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關愛師生
1. 部分學校讓學生登記父母是否在防疫一線工作,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
前幾天我女兒學校的班級裡面也出現過這樣的事情,但是老師讓統計看看按個學生家長在防疫一線工作,而且反復強調了幾次。我覺得學校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有一下幾個:
我相信在這些沖在一線的防疫人員的努力下,這次疫情一定會馬上過去的,當然我們的孩子們也會很快回到校園。
2. 為什麼防疫已經接近尾聲還強調師生不能出省旅遊
各地各校要切實落實校園疫情防控措施,守護好師生安全。放假前,通過多種形式對教職工內、學生和容家長進行當前疫情形勢和防護知識再教育。要制定離校師生「一人一檔」信息台賬,以適當方式逐人告知教師、學生及其家長離校注意事項和暑期居家疫情防控要求,確保離校師生底數清、返家行程可追蹤、家校協同有反饋。暑假期間,要細化暑期校園管理和人員管控方案,繼續嚴格執行師生(包括新招收學生)及家庭成員健康狀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師生要減少不必要外出,原則上不前往國(境)外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不跨省域長途旅行,確需離開居住地的,須向學校報告,保證行蹤可追溯,並落實當地衛生健康、疾控部門的有關規定。暑期校園仍有師生的學校,要實行封閉式管理,堅持晨午晚檢制度。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要切實做好受疫情影響較大學生的心理疏導和關愛幫扶工作。
3. 淺談怎樣關心愛護學生
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愛護學生不能只在口上說說
據媒體報道,西安某中學學生畢某因不滿被強迫理「光頭」,拒絕到校上課,在父母勸說無效後選擇輕生並不幸身亡。
中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自我意識覺醒、叛逆的時期,很多時候他們的想法天馬行空,但是卻我行我素,此時家長、老師應當合理引導,尊重他們的訴求,並教導以中小學生行為規范。
學生的發型,尤其是中學生的發型,與學習成績無關,但是與學生的人格尊嚴有關。現今,娛樂、通信發達,學生通過網路平台、電視節目可以很容易獲知外界信息,並且模仿能力超強,如果電視節目中的少年都是留著奇異的發型,也很容易導致他們盲目跟風。
在中學的一篇課文《剃光頭發微》中,作者說:餘生也晚,關於頭發的驚心動魄的故事,大都來自耳聞。什麼清朝初年勒令漢人把發髻剃成辮子,否則「留發不留頭」呀,什麼清末的留學生在外國剪去了辮子,回國後要裝一根假辮子才能平安無事呀,等等,都未嘗眼見。所以讀到魯迅的小說《頭發的故事》,除了恍若有悟的吃驚以外,實在很難有切膚之痛的感受。並且,知道在舊社會,與頭發關系最密切的理發工人,是頗受社會賤視的,連家譜都不許上,也就是開除其宗籍,還很為他們不平……
不料,3月2日讀到《人民日報》一封讀者來信,卻使我大大不舒服了一陣,那封來信正是關繫到理發工人的。說是濟南市一家理發店的理發工人,拒絕給一個「鄉下佬」剃平頭,認為鄉下佬只配剃光頭。當「鄉下佬」碰了壁跑掉以後,一對男女理發師還說:「鄉下佬還想理平頭,沒門!」「也不瞧瞧自己那模樣!」……
據家長介紹,該同學在考試中還考了前九名,在班上也算成績不錯了,悲痛之餘,也替家長感到惋惜:若小畢的成績一直保持下去,將來的前途也必將是一片光明。
痛定思痛,不得不思索:初中生已經開始注重自己的形象,有自己較強的自尊心,會逐步完善自己的人格,老師應當尊重學生的選擇。相信,絕大部分的男生,要的並不是長發,而是人格的平等和尊重。對學生,當尊重而不放縱;不是放棄管教,而是注重管教的方式方法。
4. 教師如何做到有效關愛學生
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怎樣才能做到熱愛學生呢?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麼?首先意味著他是這樣的人,他熱愛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種樂趣,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好人,善於跟他們交朋友,關心孩子的快樂和悲傷,了解孩子的心靈,時刻不忘記自己也曾是個孩子。教師關心愛護學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學生 。學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個性的活生生的人。從表面上看,學生之間似乎差別不大,但實際上,每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一面。如果教師不了解和信任學生,就不可能有對學生真正的愛,也談不上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為了教書育人,教師既要了解學生的過去和現在,又要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生活環境和經常接觸的各種人和事;既要了解學生表現在外的優缺點和特長,又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包括他們的苦惱和憂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學生,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教育,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第二,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往往會把自己的苦惱、心事和秘密隱藏起來,不願意對家長或老師說,只是遇到自己無法解釋和解決不了的問題時才找人訴說、請教和指點。因此,一位好的教師應當主動與學生做知心朋友,傾聽他們的心聲,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包括內心世界的苦惱與憂愁。這樣,教師才會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學生。
