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關系因素

師生關系因素

發布時間: 2021-03-26 22:13:09

㈠ 問卷調查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有很多,由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但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教師。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設計者,組織者及教育者的獨特角色,決定了教師在師生關系的構建中承擔主要責任。作為專業人員的教師,應該力求使自己的教育教學適合學生的特點和心理要求,而不宜要求學生來適應自己。影響師生關系的教師因素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態度,積極的肯定的贊賞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教師管理方式,專制型或放任型的教師不利於建立健康的師生關系,而民主型教師更受學生的喜愛;學識淵博,見解獨特而深刻的教師更易贏得學生的敬佩;教師的人格特徵,樂觀,開朗,寬容,幽默,興趣廣泛的教師更受學生歡迎;教師的人品,誠實守信,敬業樂業,克己奉公,以身作則的教師較易得到學生擁護。
2.學生。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和受教育者,本身是正在成長與發展的尚未成熟的各有其個性特點的人,因此,盡管教師也有自己的愛好及選擇標准,但其不能成為教師選擇取捨學生的借口,教師應公正的,不帶任何偏見的注意與每個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對那些有這樣那樣缺點和問題的學生,教師更應該想方設法地主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現實中,教師往往以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否遵守紀律以及學生對自己的態度作為建立師生關系的主要依據。這對處於被動與弱勢地位的學生,有失公允,作為成人和專業人員,教師要為不良的師生關系負主要責任。
3.學校環境。學校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課堂的組織環境也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學校所形成的干群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也直接影響著師生的關系。同時,課堂氣氛及課堂組織環境,學生人數,接觸頻率等也直接影響著師生的關系。一般來講,有著優良校風和融洽的校園人際關系的學校環境,民主而輕松的課堂氣氛,圓桌式課堂排放,較小的班級規模及較頻繁的接觸,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㈡ 誘發師生關系不和諧的客觀因素

