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訪提綱
㈠ 求一份高中家訪提綱和記錄
家訪提綱
一、簡介學校、班級的總體狀況
1、學校的性質、特色、取得的成績
2、班級的人數、任課老師、學生的概況、課程的設置
二、介紹學生在校的一日常規及要求
如:早上7;50到校開始早讀,早讀四天是語文早讀,一天是英語早讀。早晨來及時拿出書本,端坐在座位上,要麼自由讀,要麼跟著領讀員或老師讀。
二、如何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建議一: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孩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1、 為孩子創設一個固定的安靜的學習環境。
2、 排除干擾,孩子做作業時,家長不看電視、不大聲聊天。
3、 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學習,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認真完成學習任務。
4、 持之以恆,幫助孩子養成專心致志的學習習慣。
建議二:補充合理的營養,養成孩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1、早餐要讓孩子吃飽、吃好。
2、放學後,可先給孩子補充少量的食物,作短暫的休息後再讓孩子去完成一些學習任務,
3、切莫讓孩子養成邊吃東西邊做作業的習慣。
4、晚上盡可能讓孩子早點休息,保證每天有9到10小時的睡眠時間。
建議三:多與孩子聊天、談心,培養孩子活潑開朗的性格。
1、家長要多與孩子溝通,與孩子聊天,談心。
2、多從正面去了解詢問班級情況、學習情況、同學情況、老師情況
3、及時了解孩子的喜怒哀樂,特別在孩子遇到不愉快的事時,應及時給予解決、引導,
4、讓孩子學著愉快地去做每一件事,愉快地去和每一個同學相處。
建議四: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1、幫助孩子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如掃地、抹桌子。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到為他人勞動的愉快,學會關心人,同情人,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2、讓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如穿衣、系鞋帶、整理書包、准備學慣用品
建議五:進行必要的學習輔導,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1、孩子尚未具有較強的學習意識,學得快,望得快,家長應經常問問孩子,今天學了哪一課?教了哪些內容?能讀給爸爸、媽媽聽聽嗎?還有什麼不懂的?
2、家長盡可能做到幫助孩子一起回顧復習,鞏固當天學得的知識,解決好孩子的疑難問題。
3、低年級口頭作業較多,家長要引起重視,不要認為口頭作業就不是作業,一定要督促孩子認真完成。
建議六:引導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激發孩子熱愛學校、班級的感情。
1、家長要引導孩子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如每天的值日工作、學校的各項比賽等等。
2、激發孩子熱愛學校的情感。教育孩子與同學友好相處。平時與同學交往,要教會孩子謙讓互助。發生糾紛時,要啟發孩子分清是非。
3、對於個別存在罵人、打人、愛哭、任性等缺點的孩子要經常與學校老師聯系,如實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並有針對性地對孩子進行文明禮貌,意志品質教育。
4、教育孩子要尊敬老師,聽從老師的管理和教育,發現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
㈡ 新生入園家訪時應該和家長在哪些方面做重點溝通
與家長溝通時,老師先詢問孩子的一些基礎、客觀的信息,如身高體重、出生日期、疾病史等,並記錄在《家訪記錄表》上,以便後期針對孩子的個體化差異制定出有效的教學方案。
接下來,老師要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教育內容,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主張,取得家長的認同,並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使今後的家園共育工作更加順暢。
老師還可以與家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做好入園前的相應准備,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接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地迎接新的幼兒園生活。
(2)新生家訪提綱擴展閱讀
老師要提前和家長約好家訪的時間,切莫做「不速之客」。出發前要再次打電話確認,讓家長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規劃好交通與路線,盡量不要遲到。此外,訪談時間也不宜過長,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
家訪時,老師要衣著整潔、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很重視這次家訪,自然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和尊重,為成功家訪奠定基礎。出發前,老師要帶上筆、幼兒基本情況登記表、幼兒家訪記錄表等,另外,自備鞋套和給孩子准備小禮物絕對是「加分項」。
㈢ 求一篇家訪提綱和記錄~
教師家訪記錄表
家訪對象:__三(6) 竺穎喬______
參加家訪人專員:___蔡文賢______
家訪具體時間:__5月1日_____
家訪談話記錄:屬
一、指出該同學學習態度問題,希望家長引起重視。
二、重理輕文,特別是英語,希望利用假期能好好補習一下。
三、家長表示由於前段時間比較忙,對該生疏於管教,讓他有了鬆懈的機會,准備找個家教專門進行英語輔導,另外對他的時間盯緊一點,家校共同努力。
記錄人:蔡文賢
家訪目的是更好地了解學生,和學生家長多溝通,但是不要傷害學生和家長的心~
㈣ 新生家訪如何准備
新生家訪如何准備?都聊什麼?