案例 :
鄭丹娜,北京市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高級教師。從教 10 多年來,她憑借自己的智慧豐富了孩子們的心靈世界,用愛呵護孩子,用愛守護童心,在孩子的成長中體味從教的快樂。
剛參加工作時,教育方法簡單粗暴。對淘氣的學生,她會天天找談話,實在不行她還會向其家長「告狀」……有一次,班裡有一個淘氣的男孩沒有完成作業,她把他留下了,一直看著他補完作業,然後送他回家。見到學生的父親,她便一股腦地反映了他在學校的表現——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做小動作,課堂上和同學打鬧等等。鄭丹娜後來回憶說,當時講這些話的時候,絲毫沒有意識到家長和孩子心裡的感受。當她從這名學生家出來以後,屋內便傳出家長的怒罵聲、斥責聲,接著便是學生嚶嚶的哭聲。突然意識到,自己沾沾自喜的所謂「業績」,是以傷害孩子的心靈為代價的。從那以後,她就開始反思自己,探索走進孩子心靈,豐富孩子心靈世界的方法。
鄭丹娜首先從情感上親近孩子,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她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孩子們喜歡的游戲,她也加入其中,像孩子一樣痛快地玩耍。如此貼近孩子,她既體會到了童心的純潔、率真,也洞悉了不少在成人眼裡孩子們的「小心眼」。不僅如此,鄭丹娜深知,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在開發孩子心靈的事業上,必須選擇「一對一」的方式。於是,她開始嘗試與孩子們互寫「悄悄話」以了解孩子心靈的秘密。除此之外,她還有很多讓孩子們「練心」的做法。比如,她給孩子們設計了一張「心情晴雨表」,要求孩子們每天用畫「笑臉」或「哭臉」的方式,反映自己的心情。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真愛,一次次打動孩子的心。一名學生回憶鄭丹娜時說:鄭老師講的課、說的話大都記不起來了,但她每天上課時親切地摸他頭的動作讓他終身難忘,無比幸福。是的,教育最後留下的不是知識,是感動。鄭丹娜給孩子們的除了知識之外,更多的就是感動。
生,從心裡充滿對每一名學生的愛。盡管有的學生有毛病甚至有越軌行為,盡管他可能給教師帶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但教師對學生的愛要始終如一。教師關心熱愛學生,會由此產生熱愛教育事業的崇高道德情感;贊可夫說:兒童對於教師給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學生得到教師的愛,會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增強信心,健康成長,從而也會熱愛和尊敬教師,使教師的威信大大提高。
第四、對學生嚴慈相濟 。教師對學生的愛,要與「嚴」緊密結合在一起。要嚴得合理,嚴得適當,不遷就學生,不放任學生,也不溺愛學生。也就是說,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學生的實際和 21 世紀對一代新人的需要;要有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習進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學生經過努力能達到,能接受,並能自覺切實執行的。
一是要嚴而有理。 所謂嚴而有理,是指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黨的教育方針,都要有利於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於學生學業的進步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生是方方面面都正在成長的「未熟人」,在校期間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和錯誤:有的學生粗野,無禮,不尊重教師,不聽勸告;有的學生在同學中吵鬧大家,惹是生非。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常常是恨鐵不成鋼。有的教師能耐住性子,穩住情緒,用智慧和道理說服學生。但是,有的教師有時火氣一下子上來就會對學生進行體罰。這種情況和行為表面上看是為了嚴格要求學生,實際上卻有害於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要堅決杜絕這種做法,否則便是違背教師道德的。愛因斯坦
5. 新學期開始的中小學防疫工作重點要點是什麼
新學期已經開始了,中小學都已經開始上課,然而疫情防控這根弦並不能因此放鬆,本學期仍舊要以疫情防控為重,包括防疫物資的儲備、隔離室的准備、嚴密的復課查驗制度等。本學期的防疫工作重點有以下幾點:
①嚴抓校園安全嚴格按照要求嚴格控制進出校園人員,進出校園的所有人員必須測量體溫,佩戴口罩。非本校的師生員工原則上一律不準進入校園,除非是有特殊原因必須要進到校園內部,非本校人員進入校園前必須由保安查驗其蘇康碼,登記詳細信息後才可以入校。
校園網站、微信公眾號、電子顯示屏可以及時更新防控疫情的一些資料宣傳,向家長和學生及時傳達正確的信息,不傳播謠言。做好家長及學生的健康宣傳的工作。
⑤嚴格報備制度所有的師生員工應根據當地政府規定,一律禁止離開生活所住地,學生及共同生活人群行駛軌跡應當簡單,如果去過高風險地區按要求進行隔離,隔離期滿後才能復校。
本學期防疫工作仍是重中之重,學校各部門按照學校統一規定嚴密部署各項工作,不得半點馬虎。
6. 大學校園安全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是靠師生防範正確嗎
