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隔空家訪關愛

隔空家訪關愛

發布時間: 2021-03-14 03:28:41

㈠ 家庭里真實的關愛的故事

母親的賀卡
那是許多年前的事了。當年,他剛剛二十歲,跑到南方的某個城市作生意,沒想到生意徹底賠了,血本無歸不說,還債台高築,連回家的路費也沒有了。
就要到春節了,他想了又想,給母親寫了最後一封信說,如果他春節不回家,可能就永遠就不回來了,請老人珍重,忘掉他這個不爭氣的兒子吧。他那遠在北方偏僻農村的母親收到他這封沮喪又絕望的信,悲傷地哭了很久。這個世界上,她最牽掛的就是這唯一的兒子,他是她的魂啊。
母親找來鄰居家的孩子,又從抽屜里找出了一張已經有些泛黃的賀卡,讓那孩子代筆,在賀卡上歪歪斜斜地寫上了一行留言:孩子,你不回家,媽也不想再活了。母親拄著拐杖趕到幾十里的鎮上,把那張賀卡丟進了鎮上小郵電所為那個綠漆斑駁的郵筒里。那天的雪真大呀!風也颳得呼呼做響,從村裡到鎮上,母親跌了幾跤,紛紛揚揚的大雪,幾乎把母親裹成了一個苯苯的雪人了。
天剛擦黑的時候,小郵電所里的分發室里,幾個人正點著幾盞油燈在分揀信件。一個年輕的女營業員首先發現了那張賀卡,她說在:「咦,這張賀卡怎麼沒貼郵票呢?」的確,那是一張需要貼郵票的老式賀卡,已經有些發黃了,這樣的賀卡早就沒有用了。女營業員看了賀卡上的留言,將已舉到廢紙簍旁的手縮了回來,對老所長說:『『您看,這張沒貼郵票的賀卡。』』頭發灰白的老所長眯著眼睛仔細看了看那張泛黃的賀卡,一雙本來就有些哆嗦的手更哆嗦了,他說:「這張賀卡就是沒貼郵票,也不能退回原址,更不能扔,我們要馬上把它投出去!」老所長一臉凝重的神色
第二天早上4點多,老所長就騎著他那輛和他看上去一樣老的自行車上路了。本來,按照往常的習慣,這么大的雪,天氣又這樣冷,所里是可以不去縣城送或取郵件的,七八十里的山路,白雪皚皚的,路上的積雪太厚,又很少有行人,這樣的行程太危險。但老所長看著那張沒貼郵票的賀卡,彷彿看見站在懸崖邊上的生命啊!絕望的孩子,還有抱著僅僅一線希望的一位老母親……老所長的眼眶濕了,他顧不上自己那天一冷就隱隱做痛的老寒腿,把那張沒貼郵票的賀卡掖在貼胸的口袋裡,騎上車趔趔趄趄地冒著紛紛揚揚的大雪上路了。
天黑的時候,棉襖和眉毛上落滿白雪的老所長終於感到了縣城。他匆忙停好了自行車就一溜風似地跑進郵局的信件分發室。分發室的人很驚訝:「這么大的雪你還跑什麼,不想要你那半拉子名命了?」老所長笑笑,就從貼身的口袋裡掏出那張賀卡:「這賀卡忘貼郵票了,但它拴著兩條人的命呢!說什麼我們都要把它投出去!」分發室的人一一接過那張還有著老所長體溫的賀卡傳遞著看了說:「寄,馬上就寄,這張賀卡一點都不能耽誤!」他們「啪」地在賀卡上砸上了鮮紅的郵戳,想想,又在那賀卡的空白邊緣上鄭重地寫下了一行黑體小字兒:這是一張很重要的賀卡,望能迅速投遞!落款是:禮城縣郵局全體同仁。在落款上,他們又蓋上了一枚鮮紅的郵戳。
