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來家訪
① 政協對誰負責
政協是要對共產黨負責的,不是對人民負責。
② 加入政協需要什麼條件
條件如下:
1、要想當政協委員,首先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各團體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2、政協委員的產生程序是:參加各單位政協的提名推薦,中共黨委有關部門對推薦的名單進行綜合評定,並同各推薦單位協商,形成建議名單,再將建議名單報到政協常務委員會進行協商,經全部常務委員過半數同意通過,才能成為政協委員,政協委員的任期是5年。
3、政協委員的產生機制是邀請制。這種被動的形式無疑折損了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政治自覺,只剩下一種榮譽,正因為這樣,我們很少看到有誰拒絕了政協委員的邀請,更沒看見誰主動辭職。
(2)政協來家訪擴展閱讀
基本要求:
密切聯系群眾,了解和反映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參加政協組織的會議和活動。
政協委員的民主權利有:在本會會議上有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本會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通過本會會議和組織充分發表各種意見、參加討論國家大政方針和該地方重大事務。
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提出建議和批評;對違紀違法行為檢舉揭發、參與調查和檢查;有聲明退出政協的自由;
在受到警告或撤銷參加資格的處分時,可以請求復議。政協組織依法維護政協委員履行職能的民主權利。
③ 中共中央政協是干什麼工作的, 能具體到干什麼事
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
政治協商是對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進行協商和就決策執行過程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民主監督是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參政議政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拓展和延伸,是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各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以多種形式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概括性表述。
為了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經常化、制度化,1995年1月,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政協全國委員會關於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規定》,對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目的、內容、形式和程序作出了具體規定。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目的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目的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反映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為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和各界愛國人士發揮作用開辟暢通的渠道,集思廣益,促進國家重大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監督國家憲法、法律和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協助並推動國家機關改進工作,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反對腐敗現象;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的建設,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協調社會各方面的關系,促進各方面的相互溝通和理解,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黨派的團結合作;貫徹執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實現。
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內容和形式
政治協商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在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改革開放中的重要方針政策及重要部署,政府工作報告,國家財政預算,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重大事項,國家的重要法律草案,中共中央提出的領導人人選,國家省級行政區劃的變動,外交方面的重要方針政策,關於統一祖國的重要方針政策,群眾生活的重大問題,各黨派之間的共同性事務,政協內部的重要事務以及有關愛國統一戰線的其他重要問題。政治協商的主要形式有:政協全國委員會的全體委員會議,常務委員會議,主席會議,常務委員專題座談會,各專門委員會會議,根據需要召開的各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和各界愛國人士的代表參加的協商座談會等。
民主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憲法與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中共中央與國家領導機關制定的重要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情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及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履行職責、遵守法紀、為政清廉等方面情況,參加政協的各單位和個人遵守政協章程和執行政協決議的情況。民主監督的主要形式有:政協全國委員會的全體委員會議、常務委員會議或主席會議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議案;各專門委員會提出建議和有關報告;委員視察、委員提案、委員舉報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評和建議;參加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的調查和檢查活動。
參政議政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拓展和延伸。參政議政的內容與形式除了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的有關規定外,還包括選擇人民群眾關心、黨政部門重視。政協有條件做的課題,組織調查和研究,積極主動地向黨政領導機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通過多種形式,廣開言路,廣開才路,充分發揮委員的專長和作用,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獻計獻策等。
④ 政協會議由哪些人參加
政協會議是政協委員參加
要想當政協委員,首先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各地各部門等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
⑤ 政協委員考察談話說什麼
考核談話是幹部考核工作中一項重要內容,是黨組織與群眾面對面的交流,聆聽群眾意見最直接的方式.在具體工作中,考核人員要積極調動被談話人反映情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可能多的獲取有價值的東西,通過分析、判斷形成全面准確的考核結論,為上級組織決策提供依據.如何做好這方面工作,我有以下幾方面體會.
