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安全事故
Ⅰ 求暑期安全小常識!!!
為確保學生暑假生活平安,特製定暑假安全公約如下,請家長進行監督指導,確保孩子假期安全。
1、電話號碼要牢記:火警 119 ,匪警 110 ,急救中心 120 。
2、暑假正值汛期,因此,嚴禁到池塘、水庫、河、海等處私自玩耍洗澡。
3、不用濕手摸電器,發現別人觸電不能用手拉,要用干木棒把電源打掉。
4、注意飲食衛生,不在劇烈運動後大量喝涼水;不隨便在不衛生的地方亂吃東西,禁止暴飲暴食。
5、提醒孩子增強自我防範意識:不玩火、不玩電、不去公路上、建築工地等一切危險的地方玩耍,不與陌生人打交道,在沒有大人監護的情況下,不私自外出;特別提醒孩子外出時注意交通安全。
6、禁止上網吧,禁止到游戲室、檯球室、錄像室、歌舞廳;禁止參加非法集會等不文明活動。
7、每天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8、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暑假安全公約主要內容
一、 交通安全
1、 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在公路上跑鬧、玩耍。
2、 橫穿公路要走斑馬線,不得隨意橫穿。
3、 小學生不得在馬路上騎自行車。
4、 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等車,車未停穩不得靠近車輛,上下車時不得擁擠。
5、 文明乘車,乘車主動讓座,不得在車廂內大聲喧嘩。
二、 水的安全
1、 不得到海邊、水庫、方塘、水井等危險的地方玩耍、洗澡。
2、 不得隨同大人到海邊、水庫、方塘等地方釣魚。
3、 到游泳館游泳必須要有家長陪同,不得單獨游泳。
三、 電的安全
1、 要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學會使用普通的家用電器。
2、 不要亂動電線、燈頭、插座等。
3、 不要在標有「高壓危險」的地方玩耍。
四、 火的安全
1、 不準玩火,不得攜帶火種。
2、 小心、安全使用煤氣、液化氣灶具等。
3、 不要玩火,以免發生火災。發現火災及時撥打119,不得逞能上前撲火。
五、 飲食安全
1、 自覺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勤洗手,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2、 購買有包裝的食品時,要看清商標、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三無」食品、過期食品一定不要購買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凈後才可食用,不吃腐爛、變質的瓜果。
六、 防汛防暑安全
1、 夏季多雨,任何同學不得在大樹及高大建築物下避雨。
2、 大雨天氣,任何學生不得外出,如遇洪峰要順樓梯到高樓層或地勢較高的地方防汛。
3、 高溫天氣,要採取降溫措施,防止中暑。
你參考參考吧。
Ⅱ 每年暑假也是各種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各位家長覺得要怎樣防範
把孩子都關在家裡
Ⅲ 暑假也是學生安全事故的高發期,其中,什麼是最容易發生的
暑假也是學生安全事故的高發期,
其中,什麼是最容易發生的?
我覺得暑假大概是學生游泳去世的多。
Ⅳ 暑期兒童傷害死亡事故頻發,該如何保護未成年人
對於暑期兒童傷害死亡事故頻繁的發生,我們表示痛心,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可是在花朵還沒有完全開放之前,卻遭到了意外事故,對於家庭層面來講,他是家庭的希望,賣的發生,使得他們整個家庭都為他傷心難過,甚至幾年也走不出這個陰影,而對於國家層面來講,是失去了花朵,還沒有來得及長大,卻已枯萎,所以對我們當下來講,保護未成年人是非常重要的舉措,各地都應該引起重視,而且家庭也要普及,學校也要引導未成年人,可是對於具具體措施是相當困難的,但是為了避免未成年人事件的再次發生,我們必須做到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與國家層面來講,我認為國家應該設立相對的法律條例來約束未成年人,對於那些做錯事的未成年人進行適當的教育,讓他們予以改正。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保護,使得暑期兒童傷害死亡事故減少。
