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精神崩潰家訪

精神崩潰家訪

發布時間: 2021-08-11 01:14:42

① 日本電影告白的詳細劇情

在《告白》里,所有的殺人動機都不是仇恨,而是慾望。


真正殺死森口老師女兒的並不是少年A,而是少年B。少年A最初的想法不過是製作出能直接殺害森口老師女兒的電擊設備,從而獲得別人對他的注意。


但是少年A製作出的電擊器並沒有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所以他才會憤怒而取笑少年B。而少年B將森口老師的女兒丟進游泳池,這直接導致了小女孩的死亡——但是他並不是為了掩人耳目銷毀證據,而是他覺得少年A沒能殺死森口老師的女兒,但他可以。


森口老師在最後一節課上平靜地講述了這件事以後,就開始准備復仇。


而森口此刻也流著眼淚笑著說:開玩笑的呢。


《告白》講述不僅是主角的復仇,更是對庇護青少年犯罪的《少年法》的思考。日本著名偵探小說家東野圭吾在他的小說《彷徨之刃》里也有對於《少年法》的批判,相比於《彷徨之刃》,《告白》里對於這項法律的思考要更陰暗,也更深刻一些。

② 《嗝嗝老師》女主表現怎麼樣她還有哪些不錯的作品

該片是女主角拉妮·瑪克赫吉。表現的非常出色,贏得廣大觀眾的贊賞。代表作品有《黑色的風采》、《我和你》、《班迪與巴卜莉》等。

拉妮·瑪克赫吉為了表示對患有圖雷特綜合症群體的尊重,她並沒有動作模仿,而是通過自己的反復琢磨思考,專門設計了一個「招牌」動作。她也對這類人群的特徵做了學習與分析,並通過演技還原不同場景及情緒下的圖雷特綜合症的真實狀態。

首先對演員來說,塑造一位患有妥瑞氏綜合症的患者並非易事。電影在片頭就很直白地表現了嗝嗝老師的病症現象,頻繁不受控制的打鳴,逼得嗝嗝老師不斷用手撫下巴抑制自己,然而還是無用。此處鏡頭是遠景,女主角拉妮·瑪克赫吉的惴惴不安被完全放大,這是演技初次顯露的地方。

之後還有一處,是嗝嗝老師失望地面對9F班學生哄他們回家的時候。打鳴再次頻繁出現,鏡頭依然是遠的,本就生氣的嗝嗝老師因為病症影響而更加憤怒,彷彿一生都在盡力跟人強調「我很好、我很正常」的盔甲被一聲聲打鳴擊碎。

(2)精神崩潰家訪擴展閱讀:

在《黑色的風采》中,劇中女主同樣飾演一位同時失去了聽覺與視覺的殘疾女孩,面對無窮無盡的混沌黑暗,米歇爾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卻無處發泄,精神漸漸瀕臨崩潰的邊緣。就在此時,一位名叫德布拉傑的特教老師出現在了米歇爾的身邊,傾注了無限的愛與耐心。

女主也可謂是演技巔峰,飾演失去聽覺或視覺的角色本身就具有一定難度,而她更是必須二者兼顧,世界一片黑暗和無聲靜寂的那種暴躁與絕望,女主詮釋的很讓人崩潰,一種跟隨她進入她世界的崩潰,每當她大哭的時候,似乎也想陪她一起哭,真的很有代入感。

