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個案記載與分析表
寫作點撥:家訪內容必須包括學生個人信息、家訪時間、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老師對於學生的評價,以及平時成績,最詳細描寫家訪過程種學生、家長與老師的互動,最後要寫出對於學生的期望即可,例文如下:
工作家訪記錄
學 期:
XXXX秋季學期
單 位:x中學
教 師: 歐x華
任教年級:八年級
家訪一、
學生姓名:周xx 家庭地址:x州
1、學生信息:自習課不遵守紀律,好講話,自控能力差,學習成績差,但天資比較聰明,是可
塑之才。
2、目的:了解父母對他的教育方法,改進學習習慣,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
3、解決方案:在全家人面前聊天,在表示完對他們現實情況理解的情況下,跟他們分析小毛病
的大危害,並在適當時候要家長對我們或學生的意見表態,讓學生盡快的進入初中八年級的學習
生活,發揮自己的潛力,取得好的成績。
家訪時間:XXXX年X月XX日下午5:30--6:30
家訪情況:經過下午的家訪,我們了解到,周承良同學在家中是「太子」,父母相當的寵愛該
生。據七年級時的了解,周承良同學在小學的時候也是一個好動的調皮的學生,經常受到老師的
批評,成績不穩定。
他天資比較聰明,只要用功成績就可以進步,但是,該生所以自從進入初中
來不求上進,為所欲為;再加上自製力差,上課不專心,屢犯的不安分的老毛病,所以成績很糟
糕。家訪中,其母透露家長管不住這個學生。
家訪過程中:周xx同學在老師和家長面前表態,以後做到:遵守校規班規;上課認真聽講,不影
響老師講課;自習課提高效率,不講話。努力學習,爭取在期末考試時有所進步。
結果:該生一如既往,自己保證的什麼都不做到,現在學習成績很差,半期考試成績已經落到班
級倒數第三。
( 材料整理及匯報結果日期:XXXX年XX月半期考試結束)
(1)家訪個案記載與分析表擴展閱讀:
家訪內容要求:
1.家長對自己孩子這學期以來的思想行為、學習情況的評述,對學校在教育管理方面的看法與建議。
2. 對學校在教學方面的看法與建議,對課任老師的看法與建議,對孩子下學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有何要求。
3. 一般家訪記錄有幾下幾項:學生基本情況,走訪,實錄,存在問題,解決方案。
4. 具體舉例,家訪目的,例如小明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作業完成不及時。並且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是自卑心理作怪?是盲目自負心理的原因?還是由於焦慮、抑鬱、嫉妒或是逆反心理的緣故呢?不能任由這種學習狀態繼續下去,因此我決定進行家訪。
5. 家訪內容:經過深入與該生媽媽交談,基本摸清她的問題所在。
B. 幼兒園個案分析記載,情況分析,措施和效果…
中班個案分析 情況分析: 韓柯小朋友性格比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處不是很融洽;很少參加集體的體育活動,動作發展很不協調,對活動項目和有點難度的動作表現出畏懼和膽怯、缺乏自信。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孩子是早產兒,眼睛有點斜視,腳上有根骨頭沒有發育好,走路很不穩。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務都由奶奶包辦,活動受到父母的諸多限制、不允許做這、不允許做那,怕有危險、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過度依賴、不願與人交往的個性。 學期總目標: 主動與家長聯絡、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適合她特點的教育方案,如:讓她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並為之提供方便;培養她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來幫助她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 階段培養目標及措施: 第一階段目標與措施: 1、多與孩子交流、談心,幫助她排除焦慮的情緒。 2、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第二階段目標與措施: 1、關心與信任,幫助孩子戰勝膽怯心理。 2、發揮孩子的專長與愛好,使她獲得成功體驗。 第一階段:(9月1日) 開學一來園,韓柯的表現就是哭:上課哭、吃飯哭,午睡哭,一空或游戲一停,她就「媽媽,我要媽媽」地哭叫。全班小朋友都安靜下來了,只有她還在不停地哭。不管我採用什麼方法,都不能讓她停止。今天上課時,她硬要坐在教室靠門口的座位上,說是要向外看媽媽、等媽媽,為了不影響全體小朋友的來園情緒,我只好暫時順從她。 