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報道學風建設師德建設
A. 如何促進教風學風建設交流會新聞稿
大家下午好!我是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錢程,今天能作為教師代表發言,感到十分榮幸。
「一批好教師可以造就一所好學校,一個好教師可以影響一批學生的未來」,足見教師不論是對於學校的發展還是對學生的成長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能否成為好教師的關鍵在於是否具有優良的師德教風。下面就師德教風問題談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一、師德是教育之魂 。師德的核心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對學生產生模仿效應。教師要時刻約束、審視自己的行為舉止,謹其言,慎其行。師愛是師德之魂。師愛就是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教師是因學生而有的職業,沒有學生就沒有教師。教師愛學生,天經地義,職業使然。
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親近學生,自覺地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才能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自卑者學會自尊,後進者懂得上進,悲觀者看到希望,冷漠者重燃激情。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而不厚此薄彼。不僅要關注學生幹部、成績好的學生,也要關注一般學生、尤其是要關注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
二、教風是執教之本。教風是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和行為方式。作為教師,應做到敬業、嚴謹、嚴明、有情、用心。要敬業。好教師必須德高且業精,知識精湛,視野寬廣,學養深厚。要嚴謹。認真對待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絕不敷衍塞責。要嚴明。唯有嚴格教育學生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要敢於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緊張中不失輕松,嚴格中不失和諧。要有情。工科有些專業課程枯燥難懂,怎樣讓課堂生動起來,吸引學生學習與思考,大有文章可做。我認為「有情則靈」。這里的情指的是對學生飽含熱情,對事業富有深情和激情。 要用心。用心觀察,不斷創新。在教學中積改進教學方法,踐行開發內化教學法,探索實施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法創新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B. 「如何搞好學風建設,我應該做什麼」
如何加強學風建設
學風是一個學校校風的主要內容,同時也是一個學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學風建設是學校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合格人才的關鍵。 學風建設的內容包括師德師風和學生學風兩個方面,在學風建設中二者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實現教學相長。設優良學風的具體內容如下: (一)對教師的要求
1、對教師個體的要求:教師要按照師德建設的基本要求,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誨人不倦,努力提高個人的師德師風修養和專業素質,在學風建設中發揮言傳身教的作用;以人為本,因材施教,通過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各項教學要求應規范化、制度化。一是教師要精心備課,把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學情上,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知識的缺漏,授課前要抓好知識補缺。二是要求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手、眼、耳、腦並用,提高課堂效率。三是教師要調配好課堂教學時間,堅決杜絕滿堂灌。新授課任務要在前30分鍾完成,每節課都要抓好「小結、鞏固、反饋、矯正」四個環節,真正做到人人清、堂堂清。四是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小組合作,交流展示,反饋提高」的良好習慣,在充分復習教材、課堂筆記的基礎上,保質保量地完成各科作業,保證日日清。五是認真落實單元過關和單元雙過關。單元過關中出現的錯題要及時糾正,要求每個學生建立各科錯題集,錯題集要常翻常看,做到警鍾常鳴。六是要使學生養成一周一總結的習慣,努力做到「周周清」。周末要給學生多留自由支配的時間,否則一周一總結很難落到實處。七是對學生的訓練題目要精批精改,認真分析每個題目的通過率,關注學生共同存在的問題,提高講評的針對性。作業只布置不檢查、不批改、不講評不僅失去了作業的意義,也會對學生的錯誤認識產生強烈的負面影響。
2、對教師隊伍的要求:加大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力度;積極開展新老教師公開課、優秀教師示範課、新教師觀摩課等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形成良好教風;開展師德標兵、教學標兵、德育標兵、服務標兵評選表彰活動,大力提倡嚴謹治學、從嚴治教,建設思想道德素質高、業務能力突出、具備較強奉獻精神和科研創新能力的教師隊伍。
從嚴治教,以教風促學風。教師的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應體現嚴格的學風意識,在備課、授課、批改作業、個別輔導過程中,時時身先士卒,率先垂範。身教重於言教,教師以身作則,是學風訓練最好的教育方式。嚴格的學風,要靠教師嚴格的教風引導和熏陶。要求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教師應該認認真真地讀
require.async(['wkcommon:widget/ui/lib/sio/sio.js'], function(sio) { var url = 'https://cpro.static.com/cpro/ui/c.js'; sio.callByBrowser( url, function () { BAIDU_CLB_fillSlotAsync('u2845605','cpro_u2845605'); } ); });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書;要求學生認認真真地寫字,教師應該認認真真地板書;要求學生認認真真地做作業,教師應該認認真真地備課;要求學生一絲不苟,教師教學應該滴水不漏;要求學生從嚴治學,教師應該從嚴治教。 (二)對學生的要求
