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醫德師德白岩松

醫德師德白岩松

發布時間: 2021-08-03 16:19:43

A. 白岩松:未來都應尊重白衣天使,為何白衣天使值得尊重呢

當被問到2020年誰是最可愛的人,白岩松絲毫沒有猶豫:“當然是白衣天使。愛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不僅在今年,還在未來生命中的每一天。”白岩松說生於1949年的新中國是屬“牛”的,如今牛年又到了,讓我們牛年一起牛! 2020年春天,中國醫療專家註定要被世界銘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病毒,面對全球醫療資源告急的緊張局面,中國醫療專家用醫術阻擊疫情,用行動贏得尊重,用大愛溫暖世界。

“白衣天使”醫者仁心的捨身忘我,送去中國溫暖。春節前夕,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疫情便是召集令,疫情便是沖鋒號。無數中國醫護人員,在萬家團圓的時刻,辭親離家,奔赴戰疫一線,與時間賽跑,與病魔抗爭。他們用熱血和汗水,築起了一道全面阻擊疫情的堅固長城;用專業和精誠,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戰疫經驗。一份份請戰書,一個個“逆行”身影,一張張布滿勒痕的面孔,不僅讓中國人淚流滿面,也讓世界由衷贊嘆“他們是真正的英雄”。正是因為無數 “白衣天使”的日夜奮戰,無數生命得以擺脫死亡威脅,中國疫情形勢得到有效控制。

B. 教師和醫生相比,哪個職業的綜合待遇更好一些

我認為教師和醫生相比,還是醫生的綜合待遇要更好一些。因為相較於教師,醫生的學歷要求,還有工作要求都要高一些,所以相對應的來說這個待遇也要更好一些。而教師雖然也很受人們的尊重,但是由於他的工作比較清閑,沒有醫生這么忙,所以他的待遇肯定要差一些,不論是從福利待遇還是工資待遇來說,都不如醫生。


所以不論是哪一份職業都是非常優秀的,是普通人夢寐以求的,所以千萬不要盲目自大,一定要始終保持本心,抓住機會,千萬不能放鬆,也不能三心二意,丟了西瓜撿起芝麻。因為有很多人正是在猶豫和抉擇當中錯過了機會,所以一定要堅定一些,抓住機會不放鬆。祝以後的大家都能夠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不至於錯過機會悔恨萬分。

C. 未來每天都該尊重白衣天使,你為何同意白岩松的這句話

因為在我們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其他人都是唯恐避之。這群白衣天使,這群可愛的人們,他們迎難而上,願意冒著巨大的風險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他們想做的事情不多,僅僅是想要將我們從死門關拉回來,拯救我們的生命。

當疫情風暴來襲之時,他們將自己的生命置之於度外。披著非常輕薄的防護服就開始了與病毒的艱苦絕倫的白熱戰斗。在那段艱苦的時間,他們沒有時間休息,只能夠席地而睡,沒有時間上廁所,只能夠拉在褲兜里。即便置身再苦再累,他們也不會說半個不字。因為他們沒有人可以依靠,相反,他們卻是我們的依靠。如果他們倒下了,如果他們後退,那麼我們又去依靠誰呢?那麼全國的人民都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所以說,即便他們奉獻出生命,即便他們猝死在第一崗位,他們都沒有退縮。



如此可愛的人,又有什麼不配我們尊重的呢?而我們有些時候卻因為情緒激動,因為他們實在是無能為力而對他們大打出手,這實在是罪該萬死,我們真能夠出手哇!說實話,和我們的救命恩人大呼小叫都是一種罪過。



D. 求幾篇醫生沒有醫德的小故事,編的也可以,急急急

2017年4月,央視名嘴、衛生部特邀「健康知識宣傳員」白岩松,在西安召開的中國整合醫學大會上,作了一場名為「醫學與醫德」演講。

白岩松在演講中提到了近年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時說:「中國只有兩個職業是帶『德』的,一個教師,一個醫生。而其他職業,都是用『職業道德』一詞就籠統帶過了,而這兩個職業是單獨計算的。原因在於,教師要負責人們的精神健康,而醫生要負責人們的肉體健康。其實還不止,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教書容易,育人難呀。醫生要肉體治療,還要有精神撫慰,肉體治療相對好評估,但是精神撫慰如何做呢?『德』字就在『育人』和『精神撫慰』之中誕生了。」