為了讓韓柯盡快地消除這種焦慮情緒,平時我就注意耐心親切地多與她交談、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戲、家訪、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進步就馬上表揚並與她的父母反饋在園情況、利用「五角星、小紅花」等小獎品鼓勵她、請班級中活潑膽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來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這樣過了一星期左右,她已經不哭了,對老師比較喜歡,還能主動和我說說家裡有「天線寶寶」的碟片、最喜歡看「東方少兒頻道」等等,在家中也能主動講講幼兒園的事情。 9月8日 午睡是幼兒園生活的一大重要環節,很多幼兒在家中沒有午睡習慣,韓柯也不例外,她往往擔心「一覺醒來媽媽會不會來,如果睡著了媽媽來領,自己又不知道怎麼辦?」等。所以,差不多每天午睡時,她都坐在椅子上獃獃的發愣。 要跨過這一門檻,變不習慣為習慣,要花一番大功夫。於是,我一面以「寶寶午睡後照樣可回家」的事實打消她的顧慮,一面與家長取得聯系,交待下一步的措施,要求不要讓孩子停學,我就慢慢讓她學會午睡。為了照顧全體幼兒不被吵醒,讓她有個慢慢適應的過程,我採用了「哄睡五步法」: 第一步:讓她跟其他小朋友一樣做好睡前小便的准備工作,然後坐在午睡位置旁邊的小椅子上,要求不離開椅子,嘴裡不發出聲音。 第二步:脫掉鞋子,踩在床上。不能離開椅子,口頭提醒「如果累了,可以躺一會兒」。 第三步:脫掉鞋子,允許坐在被子里,但不能有聲音。 第四步:要求孩子必須躺下。一開始,她不習慣,躺半小時又坐起來,老師一提醒,又躺下去。這樣坐坐、躺躺、趴趴,過了午睡時間。 第五步:老師搬凳子坐在她身邊備課,她的頭一抬,馬上把她的頭輕輕按下去。這時候,孩子已經比較老練,不容易哭了。老師的要求要嚴,不再「心軟」。一抬就按,一抬就提醒,慢慢地,她能睡半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了。睡不著或睡醒後也能安安靜靜地躺在床上。將近一個月了,韓柯終於能安安穩穩的午睡了。 第一階段小結: 弗洛伊德認為,「兒童焦慮真實的原因是因為兒童習慣於母親那張親愛而又熟悉的面孔,而當陌生人出現後,他感到非常失望,於是就變成驚駭了」。對於像韓柯這樣焦慮情緒特別嚴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細致的教育,並付出更多的愛心。要讓孩子熟悉環境,覺得老師、小朋友可親可愛,幼兒園真好玩,然後尋找教育的鍥機,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讓她融入幼兒園大家庭,適應幼兒園生活。 第二階段:(9月18日) 早操時,我們班的小朋友隨著音樂快樂地做著早操,大象走、小鳥飛、青蛙跳。這時,只見韓柯小朋友抿著嘴,兩腿一顛一顛的,兩只小胳膊夾在腰間,小拳頭握得緊緊的,怎麼跳也跳不起來,像個剛學會走路的孩子,兩次、三次,都沒有跳起來,最後她乾脆蹲下不做了。 這使我聯想到平時韓柯走路不穩、動作發展明顯不如其他幼兒的狀況。如果總是失敗,孩子就會失去興趣和自信心,怎麼辦呢?早操結束了,我在地上劃了一條橫線,讓韓柯在橫線間半跳半邁地就過去了。我微笑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小朋友都拍起了手,第一次的成功使韓柯的信心大增。她用那不協調的動作,反復練習著跳,還時常舉起雙手,非常興奮。 這件事給我啟發很大,一條線竟有如此的效果。盡管她的動作還不如其她孩子,但在她自身的基礎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第二天入園時,她的媽媽對我說:「韓柯昨天回家很高興,叫我在地上畫線讓她跳,而且跳得滿頭大汗。」聽了媽媽的話,我想,無論她跳的結果怎樣,至少她現在愛跳了,這就已經達到目的了。 9月25日 今天的音樂課「買菜」,我沒有彈琴,而是讓孩子們聽磁帶學唱歌曲。聽著歡快的音樂,我突然發現韓柯歪著頭,眼睛盯著錄音機,一動不動,聽的特別認真。別看她平時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還是挺喜歡音樂的。孩子發現我在對著她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接下來,大家一起編起了動作,韓柯站在靠邊的地方,邊看邊做,臉上不時地露出笑容。由於動作比較簡單,小朋友很快就學會了裡面的動作。最後,請小朋友到前面來表演,韓柯也怯怯地舉起了小手,我馬上請她來表演,為了讓她膽子大一點,還特地邀請了其他兩位小朋友。雖說韓柯的動作很不規范,但是畢竟完整地表演下來了,在小朋友的掌聲中,韓柯得到了五角星。 第二階段小結: 雖然這是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解決這些問題時,我遵循了幼兒園新綱要中提到的「健康教育的大原則」:「即讓幼兒喜歡並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和因人施教」。「一條線」看似簡單,但恰恰給韓柯搭構了一個小台階,讓她知道如何跳出第一步,並且及時給予她充分的肯定,使她在邁出第一步時就體驗到了成功,因此也就有了信心和進一步練習的勇氣;在上台集體表演中,讓她擔當一些適當的角色,讓她有更多的機會與其他孩子直接接觸,彼此互相影響,培養孩子的集體意識。 月小結: 一個月過去了,由於我們主動與家長聯絡、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適合她特點的教育方案,如:讓她動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 吃飯、自己穿脫衣褲、自己小便洗手等等」,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並為之提供方便;培養她的主動性和參與意識;多以積極、肯定的態度來幫助她樹立自強、自立、自信的信念。在家長、老師的共同引導下,韓柯逐漸建立了自信,敢於嘗試新事物,勇於克服困難,還會主動親近老師和小朋友,並積極地參與集體的活動。家長也為此感到開心,同時也更新了教育觀念。
