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隆堯首屆師德風采大賽

隆堯首屆師德風采大賽

發布時間: 2021-03-31 14:26:30

1. 首屆全國大中小學生規范漢字書寫大賽

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師德,最起碼的也是師德。他們如此作為,玷污「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稱號?師德何在啊?!他們如此作為,視大賽規則為兒戲,無顏為人師表,有辱園丁稱號;他們如此作為,損人利己,嚴重傷害了未成年人的自尊,嚴重摧殘了未成年人的幼小心靈。我憤恨,我抗議。作為監護人的我一定要維護我兒子的合法權利。
此事不見光,天理何在?公正何存?
此事不見光,怎能體現大賽的主題?怎麼能還我兒公道?
此事不見光,怎麼能讓人心悅誠服?怎麼能讓我兒的心靈健康成長?
現在大賽結果已出來----全國三等獎(小學一組),一下我的心碎了。孩子知道此事後什麼話也不說,就是連連嘆氣,嘴裡念叨就是老師讓我寫別人名字還不讓我說。這將是對孩子多麼沉重的打擊啊?神聖的教師將在孩子的心裡蒙上什麼樣的陰影?此事已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身心的健康成長,唯一的補嘗方法就是讓卞誠浩以自己署名的作品獲獎。
我強烈要求:①還我兒公道,讓卞誠浩以自己署名的作品獲獎;
②處分作弊老師。
我相信領導會處理好此事,會給我兒子一個公道的說法。

2. 普陀區哪所小學好

武寧路一小好,口碑一直不錯,公辦中的質量是最好。培佳是民辦的,也不錯,就是收費高,這幾年教學質量略有下降

3. 隆堯一中在哪裡

隆堯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48年,校訓為「誠、朴、敏、健」。
學校原址在內隆堯縣堯山鄉堯北里容村。
1997年,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由古城堯山遷入現在校址——隆堯縣城北環路6號。
新一中佔地180畝,總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學校服務半徑30公里,服務人口48萬。
隆堯縣第一中學屬河北省示範性高中,是省級花園式學校,河北省依法治校試點學校,河北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學校,全國教育網路系統示範單位,全國教育發展「十五」計劃重點科研課題實驗基地,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示範學校。

4. 師德師風建設 詩歌

1、《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雲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雲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塗塗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卧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自走下煙雲彌漫的寒山。

2、《酬問師》

唐·劉商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

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譯文:

虛空的心是無所不在的,就像古時候的琉璃瓦是那樣的明凈。

誰能到達詩詞中那樣的心境狀態呢,只有禪心才能產生美妙的詩詞。

3、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像從枝頭上掉下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4、《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5、《新竹》