一、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談話氛圍.考核人員代表上級黨組織行使職權,被談話人往往對其有一種敬畏心理,處理不當,會形成溝通交流的障礙,造成談話被動應付的局面,直接影響談話質量.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考核人員要積極營造一個愉悅的、寬松的氛圍,打消被談話人思想上的屏障,使之想說、敢說、暢所欲言.一要擺正身份.考核人員能否擺正身份,是營造一個良好談話氛圍的關鍵.考核人員必須牢記「公僕」身份,擺正心態,發揚彎下腰「擠牛奶」的精神,謙虛謹慎、和善待人.一般來說,被談話人對於考核人員自然有一種崇敬感,如果考核人員能夠平易近人,很容易得到被談話人的認同.二要選好開場白.根據被談話人的職務、年齡、閱歷等情況,選好談話開場的話題,可以很快消除被談話人的心理障礙,縮短心理距離,為談話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談話之初,考核人員要盡可能從被談話人的角度,從他(她)關心、熟悉的「興奮點」入手,如可以從個人工作、工資收入等話題說起,循序漸近,逐步激發談話的積極性,調動談話的主動性,進而切入正題.三要用好語氣.與被談話人交流時,一定要注意語氣的使用.平和、親切的語氣會消除被談話人的心裡隔閡,減輕被談話人的心理負擔.生硬的語氣容易引起被談話人的警覺,對一些敏感的話題產生疑慮,影響談話質量.實際工作中,以聊天的方式、朋友間語氣交流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精心處理談話的每一個細節.在考核談話工作中,考核是目的,談話是手段,談話要為考核服務.考核必須嚴肅認真,談話不能自由隨意.在談話過程中,考核人員要處理好每一個細節,把握好考核的原則性與談話的靈活性.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掌握主動.與被談話人交流時,作為考核人員,必須時刻保持冷靜的頭腦、清晰的思路.話題有很大的隨意性,主題卻只有一個,考核人員要牢牢掌握談話的主動權,及時點題、引題,把握正確的談話思路,做到話題圍著主題轉、形散意不散.二要注重技巧.談話不是簡單的問話,談話過程中,盡量不使用直白的詢問語句,因為直白的詢問容易引起被談話人的警覺,得到的往往是簡單的、言不由衷的回答,這種答復准確性較差.三要把握分寸.談話過程要注意語句、語氣的使用,涉及敏感的話題,不使用個人主觀、意向性的語句、語氣,更不能隨聲附和;嚴守談話秘密,不向被談話人傳遞任何信息;對待每一個被談話人,任何一個問題,都要做到心平氣和、不動聲色,做到虛懷若谷、公平公正.四要耐心細致.出於種種原因,部分被談話人會把真實想法隱藏起來,在談話過程對敏感話題含糊應對、閃爍其詞.假如被談話人「滔滔不絕」,或是「顧左右而言它」,考核人員要耐住性子,集中精力去聽,認真分析每一句話,因為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隱藏在有意無意的片言碎語中,要求考核人員要善於發現、善於捕捉.
三、全面准確的提煉談話內容.考核人員既要真實反映群眾的呼聲,又要認真分析被談話人的意見,不能聽風就是雨,變成簡單的「錄音機」、「記錄員」.要對談話獲得的信息進行概括、提煉,找出深層次和實質性的東西,全面、准確地為幹部「畫」好「像」.若要做到全面准確,應該注意以下方面:一要把握一分為二的原則.考核工作面對的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應有缺點和不足,有缺點、不足就要盡可能地挖出來.沒有缺點、不足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考核工作不實、不細,有疏漏;第二種是被考核幹部聯系群眾不夠密切,群眾沒發現.第二種情況從側面說明被考核人並不完美.二要抓住重點內容.任何一位被談話人,只要與被考核人有一定程度的實際接觸,就會對被考核人有一個基本的認識.被談話人脫口而出的內容,一般是被談話人體會深刻、最能體現被考核人工作表現、個人特點的東西,是最有價值的.經過考核人員提示、詢問後得到的東西,往往是經過被談話人大腦「加工」的次要環節,其准確性、可靠性需要認真推敲、商榷.三要善於避實擊虛.考核工作中,大量的、集中反映上來的的優點、成績容易蒙蔽考核人員的思路.實際上,有優點就有缺點,有側重就有被忽視,這是最簡單的「辨證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抓住了一個人的長處,也就應該發現了他的不足,掌握了他在一定時間內主要幹了什麼,也就知道他忽略了什麼.如果考核人員換幾個角度思考問題,從其優察其劣,從其強察其弱,往往會有意外的收獲.四要就其表究其實.考核幹部的工作情況,最終還要看幹部的工作成績.要認真分析第一手資料,不停留在表面,要究根本.比如,面對一大堆「創新」、「敬業」,結合單位、地區的重點工作部署,認真分析「創」在什麼地方、「敬」在哪裡,是否把主要精力投放到主要工作上面.考察幹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幹部是否抓得住問題的關鍵,分得清主次、輕重,是否干真事、真幹事.五要正視受爭議的幹部.不幹事的人事非少,幹事的人事非多.所以,對於那些有爭議的幹部,特別要認真分析情況,不能僅依靠一部分人簡單意見一語定之.尤其對那些有開創精神,事業心強,但工作方法不當、經驗不足的幹部,要給出一個准確的評價.同時,對於考察中體現出的「樣樣好」,但又引不起群眾強烈反響的幹部,更要擦亮眼睛看清楚,這樣的幹部往往屬於「無作為」幹部,甚至是「老好好」幹部.工作中投入的精力少,在拉攏感情上下的功夫多,讓他們混入「優秀」行列,是考核人員的失職
⑥ 政協的作用