什麼是醫德?白岩松用幾個故事作了回答。

這三個故事都與醫學的技能和治療本身無關,但是誰能說這不是一個更大的治療呢?現在的加拿大總理名叫特魯多,100多年前有位加拿大醫生也叫特魯多,特魯多醫生的偉大不僅僅在於他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提煉出結核桿菌的人,更重要的是在於他墓碑上的那三行字:「偶爾去治癒,經常去幫助,總是在撫慰」,這對於醫生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良醫治病時,必須做到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有來治病者,無論長、幼、怨、親,醫生都要如同對待至親一樣,把病人的痛苦當做自己的痛苦,一心救治,如此可為大醫。白岩松演講中提到的幾位醫生,正是這樣既治「身」又治「心」的「大醫」。

by.羊城晚報

————————————————————————————————————————
出處
白岩松 | 三個醫德小故事_搜狐文化_搜狐網 http://www.sohu.com/a/143762301_523099

E. 08年感動中國白岩松頒獎詞

1、錢學森: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

這位科技界巨擘,歷經艱難於1955年回到祖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他為組織領導新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的研究發展工作發揮了巨大作用,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的迅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頒獎詞】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開創祖國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荊斬棘,把智慧鍛造成階梯,留給後來的攀登者。他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知識分子的典範。

2、閔恩澤: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

上世紀60年代,閔恩澤為中國自主開發了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打破了國外技術封鎖,也為我國煉油催化劑製造技術奠定了基礎。近年來,閔恩澤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把催化劑科學技術擴展到了應用於生物質資源的加工利用。2001年起,他指導的生物柴油生產和應用的研究已經取得長足進展。

【頒獎詞】

在國家需要的時候,他站出來!燃燒自己,照亮能源產業。把創新當成快樂,讓混沌變得清澈,他為中國製造了催化劑。點石成金,引領變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國科學的催化劑!

3、胡鴻烈 鍾期榮:散盡家產培養人才

這是兩位均已89歲高齡的老人,香港樹仁大學創辦人。
胡鴻烈及鍾期榮夫婦1953年學成回香港後,一直是執業律師。因感於許多年輕人沒錢上大學,1971年他們出資創辦樹仁學院,培養數以萬計的人才。兩人創立樹仁學院,奉上畢生積蓄估計至少4至5億元。

【頒獎詞】

獅子山下的愚公,香江邊上的夫子。賢者伉儷,本可錦衣玉食,卻偏偏散盡家產,一生奔波。為了學生,甘為駱駝。與人有益,牛馬也做。我們相信教育能改變社會,而他們為教育做出楷模。

4、李劍英:16秒內的選擇是犧牲

2006年,李劍英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范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如果跳傘後飛機失去控制,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壯烈犧牲。

【頒獎詞】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只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只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作者: 落葉飄過的秋 2008-2-18 18:02 回復此發言

--------------------------------------------------------------------------------

2 回復: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5、孟祥斌:年輕軍人捨己救人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帶著妻子和女兒到金華市區購物。在經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多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一邊沖向橋邊,一邊脫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鍾後,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沉入水中,28歲的年輕生命隕落了。

【頒獎詞】

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6、李麗:用輪椅畫出愛心軌跡

李麗在1歲時患小兒麻痹症,童年從未站起來過;40歲時再遭厄運,車禍讓她下半身完全癱瘓,從此與輪椅為伴。
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選擇了一條向社會傳播愛心之路。她創辦了「李麗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網站「麗愛天空」,長期從事公益事業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還成了很多服刑人員的「偶像」。

【頒獎詞】

殘疾打不垮、貧困磨不壞、災難撞不倒,堅強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長。身體被命運拋棄,心靈卻唱出強者的歌。5年時間,溫暖8萬個冰冷的心靈,接受、回報、延伸,她用輪椅為愛心畫出最美的軌跡。

