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師生師德 » 乖孩子家訪

乖孩子家訪

發布時間: 2021-08-14 22:25:54

老師家訪,家長應該做什麼准備

轉眼又是開學季,一批小朋友即將在九月份進入園和小學,只是他們在接受新生教育之前還必須完成一項「考驗」——迎接老師家訪。一些幼兒園和小學為了迎接新來的學生紛紛派出老師家訪,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和老師先有個初步接觸了解,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彼此不陌生。當老師來家訪時,為了讓老師對你家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你會不會事先做些准備? 接待工作交女兒(皮皮爸 35歲 采購) 那天和同事們吃飯的時候無意間說起,過幾天女兒皮皮的幼兒園老師將來家訪。一個同事問道:「你們家做好准備了嗎?」我一頭霧水,原本覺得家訪是老師的事情,是為了和小朋友們變得更熟絡一點,方便以後的教學。可同事覺得家訪更主要是家長的事情,應該讓老師對孩子以及父母都產生好的印象,這樣孩子上幼兒園才不會吃虧。聽了同事一番話之後,我如醍醐灌頂,一下子覺得應該從戰略和戰術上都要對這個家訪活動有所重視。 回家和老婆商量之後,我們先把家裡里外外地收拾了一遍,再把幾本幼兒教育的書擺在書架顯眼的位置,以顯示我們這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然後我們開始強化訓練皮皮的待人接物能力,讓她學會禮貌地詢問客人需求,並給客人倒水、上水果。這兩天我們把這一套訓練得很好,皮皮猶如小淑女一般。我們決定,老師來的時候把接待工作交給皮皮,這樣不僅可以顯示出她的禮貌和教養,也可以讓老師迅速和皮皮有話聊,我想老師應該會對她有好印象的。情況到底會如何,還得老師來了之後見分曉。 讓老師吃了兩次閉門羹(roro) 我有一朋友說她碰到了學前家訪的尷尬事。她的女兒今年九月份要上幼兒園啦,但她根本不知道有老師登門家訪這事,害得老師兩次家訪都吃了閉門羹。 如果不是那天同一小區的另一個媽媽打電話來,說起當天要開新生家長會,她估計連寶貝女兒的第一次家長會都錯過了。 朋友去開家長會,在簽到時,老師說:「哦,原來你就是XX的媽媽呀,你們是不是工作很忙啊,連續兩天到你們家都沒人,電話也沒人接」。朋友只好尷尬地向老師解釋其中原因。 雖然我現在是這樣勸慰朋友,但卻暗自下定決心,等我的孩子上學時,不管家訪前夕我有多繁忙,也決不會讓老師撲空。畢竟,第一印象還是很重要的! 好印象和偽裝不是一回事 (月羿) 今年我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了,自從放暑假以來,我們就一直期待著老師的到來,可是老師卻至今未來,作為家長,心裡著實忐忑不安。 我們在心裡反復排演老師上門的情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家裡打理得整潔干凈些,至於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么,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展現她最自然最真實的一面才好。 雖然第一面印象很重要,但是有些家長在老師家訪前把孩子「武裝」得面目全非,甚至嬌揉造作,我覺得實在不可取。因為老師家訪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孩子真實的一面和他所處的家庭環境,以便能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因勢利導。家長和孩子在此時的一切「偽裝」,不但不會給孩子接下去的學習生活帶來幫助,反而會混淆老師的判斷力,不利於孩子在新環境的成長。 邀上特別嘉賓 (尹女士36歲會計) 兒子的調皮搗蛋有時候讓我抓狂,所以在得知他的小學老師要來家訪時,我很怕他到時候人來瘋,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還好兒子有個小剋星,就是我妹妹的女兒,比他小三歲的比比。因為是哥哥,所以兒子在比比的面前總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耐心地陪她玩,態度好得更是沒話說。所以我早就和妹妹說了,老師家訪的那天把比比送來,算是特別嘉賓。 老師來的那天,兒子和比比安靜地坐在沙發上,不吵也不鬧,當比比說要吃東西的時候,他一個箭步就跑去冰箱拿,甚至還不忘問老師要不要。老師和我們聊了一會,臨走的時候還笑著對我說:「他很懂事。」我真是暗自慶幸,還好把比比請來了,否則就得不到這樣的評語了。 [卓先生]老師來家訪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我不會做特別准備,也不會讓孩子特別准備來迎合老師,一切照舊,表現出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態就好。 [小強]入托前的第一次家訪很重要,我會列出比較詳細的清單,詢問老師一些我不是很清楚的事宜,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告訴老師寶寶的一些習慣,以便老師在幼兒園能給予比較全面的照顧。我會要求老師今後和我們家長及時溝通,彼此能夠更好地掌握寶寶的情況。總之,我覺得第一次家訪,既是我們把寶寶託付給老師的過程,也是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老師和幼兒園的過程,對雙方都很重要。 [山抹微雲]每次新生入學前的家訪,我們看的都是比較重要的,畢竟這是老師第一次和小孩子以及家長接觸,希望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他們,以方便日後的教學。 做這樣的家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回遇到的都是精心准備過的家長。有的是列出孩子的一些毛病,希望我們在學校能夠幫助督促改正;有的專門讓孩子表現一些才藝,希望能給我們留下好的印象;當然也有塞紅包和卡的,希望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特殊的照顧。其實作為老師,我們對所有孩子都會一視同仁,我們最希望從家長那裡得到的只是他們的積極配合及孩子的一些信息。 [黃偉明may]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基本上在對一個人的總體感覺上佔了80%,以後在慢慢相處中只能改變20%,所以孩子給老師的第一感覺特別重要。但我不會因此讓一個頑皮的孩子裝成乖孩子,那等老師上課時發現性格差異如此大,豈不感覺被騙,反而印象不好了。所以老師來家訪之前,我會有點准備,但不會為了討好老師,而讓孩子在性格上有所佯裝。 [楊蕾]如果事先的准備只是想給老師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的話,倒不如平時注重一下對孩子的良好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有禮貌的、能給人以良好印象的孩子,又何必在老師家訪時佯裝呢?頑皮、愛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老師應該不會因此而對孩子有不好的印象吧。

