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生關系民主

師生關系民主

發布時間: 2021-03-27 08:27:40

『壹』 師生關系最重要的是民主平等嗎還是尊師愛生

現在都倡導師生平等,但是尊敬老師和關愛學生也是不可被忽略的,應該在此前提下,來倡導師生平等

『貳』 民主的師生關系應該是怎樣的

個人認為關系是建立於兩者之間的,師生關系則是老師與學生之間
學生:尊師重道,團結友愛
老師:為人師表,傳道授業解惑
基於以上兩者的前提下,彼此互敬互愛,即為民主的師生關系

『叄』 新型的師生關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在這種關系中,師...

【答案】D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根據教材知識,學會與老師交流與溝通,⑤老師和學生不可能成為朋友本身說法錯誤,其他的是合理的,因此答案選D。
考點:本題主要考查正確與老師交往的做法。

『肆』 如何建立民主型師生關系

一、搞好課堂民主管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堂教學包括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方面,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應採用民主型的主導方式,即在課堂的教學內容、要求、方法和步驟上,都要在充分考慮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制定,並且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不斷反饋的信息隨時加以調整。

二、教師要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動之以情,建立民主和諧師生關系。

在教學中是否做到了平等、民主。課後應該反思、改進,檢查自己在教學中有沒有壓制學生的學習慾望,有沒有訓斥傷害學生,平時應通過各種途徑和學生擴大接觸,增加了解,加深友誼,關心和愛護學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今後的教學中得心應手,教師的一切教學手段都將化為學生求知的動力,才能真正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

三、教師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難勉會出現情諸失控的時候,所以要學會克制,學會寬容,學會換位思考。不光只看到學生調皮搗蛋的一面,更應發掘學生「單純」、「善良」、「純潔」、「美好」的一面。走進學困生,和他們談心,了解其心聲,發現長處,表揚優點,以鼓勵其進取。教師應嚴防發生過激行為,以免傷害學生自尊心,從而導致學生厭學心理。教師在教學進程中只有尊重所有學生,對每一個學生充滿信心,讓所有學生都能抬起頭說話,才能獲得所有學生的尊重,只有這樣才能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

四、教師要重視心理健康品質的鍛煉,加強師德修養,提高業務水平。

一個受學生尊重,有感召力的優秀教師肯定有良好的人格鬼力。而人格鬼力一方面來源於對學生的理解、尊重。一方面來源於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這就意味著一方面教師的教育思想更深刻,教育手段更成熟,情緒穩定,喜怒有常,言行與身份協調,這就要求教師須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加強心理素質的鍛煉,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工作,以健康心態教書育人,營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另外一方面教師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對教學設計的獨到見解,結合新課程改革在平時教學工作中探尋一條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拓展自身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是建立民主、和諧師生關系,營造和諧課堂氣氛的基礎。

五、愛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核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新課程理念賦予了師愛更深的內涵,那就是對學生尊重、欣賞、愛護。由師愛激發出師情,才能營造出一個和諧的空間,學生心理不受壓抑,感情得到充分釋放,才能在自由、寬松、愉悅的環境中求學。

『伍』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什麼

新型師生關系:
1、人際關系:尊師愛生;
2、社會關系:民主平等;
3、教育關系:教學相長;
4、心理關系:心理相容。

『陸』 3.在教育活動中,構建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主導因素是( )。A.學生 B.家長 C.教師 D.文學藝術活動

.在教育活動中,構建民主、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的主導因素是(教師 )。A.學生 B.家長 C.教師 D.文學藝術活動