清·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下年又有新長出來的,會長得更高。

5. 雙十中學的雙十校歌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評估「成果突出學校」
●廈門郵政杯青少年徵文大賽組織獎
●廈門市「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福建省第二屆(1998--1999年度)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廈門市1999--2000年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合唱比賽一等獎
●「園林綠化考評先進單位」(廈門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辦公室、廈門市人民政府園林風景管理局、廈門市人民政府園林綠化考評辦公室) ●省一級檔案管理單位
●廈門市雙擁工作先進單位
●廈門市教育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全省第三屆(2000——2001年度)軍民共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先進教工之家
●「海利杯」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一等獎學校
●第七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優秀參賽學校
●廈門「郵政杯」青少年書信大賽組織獎 ●2000-2002年度教育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第二屆廈門市群眾文化藝術節「共建美好溫馨家園」社區文藝調演創作金獎
●福建省青少年暨科教工作者電腦作品展示活動優秀組織獎
●福建省天文科普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舞蹈比賽二等獎
●廈門市五四紅旗團委
●「2000--2002年度廈門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園林綠化考評先進單位」(廈門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辦公室、廈門市人民政府園林風景管理局、廈門市人民政府園林綠化考評辦公室) ●市級綠色學校
●第十八屆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廈門雙十中學天文活動課》獲得優秀科技實踐活動項目。
●第十八屆廈門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第十八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活動一等獎
●廈門市中學課堂教學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廈門市2003屆初中教學質量優秀獎
●廈門雙十中學學生天文協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福建省小公民道德建設示範基地」 ●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
●中國瑞典合作「環境小碩士」中國項目實驗學校
●國家課程改革實驗區(廈門市)中學綜合實驗基地校
●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狀
●「賽巡杯」廈門市中小學生籃球賽中學女子組第一名
●「賽巡杯」廈門市中小學生籃球賽中學男子甲組第一名
●福建省中學生『西山杯』武術比賽暨參加第九屆全國中運會武術選拔賽高中女子組團體總分第五名
●福建省中學生『西山杯』武術比賽暨參加第九屆全國中運會武術選拔賽高中男子組團體總分第五名 ●福建省中學生體育協會副會長單位
●省級綠色學校
●福建省中學生體育協會常務理事單位
●福建省中學生體育協會會員單位
●廈門市巾幗文明崗
●廈門市軍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第二屆廈門市群眾文化藝術節「共建美好溫馨家園」社區文藝調演演出銀獎 2004書香鷺島活動月先進集體 ●2005年度宣傳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最佳組織獎
●「健康杯」全國第四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成果評選先進學校
●廈門市教育系統「頌歌獻給黨」合唱比賽二等獎
●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先進集體
●先進退(離)休教工之家
●全省「十五」期間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校 ●宣傳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巾幗文明崗
●廈門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
●節水先進企業(單位)
●教育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
●2006學年支教幫扶工作先進集體
●廈門市2007年初中教學質量優質獎
●廈門市教育系統五好關工委 ●廈門市2008年度綠化先進單位
●廈門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
●廈門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 ●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語言文字規范化示範校
●廈門市教育收費規范校
●廈門市高中新課程實驗先進單位
●廈門市心理健康教育先進校
●廈門市創建節約水型城市活動先進單位
●廈門市科技教育基地
●廈門市第二屆「炫動海西」英語風采公益大賽優秀參賽學校 ●廈門市首批書香校園
●廈門市教育系統三項主題活動先進集體
●廈門市第四屆中學課堂教學改革創新大賽團體獎
●中央電視台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最佳組織獎
●福建省誠信教育進校園活動先進單位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競賽優秀組織獎
●市中學生舞蹈比賽群舞、獨舞一等獎
●福建省中學生舞蹈比賽群舞一等獎 ●廈門市首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教學技能大賽優秀組織獎
●廈門市五一先鋒崗
●哈佛大學模擬聯合國中國會議2011最佳組織獎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
●廈門市湖裡區黨建工作共駐共建先進黨組織
●廈門市「為國際馬拉松喝彩」拉拉隊比賽團體金獎
●2006-2010年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單位
●廈門市先進基層黨組織
●福建省師德建設先進集體
●全國中小學外語教研示範學校

6. 學校教師風采大賽口號徵集:最好有 丹丹老師 四個字 還有一句參賽宣言大家也幫想想

我目前還只是一名學生,站在我的視角幫你想了一下,
我猜測你應該是剛教小學沒多久的老師吧,我覺得沒必要口號中帶名字
口號:「丹心赤血,桃李芳香」(丹丹老師一片紅心獻給教育,學生滿院一片愛戴)
參賽宣言:「我是『丹』行俠,不是獨俠客,我的課堂亦是你們的」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如若合適,記得採納