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標,掌握學習規律,提高學習效果,完成學習任務;樹立熱愛學習、全面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勤於思辨,樂於用心,積極實踐,勇於創新,在實踐中拓展素質、提高能力。
第一、樹立遠大理想,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端正學習態度,勤讀書、多讀書、讀好書。要深諳:理想創造輝煌;態度決定成功;讀書改變人生。
第二、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每頁書都要認真讀,每節課都要認真聽,每道題都要認真做,每個錯題都要認真改,每個問題都要認真悟。
第三、對待學習,要滴水不漏。學過的知識都要會,做過的題目都要對,要求記憶的都要背。努力做到五清:課課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年年清。
第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善於沉思,善於向老師、同學提出問題,善於自學,善於觀察,善於動手操作,善於利用自製簡易模型理解問題,善於討論問題,善於表達,善於總結整理知識點。
第五、要始終如一地堅持良好的學習習慣。治學嚴謹的學習習慣要時時堅持,天天堅持,周周堅持,月月堅持,年年堅持。
總之,學校的學風作為校風的一個重要標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校的校貌,透過學風這個窗口能清楚地看到學生的精神風貌,看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狀況,看到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我們就應該師生同心協力地加強學風建設,共同創造屬於職中的美好明天。
C. 如何加強教風學風建設教師發言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信息工程學院教師錢程,今天能作為教師代表發言,感到十分榮幸。
「一批好教師可以造就一所好學校,一個好教師可以影響一批學生的未來」,足見教師不論是對於學校的發展還是對學生的成長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能否成為好教師的關鍵在於是否具有優良的師德教風。下面就師德教風問題談點想法,與大家共勉。
一、師德是教育之魂 。師德的核心是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可能會對學生產生模仿效應。教師要時刻約束、審視自己的行為舉止,謹其言,慎其行。師愛是師德之魂。師愛就是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教師是因學生而有的職業,沒有學生就沒有教師。教師愛學生,天經地義,職業使然。
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親近學生,自覺地關心學生,了解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學生,才能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自卑者學會自尊,後進者懂得上進,悲觀者看到希望,冷漠者重燃激情。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而不厚此薄彼。不僅要關注學生幹部、成績好的學生,也要關注一般學生、尤其是要關注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對學生一視同仁。
二、教風是執教之本。教風是教師從教的道德作風和行為方式。作為教師,應做到敬業、嚴謹、嚴明、有情、用心。要敬業。好教師必須德高且業精,知識精湛,視野寬廣,學養深厚。要嚴謹。認真對待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絕不敷衍塞責。要嚴明。唯有嚴格教育學生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要敢於嚴格要求、嚴格管理。緊張中不失輕松,嚴格中不失和諧。要有情。工科有些專業課程枯燥難懂,怎樣讓課堂生動起來,吸引學生學習與思考,大有文章可做。我認為「有情則靈」。這里的情指的是對學生飽含熱情,對事業富有深情和激情。 要用心。用心觀察,不斷創新。在教學中積改進教學方法,踐行開發內化教學法,探索實施新的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法創新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
D. 學風建設關鍵
找了些資料:
http://news.stnn.cc/c6/2010/0412/2770004367.html
http://..com/question/93876045.html?fr=qrl&cid=192&index=1
http://hgonline.hbut.e.cn/article/16/300.Html
http://www.stuln.com/qndygz/sech/2009-10-12/Article_43634.shtml
http://emuch.net/journal/article.php?id=CJFDTotal-KJXX200826163
E. 學風建設包括哪幾方面
包括師生智、情、意、行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
學校風氣,簡稱學風,從廣義上講就是學校師生員工在治學精神、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等方面的風格,也是學校全體師生智、情、意、行在學習問題上的綜合表現。
學風是凝聚在教與學過程中的精神動力、態度作風、方法措施等,它依不同學校的不同特點表現出獨有的特色和豐富的內涵,並通過學校全體成員的意志與行動,逐步地形成和固化,成為一種傳統和風格。這些傳統和風格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大的作用,對學校的發展和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
(5)采訪報道學風建設師德建設擴展閱讀:
學風建設的方法和途徑
建設和諧班級要以人為本,管理親和於人,打造廣泛的學生基礎,「不戰而屈人之兵為上上策」,收服人心是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人心齊,泰山移。
不要讓形式化的管理或操作把同學與自己的距離踢得太遠。學生幹部不僅是學生官,更應該是為同學謀求一個良好學習生活環境的策劃者、組織者和建設者!
