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春泥計劃
1. 市場上的興趣班很多,有哪些興趣班其實沒有必要給孩子報
培養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幾乎成了許多父母最大的心願。只要孩子能出山,父母再苦再累都願意。
但是優秀的孩子為什麼都是別人家的?
我聽到不止一位家長說「孩子參加興趣班,不在於他學到多少,而在於他在學習,不必一個人在家裡玩。」
「省得他在家裡老看電視。」
想讓自己的孩子顯得也眾不同,培養特長必不可少。暑假來臨,各種興趣班招生廣告滿天飛。
你還糾結嗎?
有些興趣班,必須給孩子報一個,比如:
一、成就終身一技之長的興趣班必須有我女兒四歲開始學鋼琴。我一直期望我女兒能成為鋼琴公主。想著她將來讀中學,讀大學,走上職場,都能有一技之長,彈得一手好琴。雖然不指望她成為郎朗那樣的鋼琴家,鋼琴名流,但至少,能讓她的人生,有音樂相伴,會過得快樂自信。音樂,會豐富她的情感與人生。
這樣的興趣班,只要孩子喜歡,偶爾為之,開闊一下孩子的視野,鍛煉某方面的能力,或許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以感恩學校為主題:中間還加勵志的話,寫的好還加分急 本學校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雨露計劃雨露計劃就是不收學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是一句並不深奧的話,可是真正理解並做到的人,能有多少呢?生活中關於翻臉不認人或以怨報德的「白眼狼」的傳說,每每有所耳聞,令人徒然唏噓不已。於是,說某某人「不知好歹」、「良心被狗吃了」的斥責與評論,就在口頭傳播中無形地為某人畫了像,其人品足以讓他失去親友的關愛與尊重,使他的事業和生活面臨很多障礙。
現在談論感恩這個話題,具有相當廣泛的社會意義。一方面,不少成年人被「金錢萬能」所左右,自私自利,只認錢不認人,只講索取不講回報,淳樸之風、感恩之心日漸式微;一方面,獨生子女過分受寵,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體貼和心疼父母,雖然能背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這樣的古詩,可是自我中心意識在家人的不斷縱容中強化。因此,感恩教育要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決不是僅僅靠書本知識就能奏效的。在價值多元化的狀況下,如何弘揚感恩美德,培育青少年感恩的人格並自覺形成感恩的倫理觀,這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深層次內容之一。
感恩不是淺層次的庸俗的「投桃報李」,更不是表面的甜言蜜語。它是人類在生命延續過程中的心靈之花,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它是人性中真善美的樂章,將愛心傳遞,使人的理智與情感本身具有了審美的意義;它是為人父母者的幸福與欣慰,是為人子女者的本分與情操,是人與人之間的虔誠。假如沒有感恩,人類的繁衍與生存就成為純粹生物學意義上的基因復制,陷入雞生蛋、蛋生雞的簡單怪圈。這樣,就誕生不了朱自清的美文《背影》,就品味不了朱德感人肺腑的《母親的回憶》,也欣賞不了童話般的校園歌曲《外婆的澎湖灣》。
由此看來,感恩實在是不用勉強的,它是我們人生的必修課,更是一個高尚的人應該具有的境界與素質。
父母養育子女,並非「施恩圖報」,父愛母愛如山高比海深。那麼,子女對父母的感恩就是綠葉對根的情意,孝敬在言行上,也在心靈深處。有智者說,看一個人品行如何首先就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父母都不孝敬,那就既不能做朋友,也不能扛重任。誠哉斯言!
感恩,就是孝敬父母,就是懷念恩師,就是報效祖國,就是對於成長的一種回饋。如此,人就異於禽獸,真正成為「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感恩,將使我們的心靈永遠溫暖如春
=============
朋友,當你夏日躺在樹蔭下,看到赤日炎炎中揮汗勞作的父親時,你能心安理得嗎?當你冬夜坐在電視前,看到雙手炸裂正編織禦寒毛衣的母親時,你能不為之震撼嗎?當你安然坐在公共汽車上,看到面前站著顫巍巍的老人時,你能無動於衷嗎?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吧,它能使你獲得一種別樣的幸福感覺。
這並非我,在此故作假設,如果你叩心自問,放眼四周,此種不關心父母、不尊重老人、不為家長分擔家務的現象,你是否親身經歷過,或似曾相識吧?
