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建築暑期
1. 同濟大學建築學好嗎
同濟的建築與土木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學院,搞清楚你想學哪個~~~土木學院最好,回分數挺高的,但答每年招生人數比較多,所以分數沒有建築學院的分數高。建築學院里的建築、成規、景觀等專業分數都巨高,在有些省份里甚至超過了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另外每年在轉專業時,建築的錄取比會高達10:1,不是牛人是進不去的~~~
2. 同濟大學的建築系最好是嗎
中國最好的建築系:1.清華大學 2.天津大學 3.東南大學 4.同濟大學 這四所大學的建築系被我國建築稱為"老四所",實力不相上下
也有的說法是同濟的建築僅次於清華,排第二
不過說實話,同濟大學的辦學理念有些問題,就是對於強的專業過於重視而忽視其他的專業,導致近年來同濟大學的地位越來越靠後,已經和復旦、上交拉開了挺大的距離
3. 同濟大學的建築學專業
單純論就業的話,城規和設計比較好。歷史方向在設計行業內一直有點偏門的感覺回,。。。其實同濟答的建築歷史還是很強的。
轉系的話其實看你興趣了,城規和建築設計就是建設的兩個階段,城規管大的整體城市或者整個區域的規劃設計方面,建築設計是單體建築的設計。都是不錯的。論專業實力同濟城規全國第一,建築全國第二~~~~~
4. 同濟大學建築系好不讀幾年辛苦嗎
同濟大學,建築老八校之一,國內建築學領域的頂尖名校之一,建築學排名國內前三名,這實力當然是很好的啦,建築學本科讀5年,至於辛不辛苦,看你自己咋個學啦,能考上同濟大學建築學的學生學習都不會差的。
5. 想問同濟大學建築系學生,關於建築專業出國留學
建議考慮荷蘭留學!
荷蘭留學費用低,教學質量高;全公立大學,學歷專全球認可;全英文授課、師資全屬球化;反簽證程序,簽證率高;合法打工,不要保證金。
荷蘭是一個理想的留學目的國,在商科、法學、物流、金融、醫學、通訊、電子、建築、農業、生命科學、藝術、自然科學等領域內,荷蘭都是佼佼者。
荷蘭是歐洲大陸上最早開始用英語授課的非英語國家,目前已開設1500多個用英語授課的專業課程,習慣於使用英語的中國學生對專業有較大的選擇餘地。
荷蘭留學本科一年的生活費加學費10~15萬左右,碩士一年的生活費加學費一般16~20萬左右,具體因學校而異。
荷蘭國土雖小,國力卻十分強盛,被譽為經濟上的巨人,是歐洲經濟形勢最好的國家之一,人均收入近年來穩居世界前幾名。荷蘭氣候宜人,環境優雅,是一個花園式的國家。荷蘭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方面的條件非常適宜潛心求學。
6. 想要考同濟大學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該如何准備
同濟建築研究生即「085100建築學碩士」一共有三個研究方向,01 建築歷史與理論, 02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03建築技術科學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初試和復試,這三個專業考試科目都是一樣的,初試共四門:101政治,201英語,355建築基礎(這三門必考),第4門三選一:802 建築理論與歷史(中外建築史)、803 建築設計(3小時快題)、805 建築技術(結構構造等內容)。也就是說你選報01歷史方向也可以選考803或者805,你選02設計方向也可以選考802或805。初試分數線歷年都在320左右,各科合格線一般是50,50,90,90。分數線根據當年的情況都會不同。