㈡ 男生應該怎麼面對家訪

你說的是那種家訪,老師家訪嗎?如果是的話,就抱有一顆平常心就好了,對於老師提出的建議欣然接受,學校安排老師家訪,也是出於對學生個人及家庭的關心,也不乏有一些老師只是走走形式,個人覺得平常心看待就好。

㈢ 完了,什麼都完了。我初三,昨晚偷偷和同學去網吧通宵,被爸媽發現,媽就打電話給班主任,班主任說來家訪

沒事 處於叛逆期出去通個宵正常 家訪就家訪 老師都是有分寸的 頂多讓你父母好好管教你 不會當著你父母的面說你在學校多麼多麼差什麼的 木事

㈣ 老師家訪家長應做什麼准備

轉眼又是開學季,一批小朋友即將在九月份進入幼兒園和小學,只是他們在接受新生教育之前還必須完成一項「考驗」——迎接老師家訪。一些幼兒園和小學為了迎接新來的學生紛紛派出老師家訪,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和老師先有個初步接觸了解,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彼此不陌生。當老師來家訪時,為了讓老師對你家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你會不會事先做些准備? 接待工作交女兒(皮皮爸 35歲 采購) 那天和同事們吃飯的時候無意間說起,過幾天女兒皮皮的幼兒園老師將來家訪。一個同事問道:「你們家做好准備了嗎?」我一頭霧水,原本覺得家訪是老師的事情,是為了和小朋友們變得更熟絡一點,方便以後的教學。可同事覺得家訪更主要是家長的事情,應該讓老師對孩子以及父母都產生好的印象,這樣孩子上幼兒園才不會吃虧。聽了同事一番話之後,我如醍醐灌頂,一下子覺得應該從戰略和戰術上都要對這個家訪活動有所重視。 回家和老婆商量之後,我們先把家裡里外外地收拾了一遍,再把幾本幼兒教育的書擺在書架顯眼的位置,以顯示我們這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然後我們開始強化訓練皮皮的待人接物能力,讓她學會禮貌地詢問客人需求,並給客人倒水、上水果。這兩天我們把這一套訓練得很好,皮皮猶如小淑女一般。我們決定,老師來的時候把接待工作交給皮皮,這樣不僅可以顯示出她的禮貌和教養,也可以讓老師迅速和皮皮有話聊,我想老師應該會對她有好印象的。情況到底會如何,還得老師來了之後見分曉。 讓老師吃了兩次閉門羹 (roro) 我有一朋友說她碰到了學前家訪的尷尬事。她的女兒今年九月份要上幼兒園啦,但她根本不知道有老師登門家訪這事,害得老師兩次家訪都吃了閉門羹。 如果不是那天同一小區的另一個媽媽打電話來,說起當天要開新生家長會,她估計連寶貝女兒的第一次家長會都錯過了。 朋友去開家長會,在簽到時,老師說:「哦,原來你就是XX的媽媽呀,你們是不是工作很忙啊,連續兩天到你們家都沒人,電話也沒人接」。朋友只好尷尬地向老師解釋其中原因。 老師倒也沒有多說什麼。但是朋友緊張得不得了,事後跑來問我怎麼補救。我告訴她,學前家訪不過是提供一個機會,可以讓老師先了解一下每個學生的狀況,錯過固然可惜,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如果這變成家長的一種心理負擔,家長生怕不經意間的怠慢了老師,由此間接影響到孩子日後的求學道路,學前家訪就會變味。 雖然我現在是這樣勸慰朋友,但卻暗自下定決心,等我的孩子上學時,不管家訪前夕我有多繁忙,也決不會讓老師撲空。畢竟,第一印象還是很重要的! 好印象和偽裝不是一回事 (月羿) 今年我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了,自從放暑假以來,我們就一直期待著老師的到來,可是老師卻至今未來,作為家長,心裡著實忐忑不安。 我們在心裡反復排演老師上門的情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家裡打理得整潔干凈些,至於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么,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展現她最自然最真實的一面才好。 雖然第一面印象很重要,但是有些家長在老師家訪前把孩子「武裝」得面目全非,甚至嬌揉造作,我覺得實在不可取。