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隨筆評分標准立意內容結構語言
教師資格考試寫作評分標准
一類文(50-41分)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切、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跡工整。
二類文(40-31分)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跡清楚。
三類文(30-21分)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
四類文(20-10分)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沒什麼內容、感情虛假、結構混亂、語病多、字跡難辨。
五類文(10-0分)沒有寫完作文、立意嚴重偏題、字跡難以辨認、寫背好的範文。
看完評分標准之後,你認為你能拿多少分
② 教師資格考試作文的評分標準是什麼
教師資格考試寫作評抄分標准一類文(50-41分)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切、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跡工整。二類文(40-31分)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跡清楚。三類文(30-21分)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四類文(20-10分)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沒什麼內容、感情虛假、結構混亂、語病多、字跡難辨。五類文(10-0分)沒有寫完作文、立意嚴重偏題、字跡難以辨認、寫背好的範文。看完評分標准之後,你認為你能拿多少分 向TA提問官方電話
③ 剛實施的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作文評分標准。
寫作評分標准
一等(50-41)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切、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
二等(40-31)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跡清楚;
三等(30-21)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
四等(20-0)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沒什麼內容、感情虛假、結構混亂、語病多、
字跡難辨。
④ 請問如何看出一篇作文的選材、立意、語言還有結構
有法可依,即有一定的方法可尋。我們將作文按照四個版塊劃分,即:立意、選材、結構、語言。這法便是如下四個方面:
一、立意要「經典」。經典的東西是經的起時間推敲的東西,它如同一杯陳年的老酒,即使聞聞你也一定會被它打動了。綜觀這幾年中考作文,無外乎這三個方面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生。其中,親情類、友情類(散文)文章最為經典,以親情類文章為例,我們平時就可以著手准備這一類文稿,無論是寫爺爺還是奶奶,寫爸爸還是媽媽,還是身邊其他親人,總之,必須以親情為主題,扣住人們的心弦,觸動人們內心最溫柔的部分。
二、選材要新穎。還是以親情類作文為例,大多數學生一拿到這類文章馬上就會寫雨夜送傘、半夜生病,這類讓人稱之為「雞肋」的素材,如何進行創新讓人眼前一亮呢?
首先,入點要小。越小越不起眼的東西往往可以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如筆者在學生優秀素材的整理中發現:外婆的棉衣、芝麻泛香、爺爺的板栗、小巷深深(寫父親在巷口接自己的事)這類事情雖小但寫好了著實能打動人心。
其次,描寫要細。有了好的素材,如果只是平鋪直敘,那也不能打動人心。《爺爺的板栗》一文中小作者就特地描寫了爺爺剝板栗的細節,讓人深深體味到老人愛孫的情感。同時他還描寫了自己貪吃的憨態讓人忍俊不禁,在這一類的細節描寫中讓人陶醉其中感同身受。《外婆的棉衣》中小作者就抓住農村生活的細節,夏季夜晚在種滿農作物的院子里納涼,這樣的環境充滿農村氣息,更飽含著濃濃的親情,奶奶就在這樣的夜晚開始為一家老小准備入冬的棉衣,她開始戴上老花鏡,穿針引線。這樣的細節怎能不讓讀者感到溫暖呢?
