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標兵簡介

師德標兵簡介

發布時間: 2021-03-30 00:02:15

⑴ 葉志平的人物簡介

葉志平(1953.09—2011.06),男,漢族,四川綿竹人。1985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7月參加工作,分配到安縣沸水小學任教,1978年調至安縣桑棗中學工作,1995年起擔任桑棗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桑棗中學2200多名師生在1分36秒內安全轉移,創造了「零傷亡」奇跡,校長葉志平被譽為「史上最牛校長」。
2011年6月27日,葉志平同志因長年忘我工作,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醫治無效逝世,終年57歲。
2011年9月1日,中共四川省委追授葉志平同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1975年7月,畢業於綿陽師范學校;1969年2月2日,四川省安縣塔水鎮(原興隆公社)山泉大隊當知青;
1973年10月4日,綿陽師范學校學習;
1975年7月,安縣沸水小學工作;
1978年8月,調入安縣桑棗中學擔任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並長期擔任畢業班教學工作;
1980年起,擔任安縣桑棗中學學校團委副書記、工會副主席;
1986年後,歷任安縣桑棗中學畢業班年級組長、教務副主任、主任、副校長兼工會主席職務;
1995年至2011年6月,任安縣桑棗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
2011年6月3日晚,葉志平因操勞過度,在家突發腦溢血,昏迷多日;
2011年6月27日上午11時03分,因搶救無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去世,享年57歲。 1973年10月—1975年7月,綿陽師范學校學習;1984年,獲電大英語畢業證書;
1985年9月—1988年8月, 在四川省幹部函授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期滿,獲大學專科畢業文憑;
2001年,四川師范學院(現西華師范大學)三年學習期滿,獲教育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
1993年1月,在綿陽教育學院校長培訓班獲結業證書;
2002年,綿陽教育學院學習期滿,獲綿陽市中學校長提高培訓班結業證書;
2003年,在四川教育學院學習期滿,獲四川省中學校長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
2004年,上海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學習期滿,獲教育部全國第四期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 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全國師德標兵;四川省優秀共產黨員;
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四川省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四川省優秀中小學校長;
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個人;
綿陽市明星校長;
安縣明星校長。
因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確保全校師生安然無恙,被網民譽為「史上最牛校長」。

⑵ 譚術魁的簡介

譚術魁 教授
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資助,2006年8月-2007年8月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從事訪問研究。
受中華發展基金資助,2010年6月-7月在台灣政治大學、台北大學、中山大學訪問、講學。
曾任湖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商學院副院長,房地產管理系主任,產業經濟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土地資源管理碩士點負責人,學術帶頭人,特聘教授。期間獲得湖北省教育系統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師德標兵),湖北大學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師德標兵、第七屆挑戰杯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首屆十佳青年教師、優秀教案獎、青年教師優質課競賽獎、教書育人獎、優秀班主任、青年教師下基層鍛煉先進個人以及商學院標兵等榮譽。
1987年畢業於湖北大學並獲理學學士學位,1990年畢業並獲華中師范大學理學碩士學位,2000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並獲管理學博士學位。1996年晉升為副教授,1998年被遴選為湖北省高校跨世紀學術骨幹,2001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9月起在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03年11月獲得博士後證書。2002年8月經遴選以專家身份(全國高校共2位專家)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大會(南非約翰內斯堡)。2007年入選國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年獲得華中科技大學教學質量一等獎。
主要講授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土地經濟學前沿問題,房地產管理專題等本科生、研究生課程。
主要研究領域為土地管理,房地產管理,住房政策。擔任博學·21世紀工程管理系列教材(16部)總編,21世紀項目管理系列規劃教材編委,主編教材6部(含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1部),出版專著2部,在省級以上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25篇。研究成果被有關學者公開發表論文引用318次,被會議交流論文引用41次,並被國內71篇博士學位論文、545篇碩士學位論文引用。
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糧食主產區耕地撂荒問題揭示及其規避研究》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以《成果要報》形式呈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內部參閱。
主持完成的《治理征地沖突的對策建議》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入《成果要報》2010年54期,並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同志的批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於2010年8月23日向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華中科技大學黨委發出通報,稱「文中提出的重要觀點和對策建議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作為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譚術魁同志帶領課題組堅持正確導向,自覺關注現實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推出高質量的學術研究成果,體現了較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國家社科基金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作出了貢獻。」

