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家訪
『壹』 衡水辦理汽車抵押不押車貸款
車輛作抵押貸款所需手續:
1.擁有穩定職業,申請人擁有當地抵押車輛的所有權。
2.業務開展城市長期居住和工作,職業和經濟收入證明。
3.機動車登記證、行駛證、購置附加稅證(本)、購車發票。
4.保險單、車船稅、進口車輛相關稅證明。
5.身份證、戶口簿或其他有效居留證件原件,並提供其復印件。
6.合作機構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資料。
以上就是用車輛作抵押的時候需要提交的手續,辦理流程如下:
1.貸款機構收到申請人提供的資料;
2.對申請人進行家訪、調查以及預估車輛價值;
3.貸款機構初步預定貸款額度;
4.辦理委託公證;
5.貸款機構收押申請人相關證件;
6.貸款機構放款。
『貳』 郭國良的人生經歷
二十三年班主任矢志不移
郭國良1965年出生,2010年45歲,1988年大學畢業後到汝州一高工作,至今已23年。班主任也當了足足23年,沒有一次「調休」,沒有一刻間斷。自1995年至今,連續擔任畢業班班主任16年。曾經,郭國良感到疲憊,想休息一年,但是學生們不允許,有人說:「我們一年級時就希望能讓郭老師教」,還有從汝陽、伊川、寶豐、魯山等周邊縣市幕名而來的學生說:「你不當班主任,我們就走。」郭國良閃過一絲苦笑說:「我還當,我當定了」。就這樣,這班主任一干就是23年。
作為一名班主任,郭國良摯愛他的學生。哪位學生有了困難,他都想方設法去克服;哪位學生出現了問題,他都春風化雨般地去解決;哪位學生有了點滴進步,他都要及時送去一聲鼓勵。郭國良家在城區,然而他並不常回, 學生寢室中的一間小屋就是他的棲身之地。每天早上5點,郭國良准時來到教室,用贊許的目光迎接一個個准時起床的學生,每天晚上10:30,郭國良用關切的聲音叮囑道:「同學們,該休息了」。然後回到小屋備課、批改作業至深夜,每天工作16小時以上,天天如此。
超常的工作量,周而復始的工作沒有使郭國良感到厭倦。相反,每一天,郭國良都激情四溢,豪情萬丈。早操後、晚自習他都發表5分鍾的勵志演講,給學生談理想和信念。運動會名次不靠前,學生情緒低落,郭國良說:「同學們,我們來一次演講,題目是失敗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麼」。郭國良總是把深沉的愛灑向每一個學生。郭國良說:「在我們班上是不允許一個人掉隊的」。一些成績差、紀律差,家長絕望、老師放棄的學生,郭國良不放棄,總是利用更多的時間和他們談心,利用更多的時間進行家訪,發現和肯定他們的特長,源源不斷地給以激勵和賞識。曾是問題學生的,在郭國良的悉心教育和關愛下,改掉了過去的壞毛病,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家長們滿含熱淚地對郭國良說:「您真是俺家的恩人」。學生們說,只要向郭老師靠近,我們天天都有用不完的勁兒。郭國良對學生出奇地嚴,嚴到不允許有一個學生有一絲一毫的逾規和隨便,又是出奇地愛,愛到總是情不自禁地在學生的作業上、試卷上、練習冊上寫上:「你能行」、「老師相信你能行」、「老師期待著你的成功」等勵志話語。
2003年,郭國良評為河南省骨幹教師,在河南大學培訓,受到省內外一些知名中學年薪10萬元的聘請。這對自己工資不高、愛人做臨時工的他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誘惑。然而郭國良毅然謝絕了。他摯愛汝州,他從靈魂深處對汝州教育有承諾,對汝州一高的學生有承諾,他決不會改變自己的承諾。
三萬公里家訪路坎坷崎嶇
郭國良堅持家訪20多年,累計行程3萬公里。汝州市90%的自然村,郭國良都到過。因為右腿殘疾,一路走來格外艱辛。然而郭國良認為:沒有家訪,你無法和學生交流,沒有家訪,你無法與教育零距離。教一屆學生,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的家都走一遍。這是他給自己立的規矩。於是,記著學生的名字,記著家長的姓名和家訪的方向,星期天和節假日,郭國良騎著自行車、摩托車或擠公共汽車走在家訪的路上。
