無心之為,你的腳被踩到真的就是別人的有意之做。敬人者人皆敬之,當你善待別人時,也會得到別人的尊敬與認可,當真正以哲學角度領會迴音的啟示時,才明白玫瑰送人,手有餘香的道理,微笑面對,不僅為了余香,更加為了和諧的同學關系。
現在我們的國家正蓬勃發展,唐山也正出現前所為有的生機,那是黨和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家和萬事興」,唐院就是我們這些唐院學子的小家,為了我們的「家」更加美好我們應願它無比和諧,為了我們擁有更好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我們應讓它更加和諧。然而我們不要把建立和諧校園只停留再口頭上,我們應行動起來為校園更加美好而奮斗,為我們的校園擁有更加燦爛的新氣象而怒力,因為我們以明白如何建立和諧,以知曉和諧的重要,所以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把它停留在表面呢?行動起來吧同學們、校友們,為了我們的校園擁有更美的明天,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為構建和諧校園動起來吧!
勃勃生機的春天之所以被人稱頌,是因為各種生物間的和諧,它們明白萬紫千紅才是春的本色。
茂密的森林之所以抵擋寒風,是因為樹木之間的團結,是樹木之間的和諧相處,是因為它們明白單木不成林的道理。
繽紛的色彩之所以美麗,是因為七種色彩的共存,是七色間的和諧互融,是因為它們明白自己雖美但很單調。
身為唐院的我們,難道不希望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嗎?要是你堅毅的點頭,那就動起來為唐院的新氣象而行動,為唐院的和諧發展而奮斗吧!

『叄』 關於師生之間的作文600字

外面白茫茫的,雪花正盡情的向大地展示自己的美,我走在路上,貪婪的享受著,也有調皮的雪花落在了我的臉上,脖子上,不禁打了一顫,無意間,抬頭望望,看見了一幢樓房,不由自主讓我想起以前的那個場景。

也是一個冬天,那時我正上二年級,正高興的和夥伴們打雪仗,堆雪人……不料,腳一滑,摔到了那幢樓房前的台階上,血印紅了大片的雪,我哭著,叫著,夥伴們都不知所措,站在旁邊干著急,這是,從樓上跑下來一位女士,也許是聽見我的叫喊聲了吧。她連忙把我扶起來,我一看,原來是賀老師,然後他把我抱上樓,拿出醫療工具,慢慢的撥去腿上的雪,又小心地抹上葯水,生怕弄疼了我,許久,她依然那樣的小心翼翼,還時不時擦擦額上的汗水,我聲嘶力竭的哭著,由於疼痛,還重重的打在老師肩上,但她什麼也沒說,說時遲那時快,只聽「刷」的一聲,撕開紗布,然後迅速繫上。又過了許久,我停止了哭泣,老師又拿來很多水果招待我,等差不多的時候,老師說要送我回家,並且讓我自己走回去,還沒邁出第一步,頓時疼痛灌入全身,我又哭了起來,老師用手拭去我的淚水,向我點了點頭,她點的很輕,輕的甚至連他她自己都感覺不到,可是我感覺到了,信心戰勝哭泣,我忍著疼痛在老師的幫助下回到了家,賀老師看見我平安無事的,她笑了,我也笑了,臨走前還對我說:「你真棒」我趕緊拿椅子去陽台和老師說再見,看著老師的背影,頓時被一種情誼所感動,慢慢的,我已看不清老師的去向了,因為淚水掩住了我的視線,事後,我和賀老師的情誼更深了

現在,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每當我經過那幢樓時,總會想起這件事,那是無法忘懷的,刻骨銘心的記憶現在我又經過這里,就會上樓向老師問好。賀老師,是你給予我信心,是你給予我力量,是你給予了我深深的師生情,我愛你,賀老師。

