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支教報告
這個我會的,嗯哼,包滿意
B. 大學生關於支教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三的學生,抱著鍛煉自己,服務社會的願望。我報名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義務支教活動,並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今年我們學校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是:勇擔強國使命,共建和諧家園。7月9號我們在學校舉行了「2008年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啟動儀式」,院黨委書記汪建華,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閆慶生等院上許多重要領導都參加了此次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院上許多領導為我們授予了隊旗並發放了宣傳資料。啟動儀式結束後,學校還為我們進行了培訓。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驕傲,更多的則是責任,當時我心裡就想,一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次支教活動的任務完成號。在這種的巨大精神動力下,我們在7月10號上午出發了。
我同我們歷史系的張文遠,趙曉亮,王福東,梁建剛以及化學系的魯振江被分配到了華池縣城壕初中,我們的帶隊老師是歷史系張多勇老師,張老師在去年就是暑期社會實踐的帶隊老師,並且在歷史地理方面有著深刻的研究,而且長期擔任甘肅省優質課的評委,因此我想這一次一定能夠收獲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經過4個小時的顛簸,下午五點鍾我們終於到達了華池縣城壕初中。城壕初中是一所農村初級中學,位於華池縣具有深刻歷史淵源的城壕鄉。來到學校首先個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學校的環境很好,無論是學校周圍和學校內的自然環境還是學校的文化氛圍都讓人耳目一新,接著我們認識了城壕初中校長趙文存老師,趙校長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厚重,或許是長期居住在大山裡,人也具有了大山的某些特徵。趙校長熱情的為我們安排了宿舍,本來為我們安排了兩間學生宿舍,但我們六個為了圖個熱鬧,我們婉言謝絕了趙校長的好意,我們六個住在了一間宿舍。晚上學校開會安排暑假的補習工作,我們這些准老師也參加了會議,在會上城壕初中副校長賀培啟為我們六個安排了教學任務,並向我們發放了教案的資料。會上趙校長向我們介紹了與會的其它老師,張老師也向學校做出保證一定圓滿完成這次教學任務。面對熱情的各位老師和張老師提出的殷切希望我在心中有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次教學任務完成。我們這次的實踐活動與感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認真完成教學任務
我們這次擔任的是九年級的教學任務,我和梁建剛負責兩個班的歷史教學、魯振江負責兩個班的化學、張文遠負責兩個班的政治教學、趙曉亮負責兩個班的生物教學、王福東負責兩個班的地理教學,其它課程由城壕初中在校老師擔任。
由於第二天就有課,所以第一天晚上我們就投入備課。正如團委閆書記所說,你知道不一定能講出來,能講出來不一定能講聽清楚,能講清楚不一定能夠講好。在真正即將踏上講台的這一瞬間我才感覺到了這一句話的准確性。或許那天晚上大家都有和我一樣的感受,我們備課一直備到晚上十一點半。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你得拉出去溜溜。第二天就看我們的了。我們講完以後,張老師還要進行評課。於是我們都聽了彼此的課,下午課外活動上,張老師對我們的課進行了點評。在聽取了其他隊員的課之後,給我感覺都不錯,但在自己講的時候,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竟然有些怯堂,但講著講著就消除了這種緊張感。張老師長期擔任甘肅省優質課的評委,因此對於上課的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張老師對我的評價就是上課的時候過於緊張,但優點是重點把握的好,力爭使學生在當堂就消化了當天所學習的知識,因此總體來說是一堂成功的課。得到張老師的肯定使我的信心大增,從而使我相信在以後我會講的更好。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積極引進各種教學方法像課堂討論、課堂小演講等來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由於我所擔任的是歷史的教學任務,因此我確保使學生在當堂就掌握識記當天所學習的知識。經過測試我發現這一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課堂上我還盡量穿插一些學習方法,並且對差生實行激勵機制,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雖然自己的專業知識還不是很扎實,並且知識面還有待加寬,但在這次支教任務中我還是認真完成了自己所擔任的教學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積極參加社會調查
社會調查也是我們這次實踐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我們義務支教的第二天,張老師帶我們實地考察了學校後面的城壕古城。城壕古城曾是宋朝的一座古城,它的作用是防止西夏的入侵。現在古城仍然不減當年風采,張老師為向我們解釋了古城的馬面,女牆的作用和名稱的由來,使我們把書本上學到的知識真正的和實踐聯系在了一起。這一次考察收獲不小,因為張老師還教我們如何根據古代的遺跡遺物來辨認它的文化類型,我們學會了辨認仰韶文化、齊家文化以及宋代的青瓷,真的有一種不虛此行的感覺。
