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假日室感恩教育
1. 節假日可以利用起來對寶寶進行感恩教育嗎
可以以節日為依託,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比如父親節、婦女節、兒童節、老人節、教師節、建軍節、國慶節等節日。當孩子還小時,我們可以結合生活事例,講講這些節日的來歷。孩子稍大時,可以給他講一些感恩的故事、一起閱讀此類文學作品、觀看相關的影視資料,以豐富孩子對這些節日的知識、深化他們對節日的了解。再和孩子一...起回憶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事例,讓孩子切實感受到、體會濃濃的親情、友情、師生情、軍民情等,讓孩子學會珍惜,學會用實際行動來回報,以表達感恩的心。在這些節日之前,家長可以提醒孩子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如美術、畫信、動作、語言等)表達感謝、感激、感恩之情。或者,和孩子商議好怎樣過。這樣,孩子才不會感到倉促,教育效果會更好。比如,父親節之前,媽媽先幫助孩子回憶和爸爸在一起時發生的有趣的事情,回想爸爸都為家庭立了什麼功。然後,再私下裡和孩子一起製作節日賀卡,或者建議孩子用自己僅有的零花錢給爸爸買一份禮物,可以讓孩子給爸爸畫一封信,想說的話可以讓媽媽代寫,也可以讓孩子送信時講給爸爸聽。孩子一定會對爸爸有個更深刻的認識,必定會為爸爸的節日積極做准備。這些對爸爸而言,絕對是特大的驚喜,對孩子而言,也總是難以忘懷的。
2. 溫暖假日感恩父母自我總結800字
「感恩父母」演講比賽活動總結
為了喚起人們的感恩之心,讓同學們將自己的真實感情表達出來,以感恩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自己的一生。同時營造一個充滿人文關愛、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環境,我校於 2015年5月15日特組織舉辦了一次以「感恩父母」為主題的演講比賽活動。
比賽過程中,選手們圍繞「感恩父母」的主題,從容不迫,慷慨激昂,揮灑自如地展開演講,字里行間都包含著真摯的情感,用飽滿的激情,朴實的語言,表達著對父母的感激,熱烈激揚的感情,引起大家心靈的共鳴。
最後,主持人總結道:「感恩是一種形式,更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感恩生活給予我們的一切;讓感恩走進心靈,感恩需要你用心去體會和報答,感恩父母是我們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因為有感恩,才讓我們懂得了生命的真諦。」伴隨著同學們的掌聲,比賽圓滿結束。
賽後,語文任課教師發表講話,對同學們的出色表現表示肯定,並對他們提出幾點建議。
此次演講比賽,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豐富課外生活,同時同學們進行了一次感恩洗禮,喚起那已被習慣與世故壓在靈魂最深處的善良本性。感恩之心,敞開愛的大門,用感恩的心審視世界,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確定了目標,更好的全面發展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綜合實踐活動《感恩父母》總結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已經舉行了三次。說真的,每次活動總會讓人有一些新的發現,讓人有一種收獲的喜悅。使人更高興的是——這一次活動,讓我們的家長也上了有意義的一課。。
一、家長最初的反響
本次活動因為它的特殊性(家裡進行),我們十分需要家長的配合。所以在活動過程的制定時,我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整個活動,我把家長確定為「活動的監督者和督促者」「活動的裁判」(因為有第二次活動的基礎,我很信任家長)。早在11月份的家長會上(家長學校),我就把第三次活動的目的、設計過程、要求向家長做了詳細的介紹,並要求家長配合。大多數家長表示願意支持,但是我卻看到可他們臉上的迷茫。「現在這書還真難讀,事情太多了」「你說,一次活動就能讓我們的小姐、少爺改變嗎?」「唔,現在學校也是花樣百出」甚至有家長在竊竊私語。有一個家長還對我單獨說:「我孩子本來在這方面就挺不錯的,王老師,你說還用得著繼續教育嗎?」這時,我深深地意識到我們的家長盡管素質提高了,但是他們的「培養孩子動手、思考、探究」的意識太薄弱了。他們還是認為學生就是「讀書」——啃書本,能考出好成績是最重要的。很多時候,他們是因為「老師說的」,所以不得不「執行」。這就讓我清楚地知道——第二次活動時,我還不夠細心,考慮不夠周到,也許有些孩子就是在家長的「敷衍了事」之中,削弱了一些能力,少了一些「新發現」。
我想就讓事實來說話吧。所以,我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下發了一個表格,同時希望家長仔細觀察學生的有關行為,並詳細填好表格。對此,家長就沒有什麼意見了,就當是配合老師的教學吧。
