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的焦點是
❷ 師德是什麼含義
師德的含義尊敬的評委,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師德的含義」。
在座的各位都是教師,如果要問大家「什麼是師德?」相信絕大多數都能夠輕而易舉地回答:「師德就是教師這一職業所應遵從的職業道德規范。」是的,我認為,身為光榮的人民教師,我們對師德的理解決不能像一般人那樣概念化。概念化的理解是膚淺的,只需要短短幾分鍾的時間。而深刻地理解師德的內涵,恐怕要用幾年、十幾年乃至我們畢生的精力。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師德的內涵,我們才能自覺自願地遵守它、堅定不移地實踐它、旗幟鮮明地弘揚它!
我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喜愛源自於父親的影響,我的父親是一名有40多年教齡的退休教師。1970年,懷著「我是黨的一塊磚,東南西北任黨搬」的樸素信念,父親從繁華的都市來到了桂北的一個山區縣,並且一待就是30多年。無論在他工作過的哪一座城市,父親始終扮演著一名人民教師的角色——從職業高中、技工學校、中專及至廣播電視大學,數十年的粉筆生涯染白了原本烏黑的雙鬢,他卻初衷不改,多次放棄改行升遷的機會,依然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執鞭講台。從父親教過的數以千計的學生眼中,我從小就感受到了教師這個職業應得的崇敬。
記得是兩件在父親看來再尋常不過的小事,讓我初步懂得了師德的含義。
第一件事發生在我五、六歲的時候,當時父親還是一名普通的中專教師。因為感染上黃疸型肝炎,我和哥哥同時住進了一所部隊醫院,醫院離我家大概有十多二十公里的距離。母親當時正懷著妹妹。一下子,一家四口人就有三個需要照顧,父親只能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忙著兩頭奔波。一天,同病房孩子的父母送來了一大包好吃的,看著那個孩子興高采烈的樣子,我只能躲在被子里咽口水,就盼著父親趕快來看我。可左等右等,等到我睡著了,也沒見到父親的蹤影。第二天晚上,一看到父親,我就委屈地哭了——「爸爸,你昨天為什麼不來看我?」「兒子,有幾個大哥哥成績不好,昨天安排補課,爸爸實在來不了。」「那我都生病了,他們又沒有生病。」「孩子,你的病過一陣就會好的,再說還有那麼多醫生護士照顧你。大哥哥學習不好可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讓他們掉隊,這是我的責任!」
今天復述起兒時的故事,與原話多少會有些出入。但是,父親當時所說的話,意思確實如此。我懵懵懂懂地明白了:作為父親,照顧我是他的責任;作為教師,對學生的前途負責也是他的責任。
第二件事發生在我上小學的時候。那時父親已經擔任了分管教學的副校長。一天,一名考生家長為孩子入學的事情前來拜訪。這位家長告辭的時候,彷彿不經意地把一包開過口的香煙留在了凳子上。父親送客回來,開始還以為是這位家長粗心大意,定睛一看,才發現煙盒裡裝的竟然是一張張捲成一卷的「大團結」!父親趕忙騎上單車去追趕這位家長。由於對這位家長並不熟悉,父親費盡周折才把錢退回去。父親一回到家,我就問:「爸爸,錢退了嗎?」父親摸著我的頭,說:「兒子,這錢怎麼能不退呢?爸爸是一名老師,如果收了學生家長的錢,還有什麼臉來教育學生啊!」
雖然當時我並不完全明白父親的話,但十幾年過後,當自己也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的時候,卻彷彿一下子全都明白了,而且至今難忘。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立人先立德,育人先正己。這是父親用言傳身教為我上的一堂生動而深刻的師德教育課。
上了高中,英語課本中有一篇課本,題目叫做「一位教師的寫照」。故事的主人翁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教師。對所教過的每一名學生,他不僅毫無遺漏地保留著一份家庭作業,而且清楚地記得學生的姓名、家庭狀況。直到從教整整60年的時候,這位80高齡的老教師才不得不離開心愛的講台。他說:「要不是因為疾病的緣故,我不會放棄教書,因為我全部的靈魂已經留在了教室里,留在了孩子們中間。」
當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我覺得,這種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與熱愛,就是對師德最好的詮釋。
大學畢業的時候,面對從醫、從政還是留校任教的選擇,我最終走上了父親所走過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師德成為我修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坐標,我開始了對師德的自覺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深化了對師德的理解。