廣泛聯系和團結各方面人士,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見和要求,進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並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積極推動黨和國家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拓展資料: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the Chinese People'sPoliticalConsultative Conference,縮寫:CPPCC)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愛國人士共同組成。
⑦ 人民政協是國家機關嗎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不是國家機關。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
國家機關只包括權利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軍事機關。政治協商會議是鑒於國家機關和普通社會團體之間的一個團體性組織。
(7)政協來家訪擴展閱讀: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愛國人士共同創立的。
它根據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作用。這有利於堅持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又有利於更廣泛地聯系和團結各階層群眾。人民政協的建言獻策有利於科學、民主決策。人民政協職能的履行有利於協商民主的決策。
⑧ 去政協意味著什麼
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民主監督是對國家憲法、法律和地方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進行監督。
參政議政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拓展與延伸。其內容除政治協商、民主監督規定的內容外,還包括選擇人民群眾關心、黨政部門重視、政協有條件做的課題,組織調查和研究,積極主動地向黨政領導機關提出建設性的意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
(8)政協來家訪擴展閱讀
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綜合承載政協性質定位,在協商中促進廣泛團結、推進多黨合作、實踐人民民主,既秉承歷史傳統,又反映時代特徵,是新時代賦予人民政協職能定位的新內涵。
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加強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健全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的程序機制,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獨特優勢,提高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水平,更好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
⑨ 政協可以參加行使國家權利么
在憲法里他只作為統一戰線發揮作用
⑩ 政協為什麼視察
人民政協組織委員視察,從1955年就開始了。
政協的視察工作已成為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手段,成為人民政協最具社會影響力的活動之一。
一、委員視察是政協工作與時俱進的產物,是新時期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形式
1955年全國人大成立後,人民政協代行人大職能的任務結束。毛提出人民政協還應繼續存在,並提出在組織人大代表視察工作時,也組織政協委員參加視察。
二、組織委員視察是政協參政議政的具體實踐過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具體體現
政協委員視察,本來是我國民主制度建設的一大創造。要把中國的事情辦好,確實需要政協這樣代表面廣,素質比較高,比較超脫的群體有組織有計劃地到各地看看,了解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這是很有現實意義的,也是很有長遠戰略意義的。
三、組織委員視察是落實我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基本政治制度的一個具體舉措
政協委員是國家各個方面各個階層的代表人士,他們工作在一線,直接與所聯系界別和本單位的群眾打交道,熟悉他們的工作、生活和情緒。委員們參加視察,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參政議政,是人民群眾有序參與國是的一種形式。
政協: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革命斗爭,在新中國成立前夕,由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團體、各界愛國人士共同創立的。它根據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對國家大政方針和群眾生活的重要問題進行政治協商,並通過建議和批評發揮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作用。這有利於堅持和改善共產黨的領導,又有利於更廣泛地聯系和團結各階層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