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家訪
1. 漢語聽力教程的圖書目錄
《漢語聽力教程(1年級教材語言技能類)(第2冊·修訂本)》目錄:
第一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比較句(一):「比」字句數量補語
對話:晚會短文:在哪兒買房合適
二、語音語調練習聲調練習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抽煙情況調查
短文(二):每天只抽一支煙
第二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比較句(二):跟……一樣/不一樣
不但……而且……
對話(一):談天氣
對話(二):介紹女朋友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中國女性的一天
短文(二):一個媽媽
第三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變化的表達:語氣助詞「了」
動作即將發生
對話(一):買雞蛋
對話(二):他去哪兒了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天氣預報
短文(二):晚飯吃什麼
第四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簡單趨向補語
短文(一):買筆
短文(二):老教授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用面條換的
短文(二):什麼時間做什麼
第五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經歷和經驗的表達:動詞+過
動作行為進行的數量:動量補語
對話(一):清你米我家吃飯
對話(二):打算去哪兒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吃葯
短文(二):音樂會
第六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是……的一……就……
短文(一):我的家
短文(二):我家四口人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兩個原因
短文(二):一位「老人」
第七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結果補語:在、著、好、成、給、到錯、完
短文(一):鄰居
短文(二):一張照片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要用一樣的時問
短文(二):媽媽去哪兒了
第八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被動意義的表達:被動句
對活:那個人是誰
短文:媽,我做早飯吧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妻子丟了
短文(二):自行車和汽車
第九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復合趨向補語
短文(一):自救的台階
短文(二):日本人?中國人?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國名的來歷
第十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動作或狀態的持續
對話:好心不一定有好報
短文:大樹的愛情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課外練習
第十一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存現句越……越……
對話:兒子的初戀
短文:旅遊廣告三則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重音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貓頭鷹也需要文化
短文(二):精神科醫師
第十二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把」字句(1)
短文(一):家訪
短文(二):害怕你的「熱吻」
短文(三):用筷子的好處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句子停頓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一):領帶的問題
短文(二):加班准備
第十三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把」字句(2)
對話:父母談孩子的培養
短文:禮物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句子停頓練習
課外練習
第十四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被」字句
對話:找鑰匙
短文:七叔與電腦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句子停頓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哪一邊是頭
第十五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可能補語(1)
對話:冰凍書
短文:動物會說話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三、聯想猜測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北京的四季
第十六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可能補語(2)
對話:子女與老人
短文:重新「烹調」生活
二、語音語調練習
前鼻音、後鼻音練習
三、聯想猜測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早餐的特殊功能
第十七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趨向補語的引申用法
短文(一):不惑之年
短文(二):西街故事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課外練習
填歌詞:《老鼠愛大米》
第十八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疑問代詞的活用
對話:用筷子
短文:學游泳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三、聯想猜測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怎麼能讓買火車票更方便
第十九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無主關聯詞 狀態補語
對話:買房比買汽車難
短文(一):韭菜兩毛錢一斤
短文(二):照樣過得很好
二、語音語調練習
近似聲母練習
三、聯想猜測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他們都樂了
第二十課
一、聽力理解練習
反問句
短文(一):甜蜜的謊言
短文(二):數字手錶
短文(三)
二、語音語調練習
聲調練習
三、聯想猜測練習
課外練習
短文:話該怎麼說
詞彙表
《漢語聽力教程:教學參考(1年級教材語言技能類)(第2冊·修訂本)》目錄:
Lesson 1
Lesson 2
Lesson 3
Lesson 4
Lesson 5
Lesson 6
Lesson 7
Lesson 8
Lesson 9
Lesson 10
Lesson 11
Lesson 12
Lesson 13
Lesson 14
Lesson 15
Lesson 16
Lesson 17
Lesson 18
Lesson 19
Lesson 20
……
2. 我是一個大三的學生,想作一個關於視頻編輯處理方向的科研立項,什麼題目好一點呢最好有具體過程的!
