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訪
A. 家訪都有哪種形式
(1)新生家訪。了解新人園所嬰幼兒的基本情況,建立師生感情,幫助嬰幼兒較快地適應園所的集體生活,也使幼兒家長熟悉園所。
(2)定期家訪。對兒童進行定期家訪是幼兒教師不可推卸的責任和工作。隨著嬰幼兒年齡的增長,嬰幼兒的身心發展也在不斷變化,不斷出現新的進步,也有問題出現。通過定期家訪,一方面教師向家長匯報孩子的變化、進步和問題,求得家長的配合。另一方面也使家長能夠對幼兒不同階段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有一個連續性的了解。教師應對家訪情況做出記錄和整理。
(3)情感性家訪。兒童生病,過生日或者是對一些特殊家庭的訪問,既能體現教師對兒童的關心和愛護,也能拉近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距離,使雙方的情感得到溝通與交流。
(4)問題兒童的重點家訪。在每個班上總有一兩個過分淘氣,問題行為不斷的兒童讓教師煩惱不已。對於這些兒童的問題教師需要先弄清楚問題的根源,才能夠對症下葯。
訪問問題兒童的家庭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訪問這樣的家庭時,教師要持心平氣和的態度,向家長如實反映幼兒在園所里出現的一些問題,並真誠地傾聽家長的看法和意見,耐心和家長一起分析原因,共同找出對策。對於一些不適合當著兒童面說的話,教師可以和家長約定時間和地點(如在辦公室中)再做進一步的了解。
1、問學習興趣,不問學習程度
老師可以有意識地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這樣做,可以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在今後的教育中對其予以特別的關注。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的學習程度或類似於「學習情況怎麼樣」等話題,以免對孩子產生「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者讓那些原來學習不那麼優秀的孩子產生失落感。
2、問優點,不問不足
老師可以多詢問孩子有哪些優點,這樣可以讓自己對孩子的認識更全面、更立體、更生動,也會讓孩子更加喜愛你,因為孩子明白——老師知道我有哪些優點。
老師不宜直接詢問孩子有哪些不足或缺點。這樣的問題容易引發家長和孩子的緊張情緒,甚至懷疑老師是不是會對自己或孩子產生偏見。孩子有沒有缺點,有什麼缺點,應該留待老師在今後的工作中仔細觀察了解,慢慢幫助孩子改正。
3、問家庭概況,不問個人隱私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的家庭情況,比如家裡有哪些成員,家長從事何種工作,平時孩子更聽誰的話等。這樣做可以真實全面地了解孩子所處的生活環境,思考今後如何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幫助。
老師不要去窺探孩子家庭的隱私問題,比如家長的職務、社交圈等。這樣很容易引起家長反感,認為老師帶有其他目的。
4、問平時接送,不問作業監管
老師可以問問孩子平常上下學一般由誰負責接送,特別是對小學低段的孩子,可以記錄一下負責接送家長的聯系方式。對於自己上下學的孩子,老師要了解其出行方式,並做好安全提醒。這樣做能夠加深家校之間的了解,也可避免將來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老師不太合適詢問孩子回家後作業由誰監管,因為會讓一些家長誤會老師是在推卸或轉移責任。現在網路上類似的報道比較多,難免會讓有些家長「想岔了」,反而影響了家校關系。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應該是老師、家長、孩子共同努力的結果。
5、問愛看的書,不問報的興趣班
家訪時問一問孩子「喜歡看什麼書」,不僅可以了解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還可以明確給孩子以及家長傳遞這樣的信息:老師非常關注孩子的閱讀。
如果有能力的話,還可以對家長指導孩子閱讀提一些好的建議,給親子共讀布置一些「任務」,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但是,像「報了什麼興趣班」這樣的問題,老師就不適宜去問。可能會讓家長或孩子產生這樣的感覺——老師鼓勵、支持學生參加課外補習,這顯然有違科學的教育觀。
C. 家訪有哪些方法
1、走訪家庭;
2、電話家訪;
3、家訪聯系卡;
4、預約家長來校;
5、建立微信群等內等
D. 家訪內容怎麼寫簡單
要點:
1、介紹學生基本情況
2、發現學生存在問題,並提供解決方案
範文:
xx年5月22日,我和班級幾位科任老師去了**同學的家,一路細雨蒙蒙,很快敲門之後,我看到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同學的奶奶,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
寒暄之後,我們說明了來意,老人就操著江浙口音打開了話匣子。從孫子的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從學習談到生活,談到做人,交談之後,我們都一致認為**同學反映的情況和同行的幾位老師的感覺差不多,都認為**同學學習成績有所下滑,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個人人品不錯,待人接物有禮貌,有分寸。當著奶奶和所有科任老師的面,我對林俊提出了幾點要求;