⑶ 班主任二百字先進事跡簡介怎麼

在班主抄任崗位上堅守18年的他總襲是以一顆善良熱忱的心對待他所面對的每一個人,尤其是他的學生。 他工作務實,敬業愛崗,勤工出巧匠,他以校為家,全程跟班,年級組的統計數據顯示,他通常是下班最勤的。曾被評為師德標兵的他總是能當好學生的表率。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要求學生做到的,他一定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他善於學習,勤於思考,同事的經驗,網路的資源都讓他受益匪淺,他尤其善於向學生學習,尊重每一個生命,善於征詢學生的意見,他深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正所謂一根木頭頂不起梁。只有發揮集體智慧,才能打造優秀集體。他還倡導與相鄰班實行聯班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 他關愛學生,賞罰嚴明。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班上,他有經常性的溫馨提醒。

⑷ 高進的簡介

高進,原名高雲龍,華語流行男歌手、音樂製作人,1982年5月11日(農歷四月十八)出內生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容市富錦市宏勝鎮,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現擔任北京艾高時代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1999年參加哈爾濱電視台《星星擂台》獲得第二名。參加《新星杯歌手大賽》獲得亞軍。2004年憑借《聽著情歌流眼淚》在網路上走紅。

(4)師德標兵簡介擴展閱讀

2016年10月參演公益電影《鎖愛》,同年並創作了連續數月蟬聯各大排行榜的冠軍單曲。

2017年3月25日,高進開始「我的好兄弟」我是作者世界巡迴演唱會,北京站、上海站 、廣州站 、香港站 、台北站 、紐約站 、吉隆坡站 、新加坡站、哈爾濱站、沈陽站陸續開唱;

4月為黑龍創作單曲《盜心賊》; 5月為大壯創作單曲《我們不一樣》 。

⑸ 朱崇軍的人物簡介


朱崇軍:畢業於曲阜師范大學外語系,山東省實驗中學英語高級教師,第三批濟南市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2004年、2009年先後赴加拿大、美國進行語言及文化學習與交流。先後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山東省十佳師德標兵、濟南市第三批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濟南市優秀班主任,濟南市首批優秀班主任工作室成員,榮立濟南市三等功。 在英語教育科研、專著撰寫、教學成果、網路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通過長期課堂改革與探索,課題《高中英語創新性課堂教學非同步合作活動課構建研究》、《高中英語語篇微型情景四步程序宏學習法研究》有力地提升了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獲山東省優秀教科研成果一等獎,發表於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中小學英語》上。《英語語篇微型情景環式教學模式初探》、《著力深層,四同步綜合,全面提高》、《創設信息差距,深化英語課堂教學》、《高考英語語法三點微體系復習策略》等課題的深入研究,有力地推動了中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受到廣大學生歡迎和專家的一致好評。另外在國家級、省級等刊物發表的有價值的論文十餘篇,在語法、閱讀、寫作、高考等方面獨立著書《星火英語語法全解》、《高中英語階梯閱讀》、《高考英語寶典》、《星火英語巧學活用語法》、《最新張道真高中英語語法》等30餘部,近2000萬字,豐富和深化了英語教育教學改革。

⑹ 師德標兵事跡材料

她1998年畢業於河北平泉民族師范學校,已在教育這片凈土上辛勤耕耘了11年。11年來,她本著「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把愛的陽光灑向她的事業,灑向她的學生。她認為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教育事業,甘願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用平凡而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

一、 務實創新,不懈追求。

她是一名普通的一線教師,任教六年級的語文數學。當一名出色的教師是她努力的方向。在教學改革中,她積極探索,勇於實踐,虛心向老教師學習,經常共同研究,主動聽課,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找到一套培養學生各種能力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她提倡學生向課本挑戰,向教師挑戰,向權威挑戰;給學生多一點思考問題的時間,多一點知識消化反饋的餘地,多一點進行活動表現的機會,多一點體驗成功的愉悅環境,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和時間,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在探索中學習,在參與中發展。在今年的4月23日,北師大明德項目專家組來我校進行課堂教學指導,她講授的《體積和體積單位》受到了聽課專家的好評。尤其是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體積單位的建立這一環節的處理:首先讓學生閉眼想一想1立方厘米的大小,接著親自動手做一個1立方厘米的正方體,最後讓學生親身體驗1立方米的大小,這一教學觀念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為了上好每一堂課,她都做好充分的課前准備,因為她知道教師的本職在於上好每一堂課,向40分鍾要質量,這是根本,也是必勝的武器。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靈活運用以學過的知識,在每單元的過關測試上她都煞費苦心,每次檢測前她都要先做一遍,其用意一是看題目是否有出入;二是看題目的難易程度和出題的導向,以便檢測時做到心中有數。測後都有詳盡的質量分析,並讓學生每次測後都總結經驗和教訓,並把錯題整理到自己的錯題集上,以便在最後的期末復習時有側重點。一個班的學生很多,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僅反映在卷面上的錯誤也是千奇百怪,無所不有,批閱時她做好詳實的原始記錄,這樣就能在矯正課上有的放矢,同時又可作為課上和課下對學困生輔導的依據,盡管這樣做會投入很多的精力,為了讓學生多學點東西,完滿的完成學業,這也是她義不容辭的責任。積極參加學校和中心校組織的教研活動,不放過每一次實踐鍛煉的機會,在中心校組織的評優課教學中獲二等獎。