這個網上好多的
3. 寶寶不開口說英語怎麼辦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學生上課不舉手,不喜歡發言;在交際活動中,吞吞吐吐、結結巴巴。那麼怎樣才能解決學生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讓他們能夠相信自己大膽的開口說英語呢?在體驗教學中我做了很多嘗試。
一、在課堂中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組織好課堂教學。
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開口說話」。我在英語教學中就盡量用英語口語一次又一次的捕捉孩子們的注意力和敲擊他們已經學過的詞彙的記憶之門,一開始學生不習慣聽「全英語」,這時,我就堅持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說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復,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感受,加上肢體語言的輔助,漸漸地,學生熟悉了教師的語言,就能融入英語的氛圍。
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如圖片、模型和實物等,是極好的非條件刺激,其教學效果之佳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教水果單詞一課時,把水果放進包里,讓學生Touch and guess,張嘴搶著說,教完後,通過速記、快速瀏覽所學的水果單詞和圖片,然後很自然地說出。在教英語單詞時,讓學生眼看圖片和詞形,口讀、耳聽詞音,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因為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都參與了學習活動。我們還要學會活化教材,讓學生體驗生活。課文多以對話為主,結合生活實際,可以利用教材,創設情景,開展情景教學語言實踐活動。將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有機結合,使孩子們體驗了生活的同時,自然習得語言知識。
本學期起,我開始讓學生利用課文的句型進行造句,大膽的發揮想像力,有的學生造的句子很好玩、很有趣,全班的學生哈哈大笑,實際上他們就在這種情況下,逐漸開始學習使用他們以前所學過的知識點。
二、給學生提供 「敢說」的氛圍。
由於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為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要敢於表達。我在教學中,組織了以下活動:
1、聽聽、說說、做做。
我給學生發出「英語指令」或朗讀、復述課文的句子,讓他們豎起耳朵聽,盡力模仿和跟說,尤其是英語較弱的學生要更加的鼓勵他表揚他,哪怕是讀對了一個單詞的發音也要大張旗鼓的給他來一句「VERY GOOD!」「HEY, YOU ARE GREAT!」並豎起大拇指,讓他越來越有信心,讓他相信老師,相信他所處的環境能讓他說出英語。
2、演演、說說、唱唱。
從上學期起,除了教學中的一些英文小歌曲,我還利用晚間輔導的時間教了我班學生三首英語流行歌曲,讓他們大大增強了自信心,更加喜歡英語,小學生也喜歡「起鬨」「合群」,只要他會唱、能唱的,他唱的可賣力了,我就抓住了他們這個心態,努力、用心的教他們拼讀,和音,有時會播放MTV,他們非常喜歡看,還經常發出聲音,「好帥呀」「我這句唱的也不錯」等等,但有一點,必須經常給他們「打打氣」,通過自己的發音帶著他們找「感覺」。
3、聽聽、說說、畫畫。
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搖扇子表示hot,打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在講解單詞的時候,我也會用簡筆畫直觀的把英語的意思帶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發揮創造力,讓他們漸漸學會「不偷懶」,養成說英語,寫英語,「畫」英語的習慣。
三、開展口語交流活動和競賽。
我設計在教學中開展「每日三分種說英語」活動,說英語的內容是根據本節所上的教材內容,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領會說的目的,每個學生限時三分鍾。這樣做,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讓他們勤於思考,不要「依賴」他人說英語,在自己說英語的同時,語音語調又能得到及時糾正,還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我首先通過西文經典誦讀活動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語感,鼓勵一些不敢開口和不願意開口的學生一點一點的張開嘴,盡力說出英語。在我前幾周去綿竹家訪的時候,就有一些家長跟我說,「張老師,我們發現自己的孩子說英語的感覺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聽孩子說您經常在不知不覺中讓他們說出了英語,我們這幾位家長希望您能繼續帶領孩子們用英語交流,他們都很喜歡,我們也相信他們會像您所說,會一點一點的學會使用所學過的知識點,做到學以致用。