『肆』 師生之間作文

關於作文,想到的內容算是談完了。有個從事語文教育的朋友說,這樣的內容,有些語文教師會拿去參考,那就不如也談談怎樣教。這個善意,以及或者會拿去參考的語文教師的善意,我不敢辜負。可是想到談,卻感到困難不少。我昔年也當過語文教師,深知道語文教師的苦處,上課,要把未必好的文章說成天衣無縫,下課,要把不很通的作文改得體無完膚,精力比其他學科的教師費得多且不說,最頭疼的是常常事倍而功半。當年我上學時期,不少人有個偏見:教數理化不能湊合,教語文(那時候名「國文」)可以湊合,比如有那麼一位先生,教數理化等學科能力不夠,而有後門,不能不照顧,那就只好讓他教語文,因為他識漢字。到如今,這樣看的人大概很少了吧?但也不見得沒有。如果真有,那我就不得不以曾經是語文教師的資格,代今日的語文教師(也為自己)發幾句牢騷,一吐不平之氣。說氣,氣不足以服人,要講理。其實,這理很簡單,就是事實是,教語文課,特別累且不說,最要命的是特別難。比如家長送來幾個學生,保證,甚至經過檢驗,資質都是中人以上,懇切地希望(這自然是人之常情),經過一段時間(比如五年或六年),老師把他們教「會」了。再比如我是歷史教師,或者出於惻隱之心,或者出於愛面子,也許敢於這樣回答:「請您放心,我一定辦到。」這樣回答,是想到,經過幾年的教和學,背清楚中國的朝代統系,說清楚歷朝的大事,至少不把秦始皇和秦瓊攪在一起,總不會有問題。如果我是語文教師,即使同樣有惻隱之心,同樣愛面子,答話就不敢這樣乾脆;經過幾年,作文能夠清楚地表情達意,至少是不寫錯別字,行嗎?我多年不教語文課,也許還是舊框框,過於保守,那就請現在仍在教課的諸位去答吧。我的想法,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找到向家長打保票的可靠的有效的辦法。不錯,都在想,而且想出的道道很不少,雨後春筍、汗牛充棟的語文教學報刊就是明證。但這證據同時可以看作反證,是葯方多,可見都不是特效的。話像是扯得太遠了,其實意思卻是簡單明確的,是教會作文非常難。善意的讀者或者會說:「因為難,所以想聽聽你的意見。」我呢,自知拿不出什麼好辦法,可是這篇韓非子《說難》卻非作不可,怎麼辦?不得已,只好細題粗作,或正題歪作,辦法少說(原因之一是難於細說,之二是膠柱鼓瑟未必有用),只說說我想到的應當注意之點。總之,仍同以前各節一樣,近於無用的空話。打算分作四個題目談,這一節談「師生之間」。 師,一位,生,相當多,40上下。教師,有學識、經驗、性情等方面的差異,都會影響教學,留到下一節談。這里說學生,雖然年齡差不多,程度、興趣等卻也必致有差異。舊時代學塾教學,是合屋而不合班,比如有的學生念《千字文》,有的學生卻念《詩經》,在一間房子里背誦吟唱,各不相擾。就學習語文說,這個辦法不無好處,可是現在引用有困難,直截了當地說,那是小農經濟,不足為訓。既然不能考慮,也就可以暫且放過,留待有用的時候參考。 另一個必須考慮的是語文課的性質的特殊。怎麼特殊?不久前有人告訴我,說王力先生在上海說,語文可以無師自通。這是經驗之談,很對,語文的性質就特殊在這里。數理化就不然,初步的,無師自學不容易,高深的更難。語文是學語言,可講的理不多,至少是用處不大。學是學的「習慣」,比如同樣的疑問句,漢語說「你是小王嗎?」,「你是」的次序與直陳句相同,英語就不然,要說「Are&you」,顛倒一下。理何在?沒有理,只是「習慣」。學而能成習慣,靠「熟」。熟,要靠自己動口,自己動手,「勤」。勤就能學會,學好,不勤就不成。這個意思已經說過多少次,因為總有人看作老生常談,不重視,所以想再嘮叨一次,舉兩種性質的例,鄭重地證實一下。一種是很多人的經驗,比如看《聊齋志異》,文言,典故多,難懂,但又喜歡鬼狐故事,愛不忍釋,只好硬著頭皮看,這樣看多了,看慣了,也就懂了。這是偏於感性的。還有偏於理性的,比如讀多了,文白都熟悉,看到「未之有也」與「未有之也」並存,知道後一種說法是錯的,並能講出一番大道理;看見「把他請」、「把他請來」、「把他坐上車」並存,知道前後兩種說法都不對,也能講出一番大道理。不管是久而自通還是能夠講出一番大道理,基礎都是「熟」,不是先記清知識和原則,然後用知識去分辨,用原則去衡量,判定是非。 因為語文具有如此特殊的性質,教師想要教會、教好,就必須適應這個特殊的性質。怎樣適應?可一言以蔽之,要以學生的活動或說主動為主,教師的教導為輔;或者換句話說,要讓學生自己走,教師在前後左右關照關照。有人也許會想,這是不是啟發式?我說不是,因為啟發式是先引起興趣後開講,以學生為主是盡量讓學生去讀、去寫,教師少講。我有時想,教語文(包括作文),教師無妨退居顧問的地位(自然要在識字階段以後),比如課本上收的是範文,其中也許有難點,有就講講,不難的地方就少講甚至不講,讓他們自己去讀,自己體會。用這種辦法教,效果就一定不如滿堂分析課文的思想意義、寫法特點,以及語句的語法結構嗎?我看不見得,因為少講或不講,學生活動多,主動性大,熟的機會就多得多。課本之內是這樣,課本之外(課外讀物)當然更是這樣。 說嚴重一點,有的教法(自然完全出於教師的責任心和積極性)是正好反過來,以教師為主,學生為從,無論課上課下,學生都隨著教師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團團轉。