雪還是紛紛揚揚的下著,但夜裡十點多,郵車上路了。這是郵車第一次走夜路,何況還飄著大雪。局長讓胖胖的司機看了看賀卡問:「什麼時間往市郵局送?」
胖司機笑笑說:「您別將我的軍,我還能不知到什麼時候送?這張賀卡,今夜不投到市局裡去,我的覺就甭想誰了!」局長拍拍司機的肩膀,招呼了兩個年輕人隨車一起去,再三叮囑他們說:「今晚一定送到市局去!」
熾亮的車燈照在地上的積雪上,比白天的陽光還耀眼,郵車冒著鵝毛大雪搖搖晃晃上路了。
黎明時分,郵車終於停在了市郵局大門口。胖司機親手提著那件裝著這張賀卡的郵包走到分發室,市郵局的人很詫異,什麼十萬火急的郵件啊,竟冒著大雪和危險連夜趕來?胖司機取出那張沒貼郵票的賀卡說:「趕不上你們今早的分發,今年的春節我甭想過得安穩。」市郵局的人看了賀卡,迅速分揀好,拍拍胖司機的肩膀說:「8點鍾准時讓它上火車,耽誤了它,我們和你老兄一樣心理很難踏實!」
8點的時候,按戰俘賀卡和一些郵件准時送到了遠去的火車上,開始了它的新一輪傳遞……
他是在四天之後的夜裡收到母親的這張賀卡的。那時他已經蜷縮在一個偏僻的小旅館里的通鋪上睡著了,睡眼惺忪的店老闆叫醒了他:「有你一個郵件,我讓郵遞員給我叫給你就行,但郵遞員非要親手交給你。」
跑得汗津津的郵遞員說:「本來這賀卡是明天早上送的,但既然今天晚上就分到我的郵包里,今天晚上不送到你手裡,我這心裡就不踏實。」說著,就把那張輾轉了萬里的賀卡遞給了他。
「怎麼,沒貼郵票?」他看了看那賀卡愣了。
「是沒貼郵票,可它就這么一程一程地投遞過來了。」郵遞員微笑著望著他說。
他看看賀卡母親的留言和邊緣空白處那行陌生人留下的小字,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旅店裡的旅客聽到他的號啕大哭都紛紛披衣圍了過來。大家默默地傳遞著看了那張泛黃的、沒有郵票的賀卡,默默地掏出錢放到他的面前:「回家去吧!你媽在家等你呢!」那一堆錢有10塊的,有5塊的,有1塊的,還有角票和許多硬幣,他知道,住到這地方的人,都是些經濟不太寬裕的人。
懷揣著那張賀卡,他終於踏上了北歸的列車。如今,年過40的他,已是北方一個大公司的總經理了,他和善,樂於助人,似乎他開公司不是要賺錢,只是為了一種雪中送炭的施捨。他的辦公桌上,總放著那張泛黃的餓用玻璃鑲嵌起來的賀卡,只有他知道,愛是一個人一個人一程程一程程傳遞過來的,就像是一種生命的接力。當初,那麼多的陌生人將愛傳到他的手上每吧愛傳下去,那是他唯一的任務。那張賀卡沒有郵票,但曾經被許多陌生的愛心傳遞給他了。愛,是一種通行於生命的唯一郵票。如果把愛的心靈一顆一顆地串起來,那世界將是多麼璀璨的一串水晶啊!
沒事的時候,他常常默默凝視著那張母親的賀卡,他的眼裡常常會涌滿淚水。為母親,更為那些直到現在他仍不知道名字的人們,也許,是為了什麼之間那些閃爍著愛的光芒的心靈吧!
愛,是不會忘記的。