每到一個家庭,郭國良給家長帶去的是希望和信念,收獲的是關於教育對農村家庭和農家子弟特殊意義的認識和思考。郭國良總是如數家珍般地和家長聊起孩子的性格、愛好、特長和發展方向,以及思想狀況、學習狀況,好多家長送別的時候總是擦著淚花說:「郭老師比俺更了解孩子」。
每一個學生輟學,都會使郭國良痛心不己,一定要經過三番五次的家訪把學生「請」回來。一個同學家距學校20多公里,為說服輟學的他盡快返校,郭國良騎著自行車去家訪。途中突降大雨,泥濘的山路無法騎行,他只好推著自行車,走不了幾步就得停下來摳去車輪上的泥巴。摔了三跤、渾身泥漿的他感動了家長。看到學生,郭國良只說了三個字:「回學校。」學生和家長異口同聲:「好!」前年,這個學生考上了東北林業大學。有的同學成績一直不理想,家長讓其退學幫家裡打理生意。郭國良急匆匆趕到他家。面對一臉無所謂的家長,郭國良說了三句話:「第一,我喜歡這個孩子,雖然他學習成績並不拔尖。第二,他口齒伶俐,能言善辯,是當法官的好料兒。第三,明年他若考不上大學,我包賠你家裡的損失。」話音未落,家長忽地站起來,喝道:「孩子,趕快跟著郭老師回學校!」一年後,這個學生接到西南財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想到曾經拖著殘腿登門勸學的郭老師,看著蓋有鮮紅大印的錄取通知書,學生家長眼睛濕潤了。
愛灑鄉村點燃一顆顆希望之星
郭國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農民、農村學校一往情深。平時,郭國良的生活很節儉,但他資助學生卻慷慨大方。23年來,他先後資助過180多名家居農村的貧困生,累計1.6萬元。
長期以來,郭國良關注區域教育均衡發展並積極支教,熱心幫扶農村薄弱學校提高教學質量。1992年以來,先後在臨汝鎮、尚庄鄉、溫泉鄉、夏店鄉、焦村鄉等地講授示範課200多節,培訓教師800多人次。並帶頭捐書300餘冊,組織捐獻投影儀、籃球架等價值5000多元的教學設備。
對於農村留守學生,郭國良倍加關心,傾注更多熱情。一個學生高三時母親去世,父親在廣州打工,汝州舉目無親,生活困難,時常感到孤獨。郭國良向他伸出了溫暖之手,把他領到家裡,與兒子一起吃住,使他如願以償跨進了大學門檻。一個學生由於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進入一高後,性格有點內向,終日不說話,問題時只是用筆往題上劃個問號。郭國良堅持每周約其到大操場散步、談心,指導其學習和生活,幫助其認識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發現其有難言之隱,立即帶其到醫院看病。2004年,作為其班主任的郭國良為其精心估分,堅決支持其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終於如願以償。2006年,未名湖畔,這個學生對著母校老師的DV機,滿含熱淚地對郭老師說:「老師,從我7歲起,父母就長期外出打工。我永遠不會忘記,您像慈父一樣關懷我。您每周至少陪我沿學校操場散步一次,與我談心,給了我信心、智慧和奮發向上的力量。你就是我的慈父和導師」。
郭國良還密切關注學生的後續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幸福負責。他總是激勵他的學生戰勝自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一個學生99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汝州市商業局創辦的基金會,但時間不長基金會被取締,他下崗待業,向郭國良傾訴了這一境遇,並提出購買一台二手電筒腦助其就業的想法。郭國良聽後當即拿出3000元資助他購買電腦,並鼓勵他利用自己的特長南下創業。一個學生大學畢業准備開一家花店,但缺少資金,郭國良立即資助其2000元。2000塊錢對今天來說微不足道,但對當時月工資只有500元的他來說,這可是他一家人全年的積蓄呀!