比如教一篇課文,講前要布置作業:解釋生詞,體會文意,等等。上課了,問詞意,問文意,然後小張念了小王念。再然後是開講,重點是分析:思想意義,篇章結構,寫法特點,甚至某些語句的語法結構,等等。再其後,比如講完了,還要布置作業,由發揮教育意義之深刻起,直到把某幾個句子(多是長句)畫為圖解止,等等。我沒有多調查研究,可是偶爾有大小孩子來訴苦,說累得要死,總是夜十時以前不能睡,卻始終不知道畫這樣麻煩的圖解有什麼用,拿起筆來怎麼樣能夠寫通順了。我同情這些累得要死的孩子。但是更同情那些使孩子累得要死的教師,因為他們不只要在堂上分析,還要在堂下寫教案或變相的教案。——有個時期,教案甚至被抬舉到同於演出的劇本,你上台演《游園驚夢》,就一定得唱「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一個字不許錯。如果說孩子是累得要死,教師就可以說是幾乎死去了。我常常想,什麼事都要問問效果,這種學生和教師都累得要死的辦法,有什麼效果呢?我看,最值得重視的效果是學生沒有時間讀,沒有時間寫,因而沒有熟的機會,並永遠不能培養成為熟和通之基礎的讀寫興趣。要熟,要通,至少我個人想,辦法要反過來,讓學生自己去活動,多讀,多寫。有的人也許要擔心,就拿讀說吧,學生自己讀,不懂,體會不深,甚至理解錯了,怎麼辦?我的想法,這毫無關系,讀多了自然就懂了,體會深了;退一步說,理解錯了又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教師又何嘗不可以理解錯了?語文專家又何嘗不可以理解錯了?何況錯誤總會隨著讀得多而逐漸減少,這就好。總之,原則是,如果「多」和「確」不能兩全,那就寧可抓緊「多」,把「確」放鬆一些。這種辦法的附帶收獲是:學生有了自由甚至興趣,在讀寫方面可以自己調節,不至累得要死;教師呢,也可以活動一些,不至於長年背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自然,最重大的收獲還是熟能生巧,雖「有」師而「自」通。 有的人也許會想,我的設想是讓學生走放任的路,教師睡大覺。其實不然。專就教師說,他的工作只是變機械為靈活,擔子並沒有減輕,甚至更重了。為什麼?因為有些重要而不容易的事,他必須做。 (1)要引路。打個比方,學生是外地的甚至外國的旅遊者,想用有限的時間飽看北京的風光;教師是導游者,就必須能夠說清楚,都有什麼可看,看某個地方,可以利用什麼交通工具,順著什麼方向走,看的時候要注意些什麼,等等。教語文也一樣,學生起初都是不辨東西南北的,身上背著家長的希望(變不通為通)來求學,幾乎是每邁一步都要教師來指點:學語文是學什麼,怎樣學,怎樣向前走,哪條路平坦,哪條路崎嶇,最終要走到哪裡,等等。再說具體一點,比如學生拿到語文課本,或者什麼課外讀物,翻翻,通常會提出種種問題:這個字怎麼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段話的大意是……,對嗎?我不喜歡這一篇,是怎麼回事?某一本我看完了,再看什麼好?你的意見,我不同意,可以說說嗎?等等。教師要有問必答,雖然不必擔保都正確,卻要言之成理,使學生心服;更重要的是要有助於學生順利地前進。有時候,有的學生默默然,那表示他還沒有走到能夠提出問題的地點,是問題更大,這就要用到啟發式,牽著他向前走,或推著他向前走。 (2)還要適當地因材施教。上面提到舊時代學塾中合屋不合班的教法,現在全套引進不容易,似乎也沒有必要,但適當地採用一些還是可以的,或說應該的。以讀為例,不同的學生,資質不同,興趣不同,學力也有高下之分,那就不能求畫一,要讀什麼都讀什麼,要讀多少都讀多少;而最好是,應該吃酸的就供山楂,應該吃辣的就供青椒,只要能夠吃飽了養壯了就成,食單卻不要求一律,而常常是故意不一律。 (3)還要嚴格要求。上面多次說到自由,說到主動,這不是放任,因為它有明確的目的,是學好語文,能寫通。就這目的說又沒有自由,絕不放任。再說簡單明快一些,是只有前進、求快求好的自由,沒有踏步不進、不快不好的自由。學,未必是本能所具,因而培養興趣並不容易。這有如上路的馬,如果不好好往前跑,就不能不打幾鞭子。鞭子是比喻,意思是要嚴格要求。這包括大大小小的許多事,只舉兩個例:a.限定半個月讀完一本課外書,交讀書筆記,某一學生到期沒讀完,不交筆記,決不通融,扣分不算,還要補上。b.作文,字寫得既不清楚,又不整齊,或者標點馬馬虎虎,也決不通融,扣分不算,退回,重寫。 (4)還有更根本的任務要爭取完成,是引導學生,使他們逐漸培養成學語文的興趣,也就是讀寫的興趣。有了這種興趣,鞭子用不著了,「多」和「熟」沒有問題了,也就是一切都可以水到渠成。其實,所謂興趣,同上面談到的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輔正是同一事物的兩面或不同階段,它的形貌的表現是師生在一起讀,在一起寫,在一起研討,在一起體會,總之是在一起前進。師,也許有些白發了吧?同孩子們攜手前進,是忘年交,我以為,語文課的師生關系最好是這樣。 有問必答,因材施教,培養興趣,攜手並進,這比寫教案、背教案究竟容易多少呢?——難易是小事,效果是大事,所以凡是與語文教育有關的人都應該平心靜氣地想一想。

