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令
Ⅰ 可以給個演講稿么、 內容愉快點的。
教師素質 師德為首
千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素質,師德為首。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建立在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之上,體現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德原則和規范的要求。一名好的教師應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它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能力素質、身心素質等等。而在諸種素質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核心、是動力。它決定了一個教師綜合素質的優劣,決定其職業活動的方向、態度和效果,是教師綜合素質之首。
學習了七位教師的事跡,他們有的愛生勝子,愛校勝家,愛教勝命,把全部生命和智慧獻給了教育事業,無愧人師楷模;有的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進行頑強的抗爭,在挑戰生命極限的同時,開拓進取,改革實驗,把不聰明的學生變得聰明起來,讓聰明的學生更加聰明;有的在人生重大選擇面前,始終以陶行知「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精神激勵自己,堅定地選擇了為鄉村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的人生之路......。這些事跡感人肺腑,他們的師德令人崇敬,不愧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的力量在於他能把我們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化、具體化、典型化。我們除了有古今中外的優秀教育工作者的事跡,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在我們身邊又樹立了這樣好的榜樣,使我們學起來更具有直觀性、可信性、指導性。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成果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是未來社會新型人才的塑造者,教師的職業是崇高而神聖的職業,是與人類社會發展共存的職業,是任何職業也代替不了的。我們更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我國國情來看,我國經濟仍不發達,教育還較落後,教師待遇不高,我們應理解國家的困難,破除「一切向錢看的」的思想觀念,要擁有一顆獻身教育的事業心,甘做春蠶,甘化春泥,立足教書育人的崗位,當好新時期教育的創業者。
在我們當前的教師隊伍中,有些教師缺乏對學生真心的愛和高度負責的態度,只立足於學生在校的這幾年,不出大問題,學生一畢業,自己便萬事大吉。從這種思想出發,不認真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或者用簡單的方式,粗暴的手段去管理學生,或採取哄的手段混日子,使學生得不到應有的愛和思想教育,這樣不只是對自己不負責任,也是對學生一生的不負責任。這七位優秀的教師把全部心血傾注到學生身上,懷著讓其成才的責任感去精心培養,這才是教師高尚無私,高度負責精神風貌的體現。
教師勞動是一種艱苦的勞動,常常會遇到工作上的難與易,環境上的逆與順,生活上的苦與樂,待遇上的高與底等現實問題,只有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才崐能幫助教師冷靜地分析各種利害關系,正確處理各種矛盾。
Ⅱ 神仙傳師徒令怎麼得
帶低於自身等級10級的玩家刷九霄,每10層打死boos開箱子獲得師德令牌,令牌數量=隊伍里低於自身等級10級的玩家數量
Ⅲ 人民日報談家長群變味兒:家長與老師的角色須擺正
家長群變成家長們的負擔,早已不是新鮮話題,而一些老師讓家長批改作業、輔導孩子功課,早就成為家長吐槽的現象。
家長群設立的目的,本來是溝通家校關系,但是如今已經變了味兒,成為一些老師布置作業、要求家長批改作業甚至要求家長到校打掃衛生等事宜的通知群。個別家長群還異化為「誇誇群」,一些家長開啟稱贊、感恩模式,拍老師的馬屁,個別群竟出現了「爭寵」、炫富、爭吵、辱罵等行為。
家長們都有工作,忙碌一天回到家中,還要盯著家長群看老師布置作業情況以及其他通知,然後進入輔導、批改模式,通常會弄到很晚才去睡覺,第二天還要上班,如此這般,家長們能沒有意見嗎?長此以往,不僅引發家長怨聲載道,導致老師與家長關系緊張,還不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家長的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些家長根本輔導不了孩子作業,讓這樣的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極有可能誤導孩子,得不償失。還有,家長將全部精力用於布置、批改作業,其家庭氛圍會完全集中在作業、學習方面,而其他諸如做人教育、習慣養成教育、品質教育以及最最重要的親子、親情互動會無暇顧及,且在輔導、批改作業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不可避免地發生碰撞、摩擦,嚴重破壞家庭和諧氛圍。
實際上,對於家長群的種種弊端,學校老師也不是不知,況且老師在家長群發通知,督促家長做這做那,老師自己也不輕省,甚至節假日也要盯著屏幕檢查完成情況。既如此,為什麼還要設立家長群呢?一方面是「隨大流」心理作祟,另一方面是想通過家長的督促,提升學生成績,取得一個好名次。在目前一些學校仍然將優秀率、平均分、及格率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數字的語境之下,老師們的壓力可想而知。
Ⅳ 中小學校長如何為學校建設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
堅持教師優先發展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中小學教師隊伍
一、近幾年,我們著重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加強教師FAff-建設的科學規劃和宏觀指導。
2、著力推進教師教育創新。
二是優化配置教師教育資源,努力構建教師培養新體系。
三是按照中小學各學段教師的實際需求,我省適時停止了培養專科層次初中教師的招生計劃,調整了學科專業結構,大力培養中小學信息技術、英語、藝術類和綜合類等農村基礎教育急需的學科教師。同時,根據新時期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特點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優化課程結構,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強化實踐環節,努力提高師范教育質量。2008年,我省開展了師范生頂崗實習的試點工作,152名學生在農村小學的頂崗實習收到良好的效果。
3、全面開展中小學教師和校長培訓。一是從2003年開始,我省扎實開展了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契機,以校本培訓為基礎,以遠程教育為依託,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內容的新一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據統計,至2007年底,全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全部完成了新課程培訓任務,40.8萬名專任教師接受了240學時的崗位培訓,15萬和25.5萬人分別參加了信息技術初級、高級培訓,4.8萬名教師參加了國家、省、市州三級骨幹教師培訓。