㈡ 關於家訪

你好,你的問題我建議如下處理:
1、老師家訪是對學生(包括你)的一專種負責的態度,是好事情屬;
2、由於你沒有給出不想要家訪的原因,我不好說作猜測;
3、按正常情況,一般學校是有要求老師對學生進行家訪,如果老師不按要求對對你進行家訪,老師可能會受到學校的處罰或批評;
4、如果你沒有特殊的原因,我建議你還是接受家訪;
5、按正常情況學生是不可以拒絕家訪的,如果你有特殊的原因,應該跟老師說清楚,相信老師會理解你的;
6、如果你怕老師向家長反映你存在的問題,而不想老師來家訪。我以為沒有必要,一是老師會妥善處理你的問題,不會讓你為難;二是如果真有什麼需要改正的問題,老師當面跟你和家長溝通,更容易解決,對你有好處。
以上回答不知你是否滿意?謝謝

㈢ 家訪效果怎麼寫

1、「家訪」很受學生和家人的歡迎,全家都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們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而且還寄予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麼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

特別是我自己工作原因,平時不夠關心孩子,更是讓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原來我的孩子也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女兒在教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的女兒。王老師家訪精神飽滿,資料准備充足,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幼兒教師那份強烈的責任心。

2、老師家訪拉近了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之間心靈的距離。心靈的距離有時等同於腳下的距離,家訪就是老師與我們家庭的零距離接觸。

老師在家裡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一個流露關切的眼神,勝過許多天若口婆心的勸說、教育。老師家訪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教育主體的對話和交流,匯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孩子的心田,必然會激孩子心靈的浪花,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

3、通過與教師溝通,我們明白首先要一個構建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其次多一些時間、多一些精力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再次是在「吃苦」教育上下功夫,多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對孩子的要求也不有求必應,讓她嘗嘗「被拒絕」的滋味兒,讓她慢慢學會堅強、自主和獨立。教師鼓勵、表揚的話語增強了我們家長、孩子的信心,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主動地轉變教育觀念,理解了老師苦心,領悟教育方法。



4、增強了家長的責任心並幫助他們科學教育孩子。教師借家訪廣泛宣傳,大力倡導家長參與教育,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程度,明確自己在家庭就是一位最貼近的老師。家訪增加了教師與家長進行雙向溝通、交流思想感情的機會,也增進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共識。

實現教育學生方面的協調統一,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另外教師和家長溝通時還會發現教育過程中已經出現而未覺察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採取相應措施而不至於錯失教育良機。

5、促進了班級建設和管理。家訪過程中的交流進一步培養了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感受到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真誠的愛心,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克服缺點,服從管理,發揮他們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和學習,這對班級的和諧文明發展極為有利。

㈣ 家訪效果怎麼寫

模版:

1、教師對學生有了一個全面了解。尤其是班主任,家訪使他們了解和掌握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在家學習環境和表現等,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以後更好地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引導學生。

2、增強了家長的責任心並幫助他們科學教育孩子。教師借家訪廣泛宣傳,大力倡導家長參與教育,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程度,明確自己在家庭就是一位最貼近的老師。家訪增加了教師與家長進行雙向溝通、交流思想感情的機會,也增進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共識,實現教育學生方面的協調統一,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另外教師和家長溝通時還會發現教育過程中已經出現而未覺察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採取相應措施而不至於錯失教育良機。

3、促進了班級建設和管理。家訪過程中的交流進一步培養了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感受到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真誠的愛心,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克服缺點,服從管理,發揮他們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和學習,這對班級的和諧文明發展極為有利。

總之,此次家訪活動為學校和家庭之間搭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極大地和諧、融洽了家校關系,達到了訪出學校教師新形象、訪出學校工作新不足、訪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點子的目的。

㈤ 家訪內容怎麼寫簡單

1、先寫孩子的家庭情況,如:幾口人,各是什麼職業,平時誰接送、誰照顧、學習誰輔導,聽取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建議,委婉提出自己的建議。