因為老師家訪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孩子真實的一面和他所處的家庭環境,以便能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因勢利導。家長和孩子在此時的一切「偽裝」,不但不會給孩子接下去的學習生活帶來幫助,反而會混淆老師的判斷力,不利於孩子在新環境的成長。 邀上特別嘉賓 (尹女士36歲會計) 兒子的調皮搗蛋有時候讓我抓狂,所以在得知他的小學老師要來家訪時,我很怕他到時候人來瘋,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還好兒子有個小剋星,就是我妹妹的女兒,比他小三歲的比比。因為是哥哥,所以兒子在比比的面前總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耐心地陪她玩,態度好得更是沒話說。所以我早就和妹妹說了,老師家訪的那天把比比送來,算是特別嘉賓。 老師來的那天,兒子和比比安靜地坐在沙發上,不吵也不鬧,當比比說要吃東西的時候,他一個箭步就跑去冰箱拿,甚至還不忘問老師要不要。老師和我們聊了一會,臨走的時候還笑著對我說:「他很懂事。」我真是暗自慶幸,還好把比比請來了,否則就得不到這樣的評語了。 [卓先生]老師來家訪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我不會做特別准備,也不會讓孩子特別准備來迎合老師,一切照舊,表現出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態就好。 [小強]入托前的第一次家訪很重要,我會列出比較詳細的清單,詢問老師一些我不是很清楚的事宜,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告訴老師寶寶的一些習慣,以便老師在幼兒園能給予比較全面的照顧。我會要求老師今後和我們家長及時溝通,彼此能夠更好地掌握寶寶的情況。總之,我覺得第一次家訪,既是我們把寶寶託付給老師的過程,也是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老師和幼兒園的過程,對雙方都很重要。 [山抹微雲]每次新生入學前的家訪,我們看的都是比較重要的,畢竟這是老師第一次和小孩子以及家長接觸,希望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他們,以方便日後的教學。 做這樣的家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回遇到的都是精心准備過的家長。有的是列出孩子的一些毛病,希望我們在學校能夠幫助督促改正;有的專門讓孩子表現一些才藝,希望能給我們留下好的印象;當然也有塞紅包和卡的,希望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特殊的照顧。其實作為老師,我們對所有孩子都會一視同仁,我們最希望從家長那裡得到的只是他們的積極配合及孩子的一些信息。 [黃偉明may]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基本上在對一個人的總體感覺上佔了80%,以後在慢慢相處中只能改變20%,所以孩子給老師的第一感覺特別重要。但我不會因此讓一個頑皮的孩子裝成乖孩子,那等老師上課時發現性格差異如此大,豈不感覺被騙,反而印象不好了。所以老師來家訪之前,我會有點准備,但不會為了討好老師,而讓孩子在性格上有所佯裝。 [楊蕾]如果事先的准備只是想給老師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的話,倒不如平時注重一下對孩子的良好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有禮貌的、能給人以良好印象的孩子,又何必在老師家訪時佯裝呢?頑皮、愛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老師應該不會因此而對孩子有不好的印象吧。