影響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因素及幾種不和諧師生關系
(一)影響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因素
知識的傳授渠道在不斷地拓寬,而感情的大門卻在不斷地縮小,這不是危言聳聽。多年來因受「天地君親師」「師徒如父子」和「嚴師出高徒」等傳統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沉重壓力下,師生關系被扭曲、師生對立的現象屢見不鮮,主要體現在:
①「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在部分教師中仍然存在,他們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對待學生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同時部分教師在管理、溝通上缺乏藝術,使得他們的行為得不到學生的理解,拉大了師生問的距離,並造成學生的封閉心理或逆反心理。
②在教學成績這座大山的重壓下,教師和學生都為「分」疲於奔命。不合實際的高要求,超負荷的作業量使得部分學生、教師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一邊是負有責任心的教師在強制學生學習;另一邊是喪失選擇自由。被迫學習的學生把教師的行為看成是壓抑、侵犯,久而久之師生關系就變得緊張、尖銳。
③由於網路教育的到來.使得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寬,從學校教學渠道獲取信息的比例減低。而教師由於繁忙的工作導致獲取社會信息量相對不足,使得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和滿意度降低。
④成績至上的評價方式根深蒂固,而全面客觀的評價體系無法得到落實.使得部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人潛能被忽視了,也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
扭曲師生關系的因素有許多種,但它的根源在於我們教育思想觀念的偏差和行為方式的不當,長此以往勢必嚴重影響素質教育的開展。
(二)幾種不和譖師生關系
1.放任型
課堂上有著良好的、健康的師生關系無娃是好事,這也是新課程所要求的。但是目前有些地區偏重師生之間的關系,甚至把師生關系看做是評價教師的依據之一。由於學校誤導,造成教師不得不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出現了一些不正常、扭曲現象。走向了師生關系不和諧的另一個極端,它對教學工作產生了一系列的弊端:
(1)不利於教師施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淡化了傳遞知識的主渠道作用.學生失去獲得信息的主要來源,造成知識資源萎縮或枯竭,不利於學生的學習。
(2)醜化教師形象。這種師生關系可能導致的結果是,似乎學生是主人.教師是僕人,教師不能抬頭挺胸大膽地施教,也不敢管理課堂,這樣不利於學生獲取知識。
(3)會造成低級趣味。師生之間吹吹拍拍,使師生關系庸俗化,污染了學校這塊凈土。
(4)分散教師的注意力。教師的心理壓力過重,會使自己一直處於「高壓」狀態,教師不能安下心來深入地鑽研教材,研究教法和學法,進行教育科研。
(5)造成學生人格扭曲。這種師生關系會誘發學生產生「我行我索」「老子不服天朝管」的「無政府主義」思想,造成學生的心靈扭曲,這對於他們一生的發展會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2.嚴苛型
主張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對待學生應以『『嚴」字當頭的觀點,教師處在「權威」的地位,所以,「他教的內容,學生必須學會,他提的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他發的指令,學生必須服從」,當前,在教育活動中,不尊重學生獨立人格,蔑視學生主體的事實並不罕見,在教學活動中要求不當的情況經常發生。需要明確的是「嚴師出高徒』』是傳統的不平等的師生關系在現實中的反映,是造成學校中師生關系諸多矛盾沖突的根源所在,事實上嚴師未必就能出高徒。在處理師生關系時,教師必須對學生嚴格要求,f因為嚴格要求也是愛學生的一種具體表現。但教師應該「嚴」而有「度」.只有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前提下,對學生嚴格要求才是真正負責任的態度。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教師應該「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同時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他」。因此,這種嚴苛型的師生關系也是一種不和諧的師生關系。
3.冷漠型
有一種教師把教學看做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枯燥乏味的重復勞動,對學生缺乏愛心,只是為完成教學任務而教,為維持生存而教,教學只是一種謀生的手段,烏申斯基說得好:「如果你厭惡學生,那麼,教育工作剛剛開始時就已經結束了。」冷漠型師生關系的主要表現為:
1重成績,輕主動發展教育,目中無「人」。
(2)重自我,輕責任化傾向,責任意識淡薄。具體表現在: ①無興趣。這些教師覺得自己走錯了大門,將教師這神聖的職業視為沙漠一般,枯燥無昧,對學生不感興趣,對教學缺乏熱情,職業感情冷漠,整天無精打采,表現出一副厭世、心灰意冷的樣子,談不上敬崗愛業。
②無所謂。持有這種心態的教師對於教育工作持無所謂的態度,成功了無所謂,失敗了也無所謂,受贊揚無所謂,挨批評更無所謂,一切的一切都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虛無主義的態度。
③無意義。有這種心態的教師似乎是「看破了紅塵」,對社會、對他人、對自己都看得很黑、很灰、很暗。這樣的教師對學生感情冷漠,覺得現在的學生越來越不像一個「學生」,對教育工作感到毫無意義,心態也漸漸變得冷漠起來。這樣的教師壓根兒就缺乏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只能是無意義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教師的這些不良傾向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
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健康調適能力差。
(2)洞察能力差,缺乏教育技巧。
(3)缺乏耐心教育的意志。
(4)把教書與育人對立起來.