在上早操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了學生們做的廣播體操好像有點與眾不同,經過打聽才知道這實際上不是廣播體操而是教育部在2007年9月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的《第一套校園集體舞》。我對於這套校園集體舞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對《第一套校園集體舞》推廣的必要性與意義做了調查。調查是以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的,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我調查了城壕初中10名科任教師與60名學生對《第一套校園集體舞》的理解與它推廣的必要性與意義。通過調查使我感覺到這一套校園集體舞確實有很大的推廣價值,是一種深受廣大師生喜歡的鍛煉形式,調查後,我還完成了一篇調查報告,作為這一次調查的勞動成果。
三、黨和國家的好政策
由於城壕初中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在與同學們短短的十天時間里我了解到,國家每年不僅對他們的學雜費、書本費都實行免費,而且每學期還發給每位學生發放500多元的伙食補貼。上學不出錢還給發「工資」,而這卻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國家的好政策。從中或許也可以看出國家的惠農政策和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作為我們這些未來的教師或許更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己各個方面的素質,將來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四、學生們的吃苦精神
在這次社會實踐活動中,城壕初中學生們的吃苦精神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是早上五點鍾就起床,晚上十點多才就寢,但誰也沒有要求他們這么做。在他們的心裡,只有讀書才是他們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徑,因此勤奮學習這四個字便在他們心裡紮下了根。他們的生活也非常艱苦,他們吃的東西都是從家裡帶的,因為是五六天才回一次家,所以帶的干糧往往就變質了,雖然他們每月還有100多元的伙食補貼,但學生們卻把這些錢節省下來買學慣用具,因此還經常要吃變了質的食物。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叫王志強的同學告訴我,他這兩年一共吃了1024個饅頭,因為她母親告訴他吃饅頭要計數。而這就是他勤奮學習的動力,也因此他的成績一直在全年級名列前茅。
看看這些學生,想想我們自己,真的覺得很慚愧。我們平時對餐廳的飯菜指手畫腳,而我們餐廳的飯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種莫大的奢侈。
有句說得好:實踐出真知。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想成為21世紀的一名合格人才,必須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分析、總結,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自大,也不過分自卑。有的時候我就是缺乏自信,也並不是我一直就這樣,只是人長大後才變成這樣!參加社會實踐,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事業心、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幫助。
通過這十天的支教活動,我們隊員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踏實幹事的必要性。我們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因此也受到了實踐地領導和同學的一致好評。雖然在工作過程中我們也有過分歧,但我們知道這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提出的不同意見。這樣的分歧反而使我們這支隊伍更上進,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著。正是所有隊員的共同努力,才取得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我們真的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
難忘在我們走的時候同學們的眼中閃動的淚花,也難忘城壕初中那些熱情的老師,在短短十天時間中我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收獲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完成了自己「鍛煉自己,服務社會」的願望,我永遠不會忘記和那些親愛的同學和熱情的老師們一起走過的短暫而充實的日子,謝謝你們的照顧和建議!謝謝你們,相信城壕初中的明天在你們的努力下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次實踐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它卻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了一段不平凡的記憶。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我,積極向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去迎接生活與學習中的挑戰!