不懈追求 無數次自我超越
郭國良對自己不滿意的太多。他崇尚人生在於不斷地超越——超越常識和理念;超越不足與殘缺;超越能力和意志;超越榮譽和業績。
郭國良備課,中間是稿紙,稿紙上方是備課本,左邊是大學歷史教材和不同版本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右邊是近三年的高考試卷和習題資料。每備一單元,總要左右貫通,幾易其稿方成正式教案,每一節課都像藝術品一樣精心設計。因而其課堂生動活潑而無閑言,精度極高,效率極高,郭國良時而循循善誘,時而慷慨激昂,眾學生時而慷慨陳詞,時而歡呼雀躍。凡是聽過郭國良講課的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那真是一種享受。
多年來,郭國良每天都要讀2個小時的歷史書籍。通讀了二十四史和外國歷史著作。還堅持讀文學著作,中外文學名著讀了近300本。隨著工作的日漸繁忙,無時間讀大部頭,但是《微型小說選刊》是每期必讀,他說這小書是文學藝術及社會百態的縮影,讀了可以指導學生高考作文。此外政治、地理書籍也是按計劃每學期讀2至4本。據其讀書筆記統計,二十年來,讀書約3000萬字,作教學札記30本,約50萬字,書寫教案20萬字,撰寫教育論文近30萬字。隨手翻閱其第15本札記,里邊的內容有《衡水中學考察報告》、《大地飛春——汝州一高2003屆學生考察活動紀實》、《高二年級課改方案》、《百天沖刺學生思想動態的分析與探索》等。「批改不過夜,評講不隔天」,是郭國良的口頭禪。每一份試題,郭國良都要親自做一遍,而且決不先看參考答案,力求將自己的最精闢的見解傳達給學生,讓學生跟著自己學會答題。每一張卷子,郭國良必然要親自改一遍,而且習慣性地寫上眉批、總批。學生把其批過的卷子精心收藏,不時翻閱,把這看作是心與心的交流,知識與智慧的碰撞。
勤於總結,精於計劃,善於發現是郭國良學科教學的又一特色。汝州一高每一位同學科的老師,包括校史上的歷史老師,歷史教學有什麼特色,郭國良都認真進行了總結,然後博採眾長,熔鑄自我。每學年制訂歷史組的教學計劃,郭國良總是要在暑假中用一周時間,翻著日歷精打細算,最後精確到每一天和每一節,郭國良稱為「歷史教學日歷」。這份日歷保證了歷史教學嚴格的計劃性和教學的有效性。
郭國良立足校本教研,勤於筆耕。歷史教研組不僅是學校最活躍的教研組,而且走向校外,與周邊縣省市級示範性高中建立了廣泛的校際合作。其所撰寫的《對重大歷史概念的准確理解和把握》、《創新教育與中學歷史教學》、《天朝田畝制度與資政新篇比較》、《新課標下的課外閱讀的作用與指導》等10篇論文先後在《歷史知識》、《河南科技報》發表及獲獎。2010年,被表彰為全國「十一五」教育科研先進工作者,參與編寫《破解高考》、《高考沖刺二輪復習資料》等書籍,專著《心作沃土》即將出版。
郭國良任畢業班班主任15年,所帶班級上本科線人數始終保持汝州市文科第一名位次。由於突出的教育教學業績,郭國良名聞汝州。先後38次評為學校先進工作者,16次被汝州教體局授予先進工作者、6次被平頂山市教體局表彰為先進工作者,兩次被平頂山市政府表彰為優秀班主任,2003年9月被評為河南省骨幹教師;2005年12月被評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009年教師節期間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先後任兩屆政協汝州市常委。
面對閃閃發光的榮譽,郭國良認為,這只能說明自己沒有原地踏步,從來不以「狀元班主任」和「功勛教師」自居。總是永不停歇地實踐、創新、超越。
每一個學期開始,郭國良總要帶領任課教師和學生宣誓,鏗鏘之聲久久回盪在學校上空:「我是光榮的汝州一高教師,堅決忠誠人民教育事業……履行教師職責,勇於開拓創新,追求完美教育,為學生和諧發展,為社會文明進步,為祖國繁榮昌盛,奮斗終生」。
『叄』 初中老師怎樣培養尖子生