『伍』 作文 《師生之間》

「拖堂」是我們學生最反感的事情,可教我們的老師都是五中「響當當」的「頂尖人物」。他們的教學風格獨特,個人魅力十足,就連拖堂都「獨具匠心」。他們拖出了師生之間的和諧,也拖出了師生之間的友誼。
數學老師——自由選擇
下課鈴已經打完了。
我們已經養成習慣,收拾好東西,做好跑步姿勢,准備第一個沖出教室。
可是,數學老師仍在講台上滔滔不絕,講著一道未講完的應用題。55雙眼睛祈求地看著數學老師,能下課嗎?
老師彷彿知道了我們的心意,於是轉過身來,對我們說:「已經下課了,但是這道題還沒講完,不如這樣吧,你們把這道題做在作業本上。」「啊!」全班哀聲一片,老師又說道:「那你們是願意聽我講完呢?還是做到本子上?請做選擇。」
全班異口同聲:「老師,你講吧!」數學老師已經猜好了我們的回答,便又講了起來。
生物老師——我的時間不能少
終於下課了,我們都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生物老師不慌不忙地說:「來,別急,讓我算算。預備鈴響了之後,你們沒有準備好,耽誤了2分鍾。上課時,有同學說話,耽誤了2分鍾。電教課代表幫我開投影儀,又耽誤1分鍾。兩分鍾加兩分鍾再加一分鍾,一共是五分鍾。我不允許我占別人的時間,但更不允許別人占我的時間,這樣吧,再過六分鍾,我們下課」「哎,好吧。」同學們無奈地說。
體育老師——站好隊再下課
雖然在操場上,離食堂最近,但一會兒人就多了。已經下課了。而體育老師還在進行總結。隊伍已經亂了,同學們都准備跑向餐廳了。「同學們,聽我的口令,立正——不站好隊不讓下課啊!希望同學們為別人著想一下。」全班立即站好了隊,「好,這節課表現不錯,下課!」剛跑到餐廳,黑壓壓都是人,無語……
雖然每個老師都有拖堂的經歷,但每個老師的處理方法卻不同。我不禁感慨,老師們也真可愛!
青春的坐標繫上已悄然掠去了十四個身體單位長度的韶華。歲月早已將我的記憶碎片串聯勾勒成成長歷程的剪影。回眸我的成長歷程,老師無疑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的確,許多老師也許只是你人生旅途中擦身而過的背影。然而有些老師卻宛如知心朋友,當你打開記憶樊籬時,會給你「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喜悅。師生之間的那一點一滴,總會在你平靜的心湖中漾起漣漪。

初中生活的班主任給我留下太深的印象。不高的個頭濃縮智慧,晶瑩的眼鏡涌動著靈感。他很平易近人,很坦誠。師生之間洋溢著和諧與喜悅。朗誦是班主任的嗜好,因為此,我們收獲了許多歡樂。那是一節語文自習課,班主任挺了挺鼻樑上的眼鏡,神采奕奕地告訴我們舉行一次演講比賽。教室炸開了鍋。老師微笑著說:「那就讓我身先士卒吧。」排山倒海般的掌聲過後,老師低調地開讀了。「信天游在山溝溝迴旋……」老師的首秀令我們嘆為觀止,似乎深情趙忠祥的真傳,我們心領神會……忽然,老師的口裡迸出了一句家鄉話,引得我們鬨堂大笑。隨後,老師那句「我是家鄉人」的敷衍卻引來我們善意的噓聲。接著,同學們個個秣馬厲兵,展現自我,頗有些「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意味,那節課溢滿了歡聲笑語……

師生之間洋溢著感動情懷。永不能忘卻一篇文章《父親》,觸動了老師記憶的心弦,老師即興為我們講敘了他父親對兒女的深愛。他主動演唱起了《父親》:「那是我小時候,常坐在父親肩頭……」老師那澄澈的雙眸似乎在眺望著童年偎依在父親身邊的情景,又似乎在眺望另一個世間滄桑的老人……也許是師生間特有的默契,亦或是心靈感應,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響起了掌聲。我們分明看見老師眼眶中閃爍淚花,那淚一半因為父親,一半因為我們。誰說了「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謬論,我要說淚水磨礪男兒更加堅強!經歷父愛感動與洗禮,我們感悟到太多……

