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師德與傳承

師德與傳承

發布時間: 2021-08-01 09:37:03

『壹』 師德與師風和師魂區別

1、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版業,教書育人權,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師風。
2、對教師來說,最好的回報就是得到孩子的真心擁戴。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3、教學生知識的人,尊稱傳授文化、技術的人,泛指在某方面值得學習的人。老師一詞最初指年老資深的學者,後來把教學生的人也稱為「老師」。《師說》中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學生的學習引路人,是生活的指導者,人生的方向標。
4、「德高為范,技高為師」,從這個標准衡量,老師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於人,「老師「兩字可分解來看,中國歷來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學,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養,而這個「老」就代表了「德」,師者就不必細言了。
5、所謂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等等,這都是師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等等,這都是師風。

『貳』 師德師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的大教育家誇美紐斯有一句名言:教師應該是道德卓異的優秀人物。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教育家徐特立也指出:學師范,做人民教師的人,他的思想品質的好壞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人民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這是由教師勞動的特點決定的,是由人民教師肩負的神聖使命決定的。

首先,教育勞動的目的,是根據一定社會的需要和人全面發展的需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思想道德及良好個性的人。培養學生具有怎樣的思想道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自身的思想品德。所以,每一個社會總是對從事教育這一社會職業的人員,提出較高的道德品質方面的要求。其次,教師勞動的對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有理智的人。教師在教育勞動中抱著怎樣的勞動態度,表現怎樣的道德品行,直接熏陶和影響學生道德品質形成和發展。第三,教育勞動的手段,除了教材和教學設備等輔助工具外,對學生發生作用的主要是教師本身的知識、才能、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教育的真諦是以人格培育人格。在教育勞動中,教師自身的道德品質,直接展行著教育工具的職能。教師勞動的效果不僅取決於他具有的知識水平,而且取決於他的世界觀和道德面貌。第四,教師在教育勞動過程中,必須處理好與學生、教師集體、學校領導、學生家長等多方面的人際關系。教育勞動的這些特點,充分說明從事教育的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素養。

人民教師之所以必須具有高尚的師德,還是由人民教師肩負著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代新人這個神聖職責決定的。今天,我國已處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要在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任重而道遠。全球經濟一體化,政治多極化,網路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化,對年輕一代的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青年的素質決定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而青年學生的素質受到教師素質的巨大影響。我們從事教學和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從對祖國的前途出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德才兼備的人才,這就需要廣大教師,用社會主義教師職業道德約束自己,用共產主義道德激勵自己,使自己成為高尚道德的人。

2.師德修養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首先,生產力的發展對教師職業道德提出了新要求。從師德的起源來看,師德的產生首先歸功於生產力的發展。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教師道德的內容不斷變化,在生產發展的各個階段有著不同的要求和內容。

『叄』 弘揚師德.傳承文明草是什麼意思

弘揚高尚師德,做人民滿意教師

『肆』 弘揚師德,傳遞正能量教師應該怎麼

作為教師,在辦公室要傳遞正能量,人的內心就是一座「能量場」,既隱藏著自信、豁達、愉悅、進取等正性能量,又暗含著自私、猜疑、沮喪、消沉等負性能量。這兩種能量,可以說是此消彼長的關系。辦公室讀心術、職場潛規則、說不清、理還亂的苦衷和哀怨……置身其中,早已身心俱疲、不堪重負,急需「職場正能量」的扶持。點燃激情,有活力才有成績;踏實工作,既愛崗又要敬業;勇挑大樑,肯擔當才有成績;追求卓越,每件事做到完美;等等。因此,當正性能量不斷被激發時,負面情緒會逐漸被取代,人的幸福感也會慢慢增加。所以身在職場,要重視用積極的心態調整自己,引導自己遠離消極。
給學生傳遞正能量。要積極創建一個以學生為本的和諧校園,就必須關注每一個兒童的個性發展不斷得到實現。積極探索自己的教學方式和課堂教學模式,著力改變傳統教學忽視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努力探索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類、分組,實施有差別的教與學活動,改革學業評價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不同起點上選擇不同的學習速度,取得相應的學習結果。生活中,要是天冷了,就提醒學生多穿衣服;要是頭發長了,就提醒學生去剃一剃;要提醒學生晚上早點睡,早飯要吃好,中午爭取休息一會兒;放假了,要注意各方面的安全,不要玩水,水火無情……做老師的時刻要為學生想得周到一點,既要有嚴父般的要求,更要有慈母般的心懷。有人曾說,人生最難得遇到的是一個好的老師!學生們在教室里學過的東西也許會全忘卻,而老師的教育會在他們的心裡根深蒂固。教師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關愛學生,才會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也成為正能量的傳遞者。