二是強化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科教師培訓。從2004年開始,我省針對農村教師學科結構失衡的突出問題,由省本級籌集專項資金,以本科院校為依託,為全省農村鄉鎮中小學培訓了英語、計算機骨幹教師近1萬名、農村小學音樂、美術、體育、生命與健康等學科省級骨幹教師1500名。全省各市州普遍開展了相應專項培訓,有效緩解了農村學校薄弱學科教師短缺的矛盾。
三是狠抓中小學教師學歷提升。我廳先後下發《關於推薦優秀在職小學教師通過繼續教育達到專科學歷水平培訓的通知》、《關於推薦優秀在職中學教師通過繼續教育達到本科學歷水平培訓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採用遠程教育和自學考試相結合的方式,每年組織2萬名小學教師和1.5萬名中學教師免試入學,分別進行專科和本科教育學歷提升培訓。同時,鼓勵教師通過成人教育、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和途徑提高學歷層次。據統計,小學專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和初中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分別從2000年的12.94%和11.26%提高到2008年的65.64%和46.61%。
四是大力開展中小學校長培訓。認真落實中小學校長「持證上崗』』的規定,加大對農村、民族地區校長培訓的力度,有計劃地安排相對薄弱學校的校長到較發達地區學校掛職鍛煉、發達地區優秀校長到民族地區學校任職。2003—2007年,共有3.5萬名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和教育管理幹部參加了崗前培訓,累計選拔了340多名民族貧困地區中小學校長到較發達地區學校掛職鍛煉。
五是健全中小學教師培訓網路,積極推進示範性省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工作。目前,全省108個縣級教師培訓機構的辦學水平有明顯提高,有9個已通過了省里的評估驗收,其中2個受教育部通報表彰。2004年,我省建立了兩個用於中小學教師學歷提高培訓的遠程教育平台,並在90個縣市區設立教學點,為邊遠地區教師通過網路獲取優質資源、提升自身學歷水平提供了條件。2007年,我廳又利用省電大系統的網路和資源優勢實施中小學教師遠程學歷教育。2008年,又投資600萬元建設湖南省中小學教師遠程培訓專用平台和開發學習資源,為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非學歷培訓開辟了新的途徑。
4、不斷完善教師工作體制機制。一是進一步明確教育行政部門管理教師隊伍的職責。2004年,省政府發文重申「中小學教師的資格認定、招聘錄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檔案管理和考核獎懲等管理職能統一歸口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並將教師管理體制落實情況作為縣級政府及其黨政主要負責人教育實績考核評估的重要內容。同時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省政府明文規定「教師繼續教育經費在教職工工資總額1.5%范圍內,由事業費開支」,「教師培訓費按照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用於教師按照學校年度培訓計劃參加培訓所需的差旅費、伙食補助費、資料費和住宿費等開支』』。據統計,2003--2007年,省、市、縣三級政府用於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財政專項經費累計達到2.92億元。
二是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根據《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制定了《湖南省(教師資格條例>實施細則(試行)》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教師資格認定工作進入規范化軌道。2004年,我省全面開展了面向社會人員的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出台了《湖南省教師資格認定教育教學基本素質和能力測試標准及辦法(試行)》、《湖南省教師資格認定教育學心理學考試辦法(試行)》等操作性文件,加強了非師范教育畢業生申請人員的教育教學基本素質與能力測試工作。截止到2008年底止,我省已累計認定各類教師資格53.39萬人。
三是完善教師職務和特級教師評審制度。從2001年開始,我們將中小學教師高級職務評審權有計劃地下放到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門。2004年明確規定評聘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職務均應取得相應的教師資格。從2005年開始,實行職務評聘向農村教師傾斜的政策,凡在農村工作滿20年、符合規定條件的鄉鎮以下教師可在3年內獲得一次參評中小學中級職務的機會,凡沒有中學高級教師的農村中學可至少允許1名符合條件教師申報中學高級教師任職資格。2002年,我省修訂頒發了《湖南省特級教師評審實施細則》。在2008年特級教師評選中,明確規定80%的申報指標用於教學一線教師,重點保證農村教師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
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是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工作在教師工作第一線的同志們共同努力、不斷創新、務實工作的結果。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曾多次受到教育部及有關領導的高度評價。教育部兩次編發專題《簡報》推介我省做法;2006年,原副省長許雲昭同志在教育部『『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現場經驗交流會」作專題發言,介紹了我省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舉措和經驗:2007年,新華社以「湖南推行免費定向培養農村教師計劃,,為題專門編發一期《國內動態》。
二、准確把握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新形勢
當前教育事業正步入新的發展時期,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面臨新的更高的要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認真分析和正確判斷面臨的形勢和問題,積極研究新形勢下的教師隊伍建設工作,主動適應新的變化。
1、充分認識時代發展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的更高要求。從現在起到2020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緊緊抓住當前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努力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變,全面提升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和奮斗目標。在實現這一偉大歷史使命的過程中,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推動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培養高素質人才,建設人力資源強國,教師是關鍵。