7. 我想寫一篇有關幼兒教師的師德演講稿 體現80 後教師風採的 謝謝

幼兒園教師演講稿 兒時的選擇,我從事了幼教事業。不經意間,幾年的時光在平凡和平靜中悄然逝去,沒有留下什麼驕人的成績,沒有作出什麼驚人的壯舉,但直到今天,我依然還堅守在這里。我不敢說十分熱愛這份工作,我更不敢說為之付出了多少,但正是在這平凡和朴實中,我用教師的職業道德詮釋著一個普通幼兒教師存在的價值!...說到教師的職業道德,人們馬上會想到這樣一些次詞兒: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但我覺的新時期的幼兒教師還應具備活潑開朗性格和積極向上的情感、以及融入集體的團隊精神。一切師德要求都是基於教師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表現出來。我性格開朗、樂觀向上。每天都帶著一份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帶著微笑迎接孩子。看到家長放心的把孩子交給我,孩子在我的帶領下玩的很開心,我覺的這就是我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幼兒園的工作繁瑣、壓力大,且我們民辦教師工資待遇低,但我都坦然的面對,不以個人的得失斤斤計較,不把個人情緒帶到工作中。可以說每天我都是以平和的心態、飽滿的情緒,真誠的對待每一位孩子。排除追逐名利拈輕怕重心理,用平平常常的心態、高高興興的心情來干實實在在的事情。 教師對學生的愛,簡稱為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幼兒園的孩子像剛出土的嫩苗,需要「園丁」的呵護和培養。我從事幼教工作五年,身為教師.我傾注了全部的愛心,關懷著孩子們的成長,這種情懷是無私的、投入的,每當女兒在生活中、學習上取得了一些進步,我都會非常高興,這種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可以消除一天的勞累。每個孩子都是母親的寶貝,多年的幼兒工作中我也如同對自己的女兒那樣對一切孩子,這就使我深深體會到,情系幼兒,像母親一般熱忱地愛每個孩子,這樣你就會感到有意義,幼兒身體健康,快樂,學習進步,你就會喜悅,就能感覺到工作的快樂。.幼兒園的工作需要多方人員的配合才能得以良好運作,這就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字只有四個,簡單的說來就是溝通、信任、團結、協作、配合、互相幫助。幼兒園是一個大家庭,個人只有融入到這個大家庭才能得到提高,體會到工作的愉快,幼兒園也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就拿上學期來說吧,幼兒園派我去學習了DV的拍攝和後期製作,由於我在這方面一竅不通,雖說經過兩天的培訓,可是我面對全英文模式的界面無從下手。回來後,我想幼兒園既然派我去培訓了,那我也要弄出點堂來,於是我天天晚上在家查資料,上論壇請教高手。我們電教組的老師也給我鼓勁,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四月份,市電教館有一個課堂實錄的評比活動,且時間很緊張,要在兩天之內完成四節課的拍攝和製作。我毅然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加上我是新手上路,需要邊琢磨邊製作,可以說那兩天我幾乎沒睡。最後四節課都得了一等獎。看著我的工作得到了肯定,我們電教組老師開心的樣子,我也覺的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五月份大班幼兒要製作畢業光碟,我們電教組老師一起商量、策劃。「五一」放假七天,我在家整整琢磨了七天,終於製作好了星星班的電子光碟。確實我為DV拍攝、製作放棄了休息時間,常常琢磨到深夜。但我得到了許多:自己知識的增長,小朋友的歡笑,同事的贊同,幼兒園的回報。正是我對這個團隊的熱愛,我才會認真的學習,忘我的工作,無私的奉獻。正是在這樣一個團隊里,我體會到合作的愉快,領略到工作的樂趣。 因此,師德 ——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我願我的愛奉獻在我這片摯愛的土地上,我願我的愛能感化每一個我教過的孩子。在我的人生中,不需要轟轟烈烈,只要將作為教師的美德繼續下去,讓自己在不斷自我剖析、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中實現我的人生價值!