建立和諧師生關系有待注意的幾個問題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觀念轉變是關鍵
要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首先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改變兩個觀念,一是傳統的師道尊嚴;二是傳統的「學生觀",這兩個觀念往往是影響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思想問題,它也是改變教師行為與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其次,是提高自身素質,這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根本。教師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和嚴謹的作風、愛生如子的寬廣胸懷、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贏得學生的信賴與尊重,在工作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在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基礎上教育學生的科學方法,並努力將其形成一種教育習慣。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尊師意識是前提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雖主要問題在教師,但我們關注教師問題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學生問題,否則教師再怎麼努力,也可能是低效或無效的,基於 以上考慮,要十分重視喚醒學生的尊師意識,經常對學生進行尊重教育與感恩教育等。可以這樣說,得到學生應有的尊重是每位教師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而學生的感恩則是對一個教師最大的肯定與鼓舞。
3.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客觀公正的評價是保障
合理、公平的評價不但有利於師生的自我認識,還有利於師生的全面發展與師生關系的和諧,因而我們必須要建立與時俱進的評價機制。把評價的重點放在縱向評價上,強調個體學生的進步,同時採用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之間評價、家長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多級方式。把同學與同學的相互評價納入評價中,體現了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這也是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的一種必要手段。對教師的評價也是如此,多元、合理、公平、公開的評價,對培養師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水平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樣評價才能更趨於客觀公正6客觀公正的評價有利於和諧關系的建立。
4.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整個校園的和諧的基礎
師生和諧是校園和諧的主體,師生和諧與校園和諧相互促進。和諧的校園不僅需要師生和諧,還需要倡導和諧的文化氛圍,和諧的干群關系,和諧的教師關系,和諧的學生關系等。在校內牆壁、櫥窗進行和諧教育宣傳,在教職工之間努力形成團結和諧、共促發展的良好氛圍;在學生之間,教師積極引導營造一個和睦相處、情感交流、互助友愛的和諧環境。在整個學校內,讓人人都能感受到溫馨與快樂,這樣的環境與氛圍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總之,「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諧的教育」,和諧教育的關鍵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師生關系能夠促進學生的發展,進而促進學校的發展,促進教育的發展,促進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學生全面、健康、快樂的發展,是我們基礎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學生發展需要和諧,和諧能夠促進學生發展。在發展中求和諧,在和諧中求發展應是基礎教育所必須遵守的重要原則之一。

㈢ 學生受師生關系影響的主要因素

老師的上課情緒不高

㈣ 學生受師生關系影響的主要因素是

對老師的恐懼感。

㈤ 影響師生關系的環境因素

環境有主觀的和客觀的

主觀的比如教師的素質、學生的素質等等
客觀的比如學校的校風、班風,學校的制度等等

㈥ 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

我說的直白點,你不要說我太現實,第一個肯定就學習成績的好壞,第二個你家庭的有沒有權,第三個送禮多少

㈦ 影響師生關系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

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內。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容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

㈧ 師生關系的良好發展有哪些外在因素

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有很多,由主觀的,也有客觀的,但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 教師。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設計者,組織者及教育者的獨特角色,決定了教師在師生關系的構建中承擔主要責任。作為專業人員的教師,應該力求使自己的教育教學適合學生的特點和心理要求,而不宜要求學生來適應自己。影響師生關系的教師因素包括:教師對學生的態度,積極的肯定的贊賞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教師的看法;教師管理方式,專制型或放任型的教師不利於建立健康的師生關系,而民主型教師更受學生的喜愛;學識淵博,見解獨特而深刻的教師更易贏得學生的敬佩;教師的人格特徵,樂觀,開朗,寬容,幽默,興趣廣泛的教師更受學生歡迎;教師的人品,誠實守信,敬業樂業,克己奉公,以身作則的教師較易得到學生擁護。

  2. 2.學生。學生作為教育的對象和受教育者,本身是正在成長與發展的尚未成熟的各有其個性特點的人,因此,盡管教師也有自己的愛好及選擇標准,但其不能成為教師選擇取捨學生的借口,教師應公正的,不帶任何偏見的注意與每個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尤其是對那些有這樣那樣缺點和問題的學生,教師更應該想方設法地主動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現實中,教師往往以學生的學業成績,是否遵守紀律以及學生對自己的態度作為建立師生關系的主要依據。這對處於被動與弱勢地位的學生,有失公允,作為成人和專業人員,教師要為不良的師生關系負主要責任。

  3. 3.學校環境。學校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課堂的組織環境也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學校所形成的干群關系,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也直接影響著師生的關系。同時,課堂氣氛及課堂組織環境,學生人數,接觸頻率等也直接影響著師生的關系。一般來講,有著優良校風和融洽的校園人際關系的學校環境,民主而輕松的課堂氣氛,圓桌式課堂排放,較小的班級規模及較頻繁的接觸,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㈨ 學生受師生關系影響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C.學生對教師的認識

㈩ 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師生關系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師的道德修養,文化水平;學生對老師的尊重、信任程度等。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