C. 大學生暑期支教社會實踐活動總結怎麼寫
先介紹自己的感悟
然後是具體的實踐過程
最後是未來計劃
D. 大學生支教調查報告
調查題目:《實習支教和師范大學生專業發展》
調查目的:恢復高考制度的二十餘年來,我國的師范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教育質量還是很低,尤其是在校大學生缺乏實踐和創新精神,而扶貧頂崗支教給了大學生一次實踐的機會,作為大一的我們,通過調查支教的學長來認識自己所學的專業,認清專業發展趨勢,以更好的服務社會,成為有用之才。
調查對象:政史系九班石金鋒
石金鋒學長是於2007.03.06~2007.07在原平市蘇龍口鎮匙村小學支教的,他擔任五年級班主任,還教數學和社會常識兩門科目。匙村小學位於農村,佔地面積三畝,在編教師五名,代教老師三名,全校師生一共一百零八人。2000年,在當地政府和市民的資助下,建愛了二層教學樓。學校無任何體育器材,但就這樣的一所小學對那些求知若渴的農村孩子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在與石金鋒學長的交談中,他頗有感慨的說:「支教給了我很多很多,很多事情只有自己親身去體驗才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會知道存在的意義。。。。。。」
調查過程:調查持續了近一個星期之久,主要是以問答形式進行的,而內容主要是圍繞支教和專業發展方向,分為支教前,支教中,支教後三個階段。
支教前:石金鋒學長認為支教是磨練自己的一次機會,所以他在支教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備,學校也對他們進行了半年的培訓,石金鋒學長在支教前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教師技能,諸如寫教案,設計教學,組織教學活動等,此外,石金鋒學長還翻閱了《教育學》,《心理學》等很多書刊,從中吸取教學經驗,還買了一些小學生喜歡的故事書,以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畢竟那裡沒有任何的體育器材。當我問到他為什麼要這么用心時,他淡淡的一笑,說了一句話:「我想珍惜這一次機會。」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學長對支教的重視,他和我共同堅信:「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石金鋒學長學的是歷史教育專業,主要包括世界近現代史,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古代史,他說他很喜歡這個專業,他喜歡歷史,喜歡在古代的世界裡遨遊,他說他以後想當一個高中的歷史老師,去教給更多的孩子們古代的事情,讓他們更多的認識古代的事。他說在支教前他從來不知道原來教書育人是那麼的重要,那麼的需要去實踐,而在支教後,他說他長大了很多,對很多的問題認識已逐漸趨向深入,支教是對他的一次磨練,為以後的教學工作打下了基礎,有利於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更好的在講台上展示自己。他說短短的四個月的實踐,讓他初嘗了身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也更讓他體會到教師肩負的責任,只有他自己通過實踐清楚的知道: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
支教中:實習支教的過程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面對性格各異的孩子,面對簡陋的教學設備,面對那一張張稚嫩的求知若渴的臉...... 石金鋒學長感受到了壓力。
石金鋒學長主修歷史學,但在支教支教期間擔任的是小學五年級的數學老師,雖然小學的課程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是小菜一碟,但是讓孩子們完全聽的懂,也是很費心的一件事,石金鋒學長想了很多方法,他把所有的學生進行了分組,讓學生們對一些不理解的問題進行探討,這樣做,不僅讓學生們自己動腦思考問題,而且還加深了他們對一些特殊類型的題目的理解和記憶。把學生進行分組不是教學方式的一個創新,但這的的確確解決了學生們對一些問題的理解,而且更好的加深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孩子們很快的就接受了這種教學方式,他們總是認真的對一些問題進行討論,只有學生自己知道他們成績提高的原因,也只有他們懂的他們的老師付出的心血。
良好的課堂秩序是教學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但是學生們天生性格各異,有調皮搗蛋的,有外柔內剛的,有性格自卑的,有高傲自滿的,所以這也是一個難題。石金鋒學長在課外的時候和他們聊天,更細致的了解他們,去深入到他們的圈子裡。在調查他的時候,他說有一個孩子很調皮,上課的時候很愛講話,而且還逗的其他同學笑的不行,應該屬於擾亂課堂秩序吧,學長說了他幾次,他還是和以前一樣,這可讓他頭疼了,他想放棄那個孩子,但他想到自己小時候,何嘗不是和那個小男孩一樣呢?他私下了解到那個孩子很有凝聚力,幾乎班裡的學生都很聽他的話,所以學長讓他當班裡的班長,果然很湊效,他上課的時候也不再說話了,而且他把課堂秩序也維持的很好了,有時候班裡沒有老師,教室也很安靜。說這件事的時候,學長看起來很自豪,因為他有了自己的管理方法了,而且他成功了,雖然很小,但是還是很開心,他說他很慶幸自己當時沒有放棄那個孩子。很小的一件事或許就改變了那個小孩子的一生,我更加覺得作為一個老師身上的責任。