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教師師德微故事

教師師德微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4-02 18:28:01

❶ 100字師德小故事

徐特立:以詩育德

徐特立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當校長時,他在學生由自修室通往教室、飯廳的走廊上,懸掛兩塊很大的黑板。這兩塊黑板不貼布告,不寫格言,也不報告學校裡面的消息,它是專供徐老寫詩的。徐老發現學生有優點時,必定寫詩加以表揚;發現學生有缺點時,必定寫詩加以批評。所以寫詩成了徐老每日不可缺少的工作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一次,一個叫單秀霞的學生,因寢室熄了燈,便約了同學偷偷地跑到廁所為她愛人打毛線衣。廁所里的電燈是通宵不熄的。徐老站在門外細聲叫喊:「睡呀,睡呀!」單等即時就寢,並以為明天徐老一定會罵他們,但次日她們並沒有挨罵,只看見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昨天已經三更天,廁所偷光把衣編。愛人要緊我同意,不愛自己我著急。東邊奔跑到西邊,不僅打衣還聊天。莫說交談聲細細,夜深亦復擾人眠。」

張伯苓:與學生一起戒煙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李敷仁:最後一個過河

我國人民教育家、延安大學校長李敷仁,很強調「為人師表」、「以身作則」。1947年8月16日,李敷仁帶領延安大學師生住在黃河岸邊的木頭峪。這時,蔣胡(指胡宗南)的軍隊從三面開來,上級命令沿大河向東轉移。但當時木頭峪渡口渡船很少,人員、物資和牲

口聚集很多,敵軍迫近,師生情緒緊張,爭著搶渡船。李敷仁毫不慌張,命令高中部和教育班先渡河,然後又組織其他師生住宿等待。有人關切地讓他先上船,他說:「我要最後過河,我要看著把每個學生送過河去,我才上船!」第二天,李敷仁帶領其餘師生,沿河北上,到譚家坪才乘船過了黃河。

蔡元培:稱新生為「先生」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那時的交通工

具很簡單,走馬上任還需要坐馬車,當蔡先生從馬車上下來以後,看見學校門口,有許多人在夾道迎接。原來,這是學校的規矩,工友們必須遵循禮儀表示歡迎,隨行人員對蔡先生說了聲:「您請。」蔡元培先生一邊往前走,一邊脫帽向兩邊歡迎他的工友們致意,並和顏悅色地對工友們點頭致謝,不住地說道:「謝謝諸位,大家辛苦了!」工友們見此情景,非常感動,紛紛贊嘆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人啊!」這件事情要是發生在今天,當然沒有什麼可以大肆宣揚的。但在剛剛推翻封建帝制的民國初期,蔡元培先生拋棄了舊官場上的那一套官禮陋習,對普通老百姓謙恭禮讓,這種禮待庶人的行為,不能不令人佩服。

❷ 關於老師的小故事

一個學生去參加三好學生的頒獎大會,但他沒有被選上,這是。她的同學哄她,說:老師喊你去領獎,他真的跑了上去,可是校長問他:你上來干什麼,他說:上來領獎!這是下面的同學說道:他真的信了,好傻!他感到十分窘迫,這是老師趕忙說道:由他呀!哦,原來是我忘記了!這是校長說道:你平時都很嚴厲,你今天怎麼這樣!其實他並沒有得獎的,老師為了幫自己的學生,另可讓自己被校長說。

原文其實還有一節,是他長大後回憶這件事,十分感動,為了節省篇幅,省略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個不行還有一個

永遠的第十一位教師
在一個偏遠山區的小學校里,因辦學條件差,一年內已經先後走了七八位教師,當村民和孩子們依依不捨的送走第十位教師後,人們寒心的說:「再不會有第十一位教師能留下來了。」後來村裡找了個剛從大學畢業的女大學生來代一段時間的課。一個月後,女大學生被分配到城裡工作。當女大學生收拾好行裝,離開住所,准備離開的時候,她背後突然意外的傳來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那聲音在山谷中回盪,久久不決——那是她第一次教給孩子們的詩。她回過頭來一看,一群純真的孩子齊刷刷的跪在遠處高高的山坡上——誰能受得起那天地為之動容的長跪呀!她頃刻間明白了,那是渴求知識的孩子們純真而無奈的挽留呀!
女大學生的靈魂就在瞬間的洗禮中得到了升華,她毅然決定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整整二十年。
二十年間,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們去上初中、上高中、念大學......後來這位女大學生積勞成疾,被送往北京醫院治療......
當鄉親們把她接回山村時,人們見到的只有被裝在紅色木匣內的她的骨灰......
後來,這個村裡有了不成文 的規定,不論誰來教書,永遠都是第十一位教師......