8. 湖南科技大學音樂系的師資風貌

音樂系擁有一支以中青年教授博士為主體、研究方向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現有在職在崗教師2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1人,碩士19人;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奉獻獎獲獎教師1人、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1人。 石崢嶸女,苗族,生於1962年6月,湘西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文藝學碩士研究生導師,主持創建了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和湖南科技大學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湖南科技大學音樂與舞蹈學學科學術帶頭人和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負責人,兼任湘潭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藝術類課題評委,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音樂專業主考,湖南省三獨(獨唱、獨奏、獨舞)比賽評委。1984年7月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99年9月至2001年7月,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學習了兩年,師從楊曙光教授主修聲樂。2003年主持籌建並創辦了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2011年主持申報湖南科技大學音樂與舞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經國務院學位評審委員會評審通過。曾任湘潭師范學院文化素質部主任,湖南科技大學直屬音樂教研室主任,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兼院工會主席、音樂系主任。主持完成了省教育廳課題「土家族音樂史研究」, 主持省社科課題「譚盾音樂的文化闡釋」和省教育廳重點課題「海外華人音樂研究」,已在《音樂研究》、《中國音樂》、《交響》、《音樂探索》、《藝術教育》、《中國音樂教育》、《北京舞蹈學院學報》、《藝海》、《演講與口才》、《船山學刊》等中央級和省級學術刊物發表音樂研究論文二十餘篇,參與了湖南省教委立項資助的「湖南省高等教育21世紀課程教材」之一《中國文化概論》的編寫。論文代表作如:《土家族三千年音樂史考》(《音樂研究》1990年第1期)、《竹枝歌的音樂人類學研究》(《中國音樂》2001年第4期)、《宋玉音樂美學思想鉤沉》(《中國音樂》2004年第4期)、《譚盾〈地圖〉的音樂人類學解讀》(《中國音樂》2006年第3期)、《譚盾音樂的神秘主義傾向》(《藝術教育》2006年第8期)、《譚盾音樂的巫化傾向與現代巫術思潮》(《藝海》2009年第1期)、《〈巴渝舞〉名稱考辨》(《北京舞蹈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論普通高校音樂欣賞課的導語設計藝術》(《中國音樂教育》1999年第3期)、《音樂課上,我這樣說……》(《演講與口才》1999年第6期)。其音樂研究成果受到中央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田聯韜教授、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安國教授、南京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伍國棟先生、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明言博士等的高度評價。主持湖南科技大學校級重點建設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聲樂」專業課的教學改革與研究,多次榮獲湖南科技大學「教學優良榜」獎。
彭岩男,1970年2月出生河南信陽,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研究。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獲學士學位。2002年調入湘潭師范學院音樂教研室工作,現任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基礎鋼琴》、《鋼琴專業課》、《外國音樂史》等課程的教學工作。有多篇論文在《藝術教育》、《美與時代》、《教育新發展》等雜志上發表,其中論文《〈老殘游記〉與文人音樂美學思想》獲省級一等獎。多次榮獲學校「教學優良榜」。主持湖南省教育廳一般課題1項,校級教研教改課題1項;參與教育部青年課題1項,湖南省社科基金課題1項,湖南省教育廳一般課題1項。
科研成果「成公綏《嘯賦》的音樂美學思想初探 」
李湘男,漢族,聲樂副教授,1996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系。獲文學學士學位。曾師從於湖南師大李曉貳教授 ;中樂樂團聲樂指導,國家一級演員,男高音歌唱家吳其輝。曾工作於湖南工業學校,2001年5月調入湘潭工學院團委工作,有較豐富的教學和組織大型活動的經驗。指導的「世紀之聲」教工女子合唱團曾獲省工會系統合唱比賽銀獎;曾獲湖南省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優秀指導老師稱號。2003年9月起在藝術學院音樂系從事聲樂教學工作至今,仍然堅持不斷的學習和完善自己,工作認真塌實,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周豐慶男,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00年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音樂系,獲學士學位; 2002-2003年在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進修學習; 2009年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獲碩士學位。先後師從我國聲樂教育家譚樹理、莫紀剛、饒余鑒和王曉康等。論文代表作有:《紅土深情 物化體現》(《中國音樂》2012年第1期)、《由「滇美」現象所帶來的啟示——兼論「美聲唱法」雲南本土化的成功經驗》(《民族藝術研究》2008年第6期)、《天籟之音,一聽傾心》(《民族音樂》2008年第6期)、《解釋學關照下的聲樂表演》(《民族音樂》2008年第4期)、《淘金者、思考者、實踐者、創作者——寫在〈雲南民族音樂散論〉出版之後》(《民族音樂》2012年第3期)。主持湖南省教育廳項目《湘潭市漢民族傳統音樂的生態護養與資源整合研究》,參與國家青年基金項目《後現代主義文化思潮背景下的中國教育的現代性問題研究》。2007年9月在雲南楚雄師范學院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2008年參加范竟馬聲樂大師班學習;2009年在昆明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獲專家好評;2009年獲第27屆貝利尼聲樂比賽中國選拔賽優秀獎。
