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詞源暑期

詞源暑期

發布時間: 2021-03-20 08:17:42

怎麼為人處世,怎麼傳道授業

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前的這段時間里,清華大學的師生,特別是一些老教授、老講師,是中國教育史上值得回眸的一個群體,當年的校園刊物中很多文章在談論著他們,今天讀起來仍然興味無窮,從中能夠感受到濃濃的人文氣息,那真是一個令人流連的時期。沒有一個大學生沒有議論過教授,但也很少有像清華大學的學生如此大膽又如此深情地大范圍、公開化地大談特談教授甚至是校長的。我們不得不為當時學生的大膽驚嘆,更不得不為那時寬松的師生氛圍驚嘆。從中足見教授們謙和處世,低調做人的情懷與風范。

常言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這句話好像是特別為劉叔雅先生而設的。當清華大學第一個國文班快要上課的時候,學生們喜洋洋地坐在三院七號教室里,滿心想親近這位渴慕多年的學界名流的風采。可是鈴聲響後,走進來的卻是一位憔悴得可怕的人物。看啊!四角式的平頭罩上寸把長的黑發,消瘦的臉孔安著一對沒有精神的眼睛;兩額高聳,雙頰深入;長頭高舉兮如望空之孤鶴,肌膚黃瘦兮似辟穀之老袖。狀貌如此,聲音呢?天啊!不聽時猶可,一聽時真叫我連打幾個冷噤。既尖銳兮又無力,初如飢鼠兮終類猿

一幅多麼不堪的形象。這是發表在1934年《暑期周刊》上的《教授印象記》中劉叔雅先生的畫像。一位有著清新優美的文筆、綿密新穎的思想的學者,在學生的想像中該是位風流倜儻的摩登少年,至少也得是個狀貌奇偉的古老先生,怎知是這副尊容!作者是真的失望嗎?其實不然,他先抑後揚,馬上極力抒寫劉先生學問的淵博精深,對學生的懇摯,對國事的熱忱,其精神的力量遠遠蓋過了相貌的不足,矗立著的仍然是一個可敬可愛的長者。

在學生筆下遭遇相同命運的遠不止一個兩個教授:

比如俞平伯先生:「一個五短身材的人,禿光著腦袋,穿著寬大的衣服,走起來瞞瞞珊珊的,遠遠看去,確似護國寺里的一個呆小和尚,他就的的確確是俞先生么?」這是相貌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比如陳寅恪先生:「里邊穿著皮袍外面套以藍布大褂青布馬褂、頭上戴著一頂兩邊有遮耳的皮帽、腿上蓋著棉褲、足下蹬著棉鞋、右手抱著一個藍布大包袱、走路一高一下、相貌稀奇古怪的純粹國貨式的老先生從對面孑孓而來。」這是衣著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比如馮友蘭先生:「口吃得厲害。有幾次,他因為想說的話說不出來,把臉急得通紅。那種『狼狽』的情形,使得一群無涵養無顧慮的青年人想鬨笑出來。」這是口才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還有的「汗流浹背,喘呀,喘呀,上課的工夫大半用在揩汗、摩肚皮上面」,或一開口就「唾沫星兒,一串一串地進出,又好像過山炮彈,坐在前排聽講的同學們,怎會不大遭其殃,連聲叫苦」,或「下堂了,大家還沒有完全走出教室,一支煙已經又吸掉了三分之一」。這是舉止與學問之不成正比。

但千萬不要以為清華的學生在貶抑他們的先生,恰恰相反,他們為擁有這樣看似與平常人無異而實際上是些天才們的教授而深深地驕傲,而且不論他們的外貌舉止如何乖戾(當然只是一小部分),個性如何奇特,打扮如何不拘小節,卻無一例外的都淵博、盡職、和藹與可愛,是一些不會混淆、不可取代的學術泰斗。

