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師德標兵
Ⅰ 何煉成的簡介
何煉成(1928—)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博士生導師,著名經濟學家。195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學院經濟系,畢業後統一分配到西北大學任教至今。曾任西北大學黨委委員、經濟系主任等職,現任西北大學校務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經濟管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經濟規律系統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理事,陝西省經濟中心副主任、省社聯副主席、省政協委員、省文史館員。武漢大學等20所國內大學兼職教授,美、日、德4所大學客座教授。何教授是中國著名的高等教育專家,從事數學和科研工作近半個世紀,除「文革」10年外一直在教學第一線,先後講授過7門課程,受業學生近萬人,其中博士生65多人、碩士生500多人,本科生5000多人。學生畢業後分配到全國各地,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和重視,大多數已成為骨幹,成為各級領導,有的成為全國著名的中青年經濟學家。為此,何教授曾多次受到國家和省政府的表彰,1960年被評為全國勞模,1987年被評為省勞動模範和優秀教師,1990年起享受國務院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1998年被樹為西北大學「師德標兵」,被譽為「一代師表」。近20年來,他先後出版專著10部,主編書35本,發表論文400多篇。在生產勞動理論、勞動價值論、社會主義所有制論、價值學說史、中國經濟管理思想史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受到全國經濟學界的重視,被稱為「西部學派」的代表。何教授的科研道德風貌是:不唯上、不唯書、不唯師,只唯實;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堅持真理,修正錯誤。他的基本學術觀點,被收集在《何煉成選集》(山西經濟出版社1992年出版)、《何煉成文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兩書中。何教授的科研成果,先後獲過30多次獎勵。其中主要有;首屆孫冶方經濟科學優秀成果獎1次,中國圖書獎2次,國家教委優秀教材獎2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2次,陝西省社科優秀成果獎6次,陝西省教委教學優秀成果特等獎1次、一等獎1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2次,其他獎10餘項。近年來,何煉成教授雖年近古稀,但仍奮斗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在教學上仍堅持給研究生授課,在科研上正進行創建《中國發展經濟學》的工作,力爭在21世紀初完成,以此成果來「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2007年被評為武漢大學第五屆傑出校友。
Ⅱ 張星久的介紹
張星久,1956年生,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政府參事室參事。先後獲歷史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1994年至1995年任日本同志社大學任客座研究員,2005至2006年任日本創價大學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研究以及中西政治治理理念方面的比較研究,主要著作有《台灣政治風雲》《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述論》,《新編中國政治制度史》、《政治主體論》、《中國政治思想史》(近現代部分)等,並擔任《中國網路全書》第二版中國政治制度分支主編,以及發表關於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方面的系列論文數十篇,在國內學術界具有廣泛影響,也是武漢大學和武漢地區高校中頗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曾多次因教學科研成就突出受到武漢大學表彰,曾是武漢大學十大師德標兵之一。
Ⅲ 簡新華的人物簡介
簡新華 湖北武漢人,1947年8月出生,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評審組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首席專家。現任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 — 武漢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北省重點研究基地 —武漢大學人口 、資源 、環境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戰略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曾任武漢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2009年獲武漢大學師德標兵稱號(第二屆)。2011年被授予「武漢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數次被評為武漢大學優秀教師、優秀共產黨員。
Ⅳ 桂希恩的人物成就
1990年湖北省白求恩式衛生工作者
1990年全國衛生系統優秀留學人員
1992年湖北省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
1992年全國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
1995年湖北省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
1997年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1998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9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2年武漢大學師德標兵
2003年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