二、父母的驚喜,肯定了我們的活動
雖然學生家長對活動的本質並不了解,但是,他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我們
綜合實踐活動的所帶來的意義。有一位家長在活動後就跟我說了這么一句話——「王老師,我還真小看了這綜合實踐活動。你們學校是應該開展這樣的活動,它在無形中教育了我們孩子的,培養了孩子的習慣,我贊成這活動。」再來聽聽我們班家長的附言——
「綜合實踐活動《請到我家來做客》是培養學生獨立接待客人的能力,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一種良好課程,使學生提早走進現代文明家庭。謝謝貴校!」
「彤彤的性格內向,膽小怕事,經過本次活動(老師的教育和引導)她比以前懂事了,性格開朗了……」
「我的孩子以前對客人不禮貌,現在,經過本次活動,我的孩子在對待客人的時候不但非常有禮貌,而且很熱情。」
3. 感恩教育心得體會 (不少於200字) 初一水平
我用自己經歷的一件事情談哈體會。
事情如下:
鄰水縣太和鄉中心學校開展感恩徵文,徵文後將優秀作品發給相關媒體投稿。「四川感恩網」錄用了10篇。當網站要給孩子們寄稿費時,孩子們說:稿費全部捐給貧困學生。
體會如下:
1、開展感恩徵文活動有益孩子對感恩的深度認識,培養一顆感恩的心。
2、媒體錄用徵文,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積極性。
3、雖然稿費不多,但能體現價值,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勞動的價值。
4、孩子們自發的將稿費捐給貧困學生,培養了孩子們的一顆愛心。
4. 寫一份感恩教育社會實踐活動報告
感恩地活著你才會發覺世界如此美好
少空談,多幫忙,讓父母省心;
求上進,走正道,讓父母放心;
勤學習,苦鑽研,讓父母開心;
遇難事,勤商量,讓父母稱心;
遇矛盾,能寬容,讓父母順心;
忌房價,不遷就,諫父母真心;
重感恩,能遷移,獻社會愛心。
因為活著,所以我們應該感恩,如果沒有感恩,活著等於死去。要在感恩中活著,感恩於賦予我們生命的父母,感恩於給我們知識的老師,感恩於讓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社會,感恩於關心,幫助和愛護我們的那些人,感恩於我們的祖國,感恩於大自然……感恩地活著,你才會發覺世界是如此美好。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次,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家失盜,被倫去了許多東西,一位友聞訊後,忙寫信安慰他,勸他不必太在意。羅斯福給朋友寫了一封回信:「親愛的朋友,謝謝你來信安慰我,我現在很平安。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倫去我部分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對於一個人來說,失盜絕對是不幸的事,而羅斯福卻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一些不停埋怨的人,「真不幸,今天的天氣怎麼這樣不好」、「今天真倒霉,碰見一個乞丐」、「真慘啊,丟了錢包,自行車又壞了」、「唉,股票又被套上了」……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永遠滲快樂的事情,高興的事被拋在了腦後,不順心的事卻總掛在路嘴邊。每時每刻,他們都有許多不開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煩躁,把別人搞得很不安。
其實,所抱怨的事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一些小事,明智的人一笑置之,因為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情是無力改變的,有些事情是無法預測的。能補救的則需要盡力去挽回,無法轉變的只能坦然受之,最重要的是要做好目前應該做的事情。
有些人把太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心中毫無感恩之念。既然是當然的,何必感恩?一切都是如此,他們應該有權利得到的。其實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心態,這些人才會過的一點也不快樂。