師德是什麼?——師德就是敬業愛崗、默默耕耘,以實際行動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作為一名「雙肩挑」的教師,我比普通老師承擔著更為繁重的任務。多少個不眠之夜,校園里早已一片沉寂,我卻仍在辦公室加班加點。多少個節假日,別人合家團聚其樂融融,我卻忙著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再苦再累,我都毫無怨言,力爭做好每一項工作、上好每一堂課。因為我清楚地知道,這就是教師的職責,這才是一名教師應有的形象。
師德是什麼?——師德就是甘為人梯、無私奉獻,把自己的知識和本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多年來,在完成教學任務之餘,我還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先後犧牲休息時間為學生上演講、辯論、寫作、書法等各種講座數百講,熱情指導學生參加科技文化競賽,在自治區、南寧市大學生演講、辯論、徵文、知識競賽等活動中獲得了多項大獎,為學校贏得了榮譽。
師德是什麼?——師德就是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把希望的種子播入學生的心靈,使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多年來,我曾經教育幫助過多名掉隊的學生迎頭趕上,使多名遭受挫折、一蹶不振的學生重拾信心。他們當中,有的成為了業務骨幹,有的走上了管理崗位,更多的正在事業的征程上揚帆起錨。一名我曾幫助過的學生在給我的來信中寫道:「老師,我衷心地感謝您,因為您不僅給了我白菜,更給了我種子。」
時至今日,感受著學生與日俱增的尊敬與喜愛,收獲著學生健康成長帶來的欣喜與快慰,我終於明白了——師德不是一個空泛的概念,它體現在教書育人、言傳身教的職責中;它凝聚在對學生始終如一、無微不至的關愛里;它升華在對教育事業無比忠誠、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不為名所動、不為利所誘的堅貞操守上。
這就是師德的真正含義;這就是你、我、他、她——我們大家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❸ 師德的意思是什麼
一種解釋:師德是衡量你可以做什麼級別師傅的,師德越高你收的徒弟越多。
你可以和別人去組隊打怪(隊友要小你10級)得善惡值,到了一定的數量後就去拜師人那裡去升級師德等級。
❹ 什麼是師德
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標准。是做為教師群體中每個個體所追求的一種目標,一種很高的思想境界。目前的師德標准其實是根據教師群體中的出色人群的優異表現而概括和提升出來的。師德范疇可以說涵蓋了教師的思想、語言、活動、舉止、情感,甚至於教師的靈魂。那麼,師德標准主要應該包括什麼呢?蔡元培先生說過:「教育者,非為已往,非為現在,而專為將來。」身為教師,永遠都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活的環節,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克服人類無知與惡習的最重要的社會成員。教師所面對的是青少年學生,特別是中小學教師,所面對的大部分是未成年人。所以,師德應該主要體現在,提高對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關愛學生,熱衷學習,善於思考,勇於探索,對待學生要公正,另外,工作中有了錯誤應敢於且願意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這就是以身示範。這其中對自身人格的修養與提高是至關重要的。用一句最朴實的話來說,就是不誤人子弟。這就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最本質所在!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所謂「已不正焉能正人」就是這個道理。唯有如此,學生才能敬其師,信其道。說到這里,在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在文化大革命中,一名小學生,和小夥伴在教室里踢小皮球,他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毛主席像上,當即在主席像上印了一個球印,小夥伴們有的就喊,你踢到毛主席像了,這時正巧他們的班主任從教室門口走過,這位班主任教師當即拿出來手娟若無其事地將球印擦去,同時又輕描淡寫地說:哪踢到了?哪踢到了?別大驚小怪,快到教室外踢球去。時隔30多年過去,這名小學生現在已長大了,每念及此,都對他當年的班主任感恩不盡,念念不忘這位教師對他的恩德。並且表示他待人處事也要象他的班主任老師一樣。這個故事說明了兩個道理,(1)做為一個教師要有抑惡揚善和隱惡揚善的意識。(2)教師的身教的確重於言教。我想在座的教師中,凡是工作幾年以上的教師恐怕都會有這樣的經歷,當你教過的、已經畢了業的學生們回校或到你家裡看望你時,他們相互之間回憶起的往往是當年你曾經對他們做過的幾件好事,或者說過幾句使他們受益的話,令他們終生難忘,而你卻可能早已不記得了。但是你當年說過的一些不該說的話,做過的一些不妥的事情,學生們卻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們也是隱惡揚善啊)。因此,我們應該感謝我們那些可愛的學生們。這就是人本性的善良一面。我想,凡有過如此經歷的教師,是否都應該更熱愛我們的這個職業,關愛我們的學生,快樂的工作在我們的崗位上呢?