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有人說敬業和奉獻是一對孿生姐妹,奉獻就是付出,她深有同感。畢業班的工作是繁重而又緊張的,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甚至中心校,而今年又是教育質量年,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早晨踏進校門就感覺像是一個上足了發條的鬧鍾,總也有忙不完的事。自復習以來,白天測試,輔導,沒有批閱作業的時間,就在下午放學時帶回家晚上批閱。上一年級的女兒總是不解的問:「媽媽,你們校長為什麼給你們留那麼多的作業?」她總是笑笑說:「是呀。」每天忙完已是晚上10點多,而第二天早晨7點不到又准時的踏進了學校的大門。

然而就在緊張的復習階段6月份,她的母親摔傷了,從平房上摔了下來,當時昏迷不醒,搶救一天才蘇醒。為了不影響她的工作,父親沒有讓她知道,當她周日回娘家時才知道,急忙趕到醫院,看到了正在輸液的母親,轉眼間蒼老了許多的父親。她沒有一句話,天生不愛哭的她只有流不盡的眼淚,當時真想請幾天假陪著母親,可是想到臨近畢業的學生們,她把這件事埋到了心底,第二天照常上班了。一想起這些心裡就很難受,覺得對不起家人,尤其是聽到母親現在常念叨的那句話:「不如不供你們上學了,一個個都不在身邊。」心裡更不是滋味。唯一對得起的就是她的學生,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她班中有5人報考平泉四中,全部被入取,於天偉同學以總分第一的好成績考入了窪子店中學,她班的畢業考試成績居全校第一。

三.愛駐於心,尊重學生。

教師的工作實踐使她認識到,育人之道德在先。作為班主任,良好的師德是處理好師生關系的基礎,良好的師德最根本的一點是愛學生。如果說一個教師很難對自己的學生產生感情,那麼她所有的工作就無外乎空中樓閣,擁有良好的師德,就有了解決好學生問題的保證。

愛心,來不得半點虛偽。她在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掌握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原則,嚴慈相濟,在學生表現好的時候決不吝嗇贊美的語言,在學生犯錯的時候也絕不姑息遷就。父親般的嚴厲和母親般的慈愛應該表現在班主任的眼神中,這一點就是她所追求的。師,楷模也,教師關愛教育學生,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自己總是在上課前到門口侯課,班裡的臟活,累活帶頭干,從不袖手旁觀。教師在各項工作中都起到率先垂範作用,才給了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和班級氛圍。

愛心,是想學生所想,不斷給學生前進的方向和動力。班內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她總是注意去發現和利用一些小的契機去開導學生,比如學期評語,對每一位學生,她總是力求抓住特點,用殷切的話語給其以激勵和警醒。楊浩同學剛到她班時,語文、數學都在40分左右,家長都放棄了說:「孩子就是來養養身板,不指望她考學了。」通過老師的不斷鼓勵和她自己的努力,兩年後的畢業成績語文79分、數學69分,第一次看到了她的那麼燦爛的笑容,聽到她那句發自肺腑的「老師,謝謝你。」老師笑了。

她特別重視新課改下新型師生關系的功用,有這樣一句話:「你不可能在一個戰栗的心理上面寫上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出平整的文字一樣。」只有在民主和諧、自由寬松的環境下,人的思維才能處於最活躍的狀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的創新因子才能發揮其最佳水平。她一直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較好的實現了因材施教,在學生中有一定威信,學生也樂於接受她。今年畢業生最後一次返校時,學生楊利偉和她的媽媽一起來了,家長見到老師說:「劉老師,你對我們利偉真好,回家總是念叨你。孩子捨不得你,給你寫畢業留言時哭了好幾次。」說著說著竟也哭了,當時真不知說什麼好,現在想想這就是學生和家長對老師表達的最真摯的感激之情。老師給學生沉甸甸的愛,學生回報給老師更深更重的愛。

有容乃大,無欲則剛。憑一顆愛心做人使她在工作中力爭做一個能容人的人。容人使她以學校利益、以學生利益為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07年撰寫的論文《小學科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獲省級優秀獎,2008年獲中心校教學標兵和縣級骨幹教師稱號,2004、2006、2008分別獲縣政府嘉獎。

人無完人,她還有許多缺點需要不斷改正,比如增加耐心。與各位老師相比,很明顯存在各方面得差距,她將以各位老師為榜樣,繼續默默耕耘,用她無私的愛深深的感染、教育每一個孩子,用園丁的品質、春蠶的志向、蠟燭的風格、孺子牛的精神,為教育事業奮斗,把真誠的愛毫無保留的奉獻給她的事業,她的學生。相信只要心中有愛,有高尚的師德,只要不斷的去學習進取,去追求更高更遠的目標,就能做到最好!