師生之間洋溢著大愛無私。那個「黑色星期五」早已定格在我的記憶里,考場上的倒戈讓我迷惘無助,而歸途中撞傷小孩宛如「晴天霹靂」折磨我的心。我想在黑暗與惶恐交織的漫漫長夜中倉皇出逃,但我卻不能在痛苦的沼澤中自拔。叮叮的電話聲響起,遙遠的電話那頭傳來熟稔的聲音——班主任老師!「辰啊,沒事,沒什麼大不了的,你要堅強,明天還會陽光燦爛……」擲地有聲的字句驚醒夢中人,浸透著老師厚重的愛,那堅實的雙臂為我撐起了半邊天,讓我在歧途與羈絆前不再孤單……

白駒過隙,歲月的末班車載入我們駛入下一個輪回。離別的傷感卻阻止不了時光車輪前進的腳步。但我們深知,那師生間的點滴早已化為我生命中不可磨滅的永恆,我同樣也會駕著老師用希望編織的諾亞方舟,暖人心,暖世界……
回答者: 淡墨飄香456 | 三級 | 2010-12-10 18:59

老師,多麼熟悉的字眼呀!一座知識的橋梁,把我們從無知帶到成熟!一個在教育事業上默默奉獻,似蠟燭一般點燃自己照亮別人…… 小芳拿著剛采完的新鮮野菊花來到了老師的辦公桌前,她看到老師辦公桌上的小台歷上面清楚的顯示著國際教師節9月1日這幾個鮮明的大字.她又看到辦公桌上老師還未蓋上的鋼筆水瓶,她想老師一定又熬夜批改作業了,她一轉眼又看到了桌子上的地球儀,她想老師的知道是多麼淵博啊,她小心翼翼的把野菊花插到了筆筒里,她想老師看到一定會欣慰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夏老師,記得有一次,我們的同學上課時因為感冒而吐了,她知道後馬上把那位同學吐的東西清理掉.又把她的家長叫來了,幹完一切之後老師又馬上給我們講課…… 講到這,我不禁的敬佩起老師來! 今天是9月1日教師節,我向您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因為您一片愛心的澆灌,一番耕耘的辛勞,才會有桃李的絢爛,稻麥的金黃.在這屬於您自己的日子裡,願我的深深謝意化成束束永不惆悵的鮮花,給您生活帶來永遠的芳香! 看著一位位教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而又辛勤的教師。在教師節里,老師最想要得禮物就是我們的學習成績,但是還是有人為老師獻上最美麗的鮮花。 大家快來看呀!這兒有一幅獻花圖。圖上有一位小女孩把剛從山上采來的野花,來到老師辦公室窗前,悄悄把野花放到老師筆筒里。你們看老師的辦公室桌子上有台歷、語文書、老花鏡、筆筒、墨水、地球儀……每一件物品都代表著老師為我們付出的辛苦。 看到桌子上的老花鏡,就知道老師已經教幾十年的書了,而且教出來的都是有著很大成就能教幾十年書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好老師。在看看您用的紅墨水批改出的作業;用紅墨水寫出的好文章;用紅墨水寫出優秀的教案。您在幾十年裡,您白天忙著給同學們上課,晚上又忙著備課,您為我們批改到深夜。可是您並沒有白白操勞,您教出的人都是人才。您對你的工作是那樣認真負責,從來都不會有一絲粗心大意。 老師啊老師,您不分日夜的工作,都是為了我們,能讓我們有條出路,能有出息。老師,您就放心吧,我們大家不會讓您失望的,有的人雖然當不上白領,但是也不會走上什麼歪路的! 老師,您也來看看這幅畫吧,當您看到這幅畫時,您也會感到無限的欣慰。您會知道其實您的學生一直都是從心底里崇敬您,愛著你。
回答者: 蜜桃甜甜糖 | 二級 | 2010-12-10 19:11

師生之間
人們常說師生之間是親密無間的同志關系,而我卻認為,師生之間的關系如同父子、母子一樣,特別是我們這種感情尤其明顯。
萬老師,是我們的英語老師,她十分嚴格,每天都給我們聽寫片語.默寫課文。課後經常找我們去背書,默片語。我是她辦公室的「常客」。幾乎無時無刻她都要我去背課文單詞。有許多同學拍拍我說一聲「你好慘啊,天天到萬老師那裡去」。有些人還在背後說萬老師的壞話。你們知道么?老師可以不給我們聽寫默寫,可以不在午休上課,為什麼其他老師都不來,只有萬老師來呢?有人會說「萬老師在刁難我們」。雖然萬老師喜歡抓我們的「小辮子」但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她為什麼要這樣刁難我們?萬老師是為了我們有個好一點的英語成績才這樣做的,其他的老師有萬老師這么認真的對我們嗎?萬老師是希望我們能夠有一個好成績,才來要「折磨」我們,「逼」著我們學好英語。但是她這樣做換來的卻是同學們的不解,班級里只要她一來,全班鴉雀無聲,沒有人敢亂說話,大家都覺得她來了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我們都誤解了萬老師。
萬老師和我們其實是親密無間的,但是每當我到她辦公室的時候,盡管知道她是為了我好,但是我還是會情不自禁的緊張起來。課文在家裡背的再熟練,到了那兒,腦子里一片空白。她也看得出來我緊張,有時會幽默地對我說:「緊張什麼呀,就是來背個書,檢查檢查你的預習工作,我又不會吃掉你」。這時我的心慢慢的靜下來,然後把課文背出來。萬老師笑笑,讓我回去上課了,如果背的疙里疙瘩,她是不會給你好臉色看的,把你罵一頓,然後讓你背熟了再來背,直到你通過了,她才放你走。可見,他是多麼的認真。
其實,有時老師要我們干這干那的,是為了要讓我們學習更鞏固,所以我們要正確面對老師,少誤解老師,去真正的理解老師。