有一位家長說,「孩子這學期在家,每周都會和弟弟一起說英語,而且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除了語音語調大有長進之外,說的句子越來越長,而且裡面夾扎著有中文,不過這些中文的發音像老外說中文的洋人音,可有趣了,他們自己可喜歡了。我問他你怎麼這么厲害呢?他跟我說我們張老師教我們這樣做的,還讓我們每天多用字典,查找這些「老外音」的中文。現在我們欣喜的發現,她越來越喜歡英語了,謝謝你張老師,你太神奇了!」
4. 請問家長怎樣與老師溝通(二)建立多渠道的家校聯系
建立多渠道的家校聯系
學校教育必須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與配合,加強家校聯系,促進家校配合,已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中學校、家庭的共同需要。加強家校聯系有多種渠道,充分發揮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的作用,發掘現代信息工具開辟家校聯系新渠道,則是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新思路,也是學校管理改革中的一種創新。本文擬對此作一些討論。
一、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存在的局限性
在過去,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很單一,以家長會、家訪、家長到校、帶條子、成績單、書面通知等方式面向家長的溝通。由於雙方在溝通上因為溝通工具和手段的缺陷,一直以來未能建立起良好的家校溝通機制。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一是寫家校聯系手冊或便條。它所在的局限性是:由四、五十名學生組成的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師,如果想與全班的學生家長聯系一遍,需要花費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及時性差,效率也低;信息失真;曾有過報道,教師要學生把寫有教師評語的家校聯系手冊帶回家,請家長在上面簽署反饋意見,學生怕受到家長責備,便請小保姆或校門口副食店的老闆代簽了。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之二是家訪。家訪所在的局限性是:教師在選擇家訪的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現在,學校對教師都有固定的考勤制度,如果以一個班有五十個學生,一年平均去一個學生家家訪2次來算,就需要抽出一個教師百個工作日,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但如果教師對部分學生進行家訪,又會導致學生和家長對家訪的錯誤理解。有的學生說,我不歡迎教師來家訪,請家長是教師無能的表現。他們居然討厭家長與教師共同討論如何教育學生。有的家長說,教育子女是你們學校的事,我已經把孩子交給你們了。他們對教師的家訪的第一反映是孩子在學校闖禍了。可見有的學生與家長對家訪誤解之深。而教師也往往存有「吃力不討好」的抱怨情緒。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之三是請家長到學校。它所存在的局限性是:現在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家長由於工作繁忙不可能定期同教師會面,定期同教師會談可能會打亂家長的工作計劃,同時教師也承擔著艱巨的教書育人的工作,不可能很好的接待好家長。而且請家長來辦公室當著諸多教師的面數落學生的不是,家長都有一種「挨批」的感覺,十分尷尬。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之四是家長會。家長會所存在的局限性是:一是時間基本固定。基本都是在考試過後召開,家長會變成了學生成績的通報會;二是學生無法參與;三是內容千篇一律,以至家長在開會以前就已經猜出家長會的大致內容了。結果導致家長們在參加家長會時往往是敷衍了事,根本沒有將教師的建議當回事。提起家長會,俏皮的學生們用一句話來註解:「今夜有暴風雪」。在許多孩子眼裡,家長會就是老師告狀會,自己的受難日。
在此,筆者並不想全盤否定家訪、家長會、請家長到校、家長簽字等家校結合方式。實際上,所謂「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這一提法只是為了區別於後文所提到的方式。筆者認為在信息社會除了保持家訪、家長會、家長簽字等家校聯系形式以外,在信息時代應該用一些新的方式作為家校結合的生力軍。
二、信息時代家校聯系方式的優越性。
信息時代的家校聯系方式主要有:開設語言留言方式系統、發送E-mail、開通校園網建立網上家長學校、建立班級網站等方式,它們能夠克服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中的很多局限性。
1、開設語音留言
產生於「非典」期間的「家校通」等語音留言系統的使用,使信息傳遞具有全面性和全過程性,可以幫助教師和家長及時解決孩子某一時期、某一階段、某一天出現的問題,也可以讓教師和家長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隨時出現的亮點所帶來的喜悅,以求教師和家長能及時攜手激勵學生更進一步。