從教育事業自身發展來看,教師隊伍的科學發展,是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對於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具有直接的影響。當前,實施素質教育在一些地方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很多中小學教師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感「不適應」,其中最重要原因之一,是教師隊伍的教育理念、思想素質和業務水平與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要求之間存在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在一定意義上說,師資的水平決定教育的水平,教師的質量就是教育的質量,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師的差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關鍵在教師的作為;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教師的素質。
當前,隨著義務教育的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初步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對於優質教育的需求與日俱增,「有學上、有書讀」的要求正在被「上好學、讀好書』』的願望所取代。大力推進義務教育發展均衡發展,努力破解擇校、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等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發展高質量的教育,提升教育的內涵。要全面提高教育質量,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最首要而關鍵的,仍然是教師隊伍的師德和專業水平。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對於提升國家綜合實力和全民族素質、促進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和滿足人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都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我們一定要增強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甘於奉獻、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2、充分認識當前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面臨的深層次矛盾。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巨大成績。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教師隊伍建設還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發展和教育發展的新要求,在教師編制、資格、待遇、管理、培養、培訓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亟待解決。近幾年來,各級政府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但隨著收入分配和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的推進,教師津貼、福利和住房、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方面的問題又凸顯出來;教育發展對新進教師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但教師資格、聘用等准入制度的改革完善相對滯後;提高現有教師素質的要求日趨緊迫,但教師的培訓制度、激勵機制和退出機制尚不完善;教師資源配置成為促進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的關鍵因素,但相應的教師聘用、流動和合理配置的體制機制還在探索當中;農村學校基本辦學條件不斷改善,但與城市學校教師素質和待遇等方面的差距仍然較大,在一些地方還有擴大趨勢;尊師重教已經成為社會共識,但教師的法律地位仍不清晰。特別是在市場經濟和文化多樣化環境下,如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培養優秀教師和新一代教育家,仍然是我們面臨的全新課題。
3、充分認識當前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我省現有普通中小學校18058所,有教職工553848人,其中專任教師496486人。經過長期不懈地建設,我省中小學教師這支隊伍結構明顯改善、整體素質不斷提升,為我省教育事業特別是基礎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是一支很好的隊伍。但這支隊伍自身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是中小學教師結構性矛盾較突出,短缺與超編並存,學段、學科不配套。目前,一方面我省農村初中和小學教師總體超編,另一方面,中小學各學段教師結構性缺超共存,如全省高中與幼兒園學段教師,按照現行標准分別缺編10142和39321人。學科結構性矛盾突出。中小學信息技術和英語專業教師嚴重不足,音樂、美術、體育及綜合類學科專業教師短缺,如音樂、體育、美術學科教師,按課時比分別需補充5666、14532和6245人。從客觀上看,這一問題與教師來源、補充以及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中小學課程門類和學時比例進行調整等因素有關,但按照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及時補充部分學段和學科的專業教師,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是教師隊伍整體學歷水平有待提升。按照國家現行各學段的教師學歷要求,目前我省小學、初中和高中教師的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99.49%、96.82%和90.23%,均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各學段高層次學歷水平教師比例與我省教育事業發展水平在全國所處的地位很不相稱,如2007年,我省小學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教師比例為62.5%,僅位列全國第22。隨著教師專業化和我省建設教育強省進程的加速,我省基礎教育師資整體學歷水平亟待進一步提升。
三是農村小學教師隊伍相對老化。我省小學45歲及以下教師比例為61.43%,51歲及以上教師比例為24.35%。但同比在城市分別為79.36%和11.96%,在縣鎮為68.06%和18.O%,在農村則為54.54%和30.1%。且農村小學教師年齡老化問題在隨後5年還會進一步加劇。
四是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亟待加強。上世紀末,我省全面啟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實施新課程以來的情況看,教師專業發展亟待加強的問題已凸顯出來,並成為影響和決定素質教育全面實施及課程改革順利開展的關鍵。雖然我省已建立每5年一輪的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制度,也花大力氣開展了新課程、信息技術、班主任和骨幹教師等專項培訓,由於對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規律的認識不足,實施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培訓對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的作用並未充分地發揮出來。從總體上看,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專業水平與當前經濟社會對教育提出更快更好發展的要求之間,與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育的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存在的這些突出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當今世界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趨勢加快,以及我省教師教育和教師隊伍建設受到我省尚不夠發達的經濟發展水平制約的原因,又有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對優質教師資源的需求持續地增長,其增幅超出了教師教育發展速度的影響,還有教師教育在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各種新情況和新問題等因素。
