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幹部家訪
① 請問一下如果領導來家訪,事後單位要求我們寫對領導的一對一談話的心得體會,怎樣寫好呢
當然就是一頓馬屁 但又不能太露骨 寫的有點深度 就是圍繞領導關心我們啊 我們的一些實際問題得到解決啊 側面贊揚領導什麼 看你的水平了 這些東西都是走形式 自己斟酌吧
② 接兵幹部家訪在家裡要待多久才走心裡還有個問題要問大家,希望大家能告訴我。小時候貪玩把右手指尾神經
你自己注意,這個小拇指基本上不怎麼影響手臂的發揮的,放心
③ 馬上接兵幹部就要來家訪了。。該怎麼面對啊
我是今天家訪的 就是了解了下家庭情況 拿了點錢 吃客吃頓飯 條件允許可以買幾包好煙 盡量說說你自己的想法之類的 不用緊張
④ 領導家訪的意義是什麼,該什麼話
領導家訪一般有三類情況才開展:
一類是你家或你遇到什麼問題(比如你生病)出於關心職工家訪;
二類是公司的什麼問題需要得到你的大力支持(同意)來你家作你的思想工作、聽取你的意見建議;
三類是你在公司表現不好,來你家與你父母交流的。
領導來訪提前備好水果、茶水。
領導到來熱情請進客廳並指引就坐,待領導說明家訪來意後,根據情況給予回答,期間還得謙虛說什麼「多關照、多指教」之類的話。
如果來者不是因工作上的事,就聊聊共同關注的話題(比如社會上的新鮮事例),但要更多地聽領導聊,不能打斷領導的話題或話語(無論聊什麼),多點頭以示贊同吧!
⑤ 職工家訪記錄怎麼寫
照實寫就是了,某某時候某某人去了某某家作家訪,與某某就某某事情進行了談論,雙方對某某問題的態度如何。就這。
⑥ 幹部與服務對象連心家訪日誌怎麼寫
純朴的記錄
烈日當空,鑲嵌在白牆上的五個「為人民服務」紅色大字,將一桿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舉過房頂,這是我市村部硬體建設的統一標識。
蓄著山羊鬍的聶苟興書記和四位村幹部,笑臉迎候在金色陽光下。呼呼而轉的電風扇下,五本草綠色的《民情家訪日誌》本在桌上攤成一個扇形。我一字一句讀,一面一頁翻,五位村幹部圍在一旁,聆聽著、解釋著。日誌里朴實無華的文字,實事求是的筆風,就像天然的玉石。但我發現村主任胥言香寫的7篇日記里有幾個錯別字,便替她指了出來。比如「李金生術人在衛生院打點滴」,將「本人」寫成了「術人」;「萬根香一家8口人擠在老烏內」,將「老屋」寫成了「老烏」。胥言香靦腆地笑,不時扭過頭去。村書記說,胥言香沒讀過書,是靠翻字典寫的民情日記。每篇日記雖然只有短短80字左右,但字里行間透出純朴踏實的幹事作風,她一筆一劃寫,寫得簡潔,把事情說清了,又解決了問題。這很讓我感動,原說要批評她,這回卻誇她了。那幾個錯別字,就像暇疵一樣顯出玉石的原始。
粗拙的文字、純朴的記錄,讓一樁樁事、一片片情,在村幹部與老百姓之間架設了一座愛心橋,鋪就了一條惠民路。
連心的山路
培庄村高湖組比較偏遠,奇峰異嶺,險象環生。沿途,碰上幾個撿細枝的小孩,還有背乾柴的老人;遠處,山巒重疊,雲繞翠屏;幽靜庄嚴,竹林相映。被訪對象袁日興剛從稻田裡收割回來,赤著腳,卷著褲腿,一張紫紅的臉,皺紋里帶著憨厚的笑。
我問他,聶苟興書記7月23日來這里家訪過嗎?袁日興點頭說,訪過,訪過!很關心我承包的500畝荒山林呀,目前長勢良好,基本成林,就是運輸成本高,加上林業規費等,每立方木材要近一半的成本費,不劃算呀。
我又問,聶書記為你解決了問題么?袁日興很高興,指著岑下通往合秋的一條新修的公路說,村委會作了路程測量和經費預算,按統一規劃把路修好了。現在方便了,運輸成本也降了下來。
從袁日興的談話中,我還得知,聶書記在引導村民致富的同時,還非常注重生態林業的發展,保護生態、綠色崛起的理念深入民心。
這次抽查的目的,主要是推動、促進民情家訪工作的縱深發展,防止村幹部的民情家訪走過場、走形式。看了村幹部的民情日記,不僅打消了我的顧慮,而且感覺村幹部的工作做得踏實、做得細致,取得了明顯成效,也足以佐證在村兩委班子開展民情家訪的必要性。
⑦ 接兵幹部家訪時該叫什麼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首先祝你軍旅生涯愉快,最佳答案:(首長),你去當兵要做好心理准備,吃苦是在所難免的,記得叫我班長!
⑧ 如何開展幹部家訪,家風家教活動
通過走訪先進典型,收集、挖掘、記錄和宣傳他們的家風家訓故事。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組織家風家訓家規專題展覽展示。開展「示範引領·家風」活動。在單位開展「學講話·立家規·樹家風」主題實踐活動,在開展「好家風成就好」專題活動,加強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群體家庭文明建設。開展「最美家庭·家風」活動。單位深入挖掘、選樹和宣傳群眾身邊的「最美家庭」及優秀家風,積極傳承家庭美德,組織開展「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爭創活動。
⑨ 當兵,接兵幹部需要來我家家訪嗎
不需要,人家也沒有那麼多時間。都是統一到指定地點集合報道然後體檢,全部通過直接帶走,一點都不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