對於家長來說,通過「家校通」等語音留言系統可以准確、及時地獲取班主任或學科教師對孩子的點評信息,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情況,而且是保密性的,只有孩子家長本人可以聽到;可以准確、及時地獲取學校的公共通知信息;可以及時、私密地向教師反饋意見或進行其他交流,老師通過帳戶和密碼登陸本系統即可查收家長的反饋信息,再針對各種情況作相應處理。信息的及時性使教師和家長能及時抓住各種教育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行為無形中對學校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促使學校產生高效益的管理結果。
2、發送E-mail,內容大多是向教師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狀況、家庭作業並向教師匯報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以期望共同教育好孩子。學生家長通過教師發來的E-mail,掌握了學生在家的學習動態,了解了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等從學生的思想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使教書育人收到最佳的效果。
3、開設網上家長學校
開通校園網,讓家長通過互聯網訪問學校主頁,開設網上家長學校。讓家長及時方便地了解學校教育的動態信息;在網上介紹家庭教育知識和優秀教子經驗辦公家長教子論文中選取優秀的家庭教育經驗文章和文章中閃光的一句話「家長教子語錄」供讀者互相借鑒,從學生日記、周記、習作選出有關家庭生活題材的文章,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想法。設置互動性的欄目如留言薄、BBS、學生信息查詢等,家長或學生可以很方便地向學校領導、班主任留言。在BBS中,設置合格家長、家庭環境建設、真誠建議、家長、學生的多向互動交流,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及時快捷地收集家長、學生的信息反饋。
4、建立班級網站
在南京的一些中小學里,班主任老師還在網上專門製作了「班主任網頁」,與學生家長建立長期聯系。通過班級網站形式,可以把全班每個同學的特色,在校表現發布在網上。例如:網站的「學生作品」欄目中是班內同學寫的文章,家長可以通過網頁查閱自己子女的文章,了解子女的寫作水平。再如在「公告欄」中可以查尋自己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然後可以通過「家長留言」來與班主任進行交流,及時做好子女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一次,班內一姓劉的同學熱衷於看打游戲,在上課時間也不例外,導致語數成績大幅下降。其父母又在外地工作,一時難以取得聯系,班主任老師便把孩子近期情況發布於班級網站上。在外工作的學生家長就是通過訪問網站及時了解了其子女的情況,並對小孩進行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人只是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知識和樂趣,還給人們的交流和聯系帶來了方便和快捷,同樣也給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難以想像的變化。「電子家訪」不只免去了學校教師因家訪花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免去了學生家長苦於工作繁忙而無法及時與學校教師溝通的苦惱。通過敲擊鍵盤、輕點滑鼠就能快捷地完成了學校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打電話、寫簡訊、利用家長聯系本、上網發個E-mail……這些不能不說是個快捷而有效地溝通方式。當然,如果對於重點學生,老師有針對地進行走訪,其教育效果會更加顯著,也是必須的,是老師應盡的責任。
5. 花唄逾期5個月了,說要上門走訪調查是真的嗎(急)
花唄逾期的後果:
後果一:罰息
花唄跟傳統信用卡有點相似,在罰息方面也比較相似。逾期的罰息,花唄是萬分之五每天,不計復利;而銀行卡則是復利計息,萬分之五。
所以花唄還是比刷信用卡要好上一些的。
後果二:損害個人信用
現在芝麻信用分已經與徵信系統關聯,花唄逾期已經不僅僅是降低個人信用分的事兒了,更會導致用戶的個人徵信記錄中留下污點。
這樣,在將來貸款、買房、出行等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後果三:影響你的信用卡額度
首先影響的是你的花唄額度和螞蟻金服旗下的貸款。螞蟻金服推出的賣家貸,同樣也不會對失信用戶開放。
除此之外,由於螞蟻金服在多個領域頻頻落子,多家銀行都會拒絕該用戶的貸款。而且通過影響個人信用記錄,也會影響到你其他銀行信用卡的申請和使用。
後果四:最嚴重的情況是遭受起訴
由於用戶拒不還款,今年6月4日,螞蟻金服將一個用戶告到法院,這也是第一起由於花唄未還款而被起訴的用戶。其實該用戶未還金額並不是特別多,只有六千元左右,但是這也說明了,花唄消費也要按時還款。
花唄逾期以後就會被風控了,影響你的信譽,以後在使用金融方面會有影響。
總之,花唄消費確實很爽,也非常方便——但是如果想要一直能夠使用,而且提升個人信用的話,按時還款依然是唯一的選擇。
6. 初中老師家訪怎麼自我介紹
您好,我是xxx的班主任。
xxx,你爸爸媽媽在家嗎?
關於最近xxx在學校的情況…………
想了解一下xxx在家裡的情況…………
(學生操心這個幹嘛…………)
7. 孩子的街舞老師來家訪,說明什麼
孩子的街舞老師來家訪,說明什麼?
