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文明
1. 校園文明用語
校園文明用語
一、校園禮貌用語:
1、得到感謝語:別客氣;不用謝。
2、接待來客語:請進;請坐;請喝茶;再次見到您,真是十分高興;歡迎光臨。
3、無力助人語:抱歉;實在對不起;請原諒。
4、分手辭別語:再見;再會;祝您一路順風;期望不久的將來還能在那裡歡迎您。
5、受人相助語:多謝;麻煩你了;十分感謝!
6、打擾別人語:請原諒;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讓您受累了。
7、見面問候語:您好;早上好;晚上好;您好,見到您很高興;××最近很忙吧!請轉達我對他的問候!
8、聽到致歉語:不要緊;沒關系;您不必介意。
9、求助於人語:請;請問;請幫忙;請幫忙我一下;請多指教。
10、送別客人語:再見;慢走;歡迎再來。
11、受人相助語:多謝;麻煩你了;十分感謝!
12、見面問候語:您好;早上好;晚上好;您好,見到您很高興;××最近很忙吧!請轉達我對他的問候!
13、提醒行人語:請您注意安全;過路請走行人道。
14、慰問語:您辛苦了;讓您受累了;給您添麻煩了。
15、應答語:行,請您稍候;好,立刻就來;您不必客氣,這是我就應做的;不用謝,照顧不周的地方請您多多包涵;請您吩咐。
16、提醒別人語:請您留意;請您注意;請您別急。
17、贊美語:您幹得很好;太棒了;您真了不起;這太美了。
18、接打電話語:接:您好!我是×××,請講話。掛:多謝,再見。
19、求助於人語:請;請問;請幫忙;請幫忙我一下;請多指教。
20、聽到致歉語:不要緊;沒關系;您不必介意。
21、排隊語:請大家自覺排隊;請您排隊好嗎?
22、打擾別人語:請原諒;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讓您受累了。
23、征詢語:我能為您做些什麼嗎?這樣會不會打擾您?您還有別的事情嗎?請借光;請您讓一讓好嗎?
24、送別客人語:再見;慢走;歡迎再來。
25、得到感謝語:別客氣;不用謝。
26、無力助人語:抱歉;實在對不起;請原諒。
27、道歉語:很抱歉!這件事實在沒有辦法做到;真不好意思;真對不起,讓您久等了!對不起,打擾了!對不起,請稍候!
28、接待來客語:請進;請坐;請喝茶;再次見到您,真是十分高興;歡迎光臨。
29、禮稱別人語:老師;同志;先生;小姐;師傅;朋友。
30、分手辭別語:再見;再會;祝您一路順風;期望不久的將來還能在那裡歡迎您。
二、教學前後
1、當響起上課鈴聲,教師走到講台首,立正後說:「上課!」
2、班長或值目生喊「起立!」教師呼「同學們好!」
3、下課鈴聲響後,教師說:"下課!"
4、學生齊聲應:「老師再見!」
5、全體學生應呼:「老師好!」
6、課前小預備,教師應到教室門口巡視,室內學生做好課前准備。
7、全體學生起立,教師巡視後呼:「同學們再見!」
8、學生立正後等教師離開講桌出門時,班裡學生方可離開座位。
三、教學過程中
1、課堂上教師向學生提問題時,學生應用心思考,舉手准備回答。
2、當教師指名回答問題時,學生起立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後,教師應向學生說聲"請坐"。
3、學生聽課過程中有疑問時,先舉手,經教師許可,方可發言。
4、當學生因事遲到時,應站在教室門口喊聲:"報告!"得到教師回答:"請進"方可進教室。
第二部分在辦公室里禮貌用語
1、學生進辦公室前先敲門後立正喊:"報告!室內有關教師要回答:"請進。"
2、學生輕輕步入教師好公桌前,交、取作業或請教問題時要立正,未經教師允許不得坐下。
3、學生理解教師遞送物品時,要用雙手,並說;"謝謝。"
4、教師與學生談話結束手時,學生向教師行鞠躬禮,教師應點頭還禮,並說:「再見」
第三部分在宿舍里札貌用語
1、來賓進宿舍樓,迎面遇見學生,學生應主動打招呼:"領導(首長)好!"來賓離開宿舍樓,學生也應主動告別說「領導(首長)再見」或"領導(首長)慢走。"
2、來賓來到房間前,先敲門,室內學生要說:「請進」或說:"對不起,稍等"。
3、學生從室內開門後,室內其他學生起立,見到來笑說「領導(首長)好"
4、當來賓說:「同學們請坐,」室內學生說:"領導(首長)請坐"
5、當來賓跟學生談話結束,起立要走時,來賓說:「同學們再見」學生起立說:"領導(首長)再見。"
6、校領導或教職工進宿舍,學生也應主動打招呼或點頭致意,相應問好。
與學生談話:
(1)提抄前通知,有所准備。談話最好提前與學生打招呼,讓學生有一個思想准備,這既是一種禮貌,又是對學生的尊重。
(2)熱情迎候,設置平等氣氛。舉止端正,行為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要有耐心,不要高音量、不反唇相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
(3)分清場合,入情入理。在與人談話時,老師的表情要與談話對象、內容協調一致。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學生在校園內進出或上下樓梯與老師相遇時,應主動向老師行禮問好。學生進老師的辦公室時,應先敲門,經老師允許後方可進入。在老師的工作、生活場所,不能隨便翻動老師的物品。學生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應指指點點,評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習慣和人格。
3. 如何提高全校師生文明禮儀程度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落落大方,見義勇為,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荀子雲:「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教師首先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而學生的學習也應該首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之人,學做社會中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做到「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遊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塗;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於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於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裡,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窗口單位,窗口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麼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順利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可能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班級的學習環境。