③ 過去的錯就拿自己是小孩當借口,牢記但不要悲傷。以後的錯沒有借口、牢記還要悲傷

身為教師應避免犯的十種低級錯誤:
一、將考試當殺手鐧:
學生是求知者,需要教育者。
教育者按照教育大綱,通過灌輸、說教,溫習,引導,啟發等教育手段,增加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形成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學生在德、智、體、能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
如何檢驗教育的成果,無疑,通過考試來檢驗,其效果最為明顯、有效。
所以,教師愛考試,學生怕考試,教師一句:「不用你們不學,咱們考場上見」,於是,學生開始怕教師。
教學需要有考試作為手段,但是,教師要慎用。
二、斷言學生的未來:
孩子是社會的未來,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固根培基,教育是基礎,青少年具有可塑性,良好的教育要看學生的渴望求知的大方向。
誠然,人的智商有高低,悟性有大小,天賦與環境有差別。
因此,對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弱智的學生,甚至是厭學的學生,更渴望到教師的耐心的教育,真誠的關懷,真心的笑臉。而不是將這樣的學生一棒子打死,所謂的一碗水看到底。
不要輕易斷言學生的前程,想想吧?誰的今天都來之不易。
教師的語言猶如的安慰,教師一些鼓勵、鞭策的語言與蔑視、挖苦的言語,往往會影響學生的未來。
所以,尊請教師不說諸如:「我早就看出來啦,你這輩子都不會有出息;我看你還是別學了,學也得去喂豬;你混吧,連文憑你都混不下來……」
教師盡量不說這樣的語言,也是一種善良。
三、無原則過分偏愛:
公開,公平,公正,這是社會的文明與進步,教師對待學生,更應體現公平,公正言行,對待學生的教育,應當一視同仁,不應厚此薄彼。
誠然,人都有偏好、偏愛,但是,教師的職業、教師對待每個學生的教育,都不應該有偏心。
如果,是應為得到了學生的某些好處,或是得到了學生家長的某些暗示,從中漁利,再偏愛某個學生,就給開小灶、開夜車、開後門、允許下不為例……就是天理不容啦。
教師偏愛他認為好的學生,這是對教育不公平的公開挑戰,至今沒有敢應戰者,這是教育的悲哀。
其實,弱者更需要理解、關懷、愛護,這些道理我們的教師哪個不知?誰人不曉?看看婦女兒童保就知道了。
四、少說假話找托詞:
誰也不能拒絕假的東西,包括假言,表示自己說實話的人,其實是假話連篇,日後、實踐可以見證語言的真偽,所以,即然是教師,盡可能少說假話為好。
千萬別做蒙騙學生的傻事,學生會一天一天的精明起來,用上海人的口吻說吧,「哪是不得了的呀,對呀,很了不起的呀」。
教師既不好說假話,也不好說蒙話,何為蒙話,就是托詞的變種,其實,無力的辯白就是蒙話、托詞,比如:「我圖啥,都是為你好;我罵你、打你、體罰你,是過了一點點;你還是休學吧,這可是你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教師愚昧的忘記了,假話與托詞,猶如大雪埋不住活人,秋風掃落葉一般,虛偽最終掩埋不了。
已經佔山為王了,還是少作秀好一些呀!
五、少誇大其詞訓教:
欺騙孩子、嚇唬孩子是父母的天職,是一種劣性的惡習,希望教師不蹈覆轍。
對違反了校規院訓、違背了教育者意願、甚至撞響了道德的警鈴,教師不要慌,先清楚事件的要害,再對症下葯,教師的訓導十分必要,但是,要恰如其分,話盡可能別往大了說,不要臆想事態的惡性發展,學生的錯,沒什麼大不了,捅破不了天。
見到一封情竇初開的情書;拿了同學的學慣用具:看了一本黃書,損毀了公物,打了架,答錯了題,講錯了話,罵了老師,說了謊話……也不至於,教鞭子三響,將教師的臉氣得由紅變黃,要是真的變紫了,就得趕快往送吧,因為,這樣的教師,原來身心就不健康。
學生犯錯是平常事,影響若沒有屁聲大,危害若沒有屁味臭,建議,還是和風細雨的開導為好,誰說危言聳聽的話語,最終,只能成為學生日後回憶這位教師的笑柄。
六、少尖刻偏頗批評:
面對學生,一些教師有恨鐵不成鋼的心態,面對「灌鉛的腦袋」、「不開竅的木魚腦袋」、「核桃仁腦袋」,急性子的教師氣不打一處來,就想立馬下手「砸」。
且記住,在教師面前,學生是不知者,學習是個慢功夫,不要渴望每個學生都優秀,且不說,教師所謂「優秀學生的標准」對與否,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自然是少數,如鳳毛麟角。必須得承認,有的學生學習真就是特別努力,也有「慢鳥先飛常在後」的現象,只有少數學生出類拔萃,最後成為社會的精英,而大多數學生最後都將成為百姓大軍的組成部分,為生存而奔波。
問題出來了,面對不優秀的學生,教師應該持何種態度?
是不是有這樣的教師:他們根本不會顧及學生們的感受,面對學生的一些不足、缺陷,就似他們殺父奪妻的深仇大恨,他們不分表紅皂白,面目猙獰,咬牙切齒的訓教、責怪、冤損--表面怯生生的學生,真有想一口咬死學生的態勢,而且,語言極其生冷、尖刻、偏頗、就是沒有一點人性的味道。
多大的事?至於嗎?這樣的教師還是、還是謝謝吧!
七、少提審學生家長:
在教育學生方面,社會、家庭,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但是學校、教師是主體,教師教育不好學生,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為了使學生更好的完成學業,教師與家長溝通,本無可非議,採取家訪、約談等方式均可,但是,面對犯錯的學生,教師動輒「告訴你父母」,再就「讓你父母來一趟」,這種言行越少越好,教師多同為人父母,想想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無奈,理應知些深淺。
八、少違規辦補習班:
教師也得食人間煙火,靠勞動、用智慧獲得合法收益,沒有錯。
關鍵是,國家已經三令五申的為學生減負,不允許辦課外班,教師還曲線辦、違規辦各種課外補習班、實在是不應該,難為師表,教師辦課外班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是,違規操辦不可為,還要堅持辦班必有見利忘義的嫌疑,希望教師們別被染指。
教師多是明理人,更能甄別黑與白。
九、別拿學生過失開涮:
學生背後取笑教師的事多啦,在上學的路上、寢室的被窩里、日後同學聚會……
其實,教師也沒消停、亦非閑著,學生的造句、作文、情書、丑態、隱私、無知、坦誠……都是教師辦公、備課、閑聊時不可缺少的笑料,且,樂此不疲。
這樣的教師,還是閉嘴為好,自愛自尊,也要學會尊敬他人。
十、別越過道德底線:
在對待學生「笑納」的問題上;在與學生說教的言行上,在與學生心靈的溝通上;在與學生肢體的接觸上……別沒個人樣。
禽獸不如的教師不是沒有,有,只是有的被曝光了,有的還在暗處猙獰、伸腿、呲牙……就是不幹人的勾當。
說了這么多,我不是有意在貶損教師的職業,也不是在給全體教師扒皮,只是因為一些教師太清高,自以為才高八斗,卻忘記了,也有才疏學淺、孤陋寡聞的尷尬時候,別總是拿學生不當人看;別總是拿學生的家長不識數;別以為教師的崗位缺人,記住,是教師的職業競爭的還不夠激烈,編制內的教師不一定都是勝任者,說自己行的教師多,且敢於跳槽的教師並沒有幾個。
教師的職業充滿誘惑,奉勸一句,面對站著工作的人,躺著來錢的人不要大聲喊腰痛,人與人高不了哪去,說教師的職業高貴一些,就是教育者恰巧站在了高崗,請記住,學生正在爬坡,來日,能讓教師仰慕和驚嘆的學生不會在少數。
教師們切記,真摯的教導,真誠的付出,真實的話語,真切的關懷,真心的愛護定能得到學生一生的感恩回報。
能夠尊重學生的教師,就是尊重教師的職業、就是尊重教育者本人和被教育者的未來。
學生終究會有長大的那一天,請明智的、為人師表的教師,別再與天真的學生玩小把戲啦,要玩,學生永遠是失敗者,但是,切記,這樣勝者的教師,日後必有於學生亮眼之下的時候,那時實在是不好做人啦,其下場,會讓學生很不好意識看待的,說不齒,不為過。
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都需要和諧相處,結下人性化的師生情意。