『陸』 作文 師生之間

老師,多麼熟悉的字眼呀!一座知識的橋梁,把我們從無知帶到成熟!一個在教育事業上默默奉獻,似蠟燭一般點燃自己照亮別人…… 小芳拿著剛采完的新鮮野菊花來到了老師的辦公桌前,她看到老師辦公桌上的小台歷上面清楚的顯示著國際教師節9月1日這幾個鮮明的大字.她又看到辦公桌上老師還未蓋上的鋼筆水瓶,她想老師一定又熬夜批改作業了,她一轉眼又看到了桌子上的地球儀,她想老師的知道是多麼淵博啊,她小心翼翼的把野菊花插到了筆筒里,她想老師看到一定會欣慰的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夏老師,記得有一次,我們的同學上課時因為感冒而吐了,她知道後馬上把那位同學吐的東西清理掉.又把她的家長叫來了,幹完一切之後老師又馬上給我們講課…… 講到這,我不禁的敬佩起老師來!
今天是9月1日教師節,我向您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因為您一片愛心的澆灌,一番耕耘的辛勞,才會有桃李的絢爛,稻麥的金黃.在這屬於您自己的日子裡,願我的深深謝意化成束束永不惆悵的鮮花,給您生活帶來永遠的芳香!

看著一位位教我們知識,教我們做人而又辛勤的教師。在教師節里,老師最想要得禮物就是我們的學習成績,但是還是有人為老師獻上最美麗的鮮花。
大家快來看呀!這兒有一幅獻花圖。圖上有一位小女孩把剛從山上采來的野花,來到老師辦公室窗前,悄悄把野花放到老師筆筒里。你們看老師的辦公室桌子上有台歷、語文書、老花鏡、筆筒、墨水、地球儀……每一件物品都代表著老師為我們付出的辛苦。
看到桌子上的老花鏡,就知道老師已經教幾十年的書了,而且教出來的都是有著很大成就能教幾十年書的老師一定是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好老師。在看看您用的紅墨水批改出的作業;用紅墨水寫出的好文章;用紅墨水寫出優秀的教案。您在幾十年裡,您白天忙著給同學們上課,晚上又忙著備課,您為我們批改到深夜。可是您並沒有白白操勞,您教出的人都是人才。您對你的工作是那樣認真負責,從來都不會有一絲粗心大意。
老師啊老師,您不分日夜的工作,都是為了我們,能讓我們有條出路,能有出息。老師,您就放心吧,我們大家不會讓您失望的,有的人雖然當不上白領,但是也不會走上什麼歪路的!
老師,您也來看看這幅畫吧,當您看到這幅畫時,您也會感到無限的欣慰。您會知道其實您的學生一直都是從心底里崇敬您,愛著你。

『柒』 以師生之間為話題的作文 範文

師 生 之 間
在我小學生涯中,有一位老師給我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別看張老師是個代課老師,但她教學經驗卻有一套。以前,李東可是咱們班有名的「經濟貧困戶」。每次寫作文他總咬著個爛筆頭,張老師過去俯下身子輕輕對他說:「怎麼,筆頭不聽使喚了!」一向被其他老師罵慣的他竟然紅起臉來。「放學以後,來辦公室,我為你補充營養。」張老師笑著說。可他竟羞得補知所措了。
期中考試後,李東考了60分,還有幾個「特困戶」沒及格,那幾個同學說:「唉」!班會課上有好受的了!可是班會課上,老師不但沒有批評那幾個特困戶,反而含著淚對我們說:「對不起,是我教的不好!」搞的大家滿眼淚水,一向被俗稱為「賊」小子的李東竟然也流下了眼淚。
一次,老師讓我們做題,她去輔導那幾個「特困戶」。離下課還有幾分鍾,同學們聽見了老師的呻吟,看見了豆大的汗珠從她額頭上滴下來,我們問 :「老師,你怎麼了?」沒事,只是有小胃病,同學們才知道老師是為了不耽誤大家的課而帶病上課的。
從次,同學們主動學習同學們的那股 熱情勁就甭提啦!同學互幫互助,只要有似懂非懂的題,准會向老師請教,沒想到 期末考試,我們的成績卻是破天荒的好!沒有不及格的,3個86多分,其餘都是90多分,老師望著這些成績欣慰得笑了!
老師的愛給了我們鼓勵,老師的情給了我們關懷,我們永遠都會記著這份師生情。