作者:昆陽傳媒 2008-9-20 17:32 回復此發言

--------------------------------------------------------------------------------

2 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7、方永剛:生命保持在沖鋒姿態

入伍20多年來,方永剛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被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2006年11月,方永剛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他從醫院回到學院,堅持為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

【頒獎詞】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沖鋒的姿態。

8、陳曉蘭:無私無畏堅守醫德

陳曉蘭曾是上海一家地段醫院的理療科醫生。近年來她一直從事醫療器械行業打假,被她揭露的各種醫療器械超過20種,其中8種假劣醫療器械被查處。
在與假劣醫療器械10年的斗爭中,為了取得一手證據,陳曉蘭曾假扮病人,冒著危險「以身試針」。

作者: 落葉飄過的秋 2008-2-18 18:02 回復此發言

--------------------------------------------------------------------------------

3 回復:2008感動中國頒獎詞
【頒獎詞】

曾經艱難險阻,她十年不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對生命負責。在這個神聖的崗位上,良心遠比技巧重要得多。

9、謝延信:侍奉亡妻家人33年

55歲的謝延信是河南焦作的一名普通工人。1973年,劉延信(後改姓為謝)與同村姑娘謝蘭娥喜結良緣。第二年7月,謝蘭娥去世前,囑咐丈夫要好好照顧自己的爹媽和智障兄弟。此後,劉延信付出了33年的忠貞與孝心,成就了一個大孝至愛、感天動地的謝延信。1979年岳父患重度腦中風,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謝延信的肩上。

【頒獎詞】

當命運的暴風雨襲來時,他橫豎不說一句話,生活的重擔壓在肩膀上,他的頭卻從沒有低下!用33年辛勞,延展愛心,信守承諾。他就像是一匹老馬,沒有馳騁千里,卻一步一步地到達了善良的峰頂。

10、羅映珍:用愛喚醒「沉睡」丈夫

2005年10月1日,羅映珍和在雲南省永德縣公安局當民警的丈夫羅金勇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羅金勇與3名毒販殊死搏鬥,身受重傷,成了「植物人」。從那以後,羅映珍每天守候在丈夫身旁,含淚寫下了600多篇愛的日記。現在,羅金勇已從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狀態中蘇醒過來。

【頒獎詞】

她用一個傳統中國女人最樸素的方法詮釋了對愛人不離不棄的忠貞。甜蜜不是愛情的標尺,艱難才能映照愛情的珍貴。

●集體獎:「嫦娥一號」研發團隊

這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平均年齡僅30歲。副總指揮34歲,副總設計師37歲,總體主任設計師36歲。這是一群航天才俊,3年多來先後攻克了軌道設計、月食問題、數傳定向天線研製、衛星熱設計、導航與控制分系統設計、測控數傳分系統設計、紫外月球敏感器、數管分系統設計等一系列技術難題,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2007年11月7日,當「嫦娥一號」衛星以超出設計預期的精準度進入環月工作軌道的那一刻,舉國歡慶、全民振奮,中國人千年奔月的願望終於夢想成真。

就著一個又一個感動,我說幾個想法。聽著敬一丹、白岩松宣讀頒獎詞的時候,總是感覺敬一丹、白岩松的讀得不夠好,缺少很深的感情,有感情,但不是動人的感情,我不知道為什麼?他倆向來都是最具感情的中國著名主持人,在這次卻表達得單薄了些。

是不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感情都在一點一點退化,就算中國最著名的主持人也不例外。也許,敬一丹、白岩松會同意我的思想,因為他們不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變化。

我們舉辦一次「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詞朗誦會」,讓中國最具感情的人們上台獻聲,感動聽眾,感動中國。

我們成立一個「感動中國營銷策劃公司」,從研究感動中國人物的觀念和行為中發現和創造出感動中國的產品核心競爭力,當產品感動了中國,當然就感動了世界的財富。

我們成立一個「感動中國人物發展中心」,繼續為中國、為全世界發現和培養新的感動中國人物:感動中國十大企業家、感動中國十大市長、感動中國十所學校、感動中國十部電影、感動中國十個村莊……

