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訪手記心得體會
⑴ 札記、禮記和手記,分別是什麼意思啊 頭疼
一、札記
札記,指讀書時摘記的要點和心得體會及見聞的單篇文章。匯集多篇成文(書),乃稱「札記」。
讀書札記就是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值得記錄的東西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隨時隨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
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
二、《禮記》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小戴記》,成書於漢代,為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選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
書中內容主要寫先秦的禮制,體現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如天道觀、宇宙觀、人生觀)、教育思想(如個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學方法、學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會、禮制與刑律)、美學思想(如物動心感說、禮樂中和說)。
《禮記》中記載的古代文化史知識及思想學說,對儒家文化傳承、當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養,及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有重要影響。
三、手記
指手記,指親筆寫的書信、日記、筆記等。
魯迅《集外集·小引》:「他晚年的手記說:『富是使個人加強的,是器械底和精神底滿足。』」
(1)家訪手記心得體會擴展閱讀:
胡適札記軼事:
胡適關於他的札記,他是這么說的:
一九一三年十月至一九一七年回到上海,有「札記'」十五卷。這些札記本來只是預備給兄弟朋友們看的,其實最初只是為自己記憶的幫助的,後來因為我的好朋友許怡蓀要看,我記完了一冊就寄給他看,請他帶我收存。
到了最後的三年,我自己的文學主張、思想演變都寫成札記,用作一種「自言自語的思想草稿」。我自己發現這種思想草稿很有益處,就不肯寄給怡蓀,留作我自己省察的參考。
⑵ 家訪效果怎麼寫
模版:
1、教師對學生有了一個全面了解。尤其是班主任,家訪使他們了解和掌握了學生的家庭情況、在家學習環境和表現等,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以後更好地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教育和引導學生。
2、增強了家長的責任心並幫助他們科學教育孩子。教師借家訪廣泛宣傳,大力倡導家長參與教育,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程度,明確自己在家庭就是一位最貼近的老師。家訪增加了教師與家長進行雙向溝通、交流思想感情的機會,也增進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共識,實現教育學生方面的協調統一,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另外教師和家長溝通時還會發現教育過程中已經出現而未覺察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採取相應措施而不至於錯失教育良機。
3、促進了班級建設和管理。家訪過程中的交流進一步培養了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感受到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真誠的愛心,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克服缺點,服從管理,發揮他們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和學習,這對班級的和諧文明發展極為有利。
總之,此次家訪活動為學校和家庭之間搭起了一道溝通的橋梁,極大地和諧、融洽了家校關系,達到了訪出學校教師新形象、訪出學校工作新不足、訪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新點子的目的。
⑶ 家訪活動小結家長怎麼寫
家訪心得家長
本學期初,校園響應教育局的號召,開始組織「課內比教學,課外訪萬家」的活動,當得到班主任唐老師的通知,我們家作為首批進行家訪的家庭時,我們全家是既期盼又感到些許壓力,雖然我們家長就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況與班上的老師平時也有不少的溝通、交流,但一般都是在校園並且以一種非正式的談話方式,一向期望能透過這種「應對面、零距離」的家訪活動,讓我們家長能更詳細地了解孩子在校園的各種表現,讓老師們能了解到學生家庭背景、生活和學習環境,到達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目的,有針對性地採取有效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
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鍾,唐老師和趙老師才來到我們家,邊進門邊解釋:「因為我們班是一個大額班級,有五十多個人,學生的的居住地也不集中,家訪起來難度還是有點大。
時間也比較緊,這不下課後就趕緊先訪了一個家庭,所以來遲了,對不起喲!」看到都這么晚,老師還在外奔波,家也顧不上管,飯也沒有吃,我們全家都從心裡覺得十分感動,進門後,老師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開始了家訪工作,老師隨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談,使屋內的氣氛一下簡單了許多,張老師一邊傾聽、交流、一邊認真地做著家訪手記,我們從孩子在校園的學習狀況一向談到孩子在課外及家庭的表現,共同分析了她的優缺點,從和老師的交流中,我們家長也學到了許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個性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透過這次家訪活動,我們家長深深感受到了,家長能與老師敞開心扉交流,共商育人,就會與校園、老師連成一條心,到達家校共同建立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的目的。
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我們家長也是一樣。我孩子的一些學習、心理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而一味的一廂情願之果。