2003年獲貝利—馬丁獎
2004年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
2008年白求恩獎章
Ⅳ 李建中的介紹
1955年出生,湖北江陵人,文學博士1武漢大學二級教授,文藝學和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文藝生產與消費研究中心主任。1馬工程首席專家,寶鋼獎優秀教師,湖北省教學名師,武漢大學教學名師,武漢大學師德標兵。1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文藝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Ⅵ 武漢市第十四中學的學校領導
校長平柏先:
平柏先,物理高級教師,武昌區物理學科帶頭人,武漢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代表,2008年9月獲武漢市優秀校長榮譽稱號。從事高中物理教學二十四年,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技法嫻熟,教學個性鮮明,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高中物理優質課比賽武漢市一等獎。指導學生參加物理奧賽獲省一、二等獎多人,主編、參編過《高中物理典型錯例講練》、《高中物理重難點手冊(第二冊)》等參考書籍。曾獲武昌區教壇新秀、武昌區優秀共產黨員、武漢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2004年春,作為武漢市首批骨幹校長赴美教育考察團成員在美國加州大學接受教育哲學及教育管理培訓,獲加州大學教育學院頒發的結業證書。2005年夏,在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參加教育部第二十九期省級重點中學校長研修班培訓,獲教育部校長培訓中心頒發的結業證書。 副校長馮愛龍:
馮愛龍老師,1996年畢業於湖北大學數學系。從事中學數學教學10年,熟悉從初中到高中的教學,連續三年帶高三畢業班,教學功底扎實,教學方式靈活,所獲主要榮譽如下:
2001年被評為「武漢市優秀教師」
2003年被評為「武昌區優秀青年教師」
2004年所帶高三(9)班被評為「武漢市先進班集體」
2005年被評為「武昌區數學學科帶頭人」,被聘為「武昌區數學學科指導小組成員」,並破格晉升為武漢市中學數學高級教師。 副校長余心紅:男,1964年2月出生,湖北省鍾祥市人,1986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6月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化學系,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中學化學高級教師,武昌區化學學科帶頭人,湖北省高中優秀化學教師,湖北省中學化學學會會員,武漢市教育學會會員,武漢市中學化學學會常務理事,武昌區中學德育學會常務理事,華中師范大學教學論碩士生導師。是第十二屆中國教育代表團(訪日)成員,參加了2007年11月25日至12月6日對日本東京、沖繩、京都、大阪的教育考察訪問。
1987年7月被分配到湖北省襄樊市第五中學(省重點中學)任教,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曾任年級組長、高中黨支部組織委員。 1999年9月調入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任教,曾擔任2002屆年級組長、班主任,歷任教導主任(曾兼任2007屆高一年級時年級組長)、副校長(主管過教學、學工、後勤等部門)。在教育、教學管理和指揮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2008年3月被任命為武漢市第十四中學副校長,分管德育工作。
曾獲得的榮譽:2000年、2005年武昌區教育戰線「優秀共產黨員」,2000年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第二屆「十佳師德標兵」,2001年武昌區「優秀班主任」,2001年中共武昌區委員會「優秀共產黨員」。
曾撰寫的論著、論文:《高中化學知識點例析》(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任編委),《3+X理科綜合測試試題精編》(湖北人民出版社 任編委),《新港思聰》(甘肅文化出版社 任主編),《高三化學學與練》(武漢市教科院、教研室 負責「實驗設計」部分),《金版1+1高考雙測》(化學)(北京教育出版社 任主編),《超級考生》(化學)(湖北教育出版社 任編委);《淺談培養中學生化學思維的藝術》獲武漢市化學學會論文評比二等獎,《激勵興趣 活躍思維 培養能力》刊登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教學成果錄》上並獲論文評比一等獎(國家級),《課程改革之我見》刊登在《江漢論壇》上,《創新—基礎教育的主題》刊登在《中國新教育》(香港教育出版社)雜志上,《課程改革對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的思考》刊登在《中國當代教育思想寶庫》並享有著作權,《淺談學習方式的轉變和科學素養的培養》,《化學史教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論新課程下教學方式的轉變》,《淺談中學生的學習習慣》、《自主 探究 合作》刊登在《各界》雜志上等來自教育教學一線的有實用價值的論文、論著。
2003年4月在湖北電視台《百姓·公僕》專欄上作理科綜合復習備考指導,2005年5月應《楚天都市報》的邀請赴宜昌市作理科綜合化學部份復習備考指導報告,多年被聘為武漢市化學高考專家小組指導教師,在武漢市主講研討課、示範課、教材教法報告等,所帶化學高考多年有滿分學生,輔導學生(平行班)參加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有湖北賽區國家一、二等獎及省一、二等獎的學生。多年被評為「優秀教師」和奧林匹克化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 單強主任簡介:單強老師,1993年10月參加工作,200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學一級教師。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武昌區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04年7月競聘上崗擔任武漢市第十四中學總務處副主任,2006年7月任武漢市第十四中學總務處主任。 在從事總務工作以來,十四中學分別獲得:省、市級兩級衛生先進單位;市綠化先進單位;市先進食堂;市節約用水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Ⅶ 被說可以影響中國5百年的桂希恩,有什麼成就