關於家訪,很多老師首次家訪比較迷茫不知道應該准備些什麼?到幼兒家中和爸爸媽媽們要說些什麼呢?

前期准備
對於新生家訪,我們要做好前期的准備工作:
1、電話溝通新生家長,約好家訪時間、地點,告知家長幾位老師去家訪(一般班級里的主、配班老師都要去,有時保育員也會去)。
2、將約好的時間告知園長、同班級其他老師。
3、准備好家訪的服裝,盡量簡潔大方體現老師穩重、有愛的一面。(或者統一穿園服)
4、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給幼兒帶份小禮物,拉近和幼兒的距離。
5、准備好家訪時需要談論的問題:
幼兒在家的情況
幼兒在家能否獨立吃飯?
幼兒有沒有對某種食物過敏?
喜歡吃什麼?
家裡誰和孩子比較親近?
有沒有喜歡的物品?
平常都是怎樣午睡的,睡多長時間、怎麼睡、幾點睡?
平常孩子喜歡做什麼?
備注:多了解幼兒的日常生活,才能抓住孩子在現階段成長發展的特點,就可以採取更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兒入園後可能發生的一些情況以及家長如何處理
介紹分離焦慮,老師們會採取的做法。告知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不要慌張,一定要堅持,請相信我們一定會處理好,孩子在幼兒園會很好的。如果不能堅持,那麼孩子很難融入幼兒園,分離焦慮的時間就會延長。請家長做好長期的准備。
孩子可能會經常性的生病。由於幼兒剛入園,面對新環境孩子和大人一樣很焦慮,免疫力自然就會低,這樣就很容易生病,比如發燒等等。其次,幼兒園里孩子比較多,增加了互相感染的機會。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這些現象隨著幼兒適應集體生活就會變好了。
幼兒入園需要准備的物品
牙刷
被褥、枕頭
更換的衣服
孩子比較有依賴的玩具
家訪過程
1、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
2、在家訪過程中,兩位老師盡量分工,如:主班老師負責將問題和家長溝通,配班老師負責同孩子一起玩耍,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同時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緩解入園焦慮。
3、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
4、告知家長關於幼兒園里孩子都是如何進行活動的,一天的安排是怎樣的。
5、同家長溝通入園後,需要家長配合的工作有哪些,對孩子的教育有什麼意義。(從一開始就讓家長養成良好的習慣,後期家長工作就會簡單很多)
6、和家長溝通之前准備的問題。
家訪結束後
1、建立幼兒信息檔案
2、制定適合解決幼兒分離焦慮的方案
㈤ 新生入園家訪時應該和家長做那些方面重點溝通
提前預約
老師要提前和家長約好家訪的時間,切莫做「不速之客」。出發前要再次回打電話確認,讓家長做答好充分的心理准備,並提前規劃好交通與路線,盡量不要遲到。此外,訪談時間也不宜過長,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
衣著得體
家訪時,老師要衣著整潔、穿戴大方。良好的外在形象會讓家長感覺到老師很重視這次家訪,自然能引起家長的重視和尊重,為成功家訪奠定基礎。
准備物品
出發前,老師要帶上筆、幼兒基本情況登記表、幼兒家訪記錄表等,另外,自備鞋套和給孩子准備小禮物絕對是「加分項」。
准備家訪提綱
為了保證家訪的效果,老師不妨提前列出要了解的問題,做到有條不紊,這對新手老師來說是十分必要的。例如:
孩子的小名叫什麼?