這些想法我不說沒有人會說。我不去想沒有人會去想,我不寫出來沒有人會寫出來。這又是另一個退化。想法的退化。

在感動中國中敢動想法,才是對得起這個好時代的好法子。

F. 白岩松談紅黃藍幼兒園丑聞,你怎麼

白岩松:幼兒園老師讓小朋友聞他的腳,還拍照發朋友圈。他的職業生涯遇到了紅燈,還遭遇了紅牌,被罰下場,那其他的同行該怎樣引以為戒?再來看看這件事。

首先這個東西他是嚴重觸犯為人底線的,對小孩子做這種事情,而且字母圈也講究個你情我願,這個事情建議深究。另外要知道照片上的事情只是冰山一角,他這個發朋友圈就說明他的朋友圈裡有一部分人是會關注他的“返圖”的。所以最好應該徹查此人朋友圈全部記錄,查看還有沒有其他兒童的類似圖片。如果有情節嚴重的可以當即以猥褻兒童罪論處,現在貌似是圖片證據還不夠。個人經驗判斷這個人朋友圈前面也發過類似“返圖”。

幼兒園的聲明是又壞又蠢,誠然這種行為還沒有到判刑的地步,但是無疑已經涉及了侮辱,以及猥褻未遂,是極度令人不齒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不嚴明查處,還想避重就輕,不知道說這話的人腦子里進了幾兩水。 最後最好對孩子適當進行心裡疏導,但是不能過激,慢慢來,不然容易留下心裡陰影。這件事說白了最苦的就是孩子,在什麼都不懂的情況下被誘騙了。

G. 白岩松采訪提到白衣天使,這是一種怎樣的職業

白衣天使是一種非常辛苦的職業,由於國內的醫療資源非常緊張,因此他們的工作一直都非常繁忙。但是他們卻很少有怨言,並且在危難的時候還能夠挺身而出,是英雄。

H. 白岩松:我為什麼信任醫生

原文如下:

你願意信任醫生嗎,讀完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會改觀的。

七年前,因為踢球骨折,我在北醫三院做骨折手術。在手術台上,大夫問了一句:你有什麼要求?

當時,我的回答是:我會做一個模範患者。這是您的專業,一切聽您的。

手術效果非常好。在手術半年後,我回到了北醫的大院踢了一場足球,為我做手術的醫生也在場。

其實,當你信任對方的時候,對方給予你的會更多。當你一開始就帶著懷疑的眼神時,恐怕你才是最大的受害者。當下中國,醫生和整個社會之間正是處於這樣一種錯位的關系中。

這個行當介於上帝、佛與普通職業之間

今天我主要跟大家談三個層面的問題。第一個層面,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醫生?醫生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

大家說到醫生,都會說兩個詞,一個是醫德,一個是醫者仁心。

在我們這個社會當中,有哪些行業的後面是帶「德」字的?!只有教師和醫生,一個是師德,一個是醫德。我們的前人夠聰明,之所以這兩個行業後面帶「德」,因為他們維系人生中兩個最重要的健康領域,
一個是精神健康,一個是肉體健康。所以,社會對這兩個職業的要求特別高。現在很多的醫生都有委屈:我在做這樣行善積德的事情,為大家守護健康,可是還面臨著懷疑。千萬不要懷疑,千萬不要有委屈感。我還是要強調,你越靠近佛,你遭受的磨難和委屈就越多。因為你的職責大,大家的期待也就越高,大家對你的需求也高。

醫者為什麼要有仁心?!醫生這個行當介於上帝、佛與普通職業之間。大家到醫生這兒來,往往都是帶著苦痛,帶著絕望。歸根到底,與其說是到醫生那兒來看病,不如說是到醫生那兒來尋找希望。我們常說,醫生是治病救人。其實治病就夠了,為什麼還要說救人?治病只是治療病狀,但是救人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我們面對這個行當的時候,過多地強調生命的因素,而忽略了心靈的因素。這也是社會上很多的需求跟這個行當發生摩擦的誘導因素。

干醫生這個行當,你看到的總是一顆又一顆苦痛的心,一張又一張苦痛的面孔。當然,醫生最大的幸福是,病人來的時候是苦痛的表情,經過你的治療,一段時間之後,他帶著笑容離開了。因此,心靈的撫慰和支撐原本就是這個行當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而不僅僅是五年六年學到的醫術本身。只有把生理上的治療技能和心理上的撫慰加在一起,才構成「醫者仁心、治病救人」這八個字的全部含義。