有些人說:「我討厭我的生活,我討厭我生活中的一切,我必須做一點改變。」這些人必須改變的是他們自己不知感恩的態度。如果我們不懂得享受我們已有的,那麼我們很難獲得更多,即使我們得到我們我們想要的,我們到時也不會享受到真正的樂趣。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自認為怎麼樣才是最好的,但往往會事與願違,使我們不能平靜。我們必須相信:目前我們所擁有的,不論順境、逆境,都是我們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們才能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這時,是一味地埋怨生活,從此變得消沉、萎靡不振?還是對生活滿懷感恩,跌倒了再爬起來?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愛與希望。
在水中放進一塊小小的明礬,就能沉澱所有的渣滓:如果在我們的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澱許多的浮躁、不安,消融許多的不幸。只要心懷感恩,我們就會生活得更加美好。
今天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在一起聊一聊當下倡導並受到人們廣為關注的感恩教育。究竟什麼是感恩教育呢?我們曾被哪些事情感動過?這次高三年級語文考卷中有一篇文章,題目是:「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覺得這個題目很好,於是在班級中作了一個調查:假如今天是我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會做哪些事情?台下發言較為踴躍:有的就說我們要好好地吃一頓,有的說要好好地玩,還有的說什麼都不做……各種答案五花八門。這時候我想起以前看到過的一篇報到:一位母親陪同兒子參加高考,兒子在教室里考試,母親在外面守侯。因為天氣太熱氣溫過高,不久這們母親便中暑倒在了地上,被路人送到了醫院。在醫院,母親一直沒有蘇醒過來,令眾多醫生束手無策,最後還一個護士想到一個好點子,在母親的耳邊輕輕地說:「高考結束了」。話還沒說完,母親便心裡牽掛的仍是正考試的兒子。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母愛啊,她永遠把兒子放在了第一位,因為關心兒子,而忽略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我相信各位同學的家長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也同樣會為你付出的,因為你是她的孩子。他們愛你,她們關心你勝過自己的生命。
可是同學們,你們又有多少人是把父母放在第一位的呢?不少同學總是不斷地報怨自己的父母這樣不好,那樣不對,對父母的行為和做法挑三揀四,橫加指責,甚至於直接與父母頂撞!有些同學不知道自己父母身體的健康狀況,不記得自己父母的生日,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工作單位在哪都不知道。想想看,父母為你們付出那麼多精力和心血,捫心自問,你關心過他們嗎?你為你們的父母做過什麼呢?如果什麼出沒做過的話,那又有什麼理由去指責你們的父母呢?對待自己的父母尚且如此,又怎麼敢奢望你們會善待你們的老師和朋友呢?國家有難,又怎麼敢指望你為祖國拋頭臚灑熱血呢?如果人人都是這么自私自利的話,社會哪裡還會有溫情呢?如果我們生活在這個失去溫情的世界,那麼我們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光靠喊口號是沒有任何用處的,我們應該用我們實際的行動來關愛我們的父母!同學們,我想說,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報答養我育我的父母!為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
還有一篇報到,一位不識字的母親勞作了大半輩子,買了一副銀手鐲,很是珍愛,成天戴在手上捨不得摘下。有一次她去城裡看望他正在讀高三的兒子,兒子驚奇地發現母親手上的手鐲不見了,便問他母親手鐲去哪了,母親笑盈盈地掏出一個藍書包,說:「娘用這副手鐲給你換來兩本」天書「,這回俺娃考大學可是有希望啦!」看著母親充滿笑意的臉,兒子感到很驚奇,這個世界上哪有保證能考上大學的「天書」啊?社會上的騙子這么多,該不會是上當受騙了吧?接過布包,層層打開,果然,那兩本所謂的「天書」,不過是兩本小學課本罷了。兒子一急,准備說出真相,希望找到騙子挽回損失。可是當他看到母親滿胸的皺紋和充滿希望的雙眼的時候,兒子放棄了。(經典語錄 www.lz13.cn)他實在不忍心告訴他母親這個殘酷的事實,柔弱的母親將受不了這樣的致命的打擊!於是便笑著告訴母親:「娘,你回去吧,我記下啦!一定考好!」望著母親漸漸離去的瘦小的背影,兒子哭了,哭得很傷心,回去後,兒子便把這個充滿愛意的「天書」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讓它激勵自己。半年後的高考,兒子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北京的一所重點大學錄取了他,他從此踏上了人生的輝煌。