孩子是否挑食?能自己獨立吃飯嗎?
有沒有過敏的食物?有沒有疾病史?
晚上一般幾點睡覺?有午休的習慣嗎?
會自己上廁所、穿衣服嗎?
在家主要是誰帶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怎樣的?
㈥ 高中生家訪提綱和記錄怎麼寫
家訪對象
家訪方法
訪問記錄
效果分析
㈦ 新生幼兒家訪時應該和家長在哪些方面做重點溝通
(一)關注電話預約的技巧1、預約電話可能是教師和家長的第一次溝通,一定要注意言語得體,在電話接通時,可先確認對方身份,然後自報家門,如:「您好!請問您是xxx小朋友的家長嗎?我是xx幼兒園小x班的班主任x老師!」在結束電話時,出於禮貌,請延遲幾秒掛電話。2.征詢家長家訪時間,周一到周五考慮家長工作的原因,盡量安排在晚上家訪,雙休天可在白天進行家訪,但應該避開用餐時間,盡量不打亂幼兒家庭的作息時間,以家長方便為主。3、跟家長預約,商量家訪的時間。另家訪的時間宜控制在半小時為宜,不妨礙家長工作、學習和生活。
(二)合理安排家訪時間 根據電話預約的家訪時間,事先可計劃好路線,統籌安排時間,確保准時出現在幼兒家中。如對幼兒的的家庭住址不熟悉,可在預約電話里先向家長詢問,以便更好地安排家訪路線。 (三)注重教師的禮儀形象 由於新生家訪是教師與家長、幼兒的首次會面,第一印象尤其重要,因此,新生家訪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禮儀,應大方得體、親切友善,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衣服:家訪時教師著裝應得體方便,忌露、透、緊,也不應奇裝異服,以免給家長留下不莊重的印象。 2、鞋子:穿易穿脫的鞋子,進門時可很方便地換鞋子。 3、化淡妝:化淡妝是基本禮儀,忌濃妝艷抹。 4、禮儀:注意舉止文明,做到態度親切謙遜,語言朴實誠懇,另外一般新小班家訪都是暑假,如穿裙子則要注意坐姿,以免走光,引起雙方尷尬。 (四)兩位教師的協調配合一般新生家訪要求兩位教師都到位,在具體家訪過程中,可具體作一些小小的分工配合,比如一位多以談話形式了解孩子的各方面情況,另一位老師可及時作一些家訪筆錄,或者一位老師偏重於與家長的溝通,另一位老師偏向於多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孩子的情況,也更具團隊感。 二、巧妙構思家訪內容,做個有心人
1、清晰的記錄談話內容 幼兒是否是過敏性體質、特殊病例病史、獨立進餐、挑食情況、入廁是拉褲子還是蹲便器、及平時誰照顧孩子、孩子的喜好、動作發展等。將之製成表格說明,特殊情況記錄在備注 在決定家訪前,可事先與搭班老師一起整理一下需要了解的問題以及需要及時與家長溝通的內容,製作成一張表格,通過以上表格,教師可以較好地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況,當一位老師與家長進行談話時,另一位教師可以很方便地進行及時記錄,一目瞭然,這張表格是我們了解孩子的第一手資料,在開學前,教師應多翻閱這些表格,對便我們更好地針對孩子的不同特點與個性差異有效地制定教育策略。
㈧ 新生入園家訪時應該和家長在那些方面做重點溝通
家訪正是一個深入了解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了解新生的家庭教育狀況,與家長溝通教育觀念,幫助新生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必不可少的環節。家訪前,我們要認真分析制定家訪的內容,深入研究是什麼導致孩子剛入園時情緒不穩定,了解家長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葯」。新生入園的家訪工作有如下內容:
一、分析新生難以適應環境的原因
首先,新生是3——4歲的幼兒,他們從出生一直生活在家人無微不至的保護之下,平時都有家人不離左右,乍一入園,心理上會有分離的焦慮;其次,現在的家庭結構就像一個金字塔,孩子們生活在頂端,既尊貴又孤單,家長們對孩子保護過度,事事越俎代庖,孩子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因此也缺乏自立意識和自信心。第三,由於缺少與同齡孩子的交往,所以有的孩子與別人交往是心理上有排他性,有的孩子雖然喜歡與人交往,卻不會處理與同伴之間的關系,常常會和同伴發生矛盾。
二、家訪具體交流溝通的問題