1、隱患險於明火,防範勝於救災,責任重於泰山 2、關注安全、關愛生命 3、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4、學習是首要,安全更重要 5、增強師生防範意識,營造校園安全環境 6、時刻注意安全,珍惜寶貴生命 7、校園安全人人有責 8、安全伴我在校園,我把安全帶回家 9、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強化安全防範措施 10、安全--我們永恆的旋律 11、甜蜜的家盼著你平安歸來 12、安全知識讓你化險為夷 13、人人講安全,家家保平安 14、時時注意安全,處處預防事故 15、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16、人人講安全,安全為人人 17、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處處要安全 18、落實一項措施勝過十句口號 19、抓基礎從小處著眼,防隱患從小處著手 20、安全人人抓,幸福千萬家 21、珍愛生命、安全第一 22、「安全,從我做起」 23、自愛自護,安全牢記心中 24、關愛生命,創建和諧校園 25、珍愛生命,創建平安校園 26、實線、虛線、斑馬線,都是生命安全線 27、無限風光在險峰,學生安全莫放鬆 28、遵章守法,關愛生命 29、提高全民安全意識,倡導社會和諧風尚 30、遵章守紀,善待生命 31、關愛生命、關注安全 32、以人為本,安全第一 33、不傷害自已,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34、加強校園安全治理,確保學校安全健康 35、宣傳安全知識,傳播安全文化 36、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37、關注安全,健康成長
7. 三原縣師生防疫知識大普及
這是真的嗎?這是好事啊!!!
8. 作為一個學生,你應該如何配合學校、社會和國家做好這次防疫工作
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前提是要做好自我防護。只有保護好自己,不讓病毒感染,才能讓家人放心,才能給社會做貢獻。保護好自己,必須嚴格遵守當地防疫指揮部的命令,積極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和關注疫情防控的最新動態,科學防疫:既要無事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又要消除恐懼心理,堅持學習,早睡早起,多做操,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還要不轉發未經核實的信息。
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必須從關愛家人做起。這次疫情讓全國所有的高校都延期開學,讓所有寒假返鄉的大學生都必須盡可能長時間宅在家裡,讓大學生有了長時期與家人特別是爺爺奶奶待在一起的機會。宅在家裡的大學生要多做家務,主動關愛家裡的每個人特別是老人。
要向家人積極宣傳疫情防控的最新知識,引導家人做好防護並通過做室內健身操提供免疫力,引導家人理性對待網路上的相關信息,消除恐慌。還要利用這次機會,深入訪談家人特別是老人,了解家庭、村莊、社區的發展變化,撰寫家史、村史或社區史,通過描寫自己家庭(家鄉)的進步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可以聚焦自己居住地所在社區(村莊)在疫情發生後的各類社會現象,抒寫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大學生應該學習運用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學到的立場、觀點、方法,結合在專業課上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發揮自己是網路原居民的優勢,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理性分析,並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微信及時傳遞給家人、同學、朋友和老師,優秀的還可以投給人民網、光明網等媒體發表。
大學生在疫情期間寫觀察研究文章,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所見所聞來展現愛國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奮斗精神、團結精神、法治精神等,不僅可以謳歌真善美,弘揚正能量,為防疫助力;而且可以幫助大學生認識中國社會生活和培養他們應對危機的能力,為他畢業後成為中國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一員做好准備。
大學生要成為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的積極參與者,還可以參與社區的防控工作。如協助社區幹部做信息錄入、物質分發、宣傳教育等工作,當然參與這些工作的前提是社區需要且做好自我防護。所在社區復工或春耕後,也可在防護到位的情況下參加生產。
(8)防疫關愛師生擴展閱讀:
高校思政課教師應教育和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人民戰爭。做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不能僅僅局限於教育和引導大學生保護自己,做一名防疫戰的被保護者;還應考慮如何利用防疫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擔當,促進大學生快速成長 。
重點是要思考如何引導在校大學生在疫情防控的考驗中快速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並能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家人、家鄉、祖國做貢獻的人。在校大學生是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中堅力量,應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也應主動參加這次大考,在危機中培養自己的責任擔當精神和應對危機的能力。
9. 防疫常態化的校園,師生一整天只能一次進出校園,有這樣的規定嗎
我們這規定是近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只要是出來了,就不能再進去了,這個非常好,保護了小孩子們的健康,畢竟好孩子,小孩子的免疫力比較差一點,他們是祖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