雖面上嚴肅一點,而心腸是最軟不過的。那是朱自清先生。

他那便便大腹,好像資本主義過剩生產,已達到了第三期的恐慌似的——瞧著瞧著,原來裡面裝的是一肚子的詞源呀。那是楊樹達先生。

有時你看到吳先生獨自獃獃地立著,嘴角浮漾著輕微的笑影,那笑,無形中由苦笑而有時竟至非哈哈大笑不可的神情,但剎那間,像在荷葉上飄過的輕風,一切終歸沉寂,他畢竟意識到自己是個學者,笑影俱散,剩下的是那儼然不可侵犯的矜持的面相。那是吳密先生。

雖然是福建人,可是國語講得夠漂亮,一個字一個字吐得很清楚,而不顯得吃力。在深刻的時候,學生沒有一個敢出聲的,只靜心凝聽,因為他的聲音是有節奏的,有韻律的,能使人如同聽音樂一樣,有著一種內心的快感。那是陳貸孫先生。

還有一則關於國文系主任自己開汽車前往西山的消息:他自己開車,半路上掉了一個輪子,三個輪的車還一直走,及發現前面有一個輪子在滾,才知道自己的汽車掉了一輪。那是施嘉煬先生。

循循善誘的每堂課都寫了許多筆記,所以同學們不愛再發出什麼問題,但在真是莫名其妙時,不禁要去一問。很怪,那時的陶先生好好的面孔上又加厚了一層紅雲,好像是個新娘子,羞羞答答地吞吞吐吐地來答復你。那是陶保楷先生。

在學生的心目中,每個教授都是獨特的,最棒的,不論是有著「兩道濃黑的劍眉,一雙在眼鏡里閃爍的炯炯有光的眼睛」的詩人教授聞一多,如同「耶穌下蛋那天給你送東西來的北極老人」似的體育教授馬約翰,還是「無論他身上哪一點,都有點兒哲學味兒似的」哲學大師金岳霖,「真個把西洋式尖頭鰻的氣味表現得十足」的政治系主任浦薛鳳,抑或兄弟教授——「把時間權衡了一分一秒不差」的大哥薩本鐵和給「分數是很摳的」弟弟薩本棟,一人一種風范,一人一個世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質朴、平和、低調、謙遜。

是這些教授本身為作者提供了鮮明的範本,更是同學們栩栩如生地刻畫了這些「教授印象」。當年的清華園有這群卓越不凡的教授固然是大幸,同樣的,有了這些妙筆生花的學生給後來的人們留下這些形象,不也是大幸?

㈡ 如何技巧性的背單詞(高考3500詞)。根據遺忘規律,合理安排時間,爭取暑期前背完。

英語最忌諱找捷徑了。你想學好的話只能硬著頭皮背。別太苛求詞彙量,要抱著能背多少是多少的心態。要記住,最快的方法就是最慢的方法,想通過什麼歪門渠道學好一樣的東西純屬那些買書的噱頭。我今年高考完,英語142.也是一步一步背過來的。再說高三神經那麼緊,什麼方法也沒用。希望能幫到你。。

㈢ 柳思維一路一帶觀後感

1小人物 也可以成功
——讀一本好書《拆掉思維里的牆》
一度很迷茫。09年畢業,隻身來到雲南,工作兩年,近況不算好不算壞。如果以工作待遇來衡量我的成功,那我是失敗的,因為兩年沒漲過一點工資;如果以職位提升來衡量成功,那我也是失敗的,因為兩年我還是一個普通員工;如果以感情美滿來衡量成功,那我還是失敗的,因為兩年我還是隻身一人;如果以存款積蓄來衡量成功,我仍然是失敗的,因為兩年我幾乎每個月都是月光。
也許成功是屬於少數大人物的,我們這樣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註定與成功沒有關系。
也許有人說,你現在一無所有,但是你有年輕的資本啊,你有無數的機會啊,以後你就會成功的。那麼,請問,誰能保證我的未來一定有房有車、家庭美滿、名利雙收呢?又請問,世界上那麼多和我一樣的年輕人,誰能保證每一個人都能擺脫小人物的命運成為大人物呢?再請問,那麼那些上了年紀的平凡小人物,機遇機會更少了,那麼他們是不是沒有了成功的可能呢?
再退一步來說,如果有那麼一天,我過上了我夢想的生活——我的工資漲了,我的職位提升了,我的家庭美滿了,我的積蓄豐厚了。那麼我就成功了嗎?那麼現在正在過著我夢想生活的人,那些看起來什麼都有的人,他們就覺得自己成功了嗎?
讀這本書,第一次看到一個對「成功」不一樣的定義。書中說到:從詞源來說,success這個詞來自中古英語「succeden」,前面是拉丁