醫生這個職業具備五重價值

醫生的價值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說,中國人用四個字把這一輩子概括:生老病死。請問,這四個階段,哪一個階段離得開醫生?請告訴我,哪個人能夠確定一生都不會成為病人。如果你能確定自己一生都不會成為病人,你就罵醫生吧!沒有任何人敢打這個包票。
從醫德到醫者仁心,再到治病救人,都體現了醫生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價值—生命價值。

醫生僅有生命價值嗎?我覺得醫生還具有社會撫慰價值。患者有很多的痛苦,有很多的折磨,釋放往往來自醫生的撫慰。因此,一位好醫生的標志是治好病,也包括讓很多人感受到希望和溫暖。這原本是另一種醫術。醫生第二個價值就是撫慰整個社會。

我覺得醫生的第三個價值是情緒價值,第四是社會的信心價值。所謂情緒價值,社會上戾氣、抱怨幾乎到處都有,如果大家能夠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擁有一個健康的人生狀態,醫患沖突就會減少。所謂信心價值,我們中國現在什麼都不缺,但是最缺的就是信任和信心。醫患關系失衡的核心就是信任缺失。如果這個行當的改革能夠進行得更加徹底,恢復信任,就會對社會產生巨大價值。

醫生的最後一個價值呢?那就是科普價值。寫一篇論文和醫生的晉升是有關系的,但是寫十篇科普文章卻對晉升沒有影響。請問有多少醫生願意做這樣辛辛苦苦的事情?除非他有極大的道德追求和責任。但是每一個醫生都知道,科學常識的指導,會幫助相當多的人不得病、晚得病、得小病,得了急病不轉化為慢病。

生命價值、社會撫慰價值、情緒價值、信心價值、科普價值,我認為,醫生這個職業具備這五重價值。但現在醫生被整個社會安排了太多的應急價值,一到流行病傳播的時候,一到汶川地震等災難發生的時候,醫生全成了白衣天使。因為關鍵時候醫生是社會安定的穩定器。但是一過了那段時間,大家就都健忘了。
然後,又開始罵醫生。

關鍵看環境激活的是人性中的善還是惡

我前幾天也出席了中國醫師協會醫學道德委員會關於醫生道德自律的會議。道德的問題需要有力地倡導,但是僅靠倡導和自律是不夠的。中國人的人性不比一百年前更糟糕,也不比一百年後更好,關鍵是看環境激活的是人性中的善還是惡。

今天中國的道德問題似乎太大了,比如老人跌倒了沒人扶。老人跌倒了去扶他(她),他(她)會訛人嗎?我相信十個訛人的老人中有八個九個都是善良一生、謹小慎微過來的中國人。但是,在中國,老人們第一怕的就是給孩子添麻煩。當他一摔倒,一發現動不了了,立刻擔心給孩子添多大的麻煩,價值觀一下子就扭曲了。這時候,任何人伸出一隻手,他們都會像救命稻草一樣抓住,說不定就會訛人。等我們的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健全了,我想這種情況就會很少了。

因此,道德問題往往是改革不到位的問題。幾十年前,中國兩輛汽車一撞,下來就打,為什麼啊?因為打贏打輸決定了賠償。今天兩輛汽車一撞,沒有人動手,因為每個人都強制上了第三方責任險。可見,制度可以提升文明。

如果一位醫生一上午看五六十個號,水都不敢喝,廁所都去不上,如何做到耐心地傾聽每一位患者的聲音?如果做一個手術才得一百多塊錢,但一個支架利潤可能幾千塊錢,你會作何感想?要是在自己醫院做一個手術只有一百多塊錢,走穴去另外一個醫院,可能拿到一萬多塊,我們有什麼資格要求人性在這樣扭曲的制度里必須高尚?坦白地說,目前社會上出現的相當多的醫患矛盾,是在替醫療改革行進速度太慢背
著黑鍋。如果醫療改革不能快速地破局,這個黑鍋還要背很久。