嘗試創新,班級工作要從經驗型管理向科學化管理轉變,活學活用,將管理學的特色運用於班級事務的管理,例如進行目標管理與項目管理等。
善於表揚別人,恩威並濟,賞罰分明,善人者善己,允許同學乃至班委犯錯誤,「人非聖賢」,但你一定要幫助他改正或自我改正,看結果也要重過程,多鼓勵少批評,多幫助少命令,學會換位思考。
F. 《以師德學風建設為著力點 不斷推進創先爭優活動深入開展》為題寫篇論文,要求4000字.
姜堰市梁徐中學 湯洋林 秦常勝
梁徐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學校剛剛經歷了布局調整,大多年輕教師隨高中部撤離,老齡化嚴重,招生重災區生源素質、生源質量低到極點,面對困境,學校不等不靠,全校師生積極投身到黨建示範校的創建中,創先爭優有序、有效深入開展,找准著力點:師德、師風、學風建設常抓不懈,且具有學校特色,效果明顯,學校爭創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雙豐收、雙促進。獲得2010年教育局綜合考核進位獎。
師德建設方面: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有好的教師,才可能有好的教育。學校努力在現有條件下整合教師資源,提升教師素質,抓師德促師能。
抓學習。繼續堅持每周政治學習,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文件,學習國家評選出的壹百名英雄模範事跡,夯實校本培訓,師德、師風建設常抓不懈。注重校本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選取典型材料、案例,如《職業道德規范》、《五嚴規定》、《十不準》、《師德處罰條例》、《文明辦公制度》、《國家中長期發展綱要》,王敏勤教授《關於打造高效課堂的建議》、魏書生教授《給青年教師的建議》,樹立愛崗敬業、甘於清貧、樂於奉獻意識。
強化制度建設,靠制度管人。成立師德考核領導小組,以「師德考核細則」為抓手,以「創先爭優」活動為載體,把相關規定細化為制度,增強制度執行的公正性、透明度,確保學校層面有制度,教師心中有準繩,反復強化校訓「愛與責任」的深刻內涵,愛是責任的源泉,責任是愛的顯現,廣大教職工的崗位意識、憂患意識、奉獻意識已經內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違規從教、違德從教現象已失去滋生的土壤。
努力增強崗位意識。大力弘揚「三愛」師風:愛校、愛崗、愛生。實施「五心」換「一心」工程:教師要用愛心、誠心、關心、耐心、寬容之心換取學生的上進之心。踐行「三教」策略:依法施教、耐心施教、有效施教。強化教師崗位管理,探索和推行「能者上,庸者下,能者為先,庸者讓位,多勞多得,績優多得」的崗位管理模式,加強對教師自由支配時間的組織安排,把周六上午定為集體備課時間,力促教師潛心備課,潛心鑽研,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注重人文關懷,強化精神引領。第一點啟動、實施青藍工程。老帶新,新促老,結對共進,積極發現、引導、培養積極分子,加快年輕同志的成長,大膽大膽啟用新人挑大樑;第二點,鼓勵和要求教師參加函授、進修,外出學習,利用電子平台備課、交流,撰寫教科研論文,學校實行雙稿酬制度,充分藉助跟四中結上對攀上親的優勢,教師直接參與四中教研活動,集體備課,整體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部分教師已脫穎而出,一名教師獲得姜堰市物理說課二等獎,一名教師獲得語文閱讀欣賞課一等獎,多名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徵文活動中獲獎,20多名教師在「師陶杯」徵文活動中獲獎,達到學校與教師的雙贏,第三點強化精神引領,表彰先進,弘揚正氣,每學期分期中、期末評選出師德標兵、 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先進工作者,予以表彰。每次政治學習分輪次安排教師代表發表教學或人生感言,起到很好的示範和榜樣引領作用,充分調動了廣大教師樂於奉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初步形成良性競爭態勢,鄭支書講,教師的敬業精神已恢復到歷史最好水平。
全體教師立足校情、學情,不迴避矛盾,狠抓學生的「成人」教育。學校處於發展低谷,學生不上進,厭學情緒濃,家長沒盼頭,說氣話,常把對子女教育的怨氣一股腦兒拋給學校。面對這種尷尬,我們堅持忍辱負重埋頭苦幹,堅持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不動搖,把成才先成人作為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無論是學困生還是問題生,我們從不放棄、從不拋棄,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學風建設方面:
弘揚學校歷史傳承,在此基礎上提出並實施常規養成教育從「大課間」抓起的口號。學生跑步出操口號洪亮,動作整齊,師生舞姿優雅,這一健康教育已轉化為學校特色,學生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給學校帶來了生機和活力。盡管學生基礎差,但我們堅信操做得好,就能把學習搞好,有了精、氣、神,學風就會形成。
學校充分發揮素質教育實踐基地的育人功能。組織學生走進雙登集團,學習「團結奮進,不斷創新」的雙登精神,培養學生立足崗位、吃苦耐勞的意識,樹立起班衰我恥、班興我榮的集體觀,榮辱觀,樹立愛學習意識。
學校根據校情、學情,實施小班化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更好的關注和培養,同時採取先學後教,分層教學與個別輔導相結合,教學上採用低起點小坡度,努力讓每位學生學起來、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教學的有效、高效落到實處。每學期我們都請部分家長進入課堂聽課、評課。這些措施已顯成效,教師逐漸找到了教學的切入點,學生的學習興趣日漸濃厚,家長對學校的滿意度,對孩子的信心指數明顯增強。
走科研興校之路,提升教科研水平,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學校教科研的重要性,根據教學任務序時進度,不失時機地開展相關的教科研活動,特別是學校圍繞「減負、增質、提效」,對「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於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實踐研究》通過泰州市教育局教育科學研究所立項,各項子課題的研究已逐步展開,並准備三年內結題,給學校內涵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內推力,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逐漸形成。