暑期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精選 讀書筆記 影視劇點評 書評 舞台藝術點評 讀後感

文前綴「suc」代表:「靠近,接近」,後面是一個代表「走」的詞根「cess」。所以「success成功」這個詞的本義,不像今天我們理解的那樣:有錢、超過別人或者是最終達成一件事情。那都不是成功的真正意義。成功的真正本義應該是:越走越近。
這是我聽過對成功最好的解釋。
其實,如果把成功當成是一個目的的話,那麼,我們永遠不會獲得成功,因為目的一旦達成,你曾經以為的成功感會很快消失,目的如果達不成,你會因為沒有獲得成功而沮喪。成功應該是投入到你想做的事情中去,忘記成功這個目的,只享受這個越走越近的過程,這樣的成就感才是發自內心的,而不是附加在外界價值上的。
書中講了一個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
有兩口子,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創業,做火腿腸生意。當時民營企業剛剛起步,全中國做火腿腸的也沒有幾個,火腿腸的銷售主要是靠渠道。兩口子奮斗好幾年,從當地政府手裡以5萬一畝的價格,用150萬買了30畝地,蓋起來第一個廠子,過了幾年,廠子的效益還好,於是他們花了300萬買了第二片地60畝。
90年代初,他們的廠子做得最好。他們的產品占據了河北、內蒙等三個省市的市場,純利做到過1000萬。因為經營的得這么好,男主人還當選過當地人大代表。後來火腿腸競爭進入品牌競爭的時候,他們沒有這方面的概念,所以就被雙匯這樣的牌子打了下去,工廠開始減產、裁員,每況愈下,每年純利也就幾百萬了。
正在為這個發愁的時候,傳來了一個好消息!當地政府要拆遷,

要收回這30畝地,給他們3000萬,這對於兩口子是個大福音:有了這筆錢,他們可以好好經營他們另一個廠子,打個漂亮的翻身仗了!就在這兩口子拿著錢想著如何把生意做好的時候,又接到通知,那片地也別幹了,再給你們6000萬!
兩口子奮鬥了30年,面對這樣一個局面:手裡面突然有了一個億,而廠子沒有了。命運奪走了他們本來做得艱難的工作,然後塞給他們一個億。你覺得這是壞事還是好事?
這兩位拼殺多年的企業家在一個億面前,關於工作的價值觀徹底崩潰:我們干這么多年,都比不過兩次拆遷,那麼我們這么多年奮斗到底為了什麼?我們又用什麼方式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呢?
這個故事中的兩口子,在世人的眼中應該算是成功的吧,因為他們身家過億,這是很多人看到會激動得數都數不清的一個數字。但是在他們自己眼中,他們不但沒有獲得成功感,反而陷入了迷茫。同樣,在別人眼中,他們錢是有了,但是沒有誰會真正的認同這就是成功,最多就是說說他們運氣真好。
也許他們如果繼續艱難的經營著另外一個廠子,一步步的讓這個廠子發展的更好,也許他們一輩子都賺不到一個億,但是他們仍然是很成功的,因為他們這個不斷打拚的過程本身足以讓他們獲得越走越近的感覺,而這就是成功。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把成功定義為100萬,那麼當你有了100萬的時候你發現無數人有了1000萬;如果把成功定義為一套房子,那你又會漸漸發現無數人都住著別墅;如果把成功定義為高官厚