師 生 之 間
三年級,我們班我們班調來了一個新老師,看上去很年輕,應該是剛開始工作的。我真為這個新老師感到擔心,我們班的壞學生特別多,算得上一個非常調皮的班級了。「大家好,我姓陳,大家可以叫我陳老師……」陳老師自我介紹到。的,跟其他老師一樣,看來這個老師也慘了。
不過,出乎我意料的是,這個陳老師,剛來不久就把以前老師千辛萬苦才選出來的班幹部撤除了一半,並讓一些專門搗亂的同學任班幹部。我是個副班長,被撤除的班幹部中也有我,我對這個老師開始有些不滿了。用壞同學來頂替我們的位置,這個老師什麼意思啊,這樣班級不亂套了。更可氣的是,陳老師還一個勁地誇他們是好學生,這引起了我更大的不滿,甚至都有些想和老師對著於了。
好不容易到了下課,老師把我們原來幾個班幹部叫到辦公室,我又想:都把我們撤了,還叫我們去於什麼?我雖然這么想,但還是去了。到了辦公室,陳老師笑嘻嘻地看著我們。哼,笑什麼笑。我不滿地想著。「我找你們是想說說換班幹部的事。我讓他們當班幹部,其實不是因為他們比你們好。相反,是因為他們太難管了,我給他們戴高帽,讓他們認為自已是好學生,不應該讓老師,家長操心。」我聽後恍然大悟,對老師的埋怨頓時沒了。還決定和老師站在同一戰線上。
後來,他們真的沒再鬧過事,成績也突飛猛進,各科老師也對我們豎起大姆指。不過這一切還是要歸功於我們的老師——陳老師。

師 生 之 間
一般,學生說起老師,總是說:老師像爸爸,老師像媽媽。但我覺得,老師不僅僅可以是我們的父母,也可以是我們的朋友,「良師益友」一詞就是一個很好的闡述。
我是非常幸運的。在小學時,我的老師是一個很隨和、可親的「媽媽」:她會在你情緒失落的時候及時予以你撫慰,在你寒冷時,握住你冰涼的雙手緊緊地貼在溫暖的杯壁……當然,更是我們的好朋友:雖然在課堂中有些不苟言笑,但只要一下課,立即與我們打成一片。踢毽子、跳皮筋、打羽毛球她樣樣都會,最厲害的是,她竟能穿著高跟鞋和我們比賽跳繩!……我想,這位老師定能是我永生不能夠忘記的,她是我漫漫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良師益友」。
在即將升入初中的那一個暑假,我非常的忐忑,「不知在初中能不能遇到這樣的好老師」我常常在不眠之夜,皺著眉頭暗自思忖……
踏入中學校門的第一節語文課上,我深深地被講台上的老師所吸引。她姓余,梳著齊耳的短發,干凈利落,眼睛不大,卻凝聚著深邃的光,用她自己的話來講:「濃縮的都是精華。」
一次,老師讓描述一個人物然後讓同學們來猜,一位同學這樣說道:「她留著和-西瓜太郎-一樣的頭發……」剛說到這兒,同學們就鬨堂大笑並且異口同聲地說:「余老師——!」她也跟著大笑起來。在她的每節課上,總會充滿歡聲笑語。
我們都早已在心裡把她定為朋友,每當別人問起最喜歡哪位老師的時候,同學們總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是她。課間,在她的辦公桌前,定會圍滿一堆學生,小鳥一樣嘰嘰喳喳——包括許多平常不敢進辦公室的同學。
有一位這樣的老師,我們真正感到自己的幸福。
或許,作為一個老師,不需要特別的睿智,不需要特別的權威,只要他擁有一顆童心,足夠幽默,那麼他一定是最受歡迎的老師。
師生之間
媽媽生下我不久就跟爸爸離婚了,媽媽走後,爸爸也外出打工去了。我只能住在奶奶家。所以生活中最讓我難忘的除了奶奶的愛,就是我的老師們,他們除了教給我知識外,還關心我的生活,關注我的心情,教給我做人的道理。
就拿去年來說吧,我和教我們語文課的老師就發生了一件難忘的事。
她姓余,有一雙非常明亮的大眼睛,烏黑的、清澈的眼睛。那天,上完她的課,同學們都去多媒體室照相,大家都擠在前面,我擠不過他們,退在門邊,轉頭看到了站在走廊里的余老師。我笑著走上去,她也笑了,把我拉到她的辦公室聊天。
我記得清楚,那天不光是我向她談了我的家境和近期的學習情況,她還向我談了她的童年往事,鼓勵我。
她說:「我小時候家裡也不富裕,爸爸在礦上工作,全家人的生活都靠他來支撐,他是我們家的頂樑柱。誰知後來發生了事故,爸爸和舅舅還有他們的200多位工友全都死在井下。當時我正在上初中,你想,我聽到這樣的消息會怎樣,開始那幾個月總是流淚,後來我懂事了,更加勤勞節儉,學習更加努力,因為我知道我與別的同學是不一樣的,常常在陰暗潮濕的小房子學習到深夜……」
「考上大學了嗎?」我急迫地問。
她笑了,很溫和地說:「我要沒考上,今天怎麼能當你的老師呢?」
我這才知道我的問話幼稚,搓搓手接著聽余老師的故事。
「後來,我大學畢業了,找到了一個對象,就是教你們數學的齊老師。可是結婚三年多了,都沒有孩子。」余老師皺著眉頭,連聲嘆氣。
「看醫生了嗎?」我輕聲問。
「看了。我是上高中的時候留下的病,醫生說是著涼得的。」
我看著她,握住她的手,對她說:「余老師,我想做你的女兒,你看可以嗎?」
余老師高興地對我說:「好啊,這是我們兩個人之間的秘密。」那天我特別開心,走出余老師的辦公室,連忙沖進同學當中。
此後的這半學期里,我更加用心聽她講的課。余老師真的把我當成她的女兒一樣,作文本里時常夾著她溫馨的留言條。不久,誰知這秘密還是走漏了消息,走漏消息的不是別人,恰恰是余老師。那天是她的生日,是她親自告訴我的。我給她畫了一幅象徵幸福的圖畫,並且在旁邊還題寫了一首自己瞎編的祝福詩。看得出她很高興,就在上課的時候,講完課,她微笑著對全班同學大聲說:「下星期,誰要是過生日,我就以媽媽的身份來獎勵他(她)。」
後來,我的生日到了,她給我買了一套學慣用具,還有字典,她想的可真周到啊。我也不知道她是從哪兒知道我的生日的,更巧的是,那個星期過生日的不僅僅是我自己,還有三位同學。自然,余老師也給他們買了同樣的禮物。余老師總不至於把他們也當作自己的孩子吧?事後我思考了許久,好像我有點兒吃醋了。不過老師的善良、慈愛還是讓我久久地感動著。