大多數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尖子生,但是找不到正確的方法和途徑。題主的問題也非三言兩語就可以說完。正好家裡有個頂級學霸,就是妯娌家的孩子,現在在衡水精英班,結合他的成長經歷來試著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是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1、以學習為先的觀念。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正事,其它事情要放在學習的後面去處理。例如有人來找孩子玩,孩子知道先完成課下作業,處理好自己學習上的事情再去娛樂。這一點需要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反復教育給孩子。
2、隨處學的能力。也就是孩子能夠抓住零散的課余時間,進行有效地利用。例如我經常看到坐在公交車或者父母電瓶車後面的孩子,嘴裡還在默背著英語單詞或者語文古詩詞。去家訪的時候看到有些學生家裡的門上、牆上貼著數學公式、英語片語、地理手繪地形圖。這樣孩子隨時隨地都能學習。
3、主動思考和提問的能力。如果一個孩子能對知識進行發散延伸性提問,或者能對老師的講解提出自己的觀點或者質疑,往往這樣的孩子都善於思考,自主學習能力很強。
年級排名第一的超級學霸,幾乎令每一個老師頭疼。因為每次下課這個孩子都會追上來,對課上的問題和老師的講解提出他一些自己的看法,需要老師拿出更多的知識才能讓他「心服口服」。
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正確對待孩子的每一個提問,或者經常和孩子探討學習中的問題,引發孩子有意識地思考,而不是機械性地死記硬背。這樣孩子就會越來越聰明,舉一反三的能力很強。
其次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1、愛閱讀的習慣。這個習慣從孩子剛剛認字的時候就要培養。閱讀習慣不僅僅影響到語文的學習,對其它科目的讀題、解題和答題表述都有非常大的影響。很多學生就是腦子里有答案,但是自己不會把它完善地表達出來。
2、做筆記的習慣。只有上課認真聽課,孩子才能整理出完整、個性的筆記。我曾經比較過尖子生和學困生的筆記:尖子生的筆記分為兩種,一種是特別認真,能夠囊括老師講課的所有重難點;一種是有個性,筆記帶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並有個性化的標注和系統的分類。而學困生要麼沒有筆記,要麼是零零碎碎的幾個字,完全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條,更談不上知識網。
3、好的書寫習慣。我們可以通過一個孩子的書寫感受到ta的學習態度。如果孩子的作業是書寫工整、卷面干凈整潔的,一般來說孩子的態度是認真的。而且書寫絕對會影響到孩子的考試成績,尤其是語文的成績。所以揮著一手「狂草」的孩子很難成為真正的尖子生。
4、講究條理的習慣。能把自己學習相關的東西整理的井井有條,即使再晚也不把東西隨便亂扔,這樣的習慣也會被孩子運用到學習中。日常教學中經常發現有些孩子不會用演算紙,東寫一題,西畫一圖,一會自己就找不到或者看不懂自己的答案了。在卷面上答題也是這里拉一條線,那裡塞個答案,這樣的答題習慣非常令閱卷老師反感和頭疼。
5、自我檢查的習慣。一個學習能力強的孩子有自我查漏補缺的能力。例如我們問一個學困生哪裡不會,他們往往覺得哪裡都差不多。而如果我們問一個尖子生,ta能夠很准確地說出自己的薄弱點,並且會通過請教老師或者同學積極地解決。
總結
尖子生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需要孩子和家長長期堅持不懈地努力。孩子在不斷地成長,家長要跟著成長,可以說每個尖子生地背後都有默默付出的家長。
軒老師談教育,中學老師、班主任,多年班主任經驗。歡迎您的關注、評論和點贊!