祿,你會發現無數人坐在比你更高的位子上,即使當上總統、首相,那也是幾年就下台的買賣。武俠小說裡面有一個「孤獨求敗」,他是武林中最高的高手,他成功了嗎?別人看來是的,但是當他發現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對手的時候,他擁有的成功感只是暫時的,隨之而來的是失落、孤獨甚至崩潰。
我們可以追求物質,因為那是我們生活必須的保障,也是我們過得更好的基礎。但是以物質為最終目的的人終究是失敗的,因為只有兩種結果:一是達到了,越來越貪婪,二是沒達到,越來越失落。其實我們的目標有除了物質之外更好的選擇,比如經營一個幸福的家庭,比如一份有益於社會的事業,再比如追求一個不斷完善的自我,又或者是為那些需的人提供幫助。往往,給予比索取更有幸福感,更容易獲得內心的成功。
我們都是小人物,我們這一生也許有機會成為大人物,也許沒有。這都不重要,這跟成功沒有關系,重要的是我們要不停地走起來。就像書中說的:
「如果你有一個夢想,那就去捍衛它;如果你有一個目標,那就去爭取它。走起來,當你走在人生之路上,沒有必要去羨慕那些走在高處的人,也沒有必要輕視那些走在你後面的人,因為成功不是生命的高度,成功是生命的速度。成功在你此刻的腳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當你疲憊,那就歇息。 當你苦惱,那就哭泣。

當你快樂,那就小小地忘乎所以。

只要你繼續前行,你就在成功。因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當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

2
看完古典老師的作品——《拆掉思維里的牆》,我很受感觸。我認為古典老師正是這個時代中為數不多的獨立思考者。任何困於現狀無法突破或者試圖追求更大成功的人,都應該讀一下這本書,它將有助你改變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式。推倒束縛自我的思維之牆,就會發現改變命運的鑰匙。
作為一名大學生,我深知一種好的思維方式是如此的重要。記得小時候,因為父母為我提供上學的機會,我才能夠有機會學習知識。然後進入初中,但我不知道這樣一直學習意味著什麼。後來,我又進入高中,因為只有通過高中三年以後的高考,才可以進入大學,所以我拚命地學習。可是即使進入大學,以後的生活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也許以前是父母在引導我前行,所以我的思維處於被動狀態。但現在,作為成年人,我必須要鍛煉自己,讓自己拆掉思維里的牆,從而不斷超越自己!
古典老師在這本書里談到很多方面的問題。譬如:買房、愛情、工作、如何提升安全感以及如何才能成功等等。通過閱讀,我產生好多對自身現狀及未來的思考。或許會有一些擔憂——對未來的擔憂,但我也會克服它們,自信、快樂地生活下去。
正如俞敏洪對此書的評價:讓我們的生命有自己的價值。誠然,既然上帝賜予我們生命,我們為何不珍惜?我們應當珍惜每一秒鍾,換一種思考方式,努力拆掉思維里的牆,這樣你才會對生活充滿無限的渴望與期待……

3
小編語:該書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要敢於拆掉思維的牆,找到成功之路。優秀的人總會用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巨大壓力下,保持完全不同的平和心態,對不同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對同樣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結論。他們敢於拆掉思維里的牆,都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他們拆掉思維里的牆,自動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過濾不想要的東西,更多關於《拆掉思維里的牆》里的讀後感盡在巨人作文網。
《拆掉思維里的牆》給讀者的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指導,而不是指手畫腳的干預。「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只要我們敢於打開禁錮思維的牆,真實面對掌控我們的生活,就能找到人生出路。但是,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同的,人人都是規劃師,關鍵是看自己能不能「打破思維的僵局,拆掉思維里的牆」走出來,學會規劃和修正。拆牆固然很重要,重建更重要,因為破舊立新是一個系統工程,有破有立才能繼續,光破不立,還只是一團亂麻或者一堆廢鐵。書中是給出了重建的指導,但關鍵要靠自己去領悟。