說明街舞老師對
你的孩子
學街舞不想放棄,才來家訪的,如果老是想就此放棄是不會來家訪的。你聽了老給你講你孩子,是個怎樣的結論,有些什麼希望與要求,再看看孩子是否喜愛,三思而定。雖然病了會好的,注意飲食,加強鍛煉。
8. 現在通訊如此發達,為何校領導還要求老師上門家訪
家訪,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時代,是老師和家長聯系的重要紐帶,是孩子們或溫暖,或恐懼的回憶。對於我們這些頑皮猴子來說,家訪是個有力的威懾,一旦我們不聽話,老師們就會到家裡來,家訪過後,免不了一頓暴風驟雨。
家訪作為那時老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成為老師的日常工作,利用下午放學或者其他的休息時間,走家串戶,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跟家長交流學生的學習狀況。家長們對老師家訪也習以為常,接到老師通知,一般都會在家裡靜候老師,有的熱情的家長還會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跟老師溝通感情,向老師請教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的困擾。
教育講究因材施教,不同的家庭背景的孩子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家訪作為老師了解學生的重要手段,無論通訊手段如何發達,都必須作為老師的常規工作堅持進行下去。有很多情況,是語音盒視頻通話無法解決的額,老是必須掌握學生家庭情況的第一手資料,家訪能讓孩子感受到老師對自己,對自己家庭的關注。作為家長,不管多忙,都應該配合老師,安排合適的時間讓老師到家裡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老師根據家訪的情況,才能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9. 家長怎樣與老師溝通建立多渠道的家校聯系
建立多渠道的家校聯系
學校教育必須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與配合,加強家校聯系,促進家校配合,已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中學校、家庭的共同需要。加強家校聯系有多種渠道,充分發揮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的作用,發掘現代信息工具開辟家校聯系新渠道,則是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新思路,也是學校管理改革中的一種創新。本文擬對此作一些討論。
一、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存在的局限性
在過去,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方式很單一,以家長會、家訪、家長到校、帶條子、成績單、書面通知等方式面向家長的溝通。由於雙方在溝通上因為溝通工具和手段的缺陷,一直以來未能建立起良好的家校溝通機制。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一是寫家校聯系手冊或便條。它所在的局限性是:由四、五十名學生組成的一個班級的班主任或科任老師,如果想與全班的學生家長聯系一遍,需要花費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及時性差,效率也低;信息失真;曾有過報道,教師要學生把寫有教師評語的家校聯系手冊帶回家,請家長在上面簽署反饋意見,學生怕受到家長責備,便請小保姆或校門口副食店的老闆代簽了。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之二是家訪。家訪所在的局限性是:教師在選擇家訪的時間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現在,學校對教師都有固定的考勤制度,如果以一個班有五十個學生,一年平均去一個學生家家訪2次來算,就需要抽出一個教師百個工作日,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但如果教師對部分學生進行家訪,又會導致學生和家長對家訪的錯誤理解。有的學生說,我不歡迎教師來家訪,請家長是教師無能的表現。他們居然討厭家長與教師共同討論如何教育學生。有的家長說,教育子女是你們學校的事,我已經把孩子交給你們了。他們對教師的家訪的第一反映是孩子在學校闖禍了。可見有的學生與家長對家訪誤解之深。而教師也往往存有「吃力不討好」的抱怨情緒。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之三是請家長到學校。它所存在的局限性是:現在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家長由於工作繁忙不可能定期同教師會面,定期同教師會談可能會打亂家長的工作計劃,同時教師也承擔著艱巨的教書育人的工作,不可能很好的接待好家長。而且請家長來辦公室當著諸多教師的面數落學生的不是,家長都有一種「挨批」的感覺,十分尷尬。
