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師德的文言文
1、唐·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 處,花重錦官城。
2、清·龔自珍《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3、唐·羅隱《蜂》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4、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5、唐·劉商《酬問師》
虛空無處所,彷彿似琉璃。詩境何人到,禪心又過詩。
❷ 關於教師的古文
<<師說>>
作者 韓愈
【原文】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的問題)?(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始終不能解答了。出生在我前頭(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早於我,我(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出生在我後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於我,我(也應該)跟從(他),把他當做老師。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就難了!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尚且(要)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的才智)低於聖人很遠,卻以向老師學習為恥。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這里吧!(人們)愛他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他自己呢,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為可恥,(真是)糊塗啊!那些孩子們的老師,(是)教孩子們文字,(幫助他們)學習斷句的(老師),不是我所說的(能)傳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關大道理的)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大道理的)疑難問題,有的(書本上的字句)向老師學習,有的(大道理的疑難)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卻反而)放棄(不學),我未能看出那種人(是)明白(事理)的!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恥。士大夫這一類(人),(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 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譏笑),(他們)就說:「那個(人)同那個(人)(指老師和學生)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唉!(古代那種)跟從老師(學習)的好風尚不能恢復,(從這些話里就)可以明白了。巫醫樂師和各種工匠,君子們認為(是)不值得一提的,現在君子們的見識竟反而比不上(他們),可真奇怪啊!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為師,郯子這些人,他們的賢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說:「三個人同行,(裡面)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因此,學生不一定(永遠)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賢能,(老師和學生的區別只是)聽到道理有的早有的遲,學問和技藝(各)有(各的)專長,(只是)如此罷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紀十七(歲),喜歡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他)不受(當時士大夫那種恥於從師的)時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贊許他能夠遵行古人(從師)的正道,(所以)寫(這篇)《師說》送給他。
背景
《師說》是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是說明教師的重要作用,從師學習的必要性以及擇師的原則。抨擊當時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錯誤觀念,倡導從師而學的風氣。同時,也是對那些誹謗者的一個公開答覆和嚴正的駁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師,不應因地位貴賤或年齡差別,就不肯虛心學習。文末並以孔子言行作證,申明求師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時人實不應背棄古道
❸ 關於「老師的師德」名言或古文有嗎
例如:
1、教師是學生的鏡子,學生是老師的影子。
2、尊重和愛護學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
3、要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首先要學會尊重學生的人格,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多地尊重一個。
4、師生之間心與心的交匯之處是愛的聖地。
5、用千百倍的耕耘,換來桃李滿園香。
6、教師的最大幸福就是把一群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
7、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 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聰慧。
8、和藹可親的態度,永遠是教師良好教態的注腳。
9、語言作為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於騎士的重要;
10、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在於作為騎士的教師駕馭駿馬的能力高低。
11、谷穗越飽滿就越低垂,學識越淵博就越謙遜。
12、誠摯的心靈,是學生情感的鑰匙, 高尚的師德,是學生心靈的明鏡
❹ 歌頌師德的古文名句或者詩句
桃李不言,下自成溪
❺ 有關師德的詩句有哪些
1、《蜂》——唐代羅隱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蜜蜂采盡百花釀成甜美的蜜後,不知這些甘甜的蜂蜜讓誰去享用,蜜蜂的辛苦是為了誰呢?
2、《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唐代李商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譯文: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3、《自嘲》——現代魯迅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譯文:對待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像牛一樣俯首聽命,甘願服務。
4、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譯文: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5、《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代白居易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綠野堂開著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布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
❻ 歌頌「師德」的古詩詞有哪些
歌頌「師德」的詩句大多不是直接表達,而是借物喻人,具體如下: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2、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
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3、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4、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落下的花朵營養了大地,提供了養料,培育了下一代。
5、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鄭燮
新長的竹子要比舊竹子高,它們的生長全憑老的枝幹扶持。
❼ 有關師德的詩句
1、新竹
清代:鄭燮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譯文
新生的竹子能夠超過舊有的竹子,完全是憑仗老竹的催生與滋養。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長出,它也開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這樣池塘周圍布滿了鬱郁蔥蔥的幼竹。
2、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唐代:白居易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譯文
綠野堂建成之後占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指著宅子說這是裴令公的家啊。裴令公的桃李學生遍布天下,哪裡用得著再在門前屋後種花呢?