該書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示是,要敢於拆掉思維的牆,找到成功之路。優秀的人總會用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巨大壓力下,保持完全不同的平和心態,對不同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對同樣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結論。他們敢於拆掉思維里的牆,都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他們拆掉思維里的牆,自動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過濾不想要的東西,然後,將最新認知、自己思考和獲取方式進行重新構建,找到新的成功之門。
而積極面對一切情況,則是突破思維禁錮的原則之一。書中的很多內容是現實生活中的例證,鮮活可見,觸手可及,有很強的說服力。也許,連我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人生的許多困惑背後,往往藏著一堵堵阻礙著我們發展變化的思維的牆,把我們與美好的生活隔開了。只有拆掉思維里的那些牆,你才可以獲得成功、快樂、自信和幸福。用積極的思維方式面對生命中的一切,即使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無所建樹,那麼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你已經享受了真正的快樂,享受了你付出與奮斗的過程,那麼你是幸福的。相反,你用負面思維去面對一切,那麼生活所能回饋給你的也只會是負面的。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很灰暗,只能在思維的牆裡面鬱郁寡歡中等待生命盡頭的到來。
書中「發光論」告訴我們:「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當別人做不到什麼的時候,他們就想要告訴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些什麼,就得去努力爭取。就這樣。」金子是藏在礦物質裡面的,如果你是金子,常態是不發光的。當你被挖掘出來,必須經過痛苦的碾磨、沖刷、浸泡,熔掉你身上的雜質、壞習慣和污點;然後,還要成型、打磨、拋光;最後,才成為很有價值的發光的金子。其實,大家都是金子,但是成長過程相對比較復雜,需要聚集金子般的智慧,才能拆掉思維里的牆,獲得真正的成功——成為「發光的金子」。
書中的「努力論」警示我們:如果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錯誤的努力比不努力還要可怕!如果你從天安門向正西走,希望去頤和園,你能到達么?即使堅持到環繞地球也不行,因為頤和園在天安門的西北邊。沒有拆掉思維里的牆,你還以為你的努力會使你離理想越來越近。殊不知,你不努力還與理想離得近一點,越努力,離得越遠。所以,每個人都要拆掉思維里的牆,給未來設定一個大方向,你設定是對了,成功就很簡單;設定錯了或者偏差了,就不可能到達最終目標。
書中的「等死模式」警告我們:做任何事情不能拖拉。比如,你早晨起床,本來預計6點,可是6點鬧鍾響過後,還想睡會懶覺,翻身再眯一會,等你起來的時候,時間已經7點了。本來計劃好的,7點看什麼書,8點做什麼,9點干什麼,10點做什麼,因為一時的拖拉,整個計劃都拖後,就會讓自己很懊惱。如果這時候再來點突發事件,估計就不會按正常的思維方式處理了。也就是——你越是不想動,你就越不動;你越不動,你為此付出的代價就越大。這種「等死模式」在當今社會很普遍,危害會很大。當一個人等待與拖延的成本遠遠高於他真正開始行動所需要的成本時,他就已經陷入了越等待越不行的怪圈,難以自拔,走不出思維里的牆。
「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開始,那麼不妨試試一個壞的開始,因為一個壞的開始,總比沒有開始強,而完美的開始,則永遠都不會到來。」該書該告訴我們,如果說一個好的開始等於成功的一半,那麼壞的開始至少等於成功的三分之一。成功,其實就是這樣簡單。成功雖然是個概率很小的事情,但大部分人也都安閑地過著不太成功也不太失敗的生活,不願意拆掉思維里的牆。在找不到好的開始時,也只是等待,不願意有壞的開端。其實,失敗是成功之母,僅僅等待,連壞的開端都沒有,那麼徹底失敗也就不遙遠了。如果我們把成功的定義放在內心,即使是壞的開始,也能夠真正獲得可以掌控的幸福。回顧生命中那些讓我幸福快樂的時刻,都是來自於生命的最深處,這雖不是我生命里最輝煌的時刻,但是為了我的目標默默堅守夢想,就是我的成功。這,需要拆掉思維里的牆!
只要你樂意堅守夢想,並一直在人生之路上前行,那麼,你就是成功的!因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當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試著換個角度去思考、換個方式去行動、換個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維里的牆」,你就會發現「牆」外的世界更美麗!、