❺ 師德的核心是什麼
師德的核心是抄處理好「三個關系襲」:
第一是處理好與教師職業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有敬業精神。
第二,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意味著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
第三,要處理好與自身的心理和行為的關系,這意味著教師要為人師表,人格高尚,剋制私心。
❻ 師德六大要求是什麼_
師德六大要求、標准復:
1,愛國守法。熱制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育法律法規,依法履行教師職責權利。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
2,愛崗敬業。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志存高遠,勤懇敬業,甘為人梯,樂於奉獻。對工作高度負責,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不得敷衍塞責。
3,關愛學生。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對學生嚴慈相濟,做學生良師益友。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
4,教書育人。遵循教育規律,實施素質教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
5,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范,舉止文明。關心集體,團結協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長。作風正派,廉潔奉公。自覺抵制有償家教,不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
6,終身學習。崇尚科學精神,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潛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創新,不斷提高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
❼ 師德是什麼
師德,是教師工作的精髓,可以用「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概括其內涵。
師愛為魂。「師愛」是教師對學生無私的愛,它是師德的核心,即「師魂」。從愛學生的角度講,就是教師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在很大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然而熱愛學生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就更加困難。據報載:去年的全國勞模、北師大林崇德教授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只講付出不求回報、無私的、沒有血緣關系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極其神聖純真的。這種聖潔的愛是教師培桃育李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情友誼,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書育人就實現了其根本功能。因此,師愛是魂。
學高為師。教師對某一學科知識豐富、業務精通、治學嚴謹、注重創新,這也是師德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備堅實的基礎知識、精深的專業知識和較高的學術水平,能使學生產生一種信賴感,進而轉化為一種很強的人格力量,去激勵、鞭策學生。
我從報紙上和電視里看到,復旦大學研究生院的四千名研究生,從全校457名教授中選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傑出教授」。榮獲該校榮譽稱號的陸穀子、蘇步青教授等十人,個個都是在專業領域里造詣深厚,無一不是師德高尚和教風嚴謹的頂尖楷模。
教師還應該有較強的口頭表達能力與文字表達能力,尤其是板書設計和粉筆板書水準。俗話說「善教者善言」,就是這個道理。
身正為范。教師以德為本,身正為范。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影響力的大小,而教師的影響力主要由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識因素和情感因素組成。身教重於言教,因為教師職業的示範性極其重要,所以要求自己必須時時、處處用模範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編輯:胡曼筠)
❽ 什麼是教師職業道德
教師道德,簡稱「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是教師的從業之德,是對教師這一行業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集體、教師與社會之間相互關系的行為准則。它包括教師的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道德范疇、道德修養、道德行為等內容。師德是教師職業實踐的產物,具有穩定性和繼承性的特徵,並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就其內涵而言,師德通常是指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准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主要包括:(1)忠誠於教育事業。要求教師正確處理事業需要與個人利益的關系,具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和奉獻精神,嚴謹治學、勤於進取。(2)熱愛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它要求教師踐行以學生為本、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因材施教,誨人不倦。(3)團結協作。要求教師正確估價個人的作用,尊重他人的勞動,加強同行之間的交流與協作,彼此互勉共進;關心集體,維護學校的整體利益與榮譽。廣義的師德包括對教師個人道德的全面要求。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和教育並不局限在課堂上,教師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都是一種教育。要承擔起「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神聖職責,教師對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師不僅在教育工作中做到嚴於律己,表裡如一,言行一致,還要模範遵守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在各個方面都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之所以要遵守職業道德,主要是因為,人民教師作為人類思想文化的傳播者,各種人才的培養者,對於傳播人類文明,開發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影響人類未來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的職業道德同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國家興盛緊密相連。教師的職業道德體現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反映著整個社會教師的利益,它對促進教師完成教書育人工作,陶冶學生的情操,推動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