『柒』 如何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務,以「教」和「學」為中介
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是學校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長期以來,人們對於師生關系都存在著自己的觀點,對於師生關系我也有自己的理解。師生關系是教育活動順利進行和教育目標順利完成的基礎,也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了解、相互適應的基礎,因此,建立理想的師生關系對於教學的順利進行將起到很大的幫助。
師生關系是在特定的環境中形成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也就決定了師生關系的特殊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師生關系也將不斷的發展變化。
以前,在特定的教育目標的規定下,形成了「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系,在這一關系下,教師高高在上,一切由教師指揮,教師說了算。學生處於依附和從屬地位,完全喪失了主體性,嚴重的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新課改在全國的展開,這種師生關系也將會影響到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因此,以「教師為中心」的這種師生關系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勢在必行。
新型的師生關系是對「以教師為中心」的師生關系的優化,是建立在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基礎上的,因此,其具有獨特的特徵。
首先,尊師愛生,相互配合。尊重師長要尊重教師的勞動和教師的人格與尊嚴,對教師要有禮貌,虛心接受教師的指教與批評,尊重師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教師的最大滿足。
尊重師長,愛護學生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相互配合與合作,順利開展教育活動。
其次,理想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的。民主平等體現了在教育過程中師生要相互尊重對方的人格和權利。如果教師在學生面前以長者自居,自立為絕對管理者、權威,歸根到底還是因陳腐觀念造成的,這種陳腐的教育觀念,扼制教師的民主思想,制約著教師的自身發展。因此,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審視自己的作用,改變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看法。由於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社會民主化進程不斷推進,學生也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變化,對於師生關系民主化的要求更加強烈。教師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發生了變化:由簡單的知識灌輸者,成為知識傳遞的「火炬手」,促進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力量。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不是對立關系,也不是絕對權威,而是他們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雖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所以在理想的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再是處於依附和從屬的地位,他的主體性更加突出。
再次,共同創造,教學相長。新課改下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不同於傳統的教與學,知識不再是單獨的由教師傳授給學生,教與學不再是某個人所能完成的活動,而是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發現和解決問題。他們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那麼怎樣創建和諧師生關系呢?
一是解放思想,樹立新型教師觀。教師在學生面前以長者自居,自立為絕對管理者、權威,歸根到底還是因陳腐觀念造成的,這種陳腐的教育觀念,扼制教師的民主思想,制約著教師的自身發展。因此,教師應該用發展的眼光去審視自己的作用,改變對自己所從事職業的看法。由於時代變化,教師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發生了變化:由簡單的知識灌輸者,成為知識傳遞的「火炬手」,促進學生人格發展的影響力量。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不是對立關系,也不是絕對權威,而是他們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雖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應該互相尊重。
二是深入了解學生,接近學生,化解逆反心理。作為教師,應對學生有充分了解。了解學生的整體狀況,如身心發展的階段,區域環境的影響,學生已有的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學生面對的壓力等等。了解學生的個體狀況。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應深入了解,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和不足,然後有的放矢地去教育,就不會因籠統教育而導致有些學生的不

滿情緒。教師既要提高自身素質,身體力行,做學生的表率,又要在學生身上傾注愛心和耐心。尤其在學生出現過激行為時,應保持良好心態,善於運用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師生矛盾,並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增進師生情感,贏得學生的信任。對於個別學生,還需要做大量細致入微的思想工作,以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三是巧用策略,營造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氛圍。中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根據這種心態,合理運用表揚與批評,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注意與關注,他們就會打開無形的心理防線,情願與教師交往。要經常有意識地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適時的表揚,尤其是對差生。同時,批評要講策略。首先要敢於批評,要有的放矢進行批評,對學生的不良行為要及時指出,讓其他學生覺得你能夠懲惡揚善,從而產生敬佩之情。其次,不能一味地指責,更不能對學生進行挖苦、諷刺以免損傷學生的自尊心,這樣容易產生對立情緒。批評後,要跟蹤觀察受批評學生的情緒和後效,對精神壓力過大或不服氣的,應深入做好思想工作,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問題。教師可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一起活動,如一起打球,一起下棋,一起勞動,一起辦黑板報等等,這樣既能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又能營造融洽氣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在課堂中教師如能適時地使用幽默話語,活躍課堂氣氛,學生便會願意與老師接近,聽其言,樂其業。有些學生與教師交往,羞於開口,這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採取書面形式與老師交流,這樣學生就會把想對教師說的話,自己心理的困惑等寫在紙上,定期或不定期地交給教師。教師及時和學生進行書面對話,表明自己的態度,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並在每學期將具有典型性的對話裝訂成冊在班上傳閱,讓學生更加深刻理解教師,把教師當作朋友。師生之間處於親近、信賴的積極情感狀態中,既有利於及時反饋信息,全面了解學生思想動向,又有利於消除師生隔閡,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建立將是必然,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教師的不斷成熟。

