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體測試專家訪談錄
❶ 軟體測試項目實戰經驗怎麼樣獲取
獲取渠道還是很多的,比如在松勤網學的,在後期快畢業的時候,老是會給很多實戰項目做,自己鍛煉了幾次後就有經驗了,在面試的時候考官也會問的哦,這個很重要。
❷ 軟體測試在國內的公司受到重視嗎什麼情況下公司需要搞測試呢一般進什麼公司好呢
軟體測試在國內的公司受到重視嗎?
——只能說越來越重視,沒有最重視,只有更重視。你去想想現在信息化建設哪能離得開軟體項目?有軟體開發就有軟體測試,只要是稍微有質量意識的公司,就會重視軟體測試。而且現在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軟體質量,所以,不要猶豫,早進入早積累經驗。
什麼情況下公司需要搞測試呢?
——有軟體開發就會有軟體測試。
一般進什麼公司好呢?
——開始時不要挑了,等你有經驗時又有機會時,微軟、IBM、HP、中軟、東軟啥啥啥,任你挑吧。
❸ 誰有軟體測試工程師的簡歷,給我參照一下,以前是做開發的,現在做了測試半年了,想整理一份自己的簡歷
我以前就是做測試的,之前還去杭州大華面試過了,面試是通過了,不過後來我娘不讓我去杭州
❹ 中國軟體測試行業發展趨勢和目前行業狀況如何
在IT業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時,由於大多數軟體比較簡單,對其的測試工作也不復雜,往往是軟體開發企業在開發完成後進行一下簡單的檢測就可以了。但在IT業發展到一個高級階段後,系統越來越精密,而軟體也越來越復雜,影響的范圍也不斷擴大。因此,這時期開發的軟體就必須進行十分嚴格的測試。否則,不僅會引發企業銷售收入下降和運營成本的增加,甚至給企業帶來法律責任。而在金融、電信這種系統趨於全國集中,風險波及面大,業務影響廣泛的行業,其產生的後果更是不堪設想。IT服務資深專家神州數碼系統集成服務有限公司質量測試事業部總經理單軍指出,全面、嚴謹的測試和評估是降低企業IT系統風險的最佳實踐,沒有經過質量測試就上線運行的IT系統猶如一顆「定時炸彈」。
中國目前大多數的軟體都是由軟體開發企業自行進行質量測試的。總體而言,企業是重視開發而輕視測試。相關資料顯示,國內測試所花的費用不超過整個項目投資的5%(這個數據如果包括硬體投入會更低,另外在一些行業低得可憐)。但在國外,一般測試環節所花的費用占項目比重非常高,達到30%左右。事實上,近年來許多軟體的質量問題已引起人們的關注,有的在運行中出現問題甚至帶來巨大影響。
因此,除了政府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外,還需要越來越多的企業致力於此項事業。這不僅會帶來良好的聲譽,也會帶來不菲的利潤。神州數碼系統集成服務有限公司正是憑借對IT系統建設過程中的風險要素和關鍵點非常了解這種優勢,正式提出了覆蓋IT全生命周期的「銳行服務」,其中質量測試服務是重要產品線之一。
據美國國家標准和技術研究院的報告顯示,美國大型專用軟體開發的失敗率高達70%,美國經濟因軟體錯誤每年都要損失高達595億美元,與此同時,預計2009年中國的軟體市場將達到62.3億美元,未來五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7%。可見,隨著軟體規模的不斷擴大,軟體設計的復雜程度不斷提高,軟體開發中出現錯誤或缺陷的機會越來越多,客戶對質量測試的需求將日益旺盛。此外,IT管理開發與運行維護分離的趨勢,也推動著獨立測試中心的誕生和發展。
單軍認為,建立大的測試中心是質量測試發展的一個趨勢,尤其是金融、電信等業務對IT穩定性依賴嚴重的行業,建立單獨的測試中心尤為必要。針對大型銀行對測試的深入需求,他們專門提出的一套方案——大型測試中心解決方案,能夠幫助銀行從如何構建組織,如何以組織行為來實施測試等方面實現測試中心的完美建設。據悉,目前國內比較大的銀行都是神州數碼的客戶。
質量測評和質量保證服務目前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但是與國外相比,國內用戶和大多數廠商對質量測試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東吳證券有關分析師表示,國外優秀的軟體開發機構把40%的工作花在軟體測試上,軟體測試費用占軟體開發總費用的30%至50%,對於一些要求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軟體,測試費用甚至相當於整個軟體項目開發所有費用的3至5倍。
中國目前已涌現了很多的第三方測試機構,但其中很多仍然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行業自律也還不足,而如何提高中國目前的軟體測試水平也是需要探討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提高中國的軟體測試行業的發展水平,首當其沖要解決軟體測試隊伍的不足問題;其次要重視第三方的測試力量
❺ 軟體測試國內外現狀怎麼寫,發給我呀,謝謝!!!