桂希恩是我國艾滋病防範的專家。早在1980年的時候,桂希恩就先後兩次前往美國去進修學習。在九十年代初的時候,被授予白求恩式的醫護工作者的稱號。1999年,他發現河南省文樓村是艾滋病發病率比較高的一個地方,於是前往研究。2004年的時候桂希恩成為馬丁獎的獲得者,並成為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整個社會的良知
桂希恩是影響中國五百年的人物是在2004年中國感動人物的頒獎語。而桂希恩確實擔的起這份榮耀。希望社會上更多的人向老前輩看齊,他是我們中國的驕傲。
Ⅷ 傳染學教授桂希恩,迄今為止都獲得過哪些獎項
桂希恩,從任職到現在為止獲得的獎項有盡20多個,1992年湖北省衛生系統模範工作者、1997年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3年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2004年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005年桂希恩教授被授予湖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2008年白求恩獎章。
桂希恩到達村子後取得血樣,檢測後的結果竟是全都患上了艾滋病。桂希恩在揭發艾滋病的道路上困難重重,因為正規醫院都在進行收血,衛生員的各種阻撓,好似人命就不值錢,沒了就沒了吧。長達四年的抗爭後,艾滋病才終於出現在了大眾的目光中,這場害人的賣血事件得以控制。
Ⅸ 李建中的人物簡介
李建中,1955年出生,湖北江陵人,文學博士。
武漢大學二級教授,文藝學和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文藝生產與消費調查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馬工程首席專家,寶鋼獎優秀教師,湖北省教學名師,武漢大學教學名師,武漢大學師德標兵。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副會長、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副會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文藝學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高校教齡32年,主要從事中國文論及文化的教學與研究,系統講授《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文化概論》、《中國文化與文論經典》、《文心雕龍研究》、《世說新語研究》、《文學概論》、《小說美學》等課程。
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和教學論文120多篇,在海內外出版學術專著20餘部,主編教材10餘種。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和一般項目共5項,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大和規劃項目共3項,主持國家級及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共5項。
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三等獎、湖北省人民政府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3次)
獲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優秀教材獎一等獎、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選課程獎、湖北省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獎。
主講國家級暨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中國文論經典的詩性魅力》、中國大學MOOC《中國文化概論》。
先後赴俄羅斯聖彼德堡大學、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匈牙利羅蘭大學、韓國嶺南大學、馬來西亞馬來大學以及台灣成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講學或訪學。
Ⅹ 余天慶的獲得榮譽
曾於1983年應邀去法國居里夫婦大學交流學習和從事理論力學研究工作,1985年毅然回來報效祖國。內1987年調湖北工學容院工作至今,他在湖北工學院先後擔任機械工程系系主任、科研處處長、外事處處長、世界銀行貸款辦公室主任和院長助理等職.現為東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等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時他還是湖北省振動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暨武漢市力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固體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和湖北省現代設計法常務理事, 鐵道部大橋局橋梁科學研究院高級顧問。
1995至1996年間先後應邀去法國居里夫婦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密西根大學和普渡大學講學和訪問。他的學術造詣贏得了國內外同行的普遍贊譽。
余天慶同志現任湖北工業大學特聘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和院教師職稱評定委員會副主任職務。
1.2003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一)
2.2004年湖北省優秀研究生導師
3.2004年湖北工業大學師德標兵
4.2004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5.2007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2008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7.2008年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