在物質生活富裕的今天,我們許多同學不懂得珍惜幸福生活,更不知感恩為何物。只知道一味地索取,從沒想到過要回報。其實,自然界的一切還都知道感恩。大海給了魚兒一個寬闊的天空,因為感恩,魚兒回報給大海一片生機;天空給了鳥兒飛翔的領空,因為感恩,鳥兒回報給天空一處美麗;大地給了樹木一片沃土,因為感恩,大樹反贈給大地絲絲陰涼。大自然都懂得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世界需要一顆感恩的心,因為感恩,所以美麗。
我們學過海倫的故事,她自小雙目失明,連正常的行走也需要他人扶著,但是她沒有因此而埋怨上天、埋怨父母沒有給她一副健全的身體,她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感謝父母給了她生命,用筆寫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學作品回報社會和父母。正因為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海倫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是感恩,讓她體會到了人生的快樂。
感恩,不像你想像得那麼遙不可及,它做起來也很簡單。當他人向你投來美好的目光時,你要回贈一個親切的眼神;當得到他人的幫助時,你要投去一個甜甜的微笑;當受到他人的鼓勵時,你要說聲「我會努力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是落葉對根的感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兒子對母親的感恩。
感恩,充實著我們的生活;感恩,塑造著我們的心靈;感恩,是世界變得美麗;感恩,是我們擁有愛心。讓我們懷帶一顆感恩的心,去感謝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吧!
常常抱怨命運的不公;常常覺得生命里黯淡無光;常常認為成功離自己太遠;也常常將自己推進痛苦的深淵。
唉!將所有的怨氣全部發出,讓它隨風而逝。但心中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絲仍緊緊纏繞著我,久不離去。
清晨,失落的我走進一片茂密的樹林。薄霧籠罩,清風拂面,像走進了如詩如畫的境界。草地上調皮的霧珠打濕了我的鞋子,看著它們在葉子上歡樂地跳著,一股莫名的沖動,想和它們一起嬉耍。樹林里是那樣的幽靜,青青的小草,紅紅的花兒,高高的樹木,一切是那樣的祥和。心中頓時覺得舒暢很多。一縷柔和的陽光灑進樹林,它是那般神聖,用它無私的光輝照耀大地,萬物沐浴其中。在它的撫摸下,我感到有一雙溫暖的手臂,給我慰藉,給我依靠。霎時間,心好像在飛,飛向那蔚藍純潔的天空,遠離喧囂,遠離苦惱,遠離失敗,去追求屬於自己的藍天。
在一條潺潺的小河旁,我停下了腳步。蹲下身來,仔細聆聽那叮當的水聲,讓自己的思緒和著平日的苦悶隨著那連綿的小河,流向蜿蜒的遠古。突然,幾聲清脆的叫聲打破了沉寂,仰頭一看,哦,原來是幾只可愛的小鳥呢!它們在枝頭婉轉的歌唱,將一片樹葉打落,盤旋了兩圈,隨著流水一起去感受更廣闊的生活。此情此景,我完全陶醉其中,心不由自主地跟著一起舞動起來。這時,心中一片開朗,沒有煩惱,也沒有憂傷,有的只是一片靜謐。
突然覺得眼前豁然開朗,我頓悟。「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為什麼一定要哀嘆呢?沒有生命,又豈能感受到世界上的一切成功與失敗,體會一切悲傷與快樂,看到一切喜悅與憂傷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生命賞賜的呀!既然生命讓我們擁有了這一切,我們就應該無怨無悔。
面對藍的天碧的水綠的葉,我從心裡溢出一句話:真心的感謝你——生命。
3. 春泥計劃工作計劃
7月14日晚,永嘉縣的省「春泥計劃」試點工作在張溪鄉小長坑民族村啟動,啟動儀式在一場由當地的小朋友和少數民族村民與到該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支教活動的大學生一起精心編排的《走進畲鄉,共享奧運精神》聯歡會中拉開序幕。
今年,根據省里關於「春泥計劃」試點工作相關要求,通過全面調研,永嘉縣最終確定張溪鄉小長坑民族村為「春泥計劃」試點村。該村位於永嘉北部山區,座落在永嘉縣四海山森林公園腳下,全村共102戶,408人,其中畲族人口121人,未成年人47人,留守兒童17人,2007年被縣政府命名為小長坑民族村,是永嘉縣目前唯一的少數民族村。
為改善當地未成年人的成長環境,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永嘉縣文明辦當晚為該村圖書室捐贈了200多冊適合青少年閱覽的優秀圖書,引導未成年人努力形成「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的良好風尚,並幫助其改善圖書閱覽室的硬體設施。溫州醫學院的學生志願者也到該村開展主題為「讓山鄉孩子離奧運更近」的暑期社會實踐支教,為他們普及奧運知識,傳播奧運精神;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集體游戲及趣味體育運動,讓山鄉孩子們過上一個快樂的、離奧運更近的暑假。
12月3日至4日,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龔吟怡一行到江山調研「春泥計劃」試點工作。
