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河南師生感染

河南師生感染

發布時間: 2021-08-13 03:30:35

❶ 布魯氏菌病成熱點,我們還能愉快地吃牛羊肉嗎

天氣越來越冷,羊肉銷售正處於旺季。除了羊肉餐館生意興隆之外,許多市民還在自己的餐桌上擺放羊肉和羊排。對於許多不喜歡羊肉的朋友來說,牛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隨著豬肉價格持續走高,今年冬天普通市民對牛肉和羊肉的替代量大幅增加。牛羊肉不僅可以紅燒、燉湯,而且是火鍋的靈魂成分。在寒冷的季節,多吃牛羊肉可以補氣禦寒。隨著氣溫進一步下降和傳統節日「元旦」、「春節」的臨近,市場對牛羊肉的需求將會更加旺盛,或者市場價格會進一步小幅上漲。

第二:一定加工熟透。」對於「食物」,最重要的是吃得熟透,熟透!羊肉、豬肉和牛肉可能有隱患。布魯氏菌可以存活很長時間,但它不耐熱,可以在高溫下殺死。選擇正規可靠的商店,不要吃生肉或未煮熟的肉。對於那些喜歡炒菜的人來說,它們必須在吃之前煮熟;對於那些喜歡辛辣火鍋的人來說,他們必須在吃之前煮熟。不要喝生牛奶,不要吃未經消毒或未經鑒定的奶製品,不要迷信羊奶、牛奶、自製羊奶粉等。

廣大吃貨們不用過於擔心,只要堅持了上面的兩點就不怕會被感染。

❷ 多位師生感染新冠,多地要求師生開學前14天居家,秋季開學該如何防疫


近期多數地區又陸續曝出了新冠病毒的病例,馬上臨近開學,學校要做好防疫工作。防疫工作的部署能夠防止師生感染新冠病毒,使師生能夠正常展開教學。臨近秋季開學,需要做的防疫工作有:應勤開窗通風,保持教室空氣流暢;要求全校師生佩戴口罩;要引導學生勤洗手;每天校內都要安排消毒措施。


4.校內要進行消毒

在秋季開學臨近期,學校老師應當組織全校人員進行大掃除和全面消毒工作。當校內和教室進行消毒後,方能給學校一個安全舒適無菌的環境,使學校老師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開展教學工作,學生也能夠順利的接受教育