C. 家訪日誌學生在家學習生活情況
家訪記錄
1、 學生信息:
xx,天資聰穎,但有時不能控制自己,不夠勤奮。
xxx,勤奮好學,但有偏科現象。
2、目的:了解父母對他們的教育方法,改進學習習慣,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
3、解決方案:跟家長分析小毛病的大危害,並在適當時候要家長對我們或學生的意見表態,讓學生盡快的進入學習生活,發揮自己的潛力,取得好的成績。
家訪時間:1月16日上午9:00-10:00 下午4:00-5:00
家訪情況:經過上一天的家訪,我們了解到,這兩位同學家中的主要由媽媽負責學習生活。但據了解,xx同學是一個好動的學生,在家裡經常不能自控,在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就想著玩。他其實也很想進步,就是覺得總是管不住自己。該同學在老師和家長面前表態,以後做到:遵守校規班規;上課認真聽講,不影響老師講課;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字寫寫端正。
xx平時在家作業很認真完成,但對於數學上的一些知識很混淆,在家長的點撥下,效果甚微,有時碰到難題就退縮了。該生表示,以後會改正自己的缺點,知難而上,主動向老師同學請教。
.學生情況 :xx基礎比較差,膽小,課堂上很少舉手發言,不懂也不敢問,作業經常拖拉甚至不完成。
.家訪心得 :通過家訪,及時了解該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她即使不在學校,也能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持,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學生情況 :xx在英語和數學的學習上成績總是很不理想,上課喜歡開小差,喜歡和旁邊的同學上課說話,精神不集中,平時的作業也是無從下手,近期有不做作業的情況。
.家訪心得 :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一味地逃避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只有家校合作,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尋出解決之道,才是關鍵。該生其實在學習上還是存在進步的地方的,只是精力只有這些,這門課進步了,那門課就相對花的心思少了,家長應該多肯定他的進步,以積極引導為原則,不要一味責罵,使孩子失去信心。
.學生姓名:
家庭地址:
家訪主要事由:向家長反映孩子在校情況,探討該生的教育方式。
家訪內容:
向家長反映該學生的情況和主要問題:該生是一個非常聰明的男孩,如果能踏踏實實學習,應該很出色,但是缺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扎實的基礎知識。正因為如此,孩子學起來非常吃力,也就大大降低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上課因為聽不懂,所以經常做小動作,課下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因為有一些叛逆心理,所以和同學的關系也不是很融洽。我覺得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讓該生能夠靜下來,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補,也許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卻是有效的。從孩子平時聽寫和思維的狀況來看,他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所以有時候覺得特別可惜,希望家長能配合一下,為孩子的將來多著想。
家訪手記:
這是一個非常聰明又非常調皮的孩子,他的到來,使班裡的一些男孩也開始出現不良的學習習慣,比如不完成作業,張口罵人打架等。這個孩子思維能力很強,反應很快,如果態度認真一點,他應該是出類拔萃的。但他恰恰在學習之初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他將來會走一條什麼樣的道路,也許總在搖擺中。我希望家長能有意識地多關注一下孩子,讓他能夠及時調整心態,下定決心補習功課,盡快趕上來。