我覺得說的很有道理,和你分享一下吧,雖然有點長了

④ 初一心理歷程怎麼寫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心情及激動又興奮,還有一點的恐慌,因為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一個初中的學生,也標志著我長大了,不再是一名小學生,之前小學時候做的事情可能都不能做了,我要好好的學習,並且學習壓力也很大,因為想考上理想的大學,周圍的朋友也不是之前的小夥伴了,來到一個新的環境,有些不太適應,所以比較焦慮,但是我相信過幾天我就能到更多的好朋友,我也會慢慢的適應新的學校生活。

⑤ 為什麼要寫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論文

試論小學低段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

內容提要: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教育才不致於5+2=0,這是教育者都已認識到的教育問題,也是教育永恆的話題。本文從小學低段班主任的視角,以農村小學為背景,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和思考,談論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溝通的內容、與家長溝通應注意的幾方面。

關鍵詞: 班主任 溝通 合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兒童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能實現和諧的全面的發展,就是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兒童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同樣的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還是手段上,都不要發生分歧。」這短短的一段話,多次出現「一致」、「同樣」、「志同道合」這樣的詞語,旨在向我們強調家校形成同步教育的重要性。

在農村小學的起始年級,往往是家長最重視孩子的時期之一。大部分家長都有這種思想:從一年級開始孩子是正式讀書了(接受學校教育),要看出孩子的真實水平了。由於現在社會競爭激勵,家長們都從小就對孩子耳提面命,要認真讀書,要考上大學,要有出息。孩子剛上一年級,這個時候的家長一方面既心裡在對老師進行審視觀望,一方面是非常熱情而又焦急地希望得到老師的幫助。家長的這種心理只要是做父母的都能明白。過了這一階段,在小學,除非有什麼大變動,家長不會再有這樣的熱情參與學校教育了。作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時機,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

首先得有交流、合作的氛圍,假設你是一位學生家長,當你步入孩子所在的學校時,你能感覺到學校潛在的氛圍嗎?它是歡迎你來參與還是將你拒之於千里之外?每所學校都有不同的氣氛,他是在學校管理人員的影響下形成的,反映著學校每一個教職員工與家長合作的態度。很顯然,學校的這種氛圍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家長是否願意主動關注學校。做為班主任,是創造氛圍的主要人員。

其次,教師要在孩子們心中留下您慈愛、和氣的臉龐,只有孩子們在心理上接受了您,有了一定的安全感,才能有效地施教。家長們一看,孩子這么快就接受了教師,一定會把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也就從心底里開始接受您,佩服您。要知道孩子都是從一個個獨特的家庭中出來的,他們並不是一張張白紙。經驗老道的老師往往能從一位學生身上看到其家庭情況和家長的影子。走進一個家庭,就能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孩子。教師需要教育學生,教師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導家長,從而能為提高全民的素質出力。

一、溝通方式,無處不在。

實際而有效的指導是家長們迫切需要的。因為當今在我國廣大農村,人們正轟轟烈烈的忙於脫貧致富,然而年輕的家長們,在忙碌的同時又無不渴望「子成龍,女成鳳」,可是由於忙碌,加上自身的條件,使他們對孩子只有愛的「渴望」,卻缺乏愛的「能力」。所以談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其實是以教師為主動的,對家長具有一定指導的交流。

定期地召開家長會是教師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教師指導家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家長會上,教師可以將自己的教育目標、思路公布,將自己的教育方法傳達,家長們也能互相交流。家長會切忌流於形式,缺乏實效。同時,家長會畢竟開得少,一學期一次已經非常不錯了,有些學校甚至一年一次也沒有的。所以單單靠家長會那是遠遠不夠的。

家訪是傳統而有效的溝通手段,教師上門顯得有誠意,有利交流。家訪前應做好必要的准備:首先要有家訪工作的目的。要設想好:通過家訪,教師要達到什麼目的;預計對學生會產生什麼影響;對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學生准備採用什麼方法;預計家長對於教師所反映的情況會是怎樣的態度等,有針對性地制定出應對的策略。其次還要了解被訪問家庭的基本情況:家庭狀況、家長的知識層次、對學生的關心程度等,再根據家長的文化層次、工作性質、性格特點等差異,選擇採用何種談話形式和方式,或直截了當陳述,或耐心解釋引導等,最後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採用學生、家長、教師三方談話式,還是採用家長、教師兩方談話式等。家訪要避免隨意性,更要避免向家長告狀。

實際工作中還有一些溝通方式也常被班主任們運用:

1、書信的方式。與家長定時進行書面交流,把要布置的任務,家長需注重的方面,以及自己的想法可以清楚有條理地寫在紙上,讓孩子帶回家,家長閱讀後還可以回信。家長信的優點是簡便,無需勞師動眾,教師也可以有一定的准備。一些平時難開口的話可以寫在信上以取得支持或諒解。薜瑞萍老師(網名看雲)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家長信—— 「請跟我來」,來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與指導,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效果。她引導孩子進行高品位的閱讀,通過一封封言辭懇切、有理有據的給家長的信,使家長跟著她走上閱讀之路,為了孩子,她們共同學習、一起讀書,不斷提升自己。