學長還會不定時的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家長一起督促學生的學習,這樣孩子不管在家裡還是在學校都會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他在教孩子們數學的時候,他發現有好多題目的類型都是一樣的,可是孩子們還是不會做,所以學長把五年級的所有知識點都做了總結,讓孩子們認清所有的題型,而且還反復練習,這樣的做法很快取得了成效,他們的數學成績越來越高。學長說這些是他在支教過程中取得的成績,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有點得意,有點害羞,那是成功後的表情吧,我想。當然人無完人,在支教過程中,石學長也有些不是很成功的事,當然這是我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問出來的,呵呵。他吐露了心聲,對孩子們的教育是輔助以打罵的,他說在支教中,孩子是打出來的,當然不是體罰,是有個度的,因為孩子們總是不聽話,而且作為一個老師,學生不學習,心裡肯定著急,有時候就會打罵,還有老師一定要在孩子們中間樹立威信,但要樹立威信就要靠「殺雞給猴看」的做法,雖然這樣是不對的,但是當你作為一個老師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那種打罵真的是愛,是對他們的疼愛,是恨鐵不成剛的苦惱。。。。。石金鋒學長說我還是覺得孩子們不要打罵的好,因為那樣會扼殺他們的創造力,可是在課堂是,真的就要分別來對待了,他說這方面他會改進的。
石金鋒學長說在支教中,指導老師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幫助他分析講課中的不足,分析哪謝客場改怎樣講,學生應該如何管理等等很多,他說知道老師給了他很多的經驗,很謝
他。在這里,他一親膽子很小的,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說話,但是要給孩子們講課,第一節課的時候還很緊張,但慢慢的他習慣了,他不再害怕在很多人前發表自己的言論了;他還培養了自己的責任心,以前他總是得過且過,而現在他有很強的責任感了,他知道了自己肩上的責任。支教這個過程理總是有太多太多的回憶,總是說不完。
農村的孩子們雖然淘氣,但是很朴實,他說夏天的時候孩子們會給他拿來自己家裡的水果,當他看見那些水果時,他覺的這幾個月他沒有白費,他的淚水在眼裡打轉。農村的條件很辛苦,孩子們的教育更要引起關注,「當我在家訪的時候,我看見那些皮膚曬的黑黑的孩子們的父母,我很心痛,我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到他們,但是我不能,有一段時間讓我很難過,可是我和孩子們說讓他們要有志氣,一定要自己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呢也都許諾說要考上一個好大學。我很欣慰,我要讓他們的大腦里充滿知識,不再貧困。」學長的話讓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也是一個農村孩子,但我走出了那個偏僻的小山村,究其原因,是爸媽和老師的教誨,還有我為了我的夢想不斷去奮斗的信念。農村教育不容忽視,既然是農村養育了我,我要好好的報答他們,我會好好的在這里深造,以後當一名好老師,培養出更多的我,我彷彿已經看見我在講台上面對著那一張張臉。。。
支教後:學長說支教後他像是換了一種思維,對好多的問題的認識更深入,更全面,對自己的專業也有了很好的認識,他說他會把這些經驗都記下來運用到以後的教學工作中,這次實踐給了他很寶貴的財富,不僅僅是初為人師,更是那些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經驗。他說他走的時候,感覺很沉重,也很輕松,讓他沉重的是要離開那些可愛的孩子,他捨不得,他真的怕他們又調皮,又不聽話。。。。。。讓他輕松的是他沒有白過這四個月,這四個月給了他太多太多。。。。。。
支教感言:「半年的支教生活給了我很多的很多,雖然清苦,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它改變了學生們的人生態度,是他們一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同時也改變了我自己,它讓我真正體會到「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真正內涵。支教生活讓學生們感到人的一生無須如洪水一般浩大、激盪,只願能力所能及時發自己的光,照亮在黑暗中摸索著前行的人們。我學到最多的便是怎樣管理,班級管理、學生管理。體會到當老師的不易,得有足夠廣博的知識,足夠充沛的精力,足夠多的耐心,足夠多的愛,去愛護、感動、教育那麼多的學生。跟學生在一起相處的日子有酸也有甜,我學會了怎樣對待不同的學生,這就使所謂的因材施教吧!雖然這是個農村學校,孩子們見的世面也不多,有我們這股年輕的力量伴隨著,我覺得他們確實是幸福的。。。。。」這是學長寫的支教感言,雖然簡短,但句句飽含真情,讓所有人感同身受。調查隨著學長的支教感言而結束,不僅僅是他,包括我也學到了很多。
我現在在一家託管中心當老師,也是五年級的數學,和學長還蠻像的,我在那裡已經有三個月了,我是堅持的最長時間的一個了,有的間了一個月就不幹了,說是太累,孩子不好管,是他們沒有發現裡面的快樂和孩子們的熱情,我覺的挺充實的,現在是大一,時間相對寬裕,而且也是鍛煉自己的一次機會,畢竟以後要為人師表。在家教的過程中,我知道了如何管理他們的學習,如何關心他們的生活,他們雖然有時候也很讓我頭疼,但過後還是很開心,而且我也在摸索一些教學方法,我也學會了靈活安排一些作業啊,有趣的題型,幫助他們提高對數學這門科目的興趣,呵呵,都在說自己了,有點喧賓奪主了,但真的是很多很多的歡樂…….