❸ 河南書院的歷史


河南登封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區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極峰,面對雙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嵩陽書院。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後,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緻,大方不俗。
嵩陽書院學制,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始於唐朝,興盛於北宋,一直到了清朝末年,興學堂以後書院制才被廢除。教學特點:嵩陽書院在我國教育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一頁,經過近千年的衡讀發展,積累了豐厚的教學經驗,其特點主要是:1、書院既是教育教學的機關,又是學術研究的機關,實行教育教學與學術研究相結合。2、書院盛行講會制度,允許不同學派,不同觀點進行講會,開展爭辯。3、書院的教學,實行「門戶開放」,有教無類,不受地域限制。4、書院以學生個人讀書鑽研為主,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並採用問難論式。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5、書院內的師生關系融洽,感情深厚。書院的名師,不僅以淵博的知訓教育學生,而且以自己高尚品德氣節感染學生。
嵩陽書院,是中州教育史上的一顆明珠,我國古代的高等學府。宋初,國內太平,文風四起,儒生經五代久亂之後,都喜歡在山林中找個安靜的地方聚眾講學。登封是堯、舜、禹、周公等曾經居住過的地方。據記載,先後在嵩陽書院講學的有范仲淹、司馬光、程顥、程、楊時、朱熹、李綱、范純仁等二十四人,司馬光的巨著《資治通鑒》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陽書院和崇福宮完成的。號稱「二程」的程,程顥在嵩陽書院講學10餘年,對學生一團和氣,平易近人,講學鮮感,通俗易懂,宣道勸儀,循循善誘。學生虛來實歸,皆都獲益,有「如沐春風」之感。康熙辛卯年,全省在開封選拔舉人,錄取名額一縣不足一人,僅登封就中了五個。名儒景冬,就這於嵩陽書院,中進士後,曾九任御史。嵩陽書院正是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師資條件,聲名大振,四方生徒摩肩接踵,成為北宋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
院內的漢封將軍柏人稱「稀世珍寶」。嵩陽書院內原有古柏三株,西漢元封六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游嵩岳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大將軍柏樹高12米,圍粗5.4米,樹身斜卧,樹冠濃密寬厚,猶如一柄大傘遮掩晴空。二將軍柏樹高18.2米,圍粗12.54米,雖然樹皮斑駁,老態龍鍾,卻生機旺盛,虯枝挺拔。樹干下部有一南北相通的洞,好似門庭過道,樹洞中可容五、六人。兩根彎曲如翼的龐然大枝,左右伸張,形若雄鷹展翅,金雞欲飛。每當山風吹起,枝葉搖動,如響環佩,猶聞絲竹之音。三將軍柏毀於明末。關於將軍柏樹齡一直是個神秘的話題。該樹從受封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趙朴初老先生留有「嵩陽有周柏,閱世三千歲」的贊美詩句。經林學專家鑒定,將軍柏為原始柏,樹齡有4500年,是我國現存最古最大的柏樹。細心的遊人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二將軍柏比大將軍柏大得多,為什麼被封為「第二」呢?這里有個「先入為主」的傳說,動人的傳說,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的墨客潑墨揮毫,賦詩贊頌,更留給人們以啟示。巍巍將軍柏,給嵩陽書院增添了歷史的滄桑感和濃郁的感染力。
門外的大唐碑素有「嵩山碑王」之稱。全稱為《大唐嵩陽觀紀聖德盛應以頌碑》,唐天寶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碑高9.02米,寬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雕刻精美,通篇碑文1078字,內容主要敘述嵩陽觀道士孫太沖為唐玄宗李隆基煉丹九轉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額徐浩的八分隸書。字態端正,剛柔適度,毛法遒雅,是唐代隸書的代表作品,大唐碑重80多噸,僅碑帽就有10多噸重,古時,人們是怎樣將這么重的碑帽主上去的呢?千百年來,凡到嵩陽書院的遊人都要提及這個問題。在民間,「智立唐碑」這個充滿智慧的傳說故事,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成為品賞大唐碑的重要內容之一。
嵩陽書院在我國歷史上以理學著稱於世,以文化瞻富,景觀奇特名揚古今。山巒環拱、溪水長流、松柏參天、環境幽雅、景最清、石幢莠紀故宮銘而文明。書院主要文物有西漢的「將軍柏」和唐朝的「大唐碑」。
嵩陽書院在歷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場所,但時間最長,最有名氣的是作為儒教以聖地之後,嵩陽書院初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名為嵩陽寺,為佛教活動場所,僧待多達數百人。隋煬帝大業年間(605——618年),更名為嵩陽觀,為道教活動場所。宋仁宗景祜二年(1035年),名為嵩陽書院,以後一直是歷代名人講授經典的教育場所。明末書院毀於兵火,歷經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鼎盛時期,學田1750多畝,生徒達數百人,藏書達2000多冊。清代末年,廢除科舉制度,設立學堂,經歷千餘年的書院教育走完了這的歷程。但是,書院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永遠載入史冊。
嵩陽書院在古代並不是單純的指一個院落而言,而是由一個主體院落和周圍多個單體建築群組合而成,其地域分布比較廣闊。大至而言,建築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聖殿,講堂,道統祠和藏書樓,除我們看到的嵩陽書院建築外,屬於書院的建築物,比較有名的還有位於嵩陽書院東北逍遙谷疊石溪中的天光雲影亭、觀瀾亭、川上亭和位於太室山虎頭峰西麓的嵩陽書院別墅-君子亭;書院西北玉柱峰下七星嶺三公石南的仁智亭等建築。