在當前經濟社會與教育事業發展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要順應時代發展和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主觀方面總結和思考,查找自身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適應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准確把握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發展方向,抓住機遇,積極主動、創造性地工作,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把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成為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隊伍。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要切實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堅持教師隊伍優先發展。教師是發展教育事業的第一資源和核心要素,教師隊伍建設在教育事業的總體格局中之所以處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是國家經濟社會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規律使然。
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從事教師工作的同志,必須充分認識新時期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戰略意義,在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格局中把教師隊伍建-i=瑟N-在最為優先發展的地位。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國家的事業和政府的責任,結合當前突出問題和未來要求對教師隊伍建設作出統籌規劃;要堅持政府主導、運用國家公共財政的力量、採取有效的措施解決教師隊伍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要著眼於制度創新,下更大的決心,建立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長效機制,為教師隊伍建設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將教師隊伍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落到實處。
2、必須堅持以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為核心。2020年,我國將初步實現教育現代化,教師隊伍不僅在規模結構上,更是在水平質量上要適應更高的目標要求。就我省的情況看,目前中小學教師隊伍的數量和規模已基本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要求,提升質量成為我省教師隊伍建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核心任務。2007年,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教育強省的決定出台後,又專門制定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計劃》,作為落實建設教育強省要求的一項重要配套措施予以重點保障。
金省各地要將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重心迅速轉到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上來,要將提升素質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根本任務,進一步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的思想和業務水平、提升教師學歷層次,努力達到《計劃》的各項目標和任務,為實現教育強省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障。
3、必須堅持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主題。教師專業化是當今國際教師職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從全球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看,教師專業化的進程正在加速,世界各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表明,建立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促進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教師專業化的主要內涵是教師專業發展,即教師自身在思想道德、專業知識、技能和專業能力等方面持續不斷的努力和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是一個長期、連續、復雜的發展過程,是高水平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自身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教育規律的客觀要求。作為專業工作者的教師,要不斷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要求、滿足不同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只有持續不斷地進行專業研修、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對於教育事業而言,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有賴於每一位教師自覺進行專業發展、提升素質。因此,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將教師專業發展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內在要求和主要內容,制定積極的政策和措施,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條件,為教師提升素質提供平台。
4、必須堅持以農村師資建設為重點。近年來,通過採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我省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明顯提升,整體面貌正在發生新的變化。但當前農村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扭轉,城鄉師資配置差距仍然較大,尤其是農村教師結構失衡、骨幹教師缺乏、待遇偏低等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農村教師仍然是教師隊伍中最為薄弱的環節,嚴重製約著整體教育質量的提高,影響著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滿意程度。因此,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牢牢牽住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這個牛鼻子,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財力,進一步加快農村教師隊伍發展步伐,促進全省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科學發展。