㈤ 我班有個孩子特別不聽話上課不遵守紀律該怎麼教育呢

教育孩子遵循的四大原則 『第一大原則:親密有間』 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天地,他們不希望別人隨意闖進自己的房間 寶寶一向是媽媽的「乖孩子」,誰知道有一次,竟然和媽媽起了一次大沖突。媽媽在整理寶寶房間的時候,把一個又臟又舊的布娃娃扔了,寶寶知道後不依不饒,質問媽媽:「那是我的娃娃,你憑什麼扔掉?以後不許亂動 我的東西!」媽媽氣壞了:「好啊你,天天親你疼你,誰知道翅膀上毛還沒長全呢就想單飛。我偏動你的東西!」媽媽一氣之下把寶寶那些捨不得扔的很舊的玩具全給扔了,寶寶氣壞了,一邊大哭著往回撿一邊罵:「壞媽媽!壞媽媽!」這件事情並不大,卻搞得媽媽也傷心,寶寶也傷心。 這涉及父母和子女之間相處的一個原則:親密有間。我們常說「親密無間」,心理學研究卻表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隱私和個人空間,一旦被入侵,就會表現得煩躁不安,憂慮戒備。只有個人空間得到充分尊重,才能心態平和,做事也會比較冷靜。 父母和孩子之間,也需要「有間」。很多家長要求孩子不要隨便亂翻父母的東西,因為大人要有自己的空間。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小天地,他們不希望別人隨意闖進自己的房間,即使是至親至愛的父母。只有親密有間,家庭才能既成為一個親密生活的共同體,又成為一個個性自由發展的場所。生活在「親密有間」的家庭里的孩子,從小就明白:人與人之間,要保持適當的距離。 『第二大原則:尊重有度』 父母處理與孩子關系的時候,既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也要做一名嚴格的長者 小樂的爸爸是一個教子觀念很新的人,和孩子如朋友,如兄弟,獨獨不像父子。他的做法是讓兒子直呼其名,事事聽取小樂的意見。他一直認為,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尊重孩子。沒想到,才幾歲的小樂變得非常任性,一切惟我獨尊。 當爸爸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父子之間的沖突已經激烈到無法化解,有一次,兩人又發生了沖突,最後氣得爸爸抓住小樂,劈頭蓋臉一頓痛打。小樂搞不清楚,為什麼一向和自己親如哥們兒一樣的爸爸,怎麼突然變成了惡魔,他感覺受到嚴重的傷害。 這是一個過猶不及的典型例子。尊重太過,就成了沒有原則的妥協;尊重不足,沖突會隨即產生。怎樣才能算是尊重有度呢?父母處理與孩子關系的時候,既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也要做一名嚴格的長者,讓孩子信任你,樂於向你敞開心扉,同時又遵從你的一些決定。家長制的威風不可取,你可以用溫和而堅定的句式提建議:「假如我是你,我就……」這樣說法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受到尊重,對父母的意見也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 『第三大原則:滿足有限』 在孩子提出過分要求時,要堅決抵制。