為加強江山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促進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江山市選擇20個行政村開展「春泥計劃」試點工作。按照「理念品牌化、載體特色化、操作項目化、機制長效化」的要求,江山市堅持邊試點邊完善邊推進,先後開展了「春泥三結對」、「春泥四送」、「春泥五進」、「春泥六賽 」等四大主體活動,實施了「春泥講堂」、「春泥樂園」、「春泥書屋」、「春泥長廊」、「春泥基地」等五個一批項目建設。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整個活動呈現「立足本土重教育、物教並重抓基礎、部門聯動強合力」等特點,全市上下關心關愛農村未成年人成長的氛圍進一步濃厚、陣地進一步夯實,環境進一步優化。
龔吟怡一行先後前往鳳林鎮白沙村、石門鎮清漾村、清湖鎮和睦村等地實地考察調研,並召開相關部門和試點村鎮代表座談會,詳細了解「春泥計劃」試點工作進展成效、基層幹部群眾意見建議等。
龔吟怡指出,「春泥計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推進文化大省建設的重要內容。為農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是各級黨委的重要職責,各級各部門都要把「春泥計劃」作為一項政治工程、未來工程和民心工程,持之以恆實施好。下一步,要制訂規劃,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村的范圍;要堅持邊試點邊完善,健全學校、家長、社會三結合機制,努力實現「有陣地、有人、有錢」和「全日制、全覆蓋」目標;要強化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工作、考核、獎懲和經費保障機制,以制度確保「春泥計劃」工作的長效運行;要拓展「春泥計劃」的內涵,遵循未成年人成長規律和心理特點,以道德教育為主,拓展傳統教育、才藝教育和社會實踐等內容,使這項工作更有吸引力,更具實效性。
4. 大學生暑期15天的支教,意義在哪裡
1、公益和志願者精神是讓大學生涯得以完整的一劑「良葯」。公益和志願者精神,只能通專過實屬踐去習得。在公益行動中,大學生將更加懂得愛與被愛、懂得現實與理想、懂得純真與感動、懂得責任與堅守、懂得團隊與寬容。
2、改善農村兒童的教育狀況,通過輸送年輕優質的師資,實踐創新的教育方法,幫助農村兒童接受更適合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培養未來社會所需的優秀人才,持續推動教育公平。
(4)暑期春泥計劃擴展閱讀:
支教的環境
我國基本國情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高中地理課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體,前句話需改為「地小物稀」,又因各地自然和社會條件不一,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政策原因,讓物質分配極為不均衡,貧富差距較之以前擴大許多,部分地區「富顯闊,貧求生」,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導。
作為去到異地支教的志願者,首先需要具備生存自理和溝通能力,其次具備教學能力,能長期忍受在艱苦、孤獨的條件下從事教育的毅力和能力,切忌盲目沖動和缺乏理智。
5. 春泥計劃,春泥代表誰
代表的就是關心青少年的成年人,借用「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典故,起名春泥計劃的意義就是關懷愛護青少年
6. 春泥計劃的計劃落實
各行政村根據春泥活動題材庫的項目,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在本村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一是圍繞道德建設,大力開展感恩系列和志願服務等道德社會實踐活動,引導農村未成年人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中,通過身體力行,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二是以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為契機,在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和重大紀念日來臨之際,採用徵文、演講、知識競賽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團隊活動,增強農村青少年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三是圍繞德清縣「中國和美家園」建設,組織一群「和美家園建設宣傳員」,廣泛開展以「保護環境,美化家園」為主題,以生態文化宣傳活動為載體,組織未成人廣泛開展生態環保實踐與美化家園工程、新村面貌建設工程的參與;四是結合我縣農村交通安全「村道文明線」工程建設,開展「小手牽大手」農村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培養一批「春泥交通安全宣傳員」。五是藉助村校合作,開展「春泥暑期樂園」活動。利用湖州師范學院56名大學生來我縣進行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契機,組織他們到11個鄉鎮14個行政村開展為期一周「春泥暑期樂園」活動。大學生們通過與村委的溝通協作,為農村未成人開設課業輔導、技能培訓、體育競賽、參觀社會實踐基地和舉辦文藝匯演等活動項目,極大豐富了農村未成年人的暑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