河南商丘應天書院

應天府書院,又名睢陽書院、南京書院。因為商丘在唐供稱為睢陽,北宋景德三年(1006)升為應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為南京,為當時四京之一。商丘瀕臨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輻輳,隋唐以來,已發展成為一方都會。宋代的應天府書院就設立在商丘的繁華鬧市中。
應天書院位於商丘舊城州之東。其前身是後晉時楊愨所辦的私學,後經其學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發展,學子們「不遠千里」而至,「遠近學者皆歸之」。北宋政權開科取士,應天書院人才輩出,百餘名學子在科舉中及第的竟多達五六十人。
宋真宗時,因追念太祖自立為帝,應天順時,將宋太祖趙匡胤發跡之處宋州(今商丘)於1006年改為應天府,1014年又升為南京,處陪都地位。l009年,宋真宗將該書院正式賜額為「應天府書院」。宋仁宗時,又於l043年將應天書院這一府學改為南京國子監,使之成為北宋的最高學府之一,相當於現在的社會科學院。
後該書院在曹誠等人尤其是應天知府、著名文學家晏殊的支持下,得以大的擴展。宋仁宗初年,著名文學家晏殊出任應天知府,聘請著名學者王洙為書院「說書」,王洙博學多才,應天府書院在他主持下「其名聲著天下」。仁宗景佑二年(1035),應天府書院改為府學,晏殊又聘請因服喪而退居睢陽的范仲淹執教,任教期間,范仲淹撰寫《南京書院提名記》。當時的應天府書院,是中州的一大學府,據《宋史》記載:「自五代以來,天下學校廢,興學自殊(晏殊)始。」從大中祥符以後的二十餘年間,應天府書院的學生「相繼登科,而魁甲英雄,儀羽台閣,蓋翩翩焉,未見其止」。
明正德六年遷城,應天書院也遷往今地——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北。現存有大成殿、明倫堂、月芽池等建築。原大成殿內立有孔子和其弟子的牌位,明倫堂為學堂。這兩座建築均為歇山式建築。大成殿為祭孔之地,明倫堂為應試地。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❹ 家長老是拿我比山區孩子生活好多少說話,我想去河南貧困地區看看親自

鍛煉一下總是好的 我們都覺得自己可憐 其實比我們不幸的人還有很多 不過是什麼樣的鍛煉 和以前生活差距太大的話 你會不會接受不了?

❺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的校園報刊

起步(1-30期)
《民生青年》報是民生學院主辦的一份院刊,她以展示師生風貌、凸顯學院風采、鼓勵師生拼搏進取、營造學院和諧氛圍為根本出發點。
報刊內容:
一、要聞版:掌握學院脈搏,及時反映學院動態的新通訊。
二、專題版:走在學院建設發展和學生教育管理的前沿,捕捉熱門話題,也可自由提供線索。
三、生活版:真實再現大學生生活的各個方面,力求引起共鳴,充滿個性解放的校園氣息。
四、文學版:文筆精緻,文字清新,筆調積極,感情真摯,風格獨特。
發展(30期以後)
2012年末,《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報》由原《民生青年》正式更名為《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報》,從內容到形式實現了新的突破,並成立「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報編輯部」。
院報是校園的第一媒體,其使命是引領思想、塑造精神、傳承文化、凝聚心力。新院報將繼續秉承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讀者的辦報原則,在堅持作為學院黨委機關報權威性、指導性的同時,提倡服務性、實用性,通過立意的創新、觸角的延伸、視野的擴大,進一步增強院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院報編輯部遵守新聞道德,尊重新聞規律,追尋新聞價值,講究新聞方法,致力於「深」的挖掘、「活」的嘗試,宣傳學院改革、發展和建設的新成就;追蹤時事熱點,關注校園生活,反映師生心聲;打造高品質的校園文化,辦出一份有思想、有靈魂、有品位、有特色的報紙,為教育教學和學生成長成才服務,為學院的建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新院報四開四版,每月一期,電子版院報同期刊載。
電子院報 學院院報版:請查看河南大學民生學院主頁鏈接 高校校報版:請查看河南大學民生學院主頁鏈接

❻ 廣東一中學感染諾如病毒是怎麼回事

佛山市教育局昨日緊急下發《關於做好諾如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中稱,佛山已進入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的高發季節。近期,南海一所中學就有21名師生發生了諾如病毒感染事件。