文海良男,漢族,籍貫湖南攸縣,1990年入湖南攸縣師范學校學習,1995年入湖南師范大學音樂系學習,99年畢業至湖南科技大學工作至今。中國非凡傳媒有限公司(FEELFINE MEDIA CO.,LTD)首席音樂製作人。主攻舞蹈、音樂製作及通俗演唱理論。02-05年先後為連雲港交通頻率、張家港交通電台、新疆哈密電台、山東音樂時尚調頻等創作台歌《Listen to me》《舞調頻》等多首;多次擔任電視媒體各項賽事評委及音樂總監,並拍攝MTV兩部。現出版《玩轉軟音源》、《網路翻唱實戰手冊》等書籍7部,通俗鋼琴曲集《走進神秘園》等3本。 熊曉輝男,1967年出生,湖南鳳凰縣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為音樂人類學、中國傳統音樂、鋼琴演奏與教學等。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科學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基金2項、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1項、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民族學項目1項、省教育廳科研課題1項。
曾在《人民音樂》、《中國音樂》、《黃鍾》、《音樂與表演》、《音樂探索》、《國外社會科學》、《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和省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著有《音樂人類學論綱》、《鋼琴即興彈奏基礎》等專著5部。
2010年榮獲湖南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011年榮獲湖南省民委科研論文一等獎。
吳廣平湖南省汨羅市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湖南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點和音樂與舞蹈學碩士點碩士研究生導師。曾榮獲「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優秀教師」、「湖南省首屆普通高校教學奉獻獎獲獎教師」、「湖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湖南省高等學校優秀共產黨員」、「2009年湖南省最受歡迎十大教授」、「湘潭市第三屆『德藝雙馨』中青年文藝工作者」、湘潭師范學院「首屆十佳授課教師」、湖南科技大學「首屆師德標兵」、首屆和第二屆「十佳魅力教師」、「第三屆教學名師」、「優秀班主任」等榮譽稱號。
周興傑1973年生,湖南懷化人。1992年畢業於湘潭師范學院中文系,獲文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於暨南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湖南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碩士點文藝學方向和音樂與舞蹈學碩士點流行音樂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本人學術興趣廣泛,主要從事比較詩學和大眾文化研究。現主持省部級課題4項,參與包括國家社科重點課題在內的課題5項。出版專著一部(《批判的位移——葛蘭西與文化研究轉向》,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合著、參編著作多部。在《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30餘篇。成果獲湖南省美學學會、文藝理論研究會2010年年度學術成果評選一等獎。本人還獲得「湖南省青年教學能手」、「湖南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個人」、「湖南科技大學優秀青年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王育霖男,漢族,湖南長沙人,現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合唱指揮與鋼琴方向研究。中國合唱協會理事、湖南省音樂家協會合唱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全國高師合唱學會學術委員。1997年考入湖南師范大學,師從朱詠北教授主修鋼琴。2001年7月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系。2001年至2002年,在武漢音樂學院進修學習了一年,師從陳國權教授主修指揮。
曾任湘潭師范學院素質部教師。2003年參與籌建創辦了音樂系,主要從事鋼琴與合唱指揮的教學。2004年考取了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指揮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師從周躍峰教授。2007年獲得碩士學位。2005年指導學生參加全省大學生文藝展演獲得了二等獎。
任職以來獨立主持省教育廳科研項目1項,參與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1項,參與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部級社科研究項目1項,在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中文(音樂類)核心期刊《中國音樂》、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源刊《求索》、藝術類專業期刊《藝海》《音樂教育與創作》和ISTP(國際三大檢索之一)發表學術論文9篇,合著教材1部,副主編教材1部,參編教材1部。並多次率團參加國際、國內及省內合唱比賽和藝術展演,均獲金獎、銀獎或一等獎、二等獎。
第四屆湖南藝術節,王育霖副教授負責指導的《大漠之夜》、《喊一聲北大荒》榮獲群眾文化舞台藝術類「三湘群星獎」金獎。
劉海潮 男,漢族,河南省蘭考縣人,副教授。發表文章《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項目名稱: 李雙江的藝術道路與演唱風格 。2001年畢業於河南大學研究生院,獲音樂學碩士學位,現任職於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從事聲樂教學與研究工作。在國內省部級以上重要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十餘篇。教學成果:2004級學生劉慧玲於2006年全國神州風采聲樂大賽中獲民族唱法銀獎;2004級學生羅恆於2005年全國首屆中國星聲樂、器樂大賽中獲湖南賽區成年美聲組銀獎;2005級學生曹鑫江於2006年第六屆全國希望之星聲樂大賽中獲湖南賽區民族組十佳歌手獎。