4

《拆掉思維里的牆》讀後感
——原來我可以這樣活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中,都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對於幸福、成功、事業,我們往往糾結於世人的看法……這些固定的思維方式,在我們腦海中處於相當強勢的地位,它們駕馭我們,操縱我們,束縛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剝奪我們的熱情和希望,讓我們在碌碌無為的平庸狀態中變得心安理得,在渾渾噩噩的麻木生活中變得渾然不覺……這可怕的固有思維模式,就象建在我們頭腦中的一堵牆,嚴嚴實實地擋在了我們尋找幸福,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上。你甚至會認為,我這樣的人或許就應該這樣活,因為這就是我的性格,我的命運。《拆掉思維里的牆》將為你開啟一條嶄新的思路。在古典辛辣的描述中,我們驚覺習慣、麻木以及無所作為的可恨和可怕,並且在鮮明的對比中,堅決地走出這個虛幻的天堂,勇敢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一、內容簡介
對於目前的生活,你是否缺少安全感?你會經常覺得累嗎?結婚一定要買房嗎?堅持一定會成功嗎?努力一定有結果?只有有錢才能夠幸福?老闆可以掌控嗎?小人物就無法對抗不公平嗎?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但卻因為家人不得不這樣過下去嗎?每天都在
混日子,卻幻想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就一定會全心投入?……如果有一個回答是「YES」,那麼《拆掉思維里的牆》這本書就是你想要的。
也許,連我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那些困惑背後,往往藏著一堵堵思維里的牆,阻礙著我們,把我們與美好的生活隔開了。拆掉思維里的那些牆,你就可以獲得成功、快樂、自信和幸福。從「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須一點改變,你的人生也許就此大不相同。

5

看完《拆掉思維里的牆》感覺對此書的介紹並不為過,他的確是一本「人生的開竅手冊」。書中包含了心理學、職業規劃及人生哲學。各章節主題也都是現實生活中的例證,鮮活可見,觸手可及,有著較強的說服力。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為,要想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質。這良好的自身素質包括很多內容,比如:人品德行,文化知識,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等等。其次就是處世態度。面對你的人生,你是積極應對還是玩世不恭?是開朗上進還是悲觀厭世?你生活得好與不好,成就是大是小,都是由你的思維定勢所決定的。
你用積極的思維方式來面對生命中的一切,即使一輩子都默默無聞,無所建樹,那麼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你已經享受到了真正的快樂。真正的快樂就是付出、是奮斗的過程。相反,你用負面思維去面對一切,那麼生活所能回饋給你的也只會是負面的。你的人生會很灰暗,你也只能在鬱郁寡歡中等待生命盡頭的到來。
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我們最大的危險不是外界的壓力與競爭,而是我們內心的模式,這些模式決定我們看到些什麼,感到些什麼,如何思考以及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
你是否缺少安全感?你會經常覺得累嗎?結婚一定要買房嗎?堅持一定會成功嗎?努力一定有結果?只有有錢才能夠幸福?老闆可以掌控嗎?小人物就無法對抗不公平嗎?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但卻因為父母、老婆或者孩子不得不這樣過下去嗎?每天都在混日子,卻幻想有一天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就一定會全心投入?書中深入淺出的講到這些。
也許,連我們自己也不曾意識到,那些困惑背後,往往藏著一堵堵思維里的牆,阻礙著我們,把我們與美好的生活隔開了。拆掉思維里的那些牆,你就可以獲得成功、快樂、自信和幸福。從「IMPOSSIBLE」到「I』MPOSSIBLE」,只須一點改變,你的人生也許就此大不相同。
讀此書讓我意識到,優秀的人有一套優化得非常好的後台程序,這些程序清晰、干凈,不佔內存,直指目標。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維程序,他們總會有不同的思維模式,在壓力下面有完全不同的心態,對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對同樣的事情有完全不同的結論。人們總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其實優秀是一套心智模式。這個心智模式,或者就是潛意識的認知吧,獲取自己想要的,自動過濾不想要的。然後,這些信息就組建成了最新的認知,自己的思考和獲取方式。
書里講的金子論,讓我感觸頗多,確實以前只知道"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原來蘊藏在地殼里的金子才是最多的。
金子是在礦物質裡面的,如果你是金子,你的常態不是發光,而是不發光!只有達到一定的含金量,才會肌駭崗枷瞢磺哥委工蓮成為發光的金子,當你被挖掘出來,你要經過很痛苦的碾磨、沖刷、浸泡,要讓你身上的雜質,不好的習慣、污點被熔掉。然後還要成型、打磨、拋光、最後才成為很有價值的發光的金子!
其實我們都是金子,想發光還有個復雜的過程。
還有努力論:選擇不對,努力白費,錯誤的努力比不努力還要可怕。每個人都需要給自己未來設定一個大方向。