父母的堅決拒絕會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威力 朵朵是個活潑可愛的孩子,就是有點「貪心」。每當父母答應她一件事,她就馬上加碼。有一次她要買書,爸爸就給她買了一本。誰知她拿著這本,又渴望地盯著另一本,爸爸不忍心,又給她買了。當拉著她出門的時候,朵朵仍舊滿臉不高興。問她怎麼了,她說:「爸爸不好,就給買兩本書!」這種情況還有很多,慈愛的父親受不了朵朵的眼淚,大多數情況都選擇妥協。 結果發現,越妥協朵朵的要求越多,到最後,朵朵幾乎總是淚汪汪的,因為世界上有那麼多事是爸爸無法替自己實現的。 其實,這是父母對孩子的慾望不加控制的結果。法國教育家盧梭在《愛彌兒》一書中,對為人父母者說過這樣一段發人深省的話:「你知道用什麼辦法准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因為有種種滿足他慾望的便利條件,所以他的慾望將無止境地增加。結果,你遲早有一天不得不因為無能為力而表示拒絕。突然碰了這個釘子,他將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東西還感覺痛苦。」 所以,在孩子提出過分要求時,要堅決抵制。父母的堅決拒絕會讓孩子體會到規則的威力,以後提要求就會慎重得多。 而且,父母有限度地滿足是對社會和周圍環境的一種基本態度的模仿。孩子在父母這里學會適度地提自己的要求和控制自己的慾望,長大後與人交往就容易多了。 『第四大原則:幫忙有忌』 許多孩子的能力都處在「休眠期」,假如再沒有原則地幫忙,孩子的能力可能就會一輩子「沉睡」下去 小小被送到幼兒園之後,老師發現這個孩子什麼都不肯做,不光不肯疊自己的小被小褥,就連游戲也不玩,別的孩子玩的時候,他在一邊巡視和指揮:「你,站這邊;你,到那兒去;你,玩給我看。」小朋友都很煩他。老師做了一次家訪,才明白了問題的症結。 原來小小的父母因為工作忙碌,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撫養。 兩位老人對孫兒十分寵慣,玩玩具都怕傷著孩子,總是奶奶玩給他看,「替他玩」。老師家訪時,奶奶還一邊和老師說話,一邊手腳不停地替小小玩變形金剛。小小看著金剛在奶奶手裡花樣百出,興奮地大叫。但是讓他自己玩,他卻一個勁地退縮,不知道從何下手。 奶奶這樣做的最直接後果,就是孩子喪失了探索世界的興趣和勇氣,而且養成孩子怠惰、笨拙的毛病。有很多家長幫孩子洗衣服、打掃衛生,陪孩子寫作業等等,以至於孩子的衣服從來都是沾滿土和泥,自己的衣櫃里亂七八糟,吃過飯把碗一推,寫作業必須要父母陪,不然心裡就覺得沒有底。這種過度幫忙造成的危害就是助長了孩子的依賴性。 家長應該告訴孩子:書包、衣櫃自己要整理,小件衣服自己要學著洗,作業一定要自己獨立完成。無人可依賴的情況下,孩子會發揮最大的主觀能動性。河北某大學一對夫妻雙雙赴美,家裡只留下了兩個正上學的孩子。這兩個孩子自己學習,自己生活,還要照顧奶奶,居然先後都考上了名牌大學。 這讓我們看到了蘊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潛能。許多孩子的能力都處在「休眠期」,假如再這樣沒有原則地幫忙,孩子的能力可能就會一輩子「沉睡」下去。