2、再寫孩子在校的表現,優點要結合事例來說,缺點要委婉地提出。

3、總結:本次家訪效果良好。願家校合力,共促孩子成長。

例如:x是一個聰明可愛的孩子,老師上課講的東西都會,但是學會了就擾亂秩序,不讓其他的同學學習。因此,對進行了一次家訪。

在和他的父母談話中得知,他們的工作都很忙,對孩子的關心不夠多,孩子又經常在奶奶家,奶奶對他嬌生慣養什麼都依著他。這樣一來,孩子就養成了一些壞習慣。所以,請家長多和學校保持聯系,並配合教師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5)隔空家訪關愛擴展閱讀

家訪准備

1、家訪前,走訪成員要認真細致地「備課」,對家訪目的和期望有一定的准備。

2、家訪前,教師要了解學生,要對家訪學生的在校表現、各科學習、興趣愛好、習慣、優缺點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訪時能信手拈來,提高家訪的實效。

3、家訪前,最好與學生家長提前約定好家訪的時間,切不可盲目家訪,這樣學生家長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4、家訪前,走訪成員要了解家長、社會對學校的態度。

5、家訪前,班主任要確定受訪對象、安排受訪學生具體時間。

㈥ 論文如何對留守學生進行家訪

隨著科技的發展,通信網路便捷了人們的「聯系」,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卻少了一份真情,多了一份陌生!山區農村多數教師深有感觸:匆匆幾語的電話交談取代了昔日深入了解學生情況的家訪。表面看來:聯系的確多了,也很方便。但教師對學生家庭實況的「掌握」幾乎空白;與家長「促膝長談」共研學生思想的場面一去不返;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個性,貼心建立感情的機會幾乎為零;學校與家庭攜手教育的環節幾乎斷裂——久違的家訪,一座人們遺忘的橋梁!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趨勢給內地農村學校教育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偏遠山區,年輕農民為了發展,外出打工已成潮流。他們為國家建設付出了辛勤勞動,子女卻留在家中由祖輩照看進行著隔代教育。少數留守娃生活貧困被放任自流或極度溺愛,以至心理障礙、思想叛逆、充滿困惑、渴望親情——留守兒童工作成為農村教師面臨的新課題。筆者根據多年經驗認為:老師關愛留守兒童,應從家訪做起!
一、家訪是深入了解留守兒童的基礎
留守兒童的成長已是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十分關注的大事!他們以各種形式的援助來關愛留守生。愛心志願者們更是慷慨解囊千里迢迢趕來貧困山區送溫暖,不為名不為利,只為下一代能茁壯成長為國之棟梁。那麼,作為與留守娃「朝夕相處」的一線教師就更應該深入了解孩子們的家庭、生活情況,切實為留守娃排憂解難;義不容辭去呵護、關愛他們,成為他們的好朋友,成為他們的貼心人!山區農村學校應該根據留守兒童多的特情,制定相應的「家訪制度」從基礎抓起,去主動了解學生的家庭、生活情況。我們只有把家訪作為留守兒童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家訪制度」要在工作實踐中聯系農村具體情況得到逐步完善。畢竟我們在探究階段只能「摸著石子過河」。但我們可以清楚它基本上必須具有以下幾點:一、每學期,除信訪和電話訪問外,教師必須對班上每個留守兒童兩次以上的家訪。要注意家訪的質量,要帶著問題去,得到收獲來。如果我們在平時工作中注意收集材料,就會為以後的系統研究提供經驗。二、對留守兒童的家庭情況和上、放學道路全程情況要能清楚掌握。家庭情況的了解主要包括經濟條件、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法等。上、放學路上的情況主要是道路的遠近、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路隊或乘車紀律等。三、對被訪問的留守兒童要有個案記錄(包括與監護人的談話記錄)和案例分析以及對存在問題作出的相應措施。我們只有充分利用好家訪這一渠道,才能真正對留守兒童情況作出深入的了解!我們只有打好「了解情況」這一基礎把工作落實到位,留守兒童獲得健康成長的問題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山區學校的教學質量才能得到大提升;農村學校教育才能在實現快速發展的前提下縮小與城鎮學校教育的差距!