第三,要努力去挖掘別人想不到的素材。不要以為這類素材就是怪誕、靈異的,難以捕捉的,上面講的這些細節也是生活中的常事。大多數人忽略了於是也就少一次將作文寫好的機會,更多人是由於應付不屑去寫,教師一定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引申開去讓學生真正領略到生活處處即文章的道理,愛上作文,用心創作。
三、結構要嚴謹。如果說小學及七年級階段只是寫作文的初級階段,那麼八九年級的作文就應是中級階段了,作文的結構就更需要我們用心去策劃:
首先,段落不能再以三段式為主,而應該以五段式為主,讓文章有一定的厚度。
其次,首尾要注意呼應,給人以完整的感覺。
第三,中間的三段要有一定的層次,或並列式或層進式,給人以一目瞭然的感覺。
有了這樣的結構文章內容即使一般也會給人謹嚴的感覺,如果內容再捧一些那就成為佳作了。
四、語言要樸素、優美
組織完素材,我們就需要用語言將文章組織起來這時我們已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基礎,我們對語言的要求是:
首先要樸素。質朴的語言雖不華麗,但是朴實的東西正是每一個心中最嚮往的東西,是我們內心情結,她娓娓道來如鄰家小女淺吟低唱,親切不失真摯
其次是優美。如果說我們積累的教多能用一些排比、比喻的語言將文章寫得更多采更有氣勢,那麼我們也不妨嘗試一下,這樣的語言如同大家閨秀,美麗而不矯情,給人以震撼的效果。
綜上所說,真正的考場記敘文還是有法可依的,那就是,立意要經典,選材要新穎,結構要嚴謹,語言要樸素或優美。
⑤ 如何看出一篇作文的選材立意語言和結構
有法可依,即有一定的方法可尋。我們將作文按照四個版塊劃分,即:立意、選材、結構、語言。這法便是如下四個方面:
一、立意要「經典」。經典的東西是經的起時間推敲的東西,它如同一杯陳年的老酒,即使聞聞你也一定會被它打動了。綜觀這幾年中考作文,無外乎這三個方面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關注人生。其中,親情類、友情類(散文)文章最為經典,以親情類文章為例,我們平時就可以著手准備這一類文稿,無論是寫爺爺還是奶奶,寫爸爸還是媽媽,還是身邊其他親人,總之,必須以親情為主題,扣住人們的心弦,觸動人們內心最溫柔的部分。
二、選材要新穎。還是以親情類作文為例,大多數學生一拿到這類文章馬上就會寫雨夜送傘、半夜生病,這類讓人稱之為「雞肋」的素材,如何進行創新讓人眼前一亮呢?
首先,入點要小。越小越不起眼的東西往往可以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如筆者在學生優秀素材的整理中發現:外婆的棉衣、芝麻泛香、爺爺的板栗、小巷深深(寫父親在巷口接自己的事)這類事情雖小但寫好了著實能打動人心。
其次,描寫要細。有了好的素材,如果只是平鋪直敘,那也不能打動人心。《爺爺的板栗》一文中小作者就特地描寫了爺爺剝板栗的細節,讓人深深體味到老人愛孫的情感。同時他還描寫了自己貪吃的憨態讓人忍俊不禁,在這一類的細節描寫中讓人陶醉其中感同身受。《外婆的棉衣》中小作者就抓住農村生活的細節,夏季夜晚在種滿農作物的院子里納涼,這樣的環境充滿農村氣息,更飽含著濃濃的親情,奶奶就在這樣的夜晚開始為一家老小准備入冬的棉衣,她開始戴上老花鏡,穿針引線。這樣的細節怎能不讓讀者感到溫暖呢?
第三,要努力去挖掘別人想不到的素材。不要以為這類素材就是怪誕、靈異的,難以捕捉的,上面講的這些細節也是生活中的常事。大多數人忽略了於是也就少一次將作文寫好的機會,更多人是由於應付不屑去寫,教師一定要善於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小細節,引申開去讓學生真正領略到生活處處即文章的道理,愛上作文,用心創作。
三、結構要嚴謹。如果說小學及七年級階段只是寫作文的初級階段,那麼八九年級的作文就應是中級階段了,作文的結構就更需要我們用心去策劃:
首先,段落不能再以三段式為主,而應該以五段式為主,讓文章有一定的厚度。
其次,首尾要注意呼應,給人以完整的感覺。
第三,中間的三段要有一定的層次,或並列式或層進式,給人以一目瞭然的感覺。
有了這樣的結構文章內容即使一般也會給人謹嚴的感覺,如果內容再捧一些那就成為佳作了。
四、語言要樸素、優美
組織完素材,我們就需要用語言將文章組織起來這時我們已積累了一定的語言基礎,我們對語言的要求是:
首先要樸素。質朴的語言雖不華麗,但是朴實的東西正是每一個心中最嚮往的東西,是我們內心情結,她娓娓道來如鄰家小女淺吟低唱,親切不失真摯
其次是優美。如果說我們積累的教多能用一些排比、比喻的語言將文章寫得更多采更有氣勢,那麼我們也不妨嘗試一下,這樣的語言如同大家閨秀,美麗而不矯情,給人以震撼的效果。
綜上所說,真正的考場記敘文還是有法可依的,那就是,立意要經典,選材要新穎,結構要嚴謹,語言要樸素或優美。(摘錄於戴銀老師的博文)
⑥ 老師布置作業讓抄3篇議論文,3篇記敘文以及4篇散文,還要從標題,立意,結構,構思,語言……方面點評
http://wk..com/view/3e23c745336c1eb91a375d52?pcf=2&bd_ts=5713038&bd_framework=1&bd_vip=1&bd_source_light=1550401#page/1/1425713046549