家長表態:
家長非常贊成我的觀點,同時也表示由於最近工作較忙,疏於管教,決定在今後一段時間多投入精力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糾正錯誤的習慣。讓孩子不辜負老師的一片期待。
D. 家訪記錄怎麼寫
要點:
1、介紹學生基本情況
2、發現學生存在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範文:
一個暑假走訪了幾位學生家,發現雖然在校指導過學生們做職業規劃,但實際生活中學生們的狀態並未完全進入即將三年級的模式。對於自己以後想從事什麼,喜歡做什麼還是很迷茫。
學生葉璇是個熱心腸的女生,早期擔任宿舍長也是任勞任怨,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不過性格上還是容易沖動。她出身單親家庭,現在的家庭環境也比較復雜,對她來說也不輕松。在告知該生要安排家訪時,首先是情緒緊張,顧慮自己是出什麼狀況了嗎,所以被家訪。
在打消該生的疑慮後家訪活動安排也就很順利了。首先見到葉璇的母親我們彼此就身為母親感嘆了一番,畢竟都是做媽媽的人,思考問題角度其實是一樣,有著一樣的顧慮。學生葉璇屬於那種曾經學過很多,但並未堅持,到現在對於自己的定向還是不清楚。
另外她是非常低調的性格,即便做了要從不說,也會因此錯過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像暑假期間葉璇就隨父親做了很多公益活動,但要不是家長在談話中提起,學生自己卻是隻字未提。
家訪中大家談起對葉璇同學未來規劃問題的思考,或升學或就業或當兵都是可以嘗試的。雖然每條路都不會那麼簡單,但要提早想到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去做才行。
據葉璇同學媽媽反饋,當初葉璇是以第一名的成績錄學,很好的成績因為身體原因未能參加升高中考試,一年前同樣因為身體原因葉璇辦理了走讀,現在是需要對自己人生規劃的關鍵時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無論將來定位哪個方向都需要基礎條件的支持。所以我們老師也建議葉璇同學要加強身體素質的提升。
今天是8月18日,結束了學生葉璇的家訪,還有兩家,加油堅持。
E. 家訪過程簡要記錄怎麼寫
思路:
主要描寫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等情況,比如是否合理安排時間完成作業、是否做家務、和父母的關系如何等等。
例子:
孩子假期回達州,能自己整理自己的內務,收拾書桌,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生活自理能力較強。整個假期,和家長一起度過了難忘的時光,能關心、體貼父母,讓他們真切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長。但在學習上仍然顯得不夠主動,比較好玩,完成假期作業有點被動,需要家長監督提醒。
(5)家訪個案記載與分析表擴展閱讀:
家訪的意義:
1、家訪能讓老師全面了解孩子形成心理問題的原因。
2、家訪能協調孩子和家長之間的矛盾沖突,從而及時阻止孩子不正常的心理問題的發生。
3、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心理教育方法。
4、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發展。
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工不是教學技巧,而是分析學生心理,與學生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能走進孩子的家,傾聽孩子和家長的心聲,在家校之間建造一座美麗的心靈之橋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
F. 家訪登記表的學生家庭情況及在家表現怎麼填
如實填寫。
1、學生家庭情況,一般是老師要進行做家訪的時候提前要知道的信息。比如家裡幾口人,家庭成員都是做什麼工作的,平常的工作狀態和生活狀態這些基本情況。注意了解家中有無孤殘、單親等情況。
2、在家表現可根據學生在家時的狀態填寫。可從學習狀態、家務勞動情況、與家人關系、性格特點等方面表現。
3、可備注困難和問題。如聽課效率低、注意力低下等問題。
4、如有特殊需求申報助學金等,可註明家庭收入來源、年收入等。
(6)家訪個案記載與分析表擴展閱讀:
談談家庭情況:
1、在談及你的家庭時,你應該首先談自己的家庭成員。例:「我們家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和我」。這樣,別人一下就了解你家庭的成員結構。
2、其次,簡單的交代家庭成員的工作、就業情況。例:「爸爸是郵政工人,媽媽是銀行職員。他們都是從事的服務行業工作」。
3、接著,要表達父母對你的愛,讓別人覺得你生活開心,幸福。例:「爸爸媽媽除了關心我的學習,生活外。還經常給我講解他們服務行業的理念。爸爸總是把「迅速、准確、安全、方便」八字方針掛在嘴上,媽媽總說服務業首先要做到文明用語,禮貌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