國外測試行業高於開發行業,但要求技術也比較高。
國內軟體測試剛剛興起,需求在不斷增大,但更多的是低端的,待遇也比開發差些,但發展趨勢是好的。
❻ 軟體測試國內外的現狀
國外
1、已有嚴格的測試工作標准和范圍規定
2、被大多數公司認可為正要不可或缺
3、待遇與開發高度一致
4、與開發配比為3:1
國內
1、沒有界定,各公司自行規定
2、部分公司有認識,小公司不具備標准工作流
3、待遇普遍比開發低,且要求高(需要會得技能極多)
4、與開發配比為1:3甚至1:7
❼ 誰能告訴我國內外軟體測試的發展史
軟體測試是伴隨著軟體的產生而產生的。早期的軟體開發過程中,那時軟體規模都很小、復雜程度低,軟體開發的過程混亂無序、相當隨意,測試的含義比較狹窄,開發人員將測試等同於「調試」,目的是糾正軟體中已經知道的故障,常常由開發人員自己完成這部分的工作。對測試的投入極少,測試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碼,產品已經基本完成時才進行測試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軟體和IT行業進入了大發展,軟體趨向大型化、高復雜度,軟體的質量越來越重要。這個時候,一些軟體測試的基礎理論和實用技術開始形成,並且人們開始為軟體開發設計了各種流程和管理方法,軟體開發的方式也逐漸由混亂無序的開發過程過渡到結構化的開發過程,以結構化分析與設計、結構化評審、結構化程序設計以及結構化測試為特徵。人們還將「質量」的概念融入其中,軟體測試定義發生了改變,測試不單純是一個發現錯誤的過程,而且將測試作為軟體質量保證(SQA)的主要職能,包含軟體質量評價的內容,Bill Hetzel在《軟體測試完全指南》(Complete Guide of Software Testing)一書中指出:「測試是以評價一個程序或者系統屬性為目標的任何一種活動。測試是對軟體質量的度量。」這個定義至今仍被引用。軟體開發人員和測試人員開始坐在一起探討軟體工程和測試問題 軟體測試已有了行業標准(IEEE/ANSI ),1983年IEEE提出的軟體工程術語中給軟體測試下的定義是:「使用人工或自動的手段來運行或測定某個軟體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這個定義明確指出:軟體測試的目的是為了檢驗軟體系統是否滿足需求。它再也不是一個一次性的,而且只是開發後期的活動,而是與整個開發流程融合成一體。軟體測試已成為一個專業,需要運用專門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專門人才和專家來承擔。
進入上世紀90年代,軟體行業開始迅猛發展,軟體的規模變的非常大,在一些大型軟體開發過程中,測試活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成本,而當時測試的手段幾乎完全都是手工測試,測試的效率非常低;並且隨著軟體復雜度的提高,出現了很多通過手工方式無法完成測試的情況,盡管在一些大型軟體的開發過程中,人們嘗試編寫了一些小程序來輔助測試,但是這還是不能滿足大多數軟體項目的統一需要。於是,很多測試實踐者開始嘗試開發商業的測試工具來支持測試,輔助測試人員完成某一類型或某一領域內的測試工作,而測試工具逐漸盛行起來。人們普遍意識到,工具不僅僅是有用的,而且要對今天的軟體系統進行充分的測試,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測試工具可以進行部分的測試設計、實現、執行和比較的工作。通過運用測試工具,可以達到提高測試效率的目的。測試工具的發展,大大提高了軟體測試的自動化程度,讓測試人員從繁瑣和重復的測試活動中解脫出來,專心從事有意義的測試設計等活動。採用自動比較技術,還可以自動完成測試用例執行結果的判斷,從而避免人工比對存在的疏漏問題。設計良好的自動化測試,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實現 「 夜間測試 」 和 「 無人測試 」 。