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團
A. 暑假帶孩子去哪旅遊好
又是一年六月,隨著酷暑一起來的還有孩子們最喜歡的超長暑假。假期里除了督促孩子認真完成作業,也不要忘記抽空帶他們出旅遊一趟,多看看這個世界,接觸不一樣的風景,認識更多的朋友。那麼,暑假帶孩子去哪旅遊好。
第二是去歡樂天地。這里集合了眾多經典的機械游樂項目,所有主題樂園里有的玩樂項目,在這里都能找到。浪漫的雙層旋轉木馬、優雅的空中飛舞、刺激的海盜船、驚險的高空飛翔。可以說這里就是孩子的天地,非常契合他們對「玩」的追求。這是一個能盡情玩耍、放聲大笑的世界。
第三是去唐古拉雪山。模擬青藏高原唐古拉雪山的壯麗奇景,駕駛極速飛車在陡峭的山峰中靈巧穿行,時而鑽入山體的岩漿通道,時而沖出山崖。巨大的轟鳴聲和極速帶來的失重感,急速跌落、轉彎和翻滾後,潔白耀眼的雪山出現在眼前。既能感受唐古拉雪山的風光,又能體驗過山車的驚險刺激。
第四個是熊出沒園區。孩子最喜歡的動畫就是《熊出沒》,平時在家會一集一集的追著看,電影上線了我們也會帶他去電影院看,作為熊大熊二的忠實粉絲,熊出沒園區當然是不能錯過的。跟熊大熊二合影,在叢林、房屋、樹洞中穿行,與光頭強來一場歡樂、搞笑的斗爭,生動而有趣,孩子玩的非常過癮。
看完這些充滿吸引力的項目,相信大家對於暑假帶孩子去哪旅遊好,已經有了答案,是不是已經開始計劃出遊時間了呢?其實方特歡樂世界的每一個項目都非常獨特,每個項目都是不一樣的體驗,高科技魔幻表演項目《聊齋》的凄美動人、大型魔幻秀「飛翔之歌」的絢麗宏大,還有驚險刺激的「恐龍危機」,每一個項目都能帶給人不同的震撼,是帶孩子出遊的選擇之一。
B. 暑假團支部的社會實踐活動
可以去窮苦的地方做支教,義工,或者去旅遊景區做宣傳,順便旅遊下
C. 求大學生暑期團體社會實踐方案
我幫不上忙 我大二了 暑假的時候都是自己和一兩個同學去打工的 啊
D. 暑假團員社會活動該干什麼 有誰能提供點意見啊
社區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走出了學校走進了社區,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來 開展「少兒電腦培訓」,在活動中,青年團員與孩子們一起交流電腦方面的操作知識,交流上網的心得以及玩游戲的利弊,力圖讓孩子了解更多關於電腦方面的知識,體驗更多除了游戲外的上網樂趣
E. 中學生暑期團日活動能做什麼
組織小朋友回收利樂包裝 你發點獎品
讓他們用易拉罐什麼的做小花瓶,網上都有教程。
讓退休的老師什麼的,來上個學雷鋒的思想教育課。再一人一篇心中的雷鋒 當個作業
F. 哪有大學生暑假團隊社會實踐報告
教育是一個國家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據8.8億人,相應的農村教育更應加強。為更好地了解農村教育現狀,我在假期通過網上調查與農村教育有關的情況,發現有許多問題將是農村教育的危機.
一.農村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之後的問題
自兩年前中國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之後,許多擔心中國農村教育問題的人士似乎鬆了一口氣。但是透過表面的「達標」我們會發現,農村的教育狀況並沒有登上一個「新的台階」。相反,在並沒有根除導致問題的根源而又遭遇農村稅費改革等新的制度環境時,它變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這一含糊的語義背後所隱藏的問題是,在15%的人口——大約為1億8000萬人——所居住的區域還遠沒有普及,這也就意味著每年有數百萬少年兒童作為共和國的公民難以充分享受他們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1%來看,由於學齡兒童的基數過於龐大,沒有入學的0.9%的兒童數量實際上超過了110萬人。這龐大人群的絕大多數當然是在農村,他們將成為未來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各地政府的作為所顯示的那樣,這種「普及」是在壓力型體制下「沖刺」的結果,一些縣鄉政府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使用了各種手段,包括「弄虛作假」這一經典式的法寶。而不擇手段的結果是導致了許多後遺症,比如許多鄉鎮所背負的沉重的「教育債務」,此外還包括入學率的下降和失學率的反彈。兩年前的一項抽樣調查表明:在已經通過「普九」驗收的1242個縣中,失學率超過5%的有209個縣,超過10%的有63個。在中西部,初中生輟學是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而湖南省有關部門今年夏天對6個縣市的一項調查表明,農村貧困生的失學率高達30.4%(其中小學為39.7%,初中為20.0%),農村家庭用於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貧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達92.1%.