Ⅳ 7月發生多起中小學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暑假期間,孩子離開學校回到家,主要由家庭承擔監護責任。然而,目前對家長的監護責任一直重視不夠。從法律層面上,要推進家庭教育法的制定,明確家長的監護責任和教育責任以及相應的強制性和懲戒性措施。
對此現象,專家稱,每到暑假,很多父母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難題,那就是孩子在家怎麼看護。在實踐中,由於沒有看護好,一些地方和農村的孩子出去玩,發生溺水等暑期安全事故,應該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
Ⅵ 暑假學生安全事故概況
寒假、春節,應該是這個冬天裡孩子們最高興的日子了。日前「強生家長安全健康學校」公布了一項最新的關於兒童意外傷害的調查,這一調查是「全球兒童安全網路」(中國)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兒童少年衛生學教研室共同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傷害在調查人群中總發生率為16.5%,從年齡上看,1歲到5歲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最高。
那麼,假期學生多發生哪些意外事故?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證孩子的假期安全?昨天,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南京的有關專家和醫生。
這項最新的關於兒童意外傷害的調查結果顯示,14歲以下兒童意外傷害按照發生頻率高低排列依次是:跌傷、碰傷或擠壓傷、扭傷、割傷或刺傷、交通事故、燒或燙傷、昆蟲或動物咬傷(如狗咬傷)、中毒、電擊傷、溺水、窒息、切割傷、爆竹傷等。從受傷場所來看,最易發生意外傷害的場所是家裡或宿舍,占總意外傷害發生例數的43.2%;其他依次是學校/幼兒園、街道/公路、游樂場所。此外,調查還顯示兒童最易在進行娛樂活動時發生意外傷害(占總體的44.6%);其次為體育活動、休息或進食時、洗澡或上廁所、學習、步行或上下樓梯、乘坐交通工具時。
「我院也曾做過這方面的調查,結果表明到醫院就診或死亡的兒童中,意外傷害者所佔比重最大。尤其是在節假日期間,兒童意外傷害發生率極高。」昨天,南京市兒童醫院一位兒科專家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在門診部每天接待的患兒中,因意外傷害而就診的大約有30%。他認為,現在的家庭基本為獨生子女,極易發生致傷、致殘甚至致死的意外事故,會給孩子生理和心理、家庭乃至社會造成嚴重損害。因此,兒童意外死亡已經不僅僅是醫療衛生問題,還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意外傷害包括窒息、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燒傷、燙傷等六大類。」這位專家說,預防兒童意外傷害主要靠家長在平時加強教育,同時要加強監管。比如,打火機、熱水瓶、刀具等不要放在兒童拿得到的地方,電源開關尤其是插座等不要讓兒童觸摸,不 要讓兒童單獨到水邊玩耍,兒童過馬路以及睡覺的時候要注意看管等。
調查表明,兒童容易受到意外傷害的場所是家中、學校、游樂場所和體育場所,以及在途中。兒童注意力容易分散,對交通標志辨別不清,對交通狀況缺乏判斷力,加上有些家長在遵守交通法規方面做了壞榜樣,使兒童成為交通事故的易發人群;兒童喜歡爬高,身材又較矮小,有的建築物由於陽台、門窗、樓梯缺少齊全的保護裝置,導致孩子從高空跌落。有的家長外出時將孩子反鎖家中,孩子出於恐懼,冒險從陽台或窗口翻出,結果釀成悲劇;游泳給兒童帶來樂趣,也潛藏著風險。年紀較小的溺水兒童往往是在水邊玩耍時失足落水,而年齡較大的孩子則常常因為游泳時滑入深水區或腿部抽筋而溺水。如果救治不及時,兒童會因大腦缺氧而留下智力減退等後遺症,甚至導致死亡。
「此外,誤服也是意外傷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南京市兒童醫院外科一位醫生稱,從玩具零件、紐扣、筆帽、圖釘,到老鼠葯、農葯、外用葯,乃至膠水、汽油、水銀、強酸、強鹼等,兒童誤服的東西可謂五花八門。有的孩子把五顏六色的葯丸當作糖豆吃,直到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才被家長發現,急急送往醫院洗胃。有的孩子口渴,拿起家長放在角落裡的農葯一飲而盡……孩子在家裡難以照顧周全,即使在有專業人士看護的幼兒園和學校也並不一定安全。