在大多數情況下,軟體測試自動化可以減少開支,增加有限時間內可執行的測試,在執行相同數量測試時節約測試時間。 而測試工具的選擇和推廣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在軟體測試工具平台方面,商業化的軟體測試工具已經很多,如捕獲/回放工具、Web測試工具、性能測試工具、測試管理工具、代碼測試工具等等,這些都有嚴格的版許可權制且價格較為昂貴,但由於價格和版權的限制無法自由使用,當然,一些軟體測試工具開發商對於某些測試工具提供了Beta測試版本以供用戶有限次數使用。幸運的是,在開放源碼社區中也出現了許多軟體測試工具,已得到廣泛應用且相當成熟和完善。
❽ 沒有半點工作經驗的我,終於如願找了軟體測試工作,才發現他們公司測試都不用編寫用例。。。
可以試試
如果習慣的話 就做下去 積累一年的工作經驗,再走。
到時有一年的工作經驗,找工作就方便多了。
❾ 本人軟體測試專業學生,現在正在做職業生涯人物訪談作業
呵呵,樓上回答真逗。
這個要幾千字的,我先回答一條吧。
問題2
1. 計算機專業技能
計算機領域的專業技能是測試工程師應該必備的一項素質,是做好測試工作的前提條件。盡管沒有任何IT背景的人也可以從事測試工作,但是一名要想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或者持久競爭力的測試工程師,則計算機專業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計算機專業技能主要包含三個方面:
l 測試專業技能
現在軟體測試已經成為一個很有潛力的專業。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測試工程師,首先應該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這也是本書的編寫目的之一。因此,測試工程師應該努力學習測試專業知識,告別簡單的「點擊」之類的測試工作,讓測試工作以自己的專業知識為依託。
測試專業知識很多,本書內容主要以測試人員應該掌握的基礎專業技能為主。測試專業技能涉及的范圍很廣:既包括黑盒測試、白盒測試、測試用例設計等基礎測試技術,也包括單元測試、功能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性能測試等測試方法,還包括基礎的測試流程管理、缺陷管理、自動化測試技術等知識。
l 軟體編程技能
「測試人員是否需要編程?」可以說是測試人員最常提出的問題之一。實際上,由於在我國開發人員待遇普遍高於測試人員,因此能寫代碼的幾乎都去做開發了,而很多人則是因為做不了開發或者不能從事其它工作才「被迫」從事測試工作。最終的結果則是很多測試人員只能從事相對簡單的功能測試,能力強一點的則可以藉助測試工具進行簡單的自動化測試(主要錄制、修改、回放測試腳本)。
軟體編程技能實際應該是測試人員的必備技能之一,在微軟,很多測試人員都擁有多年的開發經驗。因此,測試人員要想得到較好的職業發展,必須能夠編寫程序。只有能給編寫程序,才可以勝任諸如單元測試、集成測試、性能測試等難度較大的測試工作。
此外,對軟體測試人員的編程技能要求也有別於開發人員:測試人員編寫的程序應著眼於運行正確,同時兼顧高效率,尤其體現在與性能測試相關的測試代碼編寫上。因此測試人員要具備一定的演算法設計能力。依據作者的經驗,測試工程師至少應該掌握Java、C#、C++之類的一門語言以及相應的開發工具。
l 網路、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等知識:
與開發人員相比,測試人員掌握的知識具有「博而不精」的特點,「藝多不壓身」是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由於測試中經常需要配置、調試各種測試環境,而且在性能測試中還要對各種系統平台進行分析與調優,因此測試人員需要掌握更多網路、操作系統、資料庫等知識。