1、增強學習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成績。
2、少注重外表,多注重提高內在修養
3、加強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
之後,我們在林俊家四處看了看,了解了他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環境,了解了他的家庭及整個家族情況,從而了解了他的整個成長的家庭氛圍,教育背景。
E. 家訪談話內容有哪些
您好 給你以下幾個例子 你可以參考一下
家訪記錄資料(1):
學生姓名:xxx
家訪時間:xx
家訪形式:面談
學生在校表現:
該孩子在校是個有禮貌的孩子,但脾氣較暴躁,雖然腦袋靈活,但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比較拖拉。
家訪資料:(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等情景)
孩子的父母很負責,對孩子的學習抓的很緊,但孩子在生活上不太善於收拾,學習時也總是注意力分散,思想不容易集中,完成作業自覺性不夠,需要家長守著。
家長對學校、教師的意見及提議:
家長期望教師多給孩子鼓勵,作業時多盯緊她,家長也會進取配合教師幫忙孩子改正缺點,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訪記錄資料(2):
家訪教師:***、***
家訪時間:2012年5月22日
家訪對象:**同學
家訪地點:武昌車輛廠宿舍
2012年5月22日,我和班級幾位科任教師去了**同學的家,一路細雨蒙蒙,很快敲門之後,我看到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同學的奶奶,一位八十幾歲的老人。
寒暄之後,我們說明了來意,老人就操著江浙口音打開了話匣子。從孫子的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從學習談到生活,談到做人,交談之後,我們都一致認為**同學反映的狀況和同行的幾位教師的感覺差不多,都認為**同學學習成績有所下滑,學習主動性有待加強,個人人品不錯,待人接物有禮貌,有分寸。當著奶奶和所有科任教師的面,我對林俊提出了幾點要求;
1、增強學慣用心主動性,提高學習成績。
2、少注重外表,多注重提高內在修養
3、加強時間觀念,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
之後,我們在林俊家四處看了看,了解了他的生活環境和居住環境,了解了他的家庭及整個家族狀況,從而了解了他的整個成長的家庭氛圍,教育背景。
家訪心得體會:
1、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2、加強了家校聯系3、有利於採取更好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尋找教育契機。
家訪記錄資料(3):
學生姓名:xxx
家訪時間:xx
家訪形式:面談
學生在校表現:
該孩子在校表現較很好,上進心很強,學習成績優異,上課能進取回答問題,可是這孩子卻十分的粗心,受到一點打擊就會掉眼淚,內心比較脆弱。
家訪資料:(學生在家學習、生活等情景)
該生在家尊重長輩,關心他人。主動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適當地做一些家務。在
F. 家訪效果怎麼寫
1、「家訪」很受學生和家人的歡迎,全家都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們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而且還寄予這么高的厚望,不管怎麼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
特別是我自己工作原因,平時不夠關心孩子,更是讓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原來我的孩子也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女兒在教師的心中也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的女兒。王老師家訪精神飽滿,資料准備充足,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為幼兒教師那份強烈的責任心。
2、老師家訪拉近了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孩子,孩子與老師之間心靈的距離。心靈的距離有時等同於腳下的距離,家訪就是老師與我們家庭的零距離接觸。
老師在家裡坐一坐,聊一聊,一句噓寒問暖的話語,一個流露關切的眼神,勝過許多天若口婆心的勸說、教育。老師家訪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教育主體的對話和交流,匯成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孩子的心田,必然會激孩子心靈的浪花,達到「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果。