『肆』 妹妹求助這個博客是誰的100
記嵩縣五高教師——朱建都
二○○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朱建都同志,中共黨員,1969年11月出生,1991年7月畢業於平頂山師專地理系,同年8月參加工作,一直在嵩縣第五高中任教,從事地理課教學。2002年12月畢業於河南省教育學院地理系,取得本科學歷。2004年12月被評為中學一級教師職務,現任五高地理教研組組長,高三年級級主任。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一貫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政治覺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擁護改革開放政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愛崗敬業,默默奉獻,關心學生,為人師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探索素質教育規律。恪盡職守,不懈追求,全身心地赴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他認為:教師上課如同上台演戲。為了上好每一節課,他認真鑽研教材、大綱和考綱,仔細編寫教案,認真鑽研教法。同時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特點,啟發誘導,因材施教,寓教於樂,巧設疑問,合理布置作業,使課堂教學有聲有色。同時他不僅教給學生知識,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同學們反映愛上他的地理課,2003年11月在學校組織的學生評教中,學生滿意率達98%,獲全校第一。他在課堂上不僅知識點講解條理清晰,邏輯性強,重點突出,難點處理得當,而且注重講授藝術,同時能列舉許多同學們身邊的事,去感化和教育學生。如講到水資源這個問題時,說世界上現在有許多國家和地區在鬧水荒,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浪費現象嚴重,中國的水資源並不富裕,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無浪費現象呢?又如講到我國森林資源時,說森林法提倡每個公民每年義務植樹3—5棵,同學們你們做到了嗎?我們五高學生多數基礎差、底子薄,面對如此現狀,他採用分層教學法,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學有所用,並注重抓好「典型」,不失時機地表彰和鼓勵,樹立學生身邊的榜樣,促使差生進步。他大膽進行課堂改革,根據每節課的內容不同,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時他讓學生討論,有時讓學生上台講課,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並有意讓差生回答。剛開始,同學們很不適應,後來,同學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差生也躍躍欲試。同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他總是耐心回答,即便使問題很簡單。有一次,一位學生問利馬在哪?他不僅講了利馬的地理位置,而且還講了秘魯的自然、人文等方面的情況,激發了這個學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結果在2004年洛陽市高三「一練」中得70分(65分是本科線)。近幾年來,他在上好每一節課的同時,非常重視培優補差工作,他一方面讓學生每星期一,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然後精心備課,精選習題,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講評,另一方面他結合國內外熱點問題,在查閱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組織成專題,給學生講評,如:十六大報告中提到東北老工業基地改造的問題,他選編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若干問題》;又如「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他又給同學們做了《千年飛天夢,今朝盛世圓》的專題;2003年長江三峽落閘蓄水,並網發電,他不失時機做了《世人關注大三峽》的專題。多年來,他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非常注意自身業務學習,他認為自己不注意學習,那就是誤人子弟。他一方訂閱了許多專業方面的雜志,如《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知識》、《經濟地理》、《地理學導報》等,同時在2000年又參加了省教育學院組織的本科自考,並於2002年12月順利畢業。2002年他又學習了衡水理念、洋思經驗,大膽嘗試課堂改革,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他只當導演,把舞台讓給學生,這樣使學生在上課開始就明確學習目標,使學習有方向,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並在學習過程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他還定期組織開展教研活動,撰寫論文,經常聽課,虛心向別的老師學習,主動請教,加強教學研究,探討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為了便於學生掌握知識,他還自製教具,如自繪教學圖表43張,自製幻燈片150餘張,自製多媒體課件10餘個。