二、家訪是放下孩子思想包袱的良策
「頑皮、不懂事」是小孩子的天性,所以需要老師作出耐心教育。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的一些犯錯而放棄,更不能鄙視他們而造成心理逆反。只要我們尋求良策,每一個孩子就都是祖國的「希望」!要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其實小孩子不懂事的根源是其思想覺悟低不了解事情真相。有的留守兒童甚至因為「留守」而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近年來,一些學校經過多次會議研討發現:留守兒童工作是凝滯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基本原因!因此,把留守兒童工作立為教研課題是符合山區農村特情的。我們經過近兩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也通過家訪收集到了大量的材料。還證明了少數留守兒童思想上背有包袱,性格偏激甚至叛逆!其中有一案例令我們驚詫:有個二年級小朋友經常裝病逃學,成績急劇下降。老師設法通過家訪與其監護人「促膝交談」掌握到了具體情況。於是,負責照看的奶奶多次「守護跟蹤」他。可是年邁體弱的奶奶有心無力,加上一貫溺愛孫子,實在沒法,只好打長途電話讓其外出打工的母親回家處理。誰知母親回來後他「變」得聽話了,學習進步也快。放心的母親為了生活再次外出打工時,小朋友的毛病又犯了。等母親一回來又恢復了正常。如此這般折騰讓人傷透了腦筋。幸好老師通過再次家訪在「呵護」下才了解到:該生心理存在障礙,負載著沉重的思想包袱。他希望父母能在自己身邊,擔心父母一方會像有的家長那樣外出後再也不回來了,自己便成為單親子女。因為他確實聽說過這類的事,所以難免會有這種「恐懼」。加上父母外出打工時間早又很少與他交流,過年時回來了也懶得聽他講幾句話。有一次因買不到車票甚至不回家過年,也難怪小孩子會有這思想包袱。有人說,小孩在這方面表現得太敏感了!其實事情很簡單——思想工作做通了——學習起來就輕松——他的臉上又重現出愉快幸福的笑容!我們深深感受到:如果沒有這兩次家訪,就不知這個留守娃的思想包袱要背到何時;也不知這個沉重的包袱會帶來什麼影響;更不知有多少留守兒童將被這「惡浪」吞沒!
三、家訪是建立深厚師生感情的捷徑
深厚的師生感情是學生好學多問的動力,也是學生道德品質修養的保證!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教學成功與否的因素,也是學生心理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為這取決於學生對教育教學是主動還是被動接受的問題。要想與學生建立深厚的感情成為朋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光靠課堂上的思想交流是遠遠不夠的。那麼,就讓我們教師「闖入」他們的內心世界;「走進」他們的生活空間。這樣,我們也就不怕留守兒童內心有多孤獨,性格有多偏激了。我們只要踏上家訪這條「捷徑」伴他一路同行,用愛心去溫暖他們,用真情去感化他們,就沒有不能開啟的門!據我們收集到的數據顯示:78%的留守兒童歡迎老師家訪,16%的既不歡迎也不拒絕,只有6%的表示反對。而且反對的原因有90%以上的是因家庭貧困而自卑,認為沒什麼好吃的招待老師而感到「尷尬」。不管是歡迎還是拒絕,都反映了他們的心靈是美好的!因為他們拒絕也還是為老師著想。我們何不以家訪來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呢?記得三年前的一次家訪,在與留守兒童監護人的交談中,我了解到該生有雙休日喜歡睡懶覺的壞習慣而被放任自流,便談到了對孩子要愛但不能溺愛。學生應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該生很害羞,但監護人卻明白了許多教育孩子的道理。我也不失時機地例舉了大量事跡來表揚了該生做事細心、樂於助人、團結合群等優秀的一面。這讓爺爺喜笑顏開連聲感謝老師教導有方。該生在《我最敬佩的人》一文中很感動地寫道「想不到老師這樣了解我。在家裡我從未得到過這樣的誇獎。老師,您是我最敬佩的人,也是我最值得信賴的人!」之後,該生表現更為優秀。這就是「家訪」這條捷徑讓我們師生更加了解信任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這就是家訪的魅力!