三、扎實推進當前幾項重點工作
當前,全省上下正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活動,全省各地從事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同志要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上來,不斷增強把握方向、統籌全局、解決問題和推動工作的能力。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全力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關於2009年度全省中小學教師工作,湘生同志剛才已作了安排和要求,我這里強調的是今年乃至今後幾年要重點把握的幾項工作。
1、調整優化結構。當前,我省中小學教師數量矛盾基本緩解,教師資源的結構性問題迅速上升為主要矛盾。在當前我省教師隊伍諸多結構性問題中,最突出的是結構性缺編與超編並存的問題,也就是說,當前中小學教師總數不少,但某些學科教師特別是合格的專業教師缺乏,已經成為嚴重影響教育教學質量的突出問題。前面已經談到,我省中小學音樂、體育、美術三個學科教師短缺,其實還不止是這幾個學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還有一批「教非所學」的教師。專業是專業化的基礎,沒有專業基礎,專業化從何談起?
今後幾年,我省的學齡人口和教師供求關系都會發生較大變化,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抓緊進行教師隊伍的結構性調整。一是要根據基礎教育事業發展要求和本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實際情況,認真做好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規劃,加強教師特別是農村學校教師分學科分專業培養的計劃性,從培養源頭上有效控制學科專業結構的失衡;二是在教師補充環節上,要按學科(課程)教學工作任務配置編制,按學科(課程)教學需要進入,同時新補充的小學和初中教師分別應具有專科以上和本科以上學歷,切實把好新進教師「入口關」;三是加緊對「教非所學」且在所教學科專業有培養前途教師進行所教學科專業培訓,有效緩解教師隊伍專業結構失衡的矛盾。
2、狠抓素質提升。教師的水平決定教育的水平,教師的質量決定教育的質量。低水平的師資絕不可能有高質量的教育。為此,一是要普遍提升中小學教師學歷水平。學歷水平是反映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基本要素,目前我省小學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初中和高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的排位分別位居全國23、23和15位,這與我省教育事業發展水平極不相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關注、加大工作力度,把教師學歷提升作為一項過硬的任務來抓。
二是切實加強中小學教師培訓。要認真組織實施新一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全員培訓和其他各類專項培訓,研究教師培訓的目標、課程內容和施訓方法,努力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要切實加強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與培訓,使每一位教師都成為師德令人敬佩、教學令人滿意的合格教師。
三是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和示範作用。中小學名師、特級教師和專家型校長是為人師表的典範,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領軍人物。要充分發揮這些骨幹教師團隊在教育教學中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帶動和促進教師素質提升。
3、關注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我省是個農業教育大省。農村教師占教師人數的87%,同時,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仍然相對薄弱。農村教師整體素質不高,城鄉教師資源配置失衡,成為影響提高我省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今後一個時期我省教師隊伍建設要突出大力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農村教師整體素質這一重點。
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關鍵在於促進優質教師資源流向農村。為此,我們一是堅持面向農村地區和農村教育,加強師資培養工作,為農村教育儲備、輸送更多高素質的優秀教師。二是積極探索區域內教師定期交流的制度和辦法,加大教師交流力度,推進城鎮教師支教農村,縮小區域間師資差距。三是加強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建設,開展農村教師專項培訓,提高培訓實效。四是制定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補充完善農村教師扶持措施,防止農村骨幹教師流失,穩定農村教師隊伍。
4、創新建設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根本出路在於制度創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教師職業的選擇性、多變性明顯增加,教育勞動力市場的人才競爭機制和自主擇業機制日益形成,這一轉變在客觀上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將中小學教師政策定位在激活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促進教師努力提高自身學識能力和水平、提升競爭能力上,大力推進教師教育和教育人事制度創新,建立有利於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一是研究建立提高教師社會地位和職業吸引力的機制,吸弓f優秀人才投身教育、長期從教、終身從教的政策措施,嚴格教師資格制度,讓優秀的人才「想進來、進得來」,讓不合格的人「想進來、進不來」。
二是研究制訂激勵教師專業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素質的制度,讓廣大教師能夠「想教好、能教好」。
三是研究制訂培養造就教育家的制度和倡導教育家辦學的制度,讓骨幹教師「出得頭」。
四是研究制訂防止優秀人才流失和讓不合格教師退出的制度,使優秀教師能夠「留得住」,讓不合格人員能夠「出得去」。
同志們,在過去的幾年中,我省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今天,我們遇上了我省教育事業推進科學跨越、建設教育強省的良好時機。我相信,只要我們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實踐,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堅定的決心,以改革創新的精神,不斷探索教師工作的規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我們就一定能夠走出一條適合我省省情的教師隊伍建設新路子、在湖湘教育的歷史上書寫新的篇章!