學校創造條件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成立了多個興趣小組,旨在發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個性,增強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生的成就感。每月一次的家長會,主題鮮明,形式豐富,學生通過自編自演的文藝表演、體育比賽、演講比賽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家長匯報自己的成長與成功。
開展「每周一星」和「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利用晨會、櫥窗、畫廊宣傳新進事跡,彰顯正氣,校風、班風、學風大有好轉。
城鄉均衡發展戰略給學校發展帶來了機遇,學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充分發掘人的潛能和智慧,師德師能得以提升,班風、學風根本好轉,為學校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學校黨建示範校的創建,步子更堅定,我們對學校2至3年後能跨入農村中學第一方陣,辦人民滿意的高質量學校充滿信心。
G. 關於學風建設的特別想法和措施
學風建設是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建設任務,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和靈魂。優良的學風,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體現,是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加強學風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迫切需要,關繫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榮譽,關繫到人才培養和教育質量,關繫到學生成才和就業。近年來,高等教育規模快速發展,質量有了較大的提高,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續發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擴招後學生的素質存在差異,再加上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的沖擊,學風建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因此,需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學風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一、學風建設的重要性
學風建設不僅是大學的一項基本建設,更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它綜合體現一所高校的辦學理念、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和優良傳統,它關繫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影響力。
1、優良學風不僅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保證,也是人生觀塑造的一項重要內容。大學階段是人生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把人生觀問題解決好,對人的一生將產生重大影響。優良學風的特徵包括堅定的學習目標,端正的學習態度,勤奮的學習精神,嚴謹的治學方法和勇於創新的學習品格。它是促進學生掌握專業知識、技能范疇的基礎,也是歷練學生品性和人格修養的基礎。
2、優良學風不僅是學生學習狀況的重要標志,也是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是衡量學校教書育人環境的重要指標。優良學風的特點具有影響性、恆穩性、多變性和蘊含性。這些特點促進了學校對育人環境、制度建設、教學質量等方面的改革,推動了學校的長遠發展。
3、優良學風具有影響社會風氣的特徵。從優良學風的社會功能看優良學風能為社會孕育大量優秀的人才,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社會生產生活服務,能引領社會先進文化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二、影響學風建設的重要因素
1、學生因素。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情緒、勁頭、毅力、態度、興趣等等。這些有關學習精神方面的表現全是學生自身的表現。所以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大學生雖然已經具備相對獨立性,但是由於社會經歷匱乏,面對誘惑時,意志還是不夠堅定。有些學生認為,學風建設是學校和老師的任務,和自己沒有關系。之所以加強學風建設,就是因為學生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風氣。因此,學風建設中,學生不但應該踴躍參加,還要身體力行。
2、教師因素。教師是學風建設的主導。很多大學的老師都認為,大學生已經長大,不需要他們教誨和鞭策了。而且,現在很多大學教師隊伍非常不穩定。部分教師同時從事教學、科研等任務,部分教師則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於自身業務提升中。因此,這部分教師很難將所有精力在教育和引導學生上。要改善學風,先要讓學生在學習中找到樂趣。教師如何提高課堂、課外教學興趣和效果,是所有教師應該考慮的問題。
3、管理因素。學校管理措施是學風建設的制度保證。事實上,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還停留在傳統的「填鴨式教育」,這也是學風建設的瓶頸,造成學校對於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對欠缺。由於應試教育的壓迫,導致很多學生平時上課不聽,直到考試時才臨時突擊。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也不一定能夠牢固掌握知識。在學風建設上,學校不但要出台相應的規章制度,並且要保證順利實施。