『伍』 新時期師德修養與中國傳統文化的關系

文明古國的中國,蘊育了悠久燦爛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已經與中華民族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規范融合為一體,並滲透到社會政治、經濟,特別是精神生活的多個領域,成為影響人們的思想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師德修養必須重視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營養。

『陸』 高中弘揚師德徵文1200字

弘揚高尚師德,爭做魅力教師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說起教師,人們總是稱頌他是春蠶,是蠟燭,也很自然而然地將他同「奉獻」聯系在一起。人們常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肩負著為國家培養人才的責任。要真正做到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就要我們每位教師注重師德的培養,爭做一名魅力教師。
從教近三年,我感覺要做一名好老師很難,做一名職業教育的魅力老師更非易事。
我認為,要做一名魅力教師,首先要有責任心,這也是師德的最重要的表現。一名好的老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還要對同事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國家負責。教師的一個細微疏忽或者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毀掉一個學生的將來,會毀掉一個家庭的將來,甚至會危害到國家和社會的安定。作為職業學校的教師,面對大部分個性叛逆,學習和生活習慣都較差的學生,更應該對他們的學習,生活各方面負責,要盡全力去關心他們的成長,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和品德,讓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都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否則我們會培養出一些社會的渣滓,從而危害社會,這並非我們所想。中職生不僅要學得一技之長,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品德。除了對學生負責以外,我們還要對學校負責。學校把一些工作交給我們,我們就要勇於去承擔,去努力地完成,要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在物慾橫飛金錢至上的今天,拜金主義思想泛濫。人們總是以功利的眼光來看問題和做事情。學校這一片凈土也未能倖免,許多教師也不再那麼神聖。一些老師做事總是講究利益,不以長遠的目光看問題做事情,對付出片面地衡量匯報。要知道,「學校興亡,教師有責」。每個教師的行為,都影響著學校的發展。教師不負責任的行為,只會導致學校的聲譽受損,最終還是要影響教師個人的利益。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對學生做到真正的負責,那對學校,對社會,對國家才真正做到了負責。
其次,作為一名魅力教師,還要有愛心。「教師應該是一位雕塑大師,能將一塊坯材,用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將它雕塑成一件藝術精品。」教師要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弟弟妹妹,兒子女兒一樣,一視同仁,不區分對待。其實,從本質上看,學生並不存在好與差之分,中職生更不是大家所想的那麼差。他們之所以「差」,是因為他們受主觀和客觀的因素所限制,不能很好的投入學習。比如,一些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不夠自信,再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單親家庭),使得他們在學習上不感興趣,從而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對這些所謂的「差生」,加倍地關心和愛護。我們要更多地去發現在他們身上的優點,找出他們在各封面的閃光點,使他們漸漸恢復自信。這樣,他們在會更加信任教師,把教師當作他們的朋友,也就更願意對教師敞開心扉,說出他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這時,教師再加以正確的指導,相信這些「差生」就會慢慢變好,甚至變為「優生」。每當這個時候,作為教師的我們,又何嘗不欣慰呢?
第三,一個好教師還必須具備事業心。我們要把教育作為畢生追求的事業來認真對待,為教育事業奉獻一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人物,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人才,它就必須通過教師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實踐才能實現。對待教育,我們不能三心二意,心猿意馬,而是要每位教師都能「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兢兢業業,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作為一名好老師,還應為自己在教育事業上規劃自己的人生。教師要不對地更新教育理念,補充新知識,解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把他們培養成對社會有益的人才。
總之,好的教師應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感動學生;好的教師要用愛心和責任心去澆灌祖國的幼苗,使之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有了高尚的師德,做一名魅力教師又有何難呢?