❼ 怎樣加強文明道德建設 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一、以活動為載體,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開展學雷鋒、李林森活動,組織學生通過唱雷鋒、李林森歌曲,觀看雷鋒電影、李林森事跡片,讀雷鋒故事等多種形式了解雷鋒、李林森,開展創建「雷鋒式班級」、「雷鋒式學生」、「李林森式教師」等活動,用時代先進、身邊優秀人物熏陶師生;開展愛國教育系列活動,進行傳統教育、革命史教育、中華美德教育等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培養師生愛國情懷,傳統美德;和打造書香校園有機結合起來,用經典國學感染師生,組織學生誦讀《弟子規》、《三字經》、《論語》等,在誦讀中明理修行;開展習慣養成教育活動,結合《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學習落實及日常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習慣;深入開展「做感恩、奮進的萬源人」活動,教育引導師生懂得「知恩」、「感恩」、「施恩」,增強學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社會的意識;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活動。圍繞個人禮儀、學校禮儀、公共禮儀等方面,舉辦文明知識講座、文明禮儀知識競賽,開展「文明學生」、「最美學生」評選活動,組織教師觀看《教師禮儀專題講座》,培養師生文明行為習慣;開展校園經典歌曲傳唱活動,利用每天預備時間、音樂課、興趣活動課傳唱歌曲,用高昂的歌聲鼓舞師生振奮精神,奮發向上;強化師德師風建設,開展「責任教師」、」「文明教師」、「最美教師」評選活動,引導教師熱愛學生,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時時處處用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 二、以制度為抓手,加強文明道德建設,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學校應制定文明學生、文明教師基本要求,建立文明師生考評細則,文明師生獎勵制度,不文明師生整改措施以及問責辦法,用制度規范人。 三、以校園文化氛圍為襯托,提升師生文明內涵 大力加強校園環境、校園文化建設,讓優美的環境和人文情懷影響人、教育人,提升人的文明修養。 文明道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有泰山之重;文明道德沒有標價,卻可以讓人的心靈高貴;文明道德沒有體積,卻可以讓人的情緒高昂,文明道德是做人的准則。學校要持之以恆通過各種教育和實踐活動,加強文明道德建設,提升師生文明素質,為祖國未來培養高素質的公民。

❽ 關於《大學和諧校園》的調查報告

和諧校園文化是和諧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和諧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同樣離不開和諧校園文化建設。從文化的育人功能來看,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有利於提高師生思想修養和道德素質,從而奠定和諧校園所需要的普遍的文化基礎。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重要作用。要使校園內每個師生都具備和諧校園所需要的道德、觀念,從而使其行為符合和諧校園的要求,就必須首先建設一種和諧的校園文化,用文化的力量來教育師生、感染師生,使每個師生都能知法守法,弘揚正義,誠實守信,勇於創新,才能最終實現校園和諧。從文化的導向功能來看,建設和諧文化,有利於形成學校的主流價值,從而為和諧校園構建提供全體師生共同認同的價值體系。文化主導著人們的價值觀。建設和諧校園,必然要經過和諧校園文化的引導、熏陶和規范,形成和諧校園的核心價值體系,使師生都能以服務校園和諧、促進校園和諧、實現校園和諧為己任,摒棄破壞校園和諧、阻礙校園和諧的觀念和行為,和諧校園才能健康發展。從文化的凝聚功能來看,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有利於凝聚師生,形成人人嚮往和諧校園、人人服務和諧校園建設的向心力。文化可以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建設和諧校園,就是要使校園和諧成為全校師生員工普遍認同和追求的目標,使學校的發展目標、規章制度、人際關系和各項具體工作具有和諧的文化理念,使學校表現出極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從而號召全體教職員工為和諧校園的建設而奮斗。建設和諧校園文化,應該遵循一個基本的思路。第一,要以共同的理想來引導師生積極參與和諧文化的建設。要把宣傳、強化共同理想同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形成師生同心協力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強大共識。東北大學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也要在學校建設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共同目標下,循著「自強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訓精神,合理規劃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和方向,引導師生積極參與到和諧校園文化建設中來。第二,以培育人才為目的,切實關心大學生的發展,解決他們在成長成才中的困難。以人為本、以生為本是和諧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就要把學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就是從大學生的實際出發,相信學生、理解學生、幫助學生,以滿足其學習、生活、工作,發展等各方面根本利益訴求為途徑,通過學生自身的和諧實現學生與學校的和諧,最終實現校園和諧。東北大學近年來解決學生生活困難、心理困境和就業困擾等方面做了不懈的努力,形成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要從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角度出發,以和諧為目標,在服務大學生成長成才方面特別是在服務大學生就業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總結、提升和創新。第三,形成全員育人的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全員育人是學校提高育人質量的要求,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建設和諧校園文化的要求。形成全員育人的校園文化氛圍,對於促進校園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制度的和諧,催生良好的師生關系具有重要作用。學校的各個部門,都能本著育人這一根本,做好教學、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校園才能實現全面的和諧。第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維護校園和諧穩定。建設和諧校園,穩定是基礎;建設和諧校園文化,也需要一個穩定的校園環境。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教育、引導職能,著力提高其化解矛盾的能力、控制局勢的能力、駕馭穩定工作的能力,努力創造和諧穩定的校園環境。第五,完善渠道,加強溝通,構建和諧的信息交流網路。在和諧校園建設中,能否有一個暢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對於我們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要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就必須完善信息溝通渠道,建設一個有利於和諧的信息交流網路,充分體現自由、民主、平等的大學精神。目前,東北大學的信息交流網路比較完備,各種宣傳媒介在溝通信息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適應形勢發展的新需要,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網路交流平台的建設,進一步做好網路信息的搜集整理、監督引導和反饋工作,建設更加便捷、暢通和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