食物不潔,引起中毒;課間活動時,打打鬧鬧、推推搡搡,結果摔傷了腿,磕破了頭;上體育課時,不小心撞折了胳膊,磕落了牙齒……南京市婦幼保健院黃主任認為,大多數意外傷害事件多是由於不當心、麻痹大意引起的,並非不可預防、無法控制。只要家長和老師們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管理和監護,許多兒童的意外傷害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有效防範兒童意外傷害,需要全社會的通力合作。」南京市關心下一代協會有關專家指出,面對每天不斷的兒童意外傷害事件,最需要建立一個專門預防兒童意外傷害的組織機構。該機構可以通過與政府機構、企業、基金會、協會等其他團體的共同努力,利用多種媒體教育家長、法規制定者、教師及其他關心兒童安全的人們,引起社會對兒童意外傷害防範的關注,降低兒童意外傷害事件的發生率。據了解,北京兒童醫院與澳大利亞的醫療機構達成合作,成立了兒童意外傷害防治中心,在全國建立起第一個兒童意外傷害監測網。
Ⅶ 暑假期間應注意的安全隱患,主要有哪些
主要有:
1、溺水
家長應教育孩子遠離野外水塘、水庫等,更不要單獨下水。即便是去正規場所游泳,最好也要有成人陪同。
2、交通安全
永遠站在黃線的後面等車,教孩子認識軌道交通上用的警示信號和警示標志,告訴孩子永遠不要攀爬軌道前的任何欄桿,在等待時,不要讓你的孩子玩會滾動的玩具。
3、動物咬傷
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發期。夏天孩子們喜歡在外玩,請務必看護好自己的孩子遠離貓狗,更不要招惹貓狗。一旦發生意外,要及時就醫打疫苗。
4、滯留車內
保險起見,無論何時都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車內密閉狹小的空間容易造成兒童缺氧,情況嚴重時可能導致窒息。高溫、缺氧等情況都會奪走孩子的生命。
5、拐賣誘騙
目前拐騙兒童犯罪已趨於城市化、社區化。有孩子的家庭,要多關注這方面的新聞,各地公安部門會總結預防帖子,全民普及防止拐騙兒童事件發生。
6、網路安全
暑假期間,孩子「宅」在家裡,上網成為重要的娛樂方式。但兒童上網也面臨諸多安全風險。其中,遭遇網路欺詐、財產受到損失的情況最為常見。
7、燙傷
夏季穿著較單薄,這增加了孩子燙傷的可能性。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將熱水、熱湯、粥等放置在安全的地方。一旦發生燙傷,要用流動水沖洗傷口,不要塗抹牙膏、醬油等物品,並及時將孩子送往醫院做專業處理。
8、玩火
夏季天氣乾燥,容易引起火災,家長要教育小孩不準玩火、不攜帶火種。小心安全使用煤氣、液化氣灶具等。
Ⅷ 暑假安全注意事項
為確保學生暑假生活平安,特製定暑假安全公約如下,請家長進行監督指導,確保孩子假期安全。
1、電話號碼要牢記:火警 119 ,匪警 110 ,急救中心 120 。
2、暑假正值汛期,因此,嚴禁到池塘、水庫、河、海等處私自玩耍洗澡。
3、不用濕手摸電器,發現別人觸電不能用手拉,要用干木棒把電源打掉。
4、注意飲食衛生,不在劇烈運動後大量喝涼水;不隨便在不衛生的地方亂吃東西,禁止暴飲暴食。
5、提醒孩子增強自我防範意識:不玩火、不玩電、不去公路上、建築工地等一切危險的地方玩耍,不與陌生人打交道,在沒有大人監護的情況下,不私自外出;特別提醒孩子外出時注意交通安全。
6、禁止上網吧,禁止到游戲室、檯球室、錄像室、歌舞廳;禁止參加非法集會等不文明活動。
7、每天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8、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暑假安全公約主要內容
一、 交通安全
1、 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在公路上跑鬧、玩耍。
2、 橫穿公路要走斑馬線,不得隨意橫穿。
3、 小學生不得在馬路上騎自行車。
4、 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等車,車未停穩不得靠近車輛,上下車時不得擁擠。
5、 文明乘車,乘車主動讓座,不得在車廂內大聲喧嘩。
二、 水的安全
1、 不得到海邊、水庫、方塘、水井等危險的地方玩耍、洗澡。
2、 不得隨同大人到海邊、水庫、方塘等地方釣魚。
3、 到游泳館游泳必須要有家長陪同,不得單獨游泳。
三、 電的安全
1、 要在家長的指導下逐步學會使用普通的家用電器。
2、 不要亂動電線、燈頭、插座等。
3、 不要在標有「高壓危險」的地方玩耍。
四、 火的安全
1、 不準玩火,不得攜帶火種。
2、 小心、安全使用煤氣、液化氣灶具等。
3、 不要玩火,以免發生火災。發現火災及時撥打119,不得逞能上前撲火。
五、 飲食安全