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成長時期,我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道德素質的培養,那我們即使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首先應該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一個懂文明、有禮貌的謙謙君子,然後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單純掌握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要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中學生。那麼請我們每一個人管住我們的口,不說粗話、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不打架斗毆;管住我們的腳,不踐踏草坪。我相信,經過我們全體師生共同努力,一定會營造出一個文明美好的校園。試想假如全國每一個校園都共同創建文明校園,那麼我們民族的整體素質將大大提高,國家的綜合實力將會大大加強,祖國的未來一定是繁榮昌盛、燦爛輝煌!
我們年輕一代,更應該是文明的先鋒,禮儀的標兵。看,在馬路邊,人們都自覺遵守信號燈;看,在公交車上,人們紛紛給老人、孕婦讓座;看,在校園里,一位小同學磕倒了,大同學就主動跑過去,扶起他——到處洋溢著文明禮儀的氣息。講文明,懂禮貌的現象雖然隨處可見,但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存在著某些不文明行為。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的美麗校園不和諧的紙屑、食品袋,糖紙隨處亂扔,甚至有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有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學在走廊上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搡搡;還有部分同學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樹枝,甚至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物。這一舉一動,無不表現出一種文明的缺失。「小而不為,老來何為?」作為學生,除去學習,學會做人更是重要的一課。文明禮貌就是做人的前提。如果人人都能講文明,有禮貌,那我們的生活將會更美好。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4. 怎樣寫關於 做文明師生 的徵文
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要講的題目是「養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
先讓我為大家講述兩個事例:
第一個事例是:新加坡是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這個國家的公共場所的各種標語大多是用英語書寫。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禮貌的標語,如「不準隨地吐痰」、「禁止吸煙」、「不準進入草坪」等卻用中文書寫。為什麼呢?人家回答:因為有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數是中國大陸的遊客。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學校長語重心長地說:不文明行為也是國恥。
第二個事例是:據中央電視台報道,國慶節後的天安門廣場,隨處可見的口香糖殘跡,顯得格外刺眼,40萬平方米的天安門廣場上竟有60萬塊口香糖殘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塊口香糖污漬,密密麻麻的斑痕與天安門廣場的神聖和庄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以上兩個事例表明,文明的一切都是由細節構成的,通過這些細節,我們看見了文明離我們國家還有一定距離,因此我們每個學生都應該養成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尤其是對於我們施橋中心小學的學生來說,你們中有不少學生是經過各種途徑和努力後,才得以成為了施橋中心小學的一員。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在一部分同學身上,還是有著一些不文明行為。例如,我們的校園內、樓梯上總能見到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極不和諧的白色垃圾,尤其星期六、星期日教室里、校園內垃圾隨處可見,甚至有的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的同學打掃,扔了又何妨;再例如可見在教室走廊上的起鬨大鬧,走路推推搡搡,隨意撞壞門窗,也不覺心疼;再例如校園內部分同學之間相互的講臟話、粗話,隨意攀爬學校牆頭、國旗圍欄和車棚圍欄,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會公德、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恰恰從本質上體現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事實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我們良好學習的前提,也是樹立健康人格的基礎。在學校沒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同學就目無紀律,不講衛生,擾亂整個學校的學習環境。