愛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並缺少愛,缺少的只是發現它的雙眼。每天早晨睜雙眼,我都會慶幸,今天我還活著,活著是多麼的美好,世界上每天發生那麼多的災難和不幸,卻沒有一件落在我的頭上,我活得很快樂。什麼是幸福?想起非洲那麼多的難民,突然懂得了吃得飽其實也是一種幸福。比起那些先天性殘疾或是智障的人,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健全的肢體和聰明的大腦,這也是一種幸福。
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這個節目始於1621年。那年秋天,遠涉重洋來到美洲的英國移民,為了感謝上帝賜予的豐收,舉行了3天的狂歡活動。從此,這一習俗就沿續下來,並逐漸風行各地。1863年,美國總統林肯正式宣布感恩節為國定假日。屆時,家家團聚,舉國同慶,其盛大、熱烈的情形,不亞於中國人過春節。
想到那麼多的西方節日都被中國人所接受,唯獨缺少感恩節,不免覺得有些遺憾。中國是有豐富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佛道二教根深蒂固,崇尚孔孟之道,忠孝仁義傳統首先觀念至高無上。「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乃中國人自詡的美德之一。封建時代把傳統道德作為社會結構保持穩定的一個重要手段,即使在現代,也是「德才兼備」、「德智體全面發展」把德置於才之上。這是標準的東方文明。
那麼何以中國不崇尚過感恩節呢?難道西方人需要依靠節日來提醒他們的良心、孝心,而中國人卻不必要?是不是本文教徒們感恩天主、聖母、耶穌,中國破除了「迷信」,菩薩、神靈早已不作為「救世主」供奉,因而也無須感恩了?可是各地的寺廟倒是香火漸旺,善男信女燒香拜佛十分虔誠,那情形又怎麼解釋呢?
其實感恩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宗教活動,它是發自內心的對別人的恩德的贊美的感謝。
其實我們也會說謝謝,也曾在不同的場合說過很多很多關於感激的話,但真正留在記憶里的卻很少很少。究其根源,是因為這扭有的感激是發於聲帶,卻很少是發自內心。
在你得到別人愛的時候,在你獲得別人幫助的時候,即使是你最親近的人,也千萬別認為那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真心實意地向他們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感謝父母,因為他給予我生命,讓你健康成長,肯一次次牽扶,讓你在遠離家鄉的地方放飛理想;感謝師長,因為他們給了你教誨,讓你拋棄愚昧,懂得思考,在工作的歷程中實現自我;感謝兄弟姐妹,因為他們讓你在世間不再孤單,讓你知道有人可以和你血脈相連;感謝朋友,因為他們給了你友愛,讓你在孤寂無助時可以傾訴和依賴,看到希望和陽光。
感謝幫助過你的人,因為他們用暖暖的心燈讓你體會真情的美麗和珍貴;感謝肯接受你幫助的人,因為他們用淡淡的無奈讓你可以把這份善良續延。
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練了你的心志;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謝欺騙了你的人,因為他增強了你的智慧;感謝蔑視你的人,因為他激發了你的自尊;感謝遺棄了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
感謝世間萬物一切美好的事物,花草樹木,陽光雨露,藍天白雲,青山綠水,萬物生靈。
學會感謝吧,無論他對我們是否有恩,也別管恩大恩小,更不求能否回報。
學會感恩吧,不要總是抱怨命運不夠好,得到的夠多,物質不夠豐富,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憤然於別人豐富而自己貧窮,別人快樂而自己憂傷,別人幸福而自己孤獨。也許真的並不是我們得到的太少,而是我們心越來越不滿足了。只要我們永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生活,就會發現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麗,就會永遠快樂地生活在真情的陽光里。
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和理由值得我們感恩,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親人的關愛,朋友的幫助,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慷慨賜予等等。學會感恩能夠讓我們體味到「愛」的真諦,了解身邊的人,感受社會的溫暖,學會把得到的愛分給他人,回報社會。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感恩應該是社會上每個人應該有的基本道德准則,是做人的起碼修養,也是人之常情。