『捌』 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機會均等和師生關系民主化

錯。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機會均等,其次指師生關系民主化,再次指教育活動,教育方式,教育內容等的民主化,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選擇機會。

『玖』 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是時代發展、教育改革的必然。在教育過程中,如果師生關系處於一種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狀態,那麼它所營造的和諧、愉悅的教育氛圍必然會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從學生的發展角度看,擁有交流能力、合作意識是學業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和諧師生關系應該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在相處的氛圍上是融洽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的情感關系。它的宗旨是本著學生自主性精神,使他們的人格得到充分發展。下面我結合自己多年的實踐,談談如何在教育教學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熱愛學生
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教育家夏丏尊說:「教育之不能沒有愛,猶如魚塘之不能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師愛是教育的靈魂,師愛是一種豐富多彩的精神現象,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凝聚成的一種高尚的教育情操。師愛具有神聖的品質,非凡的魅力,它猶如夏日裡的徐徐涼風,冬日裡的縷縷陽光,沙漠里的悠悠清泉,給學生以溫情和希望。熱愛學生主要是愛護學生幼小的心靈,使他們的心靈不受到摧殘和傷害,教師和學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心靈的接觸,而學生的心靈又是極其嬌嫩、脆弱和敏感的,尤其是自律性差的學生,我們更不能去傷害他。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與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生活,天氣變冷時提醒學生添加衣服,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課外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 及時給學生以關心、幫助、鼓勵和啟迪,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把愛公平地分給每個學生。這樣學生就信任我,也就喜歡我所教的課程。正如魏書生所說:「人心與人心之間,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呼喊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我們真誠地對待學生,用信心和關愛去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不失時機地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這樣,學生成功了,我們的教育教學也就成功了。師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師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是父母之愛與朋友之愛的結合,是人世間最崇高的感情留註:似春雨之潤物,無偏無蔽;似陽光之播撒,均勻流布。師愛是「催化劑」,知識的傳授藉助它的力量會事半功倍,心靈的塑造藉助它的感染會水到渠成。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在教育教學中給每個學生以情意綿綿的愛,再加以各種教育喚醒的手段和方法,從而產生「神奇的教育力量」,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養護每個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和諧相處,讓每個學生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
二、尊重、信任學生
尊重和信任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尊重學生比熱愛學生更為重要,因為給學生以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到師生的平等,才能感受到自尊的存在。著名教育家愛默森說:「教育成功的秘訣在於尊重學生。」優秀的教師不會高高在上,不會威脅或懲罰學生,他尊重學生勝過學生尊重他。教師只有尊重學生,保證每個學生在班級里有自己的位置,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教師尊重學生,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努力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1)尊重學生的人格
