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網劉傳斌
Ⅰ 如何保障學生舌尖上的安全劉傳斌
食品安全關乎學生生命,是不容忽視的大事。事故發生往往是群體性的,不光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和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更會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筆者以為,這起學生集體中毒事件暴露出監管漏洞和政策缺位,必須徹查事故原因,嚴懲相關責任人,給家長和學生一個交代。
校園食品安全該如何保障?首先,有關部門要建立起強有力的監管制度。規范管理,明確部門職責,堅決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加強對每條規定的「落地」,讓制度從「牆上」進入到管理人員和食堂工作人員的「心裡」,時刻綳緊食品安全弦。食品來源、質量檢測、儲藏保管、清洗及加工烹制等各個環節都能做到全程監督,嚴格把關,不可有絲毫疏忽。
在這方面,國外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比如,韓國的「造偽劣食品10年內不得營業、日本對食品生產過程的全記錄、德國的三級召回制度」等規定,都是用嚴格的制度保障學校餐飲安全。
其次,要建立起一個全面的輿論監督環境,令違規操作無處遁形。比如,在飯菜供應商的招標上,做到嚴格透明和公正公開,尤其要強化校園食品准入機制,避免在招標過程中出現貓膩和權力尋租現象。同時,學校要改善食堂條件,增設消毒設施,加強對食堂從業人員的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在學生中開展食品安全教育等。
國家發布的《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對學校食堂的制度建設、食品安全教育的要求、食物中毒事件如何追責等都做了硬體要求。希望有關部門及學校建立起一條校園餐飲安全的「高壓線」,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把好食品安全關,為學生營造一個衛生、安全的就餐環境,守住學生舌尖安全底線,防止同類事故再度發生。
Ⅱ 壓歲錢怎麼花是個重要的教育命題東湖評論劉傳斌
「壓歲錢怎麼花」是個重要的教育命題
來源:荊楚網|作者:劉傳斌2016-01-20 13:59:09 責任編輯:馬麗娜(實習)
作者:劉傳斌
近日,北京朝陽區主辦的《壓歲錢全攻略》「金融理財主題課程」項目啟動會在京舉行,來自該區10所小學的孩子們組團展示了自己設計的壓歲錢使用方案。有的孩子打「愛心牌」和「孝心牌」,有的孩子打「理財牌」,還有的孩子喊出「壓歲錢我做主的」的口號。(1月19日《京華時報》)
近年來有新聞報道:因壓歲錢被父母拿走,一9歲男孩賭氣出走;一小女孩狀告父母挪用自己的壓歲錢;一12歲男孩為拿到壓歲錢的支配權,竟撥打110向警察求助等。其實,在很多家庭都發生過子女因壓歲錢與父母爭執的現象。由此可見,因「壓歲錢」導致的孩子教育問題日益突出。
隨著生活的不斷改善,壓歲錢水漲船高。一個春節下來,孩子收到的壓歲錢成千上萬。如何引導孩子正確、理性地對待這筆巨款,顯得尤為重要。可以說,壓歲錢怎麼管理、怎麼花,已成為一個值得探究的重要教育命題,必須引起社會、學校及家長高度重視,並及時對孩子們進行有效引導。
引導得好,就會給孩子以正能量,讓壓歲錢成為培養孩子財商的好工具,讓他們懂得感恩和節儉,樹立正確的理財觀、金錢觀和消費觀。引導不好,輕者,家長揪心,孩子鬧心,壓歲錢成「堵心錢」;重者,孩子滋生攀比心理,養成揮霍浪費的壞習慣。
在此社會背景下,北京朝陽區讓小學生自行設計壓歲錢使用方案的做法,值得稱道。其一,壓歲錢如何使用讓學生自己決策,這是尊重孩子意願的表現,更是一種很好的實踐教育;其二,提前開展此類教育活動,能「防患於未然」,對孩子們是一種及時提醒和幫助。一句話,這種教育方式,為引導學生如何合理使用壓歲錢提供了很好的學校教育樣本。
因此,筆者建議,各中小學在寒假之前,不妨也給孩子們上上「壓歲錢怎麼花」這一教育課,組織學生談談看法,老師當當參謀,提出一些合理使用壓歲錢的方式。比如,把壓歲錢存起來,用於來期交學費;買一些自己喜歡的學慣用品、課外書或玩具;拿出一部分購買禮物捐給山區貧困兒童;給長輩送一件新年禮物,盡一份孝心等。而家長更要明白,壓歲錢的支配權屬於孩子,在壓歲錢的使用上,可以出謀劃策,但必須尊重孩子意願,絕不可用欺騙或強迫手段,直接或變相佔有孩子的壓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