目前社會上一些腐朽落後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傳播,正逐步腐蝕著人們的心靈,一味的索取不知回報使得一些年輕人變得自私冷漠,道德水準滑坡。對廣大青少年來說,感恩意識絕不是簡單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們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要讓他們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讓他們學會懂得尊重他人。當孩子們感謝他人的善行時,第一反應常常是今後自己也應該這樣做,這就給孩子一種行為上的暗示,讓他們從小知道愛別人、幫助別人。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西方的感恩節就是要教化人們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感恩,關鍵是通過家庭、學校的教育,讓孩子學會知恩、感恩。
5. 有沒有關於感恩教育的夏令營
北京中合育才,實彈射擊 野外生存 軍事基礎訓練
6. 求一篇關於感恩教育的社會實踐報告,
1.要改變整個教育,一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讓我們的孩子願意回到教室去。
2.鄉村教育可能是中國教育改革最大的突破點、薄弱點。
3.我是真心感謝在座的老師以及全中國所有的鄉村老師們,你們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國家的希望。
4.一個優秀的老師總能夠發現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的強項,一個優秀的老師最重要的在於鼓勵、在於訓練、在於引導、在於啟發。
5.真正的教育是我們要想辦法讓每一個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6.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有想像力,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有創造力,只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我們的孩子在30年以後才不會沮喪,才能找到就業。
7.優秀的老師在於啟發、在於喚醒,知識是可以被灌輸的,但是智慧是被喚醒的。
8.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我們必須要讓老師懂得發現這些天賦,鼓勵這種天賦,支持這種天賦,相信他們有天賦。
9.中國最了不起的資源是每年近2000萬的新生兒童,人的腦袋是這世界上最大的資源,而開發這些腦袋的資源就是我們這些老師。
10.我特別希望加大對於鄉村校長的投入,一個校長決定了一個鄉村、一個地區的教育。
11.中國的鄉村教育強了,國家教育才會強,鄉村才有可能振興。
12.我們要為鄉村教師致敬,國家要感謝你們、孩子們要感謝你們、未來要感謝你們。
13.我們教育的資源不應該過多的放在大學研究院和博士生,我們的教育應該放在幼兒園、小學、初中,資源前傾,我們國家才有希望。
14.對學生的鼓勵非常重要。「你們做得比我還好!」當老師都知道,如果我今天很好,孩子們就會更好。
15.沖撞類運動和團隊運動。什麼叫做團隊精神,團隊就是不要讓別人失敗,不要讓你的合作夥伴失敗。沖撞本身也是一種教育,學會在沖撞過程中解決矛盾,學會在跟別人爭論之中、不同意見中解決方法,非常重要。這是跟馬雲老闆學的。
7. 關於感恩教育的文章
感
恩
感恩是一種處事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可以滌盪世間塵埃。種種失敗,都需要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學會感恩就學會了一種哲學。心懷感恩的人,生活會賜予你陽光,讓你充滿希望。懷著感恩之心生活,精神家園才會永遠年輕。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健康人格的表現。感恩說明一個人對自己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有著正確的認識。學會感恩就學會了一種生活態度,透明而潔凈的心是快樂所在。
也許坎坷,讓我看到互相攙扶的身影;
也許失敗,我才體會的一句鼓勵的真誠;
也許不幸,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
生活給予我挫折的同時,也賜予了我堅強,我也就有了另一種閱歷。對於熱愛生活的人,它從來不吝嗇。
要看你有沒有一顆包容的心,來接納生活的恩賜。酸甜苦辣不是生活的追求,但一定是生活的全部。試著用一顆感恩的心來體會,你會發現不一樣的人生。不要因為冬天的寒冷而失去對春天的希望。我們感謝上蒼,是因為有了四季的輪回。擁有了一顆感恩的心,你就沒有了埋怨,沒有了嫉妒,沒有了憤憤不平,你也就有了一顆從容淡然的心!