E. 求支教方面的大學生實踐報告一份
為響應團中央的號召,2007年7月4日至13日,教育學院赴上虞支教與農村調查小分隊的9名師生到上虞市陳溪鄉開展了一次大學生的支教與農村調查活動。作為2006級大一學生,我有幸成為了這次活動的一員。在短短的10天里,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如給小學生支教,舉辦了一場大型的文藝演出,與當地鄉領導和村幹部座談等。在農村裡,我們也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們第一次如此關注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和農村的經濟問題。現將此次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此次活動的主載是支教。在支教過程中,我們了解了陳溪鄉的教育狀況。村民中受過高等教育的寥寥無幾,受過初數等教育的也只有少數,而且文肓比例仍然不小。因此絕大多數的家長希望孩子們能上大學。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託在了孩子們的身上。可若大的一個陳溪鄉就只有一所中心小學,各個村子的孩子都聚集到了這個學校。村子與學校有相當長的一段路,學生們上學極不方便,因此十幾歲的孩子就過早地住校,而家裡條件困難的學生不得不每天起早摸黑地走路或騎車來回,有的學生連騎車也要半個小時,可見他們求學的艱難。
雖然條件艱苦,但孩子們仍是十分的活躍,同學之間相處的也不錯,在他們身上散發的是一股濃濃的朝氣,他們很天真也很單純。從他們的臉上,你看不到悲傷,卻能看到高興;看不到自卑,卻能看到自信。這也許就是知識賦予他們的力量吧。
在校長的要求下,我們此次支教的內容主要以英語為主。由於孩子離校太遠,天氣炎熱,因此下午一律不開課。在上午有限的時間里,我們開設了英語、繪畫、音樂、暑期作業輔導這四門課,每門課中,我們都穿插了英語,家長們一聽到補習的是英語,紛紛將孩子們送到學校。可見,農村家長也意識到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在授課過程中,他們對英語的喜歡對英語的渴望,讓我們感到無比慚愧。因為我們的能力有限,不能給予他們較豐富的英語知識。課上我們主要以游戲和小知識為主,目的在於提高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今後能更好地學習英語。有幾個孩子還提議希望下午能繼續上課呢!可見,我們的支教活動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在支教的同時,我們還舉辦了一場文藝演出。此次演出的演員主要是陳溪鄉中心小學的孩子們,舞台上孩子們精彩的表演,自信的表現,讓台下的父母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這台演出得到了領導們的一致認可。中心小學的團委老師說:「去年,為了搞這樣的一台演出,我們學校花了一個學期的時間。」這句話無疑是給我們最大的認可。
我們不僅了解了陳溪鄉的教育狀況,也了解了陳溪鄉的經濟狀況。陳溪鄉的地理位置有點偏,交通不便,資金有限,人才缺乏,要發展農村經濟的確有一定的困難。我們也發現了,這里要飯店沒飯店,要工廠沒工廠,這樣的情形如何使農村更好地發展。與鄉領導、村幹部交流後,發現陳溪鄉現階段存在許多問題:有很好的旅遊資源,如石筍山、黑龍潭、通澤古寺等,可是這些旅遊資源都不能被得到充分地利用,旅遊開發難度很大;水資源也相當缺乏,每天早上洗臉時,水都非常混濁;出資800萬元新建的苗通劇院,是陳溪鄉的亮點,是上虞市最好的劇院,可一年中沒有幾次能被用上的,長期處於荒廢之中;不管鄉領導怎樣努力,始終很少引進外來資金等。這都是陳溪鄉經濟停滯不前的原因。
人才的缺乏也是陳溪鄉經濟不能發展的又一重要原因。村民文化程度低,與外界的交流少,對外界的信息了解不夠,沒有形成一定文化精神生活氛圍。從農村走出去的知識分子很少有回來的,這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農村的滯後,這也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發展之本,這對農村來說更具有現實意義。可事實上,現今陳溪鄉的教育還不樂觀,軟硬體都不完善,特別是高水平的師資力量缺乏,這勢必會影響新一代人的發展。所以教育新一代的孩子,培養新一代的人才也是陳溪鄉政府關心的大事之一。
通過這十幾天的支教活動,特別是一場精彩的文藝演出,我們隊員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踏實幹事的必要性。我們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因此也受到了實踐地領導的一致好評。雖然在工作過程中我們也有過分歧,但我們知道這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提出的不同意見。這樣的分歧反而使我們這支隊伍更上進,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著。正是所有隊員的共同努力,才取得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我們真的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相信如果下次再有機會,我們一定會更有經驗,做得更好。