⑦ 教師資格證筆試作文評分標准
教師資格證筆試作文評分標准:
一類文(50-41):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切、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跡工整。
二類文(40-31):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跡清楚。
三類文(30-21):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
四類文(20-10):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沒什麼內容、感情虛假、結構混亂、語病多、字跡難辨。
五類文 (10-0):沒有寫完作文、立意嚴重偏題、字跡難以辨認、寫背好的範文。
(7)師德隨筆評分標准立意內容結構語言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筆試作文評分標准解讀:
作文的評分標准基本上分為7個方面,首先是切合題意,即我們的作文的中心是否和題目所隱含的中心相一致,如果一致就切合題意,否則就不切合題意。我們的文章要做到切合題意,就需要我們在動筆之前對作文的題目進行細致而深入的分析,找出題目所隱含的中心。
其次是中心突出,在第一步找到題目所隱含的中心或者所揭示的實質內容之後,第二步就是我們所寫的作文是否表達出了這個中心或實質,如果閱卷老師讀完後,能明確的把握作文的中心,那中心就是突出的,否則就是不突出,也就是中心不明確。這樣的作文是不會得高分得,尤其是議論文。
再次是內容充實,這個標准主要強調文章要有內涵,要有思想,要有表達,也就是能夠做到旁徵博引,娓娓道來,說理透徹,論據充分,而不是接下來是感情真切,文章總要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是喜歡還是憎惡,是支持還是反對,通過字里行間透露自己的情感傾向,以傳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⑧ 師德的六條標準是什麼
師德的六條標準是:
1、愛國守法: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歧視、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制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⑨ 教師資格證筆試評分標准
總分120分,70分及格,好像是這樣,但是摺合後的分數相當於百分制的
⑩ 教資作文評分標准
教師資格作文評分標准:
一類文(50-41):切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切、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跡工整。
二類文(40-31):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跡清楚。
三類文(30-21):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感情基本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潦草。
四類文(20-10):偏離題意、中心不明或立意不當、沒什麼內容、感情虛假、結構混亂、語病多、字跡難辨。
五類文 (10-0):沒有寫完作文、立意嚴重偏題、字跡難以辨認、寫背好的範文。
另外,還有一些常規的硬性扣分點:
1、標題,不寫,扣5分;
2、文章結尾不寫、字數多於600字,扣10分;
3、少於600字,殘文11分以下;
4、語句錯誤:2個扣1分,5個扣3分,多於5個,扣12分。
(10)師德隨筆評分標准立意內容結構語言擴展閱讀:
教師資格證筆試作文評分標准解讀:
作文的評分標准基本上分為7個方面,首先是切合題意,即我們的作文的中心是否和題目所隱含的中心相一致,如果一致就切合題意,否則就不切合題意。我們的文章要做到切合題意,就需要我們在動筆之前對作文的題目進行細致而深入的分析,找出題目所隱含的中心。
其次是中心突出,在第一步找到題目所隱含的中心或者所揭示的實質內容之後,第二步就是我們所寫的作文是否表達出了這個中心或實質,如果閱卷老師讀完後,能明確的把握作文的中心,那中心就是突出的,否則就是不突出,也就是中心不明確。這樣的作文是不會得高分得,尤其是議論文。
再次是內容充實,這個標准主要強調文章要有內涵,要有思想,要有表達,也就是能夠做到旁徵博引,娓娓道來,說理透徹,論據充分,而不是接下來是感情真切,文章總要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是喜歡還是憎惡,是支持還是反對,通過字里行間透露自己的情感傾向,以傳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