㈥ 老師來家訪了緊張怎麼辦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這幾天有什麼好玩的先忍住,做個乖孩子。

㈦ 老師來家訪怎麼辦急用

沒事,先惡補一下作業,前提得有質量。你就實話實說,不要撒謊,當個乖孩子就好了。老師家訪是了解你的學習情況,不會為難你的,放心吧!

㈧ 一般家訪,家長需要帶孩子應付住在學區房裡多少

轉眼又是開學季,一批小朋友即將在九月份進入園和小學,只是他們在接受新生教育之前還必須完成一項「考驗」——迎接老師家訪。一些幼兒園和小學為了迎接新來的學生紛紛派出老師家訪,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和老師先有個初步接觸了解,等到真正上課的時候彼此不陌生。當老師來家訪時,為了讓老師對你家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你會不會事先做些准備?
接待工作交女兒(皮皮爸 35歲 采購)
那天和同事們吃飯的時候無意間說起,過幾天女兒皮皮的幼兒園老師將來家訪。一個同事問道:「你們家做好准備了嗎?」我一頭霧水,原本覺得家訪是老師的事情,是為了和小朋友們變得更熟絡一點,方便以後的教學。可同事覺得家訪更主要是家長的事情,應該讓老師對孩子以及父母都產生好的印象,這樣孩子上幼兒園才不會吃虧。聽了同事一番話之後,我如醍醐灌頂,一下子覺得應該從戰略和戰術上都要對這個家訪活動有所重視。
回家和老婆商量之後,我們先把家裡里外外地收拾了一遍,再把幾本幼兒教育的書擺在書架顯眼的位置,以顯示我們這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然後我們開始強化訓練皮皮的待人接物能力,讓她學會禮貌地詢問客人需求,並給客人倒水、上水果。這兩天我們把這一套訓練得很好,皮皮猶如小淑女一般。我們決定,老師來的時候把接待工作交給皮皮,這樣不僅可以顯示出她的禮貌和教養,也可以讓老師迅速和皮皮有話聊,我想老師應該會對她有好印象的。情況到底會如何,還得老師來了之後見分曉。
讓老師吃了兩次閉門羹(roro)
我有一朋友說她碰到了學前家訪的尷尬事。她的女兒今年九月份要上幼兒園啦,但她根本不知道有老師登門家訪這事,害得老師兩次家訪都吃了閉門羹。
如果不是那天同一小區的另一個媽媽打來,說起當天要開新生家長會,她估計連寶貝女兒的第一次家長會都錯過了。
朋友去開家長會,在簽到時,老師說:「哦,原來你就是XX的媽媽呀,你們是不是工作很忙啊,連續兩天到你們家都沒人,也沒人接」。朋友只好尷尬地向老師解釋其中原因。
雖然我現在是這樣勸慰朋友,但卻暗自下定決心,等我的孩子上學時,不管家訪前夕我有多繁忙,也決不會讓老師撲空。畢竟,第一印象還是很重要的!
好印象和偽裝不是一回事 (月羿)
今年我的孩子就要上小學了,自從放暑假以來,我們就一直期待著老師的到來,可是老師卻至今未來,作為家長,心裡著實忐忑不安。
我們在心裡反復排演老師上門的情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家裡打理得整潔干凈些,至於老師對孩子的印象么,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在老師面前展現她最自然最真實的一面才好。
雖然第一面印象很重要,但是有些家長在老師家訪前把孩子「武裝」得面目全非,甚至嬌揉造作,我覺得實在不可取。因為老師家訪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孩子真實的一面和他所處的家庭環境,以便能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因勢利導。家長和孩子在此時的一切「偽裝」,不但不會給孩子接下去的學習生活帶來幫助,反而會混淆老師的判斷力,不利於孩子在新環境的成長。
邀上特別嘉賓 (尹女士36歲會計)
兒子的調皮搗蛋有時候讓我抓狂,所以在得知他的小學老師要來家訪時,我很怕他到時候人來瘋,給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