❾ 河南省黃河河務濮陽市河務局待遇怎麼樣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啊

com/zt/2005/dahe2005/topic_html/lishi.htm" target="_blank">http://news.qq.com/zt/2005/dahe2005/topic_html/lishi.htm這是有關黃河的
文章講解。。。古往今來,黃河以其雄壯的氣勢,奔騰在中國大地上,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歌頌黃河就是歌頌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

《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樂而寫的組詩。1938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踐踏著華北大地。全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潮。通過自己創造的藝術形象反映現實斗爭,激發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是許多進步作家、藝術家的心願。詩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經創作出歌詞《五月的鮮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地抗戰不歇。……」歌詞經譜曲後廣為傳唱。1939年詩人到延安後,又創作了篇幅與規模更大的組詩《黃河大合唱》。《黃河大合唱》共有八個樂章,分別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對口曲》《黃水謠》《黃河怨》《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詩中雄奇的想像與現實圖景交織在一起,組成一幅壯闊的歷史畫卷,歌唱苦難與抗爭,刻畫黃河的形象,反映中華民族英雄兒女抗戰的真實場面。冼星海稱贊它「充滿美,充滿寫實、憤恨、悲壯的情緒,使一般沒有渡過黃河的人和到過黃河的人都有一種同感。在歌詞本身已盡量描寫出數千年來的偉大黃河的歷史了」。