3、詠懷古跡五首·其二
唐代:杜甫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譯文
落葉飄零是深知宋玉的悲哀,他的風流儒雅堪當我的老師。悵望千秋往事灑下同情淚水,身世同樣凄涼可惜生不同時。
江山依舊故宅猶在空留文藻,雲雨荒台難道真是荒唐夢思。最可嘆楚王宮殿早盪然無存,駕船人還指點遺跡讓人生疑。
4、自嘲
近現代: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譯文
交了不好的運氣我又能怎麼辦呢?想擺脫卻被碰得頭破血流。破帽遮臉穿過熱鬧的集市,像用漏船載酒駛於水中一樣危險。
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堅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場永不改變,不管外面的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
5、蜂
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佔有。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❽ 關於師德的古詩名言
關於師德的古詩
1、《蜂》唐·羅隱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2、《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3、《己亥雜詩·浩盪離愁白日斜》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4、《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唐·白居易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5、《無題》唐·李商隱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臘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6、《天凈沙六首·源遠流長圖》欲求賢才棟梁,天空陸地海洋。
半世東奔西忙,今又遠航,路遙山高水長。
7、《七絕·師恩難忘》相逢一見太匆匆,校內繁花幾度紅。
厚誼常存魂夢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8、《天凈沙六首·逸仙圖》胸懷萬里世界,放眼無限未來。
揮灑曠世奇才,重上瑤台,天地為之驚駭。
9、《己亥雜詩》清·龔自珍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10、《新竹》清·鄭燮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關於師德的名言
1、語言作為工作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於騎士的重要。
2、教育者和教師必須在他自身和在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強烈的刺激……把自我教育作為他終身的任務。——第斯德
3、含辛茹苦,嘔心瀝血,忘我工作。
4、聖明的教師給予學生的不是現成的知識寶殿,而是鼓勵他們去做砌磚的工作,教他們建築。
5、每個真正的教育工作者都懂得不使孩子心中的激情冷卻,不傷害孩子心靈深處最敏感的角落,不讓他們成為對周邊事物漠不關心的人,具有多麼重要的意義。——蘇霍姆林斯基
6、教師,是播撒知識的種子,傳遞文明火炬的使者。
7、難道敏銳的觀察不是一個教師最可寶貴的品質之一嗎?對一個有觀察力的教師來說,學生的歡樂、興奮、驚奇、疑惑、恐懼、受窘和其他內心活動的最細微的表現,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一個教師如果對這些表現熟視無睹,他就很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贊科夫
8、當你埋怨學生太笨的時候,你也該自問:什麼叫誨人不倦。
9、星星從不嫉妒太陽的燦爛輝煌,它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力發光。
10、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的一切。——烏申斯基
❾ 關於師德的經典名言
師德名言(名人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孔子
2、身教重於言傳。
——王夫之
3、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
——陶行知
4、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則,教職員躬親共守。
——陶行知
5、、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惟一源泉在於教師的德和才。
——愛因斯坦
6、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
——烏申斯基
7、要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麼人,自己就應當是什麼人。
——車爾尼雪夫斯基
8、教師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義的模範,是學生活生生的榜樣。
——第斯德
9、請你記住,你不僅是自己學科的教員,而且是學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導師和道德的引路人。
——蘇霍姆林斯基
10、務學不如求師,師者,人之模範。
——楊雄
11、我覺得,對教師來說,力量的源泉就是來自對學生的愛,愛學生才會愛事業,才會對教育工作保持經久不衰的熱情,才會充滿獻身精神。
——於漪
12、身教最為美,知行不可分。
——葉聖陶
13、做導師的人自己更當具有良好的教養,隨人、隨時、隨地都有適當的舉止和禮貌。
——洛克
14、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盧梭
15、不要在教天真無邪的孩子分辨善惡的時候,自己就充當了引誘的魔鬼。
——盧梭
16、為了對學生給予道德上的影響,教師本人必須是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沒有的東西是不能傳授給別人的。
——第斯多惠
17、教師的人格,就是教師的一切。
——烏申斯基
18、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象的態度,都這樣或那樣的影響著全體學生,這點往往是察覺不出的。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麼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留下永遠痕跡。正因為這樣,所以每一個教師必須好好檢點自己,他應該感覺到,他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沒有受到這樣嚴格的監督,孩子們幾十雙眼睛盯著他,須知天地間,沒有什麼東西能比孩子們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捷,對於人生理上各種微小變化更富於敏感了,再沒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樣能摸捉一切最精細的事物,這點是應該記住的。
——加里寧
19、如果教師熱愛自己的事業的話,那他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教師象父母那樣愛學生的話,那他就會比那雖然讀萬卷書而不愛事業也不愛學生的教師好得多。如果教師能夠把愛事業和愛學生結合起來的話,那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了。
——托爾斯泰
20、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
——鄧小平
❿ 描寫「師德」的詩句有哪些
三丈為樹八尺行,花艷桃李葉柘桑。元龍自是湖海客,師德去尋田舍郎。——宋內.李石
恕漢唾師德,酒徒拳伯倫。容吾評此二士,顏子後無人。——宋.劉克庄
水柳纜孤舟,飄飄萬里秋。遠風來不斷,高浪去還收。菰葦蕭疏折,煙雲慘淡浮。賴如師德生,舟子亦多愁。——宋.傅察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落紅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清)龔自珍《乙亥雜詩》
仰止彌高,鑽之彌堅.——顏淵《論語·子罕》
不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唐)杜甫《春夜喜雨》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鳴沙石室佚書-太公家教》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
綠野堂開占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唐.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