教師必須把每一個學生都看成是獨特而有價值的人,要知道他們能夠自己思考和表達,要相信他們能夠積極地去改善自己的行為。因此,我在平時也很重視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從不壓抑、束縛學生,而是喚醒和養護學生,在自己的心中時刻有每個學生的歡樂和苦惱,把自己放在與學生平等的位置上,經常與學生談心,和學生一起感受和體驗,以學生的眼光去看「學生的世界」,體驗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期待和泄氣時的心情,及時給學生以關心、幫助、鼓勵和啟迪,去感受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挫折、渴望,真正去體會學生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需要、情感、態度和發展意向,及其發展過程中的自由創造和選擇,以平等、寬容的態度積極調動每一個學生的情緒,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時刻注意師生交往的質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學生的諍友,把學生看成是「發展中的人,能發展好的人」。這樣學生對我就比較尊重和信賴,就會用勤奮學習來回答我對他們的關心與期待,從而營造出一種「平等、寬松,富於和諧、真誠、溫馨」的教育教學氛圍。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和教師是平等的人,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2)與學生平等相處
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分別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學識、經驗和抱負,但就人的價值和尊嚴而言,所有的學生與老師的地位是平等的。作為教師,我們要擺脫絕對權威的觀念,以平等的心態看待學生,要知道教師的職責是培養人才,是要為學生服務。教師在實際工作中應切實當好學生的向導,做好學生的助手,成為學生真誠、無話不說的「朋友和知己」。
師生之間不斷溝通、交流,真誠地平等相待,知己知彼,相互尊重,才能增進彼此間的了解與信任,才能有效拉近師生間的心理距離,與學生和諧相處。
教師要創設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注意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在平時我很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鼓勵學生在開放的氣氛中敞開交流。學生腦子里想什麼,就讓他講什麼,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發現、合作交流,保證學生學習時充滿樂趣。在課堂上,常常採用同桌討論、小組合作學習等多種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自己的價值和感受到被別人接受。並給學生傳達出這樣的信息:我尊重他的意見,而且相信他的能力。在這樣熱烈、愉快、民主、開放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就會引發情感共鳴,師生的心理才能產生互動效應,呈現出師生的多向交往,師生交往的效率就會更高。
教師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尊重教師;教師剝奪了學生的尊嚴,學生也會想方設法消除教師的尊嚴,這是師生關系中的黃金法則。只有人與人之間心靈的對話,完整人格的交流,學生才會體驗到做人的全部尊嚴,才會享受到被人尊重的生命快樂,才會使師生關系具有教育意義。
三、欣賞、激勵學生
學生總是期望被教師欣賞,一個關愛學生的教師應有一雙慧眼,撥開雲霧,發現學生的優點,欣賞每個學生的美,並不吝嗇表揚。在教師的心裡,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生命體,都應該是最好的,要讓學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勞動,便會有一份收獲的快樂。
(1)努力挖掘學生的「閃光點」
教師不是醫生,不能總是看學生的不足與缺陷;教師不是警察,不能總是像盯著可疑的人那樣,只看學生檔案中的陰影。教師應該是個尋找寶藏的人,在學生心靈的土地上,尋找生命的精神資源,並把這種潛在的資源發掘出來,變為精神財富。在平時的教學生活中我以積極的態度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每一個進步而不是退步,以一個欣賞者的身份看待自己的學生,去贊賞學生的觀點,贊賞學生的感情,贊賞學生的個性。常以欣賞的語氣、相信學生能學好的神態、熱情真摯的微笑、信任關愛的眼神、鼓勵和支持的手勢等,讓學生感受到我對他們的真誠的愛。學生由此獲得信心,獲得學習的動力,並感悟到我不但是他們的恩師,而且還是他們的知心朋友,更是他們成功的支持者。如我班學生鄭某學習不認真,酷愛打籃球,家長怕影響學習一直不答應。我知道後,與他父母交流了意見與看法並協調他與父母的關系,最終達成共識,他父母鼓勵發展他的興趣愛好。讓他學習與興趣齊頭並進,共同發展,同時約法三章:學習時間與發展興趣的時間成正比;學習與業余愛好成正比;成績與愛好要雙豐收。在全校籃球比賽中,他表現出眾,從此增強了他的自信心,認為我就是他的知音,在他對我產生「親附」感後,我對他平時重新反復的錯誤進行反反復復的科學引導教育和細致入微的幫助,不斷地關注、提醒和鼓勵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總之,我們應尊重學生,欣賞其亮點激勵其進步,把每個學生的人生價值調動到一個最高點,這正所謂「愛心最是有情物,化作春風更催人」,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去關心他人。當然,教師在對學生表示尊重、關愛、熱情的同時,應對學生的行為方式和學習成績提出高標準的要求。