我常常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感謝上蒼的賦予,我感謝天,感謝地,感謝生命的存在,感謝陽光的照耀,感謝豐富多彩的生活。
清晨,當歡快的小鳥把我從睡中喚醒,我推開窗戶,放眼藍藍的天,綠綠的草,晶瑩的露珠,清清爽爽的早晨,我感恩上天又給予我一個美好的一天。
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點點,我打開日記,用笨拙的筆描畫著一天的生活感受,月光展露著溫柔的笑容,四周籠罩著夜的溫馨,我充滿了感恩,感謝大地賦予的安寧。
朋友相聚,酒甜歌美,情濃意深,我感恩上蒼,給了我這么多的好朋友,我享受著朋友的溫暖,生活的香醇,如歌的友情。
走出家門,我走向自然。放眼花紅草綠,我感恩大自然的無盡美好,感恩上天的無私給予,感恩大地的寬容浩博。生活的每一天,我都充滿著感恩情懷,我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承接,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感動,懂得了回報。用微笑去對待每一天,用微笑去對待世界,對待人生,對待朋友,對待困難。所以,每天,我都有一個好心情,我幸福的生活著每一天。
我感恩,感恩生活,感恩網路,感恩朋友,感恩大自然,每天,我都以一顆感動的心去承接生活中的一切。
我感謝……
感謝傷害我的人,因為他磨練了我的心志;
感謝欺騙我的人,
因為他增進了我的見識;
感謝遺棄我的人,
因為他教導了我應自立;
感謝絆倒我的人,因為他強化了我的能力;
感謝斥責我的人,因為他助長了我的智慧;
感謝藐視我的人,因為他覺醒了我的自尊;
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和無私的愛;
感謝老師給了我知識和看世界的眼睛;
感謝朋友給了我友誼和支持;
感謝完美給了我信任和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感謝鄰家的小女孩給我以純真無邪的笑臉;
感謝周圍所有的人給了我與他人交流勾通時的快樂;
感謝生活所給予我的一切,雖然並不全都是美滿和幸福;
感謝天空,給我提供了一個施展的舞台
感謝大地,給我無窮的支持與力量;
感謝太陽,給我提供光和熱;
感謝天上所有的星,與我一起迎接每一個黎明和黃昏。
感謝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使我的生命不再孤單;
感謝我的敵人,讓我認識自己和看清別人;
感謝鮮花的綻放,
綠草的如茵,鳥兒的歌唱,
讓我擁有了美麗,充滿生機的世界;
感謝日升,讓我在白日的光輝中有明亮的心情;
感謝日落,讓我在喧囂疲憊過後有靜夜可依。
感謝快樂,讓我幸福地綻開笑容,在美好生活著;
感謝傷痛,讓我學會了堅忍,也練就了我釋懷生命之起落的本能;
感謝生活,讓我在漫長歲月的季節里拈起生命的美麗;
感謝有你,盡管遠隔千里,可你寒冬里也給我溫暖的心懷;
感謝關懷,生命因你而多了充實與清新;
感謝所有的一切……
感謝我身邊每一位好友,為你祝福,為的敲起祈禱鍾!伴你走過
8. 感恩父母,暑期家庭勞動計劃
為了讓小學生在暑期度過快樂有益的時光,鼓勵學生在暑假中親身體驗社會、家庭生活,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接受鍛煉,增長才幹,在實踐中把良好的品德不斷地內化為自身素質,費縣從小學生的思想生活實際出發,統一布置了暑期小學生「德育作業」暨開展暑期小學生德育教育社會實踐系列活動。
一、開展暑期感恩教育實踐體驗活動
1、感恩父母實踐體驗活動。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讓學生跟隨父母上一天班或到田間勞動,體驗工作的辛苦和勞動的光榮;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工作,如炒菜、做飯、洗衣服等,體驗父母所付出的辛勞和奉獻;將自己的體驗實踐寫成500字左右的心得體會,開學後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感恩父母實踐體驗交流主題班會。
2、「感恩祖國,從我身邊的變化說起」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學生通過走訪自己的親人、老黨員、老幹部和勞動致富帶頭人等,從自己的家庭、村莊、學校等發展變化中感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的滄桑巨變,要求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問題,用手中的相機把美好的景象留下來,用手中的筆把自己對祖國的熱愛、體驗、感悟寫成調查報告。該活動主要在中高年級中開展,可以以調查小組的形式開展。暑假開學後,各學校以班級為單位收集整理,召開實踐調查匯報總結主題班會,評選班級優秀調查報告,學校評選「暑期十佳優秀調查報告」。
二、搜集整理一個廉政小故事。開學後,以班為單位開展「廉政教育故事演講會」,在此基礎上組織學校廉政教育故事演講會活動,並保存好有關檔案材料,深入開展創建「廉潔教育好學校」活動。
三、開展暑期小學生古詩文誦讀活動。各學校將新學期各年級古詩文誦讀篇目印發給學生,安排學生在暑假裡學習誦讀,開學後以學校班級為單位開展「暑期古詩文誦讀匯報活動」,評選出學校班級古詩文誦讀優秀個人或先進班級。
四、讀一本英雄人物或中外名人故事書。寫出500字左右的讀後感,開學後組織開展「讀好書、學英雄、談心得」主題班會活動。
在安排活動中,特別強調對暑假期間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安全教育,同時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確保學生暑假德育教育實踐活動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