彭浩宇 男,1976年6月出生。1993年從益陽師范畢業後曾在母校團山中學工作了四年, 1997年參加高考並考入湖南師大音樂學院,在校期間,表現優良,曾多次獲得校級一二等獎學金與優秀幹部稱號,2001年本科畢業以較優異的成績直接考取了該校作曲理論方向的公費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湖南科技大學音樂系工作,主要擔任理論作曲科目的教學,教學踏實,科研認真積極,與文海良合作出版有四本專業書籍。2005年11月獲得講師職稱。
熊莉丹 女,生於1981年6月,湖南省衡陽人。2003年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獲文學學士學位,主修方向為小提琴演奏及教學;2003年6月至2004年5月擔任湖北省歌劇舞劇院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聲部演奏員;2004年7月至今,在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從事視唱練耳及小提琴演奏等音樂學專業教學工作。參加工作以來,對學生盡職盡責,對專業嚴謹認真,對個人的教學水平孜孜以求,獲得了其他教師及其學生的一致認可。2005年獲得了由湖南省教育部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稱號。
楊 姝 女,漢族,湖南株洲人,1979年10月生。2001年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教育系,獲學士學位。現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講師。主要從事音樂系鋼琴專業教學工作,並任鋼琴教研室負責人。
肖 瀟 女,漢族,湖南湘潭人,1982年1月出生。2003年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獲學士學位,同年應屆考取湖南范大學音樂學院研究生,攻讀西方音樂史方向,2006年獲碩士學位。現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教師,主要從事音樂系理論教學工作,論文曾在《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等刊物上發表。
馮燦明 女,漢族。1973年1月出生於湖南湘鄉。1995年畢業於湖南科技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01年至2002年期間於武漢大學進修漢語言文學專業。現為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講師,從事音樂史、正音等課的教學工作。
謝文靜 女,1983年9月2日出生於湖南長沙。湖南省音樂家協會琵琶專業委員會會員。2005年6月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民樂系,學士學位。2005年7月參加工作,任職於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琵琶專業教師。自幼學習琵琶,跟從多位名師進行專業學習。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對教學充滿熱情,與學生溝通能力強,善於根據每個學生的專業水平因材施教,進行學習安排。
趙 琴 女,2004年6月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04年7月至今任職於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從事聲樂基礎課,聲樂專業課以及《音樂教育理論基礎》教育理論課程的教學。2006年5月,指導的學生參加全校教學比賽,取得了理科組第四名,獲得十佳選手稱號。2006年6月,代表湘潭電視台在杭州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和浙江電視台聯合舉辦的紀念建黨85周年全國紅色革命根據地群眾歌手大賽,獲得了最高獎項最佳歌手獎。
湯瑾 女漢族 1981年11月出生出生於湖南株洲,2004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音樂表演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2005年分配到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任藝術學院音樂系助教。任教課程:聲樂。
李俊 男, 漢族 , 1982.11.6出生,籍貫 廣東, 出生地 湖南嶽陽, 無黨派人士, 現任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聲樂教師。曾以優異成績被天津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及聲樂系兩系同時錄取 ,音樂教育專業,文學學士2005年聘入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
1、2003年參加全國第十屆推新人大賽在湖南賽區總決賽中獲「湖南十佳」獎。
2、2003年參加湖南省青年歌手大賽獲美聲專業組一等獎。
3、2005參加全國「德藝雙馨」聲樂大賽湖南總賽區聲樂組評委會評分工作。
王雯 女,漢族。1982年10月6日出生,團員。貴州省安順市人。自四歲起便跟隨貴州大學藝術學院劉麗玲副教授學習鋼琴。1996年9月考取貴州大學藝術學校音樂系鋼琴專業。並於1997年1998年期間到北京藝校進修學習。師從首都師范大學音樂系主任黃媚瑩教授。在學習期間曾得到中央音樂學院卞蒙副教授及鋼琴界權威周廣仁教授的親自指導。2000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四川音樂學院鋼琴系。師從碩士研究生導師顧馨教授,主修鋼琴專業。2004年7月大學畢業後到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工作至今。主要從事鋼琴專業的教學。

9. 一和陌生人說話就臉紅該怎麼辦

我覺得怕是你小時候,父母比較少帶你出來見人。年齡大一點就好了。經過幾次在很多人面前說話,就差不多了。還有就是不自信。

熱點內容
嘉魚美術培訓 發布:2025-07-02 05:36:50 瀏覽:974
六年級班主任隨筆 發布:2025-07-02 04:38:58 瀏覽:324
中學英語網 發布:2025-07-02 03:14:56 瀏覽:977
教育的情懷 發布:2025-07-02 01:17:44 瀏覽:807
e推教學 發布:2025-07-01 20:16:22 瀏覽:492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