因而,透過這樣的家訪,能夠教會我們家長一些科學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據地去轉變我們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從這次家訪後,我也學著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使其構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真正為孩子的將來著想。
家訪不僅僅僅是對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也是教師關愛學生的一種表現,也是教師與家長交換意見的途徑,到達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一種方式。
它作為維系教師、父母、學生的紐帶,是溝通校園、家庭、社會的橋梁,透過家訪,家長能夠透過老師的家訪認識老師、了解孩子,同時獲得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作為家長,真心期望老師能多到學生家裡坐一坐、談談心,透過家長與老師的用心配合,全方位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共同找到解決的方法和措施,確保學生穩定、健康、全面的發展。
⑷ 家校共育家長怎麼寫心得
家園共育的工作心得
為了促進家園的溝通更加有效,首先就是要為家長們提供平等對話、交流的平台。現在的家長會多半是一言堂的模式,我們可以改用了家長座談會、茶話會、家長沙龍、經驗分享會等形式。其目的就是想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大家在平等對話中產生共鳴,從而消除隔膜,有效解決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
在教師與家長溝通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教師與幼兒家長在地位上的不對等;教師與家長在認知水平上的差異;教師溝通對象的老齡化。那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更積極地去取得家長們的信任。那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溝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園聯系手冊、家訪、家長開放日及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機交談等。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經常利用電子軟體,比如「XX教育app」,直接與孩子的父母進行交流,孩子的父母能十分詳細地了解自己孩子的在園情況;同時我們還開通了「寶寶在線」系統,為每個幼兒都建立了「幼兒個人成長檔案」,老師們可以將孩子在園不同的活動情況用文字、照片或者視頻的形式上傳至幼兒檔案中,讓家長們能夠了解得更全面、細致,這樣的交流溝通,家長與老師們彼此都覺得既具體又貼心。這樣,我們的家長工作將更具有實效性,家長們也會更加認可老師的工作,那麼,家園的相互信任感就會慢慢建立起來了。
為了實現家園共育的目標,首先我們應該要讓家長全面地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內容,以便家長更好地配合幼兒園教育。為此,我們會在家園聯系欄里每周公布一周活動安排,並且在消息欄或者家園欄中增設了「請您配合」一項,請家長及時地協助完成教育目標。
逐步的幫助家長應改變觀念 ,積極參與家園共育幼兒的保育和教育,明確家庭和幼兒園雙方的職責 。家長應積極參與家園共育:首先 ,積極參與幼兒園舉辦的一些家園共育活動。對於幼兒園舉辦的一些親子活動 、家庭教育講座應樂於參與。對於幼兒園印發的家長手冊 , 家長要認真仔細的學習;其次 ,對於幼兒園提出的一些教育要求要密切配合 。幼兒園經常會以張貼通知或是發送簡訊的形式 , 要求家長准備一些廢舊材料 ,以供幼兒園製作教具或是布置幼兒園環境 ,有時也會要求家長配合幫助幼兒作業等 , 家長一定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全力配合 最後 ,發揮自身的智慧為家園共育獻計獻策 。家長參與家園共育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長調動主觀能動性 , 主動參與幼兒園管理 , 並對幼兒園的日常管理或是教育教學活動提供可行性建議等。
家園共育的貫徹落實 ,它不是一句口號 ,它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 在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的思路下 ,我們對當前的家園共育做了一個全面的剖析 ,闡述了家園共育的必要性和價值 ,指出了當前家園共育的現狀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家園共育關乎學前教育的質量 ,關乎幼兒的發展 ,盡管當前我們的家園共育還存在一些問題 ,但在國家 、社會 、幼兒園和家長的全力推動下一定會和諧發展 ,為幼兒創造優質的教育 ,使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⑸ 看過作文書或日記書後,怎麼寫讀後感不少於200字!!!!!今天就要!!!!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⑹ 小學三年級暑假家長家訪感言怎樣寫
那天差不多到了晚上七點鍾,王老師才來到我們家,看到都這么晚 ,老師還在外奔波,家也顧不上管,飯也沒有吃,我們全家都從心裡覺得非常感動,進門後,老師水也顧不得喝上一口,就開始了家訪工作,老師隨和的笑容,拉家常式的交談,使屋內的氣氛一下輕鬆了許多,王老師一邊傾聽、交流、一邊認真地做著家訪手記,我們從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一直談到孩子在課外及家庭的表現,共同分析了她的優缺點,從和老師的交流中,我們家長也學到了許多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特別是如何培養孩子自立、自信方面。
通過這次家訪活動,我們家長深深感受到了,家長能與老師敞開心扉交流,共商育人計劃,就會與學校、老師連成一條心,達到家校共同創建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的目的。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孩子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我們家長也是一樣。我孩子的一些學習、心理問題,實際上是我們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充分了解和理解學生而一味的一廂情願之果。因而,通過這樣的家訪,可以教會我們家長一些科學的方式方法,有理有據地去轉變我們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從這次家訪後,我也學著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真正為孩子的將來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