還好兒子有個小剋星,就是我妹妹的女兒,比他小三歲的比比。因為是哥哥,所以兒子在比比的面前總是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耐心地陪她玩,態度好得更是沒話說。所以我早就和妹妹說了,老師家訪的那天把比比送來,算是特別嘉賓。
老師來的那天,兒子和比比安靜地坐在沙發上,不吵也不鬧,當比比說要吃東西的時候,他一個箭步就跑去冰箱拿,甚至還不忘問老師要不要。老師和我們聊了一會,臨走的時候還笑著對我說:「他很懂事。」我真是暗自慶幸,還好把比比請來了,否則就得不到這樣的評語了。
[卓先生]老師來家訪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我不會做特別准備,也不會讓孩子特別准備來迎合老師,一切照舊,表現出最真實最自然的狀態就好。
[小強]入托前的第一次家訪很重要,我會列出比較詳細的清單,詢問老師一些我不是很清楚的事宜,還有更為重要的就是告訴老師寶寶的一些習慣,以便老師在幼兒園能給予比較全面的照顧。我會要求老師今後和我們家長及時溝通,彼此能夠更好地掌握寶寶的情況。總之,我覺得第一次家訪,既是我們把寶寶託付給老師的過程,也是使我們更進一步了解老師和幼兒園的過程,對雙方都很重要。
[山抹微雲]每次新生入學前的家訪,我們看的都是比較重要的,畢竟這是老師第一次和小孩子以及家長接觸,希望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他們,以方便日後的教學。
做這樣的家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每回遇到的都是精心准備過的家長。有的是列出孩子的一些毛病,希望我們在學校能夠幫助督促改正;有的專門讓孩子表現一些才藝,希望能給我們留下好的印象;當然也有塞紅包和卡的,希望我們能夠給予孩子特殊的照顧。其實作為老師,我們對所有孩子都會一視同仁,我們最希望從家長那裡得到的只是他們的積極配合及孩子的一些信息。
[黃偉明y]都說第一印象很重要的,基本上在對一個人的總體感覺上佔了80%,以後在慢慢相處中只能改變20%,所以孩子給老師的第一感覺特別重要。但我不會因此讓一個頑皮的孩子裝成乖孩子,那等老師上課時發現性格差異如此大,豈不感覺被騙,反而印象不好了。所以老師來家訪之前,我會有點准備,但不會為了討好老師,而讓孩子在性格上有所佯裝。
[楊蕾]如果事先的准備只是想給老師一個好的第一印象的話,倒不如平時注重一下對孩子的良好教育。孩子本來就是一個有禮貌的、能給人以良好印象的孩子,又何必在老師家訪時佯裝呢?頑皮、愛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老師應該不會因此而對孩子有不好的印象吧。但如果所謂的准備是指給「紅包」的話,我會感覺很惡心。

熱點內容
2017年四川數學卷 發布:2025-05-18 00:16:14 瀏覽:719
中國社會科學院暑期 發布:2025-05-17 23:31:35 瀏覽:687
簡單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5-17 20:37:48 瀏覽:13
二級學科博士點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125
永興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17 19:10:15 瀏覽:664
高中教師資格證考試用書 發布:2025-05-17 16:29:17 瀏覽:52
小學教師的條件 發布:2025-05-17 16:21:01 瀏覽:419
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題庫 發布:2025-05-17 16:14:16 瀏覽:819
夏威夷群島地理位置 發布:2025-05-17 16:10:46 瀏覽:949
奴隸老師漫畫全集 發布:2025-05-17 16:01:34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