復試考6小時快題、專業英語翻譯及面試,但是復試其實就看快題,6小時快題分值比重極大,快題及格就能考上,復試不及格必然被刷哦。
再次給大家強調一次,同濟大學建築學考研的初試,科目一:建築學基礎必考,科目二:初試另一門可以三選一建築快題、建築歷史、建築技術。報考方向與科目並非一一對應的關系,如:報建築設計方向,初試三選一也可以選考建築歷史,也可以選考建築技術。報建築歷史方向,可以選考建築歷史、也可以選考快題。最終科目二會統一劃線(一般是90分過線),只有在找導師的時候,導師會關注你的所考科目,但並不影響你通過初試。大家請知悉,10月份網報的時候請注意了。復試大家都一樣,專業英語翻譯+6小時快題+面試。
7. 同濟大學建築系哪天開始放暑假寫生是干什麼
放暑假每個人都不一樣,是你自己的最後一門課考試結束,那一刻就是放假。理論上同濟是有19周,但是一般在18周就放假了。
寫生,一般就是2個班級,在美術老師帶領下去外地畫畫,時間大致是2個星期。寫生算是我覺得同濟本科中最開心的時光了,雖然生活條件有時候有點艱苦。但是每天無憂無慮地畫畫、享受田園美好生活,是一件很愜意享受的事情。寫生地點是美術老師自己定的,錢是自費的,好像學校可以報銷部分。大一暑假的寫生一般是畫鋼筆速寫,或鉛筆速寫,以建築、村落為主。
8. 同濟大學建築系
各學科成績,競賽都無關緊要。競賽拿到報送也報送不了建築。自招是可以的,會對專業很有優惠。建築錄取完全取決於高考成績與自招加分,入學決不會加試素描。。好多進來都不會素描的再學。
9. 同濟大學校內建築的資料
和平摟
和平摟建造於1953年,建築面積約2600m ,由馮紀患設計,是一幢2屢磚木結構的內廊式教學、辦公用建築。該建築立面採用白牆灰瓦和木窗,體型簡潔形象質朴;平面呈L型,布局自由又不失嚴整整個建築功能、流線明確.盡度親切宜人,平潑中顯露出精細。該時期同類型和同風格的校園建築還有毗鄰的「工程實驗館」和「理化館」。從這組建築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設計者對江南民居建築的偏愛及運用現代建築設計方法的嫻熟,並將兩者完美地結合起來。
文遠樓
這是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成立之初的精緻夢想,現已成為永恆的經典。文遠樓於1953年建成,由黃毓麟、哈雄文設計。整座建築布局合理、體型豐富、外貌簡潔。二戰前後,現代主義風格深入影響中國,五十年代初誕生了一批非常優秀的本土現代建築,文遠樓便是其中之一,它是我國最早的典型的包豪斯風格的建築。但由於後來全國上下的復古主義建築思潮影響,包豪斯現代建築思想受到冷遇和批判,現代主義建築沒能在中國得到發展,直至改革開放後建築界才開始重新認識到文遠樓所隱含的重要歷史價值。20世紀90年代末,文遠樓被載入《世界建築史》,全國僅有37座建築獲此殊榮。
明成樓
位於文遠樓北側的明成樓承載著新一代同濟城規人最真切的回憶與生活。我們親切的叫她紅樓,我們戲謔地說自己做著迷幻的紅樓夢。
1987年8月,紅樓一期工程建成。1997年5月,二期工程建成。今年,又進行了較大規模的裝修。她最初的設計者是黃仁,但時至今日,它包容了太多紅樓人對盡善盡美的追求。
紅樓以進廳為主核心。進廳正對內庭院,使人一進館便看到開敞的室外空間。東面是三層教師行政用房,圍繞著一個經常進行各種集會、演講、陳列、展覽、聯歡及交流談話的次核心——多功能廳布置辦公用房;西面是兩體段四層教室及教學輔助用房,教室設計成1到5年級合用的大統間,有利於高低年級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兩體段之間為由二層向三層逐步升起的六個大台階,既便於二層和三層的到中庭,又便於中庭的人交流。中庭頂蓋用V形截面球節點鋼管空間桁架,屋面用U形夾絲玻璃,整個頂部輕盈通透、豁亮開敞,室內外成為一體。建築物外界面是利用廢鐵屑與陶土燒制出的暗赭紅色面磚,價格很低又使建築物能有別於其它建築,體現一種雄健陽剛之氣。今年學院重新裝修後,擁有了面積1000平米、目前全國建築院校中最大的圖書館;可儲存學生二十年的作業的大型圖檔館。