4、家庭因素。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已經上了大學,但還是以成績論成敗。因為家長只重視成績的想法,使得學生產生了畸形的學習目的。學生認為學習是為為靠考試而學習,考試前的突擊學習可以取得合格的成績。家長只希望孩子能有優異的成績,卻往往忽視了學生學習的真正目的是培養能力、陶冶情操。自從孩子進大學後,家長往往就把責任推卸一空,不再關心孩子學習的目的和學習的態度,這就導致了很多大學生非常的散漫,沒有學習的壓力和緊迫感,那又怎麼會在乎學風建設?
三、加強學風建設的基本措施
優良的學風是人才培養的必要氛圍,然而,學風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的建設周期長的工程,必須採取切實有力的措施,開拓學風建設渠道多元化,常抓不懈。
1、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樹立良好學風的基礎。思想政治工作應以學風建設為切入點,把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方面的實際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學風建設要以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為保證,提高學生對加強學風建設重要性的思想認識。當前,學生中普遍存在著自我期望水平較低和學習動機水平不高的問題。因此,我們要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確保實效的活動,對學生進行理想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教育,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擺正理想與現實、立志成才與社會需要的關系。努力解決學生對自己期望水平和學習動機水平較低的這一影響學風建設的關鍵問題。
2、端正教風是學風建設的突破口。教風是高等學校培養學生、提高教書育人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所體現的是教師履行責任的職業道德和思想風尚的高低以及教師教學水平高低和治學態度的嚴謹與否。教風與學風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優良學風是優良教風的必然要求與最終結果,沒有好的教風就沒有好的學風,學風建設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教學質量也沒有保證。因此,廣大教師要以德育人,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導教育學生。
學校必須針對學風建設的實際情況,採取有力措施改善教風。一要加強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二要注重師德建設,三要嚴格管理,實施質量監控和考核制度,四要加強教師的崗位培訓。以此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業務素質,調動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從而推動學風建設和提高教學質量。
3、制度建設和實施是學風建設的側重點。學校的規章制度體現了治校的主導思想,對學生具有一定的約束力,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風建設。學校要針對目前一些學生學習自覺性差、自製能力弱的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加強對學生的管理。完善輔導員、導師制度,開展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讓每個學生都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清楚學校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在管理上要嚴格,獎罰分明,提高學生的自製力,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特別要加強考試紀律的管理。考風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管理水平、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學生學風的具體體現。對此要嚴肅對待。
4、加強學生工作隊伍自身建設,以責任制的形式將學風建設的任務落到實處是學風建設的關鍵。推進學校學風建設,最根本的還是隊伍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學生工作隊伍無疑會為學風建設起著強有力的推動作用。為了將學風建設的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可以明確輔導員、班主任、導師、學生幹部各自的目標、任務和責任。可以以優良學風的五個特徵為基礎,並可以量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指標:如學生到課率、學分獲得率、四、六級英語考試通過率、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考研通過率、學生違紀率等,以便開展學風建設工作的檢查與評估。
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學風建設為主題,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制度為保障,以職業生涯規劃為引導,以科技創新活動為載體,以就業為導向,提供優質服務,實施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培養優良學風,繁榮校園文化,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H. 您認為學校在教書育人,師德師風,教風學風建設方面還有哪些不足 您認為學校在教書
可以開發一些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課 這樣有利於同學之間團結 師生便於交流 家校互動更加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