《黃河頌》在體裁上是一首頌詩,著眼於「歌頌」,在結構上與組詩第一章《黃河船夫曲》是緊密相承的。《黃河船夫曲》描寫:「烏雲滿天,驚濤拍岸,黃河的船夫,在暴風雨中搏戰,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彼岸。這象徵著我們偉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驚濤駭浪般的重重困難,終於取得輝煌的勝利。」於是在第二章《黃河頌》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著黃河唱出了頌歌。他歌頌黃河氣勢宏偉,源遠流長,並且要學習它的榜樣,像它一樣的偉大堅強
《黃河頌》,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烈的沖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教學時可充分利用CAI輔助教學的優勢,通過直接訴諸視覺、聽覺的畫面和音樂來激發學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動學生的心靈。教學語言詩意化,環節緊湊,學生激情如行雲流水般暢通無阻,以讀啟悟,品讀詩歌。
學習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目標
用普通話正確流暢、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整體把握歌詞主體部分。
二、過程和方法目標
利用CAI輔助教學,了解時代背景,激發愛國熱情,打動學生心靈。
抓住詩歌的節奏與感情反復朗讀,並背誦詩歌。
以詩歌第二節的關鍵詞分析來深入理解詩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歌蘊含的濃烈的愛國熱情,培養愛國情懷。
重難點及策略:調動學生情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資源與教具:CAI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1、激情導入,營造氛圍
⑴、師:生生不息的中華民族啊!長城是靜脈,黃河是動脈。黃河,偉大的母親河!
⑵、學生欣賞。CAI出示:黃河奔騰不息的動畫。
師(配畫音):這就是的黃河!這就是勇往直前的黃河!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華夏文明的黃河!
⑶、師:1938年,日本的鐵蹄肆意踐踏我國領土,黃河危在旦夕,中華民族危在旦夕。當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國大地時,華夏民族的優秀兒女啊!帶著黃河的英雄氣魄,投入了抗日戰爭的滾滾洪流之中。
板書:黃河頌。
2、欣賞《黃河頌》,感受激情
⑴、師:黃河頌,是黃河的頌歌,是時代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的頌歌,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堅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頌歌。讓我們來欣賞一曲黃河的深情頌歌。
CAI出示《黃河頌》樂章。
⑵、師:同學們,欣賞了《黃河頌》,老師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們覺得老師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朗讀呢?
抽生後明確:激昂、雄健、悲壯!
⑶、CAI出示,教師配樂詩朗誦。
3、生齊讀,吟詠成誦
師:同學們,面對母親河,叫我怎能不歌唱?放聲高歌吧!
學生齊讀課文。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1、品味語言,感悟詩情
師:我們已被黃河所感染、所鼓舞,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詩篇,去聆聽黃河的聲音,去感悟中華民族的靈魂吧!
⑴、《黃河頌》由序曲、主體、尾聲三部分組成,序曲展示了黃河的偉大堅強,主體歌頌了黃河的偉大精神,尾聲號召我們學習黃河的精神。
板書:序曲、主體、尾聲
⑵、讓我們聚焦於黃河的主體部分吧!主體部分是由繪黃河、頌黃河兩部分組成,繪黃河,繪出了黃河的磅礴氣勢,繪出了黃河的英雄氣魄。
師:男同學來讀繪黃河部分,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出氣勢。
⑶、那同學們,頌黃河部分又在頌揚黃河的什麼精神呢?我們看,有一個句子反復出現了三次,那就是——「啊!黃河!」,是從哪三個方面來贊頌了黃河的英雄氣魄呢?
板書:搖籃、屏障、臂膀。
⑷、詩人反復吟唱:「啊!黃河!」, 我們應該怎樣來讀出這三個小節的情感與氣魄呢?
分小組討論,試讀。
抽讀後明確:第一節,舒緩深沉;第二節,堅強有力;第三節,高亢激昂。
⑸、分成三個小組來讀這三個小節。
師:黃河是搖籃,養育了炎黃子孫;黃河是屏障,護衛了神聖國土;黃河是臂膀,激勵著中華民族!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象徵著我們中華的民族魂!
板書:民族魂
2、角色朗讀、體味詩情
⑴、教師小結:《黃河頌》,以它充滿斗爭性的激昂旋律與黃河般桀驁不馴的血性激勵中華兒女與日寇英勇搏擊,今天它仍然以其氣勢磅礴的史詩般的英雄氣概感染著一代又一代人。
⑵、師朗讀朗誦詞,女生、男生分讀繪黃河、頌黃河部分,全班齊讀尾聲。
第三板塊:拓展延申
師:可在我們今天呢?近世以來,黃河屢次泛濫,造成了若干破壞。這是人為因素所造成的惡果,是不肖的炎黃子孫的「傑作」。植被的破壞,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嚴重,黃河怎能不頻繁泛濫? 請同學們下課後搜集有關黃河的資料,來保護我們的黃河,我們的母親河!