⑺ 沈繼龍的人物簡介

沈繼龍,男,1953年2月出生於安徽省潁上縣,醫學博士,安徽醫科大學病原生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醫學會常務理事;安徽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外事辦公室主任,兼校港澳台辦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重要遺傳病基因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安徽省病原生物學實驗室主任,安徽省人獸共患病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安徽省血吸蟲病防治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982年碩士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現山東大學醫學院)並獲碩士學位。
1990年於中山醫科大學(現中山大學醫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得博士學位,期間由衛生部選派赴日本帝京大學研修。
1993-1999年於安徽省蚌埠醫學院任教,任檢驗醫學系主任,期間由教育部選派作為高訪學者赴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CWRU)從事熱帶醫學研究。
1999年起於安徽醫科大學任教。
近年先後在義大利Bari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等短期訪問研究和交流。

沈繼龍教授主講研究生、本科生等各層次專業課程,已指導畢業博士、碩士研究生70餘名,學生遍布國內外。他在教學一線長達30年,主講人體寄生蟲學、臨床寄生蟲學與檢驗、檢驗醫學專業英語、醫學日語、實驗室生物安全等課程。在教學中始終把德育和專業知識教學放到同等位置。在各層次教學中,善於針對不同的對象,採取個性化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科研工作中創新思維,訓練技能。他指導的研究生和大學生課外科技競賽先後獲得省「優秀研究論文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省級一等獎和全國三等獎、第三屆挑戰杯安徽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銀獎、省級學會「優秀論文獎」等。
沈教授任全國規劃本科教材檢驗醫學專業評審委員,主編全國規劃教材《臨床寄生蟲學與檢驗》第二版和第三版,並獲「衛生部全國規劃優秀教材獎」;另作為副主編和編委參加臨床醫學、護理學等國家規劃本科教材編寫10餘部,國內外出版學術專著10餘部;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省級、廳級科技進步獎多項。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初審專家和第十一屆、十二屆終審評委;中華醫學科技獎第二屆評審委員;中國動物學會寄生蟲學分會常務理事;安徽省微生物與免疫學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常務理事;中華預防醫學會安徽省寄生蟲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安徽省檢驗醫學會副主委;省熱帶病與寄生蟲學會副主委;國家核心期刊《中國人獸共患病學報》副主編;《臨床輸血與檢驗雜志》和《熱帶病與寄生蟲學雜志》副主編、《中華預防醫學雜志》編委、《安徽醫科大學學報》常務編委、《安徽醫學》、《中華疾病控制雜志》、《熱帶病雜志》等編委。先後被授予「安徽省優秀留學回國人員」、教育部 「科研管理先進個人」、「安徽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安徽省模範教師」、安徽省「先進工作者」、安徽省「師德標兵」等稱號。近年主持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及其重點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博士點基金1項;省部級以及國際合作等科研基金課題多項。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血吸蟲病肝纖維化細胞信號轉導的干預;我國弓形蟲株基因型、毒力與致病機制;結膜吸吮線蟲及其媒介研究;基因工程疫苗與重組免疫診斷試劑研發等。至今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科研論文200餘篇以及部分科普文章;參加國際會議學術交流10餘次,並多次應邀大會報告和主持分場會議。

熱點內容
用什麼詞來形容班主任 發布:2025-07-04 00:41:46 瀏覽:849
吉婷老師 發布:2025-07-04 00:40:42 瀏覽:215
哪個銀行比較好 發布:2025-07-03 22:42:49 瀏覽:356
老師的苦是 發布:2025-07-03 22:41:31 瀏覽:714
四年級上冊語文期末卷 發布:2025-07-03 22:04:20 瀏覽:476
一個是班主任的體育老師 發布:2025-07-03 20:09:33 瀏覽:427
生物公司前景 發布:2025-07-03 19:58:55 瀏覽:709
幼兒園教師簡筆畫培訓 發布:2025-07-03 17:02:39 瀏覽:268
小學師德師風學習簡報 發布:2025-07-03 16:58:04 瀏覽:472
全國四級英語 發布:2025-07-03 15:51:20 瀏覽: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