參考資料:http://www.lunwenda.cn
F. 求醫學院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支教活動社會實踐報告
作為一名即將步入大三的學生,抱著鍛煉自己,服務社會的願望。我報名參加了由學校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的義務支教活動,並有幸成為了其中的一員。今年我們學校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是:勇擔強國使命,共建和諧家園。
G. 暑期支教實踐報告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今年是「五四」運動86周年,也是大中專學生志願者「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21周年。為響應今年我校「兩課 」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是:實踐「三個代表」,構建和諧社 會。弘揚廣大學生的「傳承『五四』報國志,落實科學發展 觀」的主題,提高同學們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我們集體組 織本次活動。
實踐主題:
本著「傳承『五四』報國志 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主題 ,通過集體組隊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深 入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在實踐中認識自己 ,奉獻社會,提高素質。
時間:從2005年7月30日至2005年8月5日
地點:浙江省溫嶺市橫峰街道與橫峰敬老院
現將本次實踐活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社會實踐內容:
7.30上午我們陸續到齊,中午由隊長蔡妙才安排具 體的事情與講解具體的活動和各自的任務。
7.31了解橫峰的 現況,我們走訪了許多廠房和與鞋有關的產業,一路走去, 看到很多垃圾堆。使我們感慨頗深。再去橫峰山遠觀橫峰全 貌,了解橫峰街道的格局。
8.1-8.2,了解街道企業,參觀公司,例如眾行鞋盒廠, 久升鞋廠,匯頭王工業區(村長兒子帶領參觀)。具體:去 工業區參觀,順便親自體驗了一下鞋廠小工的工作。再去村 長的眾行鞋盒廠那訪問一個在橫峰工作了8年的小工,感受 到了一位外來打工仔在外找工作的辛酸苦辣。下午再去參觀 規模小點的鞋廠(橫峰最起初的廠房,也是最代表性的)。 還向他們講解了消防安全和衛生意識,順便宣傳了環保的知 識,使他們明白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構建和諧、無污染的 社會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8月3號 -8月4號,開展環保宣傳(在街道環保有關部 門的指導下,引領廠方民工環保意識),深入基層調研,開 展環境保護活動,在街道村委會的幫忙下進行群眾交流、走 訪群眾、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電腦的一些簡單軟體維修, 一些文字方面的等方面)採集各種資料(環境與鄉鎮的建房 格局,亂建廠房等等),橫峰街道的歷史文化采風。
8月5號,去橫峰敬老院。去敬老院關愛被人忽視了的無 依無靠的老人,為他們整理房間,打掃衛生等。與老人談心 ,了解他們生活情況。老人都是因為現在沒有了一個親人, 村裡才把他們送進來的(由政府撫養),我們以後也會隨時 和他們聯系,因為我們大多是溫嶺的,他們就是我們的爺爺 奶奶。一個和諧的社會不能缺少他們,老人是我們社會不可 缺的部分。最後我們與老人們合影留念。
二、實踐總結與建議:
此次於溫嶺橫峰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更好的鍛煉了我們的 社會實踐能力,豐富我們的暑期生活,使我積累更多的社會 經驗,提高自身素質,更好的完善自我,為以後社會工作經 歷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建設一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 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實 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發奮努力,因為我們學生不僅 屬於學校更屬於社會!