相反,如果我們養成了文明的行為習慣,學習環境就是良好的、有序的。我們知道:一個學校的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才能構建出優良的學習環境,創造出優良的學習成績。現在,我們正處於人生中最關鍵的探索時期,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到我們自身的心理素質,而文明的行為就在幫助我們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同時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質,如果我們不在此時,抓好自身的道德素質建設,那我們縱然擁有了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於人於己於社會又有何用呢,所以,我們應該先成人,後成材,不要做一部單純掌握一些知識技能的機器,而要成為一個身心和諧發展的人。文明就是我們素質的前沿,擁有文明,那我們就擁有了世界上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無數事例表明,走向事業輝煌,開創成功人生的關鍵,是品德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來的我們,需要學習繼承的東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問題是,我們究竟要以什麼樣的精神風貌,什麼樣的思想品質,什麼樣的道德水準,去接過人類文明的接力棒。同學們,我們播下一個動作,使收獲一個習慣;播下一個習慣,使收獲一個品格;文明已被人們放在心裡的一個重要位置,時時刻刻在與文明交談,千萬不要把文明行為習慣看作小事。每個人的舉手投足之間都傳遞著豐富的文明信息,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做文明學生,管住我們的口,不隨地吐痰;管住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住我們我們的腳,不踐踏花草。我相信,我們全體師生經過努力,一定會營造成一個寧靜、有序、有著良好學習環境的校園。謝謝大家。
做一個文明之人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做一個文明之人》。
記得有人說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要經常性地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怎樣的人。」做怎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答案,但在每一個答案的背後都有一個基點,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文明是一種受人尊敬並被大家廣泛推崇的行為。
做文明之人,就要會用文明語,做文明事。再簡單地講就是要懂禮貌,明事理。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禮貌待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生活在幸福時代的我們,如果不能繼承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就不能真正做一個快樂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話大家要記住。文明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時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學問都重要。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珍貴的感情。
同學們,讓我們在國旗下共同祝願,祝願我們的生活處處開滿文明之花!祝願我們自己一步步地邁向文明!
做文明之人,永遠的呼喚!一生的追求!
凈化語言,美化校園
同學們:
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聊聊美化校園的話題。我想現在可能會有一些同學在想,美化校園?我們的校園不是很美嗎?你看校園里:操場上乾乾凈凈無紙屑,四周圍綠樹草皮話爛漫,樓房整齊一排排,同學們穿紅著綠好漂亮,外面還有綠水青山來擁抱,誰敢說我們的校園不美嗎啊?可是今天,老師要實話實說:我們的校園里還有美中的不足,還存在著"丑"的東西。
那麼這個"丑"到底藏在哪裡呢?
我說這個"丑"就藏在一些同學的嘴巴里。前些天,我路過教室門口,竟聽到有同學在相互傳唱這樣的一首打油詩:(什麼)讀書苦啊,讀書累,讀書還要繳學費,不如參加黑社會,有吃有喝有地位
下面還有更難聽的,我也不好意思給大家再背下去了。當時,我心情沉重地回到了辦公室,跟老師聊起這樣的事情。老師們在生氣之餘告訴我,前些時候還流傳過這樣一個順口溜:(什麼)一年級是小偷二年級是賊,三年級的美女沒人追,四年級的帥哥排成對,五年級的情書滿天飛,六年級的鴛鴦成雙對。
這是什麼話?是怎樣的人編造的?其編造的目的又在哪裡呢?同學們對這樣的一些問題思考過嗎?昨天,老師對這些問題,思考了一個晚上,現在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對於第一個問題--這是些什麼話?我說是瞎話瞎講,以為根本沒有這個事實,純屬胡編亂造。第二個問題--是些怎樣的人胡編亂造的?我的回答是:是一些胸無大志,不願學習,只貪圖眼前舒服與享受的,又別有用心的人編造的。他們的別有用心又再哪裡呢?--他們學壞了,還想讓更多的人也跟著學壞。打個比方,他們已經落水了,快要淹死了,還想多找幾個人下水陪他們一起淹死,這就是他們的目的。所以,同學們一定要小心啊!
古人說:"言為心聲",就是說,一個人的語言直接反映了他的思想。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我說,語言是心靈的一面鏡子,什麼樣的語言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一個文明的學生,首先應該從學會說文明的語言開始。
校園是教育人,培養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園應該是一個美麗而純潔的地方,所以我們絕不允許此類不文明語言來玷污我們美麗純潔的校園,毒害小朋友們純潔美麗的心靈,大家說,對嗎?
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這些不文明語言的傳播。 讓我們行動起來,人人都來自覺地使用文明禮貌語言。
讓我們人人都來用美麗的語言,給我們的校園再添一份美吧!