2、接送時面對面的交流。低年級家長接送孩子上學放學的多,這正是班主任與家長交流的良機。老師能把孩子當日或近幾日的情況與父母交流,又能了解孩子在家情況,而且是直接地、近距離地與家長接觸,便於老師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家庭即他的生長土壤。這種溝通是非常有針對性的,雖比不上家訪了解地系統深入,卻以「短、平、快」為長,很有實效。但是幾乎每天的面對面接觸需要老師保持良好的心態與清醒的頭腦,一天的工作無疑是瑣碎而又累人的,如若不注意,帶著情緒與家長交流,那效果往往是適得其反,後果往往是難以補救的。

3、現代通訊交流。接送時的交流固然好,但是涉及到因父母上班而無法接送的家庭,要想經常聯系就可依靠現代的通訊工具了,電話,手機,簡訊,很多老師和家長採用,方便、及時和有效。學生考試得了好成績,發個簡訊報喜,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關注;學生身體不舒服,及時打個電話通知家長,家長會覺得老師工作細致,孩子交到老師手上放心;過節過日,手機上收到一條條祝福的話語,教師會感到舒心;假期里家長來詢問有關學習的問題讓老師感受到肩頭的責任……電話等的交流,雖比不上面對面來得真實與自然,可是卻能隨時隨地,又能應對突發事件,是一種靈活的溝通方式。

二、溝通內容,方方面面。

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當然是圍繞孩子的教育問題,那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呢?

首先,我覺得在教育思想的統一和轉變上。在農村,可能家長素質普遍不高,家長的教育思想比較陳舊狹隘。對孩子,不是「卡」、「管」,就是無限制地放縱,再加上目前教育普遍有「唯分數至上」的傾向,對於成績,家長又是非常的關注和重視,從小學入學開始,每一次小小的測試成績家長總是特別在乎,哪怕是一分兩分,而這對於學生的發展是極其不利的,對於老師的工作開展也有很大的阻礙。所以,從一年級新生入學後,教師就要把轉變家長教育觀念作為大事來對待。

我接了一個一年級新班,開學了,我就在家長會上擺事實,講道理,告訴家長,家庭的教與不教,會教與不會教,是造成孩子「天壤之別」的根源所在!起始學段兒童都需要成人的幫助,有人需要的多一些,長久一些;有人需要的少一些,很快就能放手。當家長對兒童需要置之不理的時候,教師的努力終因家長那邊的鬆懈而事倍功半。由於這次家長會,很多家長意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於是每天為孩子輔導功課,教師得及時引導才不致於落入只注重學習成績的胡同。於是我又寫一封家長信:家長關心孩子成績(分數)的心是可以理解的,確實,讀書上大學是孩子長大獲得更好生活的重要途徑。但對一年級孩子來說,分數的好壞都是暫時的,有時甚至是偶然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美好品格的培養更為重要,錯過了這個階段,以後再要去注重培養就困難了。

其次,哪怕家長已有了正確的育人觀念,但在教育子女的方法上確實是非常缺乏的。而對低年級還特別需要家長的孩子來說,教法是極其重要的。新生入學,是一個關口,家長的准備工作需要老師的指導。從孩子的情緒調節到學習習慣的養成,從孩子的安全到置辦學慣用品,有了教師的參與,家長工作會有實效性和針對性,孩子更容易適應學校生活,同時教師工作也會得心應手了。

我班有一位長得小巧的女孩,剛入學時天天到校後哭鬧、嘔吐,上課總是在座位上站著或坐在那兒脫鞋襪,她還幾乎天天遲到,放學後也不整理東西回家,每天都是要等奶奶來幫她理文具,拿書包。她幾乎從不願意做作業,但當我單獨輔導她時,發現她表達能力不錯,接受知識也很快。於是通過家訪,與其奶奶的交流等了解了她的情況。在家是完全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早晨晚上都要看電視,家裡也從不穿鞋襪,所以到學校也不要穿。她不是獨生女,卻是家中第二胎,姐姐都已成人了,父母對她很著急,但一點辦法也沒有,又覺得她還小,不知怎麼去教她。我告訴她父母,她雖然長得比同齡人弱小一點,但其實各方面發展得一點也不慢。於是我和家長一起商議,幫孩子制定作息時間,哪些習慣要改,哪些行為堅決不允許,哪些方面可以鼓勵她。又具體指導怎樣一步一步地實施。慢慢地,孩子能按時上學了,不哭鬧了,不脫鞋襪了,願做作業了。到第二學期,自己的事也能自己做的,隨之而提高的,還有她的成績。家長非常感激,我說:「只要方法正確,她成績的提高也是必然的。」