通過此次下鄉實踐活動,我們不僅在實踐中深化了知識 ,而且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了解 了村裡鎮里的一些民情和青年的一些現狀。通過我們的觀察 和感受以及與群眾交談,我們還感受到農村基層黨員幹部務 實的工作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無私奉獻精神。使 我們有了更高的精神追求。此外在這次實踐中,據自己親身 所感、親眼所見、親耳所聽,我對橫峰的現狀有了一定的認 識,從而進入了更深入的思考。
目前,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的保護,在這一方面,企業 應該加大力度解決好廢氣和垃圾回收利用的問題,做到既不 污染環境,又不浪費資源。我們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 價,更何況環境一旦被破壞,要想恢復平衡,那樣付出的代 價還要大。所以環境問題是一個值的橫峰人關注的問題。關 於橫峰的垃圾和廢品的回收工程,目前大多數企業處理廢棄 品的方法還是走的老路子,有些甚至置之不理,不能有效的 進行回收利用。所以我建議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依靠集 團優勢,集中力量建立專門的機構,回收再利用廢品。一個 完善的垃圾處理機構,是一個潔凈環境的前提,更是一個和 諧社會的前提。
以上是我對橫峰的簡單了解,也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 議。在橫峰實踐的五天里,我們深切感受到橫峰人團結進取 、負重拼搏的偉大精神風貌。不論是和廠領導和員工的深入 長談,還是赴生產車間實地觀察生產流程;不論是在一起各 個鞋廠實踐交流,還是同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們促膝交流,我 們都被熱烈的氣氛包圍著,從他們的談話和表情中,我們可 以看出橫峰人熱情滿懷。他們面對國際鞋業市場的壓力和挑 戰,正在克服重重困難,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同時,我們 的收獲也是豐富和真切的。
三、實踐體會:
此次社會實踐使我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 躬行」道理。人的一生中,學校並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 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學校讓我們更好地適應 社會,而社會才是真正磨練我們的地方。大學生社會實踐是 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了解社會, 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投身改革開放,向工農 群眾學習,培養鍛煉才乾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 ,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有助於我們在校大學生更新觀念,吸收新的思想與知識。
五天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而我卻從中領悟到了很多 從書本上無法學到而終生受用的道理。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 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 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 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 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里,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 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 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煉。
五天的實踐使我認識到了「團隊精神、共同合作」在工 作當中的重要性。 每個人對每件事的看法不會是完全相同 的,所以處理事情有分歧是很正常的,但隨著大家相互的逐 漸了解,分歧會慢慢減少,工作開展也會越來越順利。只有 大家的思想統一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工作才能順 利出色的完成。我們隊需要團結和合作,一個和諧的社會更 需要。
我覺得做一件事情只要你努力了,用心去做了,不管結 果怎樣都是成功的! 這次的社會實踐我的收獲很大,感受 也很多,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我將擺正心態,正確定位, 發奮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時代的需要,做 一個對社會、對人民有用的人。
H. 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報告要怎麼寫啊,寫些什麼內容啊,我是去支教了
這是我寫的,你看看吧!!!(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暑期實踐報告
學院:XXXXX 班級: XXXXX
姓名:XXXXX 學號: XXXXXXXXXXXX
實踐單位: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
實踐時間:2011年7月22日 至 2011年7月30日 共6天
在注重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假期社會實踐作為促進學生素質教育,加強和改進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作為培養和提高學生實踐、創新和創業能力的重要途徑,一直來深受學校的高度重視。社會實踐活動一直被視為學校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暑假期間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教育向課堂外的一種延伸,也是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於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同時,實踐也是學生學習知識、鍛煉才乾的有效途徑,更是學生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一種良好形式。多年來,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我校蔚然成風。