第三,從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之後到2000年實現「基本普及」之前的15年間,總計有1億5000多萬少年兒童完全沒有或沒有完全接受義務教育。這其中包括未入小學的近3200萬人、小學階段失學的3791.5萬人、小學畢業後未能升學的5000多萬人,以及初中階段失學的3067.6萬人。這一龐大人群的一部分顯然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顯示著他們的存在:從國家今年公布的「8500萬青壯年文盲」,到各地以種種暴力手段威脅著社會的低文化層青少年犯罪。這些事實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員們的深刻反思,同時也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鏡子。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問題多多
1.教師分布不合理
2001年以前農村基礎教育實行分級辦學、分級管理。鄉鎮中小學教師調整權力在鄉鎮,造成鄉鎮之間教師分布不合理,兩極分化嚴重。村小、條件差的學校教師緊缺,在職教師千方百計要求調出;城鎮、鄉鎮政府所在地中小學又人滿為患。有一個村小6個年級,只有5名教師,還有一個村小隻有一位公辦教師,其餘全是村請臨時代課教師。全區還有上百名計劃外教師,既無法保證教育質量,又加重鄉、村及農民負擔。另一種現象是城鎮中小學教師嚴重超編。有一所城市初中,有10名教師搞行管(如衛生、紀律、考勤、水電、印刷、門衛),造成人才浪費。
2.教師減員嚴重,補充困難
以我區2002年為例,全區教師共減員216人,包括離退休、死亡、患重大疾病、外流到外省外縣、考上公務員等。而現在教師工資實行縣區統一發放,縣區財力有限,保現有教師工資尚有很大困難,更無力負擔新增教師工資。這兩年正值初中、高中學齡人口入學高峰,教師缺編嚴重。而區財政無力支付缺口教師工資。現在的情況是,一方面高初中教師緊缺,另一方面師范院校大中專畢業生無法按需分配到位。
2 農村教育問題調查報告
3.教師素質偏低
現在農村小學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是民辦轉公辦或村聘教師,他們中只有極少數受過專業教育,大部分是憑借自己日積月累的教學經驗開展工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教法陳舊、觀念落後。教師隊伍整體存在著年齡偏大、知識結構老化、知識面窄的問題。面對新形勢下的素質教育,面對改革後的義務教育新課程,他們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因為人員緊張和學校經費緊張,他們幾乎沒有機會參加業務培訓、到外地聽課學習。在我們對5120名初中、小學教師進行問卷調查中,有2270名教師認為教師負擔過重,沒有時間進行教育科研活動,占問卷人的44.3%。
4.教師隊伍青黃不接
農村小學教師工作生活的環境相對於城市小學來說非常差,條件也相當困難,老教師不斷退休,新教師不願意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小學任教,造成農村小學教師緊缺。同時,農村小學教師負擔也比較重。一些生源少、教師缺的農村小學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基本上是包班任教,無論語文、數學還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師擔任,甚至還有一位教師擔任幾個年級課程的現象。教師應付正常教學尚且力不從心,更談不上推行素質教育。加之不少農村小學教師處在半耕半教狀態,農耕必然佔去相當一部分時間,完成正常教學任務也無法保證。在對4447名小學教師問卷中,2252名教師認為工作負擔重,占問卷人的50.6%。
5.教育教學設施落後
很多農村小學教育教學設施缺乏、落後,造成正常的教學活動無法開展,音樂課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著唱一句,體育課要麼是學生自己玩,要麼是體育教師拿來一個籃球,幾十個學生打上40分鍾……不少課程都因教學設施的缺乏而無法保證教學任務的完成,更別提教育現代化、信息化了。由於信息渠道不暢,一些邊遠農村小學幾乎沒有什麼教育科研活動,這些都使得農村教師在長年的教學過程中,墨守成規,安於現狀,工作無創新。在對5120名中小學教師專項問卷中,訂閱有關教育報刊雜志僅1種和未訂的有1897人,僅在寫論文時閱讀使用書刊資料的佔810人,能熟練或基本熟練使用電腦的僅962人。
6.農村教師待遇偏低
農村教師在最基層、最艱苦的地方教書育人,享受的卻是比城市教師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區級學校好於鄉鎮學校,鄉鎮學校好於村小,村小教師除了工資,沒有任何獎金、福利,廣大農村教師極不公平。教師的工資、醫療、保險、養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資源分配不公平
在調查中,可以看到資源分配不公平的現象:各政府、電力、交通等機構擁有資源支配的權力,它們利用部門所掌握的權力最大限度地實現部門利益,或從財政分配計劃中優先得到所需資金,他們的辦公室及職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資源卻少之又少,何況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優先滿足,農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資源就非常有限,遠遠無法滿足農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在一所農村中學中我看到一種現象:籃球場是黃泥地,足球場是一塊荒田,實驗室的儀器陳舊的難以利用。如此的設施怎麼進行有效的教學呢?相反在城鎮的小學,教學活動多種多樣,體育設施和其它教學設備可以說是完善,如此的差距是為什麼?是資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平,使農村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源非常短缺的環境中,而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這不僅嚴重阻礙農村少年的發展而且使農村青年就業更難.