(2)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根據學生各自的特長,努力創設有利於他們表現自己特長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希望受到他人的肯定尊重,而成功的秘訣就是具備自信心。如果學生沒有成功的體驗,就會認為自己很笨,再努力也沒用,於是會出現一系列問題行為,師生關系很可能會處於敵對狀態。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不斷創造條件激勵學生,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學習品質是多層次的,必然導致學習結果的多層次。我在練習設計時,對同一目標設計出難易不同的幾組練習,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一組練習。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見解,再根據不同評價對象的學習結果,制定不同的評價標准,不管選擇哪組題目,只要學生做正確,我就給予充分激勵,滿足學生學習中自我表現的慾望,讓所有的學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達到新的目標。為他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提高能力的機會,讓他們體驗成功。這樣就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情感交流,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四、寬容學生
寬容是一種智慧,一種美德,又是一種教育方式。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作為一名教師,以寬恕包容之心對待學生,不僅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給了學生反思自己行為的時間和悔改的餘地,而且能表現出教師的寬大胸襟和巨大智慧,也必然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擁戴。
寬容不是放任自流,也不是無能的表現,而是一種教育手段。寬容的核心是以加強學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為原則,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為目的。在日常工作中,寬容表現為「三不」,即「不責學生之小過,不揭學生之隱私,不念學生之舊錯。」學生的成長是一個嘗試前進和不斷糾錯的過程,他們是一個在錯誤中學習成長的人群。學生偶有違紀、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學生犯錯誤時,教師切忌與學生計較,當自己的情緒激動時一定要剋制,不要沖動,待情緒穩定時再處理,千萬不要跟學生「過不去」,一味地訓斥、責怪學生,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學生對教師充滿怨恨,甚至明目張膽地與教師作對。不僅教育的目的難以達到,師生關系僵持,反而還容易使學生從教師身上學會了責怪,對學生德行的養成也極為不利,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 寬容應以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為基礎。教師寬容學生的過錯,實際上是把一種信任、一種責任交給學生,而學生得到信任和責任,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過錯,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如我班學生陳某,家在鄉下,平時很少回家,星期天去他伯伯家,有一次他到伯母那裡偷了200元錢,他要求我給他保密,我答應了他,讓他保證這是最後一次,要求他以認真學習來回報我。在以後的一段時間里我不斷地督促、鼓勵他,他真的變了,經常會問我作業,成績進步很大,我常在班上表揚他,任課老師也問我陳某變化怎麼大。所以只要我們敞開寬容的胸懷,寬容的魅力就會顯現,也就無須費太多的口舌和周折,只要以人格的魅力就可以達到教育目的,並創造一種與學生和諧相處的諒解和寬容的心理氣氛。當然,寬容並不是毫無原則地一味退讓、忍耐,寬容的前提是對那些可以寬容的人和事。寬容的內心是愛,寬容不是去對付,而是以愛心去滋潤學生的心田,去包容學生的過失,去化解學生的不良情緒,教師以寬容之心對待學生,也會把這種智慧和美德潛移默化到學生身上,學生就能學會去寬恕別人,就會明白「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就會懂得寬容原來是消除怨恨、責怪和憤怒的良葯,就能正確地對待和處理同學之間的矛盾,融洽同學關系,更重要的是學生學會了一種立足社會的基本能力。總之,寬容是一種愛,是一種重要的教育方式。因此,我們教師不僅要懷著一片愛心去鼓勵、贊揚學生的點滴進步,更要懷著同樣的愛心去批評、指正學生的缺點和過錯,在批評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的真摯之情,用教師那顆真誠的心去滋潤學生千萬顆心,營造輕松和諧的教育教學氛圍。
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校園的永恆話題,和諧師生關系的確立有賴於教師自身觀念的更新和素質的提高,學生人格的不斷健全和完善有賴於教師對學生無微不至的愛和時時刻刻的尊重。讓我們走進每個學生的心田,向學生的心靈播撒陽光,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心靈的呵護。讓我們努力做一位學生信任、喜歡、尊敬的教師,和學生一起快樂地工作,快樂地學習,快樂地生活吧!

熱點內容
中國房價歷史 發布:2025-07-05 16:22:07 瀏覽:309
2年級的英語 發布:2025-07-05 13:33:31 瀏覽:773
初中物理電動機 發布:2025-07-05 11:48:09 瀏覽:245
慈利教育網 發布:2025-07-05 11:15:09 瀏覽:622
奧特曼黑歷史 發布:2025-07-05 05:13:59 瀏覽:8
2017全國二語文試卷 發布:2025-07-05 02:17:04 瀏覽:679
德陽是哪個省的 發布:2025-07-05 01:20:18 瀏覽:562
歐豪年彩墨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05 00:38:16 瀏覽:713
教學實踐內容 發布:2025-07-04 21:32:22 瀏覽:431
雲南教育論文 發布:2025-07-04 18:10:10 瀏覽: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