如果還不行再給你找一個

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老師再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他把那個女孩背到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救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背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如果還不行,我就無語了

❸ 繼續三篇不少於800字的師德小故事

指引我一生的恩師

很久不願回顧讀書時的那段青澀時光了,彷彿一觸及心裡便隱隱作痛,彷彿一回憶起來,對現在的快樂和自信就是一種全盤的否定。可是,我仍然難免在每年教師節到來之前想起李老師,似乎是約定俗成般的在這個時候想起她,她是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數學老師。

10歲的孩子對痛苦的承受能力有多大,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10歲那年,我爭吵多年的父母終於走到了盡頭,父親抱著我痛哭一場後,帶著哥哥遠走他鄉,留下我和母親生活在長沙這個陌生的城市。我和母親沒有任何親朋好友,在學校我也是剛來不久的插班生,由此我很孤獨。然而,「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幾個月之後的一個夏日黃昏,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將母親送進了醫院。母親住院後,我開始承擔起照料自己和照顧母親的雙重責任。

生活的磨難使那時的我自卑、倔強,也益發孤僻。我從來不願跟老師提及家裡的事情,也幾乎不和同學來往。由於照料母親,我經常遲到、早退,甚至逃課,交不出家庭作業更是常有的事。而這一切當然還得瞞著母親。我想,我大概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成為老師們眼中的問題學生的。在80年代中期,逃課對學生而言錯誤有多嚴重是可想而知的,而一到開家長座談會,我們家又缺席,問我,我一句聲也不吱。班主任左老師對我是頭疼以極。讓我留級的念頭她可能都有過。然而,還好就是我的成績出人意料的好,在家裡出事的兩年間,我每次考試的成績都在前五名,尤其是數學幾乎每次都是滿分。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引起了李老師對我的注意。總之,在那段歲月里,她是唯一對我作出種種努力後沒有放棄的老師。

一天,我逃課後,李老師悄悄地跟蹤我,然後趁我不在時找母親了解了我家裡的情況。從此以後,家裡上有老下有小家務繁忙的李老師抽出時間幫我照料母親,在家裡經濟拮據的情況下給我添置衣服。她還悄然做了我和同學們的橋梁,讓同學們主動親近我,使我慢慢有了朋友。更主要的是,她抓住一切時機樹立我的信心,我始終都記得她對我說:「困難是一種磨練,只要不放棄追求,嶄新的生活就會等著你」。至於我每一個微小的進步,李老師都會予以表揚和鼓勵,那段時間,我寫的作文和解題的方式總成了班上的範本。而最讓我感激的是她一直為我保守著家庭的秘密,她知道那裡含著一個孩子的自尊。在李老師的鼓勵和關心下,隨著母親身體的慢慢康復,我基本走出了自卑的陰影。到臨畢業時,我甚至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並且順利的升入了中學

升入中學後,李老師偷偷的來看過我,找我的新班主任詳談過我的情況,我知道她打心眼裡放不下我。當然,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我的路的確走得艱難。只是,每當我遇到困難,迷失方向,象在森林中徘徊的少年阿廖沙茫然得幾乎要停住腳步時,李老師堅定的聲音就象在召喚我「別放棄,嶄新的生活在等著你……」。這真象一種信念讓我一直堅持著往前走。

十幾年過去了,我卻沒有去看過情比恩師的李老師。並不是我全然沒有了她的音訊,我一直打聽她的消息,知道她的詳細地址。也不是我已然將她淡忘,只要閉上眼,她的音容笑貌就會清晰如昨的在我腦海浮現,當然,仍然是她30多歲青春的模樣。更不是我不懂得投桃報李。只是我怕自己太過平凡讓李老師心生失望,總想,等作出點成績再去看李老師吧!這樣一等就到了現在。但今天,就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突然萌生今年教師節去看李老師的念頭。我想即便我平凡,但卻快樂而自信,我相信她同樣會無悔當年精心的付出的。

我很想讓李老師知道:她當初的指引,引導了一個孩子的一生!

❹ 師德故事有哪些

有位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叫班上小朋友畫出他們感恩節的東西。這些小孩多半來自貧苦家庭,所以她料想他們多半會畫桌豐富的感恩節佳餚,外加一隻香噴噴的火雞。但看到道格拉斯的作品後,她驚訝不已,上面畫了一隻手!
這是誰的手?班上的小朋友都興致勃勃地開始猜測:「這一定是賜給我們食物的上帝的手。」一個小孩說道。「是農夫,他用這手養出大雞。」另一個小孩也有意見。在一陣猜測後,小朋友們又跑回座位繼續畫畫。這時老師走到道格拉斯身旁,彎下腰問他那是誰的手。「那是你的手,老師。」他怯怯地回答。
道格拉斯個頭矮小,樣子也不討人喜歡,但老師在下課時總會過去牽牽他的手。她常這樣握孩子的手,但對道格拉斯而言,意義格外重大。也許過感恩節的意義並不在於收受他人給予我們的有形物質,而是藉此機會回饋他人,無論是如何微小的付出。