傳統的家校溝通方式之四是家長會。家長會所存在的局限性是:一是時間基本固定。基本都是在考試過後召開,家長會變成了學生成績的通報會;二是學生無法參與;三是內容千篇一律,以至家長在開會以前就已經猜出家長會的大致內容了。結果導致家長們在參加家長會時往往是敷衍了事,根本沒有將教師的建議當回事。提起家長會,俏皮的學生們用一句話來註解:「今夜有暴風雪」。在許多孩子眼裡,家長會就是老師告狀會,自己的受難日。
在此,筆者並不想全盤否定家訪、家長會、請家長到校、家長簽字等家校結合方式。實際上,所謂「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這一提法只是為了區別於後文所提到的方式。筆者認為在信息社會除了保持家訪、家長會、家長簽字等家校聯系形式以外,在信息時代應該用一些新的方式作為家校結合的生力軍。
二、信息時代家校聯系方式的優越性。
信息時代的家校聯系方式主要有:開設語言留言方式系統、發送E-mail、開通校園網建立網上家長學校、建立班級網站等方式,它們能夠克服傳統的家校聯系方式中的很多局限性。
1、開設語音留言
產生於「非典」期間的「家校通」等語音留言系統的使用,使信息傳遞具有全面性和全過程性,可以幫助教師和家長及時解決孩子某一時期、某一階段、某一天出現的問題,也可以讓教師和家長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隨時出現的亮點所帶來的喜悅,以求教師和家長能及時攜手激勵學生更進一步。
對於家長來說,通過「家校通」等語音留言系統可以准確、及時地獲取班主任或學科教師對孩子的點評信息,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及在校表現情況,而且是保密性的,只有孩子家長本人可以聽到;可以准確、及時地獲取學校的公共通知信息;可以及時、私密地向教師反饋意見或進行其他交流,老師通過帳戶和密碼登陸本系統即可查收家長的反饋信息,再針對各種情況作相應處理。信息的及時性使教師和家長能及時抓住各種教育的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使孩子健康成長。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行為無形中對學校的管理起到積極的作用,促使學校產生高效益的管理結果。
2、發送E-mail,內容大多是向教師了解學生在學校的狀況、家庭作業並向教師匯報孩子在家中的表現,以期望共同教育好孩子。學生家長通過教師發來的E-mail,掌握了學生在家的學習動態,了解了學生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等從學生的思想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使教書育人收到最佳的效果。
3、開設網上家長學校
開通校園網,讓家長通過互聯網訪問學校主頁,開設網上家長學校。讓家長及時方便地了解學校教育的動態信息;在網上介紹家庭教育知識和優秀教子經驗辦公家長教子論文中選取優秀的家庭教育經驗文章和文章中閃光的一句話「家長教子語錄」供讀者互相借鑒,從學生日記、周記、習作選出有關家庭生活題材的文章,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想法。設置互動性的欄目如留言薄、BBS、學生信息查詢等,家長或學生可以很方便地向學校領導、班主任留言。在BBS中,設置合格家長、家庭環境建設、真誠建議、家長、學生的多向互動交流,轉變家長的教育理念,及時快捷地收集家長、學生的信息反饋。
4、建立班級網站
在南京的一些中小學里,班主任老師還在網上專門製作了「班主任網頁」,與學生家長建立長期聯系。通過班級網站形式,可以把全班每個同學的特色,在校表現發布在網上。例如:網站的「學生作品」欄目中是班內同學寫的文章,家長可以通過網頁查閱自己子女的文章,了解子女的寫作水平。再如在「公告欄」中可以查尋自己子女在校的學習情況,然後可以通過「家長留言」來與班主任進行交流,及時做好子女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一次,班內一姓劉的同學熱衷於看打游戲,在上課時間也不例外,導致語數成績大幅下降。其父母又在外地工作,一時難以取得聯系,班主任老師便把孩子近期情況發布於班級網站上。在外工作的學生家長就是通過訪問網站及時了解了其子女的情況,並對小孩進行了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互聯網人只是給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知識和樂趣,還給人們的交流和聯系帶來了方便和快捷,同樣也給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難以想像的變化。「電子家訪」不只免去了學校教師因家訪花費的大量時間和精力,而且也免去了學生家長苦於工作繁忙而無法及時與學校教師溝通的苦惱。通過敲擊鍵盤、輕點滑鼠就能快捷地完成了學校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打電話、寫簡訊、利用家長聯系本、上網發個E-mail……這些不能不說是個快捷而有效地溝通方式。當然,如果對於重點學生,老師有針對地進行走訪,其教育效果會更加顯著,也是必須的,是老師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