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他始終抱著一顆誠摯的心與學生坦誠相見,「愛」字當頭,「勤」字為先,深入班級,一視同仁,不怕困難,率先垂範。早晨按時起床,無論刮風下雨從不間斷,晚上待學生就寢後自己才離開,不諷刺、挖苦學生,嚴愛相濟,以高尚的人格去感化和影響學生,不失時機引導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他所帶的班級在學校組織的活動和考試中多次榮登榜首,於2000年5月榮獲縣先進班集體;他還注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經常利用班會等時間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理想和紀律教育,形成了勤學守紀,尊師進取,團結互助的良好班風。首先,他處處事事嚴以律已,做學生的表率;其次,開好主題班會,增加班級的凝聚力;同時,他認真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怕困難,翻山越嶺多次家訪,並與學生談心,促其奮進和轉化。對家庭困難者伸出援助之手,通過「獻愛心」活動,使其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對差生多鼓勵少批評,特別是不當眾批評,有了一點進步,就肯定和表揚,適當對差生進行課外輔導,對此學生信任他,也願意親近他和他談心,彼此間成了好朋友。
2005—2006學年,他擔任高三年級級主任工作,在這一年中,他帶領全體高三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為校為家,以教為榮、以身立教、以生為友;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把握高考的方向,注意探索復習規律,重視方法的選擇與使用,追求課堂的含金量,向45分鍾要效益;教給學生明確的觀念、正確的思路、准確的方法。重視單元過關,完善培優補差,進一步拓寬資料征訂渠道,加強信息資料建設,由於他工作方法得當,責任心強,在06的高考中,我校學生本科上線108人,增幅全縣第一,超額完成縣定目標,藝術類上線連續14年居全縣第一的好成績。
參加工作以來,由於他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上級組織也給了他不少榮譽,具體如下:
1998年6月被命名為嵩縣教育系統師德標兵;1998年9月,被評為縣優秀教師;2004年9月,被評為洛陽市教育系統業務標兵;1997年5月在校優質課賽講活動中,被評為一等獎;2000年5月在縣學科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2003年元月舉行的嵩縣地理教師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二等獎;2004年元月舉行縣優質課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1998年元月他撰寫的《「左右手演示法」在「氣旋」「反氣旋」中的應用》一文被評為縣教學論文二等獎;2003年6月他的論文《研究性學習要與地理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在洛陽市研究性學習論文評比中榮獲二等獎;1998年8月他輔導學生聶振偉在中學生地理天文知識小科技論文評選活動中獲縣二等獎,同時他也榮獲縣優秀輔導員獎;1999年6月他輔導管商虎同學撰寫的小論文《讓山再披上綠裝》在洛陽市中學生地理科技小論文評選中榮獲市三等獎。1999年11月他所教學生在高中地理畢業會考中,綜合評比獲縣第一名;2000—2001學年他在縣高中教育教學工作中,獲2001年高考綜合科縣級優勝獎;在2000年5月班級管理工作中成績顯著,所帶班級被評為縣先進班集體。
在過去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他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生涯中,他會一如既往,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更加努力工作,為黨的教育事業奮斗終身。
二OO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伍』 河北省衡水市2011年冬季什麼時候開始徵兵徵兵地點是哪50分
時間:9月15日---10月份兵役制度開始登記,到各地人武部徵兵指定地點報名。
10月份,各地人武部進行預征對象資格初審,確定預定上站體檢人員。
11月初,組織進行徵兵體檢和應征青年心理檢測。一個禮拜後復查。
11月中旬,組織進行徵兵政審。
11月底,安排徵兵部隊對體檢、政審合格的應征青年進行家訪。
12月初,兵役機關會同徵兵部隊召開審批定兵會,並組織批准入伍的新兵領取服裝。
12月13日前後,新兵啟動,20日前後,新兵全部入營。
要求:身高170CM以上,視力1.2-1.5 體重120以上.聽力完好,不色盲,五官好,耳朵聽力正常。鼻子靈敏無鼻炎,尿檢,甲乙肝無,身體各項指標正常,脫光衣服,檢查腋下,有無狐臭,全身疤痕無超過2CM,跳起,蹲下,檢查睾丸,附睾正常,包皮過長,尿道炎症等,肛門內痔外痔混合痔檢查,腳正常與否,是否平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