在網路方面,測試人員應該掌握基本的網路協議以及網路工作原理,尤其要掌握一些網路環境的配置,這些都是測試工作中經常遇到的知識。
操作系統和中間件方面,應該掌握基本的使用以及安裝、配置等。例如很多應用系統都是基於Unix、linux來運行的,這就要求測試人員掌握基本的操作命令以及相關的工具軟體。而WebLogic、Websphere等中間件的安裝、配置很多時候也需要掌握一些。
資料庫知識則是更應該掌握技能,現在的應用系統幾乎離不開資料庫。因此不但要掌握基本的安裝、配置,還要掌握SQL。測試人員至少應該掌握Mysql、MS Sqlserver、Oracle等常見資料庫的使用。
作為一名測試人員,盡管不能精通所有的知識,但要想做好測試工作,應該盡可能地去學習更多的與測試工作相關的知識。
2. 行業知識
行業主要指測試人員所在企業涉及的行業領域,例如很多IT企業從事石油、電信、銀行、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行業領域的產品開發。行業知識即業務知識,是測試人員做好測試工作的又一個前提條件,只有深入地了解了產品的業務流程,才可以判斷出開發人員實現的產品功能是否正確。
很多時候,軟體運行起來沒有異常,但是功能不一定正確。只有掌握了相關的行業知識,才可以判斷出用戶的業務需求是否得到了實現。
行業知識與工作經驗有一定關系,通過時間即可以完成積累。
3. 個人素養[1]
作為一名優秀的測試工程師,首先要對測試工作有興趣:測試工作很多時候都是顯得有些枯燥的,因此熱愛測試工作,才更容易做好測試工作。因此,除了具有前面的專業技能和行業知識外,測試人員應該具有一些基本的個人素養,即下面的「五心」。
專心:主要指測試人員在執行測試任務的時候要專心,不可一心二用。經驗表明,高度集中精神不但能夠提高效率,還能發現更多的軟體缺陷,業績最棒的往往是團隊中做事精力最集中的那些成員。
細心:主要指執行測試工作時候要細心,認真執行測試,不可以忽略一些細節。某些缺陷如果不細心很難發現,例如一些界面的樣式、文字等。
耐心:很多測試工作有時候顯得非常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才可以做好。如果比較浮躁,就不會做到「專心」和「細心」,這將讓很多軟體缺陷從你眼前逃過。
責任心:責任心是做好工作必備的素質之一,測試工程師更應該將其發揚光大。如果測試中沒有盡到責任,甚至敷衍了事,這將會把測試工作交給用戶來完成,很可能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
自信心:自信心是現在多數測試工程師都缺少的一項素質,尤其在面對需要編寫測試代碼等工作的時候,往往認為自己做不到。要想獲得更好的職業發展,測試工程師們應該努力學習,建立能「解決一切測試問題」的信心。
「五心」只是做好測試工作的基本要求,測試人員應該具有的素質還很多。例如測試人員不但要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而且應該學會寬容待人,學會去理解「開發人員」,同時要尊重開發人員的勞動成果——開發出來的產品。
關於這個行業需要什麼樣的學歷,個人認為必須專業以上,更高學歷有優勢但是專科就夠用了。你可以參考我們公司每年發布的《軟體測試從業人員學歷調查報告》還有《軟體測試從業人員薪酬報告》等,問題太多了我就不一一解答了,你可以看我們論壇上面有很多免費資料供你下載。
❿ 為什麼國內軟體公司對軟體測試工作普遍不重視
軟體測試是伴隨著軟體的產生而產生的。早期的軟體開發過程中軟體規模都很小、復雜程度低,測試的含義就比較狹窄,開發人員將測試等同於「調試」,主要是糾正軟體中的故障,常常由開發人員自己完成這部分的工作。相對來水對測試的投入極少,測試介入也晚,常常是等到形成代碼,產品已經基本完成時才進行測試。
隨著軟體和IT行業進入了大發展,軟體趨向大型化、高復雜度,軟體的質量越來越重要。軟體測試越來越得到重視,基本都由專業的軟體測試人員來完成,這樣才能保證軟體的質量。才能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