附:《黃河頌》教學後記

詩歌貴形象思維,且講究含蓄。當詩人描繪事物時,他的目的往往不在於說這事物怎樣,而在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景則是借景抒情,詠物則是借物言志。而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無不依賴於詩歌語言的表述。因此,在進行詩歌教學時切不可從「抽象」再次走向「抽象」。教師可以充分運用表情與動作的感染;教師板畫的直觀;錄音配樂、CAI課件的使用……化「抽象」為「形象」。詩歌教學中的一切審美活動都是以學生對審美對象的直接感知開始的,並在這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深化。
一、藉助美讀
所謂「美讀」就是指「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葉聖陶語)。詩歌,主要通過有節奏、有感情的朗讀來體會語言的美和意境的美。
美讀現代詩,首先必須把握其思想內容,根據思想內容,確定情感基調。根據情感的需要,確立語速。《黃河頌》唱出黃河的雷霆萬鈞之勢,奔騰咆哮之聲,更寫出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聯系時代特徵,讀出激昂、雄健、悲壯!再根據詩歌意境,確定輕讀重讀及音長音短,讀出詩歌的韻味。形式靈活多樣,教師范讀,學生個別讀、分組讀、齊讀,……
二、藉助音樂
古人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們對於音樂的體驗,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卻未必能產生心靈上的共鳴。《黃河頌》音樂壯闊、熱情、深切,表現了險峽急流、怒濤旋渦、礁石瀑布,歌頌了黃河氣勢宏偉,歷史源遠流長。學生聽後,激情澎湃,情不可遏,在其中激越飛騰,在其中濡染陶冶。
總之,我們不僅要探尋提供有豐富審美價值的審美對象,更要運用一切可行手段,如藉助物像、藉助畫面、藉助音樂、藉助美讀、藉助移情等,從而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使學生對詩歌作品的思想內容有深刻的領悟和啟迪,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染上作者的情緒色調。所以我們進行詩歌教學時,要充分挖掘詩歌本身的美感,讓學生感到,即使是「枯燥的哲理」,也是美的,美就能夠接受。方能使整個詩歌教學過程籠罩在師生所創造的特定的氣氛和情調中,使學生在和諧、熱情、活潑、充滿美感的課堂氛圍中感知美、欣賞美。
汗··我們上星期五就學了,其實這篇文章挺簡單的

❿ 2020年河南中小學是否延遲開學

1月27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緊急通知,鑒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我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工作要求,全省學校推遲開學,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工作通知如下:
一、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推遲開學,具體開學時間視疫情形勢另行通知。嚴禁任何學校(含公辦、民辦)擅自提前開學,正式開學前學生不得返校。任何學校不得組織高三、初三年級學生提前補課。各地教育部門和高等學校要根據疫情發展,科學研判,做好延遲開學預案,認真做好開學前的各項准備。
二、立即暫停各類校外培訓機構所有線下課程和集體活動,恢復時間根據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另行通知。各地教育部門要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將相關要求及時傳達到各培訓機構,並做好監管工作。
三、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和幼兒園要面向離校師生,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班級群等網路渠道,向學生和家長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引導學生特殊時期不離家、不返校。要「一校一策」研究制定延期開學期間工作舉措,根據實際調整教學計劃,提供網上學習課程,指導學生安排好在家的學習和生活,並做好答疑和指導。
四、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藝術專業省統考音樂和舞蹈類面試延期進行,具體開考時間視疫情形勢另行通知。
五、河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原定於2020年2月份舉辦的系列雙選活動推遲舉辦,具體舉辦時間視疫情形勢另行通知。

熱點內容
高校師德總結 發布:2025-09-02 05:12:08 瀏覽:71
五年級教師家訪記錄 發布:2025-09-02 03:44:10 瀏覽:236
2008年考研數學二 發布:2025-09-02 01:20:54 瀏覽:430
不得不的英語 發布:2025-09-01 22:53:22 瀏覽:85
初三上冊物理知識點 發布:2025-09-01 21:25:06 瀏覽:843
生物防治的缺點 發布:2025-09-01 20:13:53 瀏覽:176
如何進行英語教學 發布:2025-09-01 19:42:48 瀏覽:688
老師玩少年 發布:2025-09-01 19:03:20 瀏覽:519
上古卷軸5物理插件 發布:2025-09-01 18:25:33 瀏覽:497
初中語文仿句 發布:2025-09-01 18:10:17 瀏覽: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