Ⅳ 為什麼說當前幼兒教師的師德令人堪憂,說說自己的看法
關於幼兒教師的虐童事件在網上曝光了很多,有的簡直是令人發指。當前的內幼兒教育,因為沒有納入義務容教育,但是市場需求量很大,所以說很多的資金都投入了幼兒教育的創辦。大多數是私人幼兒園保育老師的素質令人堪憂,可以說是良莠不齊。在這管理上也存在缺陷。所以說現在的幼兒園教師師德令人堪憂。但是,這類事件畢竟是少數,我相信大多數的幼兒園,幼教老師還是以孩子為中心的。國家也應該設置准入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畢竟兒童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Ⅵ 教師的良心和孔孟的良心有什麼異同
教師的良心和夢里的良心有什麼異同?都是他們的心是相通的,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夠成成人為國家。盡。
Ⅶ 神仙傳怎麼獲得 師德令牌
在主城找到楊戩,接受提攜新秀的任務。然後帶比自己等級低10級甚至更低的小號刷九霄天庭的活動(無限制),每10層會出現1個BOSS,擊倒BOSS會出現個寶箱,打開寶箱會隨即得到不同數目的天機石(一般由小號的數目決定天機石個數)。20個天機石可以交一次「提攜新秀」任務,獎品是125W修為和一個師德令牌。
Ⅷ 狄仁傑未輔政選自什麼文言文
狄仁傑未輔政選自《舊唐書·婁師德傳》
原文:
婁師德,鄭州原武人也。弱冠,進士攫第,授江都尉。上元初,累補監察御史。會吐蕃犯塞,募猛士以討之,師德抗表請為猛士。高宗大悅,特假朝散大夫,眾軍西討,頻有戰功,遷殿中侍御史,兼河源軍司馬,並知營田事。天授初,累授左金吾將軍,兼檢校豐州都督,仍依舊知營田事。則天降書勞曰:「卿素積忠勤,兼懷武略,朕所以寄之襟要,授以甲兵。自卿受委北陲,總司軍任,往還靈、夏,檢校屯田,收率既多,京坻遽積。不煩和糴之費,無復轉輸之艱,兩軍及北鎮兵數年鹹得支給。勤勞之誠,久而彌著,覽以嘉尚,欣悅良深。」
長壽元年,召拜夏官侍郎、判尚書事。明年,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則天謂師德曰:「王師外鎮必藉邊境營田卿須不憚劬勞更充使檢校。」又以為河源、積石、懷遠等軍及河、蘭、鄯、廓等州檢校營田大使。稍遷秋官尚書。證聖元年,吐蕃寇洮州,令師德與夏官尚書王孝傑討之,與吐蕃大將論飲陵、贊婆戰於素羅汗山,官軍敗績,師德貶授原州員外司馬。
萬歲通天二年,入為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是歲,兼檢校右肅政御史大夫,仍知左肅政台事,以與王懿宗、狄仁傑分道安撫河北諸州。神功元年,拜納言,累封譙縣子。尋詔師德充隴右諸軍大使,仍檢校河西營田事。聖歷二年,突厥入寇,復令檢校並州長史,仍充天兵軍大總管。是歲九月卒,贈涼州都督,謚曰貞。
初,狄仁傑未入相時,師德嘗薦之,及為宰相,不知師德薦已,數排師德,令充外使。則天嘗出師德舊表示之,仁傑大慚,謂人曰:「吾為婁公所含如此,方知不逮婁公遠矣。」師德頗有學涉,器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自專綜邊任,前後三十餘年,恭勤接下,孜孜不怠。雖參知政事,深懷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終,甚為識者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