6
拆掉思維里的牆,這是一本讓我覺得很貼切實際的書,為我們混沌的生活敲響了警鍾。
主要介紹了一下理論:
君子愛財,」花」之有道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不要做安全感的奴隸,包括工作,愛情。總可以通過自力更生使自己過得很好。
面對恐懼,觸底反彈
成功不能模仿和復制、成功學案例不能全信
經典摘抄:
如果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二分之一,那麼壞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三分之一,而完美的開始則什麼都不是,因為完美的開始是永遠不會開始的。

如果你在一兩個行業做過十年,那你是精英;如果你在三四個行業做過十年,你是精華;如果你在不同的五六個行業做過十年,那你是精神病--企業討厭不斷開始的人,滾石不生苔,轉行不聚財。
「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要去捍衛它。當別人做不到什麼的時候,他們就想要告訴你,你也不能。如果你想要些什麼,就得去努力爭取。就這樣。」這是《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中的一段話。這段話感動了很多人。也很好的理解了成功這個詞。堅守你的夢想,只要你一直在人生之路上前行,你就是成功的。因為成功不在前方,成功就在當下,成功就是越走越近。試著換個角度去思考、換個方式去行動、換個心情去感悟,「拆掉思維里的牆」,你就會發現「牆」外的世界更華麗,也許成功就是這樣簡單。

(此為各種書摘)
°

㈣ 200分懸賞!暑假如何快速提升英語成績該上高一了,英語基礎很差!請大家詳細說明該如何學習!

你好啊!我是讀英語專業的,給你幾條建議:
一定要開口大聲的朗讀英語文章,而且要經常讀,你肯定不怎麼開口讀英語。我以前也是這樣。
要培養自己的興趣,找到成就感,要經常在人多的時候說英語。
不要死記硬背單詞哦,沒用的,找到一篇文章,把不會的音標查出來,再讀一遍,理解意思,然後開始背,像這樣結合文章理解單詞你會發現你的詞彙量不知不覺的增大了。最後我希望你一定要肯化時間到學習英語上面,不然光說不做永遠學不好。要對自己有信心。經常對自己說:我的英語很棒!我覺得學英語語法不是很重要,如果沒找到語感語法是沒有用的。我不怎麼學語法的,還是照樣考90多分,哦對了,你學音標了沒?如果會音標你學新單詞就容易多了。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

㈤ 高中畢業後暑期學習英語

其實如果你水平比較高的話,報四級一點都不早。
但如果是以提高英文為目的,最好不報以考試類的輔導班,因為這些課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講解考試技巧,對提高英語沒有太大幫助。
我覺得可以根據自己的弱項報語法或詞彙的輔導班。新東方老師們都很風趣,即使是語法詞彙這樣聽起來無聊的話題,他們也講得蠻有趣的。個人推薦詞彙課,會包括關於詞根詞綴詞源之類的內容,對擴大詞彙量和以後的單詞記憶都蠻有幫助。
另外,平時多聽多看,同時自己留心記,真的比任何輔導班都管用。輔導班只是幫助我們學英語的手段的一種。既然你有興趣,相信你一定能把英語學得很好。

㈥ 怎樣才能在暑期中提高英語水平

1.要有決心和信心
2.要保證有時間,每天都念,哪怕10分鍾都可以
3.生活即學習,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機會
4.臉皮厚一點,學自己的英語,說自己的英語,讓他們去笑吧
5.中國日報網站不錯,可以看看
6.自己的獨特的學習方式
http://hi..com/cythiaenglish/blog/item/b531931b7463a9bf4aedbc34.html

㈦ 關於學習的問題!