四、改變教育問題的策略
據調查的情況,當地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鄉村教育,是不能滿足廣大農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而且有的貧困地區由於財政吃緊還會挪用教育經費。為改變農村教育現狀,我們要首先加大農村教育資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變農村教育資源不足的狀況。首先要把教育經費的挪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源到實處。迅速成立一個調查小組,查清鄉村小學、中學的負債狀況以及教師的工資問題,對因負債建校舍的,要通過財政撥款支付,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放寬私人投資辦學,來補充政府投資教育的不足,建立一個機制對農村教育投資監督。再次,教育管理許可權下放學校,增加學校的決策權,並向學校提供良好的辦學環境;對農村教師問題要切實做好改變教師的素質,加大師資力量並進行良好的培訓,提高師資水平,建立良好的師資隊伍,對不合格的民辦教師給予辭退,招收有大專學歷的畢業生回鄉任教,同時對教師的福利等問題要根據實際給予改善。最後是加大農村教育資源分配,當地政府應該把農村教育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在分配資源時著重加大農村教育的經費,為農村教育提供土地資源和其它的設備 .
G. 暑期團隊社會實踐調查論文怎麼寫
寫論文一定要有:
1、必須包含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四個部分;如有引用他人文章的還要加註參考文獻,具體順序如下: 1) 標題 2) 摘要 3) 關鍵詞 4) 正文
2、標題的寫法
(1)標題。建議採用規范化的標題格式,基本格式為 「關於××××的調查報告」、「××××調查」等,如《關於××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情況調查》;也可採用正副標題結合式,正題陳述調查報告的主要結論或提出中心問題,副題標明調查的對象、范圍、問題,如《企業 發展重在制度創新――××公司管理制度建設實踐思考》等。
3、摘要的寫法
摘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第一,簡要說明調查目的,即簡要說明調查的原因;第二,簡要介紹調查的對象和調查內容。包括調查時間、地點、對象、范圍、調查要點及所要解答的問題;第三,簡要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介紹調查研究的方法,有助於使確信調查結果的 可靠性,並說明選用該方法的原因。
3、關鍵詞的寫法
關鍵詞是從論文標題、內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現該論文主題的、具有實質意義 的詞語,通常不超過4個,中間空1個字元距離。
4、正文的寫法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1)前言。有幾種寫法:第一種是寫明調查的起因或目的、時間和地點、對象或范圍、經過與方法,以及人員組成等調查本身的情況,從中引出中心問題或基本結論來;第二種是寫明調查對象的歷史背景、大致發展經過、現實狀況、主要成績、突出問題等基本情況,進而提出中心問題或主要觀點來;第三種是開門見山,直接概括出調查的結果,如肯定做法、指 出問題、提示影響、說明中心內容等。前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要精練概括,直切主題。
2)主體。這是調查報告最主要的部分,這部分詳述調查研究的基本情況、做法、經驗, 以及分析調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種具體認識、觀點和基本結論。
3)結尾。結尾的寫法也比較多,可以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對策或下一步改進工作的建議;或總結全文的主要觀點,進一步深化主題;或提出問題,引發人們的進一步思考;或展 望前景,發出鼓舞和號召。我要調查網,讓調查更簡單方便!
H. 給我的暑期社團網頁製作團隊起個好一點的名字啊~屬於社會實踐的
放飛心情
I. 暑假去美國旅遊,打算跟旅行社走,提前多久報名
最近暑假美國旅遊大熱,建議樓主提前報名。很多旅行社也已經開始了暑期旅遊預內訂活動,比如眾信容旅遊就在前段時間推出了早訂優惠活動,凡提早預訂暑假團的都有相應的優惠政策。我看了一下,去美國的路線已經被火爆預訂了,樓主趕快下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