1、 自覺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勤洗手,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2、 購買有包裝的食品時,要看清商標、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三無」食品、過期食品一定不要購買食用。
3、生吃瓜果要注意洗干凈後才可食用,不吃腐爛、變質的瓜果。
六、 防汛防暑安全
1、 夏季多雨,任何同學不得在大樹及高大建築物下避雨。
2、 大雨天氣,任何學生不得外出,如遇洪峰要順樓梯到高樓層或地勢較高的地方防汛。
3、 高溫天氣,要採取降溫措施,防止中暑。
七、 假期特長班的安全
1、 按時到校,遵守班級紀律。
2、 不瘋打鬧,不玩危險物品,不做危險游戲。
3、 講究衛生,不亂吃零食。
4、 放學排好路隊,不在外面逗留,及時回家,注意交通安全。
八、 運動員訓練安全
1、 保證訓練期間到校、回家乘車、走路的安全。
2、 訓練期間,師生要綳緊安全弦,防止運動損傷和意外傷害的發生。
3、 高溫天氣,教師要合理安排運動量、運動地點,防止中暑。
4、 運動員不到校訓練必須請假,如沒請假,教師要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問清原因。
5、 體育運動時,穿好運動服,口袋不要裝刀子、鐵釘、發卡等危險物品
6、 運動員要注意飲食衛生,不吃零食,不吃不衛生食品。
7、 比賽期間,教師要強調乘車安全和比賽過程中的安全。
8、 訓練或比賽結束後要及時回家,不得私自外出遊玩。
九、 其他方面的安全
1、 不要輕信陌生人,陌生人敲門不要開防盜門。
2、 外出旅遊或走親訪友,萬一迷路不要驚慌,要呆在原地等候父母回找或及時撥打110,請求警察叔叔的幫助。
3、 觀看比賽、演出或電影時,排隊入場,對號入座,做文明觀眾。比賽或演出結束時,等大多數人走後再隨隊而出,不可在退場高峰時向外擁擠。
4、 睡覺前要檢查煤氣閥門是否關好,防止煤氣中毒。
5、 不得玩易燃易爆物品和有腐蝕性的化學葯品。
6、 不偷不搶,不拉幫結火,打架斗毆。
Ⅸ 暑期安全風險多 如何編織安全網
在暑期這個學生意外傷害最高發的時段,怎麼做才能編織出一張有效的安全防護網?這是家長、學校和社會都應重點關注的問題。為防止未成年人暑期安全事故發生,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防止意外傷害發生。暑假期間,廣大家長應時刻綳緊安全弦,充分履行監護職責,關注孩子日常舉動,教育孩子遵守法律法規,提示孩子注意安全風險,特別應避免將低齡兒童單獨留在家中或讓其獨自出行、活動。此外,家長還應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做好遵紀守法表率,為孩子樹立榜樣。一旦發生未成年人傷害事故,家長應注意留存錄音、錄像等相關證據,便於事後糾紛解決。
二是學校院應加強暑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家長安全防範意識。學校應創新方式方法,有針對性地通過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融參與性、趣味性、知識性於一體的方式加強對廣大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切實讓學生們將「安全第一」牢記心間。同時,指導家長切實履行監護職責,監護和教育好子女,為孩子起好暑期安全保護傘、防火牆作用。
三是公共場所管理部門應切實履行安全保障義務,消除安全隱患。《侵權責任法》第37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故公園、游樂場等公共場所的管理者應當充分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活動場所及設施、設備。未成年人高度聚集場所及重點水域管理者,應當根據未成年人特點配置相應設備設施,設立警示標志,安裝防護裝置,增加檢查頻率,加強人員巡視,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避免暑期未成年人野泳及其他安全事故發生。
四是未成年人應常懷戒懼之心,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未成年人在暑期活動時應牢記安全第一,遵循父母、老師和成人的教導,增強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能力,遠離野泳,嬉戲有度,安全出行,防止自身遭受傷害的同時,避免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