首先,你可以試著慢慢調整作息時間,靠時間靠不住效率重要,然後白天認真聽課,一開始如果還是瞌睡,有條件的話拿個東西把老師講的錄下來備用,借同學筆記或者請同學講解不會的東西。這個寒假你可以把高一的知識梳理一下以備高二知識的更好銜接;當然你說英語不好,你可以以玩的形式來記憶一些單詞,如果你覺得自己有足夠時間你可以找到關於英語單詞的來歷書看看,就是詞源,知道單詞的構詞方式然後記憶單詞可能會簡單點,但是沒有太大興趣時不建議看,個人經歷就是容易顛覆了那點僅存的英語知識,相當於從頭學起,我現在大學了看了以後真感覺歸零了。你可以以小紙條的形式抽幾個單詞每天拿出來背背不同的,出門在外看到英語也可以隨手記下,也就是實用英語,數學好好看看,數學是整個理科知識的基礎。下面是各科詳細的方法壓縮來寫的。
數學:高一知識慢慢吃透銜接高二知識,扎實仔細點,建立錯題集重復記憶總結自己的做題方法,題不在多在於精,通過一個掌握一類;
英語:我個人是多讀建立語感,語法書就當課外書來讀而不是死記那樣容易煩了,一項項的訓練,如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虛擬語氣等等,每一類題做多了形成一種感覺,感覺這就是正確答案,分類型的整理錯題集;
化學:理解反應公式,慢慢將知識串起來做綜合題,多比較,歸類整理筆記,反復看,總結一下最快的記憶方式;
物理:數學是基礎,慢慢理解物理公式,想像那些現象的由來試著自己站在公式建立者的角度理解,對於實在沒法理解的先記過慢慢學著會用;
生物:多看課本有點偏向記憶性的東西,慢慢整理出一個大框架,就像從紅樓夢里給人物建立合適位置一樣的建立大框架,然後對著題笑話知識。
另外,以上科目在進入高三時每個學校都會發資料吧,那個時候是對三年知識的整合,借著真題來總結規律,當然,以上科目在高二的時候最好買配套課後題答案書,不是說直接看答案,是先自己考慮然後再參考答案,一來建立自己的思路,二來有本答案書可以替自己節省時間,有時候鑽牛角尖也得分時候,時間不夠了的時候就以高效率為准。
如果你覺得累了,可以適當休息,不要刻意逼著自己來耗時間卻得不到效率。我高三最後的時候遇到家裡問題那時候確實影響了學習,後來復讀一年,把自個調整出來了。
以上是一個已經走過來的學姐對你的建議,字多了你看著也累就簡寫的,我真心祝願你取得好成績。

㈧ 暑假趣談的作文

讓人心醉的海南,熱風碧浪,使無數遊人流連忘返;
令人神往的黃山,奇松怪石,讓多少旅人牽腸掛肚;
令人陶醉的西湖,青山秀水,使千萬遊客樂不思蜀;
醉人心魂的桂林,奇山異水,令多少遊子魂牽夢縈;
這麽多的風景固然令人神往,但是我的家鄉乳山也不遜色。我的家鄉的銀灘有著銀白的沙灘,蔚藍的大海。銀灘雖說我去過的次數不計其數,但每次的感受也有所不同。這不,今年我趁著56天的長假,打算再領略一遍銀灘的大好風光。
我坐在車里,邊哼著小曲,邊看著路邊的大好風景,不一會兒到了銀灘。媽媽從車上把游泳衣和救生圈拿給我。然後就開始了准備工作,一切就緒後,我就漫步在沙灘上,朝著海邊走去。
我把救生圈套在身上趴在海水裡,還沒等我翻過身來,「轟」的一聲,一個白白的浪花迎面而來,先給了我一個下馬威,好像在說:「哈哈,小鬼,這下可嘗著我浪花老子的厲害吧!」頓時,我的眼睛裡、耳朵里、鼻子里、嘴裡都灌滿了海水,我在霎時間就成了灌滿海水的海水袋,這下我可吸取教訓了,等浪花一過來我就一個「猛龍過江」翻過去了。哈哈,我那個得意,心想:「浪花老子,斗不過我這個小鬼吧,我這叫;以其人之道,還至其人之身。」
對付完浪花之後,我就跑到沙灘,用沙子把自己給武裝起來,活像一個木乃伊。真是太有趣了!
快樂是簡簡單單,快樂是從從容容,快樂是忙忙碌碌,快樂是清清爽爽,快樂是心有桃源,快樂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快樂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快樂就是這樣簡單,這樣無處不在。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