(一)新生個人的具體資料
1.新生的個人身體健康狀況。
由於孩子的年齡小,有了病痛自己不太會表達,因此,教師先要向家長了解孩子平時身體健康狀況,有病時會有什麼表現,為防止在園長病又聯系不到家長,需要幼兒園直接送醫院就診出意外,還需了解孩子有無葯物過敏史。同時,也要了解孩子有無食物過敏史。
2.新生的性格特徵
這對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了解新生的性格,與家長一起商量討論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家園共同配合,幫助孩子從心理上盡快適應結納幼兒園的環境,愉快的開始幼兒園的生活。
3.新生自理能力發展情況
生活自理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能力,包括吃飯、穿衣洗臉、刷牙,單獨上廁所等。幼兒期是大腦迅速發展的時期,幼兒的生活自理可以有效的促進大腦結構的發展。小班幼兒盡快學會自理能更快的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而且能培養幼兒的獨立性、社會責任感。現在的孩子由於在家被過分呵護,大多自理能力極差,到了幼兒園以後,由此產生的不便使得他們對上幼兒園產生畏懼情緒 。了解了孩子的發展現狀,有的放矢的給家長提出孩子的發展建議。
(二)教師根據家訪了解到的情況給家長提出建議
家訪中,我們也會根據孩子的發展現狀和幼兒園工作向家長提出一些建議。
1.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生活中最基本的一些方面做起,讓家長認識到,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也是重要的教育目標之一。
2.讓孩子的作息規律逐漸向幼兒園靠攏。很多孩子在家的作息很不規律,剛上幼兒園時很不適應,中午睡不著,下午困得難受,小孩子就會鬧情緒,活動時注意力也不集中。
3.宣傳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讓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有初步的了解,取得今後工作中的配合和支持。
4.在家也創造機會,在成人的監督下,讓孩子多與其他孩子交往,並對孩子交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過多干涉,不偏袒,讓孩子們自己在與同伴的相處中學會與人交往,發展孩子的社會性。
5.不要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哭鬧時,用上幼兒園來嚇唬孩子。久而久之,這就成了一種心理暗示,在孩子的意識中,幼兒園成了一個可怕的地方。在讓家長對我們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有所了解的基礎上,我們建議家長把能上幼兒園當成對孩子的一種鼓勵和贊賞,讓孩子形成一種這樣的心理暗示:上幼兒園是一件開心的事情,那裡有很多的好玩的玩具和小夥伴,只有表現好的孩子,才能被獎勵上幼兒園。以此增強孩子上幼兒園的積極性。
三、增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親近感
幾十個孩子一下來到幼兒園,教師不可能馬上都熟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這時候有的孩子會排斥老師,有的孩子會害怕老師。當教師前去家訪時,在孩子最熟悉最放鬆的環境中,有比較充裕的時間讓教師和孩子進行接觸和了解,有助於增進教師和孩子的情感.
通過這些年的探索研究,我們發現新生入園前的家訪工作,對於新生入園後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理解支持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們將堅持不懈的把這項工作深入持久的開展下去。
㈨ 家訪提綱和記錄怎麼寫
家訪目的:
家訪時間:
家訪記錄:
家訪感想:
㈩ 新生家訪時要問些什麼問題
一般是問寶寶體溫正常嗎?排尿和大便正常沒有?寶寶吃奶正常沒有?大人感覺怎麼樣呀!等等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