在緩和醫患關繫上,不能把壓力全部推到醫生和院長身上。

科學本來就是有成功、有失敗、有探索,還有曲折的。因為醫患的風險和制度,很多醫生都不敢建議患者用冒險的治療方案。

所以我認為,中國醫療困局的突破,需要整個系統的改變。我們全部的情緒都寄託在每一位醫生溫和地對待患者上,這其實做不到,我們依然沒有進入良性循環。潤滑機制和緩沖地帶非常重要。我們在座的院長,可以嘗試在醫院設置志願者,引入NGO (非政府組織)。他們並不佔用你們的資源,只是要有一定的培訓,就可以完成長久的潤滑和緩沖。

為什麼我對醫生有這樣的情感

最後我要講一個故事,作為結束。為什麼我對醫生有這樣的情感?我的家庭曾經歷過這樣一件事。

我大學畢業回老家,即將回北京的前一天晚上,我媽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我的家鄉在內蒙古的海拉爾。那個地方很偏遠。上個世紀70年代,我爸那時30多歲,總咳嗽,有時還帶血。有一天,他出差要去天津。我媽就囑咐他,辦完公事了一定要去醫院看看病。我爸去了天津,最後一天才去醫院。結果,他被診斷出有癌症,醫生不好當面去告訴他,只是對他說:對不起,你不能走,必須住院。
我爸肯定不幹:一堆事情,必須要回去。他掏出車票對醫生說,這是我今天回海拉爾的車票,非走不可。醫生就說,請你稍等,我去找我們的領導來跟你談。醫生去找領導的時候,我爸溜走了。

晚上,我爸在天津火車站等車的時候,火車站的喇叭響起來,居然有人找他:海拉爾來的某某某,請到火車站門口。我爸走到火車站門口,下午那位醫生,焦急地站在門口等他。原來那位醫生記住了晚上的車次。我爸就這樣被救護車拉回了醫院。

盡管我爸兩年後還是過世了,但是我媽在講述這個故事的時候,安安靜靜地說:如果遇上這樣的醫生,加上現代的技術,也許你爸的病就能治好了。

————

所幸我們處在現在,已經有足夠的技術戰勝疾病。所幸我們遇到了現在的醫生,不用在一個個火車站的站頭等待,而是直接在微信聯系。

感謝願意信任我們的醫生,即使不在門診,也會和我們在手機上聯系,正是這樣介於上帝、佛、普通職業之間的醫生,才會讓我們的疾病更好的得到治癒。

你願意信任醫生嗎,如果願意,記得問候一下,那一定是他工作中最溫暖的瞬間。

I. 針對於紅黃藍幼兒園出現聞腳丑聞一事,白岩松有著怎樣的看法

白岩松覺得其他同行應該引以為戒,對於這樣的事情應該零容忍,可以說這樣的行為真的非常惡劣;

紅黃藍幼兒園又出事了!這次是因為紅黃藍一老師給孩子聞自己的腳,不僅如此還拍照放朋友圈;

這個事情曝光後引發很多網友們的憤怒,涉事幼師也因為這件事情而斷送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是我覺得對於孩子心理造成的傷害是不可磨滅的。

紅黃藍已經出現了很多類似這樣的事情,感覺紅黃藍的師資質量存在很大的問題;

希望相關部門可以進行有效整改,如果不具備教師資格的人絕對不能擔任幼師;

這樣才能保證孩子們都可以擁有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

熱點內容
內派教師 發布:2025-09-11 19:02:33 瀏覽:884
柚木老師 發布:2025-09-11 18:36:33 瀏覽:488
愛因斯坦教育 發布:2025-09-11 15:40:39 瀏覽:582
李建老師 發布:2025-09-11 14:09:05 瀏覽:237
學生和老師的關系 發布:2025-09-11 09:35:01 瀏覽:124
師德師風政治學習心得 發布:2025-09-11 09:06:43 瀏覽:485
階梯數學4 發布:2025-09-11 07:08:42 瀏覽:884
氧分子的化學符號 發布:2025-09-11 07:06:35 瀏覽:28
化學課程論 發布:2025-09-11 04:13:35 瀏覽:883
新疆特崗化學 發布:2025-09-11 04:05:34 瀏覽: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