再次,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作為班主任,我覺得還應以自身的素質去影響家長,引導家長。有的家長望子成龍,自己卻從來不讀書,不看報。認為學習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讓孩子看電視,自己卻下了班,打撲克,玩麻將。有的家長在家休息,把孩子關在自己小屋裡學習,自己卻在沙發上磕瓜子,看電視,手裡拿著遙控器,一邊換著頻道,一邊在門縫里看孩子是不是真的寫作業,嘴裡還不停地喊:「要認真寫,寫不好可得重寫一遍。」要求孩子去好好學習,自己卻不天天向上,這樣的教育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班主任應通過適當的方式讓家長意識到: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怎樣的家庭便有怎樣的孩子。自己的素質不提高,很難培養出優秀的子女來。當然,教師不能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去教訓家長,畢竟家長不是學生,家長的素養並不是說提高就能提高的,盛氣凌人的態度只會引起家長的反感。我們提倡老師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影響家長。比如教師熱愛讀書、又與家長建立起信任的友誼,可以推薦好書閱讀,以書為載體互相促進、交流。教師自身素質、人格魅力會像巨大的磁場那樣吸引周圍的磁鐵。

三、溝通技巧,有效為本。

在小學的低段,教師與家長接觸是比較頻繁的,交流的機會也多,但並不見得一定是與家長的溝通都是有效的,也不一定都產生了教育的合力。在與家長交流溝通的過程中還有一些情況是必須要把握好的,否則事倍功半不說,還有可能導致與家長關系破裂,從而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

1、不同類型家長區別對待。每個家庭都是非常有「個性」的。因為家長的組成是非常復雜的,其知識結構、職業類別、性格氣質、修養程度等都參差不齊,沒有哪一種家庭教育方法是萬能的,某種方法在這個家庭有效,但到另外一家則不靈。班主任應對學生家庭進行調查分析,對家長的文化水平、職業狀況、年齡、家教思想、家庭關系等做到心中有數。對待不同層次的家長,就要有不同的溝通方式,不同的溝通內容。例如在農村,為了創造家庭學習的氛圍,對於有一定文化的可建議家長閱讀,而對於幾乎不認字的家長可鼓勵他們與孩子共同學習,一起認字,讀課文,切不可一刀切而挫傷了家長的積極性。

2、與家長宜保持適當的距離。我們提倡教師走近家長,相互了解,以取得支持,進行溝通,但是不一定走得越近越好。走得過分近,教師往往會越權,或參與了學生家庭的矛盾,或讓學生會認為自己有特權而沾沾自喜。

有這樣一位班主任,班上有一位學生的父母感情不好,妻子沒有工作,一切依賴丈夫,疑心丈夫有外遇,因為信任,她就和班主任傾訴。為了挽救即將破裂的家庭,這位班主任把孩子父親請到學校,跟他談了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問題,並讓他保證不做破壞家庭的事。當時這位父親非常誠懇地接受了。可不久,班主任在外面遇到了學生父親和年輕女人很親密地在一起,於是將此事告訴孩子的母親,希望一同阻止危機。然而,孩子的父親竟然當面承認一切,並且提出離婚。孩子的母親精神崩潰殺了丈夫,自己也進了精神病院……孩子一下子成了孤兒。

在這個案例中,班主任雖然一片好心,與家長關系也非常密切,可是行動顯然越權了,幫助變成了干涉。事實證明,她這樣做,不但超出了教師的職責范圍,而且她的干預並沒有解決人家的家庭危機,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危機,出了人命。

3、在廣大的農村,教師與家長溝通的主動權在教師手裡。農村的家長普遍對老師是比較尊重的,所以談教師對家長的指導基本上是可行的。可是,如果面對這種局面,教師產生過高的「身份期待」,即依靠外在的身份上的某種光榮,來提升我個人的價值,那麼家長也不會賣你的帳,或者當面不敢對老師說什麼,心裡卻在想:這老師沒啥名堂。作為教師自己,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依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不是教師這個職業,讓家長感受到你真正是「一個教師,是多麼高尚的人」(盧梭)。