3、通過與教師溝通,我們明白首先要一個構建和睦溫馨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其次多一些時間、多一些精力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父母對他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再次是在「吃苦」教育上下功夫,多讓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對孩子的要求也不有求必應,讓她嘗嘗「被拒絕」的滋味兒,讓她慢慢學會堅強、自主和獨立。教師鼓勵、表揚的話語增強了我們家長、孩子的信心,作為家長,我們應該主動地轉變教育觀念,理解了老師苦心,領悟教育方法。

4、增強了家長的責任心並幫助他們科學教育孩子。教師借家訪廣泛宣傳,大力倡導家長參與教育,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程度,明確自己在家庭就是一位最貼近的老師。家訪增加了教師與家長進行雙向溝通、交流思想感情的機會,也增進相互了解,取得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共識。
實現教育學生方面的協調統一,促進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另外教師和家長溝通時還會發現教育過程中已經出現而未覺察到的問題,這樣就能夠採取相應措施而不至於錯失教育良機。
5、促進了班級建設和管理。家訪過程中的交流進一步培養了師生間的感情,學生感受到教師高度的責任心和真誠的愛心,促使他們有意識地克服缺點,服從管理,發揮他們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更加積極地參與學校及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和學習,這對班級的和諧文明發展極為有利。
G. 家訪後家長的感想(簡短的)
寫作思路:首先感謝老師不辭辛苦來家訪,接著可以寫一下作為家長積極配合老師教育工作的態度,可以對老師和學校提一些對孩子學習有力,積極向上的,傳遞正能量的建議。
正文:
家訪,如同一場久旱逢甘霖的及時雨,播灑在家校兩地。感謝各位老師百忙之中進行家訪,對學生特別有責任心,在家訪中能夠抓住學生的個性,糾正學生的缺點,體現出了老師盡職盡責的精神。
我的孩子從不多言多語,很靜,做事讓老師很放心,但也缺少活力和自信,這一點一直讓我很困惑。從和老師的交流中,我明白了:現在競爭激烈,孩子如何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這就需要自薦和自信,能夠大膽地推銷自己,而不是循規蹈矩地按照別人的安排走。況且周圍的世界瞬息萬變,別人能為你安排什麼呢?一切要靠自己,靠自己打拚一片天地。
因此,在孩子的求學階段就要培養其競爭意識,培養其適應未來社會的心態和能力。一個人的性格在某種程度上很難改變,但要考慮到自身性格中的某些弱項可能會影響到將來的發展,因此要學著慢慢嘗試引導孩子以開放的心態來學習、生活和交往。
作為家長也將盡到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多和老師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與老師交流。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希望持續這種良好的互動。
最後有點小建議,希望上課期間,可以經常去教室聽一下上課情況,了解一下學生狀況,能夠隨時和老師溝通。
H. 家長家訪記錄怎麼寫
家長意見:對於老師的家訪,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這樣的溝通,讓我們專更清楚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屬和學習狀況,也便於對孩子存在的問題進行正確處理和解決。所以我很感謝老師的來訪,感謝老師對工作的熱心和責任心。有這樣的老師,我們覺得很踏實。謝謝您老是,謝謝您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核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謝謝!!
I. 老師家訪要說些什麼內容好呢
1、學生在校自實際情況匯報(學生在校表現如何)。
2、學生在家實際情況詢問(學生在家表現如何)。
3、了解學生家庭的結構、經濟狀況、環境、教育等情況。
4、與家長協商共同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手段。
5、協調學生與家長的關系。
6、聯絡教師與學生、學生家長的感情。
(9)各位家訪擴展閱讀
老師家訪家長說些什麼
1、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家長對於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大部分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又很少有時間上學校問老師。因而,家訪便為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提供了便利條件,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家訪,詢問老師孩子在校的狀況,讓自己更了解孩子。
2、向老師介紹孩子在家的狀況。老師來家裡家訪的目的,無非是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通過多方面的了解,使老師在學校能夠抓住孩子的特點,更好的教育孩子。因此,在老師來家裡家訪的時候,家長應該提前想一想孩子在家的情況,在老師詢問的時候,全面地介紹給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