紅樓幾經改建,但它始終遵從最初的設計理念:注重交流空間,與自然結合,古今中外文化交融,低造價高品味。
C樓
C樓的主設計者是原同濟城規學院青年教師張斌。C樓位於學校西側,緊鄰學院大樓,因無道路進入,一直是校園中「隱匿」的角落。這座總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的新樓嘗試對它特殊和潛力進行「揭示」,重新建立它與校園整體的關系。
新樓的設計理念是一個充分鼓勵使用者交往的建築,一個在理性秩序中激發「隱匿」的率性激情與創作直覺的身心活動場所。在這里,建築空間被理解成一種流動的連續體,不同功能使用空間表現為不同類型的相對穩定的空間結構,而交通,休閑,景觀等非功能空間是活動的流動空間,它們包裹住功能空間,是交際活動的容器;在這里,設計者試圖突破服務空間與被服務空間的靜態關系,交往空間成為空間構成的主幹,而功能空間與它之間呈現一種動態的「即插式」關系——IT時代的非物質化圖景。
張斌介紹說,新樓的核心是居中貫穿的連廊系統,其中包含了一部貫穿所有工作樓面的直跑樓梯,以及一系列上下貫穿的光景,充足的天光和連續的空間使它成為所有師生的交往場所——一個充滿不連續情節的隨機空間,它容納了所有的可能。連廊北側是三個異質單元穿插的復雜系統:導師工作單元、機動工作單元、服務單元「接插」在不同高度上,之間被兩個流通的虛空間所包裹,一個是通高的室內休閑中庭,一個是室外的屋頂景觀花園,他們擁有一面共同的透明玻璃外皮,二層外皮與三個實體單元的不同穿插關系更增加了整個系統的流動性。半地下室提供了一個固定展廳,一個開放展廳,一個自助吧(兩層高)和一些設備用房。大樓上層部分玻璃樓面為固定展廳提供了間接的漫射天光。南側架空部分引入疊水及階梯式花圃,為地下室提供了一個生機盎然的休閑場所。另外,用一個兩層高的連廊將新樓的核心空間與老樓的辦公區中庭聯系起來,其下被一條下沉式車道穿過。為了達成從不透明到透明的不同變化,建築支撐部分主要為塗料牆面,而各單元的外皮分別使用了透明玻璃,半透明U型玻璃板、半透明鋼板網及拋光瓦楞鋁板等工業材料。
每一座樓都凝聚著同濟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精神。同濟城規學院完整的承襲了包豪斯的教育思想。原系主任馮紀忠老先生曾經帶著10個包豪斯風格的設計方案去北京參評,被統統痛斥為資產階級的設計。回同濟後,老先生忿忿地說,我這輩子再也不去北京了。然而,城規人沒有放棄,始終堅持,堅持決不允許密集的「大屋頂」或「平屋頂」在校園的存在,於是就有了城規學院三幢性格鮮明的建築。性格鮮明中有一脈相承,那就是創新精神。
10. 同濟大學建築系怎麼考啊
我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
土建老八校是指我國土建學科最好的八所高校,是最早開辦與建築有關專業的學校,也是最早畢業後有土木工程和建築學學士、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以及土木工程和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的學校。被稱為"建築老八校"的建築強校為:
清華大學(「C9」聯盟高校)
同濟大學 ("985」高校)
哈爾濱工業大學 (「C9」聯盟高校) :創建了中國最早的土木建築系。
天津大學("985」高校)
東南大學("985」高校)
重慶大學("985」高校)
華南理工大學("985」高校)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