這個夏天,我選擇我的母校——阜蒙縣高級中學,作為我社會實踐的地點,在這里,我進行了為期6天的支教。一是想將自己曾經學習經驗傳授給他們;二是為了完成兒時的夢想,當一回老師;三是想鍛煉一下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具體內容】
經過一個小時的顛簸,我在22日8點左右到了實踐的單位——阜蒙縣高級中學。阜蒙縣高級中學位於具有深刻歷史淵源的阜蒙縣。再次回到母校,第一感覺就是學校的環境變得更好了,無論是學校周圍和學校內的自然環境還是學校的文化氛圍都讓我感覺耳目一新,接著我找到了縣高校長孫志輝老師,孫校長給我的感覺很厚重,很和藹。孫校長熱情的為我安排了住宿的地方,和我將深入班級的男生住在一起,這樣,我也感覺更能和學生們想處融洽。晚上學校開會安排暑假的補習工作,我這這准老師也參加了會議,在會上給我安排了教學任務,並向我發放了教案的資料。會上孫校長介紹了與會的其它老師,曹老師也向學校做出保證一定圓滿完成這次教學任務。面對熱情的各位老師和張老師提出的殷切希望我在心中有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這次教學任務完成。
一、認真完成教學任務
我這次擔任的是高中二年級教學任務,由於是補課時期,這些高二學生也即將步入高三,所以我的主要任務就是在班級里為同學答疑,並且講解化學的一輪復習課。由於第二天就有課,所以第一天晚上我就投入備課。正如曹老師所說,你知道不一定能講出來,能講出來不一定能講聽清楚,能講清楚不一定能夠講好。在真正即將踏上講台的這一瞬間我才感覺到了這一句話的准確性。或許曾經支教的同學和我有一樣感受,因此備課一直備到晚上十一點半。
俗話說,是騾子是馬你得拉出去溜溜。第二天早上,在曹老師的引導下,我和高二一班的同學進行了初步的認識,感覺同學們各個都很熱情。講完以後,曹老師對我的課進行了點評。自己感覺還錯,就是剛開始講的時候,卻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竟然有些怯堂,但講著講著就消除了這種緊張感。曹老師是一位市級優秀教師,因此對於上課的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曹老師對我的評價就是上課的時候過於緊張,但優點是重點把握的好,力爭使學生在當堂就消化了當天所學習的知識,因此總體來說是一堂成功的課。得到曹老師的肯定使我的信心大增,從而使我相信在以後我會講的更好.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積極引進各種教學方法像課堂討論、課堂小演講等來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由於我所擔任的是化學的教學任務,因此我確保使學生在當堂就掌握識記當天所學習的知識。經過測試我發現這一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課堂上我還盡量穿插一些學習方法,並且對學習有些吃力的學生實行激勵機制,也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雖然自己的知識還不是很扎實,並且知識面還有待加寬,但在這次支教任務中我還是認真完成了自己所擔任的教學任務,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二、傳授經驗,講解心得
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期間還進行了一次學習經驗交流活動。自己剛剛經歷過高考,還有高三緊張的復習,對於即將步入高三的他們,認為有很多東西要和他們討論討論,主要告訴他們高三復習時的注意事項,雖然高三的生活會很累,但要堅持,俗話說「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最關鍵的一年裡,一定要堅持住,同時又講解了考試時的答題技巧與平時學習應如何高效率收獲知識等。最後給他們描述了大學生活,為他們展示了一幅新的天地:時裝設計大賽、化裝舞會、獎學金以及各種各樣的活動場所,對他們說這些都是那麼新鮮和特別。
三、與同學交流生活
因為和班級的同學住在一起,所以在實踐的幾天里和同學們有很深入的了解,相處的也很融洽,建立起了友誼。
【感受和收獲】
到縣高支教已經幾天了,回想起這幾天發生的事情,我感觸很深。我是懷著一種期望心情來到阜蒙縣高級中學的。雖說學的不是師范專業,但是我相信我會將我所學所知的知識傳授給他們,所以興奮的感覺不由得滲透到我的每一個細胞中。
有句說得好:實踐出真知。作為一名大學生,要想成為21世紀的一名合格人才,必須跨出校門,走向社會,把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分析、總結,從而提高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走向社會,參加實踐,可以幫助我們擺正自己的位置:不盲目自大,也不過分自卑。有的時候我就是缺乏自信,也並不是我一直就這樣,只是人長大後才變成這樣!參加社會實踐,對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事業心、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幫助。
在實踐中,阜蒙縣高級中學學生們的吃苦精神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學們是早六點鍾就起床,晚上十一點多才就寢。在他們的心裡,只有讀書才是讓他們未來有出息唯一途徑,因此勤奮學習這四個字便在他們心裡紮下了根。他們的生活相比於當初的我們有所提高,但學習的勁頭卻比我們當初還足,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積極進取的心。同時也感覺自己也應像他們一樣,在大學里努力拚搏。
通過這幾天的支教活動,我和這些同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深刻地認識到了踏實幹事的必要性。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因此也受到了實踐地領導和同學的一致好評。真的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
難忘在走的時候同學們的眼中閃動的淚花,也難忘母校那些熱情的老師,在短短幾天時間中我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收獲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完成了自己「鍛煉自己,服務社會」的願望,我永遠不會忘記和那些親愛的同學和熱情的老師們一起走過的短暫而充實的日子,謝謝你們的照顧和建議!謝謝你們,相信阜蒙縣高中的明天在你們的努力下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次實踐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它卻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了一段不平凡的記憶。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我,積極向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去迎接生活與學習中的挑戰!