5. 如何宣傳和發動師生樹立良好的文明衛生意識
【1】發放相關的傳單,介紹文明衛生意識的重要性,並指出一些由於不重視衛生而造成的事故,加大師生對此事的重視力度。與此同時,找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進行播放,也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進行大討論,讓師生在討論中自覺認識到文明衛生意識的重要性。
【2】首先就是進行思想上的教育,使文明衛生意識深入人心,在大家養成好的思想習慣後,還應該在校內對表現突出的師生進行表要和獎勵,樹立榜樣。學校也應提供相應的設施,為大家創造條件。
【3】若衛生環境不好,就應讓大家共同清掃,而不是讓保潔工人來做,這樣在勞動中大家才能意識到自己原來的做法是不對的,才會有人加以注意。在環境清理後,還要推出相應的規定,鼓勵大家共同保護環境並對不愛護環境的人加以處罰,對表現好的人進行獎勵。爾後,就是要多設立一些垃圾收集站,給大家提供養成良好習慣的條件。
【4】現在,很多地方只是靠罰款來解決這一問題,但效果並不良好。所以,就應該讓不文明的人做義工,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會給他人帶來不便,這會在心理上給他們一定的壓力,會促使他們改正錯誤。還可以多找一些文明監督員,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及時的糾正並進行警告,對多次不予改正的,就要進行思想教育等手段。
6. 求上聯 師生同心共建文明校園
八方與師生不對仗,平仄也不對。
八方協力齊開昌盛道路
師生同心共建文明校園
7. 喜迎祖國華誕爭做文明師生(作文45o字)
文明在這里永恆。
祖國似一條巨龍。隨著「神五」,祖國逐漸走向了繁榮富強、「神六」,振興中華,五穀豐登的季節,這一天是多少人們的生命換來的!
在國慶到來時。應該好好想一想,但我們也不會忘記在這秋風送爽,從此刻苦讀書,戰火再次在我國響起。在這一天,可殊不知,你的大好光景是我們的驕傲,我們中華民族是個不屈的民族,這個稱呼就像一根針,這是在告訴我們,生命在這里繁衍!
但是,在每個華人的心中人燃燒著!外國輕蔑得稱我們為「東亞病夫」,小時候的我也是十分高興的。
在黨的領導下,在新世紀騰飛了!
我們祖國的河山是多麼的壯麗,記錄著我國的昌盛與繁榮。讓我們祝福祖國這條巨龍。我可以快快樂樂的玩,也要對那些為了革命而失去生命的人民致敬,當帝國主義欺壓人民的時候,那一段令人憤慨的血淚史。祖國,長江黃河,回答了曾經在報上的奧運三問,我們也會直起腰來反抗,我們從沒有降服:我們還不強大。革命戰士們將青春與生命獻給了祖國、「神七」飛上天空,越飛越高:我們成為了強國,我們不止要高興,在人民的努力下。
我們的祖國是如此雄壯,一代代炎黃子孫創造了燦爛的東方文明,成為祖國的棟梁,奧運會在我國舉行:勿忘國恥。曾經,已沉睡了上百年,見證了我國的巨大突破,圓明園的火焰。每一次。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有多少人民的鮮血流在了這片土地上,即使再苦,時時刻刻刺痛著我們的心,換來了抗戰的勝利,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像在向全世界宣布,飛向希望,讓我們為祖國送上一份真切的祝福吧,他們風餐露宿,我們迎來了祖國的第67個生日
8. 怎樣加強文明道德建設 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一、以活動為載體,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開展學雷鋒、李林森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唱雷鋒、李林森歌曲,觀看雷鋒電影、李林森事跡片,讀雷鋒故事等多種形式了解雷鋒、李林森,開展創建「雷鋒式班級」、「雷鋒式學生」、「李林森式教師」等活動,用時代先進、身邊優秀人物熏陶師生;開展愛國教育系列活動,進行傳統教育、革命史教育、中華美德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培養師生愛國情懷,傳統美德;和打造書香校園有機結合起來,用經典國學感染師生,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在誦讀中明理修行;開展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落實及日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深入開展「做感恩、奮進的萬源人」活動,教育引導師生懂得「知恩」、「感恩」、「施恩」,增強學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社會的意識;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圍繞個人禮儀、學校禮儀、公共禮儀等方面,舉辦文明知識講座、文明禮儀知識競賽,開展「文明學生」、「最美學生」評選活動,組織教師觀看《教師禮儀專題講座》,培養師生文明行為習慣;開展校園經典歌曲傳唱活動,利用每天預備時間、音樂課、興趣活動課傳唱歌曲,用高昂的歌聲鼓舞師生振奮精神,奮發向上;強化師德師風建設,開展「責任教師」、」「文明教師」、「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引導教師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時時處處用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 二、以制度為抓手,加強文明道德建設,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學校應制定文明學生、文明教師基本要求,建立文明師生考評細則,文明師生獎勵制度,不文明師生整改措施以及問責辦法,用制度規范人。 三、以校園文化氛圍為襯托,提升師生文明內涵 大力加強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建設,讓優美的環境和人文情懷影響人、教育人,提升人的文明修養。 文明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文明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文明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文明道德是做人的准則。學校要持之以恆通過各種教育和實踐活動,加強文明道德建設,提升師生文明素質,為祖國未來培養高素質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