❺ 師德感人小故事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裡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後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遊,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於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晚上看電視,七點鍾中央電視台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忍的忍了,不應忍的也忍了,最多隻寫「轉毀為緣,默雷止謗」自慰,結果失了許多志氣,誤了許多正事。孫涵泊卻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麼?他說:「看寫。」再問:寫的什麼?說:「字。」又問:什麼字?說:「黑字。」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春,多好!」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慎句酌字,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現在的人很煩,似乎吃了炸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鬧出個流血事件,但街頭上的斗毆發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來了脫離不了干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一走了之,事後連個證明也不肯做。孫涵泊安危度外,大義凜然,有徐洪剛的英勇精神,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春節里,朋友帶了他去一個同事家拜年,牆上新掛了印有西方諸神油畫的年歷,神是裸著或半裸著,來客沒人時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臉色嚴肅。那同事也覺得年歷不好,用紅紙剪了小襖兒貼在那裸體上,大家才嗤嗤發笑起來,故意指著裸著的胸脯問他:這是什麼?他玩變形金剛,玩得正起勁,看了一下,說:「媽媽的奶!」說罷又忙他的操作。男人們看待女人,要麼視為神,要麼視神是裸肉,身上會癢的,卻絕口不當眾說破,不說破而再不會忘記,獨處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這年歷是這樣的感覺,去廟里拜菩薩也覺得菩薩美麗,有過單相思,也有過那個——我還是不敢說——不敢說,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聖人,說了就是低級趣味,是流氓,千刀萬剮。孫涵泊沒有世俗,他不認作是神就敬畏,燒香磕頭,他也不認作是裸體就產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媽媽的某一部位,他說了也就完了,不虛偽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

❻ 師德小故事尋求緊急

教師的愛

---------師德小故事

我很平凡,平凡得就像那大海中的一滴水,沒有光輝的歷程,沒有顯赫的業績,但就是在這些平凡的日子裡,我的心卻實實在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與充實。如果說非要找出什麼原因的話,我想,那便是因為心中有愛。

記得那是去年,我擔任了五(1)班的英語教學以及副班主任工作。開學初,我對這個班級的情況不太了解,為了初步了解學生的情況,在第一節英語課上,我讓每個學生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可是,當輪到第三組最後一位女生時,她站起來一聲不吭,這時同學們都看著她在笑,當時我真搞不明白,後來我才知道她是班級里英語最差的學生叫王丹紅,每次英語考試總是不及格,而且同學們都歧視她,她的性格變的很孤僻,對於學習提不起精神。知道這些情況後,我就利用課間經常與她談心、交流,使得她慢慢地能夠接受我,願意與我交流一些事情,在每節的英語課上,我總是抽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每當她回答正確時,我總是對她豎起大拇指表揚她,不斷的給她信心,久而久之,她開始喜歡上英語課,而且每節英語課上總能看到她積極舉手發言,每次的中午作業她總是很及時的給我批改,每篇課文她總是很認真積極地背給我聽,之後,她的學習成績進步很快,從以前的不及格到期中考試的66分,老師表揚她,學校的廣播里表揚她,同學們對她刮目相看,課間同學們都在議論她說王丹紅進步真的很快。她的媽媽知道以後,來到學校握著我的手說:「沈老師,我的女兒英語能夠及格了,真是太謝謝你了。」從那以後,她對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更強了,從期中的66分到期末考試的78分,甚至在這次的畢業考試中出人意料地取得了81.5分的好成績,這對於她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呀,在這個過程中我也付出了很多很多,雖然在對她的輔導過程中有許多的勞累和煩惱,但當我每次看到她進步時,都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我不僅在學習上無微不至的教導她,而且在生活上也不時的幫助她。有一次她的爸爸和媽媽要去海南島旅遊,家裡無人照看她,當她的媽媽似乎有點無奈地跟我商量時,我就一口答應了。我把她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既耐心細致的輔導作業,又想方設法燒一些她喜歡吃的菜,這一切的一切家長和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感激之情時常溢於言表,我卻總是淡然的笑著說:「這是應該的」。

這只是發生在我身邊的極其普通而又簡單的一件小事,可以說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這樣的小故事實在是不勝枚舉。有人說:「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教育和熱愛學生結合起來,他就是一個完美的教師。」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只知道教書而不知道育人,那麼,只能稱其為「教書匠」,所謂「人類靈魂工程師」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來,「德」是賦予人類靈魂的基石,道德的培養和提高,不管是對教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是尤為重要的。只有熱愛學生,才能去關心他們的成長,才能去教書育人,才能尊重學生人格、引導學生成才。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

「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出自個人的感情,而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所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這種責任和愛能超越一切,匯聚成一股無可阻擋的力量,創造出我們光輝和偉大的事業。

或看(http://www.sflxx.net/Teacher/ArticleShow.asp?ArticleID=375

❼ 學霸,求一篇師德微故事,拜託拜託

親,上網去查,然後復印下來吧

熱點內容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
個人師風師德自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13:46:43 瀏覽:476
物理家庭電路 發布:2025-07-01 13:30:04 瀏覽:464
物理因子 發布:2025-07-01 13:05:18 瀏覽:844
漢樂府詩有哪些 發布:2025-07-01 08:41:05 瀏覽:409
短篇小說班主任 發布:2025-07-01 05:53:13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