總而言之,家長工作是我們老師份內的事,做好了,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實踐證明:只有家校形成合力,教育效果才可能是加法。

參考資料:

1、〔蘇〕B.A.蘇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編譯《給教師的建議》,1984年6月第二版。

2、劉祥和著《一生的教育》,2002年1月。

3、李漢生主編《班主任工作藝術》,2004年7月。

4、劉豐編著《打包中國教育》,2005年1月。

5、「班主任網」。

⑥ 一個女同事在和一個男同事在買東西,我跟蹤她們。被她發現。後來她回家後又打電話來罵我有病,

你採用追求別人的方法特別不懷好意,一般人接受不了。要對人家好,就正大光明的別這樣鬼鬼祟祟,現在自己不是正經人。

⑦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這部電視劇里,哪幾集家庭暴力的鏡頭比較集中,跪求!

第4到6集

第4集

安嘉睦冒險救出了梅湘南,高兵被抓獲。安嘉和趕來,高兵用話刺激安嘉和,嘉和不禁對梅湘南與高兵獨處36小時都發生了什麼起了疑心。

回到家裡,安嘉和沒有控制住情緒,逼問梅湘南,一言不和,安嘉和竟然動手打了妻子,梅湘南驚詫不已。殊不知,這一切都被對面樓上一個電視台編外記者葉斗無意中拍了下來。

事後,安嘉和乞求梅湘南的原諒,面對妻子的質問,安嘉和痛苦萬分。

葉斗發現了安嘉和打妻子的秘密,決定就此拍一部關於家庭暴力的記錄片。

安嘉和接到一個手術任務,冤家路窄,患者正是在看守所心臟病突發的高兵。手術台上,安嘉和心神不定。在安嘉和的手術刀下,高兵安然度過危險期。

第5集

安嘉睦受命保護安嘉和同事方醫生的女兒胡妮娜,妮娜的現代讓安嘉睦無所適從。

高兵在醫院監護治療,恰逢安嘉和值夜班。高兵利用安嘉和對梅湘南的猜忌心理,誘使安嘉和獨自來到病房,再次用話刺激他,安嘉和被激怒。高兵不惜以自殺的方法陷害安嘉和。

夜裡,高兵死亡,安嘉和成了最大的嫌疑人,被醫院停職。

回到家,被高兵弄的精神近乎崩潰的安嘉和,暴怒之下再一次對妻子梅湘南大打出手。

對面一直守侯的葉斗全數拍下了這一幕慘劇。

安嘉和醒悟自己的所作所為,重向梅湘南表白真心,梅湘南讓安嘉和去看心理醫生。

第6集

安嘉和接到一個高級領導的手術任務,同時,公安局也排除了安嘉和的殺人嫌疑,於是在梁院長的授意下,安嘉和恢復了工作。梁院長向安嘉和暗示,中央首長都點名要他做手術,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梅湘南因做家訪而晚歸,安嘉和又疑心重重,借口梅湘南影響他休息,兩人言語中又提及高兵,一言不和,安嘉和瘋狂暴打梅湘南。

對面一直在窺視偷拍安家的葉斗,不禁被眼前的殘狀驚呆了。

這一次下手太狠,安嘉和不得已將梅湘南送進醫院。

梅湘南傷心之下,找劉薇哭訴。劉薇痛罵安嘉和的卑鄙行徑,勸梅湘南離婚,梅湘南猶豫不決。

熱點內容
夜景英語 發布:2025-05-21 05:00:05 瀏覽:188
中學安全教育教案 發布:2025-05-21 04:19:50 瀏覽:517
做愛的教學 發布:2025-05-21 03:39:29 瀏覽:183
傑肽生物 發布:2025-05-21 03:31:26 瀏覽:234
風暴教學 發布:2025-05-21 01:54:07 瀏覽:649
一年級語文上冊二單元試卷 發布:2025-05-20 23:20:20 瀏覽:349
初二數學期末考試 發布:2025-05-20 22:00:40 瀏覽:127
裸體校園 發布:2025-05-20 21:56:21 瀏覽:950
廣州英語四級 發布:2025-05-20 21:53:57 瀏覽:970
三年級下冊語文日記 發布:2025-05-20 20:31:44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