四、家訪是學校、家庭攜手教育的紐帶
教育的成功本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共同的傑作。三環相扣同步發展,互促互長不可斷裂。特別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聯系更是密不可分!只有三方攜手共同努力,才能把教育工作做細、做實、做好。當今社會和諧發展,為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一個良好氛圍,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特別是對貧困山區學校的教育資金投入已在急劇增大;對留守兒童的成長更是關愛有加。近年來,國家實行的「義務教育農村學生『營養午餐』補助」讓山區娃沐浴在黨的無限光輝中。這項惠民政策就是社會和諧、黨關愛留守娃的見證!眾所都知:聯系學校、家庭教育的紐帶便是家訪。因此,「家長學校」應運而生;家長必讀書籍大量發行;家庭教育在學校教育的促進下得到了改良。其中,家訪的貢獻最為突出!因為每個留守生的個性心理特徵和日常行為不盡相同,所以教師就須對此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教師畢竟接受過專業培訓還好說,但農村學生家長的素質則遠遠不及。特別是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為祖輩,進行的是隔代教育。無論是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都跟不上社會發展的形式。比如說:在一次家訪中,留守娃的爺爺就談到了該生學習不太理想的原因。他的觀點是一律不許小孩子看電視,認為看電視只會誤了學習,對此他早就想「家法教訓」了。我只好耐心給予糾正: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條件下可以勞逸結合適當看看電視。但要選擇有益身心發展的節目來看。像「新聞聯播」就有利於學生學習普通話,因為農村教師的普通話水平也還有待提高。像中央科教頻道就有利於開拓學生視野。少兒頻道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是老師和家長都應該支持的。當然還有學校和家庭在養成教育方面的協作就更多。因為單憑一方的努力是收不到良好效果的。要想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首先就得通過家訪了解學生的不良習慣,然後加以教育、糾正。特別是飽受溺愛的留守兒童容易產生逆反心理,那就更需要學校和家庭攜起手來共同教育。
當今社會以人為本,中國教育飛速發展。留守兒童的成長已越來越引起黨和政府以及愛心者們的關注。其陣容在日趨壯大。其熱情也日趨高漲。他們的關愛為留守兒童送來了無限的溫暖,為山區農村教育發展作出了偉大貢獻!作為與留守兒童「朝夕相處」的一線教師,則更須趁這喜人的勢頭,多思良策加強工作;主動聯系深入家訪;腳踏實地抓好基礎;任勞任怨搞好教育。我堅信:我們共同的努力會讓留守兒童茁壯成長,會為他們創造一片陽光燦爛的藍天,會為他們描繪一個絢麗多彩的未來。他們未來之輝煌便是祖國明天之昌盛!

熱點內容
生物質熱電廠 發布:2025-07-10 03:37:47 瀏覽:304
歷史民權 發布:2025-07-10 03:34:51 瀏覽:53
tea化學 發布:2025-07-10 03:06:29 瀏覽:355
漫畫題師德 發布:2025-07-09 23:54:29 瀏覽:211
使某人做某事的英語 發布:2025-07-09 23:36:43 瀏覽:82
視頻直播哪個好 發布:2025-07-09 22:55:16 瀏覽:851
生物科幻 發布:2025-07-09 22:20:43 瀏覽:133
英語在線翻譯中文 發布:2025-07-09 20:39:43 瀏覽:738
歷史課前演講 發布:2025-07-09 20:27:46 瀏覽:635
三年級數學同步 發布:2025-07-09 20:04:31 瀏覽: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