『柒』 師德是中華傳統美德中的一種,為何當今社會師德漸行漸遠

中華傳動美德,指的就是歷史上流傳下來,具有普遍性、廣泛性以及可繼承性的優秀道德品質遺產。毫無疑問,師德確實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一種。就連孔子都雲: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意思就是老師就要不斷的學習,要耐心,不厭煩的教導學生。可見,師德確實是極為重要的。

當然了,現在的師德可能沒有以前的那麼「古板」,只要做到私德不虧就足夠了。這一點,可能需要教師經常自我學習,自我反省了。

『捌』 小學生寫一篇弘揚師德傳承美德

尊老愛幼作者:dongxin來源:查字典作文網 閱讀:0次2010-12-15 17:56:02 我要投稿尊老愛幼是我國優良的道德傳統的精華.尊老愛幼是人類敬重自己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每個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來,多少個春夏,多少個秋冬,一代代人由小孩到老人,不管是處於什麼時代,有一點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揚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這一優良傳統在好少年張斯振身上又一次得以體現.
張斯振的媽媽患有風濕性關節炎,自打生下他後就卧床不起,後來他父親又患腦血栓去世,整個家庭重擔全部壓在他稚嫩的肩上.每天早上不到5點他就得起床,燒火做飯,一口一口地喂完母親後,他才能匆匆地扒上幾口飯趕去上學;放學回家後,他先去看看媽媽,然後再去做家務,接著再溫習功課,每天晚上都要11時過後才能上床睡覺.考上高中後,為了求學,不得不用平板車拉著無人照顧的母親一起上學.比起張斯振來,有的學生身在福中不知福,早上要在大人三番四次的催促聲中才能起床,放學回到家後,書包一扔,到食品櫃里抓一把可口的零食吃,叫做作業還一肚子不情願.常常不滿於母親的絮絮叨叨、不滿於父母對他們的要求,但要對比張斯振,他們不知要幸福多少倍.目前全國上下正在貫徹實施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指出:「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要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深入淺出地進行道德啟蒙教育,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要在家庭生活中,通過每個成員的言談舉止,相互影響,共同提高,形成良好的家風.」「大力倡導以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這些都為我們大力弘揚尊老愛幼優良傳統指明了方向.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像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古人又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營造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玖』 簡述我國古代優良師德傳統的內容

在中國師德價值系統中,是以道德價值為核心的。在這方面,不同時代都提出了一整套的標准和要求,同時形成了一套修養道德和恪守道德的方法和途徑。孔子重視自身的品德修養,提出了「德之不修,學之不講。」主張教師要「以身作則」「正人先正已」,在教學中力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和「循循善誘」。西漢楊雄說:「師者,人之模範也。」唐代韓愈把教師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近代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張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修養到不愧為人之師表的地步。」總之,我國歷史上許多教育家和學者對師德都有精闢的論述,這些主張包括立德、修身、治學等多個方面,至今仍是師德的重要內容。
對於師德中的優良傳統,尤其是那些閃光的精華,不僅是我們的寶貴遺產,而且為世人所矚目,所敬仰。世界各國有識之士尚努力在研究、學習其中的優秀部分,我們中華民族,炎黃子孫又豈能妄自菲薄?教育者擔負著人類文明傳承的歷史使命,繼承師德優良傳統是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的需要,也是創新教育的需要。但長期以來,我們比較著重於繼承原有的師德傳統,這對於變化較慢的社會大體是可以適應的,而在知識、科技、經濟、教育和社會變化不斷加快、教師角色已發生變化的時候,這種「繼承」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繼承的方法也應隨時代的改變而有所改變,在教育創新的大前提下,對師德優良傳統的繼承應是創新意識下的繼承。

熱點內容
初音的歷史 發布:2025-05-25 21:37:34 瀏覽:870
女人做什麼生意好 發布:2025-05-25 19:48:13 瀏覽:643
教育部大綱 發布:2025-05-25 19:23:37 瀏覽:960
2014高考地理試題 發布:2025-05-25 18:48:51 瀏覽:712
畫角的教學反思 發布:2025-05-25 18:23:46 瀏覽:241
初三化學第一單元試題 發布:2025-05-25 17:18:36 瀏覽:173
英語地點單詞 發布:2025-05-25 16:47:05 瀏覽:848
中國地理順口溜大全 發布:2025-05-25 15:58:28 瀏覽:657
co化學式 發布:2025-05-25 15:35:28 瀏覽:825
二年級數學余數應用題 發布:2025-05-25 15:31:43 瀏覽: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