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是教師禮儀的基礎
為人師表,以德傳教。
2. 師德師風要以教師日常什麼為基礎
師德師風教育應以教師為主體,師德師風要重在日常抓在經常,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師本人要嚴於律己,自覺加強個人修養,學校也應發揮督促引導作用,重視和做好師德師風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
3. 教師禮儀基本內容
這個太多了,比如不能化濃妝,這個最基本的
4. 教師禮儀的主要內容和原則是什麼
教師是一個特定的職業群體,教師在禮儀推廣和普及過程中扮演著為人師表、率先垂範的重要角色,教師最大的力量就在於他們自身樹立的榜樣。教師禮儀修養的高低對學生的價值標准、審美標準的形成有著重要的示範和影響作用。教師的禮儀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中、接待家長中、同事相處中、社會生活中。
(一)、校園禮儀
1、進出校門禮儀
(1)在校內或進出校門時,應遵守交通規則,主動避讓其他車輛和行人。
(2)在校園遇到同事或來賓,應主動微笑地問候、致意。(校內一律以崗位職務相稱;對外:了解對方職務的,以職務相稱;不了解的,一聲「您好」即可)。
(3)行走在校園中,不隨手扔雜物,看到雜物主動彎腰撿拾,用實際行動給學生做榜樣,一起維護校園的公共衛生。
2、課堂禮儀
(1)進教室前,教師應整理好上課用品,並檢查整理好自己的儀表,關閉通訊工具,或將通訊工具設置成靜音。
(2)上課開始時,組織教學的禮儀
①上課預備鈴響,教師和藹可親、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輕輕、穩當地擺放好上課用品,並了解學生上課准備情況。
②上課鈴響,教師從容走上講台,規范的站立。
5. 教師應具備怎樣的基本禮儀和素養
教師的儀表應整潔大方, 基本素養包括: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職業心理健康
教師的儀容儀表是一種很重要的禮儀行為。是對學生的尊重。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在治學和做人方面為人師表,在儀表和舉止方面也應當做出表率。
在儀表方面首先是要整潔。教師的儀表應整潔大方,講究場合,上班時不穿金戴銀,不濃妝艷抹。男教師應注意修整邊幅,發型宜自然大方,頭發清潔,沒有污垢、頭屑;衣著要莊重、整潔,穿中山裝、西裝、獵裝、夾克衫均可,夏天切忌穿背心、拖鞋上講台。女教師著裝宜:高雅、自然,衣著色彩以素雅為佳。平時不要打扮得花枝招展,夏天不宜穿著超短裙進教室。教師儀表的優劣,可能會影響教學效果,從而影響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因此,每位教師都應當注意自己的儀表形象。為此,教師的儀表就要符合兩個要求;具有職業美,即衣著、發式要整潔大方,符合教師形象;還要有風度美,即氣質、舉止穩重端莊,姿態動作落落大方,有著教師的內在修養。
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知識素養、能力素養、職業心理健康四
大部分。
一、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從教師對待事業、對待學生、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
上來體現的。具體包括: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學生、團結協作、為人師表。
二、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政治理論修養、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科學文化知
識、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其中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是「本體性知識」,
主要解決教師教什麼的問題;必備的教育科學知識是「條件性知識」,主要解決教師如何將
知識傳授給學生,即怎麼教的問題。
三、教師的能力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表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自我
調控和自我反思能力(較高的教育機智)。此外,教師還應該具備教育科研能力、學習能力、觀察學生的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能力。
四、職業心理健康是指一個優秀教師所應有的心理素質,也就是教師對內、外環境及
人際關系有著良好適應所需要的條件,主要包括:高尚的師德、愉悅的情感、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健康的人格。其中,教師的人格素養對學生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它主要表現為:積極樂觀的情緒、豁達開朗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毅力;廣泛的興趣和積極的創新品質。
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育人使者,承載著推動全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責任,承擔著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光榮職責,教師的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都成為學生和社會的楷模。語言是教師用來傳授知識和與學生交流溝通的工具,是教師對學生「言傳身教」的一種手段。唐教授的講座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用一顆平等的心,去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孩子,放下教師的架子,對學生真誠相待,去做學生的朋友,去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欣賞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推動孩子的發展。蘇霍姆林斯基說:「人類有許多方面的品格是人生的頂峰,這就是一個人的自尊心。」要想贏得學生的喜愛和尊敬,首先要尊重和信任學生,並且要讓學生從心底里接受你的這份情感,只在口頭上說說肯定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行動上要做到潤物細無聲。俗話說: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只要我們付出真愛,就一定會獲得豐厚的回報。如果我們動不動就對他們諷刺、挖苦,使他們喪失上進心,破罐子破碎,這樣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我們應該採取表揚這個張揚個性,功效力大的尚方寶劍。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使學生看到了前途和希望。
6. 什麼是教師禮儀
教師禮儀的基本特徵有師資、師表、師德、師心等等。黨中央強調:全體公民要明禮誠信,提倡教師禮儀是時代的要求,職業的...教師在禮儀推廣和普及中,扮演著為人師表、率先垂範的角色。
7. 師德與教師禮儀是什麼關系
教師禮儀是師德的一種體現
8. 教師禮儀的定義
教師是學校工作的主體,不僅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2教師的言談:教師承擔的主要任務離不開語言表達。因此,作為一名教師,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
(1)表達要准確:學校中設置的每一門課程都是一門科學,有其嚴謹性、科學性。老師在教授時應嚴格遵循學科的要求,不可庸俗化。
(2)音量要適當:講課不是喊口號,聲音不宜過大,會給學生以聲嘶力竭之感。如果聲音太低又很難聽清,導致影響教學效果。
(3)語言要精練:講課要抓中心,不說廢話和多餘的話,給學生干凈利索的感覺。
(4)洪課可以適時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1、教師的行為舉止:一個人氣質、自信、涵養往往從他的姿態中就能表現出來。作為塑造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老師,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行為舉止,做到大方、得體、自然、不虛假。
(1)目光:在講台上講課時,教師的目光要柔和、親切、有神,給入以平和、易接近、有主見之感。當講話出現失誤被學生打斷、或學生中出現突發事情打斷你的講課時,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這樣做有損於你有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2)站姿:老師站著講課,既是對學生的重視,更有利於用身體
語言強化教學效果。站著講課時,應站穩站直,胸膛自然挺起,不要聳肩,或過於昂著頭。需要在講台上走動時,步幅不宜過大過急。
(3)手勢:老師講課時,一般都需要配以適度的手勢來強化講課效果。手勢要得體、自然、恰如其分,要隨著相關內容進行。講課時忌諱敲擊講台、或做其他過分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