『捌』 《師生之間》 作文

師生之間

煮一杯清茗,他們便能侃侃而談,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國際大事,他們談人生,談夢想,談未來,撐一隻小船,他們便能泛舟游湖,談李白,杜甫,談狂生,談古朝舊都,指點江山,他們既是師生關系,也是朋友關系。
回頭想一想,看一看,自己也經歷了不少老師的教導了,這些老師們始終是我們這一生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在與各位老師相處時,有痛苦,有酸辛,有快樂,有仇恨。每個老師都有其令人難忘的故事。
相處四年,到了五年級換了一位非常幽默的男班主任,人們一定猜到他非常嚴厲吧!哈,你只猜到了半成,他很幽默,但在笑中卻藏著利劍,就是三十六計中人們常說的笑裡藏刀,有些人稱他笑面虎,於是我們就順水推舟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笑面虎」。有一天,我班有某君,閑無事,便想出了笑面虎,隨即嘲笑起來,「三十六計笑面虎」。真無巧不成書呀,說曹操曹操到呀!又可說不打早的,不打晚的,只打這中間正好的,班主任恰在這時就來。於是班主任對那君說:「你馬上給我再說上一個例子來,否則就鍛煉身體,活動活動筋骨,某君手足無措,那君一愣,頓時嚇得尿了褲子。幸好有個好友,幫忙就說:「張老師,他說錯了,應該是三十六計笑面虎來,孫子兵法減灶計走。」張老師一聽,也沒生氣,倒樂了,說道:「好,這次就暫饒你一回,下次可別再想跑了呀!」
這是我們班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一些鎖雜班事,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若把老師比作那一輪皎潔的明月,我們便是星星,從月亮那兒汲取智慧的星光,在夜空中努力散發點點星光,裝點黑暗。
我們師生之間如同月亮,星星一同裝點夜空,我們師生也將會一同書寫這人生的畫卷,潑灑濃墨。
離別之時,師生之間更多的是不舍,老師的關愛讓我們不舍,老師的寬容讓我們不舍,老師的嚴厲讓我們不舍,師生之間的種種情誼讓我們難以割捨……

熱點內容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
淺談師德的心得體會 發布:2025-07-18 03:09:46 瀏覽:807
怎麼瀏覽谷歌 發布:2025-07-18 02:29:49 瀏覽:51
之女教師 發布:2025-07-18 01:03:04 瀏覽:369
奧數物理 發布:2025-07-17 23:41:12 瀏覽:318
中西方歷史 發布:2025-07-17 21:55:02 瀏覽:867
師生倫理關系電影 發布:2025-07-17 21:35:16 瀏覽:481
趙縣中學官網 發布:2025-07-17 21:35:08 瀏覽:260
三姓家奴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7 21:04:53 瀏覽:846
初中歷史必考 發布:2025-07-17 18:06:27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